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

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

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合作精神等。

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这次改革是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改革的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改革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学校各个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

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

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次改革着重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次重要调整。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这次改革进行了课程研讨和教材编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目录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新课程面临哪些 问题?
“穿新鞋走老路”? 理念很美好,但实践转化率低?
重形式,轻内容?
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课程评价体系滞后,课程改革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 性,成为制约新课改的瓶颈?
相关学校,领导阶层对新课改的怀
疑与抵制?
。。。。。。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富芝,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报,2014.01.13. [2] 王磊,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上)[J],化学教育, 2010(4). [3] 乔建中,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J],江苏教 育研究,2012(18-22). [4] 于 江,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2011(4). [5]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13)
广泛、深入、持久
1999年8月,成立包括化学在内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 组,开展4项基础研究。
新课改 进展
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研制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 各学科课程标准。
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编写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
2001年9月,首批38个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 历了一场灾难。
3.第一到 第四次 主要举措
改革时间 第五次
第六次 1981-1985
第七次 1986-2000
相关举措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 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

(二)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53—1957)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 提出抽调大量干部编写教材,幵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 教学问题委员会,分别研究语文、历史教学和教材的 编写方针和原则。 •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 (草案)》,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 (草案)》(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 1956年,新教材终于出炉幵于秋季在12年制的中小学 中使用。1957年又对这套教材内容进行了精简。 •
曹明英,刘重秀,余海燕,程莹,杨元强,李海洋,龙仲坤
我们将要了解: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 改革的时间、相关文件、及其 主要内容
•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49—1952)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 案)》,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等学校暂行校 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觃定中小学学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 限为六年,取消初高两阶段分段制。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 学计划》。
你能回答吗?
• 1、把音乐课改为唱歌课的是第()次改革。 • A一 B二 • C三 D四 • 2、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 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的文件是 ()。
• • • •
A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B《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C《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D 《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63—1965)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新的教材。

1952,这“有计划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

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

(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

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

8次课程改革

8次课程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 8 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公平。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 8 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整顿和重建。

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造旧教育,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对旧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改编,删除了封建、买办、法西斯等内容,增加了反映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新内容。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1957 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教育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学习了苏联的教育经验,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

第三次课程改革(1958 1965 年)“大跃进”时期,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实践,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1961 年以后,进行了调整,重新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次课程改革(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课程改革陷入混乱。

学校停课,教材被废弃,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 1980 年)“文革”结束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

这次课程改革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1985 年)这一时期,课程改革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

• • •
•பைடு நூலகம்
4、音乐课改为唱歌课。
2、
•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 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 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定, 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幵把劳动 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计划首次提 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 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
•谢谢大家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课件准备:第三组
曹明英,刘重秀,余海燕,程莹,杨元强,李海洋,龙仲坤
我们将要了解: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 改革的时间、相关文件、及其 主要内容
•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49—1952)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 案)》,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等学校暂行校 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觃定中小学学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 限为六年,取消初高两阶段分段制。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 学计划》。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 -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觃定中小学实行十年 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 二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 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 用。 •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 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将自然常 识易名为自然;增设劳劢课,在四、五年级 开设;政治课取代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
答案不解读

新中国的7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的7次课程改革

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

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年启动,1952 年结束。

1949 年12 月23 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主要设置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课程。

(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1952 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从1951 年开始编写的11 本中学新教材,同年,中学数学大部分采用东北区编译的苏联数学课本。

为实行五年一贯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出版了小学语文和算术课本。

1952 年最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学校教育宗旨,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师法苏联,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

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建国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新版]

建国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新版]

建国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时间 主要内容 特点成就 反思 1949~1952 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中国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并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学制和学校培养目标 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没有照顾到师资不足、设备简陋等客观条件,削弱了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

1953~1957 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全面向苏联学习经验,放弃了1951年开始的学制与课程探索;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变化频繁课程变动过于频繁 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1958~1962 中学课程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及 “双基”任务;大跃进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教育管理权限下放,设置甲乙类中学;1961年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以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仍参照苏联模式,教育“大跃进”1963~1965 总结了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

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文和算术,课时比例严重失调;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确定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受“文革”影响,并未全面实行。

1977~1984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吸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81年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自从我国实行教育制度以来,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回顾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进程,并分析每次改革的影响和成果。

一、初期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实行了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形式综合了各学科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期课程改革暴露出教学过程单一、缺乏实际应用等问题。

二、课程管理中心改革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深化改革。

在课程改革方面,成立了国家课程管理中心,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课程的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然而,由于改革推行时间短暂,对教育主体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调整不够到位,这次改革暴露出了实施难度大、教材教法矛盾等问题。

三、素质教育导入到了1990年代,中国教育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展开。

这次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倡导学科整合,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然而,由于教材和评价方式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制约,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遇到了困难。

四、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入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开始引入终身学习理念,使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系统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此外,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共享。

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展望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63—1965)
•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 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 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 了安排。确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 纲,编写新教材。
•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 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其基本特点有: 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 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 (草案)》,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 (草案)》(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 1956年,新教材终于出炉并于秋季在12年制的中小学 中使用。1957年又对这套教材内容进行了精简。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 教学计划(草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 计划,同年9月2日颁发同时发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 计划>的指示》。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
-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 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 二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 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 用。
• 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 科目,分科为主,综合课为辅。
• 1989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 程教材试验工作的通知》。12月经过努力全国共组织 编写八套半特点不同的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课件准备:第三组
曹明英,刘重秀,余海燕,程莹,杨元强,李海洋,龙仲坤
主要内容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49—1952)
•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你能回答吗?
• 1、把音乐课改为唱歌课的是第()次改革。
• A一
B二
• C三
D四
• 2、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 二分流的文件是()。
• A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 B《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 C《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的进展:
• 1、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 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
• 2、初步改变了只有“学科课”“、必修课”的模式,增加 了“选修课”、“活动课”等;
•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 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 4、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 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 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 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初小四 年、高小二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教学计 划(草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年9月 2日颁发同时发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
• 1、一、二年级的体育由1课时增为2课时,同时加强了课外 活动中的体育锻炼。
• 2、增设手工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
• 3、年授课周数由38周减为34周,周授课时数三年级以上各 年级平均减少2课时,总授课时数、每周集体活动时间都减少
(三)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58—1962)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以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中 小学课程改革展开了。
•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中 小学学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取消 初高两阶段分段制。
•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
• 1952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教育部公布了《小学暂行 规章(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确定小学教学学制为5 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自然、历史、地理和 音乐课程,一至三年级不设常识课,可以在语文和其他各科教 学中学习自然和社会等常识。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 理。
•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 订意见》:将自然常识易名为自然;增设劳动课,在四、五年级开设; 政治课取代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和历史课。
• 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 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计 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 二分流。
• D 《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答案与解读
• 1、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53—1957)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
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年9月2日颁发同时发 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 • 1、一、二年级的体育由1课时增为2课时,同时加强了课外活动中的 体育锻炼。 • 2、增设手工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 • 3、年授课周数由38周减为34周,周授课时数三年级以上各年级平均 减少2课时,总授课时数、每周集体活动时间都减少很多。
(七)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0—1998)
• 国家教委1990年3月颁布《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 见》。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第一次单独制定。
• 1991年9月形成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修改稿)》 ,1992年8月正式发布。
• 1994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实行新工时制对课程方案的调整 意见》。同时印发了中小学23个学科教学大纲的调整意见。 1996年教育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 案)》,其基本特点有: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 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 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 音乐和美术等。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用。
• 1984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自然常识、外语、劳动课程各 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六)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5—1989)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公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教学计划(初稿)》。11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首次 审查并通过了中小学18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 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 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科目,分科为主,综合课为辅。 • 1989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试 验工作的通知》。12月经过努力全国共组织编写八套半特点
• 这是1949年以来颁布的国内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 件,详尽地规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素质管理体制、 教学原则等。
(二)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53—1957)
•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提出抽 调大量干部编写教材,并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 分别研究语文、历史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方针和原则。
2、
•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 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 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 开设选修课,并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 程。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 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
•谢谢大家
•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 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指示精神,全面编写了十年制 教材,基本都开设了俄语课,实行苏联式的5分制管理。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63—1965)
•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 确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 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