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语的解释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语的解释力
摘要概念合成理论是一种语义认知理论,心理空间是它的基本认知单位。它不仅可以解释汉语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心理运作过程,而且还可以解释nn概念合成名词的新创意义与新创结构。但是它也面临着五大挑战:1、心理空间关系是如何识解的?
2、哪些空间元素及其结构被投射到合成空间?
3、合成空间的元素与结构是如何合成的?
4、新创意义与新创结构是如何产生的,从何而来?
5、输入空间在语言表达式上是如何排列的?
关键词:概念合成心理空间映射投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概念合成理论简介
概念合成理论(blending theory)是fauconnier & turner在吸取概念隐喻理论的合理内核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认知语义理论。该理论主要涉及三大要点:
第一个理论要点是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心理空间是概念合成理论的基本的认知单位,是一种认知结构,是人们在阅读、思考、写作时构建的概念包,具有在线性、动态性特征。
该模型包括四个心理空间,它们分别是: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合成空间接受输入空间的投射并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精致(elaboration)三个途径对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创结构
和新创意义,完成概念的整合。
第二个理论要点是概念整合的类型。概念整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双域型。
第三个理论要点是概念整合的控制原则。
概念与概念整合有一定的条件,或者说要满足一些制约机制。跨空间映射、选择性投射、建立类属空间、建立合成空间、发展层创结构等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构建原则,压缩原则、拓扑结构原则、格式完善原则、整合原则、重要关系最多化原则、重要关系强化原则、网络原则、解包原则、关联原则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指导约束原则。二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语的解释力
nn概念合成名词能及时反映变化的语言事实,展现语言的原始组合能力,扩展语言的功能,增加语言的创造力,促进语言的发展,研究nn概念合成名词提供了研究概念的本质方法。汉语不仅既定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nn概念合成名词,而且新词语大都采用nn概念合成的形式。至2010年10月17日止,新浪网读书频道统计2009年新词语共计541个,其中nn概念合成名词共计96个,占整个2009年新词语的17.7%,可以说nn概念合成方式是汉语新词语的生成主流。
从概念化过程上看,nn概念合成名词具有四种类型:联合型、关系型、特征型、混合型。联合型nn概念合成名词是指由一个表名物的概念a与另一个表名物的概念b概念化为c的结构体,c可用
鉴别式表述为:c既是a又是b。例如:“宠物狗、果菜、妈妈先生”。关系型nn概念合成名词是指概念a与概念b围绕某一个主题,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关系而构建的结构体,例如:“玻璃门、人格证书、硕师计划、绿牌专业”。特征型nn概念合成名词是指合成概念c是概念a的某个特征投射到概念b并在合成空间中整合而形成的结构体,例如:“火鸡、豆腐渣工程、杠杆女、牛孩”。混合型nn概念合成名词是指合成概念c是概念a与概念b的综合体,例如:“海马、绿炭、国脚”。特征映射型与混合型的区别,就是一个特征还是多个特征映射的问题,如果概念a只有一个特征映射到概念b,那就是特征映射型,如果是多个特征的映射那就是混合型。当然,前述几种类型并不能完全反映全部的语言事实。除了上面列举的几种类型外,汉语还有一些nn概念合成名词具有特殊性,难以归入上述类型,例如:“手足、党棍、心腹”等。刘正光、刘润清把这类nn概念合成名词的构成类型称为合成型。上述五种类型,基本上可以囊括汉语nn概念合成名词。
汉语nn合成名词的概念合成过程,其流程可以简化为四步:首先,在n、n之间通过映射连通,建立连通关系;其次,在建立连通关系的两个空间内建立相关元素及其结构的匹配;再次,将匹配元素及其结构压缩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最后,将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投射物进行整合(blend),从而产生新创结构和新创意义。该流程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静态分析的束缚,不仅揭示了汉
语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心理运作过程,而且揭示了合成概念中某些在合成母概念n、n中都不存在的意义产生的原因。
概念合成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推崇与认可,这也许与前述优势有关。当然,不可否认,概念合成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汉语语言现象。就汉语nn概念合成名词而言,概念合成理论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心理空间关系是如何识解(construe)的?
心理空间是概念合成理论的基本单位,映射(mapping)是心理空间的桥梁,心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通过映射相连通。研究nn 概念合成名词就不得不研究心理空间的映射连通问题。从研究现状看,映射研究主要集中于类推映射、象似性映射、隐喻映射和共性跨域映射,这几种映射类型是不是代表着心理空间映射的全部类型,或者说心理空间映射都可以用这几种映射来解释,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映射解决的是心理空间因何连通的问题,并不解决心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如何建立关系的问题。一般来说,心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身份等同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特征、范畴、意图关系。概念合成理论只说明了心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的关系,却没有说明心理空间的认知识解过程,即心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关系为什么被识解为这种关系而不是那种关系,为什么有些空间之间可能被识解为多种关
系。例如,心理空间“铁”与“窗”在合成概念时,“铁”与“窗”为什么只能识解为特征关系,而不能识解为部分与整体关系或者其他什么关系,其识解原则是什么?利用概念合成理论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2 哪些空间元素及其结构被投射到合成空间?
每一个心理空间都是一些元素的集合,都是一个在线构建的知识包,也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框架。心理空间通过映射建立联系后,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运作,将跨空间的元素进行选择、匹配,然后将选择匹配的结果投射(project)到合成空间。以心理空间“手枪”为例来说明这一过程。心理空间“手”包括以下元素及其结构:1、外形;2、功能;3、构造;4、属性;5、特征等。心理空间“枪”包括以下元素及其结构:1、外形;2、功能;3、构造;4、属性;
5、特征等。两个心理空间通过映射建立连通,确立“枪”为所指空间,“手”为表征空间,所指空间“枪”的元素及其结构与表征空间“手”的元素“功能”匹配后投射到合成空间“手枪”中。表征空间“手”中的构造、特征、外形、属性等元素及其结构不能与所指空间“枪”建立匹配关系,最终被过滤,无法投射到合成空间“手枪”中去。但是这个认知运作过程相当模糊,不具有操作性。它无法解释识解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原则,如上例中它无法解释“枪”为什么识解为所指空间,“手”为什么识解为表征空间,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