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接触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
•两年多前,我进入到商业银行工作。在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无论是在支行做对公客户经理,还是做分行的产品经理和审批人员,我所接触最多的就是国际业务,包括我们传统的在岸单证、融资业务,以及新型的跨境联动业务,和我们最广义理解上的,作为国际业务延伸的内贸业务和外币业务。
两年多前,我进入到商业银行工作。在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无论是在支行做对公客户经理,还是做分行的产品经理和审批人员,我所接触最多的就是国际业务,包括我们传统的在岸单证、融资业务,以及新型的跨境联动业务,和我们最广义理解上的,作为国际业务延伸的内贸业务和外币业务。由于职位变动,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可能都不再涉入这一部分工作了,所以暂把这段时间所学习、了解到的国际业务内容和我自己的点滴经验、感受记录下来,希望能有更多朋友关注国际业务,热爱国际业务。
谈到国际业务,就要解答以下疑问:第一,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做国际业务;第二,什么样的客户能做国际业务;第三,国际业务都包括哪些门类、内容;第四,在经办国际业务时应该如何操作,注意哪些问题。
那么首先,与各位交流为什么商业银行需要开展国际业务。事实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银行就是存款、取款、转账汇款、理财、信用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更多是一些产品和渠道;对于稍稍更了解些的朋友来说,商业银行传统上以赚取利差作为最主要盈利手段,一方面以相对较低的利率从缺少投资去向的个人、企业那里吸纳存款,另一方面又以相对更高的利率将吸纳来的大部分存款(除必要的准备金外)借贷给缺乏资金来源的个人和企业。那么,商业银行何以能够扮演这种角色呢?一是由于商业银行有相对较大的规模和较规范的内部管理,自身信誉远高于一般个人和企业,二是商业银行在各个细分市场上拥有经验,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从而比一般的企业和个人更能规避掉绝大多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保证借款人还款有保障。
就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的情况而言,商业银行保持着更高的盈利水平,还有赖于几个原因:第一,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全,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后,间接融资长期以来是借款人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而包括居民在内的其他主体又缺少足够的投资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炒高了房价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商业银行能够一直作为信用中介而扮演过路财神的角色;第二,基于第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间缺乏足够竞争,并且鉴于政府对于利率的保护,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坐拥较一般国家更高的利差(高一些的存款利率和高更多的贷款利率);第三,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下影响的人们,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居民,对中国商业银行和中国政府间的关系非常迷信,因此他们认为无论存款还是投资理财,银行都是更加安全的选择,这使商业银行往往在价格并不具竞争力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多的、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存款(这能够满足监管当局对于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的考核),并且即便是银行代销的其他公司理财产品、信托、保险等,也仍能具有客户群体和渠道的优势。
但对现在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来说,令人遗憾和担忧的情况开始发生:第一,同业竞争加剧,并且很多企业也掌握了除银行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如大中企业上市、
发债和成长型企业引入私募、风投等),以及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张,银行作为信用中
介的作用被削弱,盈利能力特别是议价能力也就相应下降了;第二,年青一代居民的投资
和消费习惯不同以往,这也就为市场上除银行外的其他主体创造了机遇,人们直接去买基金、买债券、买信托或从事各种投资行为,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在钱荒时被迫以更高的理
财收益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第三,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松动,第三方支付崛起,特别是具
有一定收益的第三方支付出现(如余额宝),银行作为最基本的支付渠道的地位也受到了
挑战,这会在未来威胁到银行最赖以生存的客群优势。当然,最致命的打击是利率市场化
的加速推进,银行间基于原有价格的平衡关系正在打破,最终结果就是利差收窄。在过去
的十年间,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在融资市场上的比重已从九成左右下降到不足七成;在过
去五年间,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增速已从百分之四十以上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国有银行还更
低得多。如果将来利差从现在的三下降到一点五,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变得非常不
乐观,这使银行人们意识到传统的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必须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如各种
业务的佣金和手续费)所占比重必须提高到与国外银行相比的合理水平,在银行盈利版图
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寻找中收的探索中,国际业务引起了关注。与很多业务相比,国际业务的中间业务
收入是真中收,比如开立国际信用证的开证费、提供对外担保的保函费、提供结售汇服务
时收取的点差等等,而不像一般贷款时将一部分利差人为切算出来的假中收(这并未实际
增加银行收入,并且受到监管当局限制),或者简单提高基础服务收费的缺乏技术含量的
中收(这违背市场行情并受到社会舆论的抵制)。并且除此之外,国际业务作为国内业务
的延伸,实际上是一种信用的跨境传递,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的信用中介角色还未受到太
多挑战,比如对于拥有境内银行授信的大中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境内银行的信用输出,帮
助自己在境外的尚不具备当地融资能力的子公司、项目公司、平台公司获得融资,银行可
以从中赚取利差;对于没有境内银行授信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在境内银行存入全额
保证金或其他现金、准现金担保的方式完成这种信用输出,那么银行还可以从中获得宝贵
的境内存款。鉴于国际银行业中一整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国际惯例,服务对象
又是能够挺进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的、有一定实力的跨境企业,融资基于的是真实、
特定的贸易背景而非一般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开展国际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有着较进入
其它陌生领域、或之前决定不进入的高风险中小企业更可靠的保障,这也促使国际业务成
为银行转型中的一项理性选择。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境内外间的这道墙,包括不
同的利率、汇率、政策以及“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企业间为跨越这道墙而产生的需求从事
各种业务,这在目前很多中小银行尚不具有境外平台或离岸牌照的市场环境下,那些国有
银行,以及有此条件的其他较大的股份制银行,更可将国际业务视为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国际业务,我们再来说说国际业务客户的准入条件。
对公条线的国际业务客户首先是企业,是基础资料(比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
务登记证)合法有效的企业,是公司内部对于开展国际业务和进行相应的银行融资有足够
授权的企业,是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各项经营数据(特别是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