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首诗就像是一卷充满意境的山水画,今天就让我们起走进这诗画的世界吧!(P课件出示课题:《山居秋暝》《枫桥夜泊》)(B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P课件标红:暝)“暝”是什么意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P课件标红:泊)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停泊)所以,“泊”这个多音字在该诗题中应该读——(bó),它还有一个读音——(pō)。
师:一起再来读一遍题目(齐读)现在,谁能用自己话说说诗题的意思?(生答,师随评,师引导:1.秋天的黄昏时终南山上的景色;
2.夜晚时,把船停泊在枫桥边。)明诗题,再读一遍,感受不一样(齐读)
师:比较两首诗的诗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相同之处:都是写秋天的景色。
P不同之处:时间不同(“暝”——半晚;“夜”——晚上)
地点不同(“山居”;“夜泊”)。
师:通过诗题的比较,我们发现同样是写秋天的古诗,两位诗人却选择了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那么描写的景物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先不急着回答,先让我们走进第一首诗:《山居秋瞑》。
师:本诗的作者是王维。关于王维,你了解过多少?(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了解《山居秋暝》的诗人: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土”。苏轼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师:苏轼称他为“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展现一幅怎样的秋天暮色下的美丽画卷呢?(课件出示)
P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先自己读一读本诗,当然是有任务哟!(课件出示)(生默读,生圈画,师巡视)
P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师:谁先来读一读?(生读,师随评)(课件出示)读诗,要留意停顿,这样诗读起来才有韵味。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我们可以按“2-3”格式来停顿(课件出示)(生读)(齐读)
P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哪些秋天暮色下的景物?(生答)(师随机出示课件)(生圈画)(齐读)
P明月、松树、清泉溪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
师:这一个个景物就是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景物,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幅画面吧!(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师:你们所描绘的画面,差不多就是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本诗共有四句,如果要为每一句诗取一个题,可以怎么取呢?(生答,师随评)(课件随机出示)
P明月青松图、清泉山石图、竹林浣女图、莲叶渔舟图
师:四句诗就是四幅画,让人意犹未尽。一起再来读一读吧!(齐读)这些景物交融在起形成的幅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宁静、恬静、寂静)
师(引导读):在这秋天暮色之下,一切都是那么宁静——(P课件标红第二句)(课件出示)(女生齐读)
P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在这份宁静之中,也藏着一份热闹(P课件标红第三句)(课件出示)(女生齐读)
P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读到这里,你发现这些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答,师随评,师引导:关于动景和静景)
师:刚才我们通过聚焦景物,发现景物的不同之处(课件出示)P静态的景物:明月、松树、清泉、溪石
P动态的景物:竹林、浣女、莲叶、渔舟
师:请同学们在诗中标注出来。(生标注)老师有个疑问:本诗明明展现的是宁静的山林景色,为什么还要写林间浣女喧闹之声、渔舟摇动莲叶的态呢?这不是打破了这份寂静、幽雅之美吗?如果把这份热闹的景象删去,是不是能让这幅画面显得更宁静呢?(课件出示)(生默读)
P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同桌之间可以交流阅读感受?(生默读,生讨论)谁来说说?
(生答,师随评,师引导: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师:是的!缺少了这些动态的景物,山林虽然显得宁静,但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有一点生机。有了浣女、渔舟的热闹,不仅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还让我们感受到画面中有动有静、有景有人,给这份恬静蕴含着一种勃勃的生机。(B板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师:我们一起来读本诗,这次,老师来读静的景物,你们来读动的景物(师生互读)反过来,再读一读(师生互读)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师:(课件出示)(P课件标红:王孙)
P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王孙”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诗人自己)这个词出自哪里知道吗?(生沉默)(课件出示)
P“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楚辞·招隐士》
P王孙啊,回来吧,山中险恶不可久留居!
师:《楚辞》中说“山中不可久留”,但王维却想要留在这“空山
中,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写下《山居秋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