大语文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语文教育
语文大语文教育
王全茂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
时,在教材编审会议上,叶圣陶先生和一些语言学家商议后提出“语文”这个词,并将它解
释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国家开始出版统编教材,才将先前小
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正式定名为“语文”,并沿用至今。叶圣陶先生在 1964年 2月 1目的一封通信上说:“彼时(指1949年教材编审会议上——笔者)同人之意,以为口
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
‘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
之成效亦将减损.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1977年,叶圣陶先生针对一些专家学
者对“语文”含义的争议((1)指语言和文字;(2)指语言和文学;(3)指语言和文章;(4)指语法和文学)再次指出:学语文要在“听”、“说”、“读”、“写”上全面下功夫。
“大语文教育”,是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1926-1992)创立的一种整体性、开放型的语文教育新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一体两翼”(亦称“三
个课堂”)教学结构,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
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
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
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
练。
“一体两翼”教学结构,“一体”是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两翼”是指课外活动(第
二课堂)和语文环境(第三课堂,即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张孝纯和他
的学生张国生合作,从1983年开始进行“大语文教育”实验。张孝纯先生逝世后,张国生
老师不断丰富充实“大语文教育”实验,并使之具体化和有操作性,提出了“非语文科语文
学习”、“各科语文学习”、“影视语文学习”等新主张。刘国正、张锐等先生曾发表文章赞扬
他的教学。刘国正先生还曾为他题“雅韵”二字并释之日:“不趋时髦,不赶浪头,立意高
远,涉足艰辛,苦心孤诣,实事求是,纯以有益于斯文,有益于学子为指归。”
“大语文教育”打破了千百年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味读文、写文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封
闭式格局,把学生从旧式语文教学的“狭的笼”中彻底解放出来。目前,各地共有一百多位
老师参加这项实验。“大语文教育”也有暂时不好解决的问题,教师素质要求高,与现行考
试方法和追求升学率的行政措施相抵触,为急功近利者所不取。但是,它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而产生,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它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大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