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暖通专业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暖通专业技术要求
1.0设计参照标准及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
1)国家颁布的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性文件;
2)国际标准、国际专业协会的设计指引;
3)我司相关设计标准化文件的要求;
4)暖通图纸应提供消防专篇和节能专篇。应针对绿建/leed 设计给出专项
设计说明;
5)用户及其他部门提出的特殊需求;
2.0设计参数
1)室内设计参数中应明确人员密度、灯光/设备发热量、新风量、噪音
值等参数;
2)设计成果应提供满足施工图审图深度的负荷计算书及水利计算书;
3)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严格满足热舒适度等级Ⅰ级
要求。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满足热舒适度等级Ⅱ
级要求。
3.0空调系统
1)新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应符合:
a)我司设计标准化文件中规定的各功能房间的新风量标准;
b)开放式办公区人均新风量按不小于30m3/h,会议室、洽谈间、面
试间、培训室等内区封闭房间人均新风量按不小于40m3/h。
2)新风系统优先选用带主动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组。
3)平面图纸中应明确标注每个新风口的送风量,新风管道每个末端风口
及支管均加风量调节阀;一个排风系统负担多个排风口时,排风支管
处应设置调节阀门;
4)变频多联机系统(VRV)的风冷室外机组宜按楼层设置,当采用屋顶
/设备层集中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室外机排风散热和冷媒管长度限制等因素。室外机安装平台的外墙百叶设置,应充分保证机组的通风散热要求,并避免热空气短路的发生;
5)存在内外区的办公单元,严禁内外区共用一套VRV 系统;
6)VRV 系统的室内、外机配比率按不小于1.1 计算。
7)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a.满足室内涉及温湿
度极其精度、工作区允许的气流速度、噪声标准及防尘要求;b.气流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短路及死角;c.与建筑装修有较好的配合。
8)有外围护结构的空调房间,空调&新风送风口应优先靠靠近外围护结
构布置,避免空调区温度梯度过大;
9)所有封闭的功能房间如娱乐室、会议室,洽谈间、面试间等,均需安
装风压平衡的消音型转送风管或排气扇。转送风管或排气扇与新风口宜按对角线设置。
10)办公室、会议室、面试间、洽谈间等不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形风口顶
部送风、直吹人体的方案。如因为建筑装修效果的原因必须采用,应校核风口尺寸,保证风口风速不超过1.5m/s,或采取采取其他避免直吹人体的措施;
11)大空间区域如办公大堂等,宜优先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12)公共电梯厅、公共卫生间应设置空调;
13)各主要出入口、员工对外通道出入口应设风幕。寒冷地区、夏热冬冷
地区的对外主要出入口处设两道热风幕(外电内水)。
14)餐饮区域与其他区域保持微负压,压差为0~5 帕;非餐饮区保持微正
压,压差5~10 帕。厨房负压-10 帕。
15)所有空调系统不得由吊顶内回风,风机盘管或VRV 室内机应带回风
箱,空气处理机的回风应有组织进行回风。
16)新风经过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不应经过风机盘管后再进入房间。会
议室、面试间,洽谈间等封闭房间的新风口宜与房间门按对角线设置,现场条件不具备时,距房间门的最小直线距离不宜小于2m。
17)封闭独立房间每个新风口最大送风量不宜超过350m3/h。当房间新风
量超过480 m3/h 时,应采用多个新风口的方案,新风口不应集中布置。
18)进深大于9 米的办公区、应根据建筑平面布局,负荷分布等因素,考
虑按内、外区分开设置空调末端设备,办公区每个末端设备(尤其是
外区设备)负担的空调区域不宜大于35m2;
19)办公区的新风/空调机组宜采用高压静电过滤装置替代中效过滤器,
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有关装置产生的臭氧浓度应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PM2.5 年平均浓度不应小于0.035 毫克/立方米,24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不应小于0.075 毫克/立方米;
20)湿度控制:
a)空调系统应采用加湿/除湿措施,保证室内设计湿度。
b)若采取加湿设备,办公区加湿方式优先采用高压微雾加湿。如采
用湿膜加湿方式,湿膜本体应采用高分子无机纤维材料,并具有
良好的抑菌能力。
21)噪音:
a)空调系统的噪音应满足设计标准化文件中相关房间的噪音值要
求,严禁出现噪音超标,串音等现象,若无法满足,应采取控制
噪音措施。
b)不同房间的新风口应通过不同新风支管并联到新风干管,严禁一
根新风支管串联两个及以上房间。
c)严禁两个不同房间共用一台空调末端设备。
22)保温: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其中:
a)冷媒管橡塑保温厚度不应小于30mm。
b)冷凝水管道橡塑保温厚度不应小于10mm。
c)空调风管:橡塑保温厚度不应小于25mm,玻璃棉保温厚度不应
小于30mm。
4.0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的设置应满足空间内的通风、排热、排湿、排污染物的需
求。
2)通风系统应采取必要的消声措施,严禁噪音值超标及不同区域串音现
象发生。
3)当通风系统无法保证室内温度需要时,可利用空调措施进行部分补
充。
4)通风系统的设置需结合防排烟系统、应急通风系统进行统一的考虑。
5)储藏间、电话间等房间排风应排至室外,不应排至室内。
6)地下车库通风:
a)通风系统应尽量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兼用。通风系统风机宜采
用两台双速风机运行方式,根据车库区域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
控制;
b)车库宜采用诱导式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