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发生时,急诊室往往是患者最首要的求助之地。

在这紧急关头,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医护人员的首要关注,然而,我们不应忽视的是,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怀和呵护。

每位步入急诊室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着焦虑、恐惧和不安,这些情感往往源于疾病的不确定性、治疗的未知性以及对身体状况的担忧。

因此,除了高效的医疗手段,亦需要为患者提供温暖的心理护理。

那么,该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急诊患者是指因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通常面临着接受紧急医疗干预的情况,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常常受到严重影响。

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全年龄段的急诊患者存在以下心理特点:1.1焦虑在突发性疾病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迅速出现剧烈症状,然而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往往不够充分,病因也未必明确,仅仅凭借主观感受来判断自身病情,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还有部分患者经济状况不佳,在急诊科室可能造成的高昂费用以及没有得到妥善安排的家务事都会使他们焦虑感倍增。

1.2恐惧当患者陷入焦虑情绪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情感,其中包括害怕和恐惧。

对于危重患者而言,缺乏安全感是他们常见的心理体验,在急诊科室的紧张氛围和死亡威胁双重作用下,这种恐慌的心理被无限放大,进而导致了患者过度恐慌。

特别是在患者遭遇意外伤害的情况下,其意识可能会固守在那个瞬间,因而会表现为极度恐惧。

1.3急躁易怒面对急诊中的危重患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内心的变化十分显著。

然而,这种心理反差在一些情况下引发一些极端行为,如情绪暴躁、不适当的言语和行动等,有时甚至会对医护人员出现过激行为。

1.4紧张由于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意外事件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患者因为缺乏足够的准备而感到心理压力巨大,甚至丧失安全感。

对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样 , 能 唤 回 病 人 的 魂 魄 , 不 知 此 举 非 才 岂
庭状 况 等 , 区别 每个 患 者 的不 同情 况 ,
“ 辨证施治 , 对症 下药 ” 。有针对性 、 目 有 的地开展心理护理 , 准确 “ 用 钥匙 ” 去打 , 开病人 的心灵之 “ 。只有这 样才 能取 锁” 得病人 的信 任 , 才能使患 者保 持 良好 的心
神经 , 尤其是 迷走 神经 的作用 , 进 乙酰 促 胆碱释放 , 使平 滑肌收缩 , 黏膜水肿 , 发 诱
哮喘… 。患 者 曾对 某种 花 粉 、 药物 过 敏
4 10 79 0河 南偃 师市中医院
引起哮喘。 当再看到类似药物 、 假花时通
过条 件反射也 会诱 发 哮喘。还有 人看 到 别人 哮喘发作时 , 会哮喘。 也 心理机能失调 : 当病人 心理平衡失调

时, 人体 内正常 的免疫功 能系统受损使机
支气管哮喘 患者增 加 , 发作 的 次数增 多, 其 中情绪 变化在本病 的发 生、 发展和转 归 过程 中起 着重要作 用。因此 , 支气管哮 对 喘 患者进 行 心 理 护理 , 以减 少哮 喘发 可
作 , 高生活质量。 提
体抵 抗力 下降 , 易发 生哮喘。有的患者 总 希望 以 自我为中心 , 希望 引起 家人 或医务
属密切配 合共 同来 完成 。现 代 医学 与免 疫学表 明 , 的大脑与免疫 系统存 在着某 人
种联 系, 人的心理与健康密切相关 。多年 来 的实践证 明 , 心理护理对于急诊抢救 工
做解 释工作 , 争取 他们 的积极 配合 , 通过 他们再 去影 响和鼓励 患者 , 使患者处于最
作不仅十分必要 , 而旦还能收到事半 功倍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急症患者是指患者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急诊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必须要有效的措施缓解症状,维持器官功能。

作为护理,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科学护理很关键。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紧张、恐惧和焦虑。

此反应是人在某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多见于慢性病、创伤、急诊患者,其原因为突发疾病或慢性病加重。

比如,创伤多为遭遇天灾,对创伤所致残疾、疼痛缺乏准备。

再加上对医院环境陌生,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急腹症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产生紧张、焦虑心理,迫切需要止痛。

(2)烦躁、抑郁。

这种心理多发于慢性病时间长,病情反复的患者。

受自身病情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躁心理。

还有部分年轻人,由于感情、学习受挫,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3)愤怒、急躁。

此心理多见于打架斗殴、酗酒的患者,发生原因为难以承受当前受到的创伤,从而产生急躁心理。

一旦稍有不顺,就会出现脾气暴躁,甚至攻击他人的现象。

比如,酗酒者会失去理智,过于兴奋且伴有创伤,受伤后不了解原因就暴怒,常借机寻找发泄机会或对象,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影响临床治疗的进行。

(4)迁怒。

由于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常将自身痛苦迁怒他人,一旦个别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

若接诊时稍有疏忽,患者就会有很多怨言,拒绝配合治疗。

(5)绝望自杀。

此类心理常见于青年女性,她们心胸狭窄,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得失,用安眠药、喝农药的方法自杀。

出现这类心理的患者,通常会拒绝治疗,需要他人协助才能施救。

2、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热情服务,快速接诊。

急诊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快速,渴望尽早得到确诊和治疗。

当患者进入诊室后,护士要快速接诊,耐心、热情的询问病情,安排其在候诊椅上候诊。

同时,用关切、礼貌的口吻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妥善处理。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护士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充分尊重和关心患者,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科室环境,多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急诊在医院运转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近些年,急诊所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数量整体上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

急诊重症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适宜的护理方式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辅助作用,临床上强调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全面且科学的护理服务。

危重病人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在救治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所以在护理该类患者过程中应将心理护理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

那么,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呢?应当如何对该类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呢?1.急诊危重病人心理特点暴躁易怒。

急诊所收治的危重患者其身心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内心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而在巨大心理反差下部分患者会出现暴躁、谩骂等情况。

且在此期间护理人员的不适宜的行为举动会加剧患者过激行为。

焦虑。

急诊所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往往具有发病突然的特性,或者患者遭受了意外情况。

患者在并未对自身疾病进行全面认知的前提下出于对身体状况的担忧会产生严重的不安与焦虑情绪。

如若患者遭受了事故,事故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会认为事故对自身生命产生威胁,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紧张。

患者会因病情恶化或者遭受意外而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在入院后会产生精神紧张的情况。

情绪低落。

因工伤或车祸而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其心理会受到一定的打击。

且患者会因自身病情较为严重而出现不愿接受现实的情况。

在此时患者会出现表情淡漠、不言语,对周围刺激物的反应不敏感等情况。

负面情绪累积。

人是情绪化动物,通常情况下情绪可分为负面与正面两种。

正面情绪会使人愉悦,而负面情绪则会使人悲伤。

情绪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患者在就医后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医疗程序。

而这些复杂的情绪会致使患者负面情绪叠加,并在某个节点集中爆发。

患者病情越严重,爆发往往会越为强烈。

急诊科护士护理的要点

急诊科护士护理的要点

急诊科护士护理的要点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表现为意外、突然、缺乏心理准备。

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护士的语言行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点如下:1.恐惧心理,在临床中100%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多数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

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万分,迫切要求尽快得到最佳治疗护理。

对入院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缺乏认识,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2.急躁心理,由于突然患病,伴随的外伤、出血、伤残等,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心理刺激。

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急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疗。

3.焦虑孤独心理,多数外伤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正处在事业和家庭的关键时期。

外伤的伤势重,病情变化快,担心肢体伤残是否能恢复,心理功能也相继遭到损害。

加之发生突然,患者家人不能及时到医院,在抢救室、监护病房远离亲友、家属,探视的时间受限,因而引起患者的隔离感和孤独感。

4.其他,由于外伤原因不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如有的患者因车祸或打架致伤,除有以上心理活动外,还可能担心医护人员不能根据病情做出正确处理或有偏向。

还有的个别患者不能如实叙述病情或故意把病情说重,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因此,对一些有纠纷因素存在的患者,除积极给予治疗外,还应针对其心理活动,高度热情地对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讲明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秉公办理的原则,取得患者信任。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27-02【关键词】急诊病人;心理特点;护理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1]。

急诊就诊病人病情多为意外或突然发生的,往往自身缺乏心理准备。

急诊科护士是最先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之一,其语言行为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急诊科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还要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来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1.急诊病人的共性心理1.1焦虑、恐惧心理急诊病人多是病情严重,生命危急,焦虑、恐惧会加重躯体疾病或出现躁动不安等精神方面的障碍。

瞬间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防御机制而出现心理异常。

一向认为自己健康的人,突然患有严重疾病,也会因为过度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

1.2被重视心理病人希望在就诊过程中,自己的病情被重视。

医护人员能耐、认真地倾听自己陈述病情,希望医护人员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疗。

1.3敏感、多疑、易激惹心理多件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或病情恶化加重的病人。

病人常通过观察医护人员的言行来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性。

他们希望有自己的家属、亲人陪伴,以分担精神上的痛苦。

家属亦急于叙述病人的病情,盼望及早得到诊断,并想及时了解抢救结果,因此亦常常不愿离开病人。

1.4抑郁、悲观心理多见于病情危重或长期住院痛苦较重的病人。

此类病人往往缺乏医学常识,认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或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认为生不如死,无人能帮助自己,因而悲观失望,甚至绝望。

2.护理2.1“病人中心”护理急诊病人多数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的感觉。

此时,护士应紧张而热情地接诊,亲切而耐心地询问病情,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体验到危难时遇到了可信赖的救命恩人,这种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减轻焦虑,消除病人的无助感。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反应我们`搜集整理。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护理工作,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

护士可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以消除患者疑虑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心理换位:护理人员应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更不能对病人进行训斥、嘲讽。

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

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给其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应预先告之家属,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急诊病房是一个人们可能经历的最紧张和紧急的情境之一。

对于急诊患者,他们可能正在经历痛苦、无助、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是一些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要点和沟通技巧。

一、要点1. 给予患者安全感急诊患者通常会很惊恐,因此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可以通过告诉他们医护人员正在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治疗和照顾,以及告知治疗方案和病情变化等来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2. 关注患者情绪急诊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例如愤怒、焦虑、恐惧等。

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倾听患者的话语,认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放松技巧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提供安静的环境等。

3. 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患者和家属对于治疗的信息非常敏感。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包括治疗计划、病情变化、预后和康复方案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进程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二、沟通技巧1. 温和友好的语气沟通是急诊护理的重要环节,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用温和友好的语气与患者交流。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焦虑感,增加他们的信任和满意度。

2. 适当的目光交流适度的目光接触可以增加与患者的互动感,表达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

但是,过分的目光接触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和不安,因此要适度掌握。

3. 简明扼要的语言急诊患者通常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尽可能减少专业术语和太多的信息量,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情感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同情。

可以使用一些关心的话语、拥抱或握手等方式来表达关心,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不安。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心理护理的工作,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心理护理是医疗服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急诊就诊过程中,患者往往面临着生命危险,身体痛苦,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良好的急诊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因此,急诊护士除了要做好患者的生理护理外,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1.急诊患者心理特点急诊患者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痛苦等负面情绪的普遍存在,这些情绪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

具体表现包括:首先,急诊患者常常因为病情不明确而感到紧张和恐惧。

同时,急诊患者往往会有身体疼痛或不适的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变化和不良体验。

其次,急诊患者通常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缺乏充分的了解,可能会因为医护人员的态度或沟通方式不当而产生不信任感。

最后,急诊患者和家属通常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但往往因为时间紧迫或其他原因,医护人员无法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总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因此急诊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原则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尊重、信任、沟通和情感支持为核心,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尊重患者权利:医护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尊严和自主权利,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或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建立信任关系:医护人员应该以温暖、亲切和专业的态度来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疑虑。

注重沟通和信息披露: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清晰、简明、真实地传递病情和治疗方案等信息,同时倾听患者的反馈和意见,让患者参与决策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医护人员应该注重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体验。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急诊危重患者除了生理层面创伤之外,其心理状态受到环境、病痛、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此,本文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心理特点予以总结,简要介绍其心理护理措施。

1.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急诊危重患者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其一,焦虑心理,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患者可能会感到害怕、不安和无助。

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可预测,患者可能会感到不确定和不安,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感,这些身体不适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

其二,恐惧心理,急诊室的环境通常比较嘈杂、拥挤和陌生,这种环境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舒服和恐惧。

急诊危重患者需要接受一些创伤性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气管插管等,这些治疗方式可能会让患者感到恐惧。

其三,紧张心理,医护人员的态度和技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医护人员的态度不友好或技能不够熟练,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紧张和不安,患者的疾病可能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治疗,这会让患者感到紧张。

2.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2.1急诊危重患者的接诊态度急诊危重患者的接诊态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可能会随时发生转变,需要医护人员快速响应,及时进行治疗。

医护人员需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患者和家属,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同时避免给予错误和不必要的治疗。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高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护人员需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2.2急诊危重患者的精神支持急诊危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疼痛、焦虑、恐惧等各种负面情绪,需要医护人员提供精神支持,帮助其缓解情绪,促进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支持。

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绝望等,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疏导和安抚,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到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到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到心理护理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珍贵的,对于生命的珍爱、珍视是永远都应该被重视的课题,医院作为可拯救人们生命安全的唯一场所受到大众无比的依赖。

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急诊危重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性以及促进性则用事实具体的反馈给了医护人员,因此受到高度重视与思考。

由于急诊危重病人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又要面临生命不确定性,内心的压力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本文将根据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望可为急诊工作提供参考。

1急诊危重病人心理特点急诊危重症,针对其危急性、故需联合多个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持续的诊疗和评估。

此时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处于极度恐惧、悲观消沉、紧张的复杂情绪下,如若能够给予最优质、最恰当、最佳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转危为安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①恐惧心理:一般来讲,每个人都会因为不确定性而形成恐惧的心理状态,对于危重病人更是如此,由于对自身疾病发展去向的不自知,自然而然会产生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因此就会生出恐惧,特别是对于重大事故所导致的伤害,更是令病人本身以及家属都手足无措。

②悲观心理:急诊危重病人普遍均是突发性意外以及突发性急症所至,此类病例的主要特点就是发病急、症状明显、痛苦急剧,会使对疾病本身不是很了解的急诊患者造成模糊的心理认知,病人会对病情的严重性超高估计,尤其是对于事故造成的危重病人来讲,他的潜意识会不断的回想事故的严重性,觉得身体的承受能力是脆弱的,生命可能会随时终结,因此会产生悲观消沉的心理状态。

③急、躁、怒:由于急诊危重病人情况的复杂性居多:首先病痛本身的痛苦是巨大的;心理承受的压力是沉重的;经济方面的负担是切实的;后续生活质量的变化是艰巨的。

在此种局势下,患者极易出现急躁、出言不逊以及动手殴打等等过激行为,因此所处科室的医护人员言行中小小的误差和欠缺均会成为勾起患者发泄的出口。

④紧张心理:在急诊病人特殊群体中,病人自身需要面对的伤害和痛苦是无人可替代的,例如:病情突然不稳定急剧恶化,重大交通事故,心肌梗塞患者以及胃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等等,均不在任何的心理准备下发生,所以患者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和濒死感。

怎样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怎样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怎样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急诊病人由于病情危急,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变化十分复杂而导致其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所以如何在紧张抢救过程中及时了解或熟练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对于不断提升抢救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护士及护理人员的态度是急诊病人对医务人员乃至医院医疗环境的第一印象,只有护理人员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得急诊病人身心处在最佳状态以及使得病人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救治。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怎样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1、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1)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急诊病人遭受了突然的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而来到医院。

患者严重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神情表现的非常紧张或恐惧不安,甚至还会有濒死感。

(2)焦虑不安的心理由于急诊病人发病较急,有部分病人身边没有亲属的陪伴而感到十分不安,有部分病人在单位或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角色的突变 (从领导或家长转变为患者)使其放心不下而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

(3)情绪休克状态多见于因突然遭受天灾人祸等恶性事件引起的超常紧张刺激,也能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从而呈现出急性创伤后“情绪休克”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不呻吟、不主诉或冷淡平静等。

(4)经长期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或服毒自杀的病人,因为此类病人已对治疗或生活失去信心而抗拒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主要表现为没有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或拔掉各种导管等等。

(5)患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这时病人就很容易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无助以及绝望等一些消极情绪。

2、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2.1给急诊病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急诊中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良好交往不同于平常,急诊病人根本没有机会去深人了解护护士。

能否使得病人建立对护士的信赖,还需护士给病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1)具有同情心护士必须具备同情心,要时刻体贴和宽待病人。

如果病人拒绝合作时,护士就要耐心的抚慰病人,以此彻底解除病人的心理症结。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一、心理护理要点:1.倾听和理解:急诊患者通常面临着极端的情绪和压力,他们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护士应该提供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2.信息给予:患者和家属往往感到焦虑和不安,因为他们对疾病或伤势的情况一无所知。

护士应该向他们清楚地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信息和预期,用简单和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3.情绪管理:急诊患者的情绪可能会波动不定,从恐惧和焦虑到愤怒和悲伤。

护士应该通过倾听和理解的方式,帮助患者管理情绪,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以促进情绪的稳定和正向的情感体验。

4.关注隐含需求:患者可能不会直接表达他们的需求,因此护士应该注意他们的非语言和隐含的需求,如身体姿势,情绪表达等。

护士应该关注个体差异,针对每个患者的个性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5.支持家属:急诊患者的家属也经常感到不安和担忧,护士应该通融和支持他们的需求,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二、沟通技巧:1.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友善的微笑、热情的问候和尊重的态度,护士可以快速建立起与患者的信任和亲和力。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2.简明扼要:护士应该使用简单、清晰、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专业术语,以便患者理解和参与疾病管理和康复过程。

3.积极倾听:通过积极倾听,护士可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重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倾听的技巧包括眼神接触、鼓励和肯定性的回应,以及回应和反馈患者的情感和需求。

4.非语言沟通:护士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如身体姿势、眼神接触和面部表情,以及患者的非语言沟通,如姿态、表情和声音的变化。

通过对非语言信号的敏感和理解,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5.情感支持:护士应该展示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同情,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情感支持可以通过问候、安慰、拉近距离和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来实现。

急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急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急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思维性及社会性,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急诊工作的社会性和紧迫性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把握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变化,提高医护人员本身综合素质是抢救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只有把心理学与急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

1、急诊患者就诊时心理特点1.1 紧张恐惧心理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甚至有濒死感。

如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中毒、颅脑外伤等。

1.2 焦虑不安心理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而备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

1.3 情绪低落心理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言语、无主诉、拒答等。

1.4 抗治心理多见于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为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易激动等。

以上各种心理类型患者比例统计与有关资料相吻合。

2、急诊患者的心理需要2.1 希望尽快得到救治如心绞痛、气管梗阻、哮喘、休克等患者,自觉症状重,难以忍受,希望能立即得到救治,解除症状。

2.2 安全需要患者非常关心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条件,迫切需要得到安全、有效、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2.3 关怀和安慰需要急诊患者由于病情重,加上当时的条件限制,不能或不便于行动,主动性减弱,适应能力低,感情脆弱,需要及时的安慰和关怀,给予心理支持。

2.4 依赖心理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对陪护的依赖,希望身边有亲属陪伴来分担压力,如患者需要亲属或同伴不离身边,手握手或相拥等。

3、急诊患者心理护理3.1 抓主要矛盾快速救治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同情心与责任心,通过观察,抓住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因进行救治。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01
治疗因素
由于诊断及抢救的需要,病人短时间接受许 多不熟悉的医疗护理操作及特殊检查,如动 静脉插管、B超检查、X线检查、放置胃管 及尿管、血气分析等,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 与痛苦;此外,停止呼吸机,因身上的插管 多产生的被束缚感等因素,均可使其感到紧 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
03
02
环境因素
病人进入急诊室或重症监护室,会 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监护室与外 界隔离,病人面对的是天花板、监 护仪、除颤器、输液装置和吸氧用 具等;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紧张而严 肃的表情;听到的是单调的仪器工 作声、仪器报警的异样声音,医护 人员严肃的谈话声以及其他病人的 痛苦呻吟声。持续24h的治疗、监 护及照明,频繁干扰病人的睡眠, 使病人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调查 发现,50%的病人认为医护人员关 心的不是病人本身,而是他们身旁 的监护仪器数据的变化情况,使病 人备受冷落,特别是全喉切除及气 管切开等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因 不能通过语言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孤独感尤为严重。
5依赖
病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一切活动均 由医护人员辅助,独立性下降。有 的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转 危为安,病情稳定,被允许离开重 症监护室时,却因担心疾病再次复 发而不能得到及时救护,病人对已 经熟悉的监护病室的环境及医护人 员产生依赖,不愿意撤离。
二 危急重症病人心理的影响因素
1 疾病因素
2 环境因素
PART 02
危急重症病人的 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 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临床观察表明,不同病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具有以下规律:
1恐惧和焦虑
2否认
3孤独和抑郁
4愤怒
5依赖
一 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2否认
病人进入监护室后第2天即可出现 否认心理,第3~4天达到高峰。病 人否认自己有病,或承认患病的事 实,但否认入住监护室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约50%的急危重症病人 出现否认心理。短期的否认可以缓 解病人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对病 人具有保护作用,若长期存在否认 心理则不利于其适应疾病过程和康 复,不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急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 文章编号] 0 1_ 1x(0 2 叭—0 1- 0 1o - 8 4 2 1 ) 05_3
[] 2 钟广玲 , 陈志维. 陈渭 良骨伤 科临 证精要 . 北京 科学 技
术 出版 社 ,0 2 2 。 20 .9 [] 3 吴在德 , 肇汉 . 科学 [ . 吴 外 M]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为重 要 。 当压 力 达 到 一定 程 度 , 使 供 应 肌 肉的 可 小 动脉关 闭 , 成 缺 血~水 肿一 缺 血 的 恶性 循 环 。 形 根据 缺血 的不 同程 度 可 导致 ( ) 临缺 血 性 肌 挛 1濒 缩一 缺血 早期 , 时 处 理 , 复 血 液 供 应 后 , 不 及 恢 可 发 生或仅 发 生 极小 量 肌 肉坏 死 , 不 影 响 肢 体 功 可 能。() 2 缺血性 肌 挛 缩一 较 短 时 间或 程 度 较 重 的 不 完全缺 血 , 复血 液 供 应 后 , 部 分 肌 肉坏 死 , 恢 大 严 重影 响功 能 。 ( ) 疽 广 泛 , 时 间完 全 缺 血 , 3坏 长 大量 肌 肉坏疽 , 常需 截 肢 J 目前 , 。 国外 已使 用 间 隔测 压法 , 以 明确诊 断 , 国 内多从 临床 检查 与 可 而 症状 得 出 。因此 , 护士 应具 备 丰 富 的临 床经 验 , 高 度 的责任 心 , 始 终 保 持 警 惕 。如 等 到 病 情 发 展 并 至缺 血性 肌 挛 缩 期 或 等 患 肢 剧 痛 、 体 被 动 牵 拉 肢 试验 阳性 、 皮肤 感 觉减退 或 麻 木 、 温下 降 及颜 色 皮 改 变 、 背动 脉搏 动消 失等 典 型 症状 出现 时 , 给 足 将 患者 带来 巨大 的痛 苦和经 济 负担 。 [ 参 考 文 献]
动锻炼 为辅 , 以不感觉疲 劳和明显疼痛为宜 。

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标题: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问题、背景、研究方案、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结论与讨论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诊科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论文旨在分析和探讨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该干预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通过系统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供给医务人员一个更好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关键词: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健康一、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急诊科患者数量的增加,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目前对于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研究问题包括: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急诊科患者需要哪种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如何评估和提供这种干预?二、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了解目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情况和需求。

然后,选择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作为研究对象,招募一定数量的患者参与本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护理需求和干预效果等数据。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收集到的数据将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数据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有效性。

定性数据将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提取关键词和主题,以揭示患者对于心理护理的需求和干预效果的主观感受。

四、结论与讨论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急诊科患者对于心理护理的需求和干预效果普遍存在,应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其次,针对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应考虑其特殊性,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最后,医务人员要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其心理护理技能和意识,为急诊科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

结论: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急诊是医院中最繁忙和紧张的部门之一,急诊患者通常因为疾病或受伤需要紧急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要点以及沟通技巧。

一、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1. 保持耐心和理解:急诊患者常常处于极度的痛苦和紧张状态,对待他们时要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给他们施加额外的压力。

2. 提供安全感:急诊患者往往感到害怕和不安,护士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和温暖的态度,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给予患者安全感。

3.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该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并建立起信任关系。

只有建立了信任,患者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4. 提供信息和解释:在急诊过程中,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解释,告知他们正在进行的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后果,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5.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在急诊过程中,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在他人面前公开患者的病情和个人信息。

6. 提供心理支持:急诊患者往往需要情感上的支持,护士可以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二、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沟通技巧1. 温和的语言:使用温和、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过于冷漠或刺激的措辞。

2.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也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微笑、眼神接触和握手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联系,传递关怀和支持。

3. 倾听和尊重:倾听患者的话语和情绪,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护士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提问和回答: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对话,让患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护士也应该及时回答患者的问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解释。

5. 积极反馈: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士可以使用积极的反馈,如肯定和鼓励,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情绪。

6. 解决矛盾和冲突:有时候,患者的需求和医疗资源之间存在冲突,护士应该以平和的态度和沟通技巧,帮助解决矛盾和冲突,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3T10:35:39.1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莉
[导读] 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个十分重要却又常易被忽视的问题。

李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41-01
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个十分重要却又常易被忽视的问题。

顾名思义,“急诊”一词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急感。

有些人认为,对急诊患者,只需施行先进、有效的救治措施,不需要心理护理,况且在紧急关头,也没有时间、精力搞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医护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品质、职业素养、救治水平都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急诊时的护患交往不同于平常,患者没有机会充分了解护士以及修正或改变对护士的最初印象。

因此,能否使患者建立起对护士的信赖,护士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尤其重要。

良好的“第一印象”源于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
1.具有高度的同情心,能体恤和宽待病人。

如患者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拒绝合作时,护士应耐心抚慰患者,直至解除其心理症结。

2.能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善于以静制怒。

对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护士应能理解,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耐心诱导、劝解,帮助其恰当地面对现实。

3.讲究文明礼貌,能注重从仪表、举止、神态、语调上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如对老年患者施以尊称和扶助,对丧失生活勇气的青年患者予以特别关注等等。

4.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精湛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动作都是保证护士参加急诊抢救时能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的必备条件,是消除病人负性情绪的一剂良方。

如护士能根据经验,主动针对病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做工作,可以优化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

(二)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在急诊情境下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询问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主要依据源于护士的观察。

1.掌握一般情况。

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

若掌握某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是由于职业因素导致高焦虑的结果,便可对症处置。

2.家庭背景调查。

包括患者在家中的地位,经济收入,与家庭成员的差系及亲属对患者的态度等等。

如某患者情绪波动起伏是受其亲属态度所左右,就应首先做亲属的工作,以便从根本上稳定患者情绪。

3.健康状况分析。

了解患者的健康史,有无急诊经历,此次发病的超因,严重程度及预后等。

若患者平素体健,此次虽因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入院,但因其自觉症状不明显而麻痹大意时,护士应主动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防止病人因疏忽而发生意外。

4.患者情绪的判断。

患者的面容、神态、语调、姿势都可反映其情绪。

但个体差异使患者的焦虑、紧张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护士应既不被因耐受力差而被夸张了的负性情绪所迷惑,也不忽视由于患者自控能力强而遮掩了的心理反应。

5.综合分析,寻找症结。

通过以上几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整体归纳,综合分析,才能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

应防止凭“先入为主”的印象,对患者心理主观臆断。

如不能因某个女患者形体娇小而怀疑其主诉的真实性,不能凭衣着打扮判断个体的心理素质;不能歧视自杀生还者等。

(三)实施心理护理的几个原则
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复杂多变,有时一个护士要同时面对几个心理状态完全不同的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注意: 1.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的问题。

如心绞痛时出现的高焦虑一般要比肾绞痛引起的心理反应严重得多。

2.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解除其心理障碍。

如同样得了急腹症,老年患者多担心危及生命,青年患者多担心落下残疾,影响日后的生活。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方可取得良效。

3.主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作出恰当的解释或预告,帮助患者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

如告知心绞痛患者用硝酸甘油片后可能出现头痛,待头痛发生后,病人不仅不会生疑,反而会增加对护士的信任,获得安全感。

4.场合允许时,可在对患者实施救护措施的同时予以开导和劝慰。

如既往健康者得了急病,有的已感心理压力很大,再接受一系列从未遇到过的检查、治疗,容易产生恐惧和顾虑。

护士若能一边行操作准备,一边简明扼要地向患者说明意义,便可得到病人积极、主动的合作。

5.时常与患者“心理换位”,设想并防止患者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

如亲人突然亡故的刺激可使一个健康者晕厥倒地、卧床不起,成为急诊患者。

故在通知猝死者亲属时,应注意策略,使其有一个逐步认可事实的心理准备过程,建立起较好的心理应付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