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非处方药
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的介绍及含西药成分中药简
01 内科感冒类清热感冒颗粒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不适用。
与环孢素A同用,可引起环孢素A血液浓度升高。
儿童、孕妇、老年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重要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正柴胡饮颗粒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不适用;孕妇禁用;儿童、老年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重要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荆防颗粒(合剂)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或湿热证忌服。
儿童、孕妇、老年体弱者慎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重要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感冒退热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属外感风热、热毒壅盛者,证见发热、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扁桃体已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该去医院就诊;儿童、孕妇、老年体弱者应遵医嘱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重要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羚翘解毒片(丸,口服液)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两腮赤红。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儿童、老年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重要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羚羊感冒片(胶囊,口服液)功能主治:清热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证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中药非处方药的特点和安全使用分析
中药非处方药的特点和安全使用分析本文提出了中药非处方药的特点与风险效益,探析了中药非处方药的安全使用措施。
只有慎重对待中药非处方药,合理的、科学的使用中药非处方药,才能预防禁忌用药发生,最大程度的保障用药安全。
标签:中药非处方药;安全使用;风险效益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可以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药品管理中对转换非处方药列出4700多种,基本可以满意患者用药需求。
非处方药用途十分广泛,患者可以自行完成治疗,使医院就诊压力得到缓解,使医疗资源可以完成合理的配置。
中药在非处方药中约占3/4,可见,只有使中药非处方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次研究中以中药非处方药的特点和安全使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1中药非处方药的特点1.1中药非处方药特点非处方药特点包括:安全性高;针对易于识别的小病、轻病或慢性病;治疗效果明显;质量稳定;操作方便,无需专业医生操作;药物使用自我负责;由媒体广告处可以了解非处方药信息;非处方药有专有的标识,根据药品说明自行购买与使用;非处方药应用不需要专业人员指导[1]。
中药非处方药有以上特点,还有着独有的特点:天然药品;复方制剂;组方安全;毒性较低;使用安全性强;风险低不良反应少。
1.2中药非处方药使用效益和相关风险1.2.1中药非处方药使用效益中药非处方药合理使用有以下效益:药物使用的有效性,药物使用效果要和产品标签一致,治疗功能性疾病时治疗效果见效快,针对慢性病治疗有特有的功效;中药非处方用药安全性较高,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证来选择用药,根据用药说明,在自我药疗范围与期限内安全用药;中药非处方药用药风险处于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患者大剂量用药或长期用药时,不会受到药品的危害和损伤;中药非处方用药具有一定独立性,患者按照自身症状选择用药,但根据辨证施治理论与处方药是相同的。
中药治疗是对患者整体的调节,对不同病症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中药非处方用药使用十分方便,常用口服包括口服液、片剂及胶囊等剂型,都可以方便患者完成自我治疗[2]。
非处方药用药知识
非处方药用药知识第一部分中成药非处方药一、内科用药(一)感冒类发汗解热丸【药物组成】白芷、薄荷、苍术、川芎、当归、防风、甘草、荆芥穗、麻黄、羌活、细辛。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祛湿。
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感冒,鼻流清涕,身重恶寒。
【使用注意】①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②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③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⑤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⑦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感冒疏风片、丸【药物组成】白芍、大枣、独活、防风、甘草、谷芽、桂枝、桔梗、苦杏仁、麻黄绒、生姜、紫苏叶。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塞流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使用注意】①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②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③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④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⑤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⑥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⑦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采云曲【药物组成】白矾、白芍、白术、白芷、半夏、槟榔、薄荷、苍术、草果、陈皮、茯苓、干姜、甘草、广霍香、厚朴、桔梗、六神曲、麦芽、木香、片姜黄、羌活、青皮、肉桂、山楂、檀香、枳壳、紫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健胃消食。
用于感受风寒,饮食停滞,胸闷腹胀,呕吐嗳酸,消化不良。
【使用注意】①不适用于风热感冒,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②不适用于素体瘦弱,口干。
舌红少津、大便干,手足心热者。
③孕妇忌服。
哺乳期妇女慎用。
④儿童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⑤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调胃消滞丸【药物组成】自芷、半夏、薄荷、苍术、草果、陈皮、川芎、豆蔻、防风、茯苓、甘草、广藿香、厚朴、木香、前胡、羌活、砂仁、神曲、乌药、香附、枳壳、紫苏叶。
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
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一)中成药部分1.人参败毒胶囊2.小柴胡颗粒3.双黄连合剂4.加味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5.克感利咽口服液6.抗感口服液7.抗感泡腾片8.抗感解毒胶囊9.鸢都感冒颗粒(冲剂)10.金石清热颗粒11.金羚感冒片12.复方双花咀嚼片13.复方双花颗粒14.复方板蓝根颗粒15.柴石退热颗粒16.柴胡滴丸17.桂枝颗粒18.清开灵片19.清开灵软胶囊20.清热解毒口服液21.清热解毒胶囊22.清热解毒颗粒23.羚翘解毒口服液24.银花感冒颗粒25.银翘解毒丸26.银翘解毒颗粒27.散寒解热口服液28.感冒炎咳灵糖浆29.感冒退热颗粒30.藿香正气丸31.藿香正气滴丸32.十味龙胆花颗粒33.止咳枇杷颗粒34.止咳橘红胶囊35.止咳橘红颗粒36.止嗽合剂37.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38.镇咳宁口服液39.双黄平喘颗粒40.参贝北瓜颗粒41.蛤蚧定喘丸42.六合定中丸43.消食健胃片44.健脾颗粒(冲剂)45.乌贝颗粒46.安胃颗粒47.沉香化气胶囊48.洁白丸49.洁白丸50.荆花胃康胶丸51.香药胃安胶囊52.正露丸53.正露片54.莲胆消炎胶囊55.便通胶囊56.秘治胶囊57.舒秘胶囊58.八正合剂59.三黄丸60.上清丸61.四季三黄丸62.黄连上清丸63.黄连上清片64.天麻头风灵胶囊65.通天口服液66.参茸安神片67.安神补心丸68.灵芝口服液69.灵芝颗粒70.仙桂胶囊71.七宝美髯丸72.十全大补丸73.五子衍宗软胶囊74.六味枸杞口服液75.玉竹颗粒76.玉屏风胶囊77.全鹿丸78.回春如意胶囊79.壮腰健肾丸80.补中益气丸81.麦味地黄合剂82.参茸丸83.参桂鹿茸丸84.知柏地黄颗粒85.肾宝合剂(肾宝)86.复方扶芳藤合剂87.复方海蛇胶囊88.健脑补肾口服液89.健脾生血片90.益中生血片91.益肾兴阳胶囊92.速溶阿胶颗粒(冲剂)93.鹿角胶94.绞股蓝总甙片95.肛泰96.肛泰软膏97.肛泰栓98.消痔软膏99.片仔癀100.复方片仔癀软膏101.当归养血丸102.妇康宝合剂103.珍母口服液104.益妇止血丸105.逍遥丸106.妇康宁片107.经前平颗粒108.更年宁心胶囊109.催乳颗粒110.百艾洗液111.坤月安颗粒112.舒康凝胶剂113.乙诺奇114.儿感清口服液115.小儿风热清合剂116.黄栀花口服液117.疏清颗粒118.小儿止嗽糖浆119.小儿咳喘灵颗粒120.小儿宣肺止咳颗粒121.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122.儿泻停颗粒123.小儿泻速停颗粒124.小儿腹泻贴125.双苓止泻口服液126.小儿化食口服液127.小儿消食片128.开胃消食口服液129.肥儿片130.健儿消食合剂131.利儿康口服液132.利儿康合剂133.五福化毒片134.射干利咽口服液135.清降片136.五味沙棘含片137.北豆根胶囊138.西园喉药散(喷剂)139.金参润喉合剂140.板蓝根含片141.复方鱼腥草颗粒142.铁笛片143.清音丸144.银黄含片145.慢咽宁袋泡茶146.齿痛消炎灵颗粒(无糖型)147.黄连羊肝丸148.红药片149.阿胶强骨口服液150.骨通贴膏151.根痛平颗粒152.止痛透骨膏153.通络祛痛膏154.痛克搽剂155.舒筋活络丸156.塞隆风湿软胶囊157.甘霖洗剂化学药品部分01.双扑伪麻分散片02.双扑伪麻片03.双扑伪麻胶囊04.贝敏伪麻片05.布洛伪麻分散片06.复方布洛伪麻缓释片07.复方氨酚葡锌片08.复方酚咖伪麻胶囊09.美敏伪麻口服液10.美愈伪麻口服溶液11.氨酚美伪麻与苯酚伪麻片12.氨酚伪麻咀嚼片13.氨酚伪麻颗粒剂14.氨酚伪麻那敏胶囊15.酚麻美敏胶囊(夜用)16.酚麻美敏胶囊17.酚麻美敏片18.酚麻美软胶囊19.酚美愈伪麻口服液20.愈美胶囊21.愈美颗粒剂22.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23.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24.二羟丙茶碱片25.硫酸沙丁胺醇控释胶囊26.贝诺酯分散片27.布洛芬缓释片28.布洛芬泡腾片29.复方布洛芬凝胶30.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31.铝镁司片32.茶苯海明含片33.天麻素片34.乙酸天麻素片35.复方雷尼替丁胶囊36.盐酸雷尼替丁片37.硫糖铝片38.地衣芽孢杆菌胶囊39.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剂40.口服双岐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41.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42.双岐三联活菌散剂43.肌苷胶囊44.浓替硝唑含嗽液45.硝酸咪康唑栓46.多维生素滴剂47.多维元素片48.乳酸亚铁胶囊49.乳酸亚铁糖浆50.维铁缓释片。
第四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
第四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一)(中成药部分)一、内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七子填精口服液每瓶装20毫升乙2七味解痛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3九味清热胶囊每粒装0.5克甲4二十五味大汤丸每丸重0.5克甲5十一味甘露丸每丸重0.3克甲6十五味龙胆花丸每10丸重3克甲7十味手参散每瓶装500克甲8十味龙胆花胶囊每粒装0.45克甲9三子止咳膏每瓶装200克,每克膏相当于总药量1克乙10三胶颗粒每袋装15克甲11大补阴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甲12丹佛胃尔康颗粒每袋装10克甲13乌麦益智合剂每瓶装100毫升乙14乌枣健脑安神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2.26克乙15乌苓苁蓉合剂每瓶装(1)10毫升(2)100毫升乙16五味安神颗粒每袋装9克甲17六味生脉片每片含生药0.835克乙18六味地黄胶囊1、每粒装0.3克2、每粒装0.5克乙19双解胶囊每粒装0.3克甲20天癸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21气管炎丸每100粒重20克甲22仙灵地黄补肾颗粒每袋装4克甲23仙参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24仙戟补肾胶囊每粒装0.35克甲25宁清泰颗粒每袋装3克(无蔗糖)乙26归元健脑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0.81克甲27归圆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28玄七通痹胶囊每粒装0.4克甲29生血复元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30生桂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31龙参补益膏每瓶装300克或450克甲32龙枣胶囊每粒装0.5克乙33交通心肾胶囊每粒装0.36克甲34壮元强肾颗粒每袋装6克甲35安神养血口服液每瓶装30毫升甲36虫草川贝膏每瓶装150毫升乙37虫草双参酒每瓶装500毫升乙38血生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39贞蓉丹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40体虚感冒合剂每支装10毫升、每瓶装100毫升甲41扶元口服液每瓶装20毫升甲42杞枣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43灵芝双参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44肝舒宁颗粒每袋装10克甲45芪仙补肾胶囊每粒装0.45克甲46芪龙壮儿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47芪苓益气颗粒每袋装3克乙48补气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49补肾安神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50补肾养血胶囊每粒装0.3克甲51补肾益气胶囊每粒装0.25克乙52补肾益肝颗粒每袋装10克乙53阿珍养血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54阿胶参芪酒每瓶装500毫升乙55龟芪壮骨颗粒每袋装(1)5克(2)10克甲56参芪云芝颗粒每袋装5克甲57参芪沙棘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58参枣健脑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59参苓归元膏每瓶装120克甲60参苓蛤蚧合剂每支装(1)10毫升(2)20毫升(3)100毫升乙61参苓精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62参茸正阳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63参茸养心益肾胶囊每粒装0.4克甲64参茸温肾丸每丸重9克甲65参桂补气养血口服液每支10毫升乙66参鹿茶每袋装4克甲67参精补肾胶囊每粒装0.35克甲68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每丸重30毫克甲69肾阳胶囊每粒装0.5克甲70苓麦消食颗粒每袋装10克甲71采力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72金龙补肾合剂每瓶装100毫升乙73金茵利胆胶囊每粒装0.4克甲74金蒿解热颗粒每袋装8克甲75复方人参益肾胶囊每粒装0.3克甲76复方石韦片甲77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每袋装3克乙78复方杜仲扶正合剂每瓶装(1)10毫升(2)100毫升乙79复方苁蓉补肾合剂每瓶装(1)10毫升(2)100毫升乙80复方南五加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81复方枸杞子膏每瓶装120克乙82复方枸杞颗粒每袋装20克乙83复方蚂蚁胶囊每粒装0.25克甲85复方海龙口服液每瓶装30毫升甲86复方黄芪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87枳术颗粒每袋装6克甲88洋参五加口服液每支10毫升乙89洋参雪哈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90活血胶囊每粒装0.3克甲91神安胶囊每粒装0.25克甲92胃肠健胶囊每粒装0.4克甲93胃康灵胶囊每粒装0.4克甲94茸杞补肾健脾茶每袋装2克乙95茸参益肾胶囊每粒装0.4克甲96首志健脑颗粒每袋装10克甲97香芷正气胶囊每粒装0.4克甲98香榆胃舒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99健脑益气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3.4克甲100桂龙益肾通络口服液每瓶装10毫升甲101桑杞脑康颗粒每袋装6克甲102海益元合剂1、每支装10毫升2、每瓶装100毫升甲103润肠通秘茶每袋装3克甲104益气固肾胶囊每粒0.5克甲105益气养阴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106益肝明目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07益肾健腰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08眠安康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109蚕鹿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10勒马回片甲111康欣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12康欣胶囊每粒装0.3克甲113续参酒每瓶装500毫升乙114银红补肾药酒每瓶装200毫升乙115银阳虫草胶囊每粒装0.4克甲116银胡抗感合剂每瓶装150毫升乙117鹿阳强肾胶囊每粒装0.4克甲118鹿蓉颗粒每袋装20克乙119强肾养心胶囊每粒装0.35克乙120紫芪克咳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21雄蛾参茸合剂每瓶装150毫升甲122槐杞黄颗粒每袋装10克甲123蒲郁胶囊每粒装0.47克甲124蓉仙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25蓉芝益肾合剂每瓶装(1)20毫升(2)120毫升乙126解郁丸每15丸重1克甲127颐神颗粒每袋装4克甲129精杞参胶囊每粒装0.45克乙130藿蓉补肾颗粒每袋重16克甲二、外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肛舒颗粒每袋装10克甲2化痔栓每粒重1.4克甲三、妇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化瘀舒经胶囊每粒装0.35克甲2气血和胶囊每粒装0.4克甲3丝萸养血益肾颗粒每袋装20克甲4妇炎康片每片重0.25克甲5抗妇炎胶囊每粒装0.35克甲6更年安片薄膜衣每片重0.3克甲7花红片甲8花红颗粒每袋装10克(相当于原药材28克)甲9肤芪止痒洗剂每瓶装100毫升甲10苦双黄洗剂每瓶装(1)200毫升(2)350毫升乙11金归洗液每瓶装(1)100毫升(2)150毫升乙12金鸡片每片含干膏粉0.247克甲13金鸡胶囊每粒装0.35克甲14金鸡颗粒每袋装8克(相当于原药材44.5克)甲15金松止痒洗液每瓶装125毫升甲16复方珍珠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7复方益母养肾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18洁尔阴洗液每瓶60毫升、120毫升、220毫升乙19洁阴止痒洗液每瓶装(1)25毫升(2)100毫升甲20洁康宁喷雾剂每瓶装10毫升甲21益母康颗粒每袋装15克甲22黄苦洗液每瓶装200毫升乙23痛经调理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24蛾贞胶丸每粒装0.5克甲25增乳膏每瓶装(1)150克(2)250克甲四、儿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2小儿健脾开胃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3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4小儿磨积片甲5山白消食合剂每瓶装100毫升甲7山葛开胃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甲五、五官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双花草珊瑚含片每片重0.5克甲2罗汉果银花含片每片重0.5克(相当于原药材0.36克)甲3金玄利咽颗粒每袋装3克甲4复方川贝清喉喷雾剂每瓶装20毫升甲5复方冬凌草含片每片重0.6克乙6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每片0.5克乙7珍元清咽散每瓶3克甲8香菊含漱液每瓶装(1)20毫升(2)50毫升(3)100毫升乙9热毒清锭每锭重3.2克甲10通达滴鼻剂每支装10毫升甲11清火爽口颗粒每袋装3克(无蔗糖)甲12菊梅利咽含片每片重(1)1.2克(2)0.6克(儿童型)甲13银桔利咽含片每片重(1)0.7克(小片)(2)1.4克(大片)乙14蓝芩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六、骨伤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一支蒿伤湿祛痛膏5厘米×6.5厘米甲2外用无敌膏每张净重9克、20克、30克甲3归元筋骨宁湿敷剂(1)45毫米×60毫米(2)60毫米×90毫米甲4地仲强骨胶囊每粒装0.33克甲5金花跌打酊每瓶装30毫升甲6祛痛健身膏7厘米×10厘米乙7骨友灵贴膏每片7×10厘米(打孔)甲8骨友灵擦剂甲9息伤乐酊每瓶装(1)20毫升,(2)40毫升甲10跌打万花油每瓶装(1)10毫升(2)15毫升(3)25毫升甲(4)50毫升11麝香追风膏7厘米×10厘米甲七、皮科用药序号品名规格(组成)分类1七参连软膏每支重(1)10克(2)15克甲2川百止痒洗剂每瓶装120毫升甲3六味白莲酊每瓶装45毫升甲4双子参洗液每瓶装100毫升甲5牛鲜茶每袋装1.5克甲6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乙7复方蛇胆清热搽剂每瓶装30毫升乙注:第三批非处方药品种目录(一)中中成药止痛透骨贴应为止痛透骨膏。
药品的类型名词解释
药品的类型名词解释药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作为治疗疾病、保护健康的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药品的类型名词常常令人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药品类型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药品。
一、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在使用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
这类药品通常是针对疾病治疗或者需要特定的医生监控下才能用药的情况。
因为处方药的成分较为复杂,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典型的处方药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又被称为非处方自选药,是指可以通过柜台销售或超市购买的药品。
这类药品属于一些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小的药品,适合自我诊断和治疗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或疾病。
常见的非处方药包括退烧药、感冒药、止痛药等。
三、中药中药是中国传统药材的总称,多指采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原料制成的药品。
中药的特点是使用多种原料配伍制成,具有整体治疗的特性。
中药的疗效依赖于药材中的药用成分,比如黄连中的黄连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
四、西药西药是指以化学物质为主要成分,通过无机合成或有机合成制得的药品。
与中药不同,西药侧重于治疗疾病的特定病理环节,其疗效和副作用相对明确。
西药的研究和制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治疗药物。
五、生物药生物药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其原料可以是生物体、细胞、基因等。
生物药通常是使用生物反应器等设备进行生产,如抗体药物、基因工程疫苗等。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药具有更高的精准性和作用目标的特点。
六、补充剂补充剂是指用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维持健康的辅助产品。
这类产品通常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补充剂并不具备治愈疾病的功能,但可以通过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常见的补充剂有维生素片、钙片、蛋白粉等。
七、化妆品化妆品是指用于外部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涂抹人体皮肤、毛发、指甲、口红等以达到清洁、除臭、美容和改善外貌等目的的产品。
中成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中成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1、处方药指的是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后,才能够调配购买的药物。
而非处方药是指患者可以自行购买,自行使用的药物。
2、处方药大多是毒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或者必须有严格的用法、用量规定的药物,包括毒麻类的药物都属于处方药。
临床常见的处方药,包括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降压药物以及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以及抗癌药物都属于处方药。
3、非处方药一般毒副作用较小,使用也比较简便,治疗的是常见的危害性比较小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治疗感冒的药物,例如感康、泰诺、快克等药物,都属于可以去药店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
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是执业中药师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药物遴选是建立非处方药制度的基础和关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医药专家,在“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药并重、突出特色”的思想指导。
遴选原则1.应用安全(1)根据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大。
(2)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不含毒性药物,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际公认标准。
(3)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医学教育网原创用法与剂量用药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也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4)用药前后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
(5)不易引起依赖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无潜在毒性,不易蓄积中毒。
(6)处方中不含有大毒、麻醉、作用峻烈及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味。
2.疗效确切(1)处方合理,功能主治明确,使用者易根据自己症状选择。
(2)治疗期间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不需医师辨证和检查。
(3)经常使用不会引起疗效降低或引起耐药性医学教,育网原创。
3.质量稳定(1)有完善的质量标准,质量可控。
(2)制剂稳定,在有效期限内,于一般贮藏条件下,较长时间不会出现变质或影响疗效。
(3)包装严密,有效期限及生产批号明确。
4.使用方便(1)外包装明确标出贮藏条件医学教育、网原创、有效期限、生产批号和生产厂家。
(2)包装内有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贮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
(3)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使用者,说明每日总剂量和每次分剂量,易于掌握。
并写明注意事项。
(4)明确标示药物禁忌、饮食忌宜、妊娠禁忌等。
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
甲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201
四君子丸
甲
202
四君子合剂
甲
203
四君子袋泡剂
每袋装3克
甲
204
四君子颗粒
每袋装15克
甲
205
四时甘和茶
每袋重(1)3克(2)6克
乙
206
四季三黄片
甲
207
四季油
乙
208
四季感冒片
基片重0.35克
乙
209
外感风寒颗粒
每袋装12克(相当于原药材12.5克)
甲
156
木香理气片
甲
157
止吐六味散
每袋装15克
乙
158
止泻灵颗粒
每袋装(1)12克(2)6克
甲
159
止咳片
甲
160
止咳宁嗽胶囊
每粒装0.25克
甲
161
>止咳枇杷冲剂
每袋重10克
乙
162
>止咳枇杷合剂
乙
163
止咳枇杷糖浆
乙
164
止咳祛痰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165
止咳梨浆
乙
166
止咳橘红丸
每丸重6克
甲
167
乙
81
山楂调中丸
每丸重6克
甲
82
川贝止咳糖浆
乙
83
川贝止嗽合剂
每瓶装10毫升
乙
84
川贝半夏液
甲
85
川贝末胶囊
每粒重0.5克
乙
86
川贝枇杷冲剂
3克
乙
中药非处方药
一、内科药〔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
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
表偏寒,风热不适用。
〔二〕祛暑剂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感冒暑热证。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
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
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
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
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
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于实热者内蕴所致的喉肿,牙痛,便秘,下痢,发热。
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
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大便秘结,吐血,咯血。
既是医保药品又是非处方OTC中成药有哪些?
2
210900270
2
210900271
2
210900273
2
实用医药知识文档
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大补阴丸 六味地黄颗粒(冲剂) 六味地黄口服液 六味地黄片 麦味地黄口服液 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胶囊 杞菊地黄口服液 杞菊地黄片 知柏地黄丸
左归丸
消疲灵颗粒 消疲灵颗粒 百合固金口服液 百令胶囊
桂附地黄胶囊 桂附地黄丸 安神补脑液 安神补心丸
当归补血丸,补养气血。用于身体 虚弱,气血两亏。
温补气血。主治:用于心脾不足, 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 病后虚弱。 养血调经。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萎 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及月经不 调。 补气养血,益肾助脾。用于气血两
210831239
1
210831240
1
210831242
2
210831243
2
210820228
2
210820230
2
210820233
2
210820235
2
210820236
2
210820237
2
实用医药知识文档
补中益气丸
参苓白术丸
香砂六君丸
补脾益肠丸 补中益气合剂 补中益气口服液 参苓白术散
刺五加片
人参健脾丸
四君子丸 香砂平胃丸 养胃舒胶囊 养胃舒颗粒 归脾丸 八珍颗粒 八珍丸 当归补血丸 当归丸 人参养荣丸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 寒,脘腹疼痛,喜按,嘈杂吞酸, 食少。
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 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生脉饮为益气养阴的基础方,用于 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 症状的治疗。历史溯源:生脉饮出 自金元时期李杲的《内外伤辨惑 论》,又名生脉散。
药品分类及管理要求
药品分类及管理要求药品根据国家管理的要求,有多种分类。
一、药品类别:1、处方药、非处方药(甲类、乙类)2、西药、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3、特殊管理药品(麻、精、毒、放、易制毒药品)4、国家基本药物、非国家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品规解释、举例)5、国家重点监控药品(辅助用药)6、医保药品、自费药品一、处方药、非处方药(甲类、乙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国家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非处方药目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遴选原则进行遴选、公布。
其右上角是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固定位置。
二、西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1、我院现有西药品种811种,中成药362品规(317种)《河南省卫生厅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三级综合医院(800床以上),西药≤1200种,中成药≤300品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储存,分类定位存放。
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应当另设仓库单独储存,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使用。
2、抗生素品种管理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使用级(门诊不得使用)三级综合医院≤50种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医药(非处方药)
医药
1、什么是OTC(非处方药)
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
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简称OTC
2、什么是中成药?
中成药属于中药,是完全由中药成分加工而成的成药。
3、什么是医保甲类或乙类?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由甲类药品目录和乙类药品目录两部分组成。
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OTC非处方中成药精华汇总
OTC非处方中成药精华汇总一内科药1,感冒类药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小柴胡颗粒(片)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桑菊感冒片颗粒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抗病毒口服液清热去湿,凉血解毒2,咳喘类药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克咳胶囊止嗽,定喘,祛痰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川贝枇杷颗粒(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牛黄蛇胆川贝散(液,胶囊)清热,化痰,止咳川贝枇杷露止嗽祛痰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急支糖浆(颗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蛇胆陈皮胶囊(口服液,片,散,液)理气化痰,祛风和胃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蛇胆川贝胶囊(散,液)清肺,止咳,除痰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咳,化痰通便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复方鲜竹沥清热化痰,止咳橘红片(胶囊,丸,颗粒)清肺,化痰,止咳止咳橘红口服液(丸,颗粒)清肺,止咳,化痰止咳枇杷颗粒(合剂,糖浆)清肺,止咳,化痰百合固金丸(口服液)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小青龙合剂(颗粒)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蛤蚧定喘胶囊(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3中暑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水(颗粒,口服液,片,软胶囊,胶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4伤食药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保和颗粒(片,丸)消食,导滞,和胃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香砂六君合剂(丸)益气健脾,和胃开胃健脾丸开胃健脾5胃痞药保济口服液(丸)解表,去湿,和中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舒肝颗粒疏肝理气,散郁调经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6胃脘痛药六味安消散(胶囊)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良附丸温胃理气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香砂养胃丸(颗粒)温中和胃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左金胶囊(片,丸)泻火,疏肝,和胃,止痛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舒肝平胃丸舒肝,消滞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乌贝颗粒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沉香化气丸理气疏肝,消积和胃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胃苏颗粒理气消涨,和胃止痛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淤止血,制酸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养胃舒胶囊(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阴虚胃痛颗粒(片)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洁白胶囊(丸)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六味能消胶囊(丸)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7泄泻药葛根芩连片解肌,情人,止泻,止痢理中丸(党参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8便秘药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通便灵胶囊邪热导滞,润肠通便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麻仁丸(胶囊,软胶囊)润肠通便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9实火药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一清胶囊(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黄连上清丸散风清热,泻火止痛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10头痛药都梁丸(滴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疏风止痛川芎茶调颗粒(袋泡剂,口服液,片,散,丸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正天丸疏风活血,通络止痛11郁病药舒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12不寐药安神补心颗粒(丸)养心安神养血安神丸(片)养血安神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解郁安神颗粒舒肝解郁,安神定志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13眩晕药清眩丸(片)散风清热脑力清丸(胶囊,片)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眩晕宁片(颗粒)健脾利湿,益肝补肾14虚证药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补脑丸滋补精血,安神镇惊肾康宁片温肾,益气,和血,渗湿健脾丸健脾开胃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中益气丸(合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参芩白术散(胶囊,丸)健脾胃,益肺气参芪片(糖浆,丸)补益元气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青娥丸补肾强腰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五子衍宗丸(口服液)补肾益精大补阴丸滋阴降火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左归丸滋肾补阴麦味地黄口服液(丸)滋肾养肺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七宝美髯颗粒(口服液,丸)滋补肝肾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片,胶囊,口服液,颗粒,软胶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八珍丸补气益血十全大补丸(膏)温补气血复方阿胶浆(颗粒)补气养血薯蓣丸调理脾胃,益气和营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阿胶补血膏(颗粒,口服液)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人参固本丸(口服液)滋阴益血,固本培元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生脉(党参方)颗粒(片,糖浆,饮,口服液补肾强身片(胶囊)补肾填精参茸卫生丸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二)外科药连翘败毒丸(天津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槐角丸清肠疏风,凉血止血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泄热(三)妇科药1月经不调加味逍遥口服液疏肝清热,健脾养血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定坤丸滋补气血,调经疏郁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乌鸡白凤丸(口服液)补气养血,调经止带气滞血瘀或血热实证引调经止痛片补气活血,调经止痛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四物合剂养血调经2痛经药元胡止痛片理气,止痛,活血益母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妇康宁片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3绝经前后诸症药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四) 带下病药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花红片(颗粒)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抗妇炎胶囊活血化瘀,清热燥湿(五)下乳药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四 儿科药1小儿感冒药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宁糖浆疏风风热,清热止咳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清热解毒,泻火利咽金银花露(合剂)清热解毒儿感退热宁口服液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2小儿咳嗽药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宣肺止咳,平喘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3积滞药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4小儿厌食药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5小儿脾虚泄泻药启脾丸健脾和胃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双芩止泻口服液清热化湿,健脾止泻五,五官科药1鼻病药鼻炎滴剂(喷雾剂)散风,清热,通窍鼻炎片祛风宣肺,清热解毒鼻窦炎口服液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肺鼻窍辛夷鼻炎丸祛风,清热,解毒鼻炎康片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霍胆片(丸)芳香化浊,通鼻窍,去肝胆之火2耳鸣耳聋药滴耳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3喉痹药复方南板兰根片(颗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西瓜霜润喉片清音利咽,消肿止痛复方草珊瑚含片疏风清热,消肿止痛金嗓开音丸清热解毒,疏风利咽青果丸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玄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润燥黄氏响声丸疏风清热,化痰散结铁迪丸(口服液)润肺利咽,生津止渴金果含片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止咳利咽解毒颗粒清肺利咽,解毒退热4牙痛药口炎清颗粒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补肾固齿丸补肾固齿,活血解毒5口疮药口腔溃疡散消溃止痛6眼病药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马应龙八宝眼膏退赤,祛翳拨云退翳丸散风清热,退翳明目麝珠明目滴眼液消翳明目珍视明滴眼液清热解痉,祛翳明目黄连养肝丸泻火明目明目上清片;清热散风,明目止痛。
中成药——非处方药
证状药物功能主治注意事项辛温解表的外感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期所致的发热恶寒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风寒感冒,恶寒无汗,咳嗽白痰。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辛凉解表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稠黄,苔微黄,舌质红,脉浮数等。
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芦根汤开水送服。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羚羊感冒片清热解毒。
流行性感冒,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初期,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其他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感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风疹湿疮。
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无华。
体虚易感风邪者。
祛暑剂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不适。
霍香正气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署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暑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发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
清暑解毒颗粒生津止渴防止痱、疖。
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健胃,祛暑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
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邪在气分。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
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
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或大便数日不通引起的腹胀,腹痛。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 一 中成药部分
4.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 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乌贝颗粒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乌贝颗粒,制酸止痛。用于胃痛泛酸。 制酸止痛。用于胃痛泛酸。 每袋装4克 饭前口服,一次4克,一日3次。 1.忌服辛辣刺激食物及不易消化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及酸味中成药。 3.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4.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者,应到医院就诊,并在医 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金石清热颗粒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金石清热颗粒,解表清热。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汗出, 咽喉肿痛,咳嗽,头痛,鼻塞,流涕。
解表清热。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汗出,咽喉肿痛,咳 嗽,头痛,鼻塞,流涕。
每袋装16克 开水冲服,每次1袋,一日3次。 个别患者服药后发生恶心,呕吐,便溏。 孕妇忌服。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 流清涕,喉痒咳嗽。
每支装10毫升 口服,每次20毫升,一日3次。 个别患者用药后发生便溏。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如见轻微沉淀,服前请摇匀。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
银花感冒颗粒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银花感冒颗粒,清热,解表,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 清热,解表,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 每袋重20克(相当于总药材15.5克) 开水冲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 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 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非处方药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内科药(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
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
表偏寒,风热不适用。
(二)祛暑剂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感冒暑热证。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
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
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
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
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
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于实热者内蕴所致的喉肿,牙痛,便秘,下痢,发热。
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
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大便秘结,吐血,咯血。
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
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实热积滞,燥结,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
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积。
麻仁丸:润肠通便。
用于肠热精亏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
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
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者的便秘,阴虚津不足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邪热导滞,润肠通便。
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及老年习惯性便秘。
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用于阴虚便秘。
(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黄连上清丸: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
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
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所指的感冒。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肺胃热盛所致。
银黄片:清热疏风,利咽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
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
茵栀黄口服液: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的肝炎、黄疸。
利胆片:清热止痛。
用于胆道疾患。
茵陈五苓丸:清湿热,利小便。
用于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湿热黄疸。
复方黄连素片:清热燥热,行气止痛,止痢止泻。
用于大肠湿热痢疾。
香连丸: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用于大肠湿热痢疾次于复方黄连素片。
(五)温里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
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之泄泻。
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
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良附丸:温胃理气。
用于寒凝气滞。
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所致。
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用于脾胃虚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感冒咳嗽。
半夏露糖浆:止咳化痰。
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遵医嘱服用。
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
用于痰浊阻肺,咳嗽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蛇胆川贝液:清肺,止咳,除痰。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风寒咳嗽,痰湿犯肺,久咳不止者不宜用,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气喘橘红片(丸):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咳出,胸闷口干,急,慢性支气管炎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
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痰多津少。
哮喘期间禁用。
蛤蚧定喘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
用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虚劳久咳,年老哮喘,。
咳嗽新发者忌用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
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
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
外感咳嗽忌用苏子降气丸:降气化痰。
用于痰多色白,咳嗽喘促,气短胸闷,动则加剧。
(七)化痰剂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
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
用于痰热咳嗽,痰黄粘稠。
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
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稠黏,胸腹满闷。
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
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含**壳,不得过量或持久服用。
克咳胶囊:止嗽,定喘,祛痰。
用于咳嗽,喘急气短。
含**壳,不得过量或持久服用牛黄蛇胆川贝液:清热,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咳嗽中的热痰咳嗽,燥痰咳嗽。
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
用于痰浊阻肺,胃失和降,咳嗽,呕逆。
止咳橘红丸:清肺,止咳,化痰。
用于痰多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气短,咽干喉痒。
川贝止咳露:止嗽祛痰。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
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用于燥热蕴肺,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用以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治咳川贝枇杷露:镇咳祛痰。
用于感冒及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蜜炼川贝枇杷露: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用于肺燥咳嗽,痰多,声音沙哑。
枇杷止咳颗粒:止嗽化痰。
用于咳嗽,支气管炎。
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
祛痰止咳颗粒:健脾燥湿,祛痰止咳。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致。
杏苏止咳糖浆: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
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镇咳宁糖浆:止咳,平喘,祛痰。
用于风寒束肺所致。
(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的高热不退。
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经典的开窍剂,用于热病,邪入心包,含朱砂、雄黄,不宜长期服用。
紫雪散: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经典的开窍剂,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
牛黄清心丸(局方):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用于风寒阻窍所致,含朱砂、雄黄,不宜长期服用。
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用于痰迷心窍所致。
礞石滚痰丸:逐痰降火。
用于痰火扰心所致。
(九)固涩剂缩泉丸:补肾缩尿。
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金锁固精丸:固肾涩精。
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等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
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
久泻。
固肠止泻丸:调和肝脾,涩肠止泻。
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涩肠止泻散:收敛止泻,健脾和胃。
用于脾胃气虚所致。
四神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
(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泄泻,脱肛。
不宜与藜芦或其制剂同服。
参芩白术散: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时服用。
参芪片:补益元气。
用于气虚体弱,四肢无力。
阴虚或实热证者忌用。
香砂六君丸:益气健脾,和胃。
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薯蓣丸:调理脾胃,益气和营。
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用。
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
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补血代表方。
八珍丸: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月经过多。
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
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用。
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肿。
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十全大补膏(丸):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月经过多。
不宜与藜芦,赤石脂及其制剂同用。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消渴。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赤短。
左归丸:滋肾补阴。
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神疲口燥。
大补阴丸: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
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
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
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
四神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
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
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腰痛,尿后余沥。
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小便不利。
消渴丸: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不宜与藜芦,皂角及其制剂同用。
(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眼多梦。
含朱砂,不宜久服。
柏子养心丸:补气,养血,安神。
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
含朱砂,不宜久服。
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
用于头眩,失眠多梦,心悸头晕。
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
用于气血两虚,阴津不足所致的神疲健忘。
安神补脑丸: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
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
安神补心丸:养心安神。
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
枣仁安神液:补心安神。
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头晕,健忘。
解郁安神颗粒:舒肝解郁,安神定志。
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
朱砂安神丸:清心养血,镇惊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