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概论_04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1章_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
(2)操作失误 ① 阀门的误开或误关; ② 燃烧装置点火不当; ③ 违规使用明火。 (3)装置故障 ① 贮罐容器、配管的破损; ② 泵和机械的故障; ③ 测量和控制仪表的故障。
(4)不停产检修设备 ① 带压力切断配管连接部位时发生无法控制的泄漏; ② 破损配管没有修复,在压力下降的条件下恢复运转,升 压后物料泄漏; ③ 不知装置中有压力,而误将配管从装置上断开; ④ 在加压条件下,某一物体掉到装置的脆弱部分而发生破 裂。 (5)异常化学反应 ① 反应物质匹配不当; ② 不正常的聚合、分解等; ③ 安全装置配备不合理或不齐全。
五、火灾的扑救原则
1.报警要早,损失就小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灭火 4.先救人,后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不惊慌
[案例1-4] 1998年9月第一星期六中午,山东某集 团石化厂减压车间的值班人员刚刚巡检完毕。突然, 车间渣油泵上的焊口开缝,随着油泵的高速旋转,甩 出油花,落在380℃高温的泵体上,立刻起火。车间所 在员工立即行动起来,1人报警,1人开启干粉灭火器, 另外2人关掉进出口阀门,掐断油料供应,火被窒息、 扑灭。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这是山东某集团一起突发 小火的扑救现场。集团员工曾多次成功处理了类似的 初起火灾。
( 3)限制火灾爆炸的扩散和蔓延 化工生产中限制火灾扩散和蔓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安全 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闸门、火星熄灭器、 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除上述设施外,危险性较大的,还可采用分区隔离、爆 炸抑制、泄压技术、设备露天安装等方法。 (4)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自动检测系统;自动调节系统; 自动操纵系统;自动信号连锁和保护系统。 安全保险装置主要有:信号报警;保险装置;安全联锁 等。
2.爆炸的分类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讲义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④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 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 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 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 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管 理制度等管理软件的实用性与完善程度 环:环境影响。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为了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发 生后的损失,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规定、制度、 技术和做法等。包括:
– 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管理措施 – 应按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措施 (直接
第十二节 火灾和爆炸的局限化措施
•对于同一车间的各个工段,应视其生产性 质和危险程度适当隔离;
•为了便于易燃有害气体的扩散,减少因设 备泄漏造成的易燃气体积聚的危险性,这 类装置或设备应尽可能露天或半露天设置。
第十二节 火灾和爆炸的局限化措施
•2.防爆泄压措施
•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 合 物 , 其 爆 炸 最 高 压 力 可 达 0.4~1.1MPa , 而 0.3m厚的砖墙只能耐受0.002MPa的压力。建造 能够耐受这样高压力的厂房和库房是不现实的。 通常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设置轻质板的屋顶、 外墙或泄压窗,发生爆炸时这些薄弱部位首先遭 受爆破,卸掉爆炸压力,从而使承重结构免遭倒 塌破坏。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 二氧化碳、水蒸汽及烟道气等。
第十一节 燃烧爆炸敏感性工艺参数的控制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未来化工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通 过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的方法
定期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 知识、应急处理措施以及个人防护方法。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使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 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详细描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是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关键措施 之一。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有 效地减少或消除可燃物、氧化剂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度 ,从而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防火防爆设备与设施
总结词
通过安装防火防爆设备和设施,如阻火器、防爆门、防爆窗等,来预防火灾和 爆炸的发生。
人员培训与演练
总结词
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
详细描述
人员培训与演练是预防火灾和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安全培训 和演练,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 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同时,培训和演练过程中可以发现并纠正员工的
安全文化推广
建立和推广企业的安全文化,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安全 的重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设备与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设备和设施包括 阻火器、防爆门、防爆窗等,它们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焰和爆炸冲击波的传播, 从而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总结词
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行为,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化学安全工程概论第四章燃烧和爆炸和防火防爆的安全技术
A类燃烧定义为如木材、纤维织品、纸张等普通 可燃物质的燃烧。此类燃烧都生成灼烧余烬,如木 炭。容易忽略的是木炭本身也是A类物质。需要特 别注意,水和基于碳氢盐的干燥化学品并不是有效 的灭火剂。还有,橡胶和橡胶类的物质以及塑料, 在燃烧的早期更像B类物质,而后期肯定是A类物质。
2020年1月17日
2020年1月17日
18/124
(2)点燃和着火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 件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 源后仍能持续燃烧达5min以上,这种现象称为点燃。 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如木材的着火点为 295℃。
可燃液体的着火点约高于其闪点5—20℃。但闪 点在l00℃以下时,二者往往相同。在没有闪点数 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着火点表征物质的火险。
化学安全工程概论
第四章燃烧和爆炸和防火防爆的安全技术
2020年1月17日
1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第五节 爆炸极限理论与计算 第六节 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 第七节 爆炸性物质的贮存和销毁 第八节 燃烧和爆炸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第十节 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第十一节 燃烧爆炸敏感性工艺参数的控制 第十二节 火灾和爆炸的局限化措施 第十三节 灭火剂与灭火设施
2020年1月17日
6/124
3.火源
(1)明火
在易燃液体装置附近,严禁明火,如喷枪、火柴、电灯、 焊枪、探照灯、手灯、手炉等,必须考虑裂解气或油品管 线成为火炬的可能性。为了防火安全,常常用隔墙的方法 实现充分隔离。隔墙一般推荐使用耐火建筑,即礴石或混 凝土的隔墙。
易燃液体在应用时需要采取限制措施。在加工区,即使 运输或贮存少量易燃液体,也要用安全罐盛装。在火灾中, 防止火焰扩散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罐都应该设置通往 安全地的溢流管道,因而必须用拦液堤容纳溢流的燃烧液 体,否则火焰会大面积扩散,造成人员或财产的更大损失。 除采取上述防火措施外,降低起火后的总消耗也是重要的。 高位贮存易燃液体的装置应该通过采用防水地板、排液沟、 溢流管等措施,防止燃烧液体流向楼梯井、管道开口、墙 的裂缝等。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章防火防爆共72页文档
物质名称
丁烷 戊烷
闪点
-60 <-40.0
自燃点
365 285
物质名称
苯 甲苯
己烷 庚烷
-21.7 233
-4.0
215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闪点
11.1 4.4 72.0 25.0
自燃点 物质名称 闪点
555
四氢呋喃
-13.0
535
醋酸
38
463
醋酐
49.0
525
丁二酸酐
88
自燃点
230 315
辛烷
36
点燃时,可燃物整体温度一般不高,只有在与明火直接接触处局部温 度很快升高而引起燃烧,可是燃烧时旨在热边界发生,然后依据火焰传播 特性向可燃物的其他部分传播。
(二)闪点与燃点的区别
燃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还有液体,移去火源能够继续燃烧。 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行熄灭。
表3-1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自燃点(℃)
3.核爆炸
• 三、爆炸极限
1. 定义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
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
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
上限)。
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范围之间才能发生爆炸!!!
510~530 380~425 350~380
重柴油 蜡油 渣油
>120 >120 >120
自燃点
300~330 300~380 230~240
液体根据闪点分类分级表
种类
级别 闪点/℃
举例
易燃液体 Ⅰ Ⅱ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总结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火源有 哪些
分析化工生产中发生火灾的主 要原因
如何有效实施防火防爆的安全 措施
探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的思 路和原则
习题答案
常见的火源
明火、摩擦和撞击火花、高温表面、电 器火花、静电放电等。
主要原因
工艺控制不当、操作失误、设备失修、 静电放电等。
防火防爆措施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化工生产过程中,员工常常面临着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员工面临的各种危险因素 ,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学习目标
掌握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了解燃烧和爆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熟悉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包括工艺控制、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 具体措施。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燃烧与爆炸基本知识 • 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 事故案例分析 • 实践环节 • 思考题与习题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 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
静电防护
防止泄漏
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如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使用防静电工作服和鞋、消除生产过程中的 摩擦和冲击等。
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密封管理,确保阀门、 管道、法兰等连接处的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事故发生。
火源控制
安全疏散
严格控制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电气火 花等,避免引燃易燃物质。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包括疏散路线、疏散指 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撤离。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就必需实行局限化措施,限制事故的扩散和集中,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多数火灾爆炸事故,损害和损失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在事故的初始阶段,而是在事故的扩散和集中中造成的。
目前很多大的化工企业把防灾的重点,普遍放在火灾爆炸发生并转而使事故扩大的危急性上。
火灾爆炸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们忽视在正常操作中并无危急,但在紧急状况下却无应急措施的物料、设备或工艺过程。
困苦的扩大,则往往是由于人们对于物料或工艺装置置于火灾爆炸现场的危急性熟悉不足。
火灾爆炸的局限化措施,在建厂初期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到。
对于工艺装置的布局、建筑结构以及防火区域的划分,不仅要有利于工艺要求和运行管理,而且要有利于预防火灾和爆炸,把事故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从投资方面考虑,布局越紧凑越好,但这样对于防止火灾扩散限制火灾区域是不利的。
所以要统筹兼顾,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
对槽罐间距、防油堤、防火墙、耐火结构及阻火灭火设施,大量物料泄漏的处理及灭火措施,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指挥系统等都要统筹考虑。
二、平安装置和局限化设施1.平安装置一般平安装置有成分掌握装置、温度掌握装置和火源切断装置。
特别抑制装置则包括防止火焰传播的装置,如冷却器、平安罩、填充环、阻火器、隔离设施等;掌握聚合或分解的装置,主要用于添加反应抑制剂,供应冷却作用等;预防着火的装置,如蒸汽幕、惰性气体幕、水幕等。
2.局限化设施局限化设施包括泄压、截流和应急设施等。
高压泄压设施有平安阀、回流阀、泄料阀、放空阀等;低压泄压设施有密封装置、排气装置、汲取装置、平安板等。
截流设施则有紧急截断阀、防止过流阀、逆止阀等。
应急设施有紧急迫断电源、紧急停车、紧急断流、紧急分流、紧急排放、紧急冷却、紧急通人惰性气体、紧急加入反应抑制剂的装置和设施等。
有警示作用的测量仪表有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浓度计、密度计、pH值测量仪、气体检测器等。
警示装置则有蜂鸣器、警铃、指示灯等。
第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节 燃烧的特种参数
第三节燃烧的特征参数一、燃烧温度可燃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在火焰燃烧区域释放出来,火焰温度即是燃烧温度。
表4—3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燃烧温度。
二、燃烧速率1.气体燃烧速率气体燃烧无需像固体、液体那样经过熔化、蒸发等过程,所以气体燃烧速率很快。
气体的燃烧速率随物质的成分不同而异。
单质气体如氢气的燃烧只需受热、氧化等过程;而化合物气体如天然气、乙炔等的燃烧则需要经过受热、分解、氧化等过程。
所以,单质气体的燃烧速率要比化合物气体的快。
在气体燃烧中,扩散燃烧速率取决于气体扩散速率,而混合燃烧速率则只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率。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混合燃烧速率高于扩散燃烧速率。
气体的燃烧性能常以火焰传播速率来表征,火焰传播速率有时也称为燃烧速率。
燃烧速率是指燃烧表面的火焰沿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未燃烧部分传播的速率。
在多数火灾或爆炸情况下,已燃和未燃气体都在运动,燃烧速率和火焰传播速率并不相同。
这时的火焰传播速率等于燃烧速率和整体运动速率的和。
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
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
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
表4—4列出了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大燃烧速率。
表4-4 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大燃烧速率2.液体燃烧速率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其燃烧速率有下面两种表示方法:(1)质量速率质量速率指每平方米可燃液体表面,每小时烧掉的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m-2·h-1。
(2)直线速率直线速率指每小时烧掉可燃液层的高度,单位为m·h-1。
液体的燃烧过程是先蒸发而后燃烧。
易燃液体在常温下蒸气压就很高,因此有火星、灼热物体等靠近时便能着火。
之后,火焰会很快沿液体表面蔓延。
另一类液体只有在火焰或灼热物体长久作用下,使其表层受强热大量蒸发才会燃烧。
故在常温下生产、使用这类液体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CATALOGUE目录•任务引入•防火防爆的基础知识•防火安全措施•防爆安全措施•防火防爆的日常管理•任务总结与思考任务背景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与要求燃烧爆炸燃烧与爆炸的原理火灾与爆炸的危害030201防火防爆的意义消除着火源禁止明火和吸烟对电气设备、线路应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因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或粉尘。
防止电火花防止摩擦和撞击防止可燃物泄漏对可燃气体或液体的输送管道应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因泄漏形成可燃混合物。
控制可燃物的存放在易燃易爆场所,应严格控制可燃物的存放数量和存放方式,以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防止可燃物沉积在易燃易爆场所,应避免可燃物的沉积,以防形成稳定的可燃混合物。
控制可燃物安装防爆装置加强安全检查不定期抽查员工自查定期检查总结词详细描述控制温度和压力总结词摩擦与撞击是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之一。
详细描述在化工生产中,设备之间的摩擦、物料之间的撞击都可能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摩擦和撞击,例如使用润滑剂、优化物料输送方式、避免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等。
防止摩擦与撞击安装防爆电器和防爆管道总结词安装防爆电器和防爆管道是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防爆电器和防爆管道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火花和静电火花等点火源的产生,从而降低爆炸的风险。
在安装时,需要选择符合防爆要求的电器和管道,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维护。
及时处理泄漏物总结词详细描述建立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职责和操作规程。
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项防火防爆工作的落实情况。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或设备进行及时整改和维修。
定期对生产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密封性能良好。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他们了解防火防爆知识、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安全操作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02
国家法律法规 包括《安全生 产法》、《危 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等
03
行业标准包括 《化工企业安 全设计规范》、 《化工企业安 全操作规程》 等
04
企业内部规章 制度包括企业 安全生产责任 制度、安全操 作规程等
法律法规执行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企业 执行并遵守
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检查: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和检查
法律法规的执行: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加强监管, 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生产。
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谢谢
化工厂爆炸事故:化学品 仓库爆炸,造成2人死亡, 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4 2021年印度尼西亚化工
厂爆炸事故:化学品仓库 爆炸,造成4人死亡,1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美元。
事故原因分析
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 导致事故发生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维护 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设计缺陷:设计不合理,导 致事故发生
管理不善:安全管理不到位, 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
意识
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维护 保养,确保设
备安全运行
配备消防设施, 提高应急处理
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 检查,消除安
全隐患
加强危险化学 品管理,防止
泄漏和污染
4
化工安全法律法 规
法律法规体系
01
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国家法律 法规、行业标 准和企业内部 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炽热状态
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 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
气体
物 质 的 燃 烧 过 程
液体
固体
蒸发
熔化蒸发或分解Biblioteka 氧化分解着火 燃烧
T初:开始加热的温度。 T氧:开始氧化的温度。 T自:理论自然点。 T自’:开始出现火焰的温
度,为实际测得的 自燃点。 T燃:物质的燃烧温度
τ :燃烧诱导期。
燃烧的本质
连锁(或链式)反应是可燃物质燃烧的本质。
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该可燃物的 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从而产生自由基,与其 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 的过程。
二、燃烧要素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1. 可燃物质
固态如媒、木炭等;液态如汽油、甲醇、酒精、 苯等;气态如氢气、一氧化碳、乙炔等。
① 简单分解爆炸 如叠氮铅、叠氮银、乙炔铜、乙炔银等
振动
PbN6
Pb + 3 N2
② 复杂分解爆炸 各种含氧炸药如TNT、硝化棉等
引爆
C3H5(ONO2)3
3CO2 +2.5H2O +1.5N2 +0.25O2
硝化甘油
③ 爆炸性混合物的混合爆炸
2CO + O2 2CO2 + 3.76N2 + Q
二、爆炸分类
Ⅱ 可燃液体 Ⅲ
Ⅳ
28 < T ≤45 45 < T ≤120
T> 120
煤油、丙醇等 戊醇、柴油、重油等 植物油、矿物油、甘油等
四、燃烧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2. 点燃(或着火)和着火点(或燃点)
点燃: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 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 达5min以上的现象。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四章 防火防爆技术
21 区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 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 20 区的场所。
5、燃烧的类型
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三类。 (1)闪燃:可燃液体的蒸发(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 空
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 闪点: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知识点: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
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能蒸发出蒸气的固体,也会发生闪燃现象,如石蜡、萘等
11区 特征:正常情况下,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类别 3 特征: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
分级: 21区 特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使用、贮存和输送闪点 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
22区 特征: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23区 特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 燃粉尘和可燃纤维,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爆炸极限
(1)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并不是 在任何浓度下都会燃烧或爆炸,而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 发生燃烧和爆炸。混合的比例不同,爆炸的危险程度也不同。 所以,可燃混合物有一个发生燃烧和爆炸的范围,既有 一个最低含量和最高含量。混合物中的可燃物只有在这两个含 量之间,才会有燃爆危险。 爆炸上限 : 空气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浓度,高于 该浓度就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爆炸下限 : 空气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雾的浓度 ,低于 该浓度就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化工安全概论
(4)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然液体代替可燃液体,这类液 体有氯的甲烷及乙烯衍生物。
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
1、遇空气或水燃烧的物质,要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 施;
2、以及遇酸和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要防止与酸碱接触 ;
许多过反应的生成物是不稳定的,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在反应过程 中要防止过反应的发生。
四、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险装置
1.自动控制系统
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四类:自动检测系统、自动调节系统、自 动操纵系统、自动讯号连锁是保护系统。
化工自动化系统,大多数是对连续变化的参数,如温度、压
力、流量、液位等进行自动调节,但是还有一些参数,需要按一 定的时间间隔做周期性变化,这样就需要对调节设施如阀门等做 周期性的切换。上述操作一般是靠程序控制来完成的。
2. 设备管道密封不良, 正压操作和负压操作 都会引起可燃物的爆 炸;
3. 容器破裂造成爆炸
解决措施
1. 设备应该密闭,特别 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 持密闭性;
2. 在投产和检验时,应 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 程度;
3. 选择合适的容器盛储 压缩气体,和压缩液 体。
四、惰性介质的惰性和稀释作用;
1. 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 的可燃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
在加压条件下,某一物体掉到装置的脆弱部分而发生破裂 不知装置中有压力而误将配管从装置上断开 5 异常化学反应
反应物质匹配不当 不正常的聚合、分解 安全装置不合理
四 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限度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预防发生、限制扩大、灭火熄曝 1 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第四章教材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温度、速率、燃烧热等概念。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 (1)同一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决定于燃烧面积与体积之 比,在相同体积下,燃烧表面积愈大,燃烧速度愈快。 (2)燃烧物质与氧化合的能力。氧化能力愈大,燃烧速 度愈快。汽油蒸发快,比较容易与氧化合,它的燃烧速 度比重油快。
(3)决定燃烧物中碳、氧、硫、磷等可燃物的元素 的含量,含量愈多燃烧速度愈快。如石油含碳、氢约为 96-99.5%,乙醇含碳、氢约为65.2%,所以石油燃烧速度 大于乙醇。 参见P77、P78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三、燃烧形式 ❖了解:燃烧的基本形式 •均相燃烧(g-g)与非均相燃烧(l-g\s-g) •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g-g) •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l-g\sg)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二、燃烧要素 掌握: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 1、燃料(可燃物质) •物质按燃烧性质可分为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 不可燃物质三类。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 反应的物质,均可称为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3 种。 •液体的闪点是火险的标志。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四、燃烧类别、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的类别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了解燃烧的类型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熟练掌握闪点、燃点(着火点)、自燃点的概念及其消 防指导意义。 1、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A类:有机固体(木材、纸张、纤维制品等普通可燃物质) B类:有机液体(石油制品、油脂等易燃液体) C类:供电设备(电气火灾) D类:可燃金属(金属燃烧)
第一章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案例1-4] 2004年,吉林市某商厦 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 伤。火灾是由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员于某在 仓库吸烟引发。一个小小的烟头上演了一 场特大火灾事故,致使54人的生命死于火
海。 由此可见,禁止和控制点火源,是防 止燃烧的必要条件的形成是万分重要的。
1.点火源的安全控制
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表1-2 某些可燃物质的自燃点
物质名称
二硫化碳 乙醚 甲醇 乙醇 丙醇 丁醇 乙酸 乙酸酐 乙酸甲酯 丙酮 甲胺
自燃点 /℃
102 170 455 422 405 340 485 315 475 537 430
物质名称
苯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氯苯 萘 汽油 煤油 重油 原油 乌洛托品
(2)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爆炸极限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变 化。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初始温度 混合系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② 初始压力 系统初始压力增高,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 ③ 惰性气体含量 爆炸性混合物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到某一值时,混合系不再发生爆炸。
自燃点 /℃
555 535 430 465 590 540 280 380~425 380~420 380~530 685
物质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水煤气 天然气 一氧化碳 硫化氢 焦炉气 氨 半水煤气
自燃点 /℃
537 515 466 365 550~650 550~650 605 260 640 630 700
物质名称
氢气 氨气 一氧化碳 二硫化碳 乙炔 氰化氢 乙烯 苯 甲苯 邻二甲苯 氯苯 甲醇 乙醇 丙醇
{安全生产管理}四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安全生产管理}四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第四章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一、燃烧概述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失掉电子的物质被氧化,获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
所以,氧化反应并不限于同氧的反应。
例如,氢在氯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氢原子失掉一个电子被氧化,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被还原。
类似地,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炽热的铁在氯气中燃烧,都是激烈的氧化反应,并伴有光和热的发生。
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也是氧化反应,但没有同时发光发热,所以不能称做燃烧。
灯泡中的灯丝通电后同时发光发热,但并非氧化反应,所以也不能称做燃烧。
只有同时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才被界定为燃烧。
可燃物质(一切可氧化的物质)、助燃物质(氧化剂)和火源(能够提供一定的温度或热量),是可燃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缺少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便不会发生。
对于正在进行的燃烧,只要充分控制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终止。
所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可以归结为这三个要素的控制问题。
例如,在无惰性气体覆盖的条件下加工处理一种如丙酮之类的易燃物质,一开始便具备了燃烧三要素中的前两个要素,即可燃物质和氧化气氛。
可以查出,丙酮的闪点是-10℃。
这意味着在高于-10℃的任何温度,丙酮都可以释放出足够量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易燃混合物,一旦遭遇火花、火焰或其他火源就会引发燃烧。
为了达到防火的目的,至少要实现下列四个条件中的一个条件:(1)环境温度保持在-10℃以下;(2)切断大气氧的供应;(3)在区域内清除任何形式的火源;(4)在区域内安装良好的通风设施。
丙酮蒸气一旦释放出来,排气装置就迅速将其排离区域,使丙酮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不至于达到危险的浓度。
条件(1)和(2)在工业规模上很难达到,而条件(3)和(4)则不难实现。
固然,完全清除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杜绝燃烧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一、燃烧概述 熟练掌握:燃烧的概念,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 与氧或氧化剂相互作用而发生光和热的化学反 应。 ❖ 其特点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物质按燃烧性质可分为可燃物质、难燃物质 和不可燃物质三类。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氧 化反应的物质,均可称为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 态3种。 液体的闪点是火险的标志。
排除潜在火险:
密封罐装 置于耐火建筑中 通风 气体浓度监测
2、氧和热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隔离 必要时惰性气保护
下列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遇水燃烧的物质(如碱金属、金属碳化物 等)和灼热的物质(如铁水)着火引起的火灾 (2)电器着火,在未切断电源之前,不能用 水扑救。
(3)非水溶性的、比水轻的可燃、易燃液体, 如苯、甲苯等,不能用水扑救。
(4)遇水能产生有毒气体,如磷化锌等着火, 不能用水扑救。
(5)储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 不能用流水扑救,必要时宜用雾状水扑救。
几种容易爆炸的物质在20和一个 大气压下的爆炸上限和下限
名 称 爆炸极限(按体积浓度),%
汽油蒸汽
1.0 6.0
溶剂油蒸汽 1.4
6.0
煤油蒸汽
1.4 7.5
天然气
4.0 16.0
由表可以看出,汽油的爆炸极限是1.0-6.0%, 在冬天时汽油蒸汽的浓度刚好在上述爆炸区间
内,因此,在冬天更应做好汽油的防爆安全工
(1)干粉灭火剂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堆放不宜过高,以免板结。
(2)由于干粉灭火剂对燃烧物的冷却作用 极微,扑灭大面积火灾时,往往造成灭 火不彻底,容易引起复燃。
(3)由于干粉灭火剂在灭火后留有残渣, 故不宜用于精密仪器、设备、旋转电机 等处发生的火灾。
(四)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重量是空气的1.524倍,它的灭火作用, 主要是冷却和稀释空气的作用。当二氧 化碳灭火剂从灭火器喷嘴喷出时,在燃 烧物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固体——干冰, 当 干 冰 汽 化 时 , 便 吸 收 大 量 的 热 ( 1 KJ 液态CO2汽化时能吸收577.78KJ热量), 从而使燃烧区的温度减低,同时,空气 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相应地也稀释 了空气中的氧含量。
3.防爆泄压装置 主要有安全阀和爆破片。 4.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主要有探测器、控制
系统、操作装置和执行装置组成。火灾探测器有感 温、感光、和感烟三类。
5.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灭火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水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之一,它能起 隔离和吸热作用。水吸热后蒸发成水蒸 汽,体积会增大1700倍,从而冲淡空气 中的氧气浓度,使火因缺氧而熄灭。同 时,水的热容量大,每千克水温度升高 一度,就吸收4.18kJ的热量,而每千克 水蒸发汽化时,又要吸收2260.56kJ的热 量。
3、火源 ①明火;②电源;③过热;④热表面; ⑤自燃;⑥火花;⑦静电;⑧摩擦。
三、燃烧形式P92 ❖ 了解:燃烧的基本形式
均相燃烧(g-g)与非均相燃烧(l-g\s-g) 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g-g) 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l-g\s-g)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四、燃烧类别、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的类别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了解燃烧的类型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熟练掌握闪点、燃点(着火点)、自燃点的 概念及其消防指导意义。
(三)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由化学基料(如重碳酸盐、 磷酸铵、碳酸氢钠等)和少量防潮剂硬 酯酸镁及流动促进剂(如滑石粉、云母 粉等)组成的细微颗粒状灭火剂。干粉 灭火剂具有无毒、无腐蚀作用、不导电 等特点,主要用于扑灭石油及其产品、 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起始火灾和一般 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温度控制 在生产中,正确控制温度, 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而且可以防止 燃爆事故的发生。为了严格控制反应温 度,必须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除去 反应热(2)防止搅拌中断(3)正确选 择传热介质(4)防止保温材料的渗漏。
2.投料控制 主要有(1)投料速度(2) 投料配比(3)投料顺序(4)控制原料 纯度
1、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A类:有机固体 B类:有机液体 C类:供电设备 D类:可燃金属
2、燃烧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燃烧类型(按起因分):
闪燃、点燃、自燃
(1)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 燃气体遇到火源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 间火苗或闪火,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 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一些液体的闪点如 附表1 所示。
在化工安全生产中根据闪点的高低,确定易 燃和可燃液体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的 火灾危险性,进而针对其火险的大小,采取 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附表2 液体火灾危险性等级
类别 易燃液体 可燃液体
等级 1 2 3 4
闪 点, K
<301
301-318
319-313
>393
液体名称
乙醇、 苯、
汽油 、 松节油 乙二醇、 桐油、 润滑油
附表1 一些可燃液体的闪点
液体名称 闪点 , K 液体名称 闪点 ,K
戊烷
233 甲 酸
342
庚烷
269 冰 醋 酸
313
环己烷
256 乙酸甲酯
265
已炔
255 乙酸乙酯
269
乙醇
286 丙 酮
255
乙醚
228 石 油 醚
303-343
苯
262 重 油
353-4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汽油
230
各种可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它们火灾 危险性的程度,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 大,等级也就越高。如附表2 所示。
哈龙简介
哈龙是英文“HALON”的译音,是一种 灭火剂的名称,我国生产和消费的哈龙种 类主要有两种:哈龙 1211(一溴一氯二氟 甲烷)和哈龙 1301(一溴三氟甲烷)。由于 哈龙具有即清洁又安全的特性,在淘汰之 前,被大量用于计算机房、博物馆、舰船 和飞机等.
当哈龙1301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上 市以来,它就被看作最有效的灭火剂。 它被广泛应用于资料室、变电房、博物 馆等场所。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使用这种灭火剂对 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为了保护臭氧层, 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制 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 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损
坏被救物品,不导电,无毒害,无腐蚀, 适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电子 设备、图书资料档案等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1)二氧化碳灭火剂不宜用于扑灭某些金属, 如钾、钠、镁、铝、铁及其氢化物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剂不适用于某些能在惰性 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如硝化纤维火药 的火灾。
(6)重质油料,如重油、原油着火,原则不能 用水扑救,以防喷溅使火灾扩大。
(二)化学泡沫灭火剂
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由碳酸氢钠、硫酸铝和少量发泡 剂(甘草粉),稳定剂(三氯化铁)组成。反应式
Al2(SO4)3+6NaHCO3=6CO2+3Na2SO4+2Al(OH)3 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非水溶性的可燃、易
(3)二氧化碳灭火剂不宜用于扑灭一些纤维物 质内部的阴燃,若用,则应注意防止复燃。
(4)二氧化碳灭火剂不怕冻,但怕高温。 (5)在使用时,不要手摸金属导管也不要把喷
嘴对人,以防冻伤。
(五)卤代烷灭火剂
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四氯化碳(104)、 二氟二溴甲烷(1202)、四氟二溴乙烷 (2402)、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1)及三氟 一溴甲烷(1301)。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是 1211,而毒性最低的是1301,是我国公安消防部 门推荐的两种卤代烷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 主要是通过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自由基,使 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兼有一定的 冷却、窒息作用,适用于扑灭油类、电器设备、 精密仪器、天然气等引起的火灾,灭火效率比 二氧化碳灭火剂高5倍左右,但生产成本高, 价格贵,此外,还应注意中毒,尤其是毒性较 强的2402和1202,使用时更应注意。
(2)燃烧物质与氧化合的能力。氧化能力愈大,燃 烧速度愈快。汽油蒸发快,比较容易与氧化合,它 的燃烧速度比重油快。
(3)决定燃烧物中碳、氧、硫、磷等可燃物的元 素的含量,含量愈多燃烧速度愈快。如石油含碳、 氢约为96-99.5%,乙醇含碳、氢约为65.2%,所以 石油燃烧速度大于乙醇。
爆炸及爆炸极限
3.防止跑、冒、滴、漏
4紧急情况停车处理 紧急情况有停电、 停水、停蒸汽、停压缩空气。
(四)实现自动化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
(五)限制火灾爆炸的扩散和蔓延
1.隔离、露天安装和远距离操纵 2.安全阻火装置 阻火设备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
阻火器和单向阀等,其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 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或阻止火焰在 设备和管道之间的扩展。
议定书中规定签约国要限制生产和消费5种 CFCS( 氟 立 昂 ) ( 即 CFC-11、CFC-12、 CFC-113、CFC-114、CFC-115) 和 3 种 哈 龙(即哈龙1211、哈龙1301和哈龙2402),议 定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我国于1991 年6月正式加入议定书。议定书签约国在1990 年的伦敦会议和1992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对
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 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也可视为气 体或蒸汽在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