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十六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责任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2.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1.违法的种类以及受到的制裁,犯罪的基本特征。
2.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划出本课的基本知识、主要问题等,构建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学案。
2.针对完成的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主要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疑难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点评、质疑。
【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1.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2.违法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3.违法的分类: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违法行为和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和4.违法受到的制裁分类:分别应受到制裁、制裁、制裁和制裁。
5. 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6. 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7.“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未成年人身上的不良行为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说说他们的区别和联系?2.犯罪的基本特征?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联系?4.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5.青少年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违法行为是多样的。
根据这些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①违宪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2.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成犯罪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
学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培养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2. 能力目标:学会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过则勿惮改。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学习方法】:教师启发与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相结合。
【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检查预习一、复习回顾1.什么是违法行为(或者违法)?按照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哪几类?2.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3.一般无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犯罪有什么危害?惩处犯罪分子有何作用?5.我国不同法律制裁有哪四种?二、预习引导看书P93-96,完成以下问题并自己提出相应的问题或疑惑1.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是什么?2年龄小不会被判刑吗?3.有了不良和严重不良行为怎么办?4.我身上有哪些行为是危险的需要改正?课堂研讨与展示活动一:辩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死法院”这种说法对吗?活动二:说一说,我知道的,小错不改铸成大错的故事。
活动三:找一找,我身上有哪些危险的行为和习惯。
活动四:讨论,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课堂达标测评单项选择题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③有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材料说明:(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材料: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自我反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健康成长。
重点难点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改正不良习惯,知法、守法、护法。
教法选择案例分析、探究交流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搜集案例、制作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时数第 2 课时备课总数第 20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情景剧《偷苹果》,其他同学观察思考,⑴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⑵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样做?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导入新课。
二、案例的启示小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一天,他玩纸飞机的时候把教室的灯打碎了,按照校规要赔偿 50 元钱。
从哪里弄这 50 元钱呢?小江犯难了,几个同学给他出主意:同学都有钱,不如劫一点钱吧。
于是他们开始合伙劫同学的钱,最后他们的团伙发展到了 12 人。
最终,小江因为抢劫罪被判 8 年有期徒刑,其他人也分别被判刑。
三、寻找生活中的“小恶”:1.公然违反校规,对自己不约束,自私;2.随意破坏纪律;3.考试作弊,欺骗;4.抄袭作业5.迟到早退组织指导表演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小恶”会变成“大恶”。
要从克服“小恶”开始防微杜渐,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学生分角色表演,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小江为什么会从一名优秀生变成罪犯?小组交流发言通过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身边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确这些看似有些“司空见惯”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政治学习巩固资料6.不想学习,只想着轻松享乐;7.和外校不好的学生来往;8.打架,逞强好胜;9.爱占小便宜;10.在公共场所不遵守规则。
四、结合两张社会调查统计图明辨是非: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也没什么关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什么区别?
10、根据违法行为所服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11、惩处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什么?
精讲
点拨
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携带管制刀具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和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偷窃和多次偷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和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罚当罚性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D.刑事违法性
6、下列几种关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C、严重危害社会同时又违反刑法的行为才是犯罪D、违反了法律法规并依法应受到制裁的行为才是犯罪。
7、犯罪的最基本特征是()
A、危害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违法了法律D、违法了刑法
2、违法,是指或者的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行为和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对社会的危害性,还没有触犯的行为。
4、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应受的行为。
5、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做起。
(1)程某等四人的偷废铁、持刀拦路抢劫等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青少年应从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
2、违法行为的种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宪、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分别应受到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3、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的启示。
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
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某某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某某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某某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
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某某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某某行为、一般某某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某某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
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某某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
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某某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很多学生认为某某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某某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一步之遥》教案
《第九课一步之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和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特征及联系。
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能力: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并能够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本课第二个问题“防微杜渐”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第一个题目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题目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入新课:用案例进行导入,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案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本节课的课题——一步之遥。
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部分:第一个项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于这个题目的导入,我用“名人名言”或是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两种形式使学生先从感知上了解题目的含义。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法律制裁”以及“法律程序”。
为了进一步将本项目内容分析到位,可以分别从“知识”和“活动”两个部分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讲解。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第一层“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第二层“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和第三层“法律制裁”。
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对于这块内容,可以通过“图表”和“案例”两种形式进行讲解。
由于教材中列举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所以将其做成“普法小课堂”展示给学生。
然后将其中的几种非常类似但程度不同的行为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这里我找了三种)通过让学生对比,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图表左右两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知识点 教科版
2、如何拒绝不良诱惑?①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性,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④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战胜自己;⑤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⑥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第九课一步之遥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①携带管制刀具;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②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③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④偷窃;多次偷窃;⑤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分别应受到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刑罚)。
4、犯罪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①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
②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5、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对青少年的启示或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一步之遥。
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6、惩处犯罪分子的目的。
①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家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②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悬崖勒马,同时对某些有不良动机的人也是一种震慑。
8、如何预防违法犯罪?①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③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正视并勇于改正错误;⑤谨慎交友,善交益友,远离损友;⑥克服盲目从众,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思想品德:第九课《一步之遥》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
第九课一步之遥教案
防微杜渐
教学活动设计
起生活。
父亲再婚,对小磊不管不问。
小磊上学后成
,曾因抢劫罪被当地法院判刑
小磊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也是非常可惜的。
他
元钱呢?小江犯难了,几个同学给他
学生讨论:小江为什么会从一名优秀生变成罪
讨论:古人讲“不以恶小而为之”。
对我们而言,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写在黑
讨论的可能结果:
(
)和外校不好的学生来往;
过则勿惮改
来,小杨的偷窃行为被发现了,在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帮助
让
此我感到自卑。
我曾经劝说自己别太压抑,应该抬头做人,可这样
老师和同学的半点鼓励,有个别同学还当众羞辱我。
我不敢反抗,
怕老师批评我,更怕影响我毕业。
可越这样同学就越瞧不起我。
还
活动二:他山之石
们的歧视,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
他幡然悔悟。
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前茅,入。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记得是在讲《一步之遥》时,(它是是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从法律的角度讲述了违法、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违法应该承担的不同法律制裁)在本课的展示提升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感受法律镜头一: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
镜头二:一妇女不顾门卫的劝阻,强行把一条大的宠物狗带进饭店,影响其他客人就餐。
镜头三:青岛市原市长杜世成,因贪污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
1、讨论:上述三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都违反了法律?为什么?2、完成表格:纪律、道德、法律的比较我给出的三个镜头一下子就让学生们有了话题,我记得这是3组的王硕同学展示的: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纪律,我们不能向他学习,学习中就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非常好,从这几个问题我们班的纪律比以前好多了。
探究活动二:以案说法16岁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
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
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常去营业性舞厅。
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
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
为此,魏某曾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罚款并拘留。
小偷小摸仍满足不了魏某高消费的需要,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
他先后七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
一次,当他潜入一同学家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当场抓住并扭送到派出所。
最后,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以盗窃罪判处魏某有期徒刑五年。
根据自学知识,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魏某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2、这些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上有何异同?3、据此讨论,完成下列表格:通过表格清晰明了的展示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学案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2.区分记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两者的关系;记住某某行为的含义、分类;犯罪的含义及犯罪的特征。
(重点)3.认识某某犯罪的危害性,了解某某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某某犯罪,懂得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X意识,总结出预防某某犯罪的方法。
(难点)4.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85—92,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哪些?(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P85※2.什么是某某?P87※3、根据违犯的法律,某某行为应怎样分类?(请按某某行为的类别、所违犯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制裁列一表格,对某某行为的各类进行比较)P87※4、什么是一般某某行为?P875、犯罪的含义?P87※6、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特征?P87※7、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某某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P85-908、分析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9、根据某某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P91刑罚的种类?P9110、惩处犯罪分子有什么重大意义?P9111、预防某某犯罪为什么要防微杜渐?P91※12、青少年如何预防自己走向某某犯罪?P91-96【合作探究】(’15某某16)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成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
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庄附近多次对路过行人持刀抢劫。
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1)阿成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2分)请你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导学案.doc
第九课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张某16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在上小学的时候,张某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
上初中后,张某迷上了网络,为了有钱进网吧,他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
渐渐地,.他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结合张某的事例说说其屮的道理。
答案提示:“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实际上是比喻做一件坏事,一旦你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正,以至于犯下严重的错误。
张某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它警示我们大错大恶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來的。
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 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1.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大错大恶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來的。
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菲的深渊。
2.违法及其分类违法的含义违法行为分类含义受到的制裁违法是指不履行民事违法行为是违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制裁法律规定的义务行政违法行为是违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是违犯刑法的行为刑事制裁违宪行为是违犯宪法的行为违宪制裁3.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最本质的特征)、触犯刑法(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刑罚当辿性是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杲)的行为。
4.刑法的任务我国的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
5.惩治犯罪分子的目的(1)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家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丿帧利进行。
政治八年级上教科版4.9一步之遥2导学案(精)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防微杜渐学习目标:1.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态度。
2.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过则无惮改。
重难点:1.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防微杜渐和过则无惮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93—P96,完成以下练习。
★1.如何防微杜渐?2.对待过错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二、小组合作1.阅读教材《偷苹果是小事吗?》完成下题:(1)偷苹果是小事吗。
为什么?(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做?(3)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2.同学A认为,偶尔做一次错事没关系.同学B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错也不会被判刑。
同学C认为,大错不犯,犯点小错也没什么问题。
你认同上面三位同学的看法吗?为什么?三、拓展提升1.谈谈你本节课学到是什么?你觉得需要补充的是什么?:(学生展示)四、检测反馈(A、B、C)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③有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3.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
他在一年中作案10起,盗窃、抢劫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周某在交待完问题后,竟向公安人员说:“叔叔,我都坦白交待了,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还要参加考试呢。
”周某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
据此回答:4—5题。
4.周某的行为属于( )①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②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③违反刑法的行为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上述案例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 )①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④我国刑法坚决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6.某市初中生黄某,年仅15周岁。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一步之遥》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别人的关系”两部分中“学法用法”“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经过这一课帮助中先生逐渐构成顺应古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认识,能够学会在复杂社会条件下保存与发展。
学情分析:古代中先生虽然具备必然的法律认识,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思上还不成熟,存在“渴望独立与理想依赖”“心思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认知发展程度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是人生旅程中遵法犯罪的高风险期。
而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属性,对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先生讲授法律知识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承受能力,选择怎样的实例比较合适,确真实备课中仔细探求。
前段工夫读过这么一句话:“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擅长动用本人的自在权力结合起来。
孩子只需不做有害于本人和别人的事,就该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在,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志愿。
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
——伊曼努尔•康德。
”我忽然有所领悟,教先生建立法律认识不能从枯燥的名词术语动手,这样只能引发先生的厌学情绪,从先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才是讲授这一课的起点。
设计思绪:从先生的需求出发:1认知的需求:经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增长见识,促进心智的发展。
2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需求:经过学习能够进步融入集体生活,促进先生集体生活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相处。
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只是培养的目标之一,更多的精力该当让先生懂得这样的道理——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怎样做到“利人又利己”。
教育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了解普通遵法与犯罪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该当养成盲目遵法的良好习气,这是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情感上建立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有效兵器。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养成正视错误知错能改的好习惯。
2、能力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视过错,勇于改正错误。
重点难点明白正视错误,知错能改,也是一种勇气。
教法选择探究、感悟、合作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搜集案例名言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时数第 3 课时备课总数第 2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展示教学目标:二、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6事例思考:展示案例:1、小杨是一名 14 岁的中学生,他很羡慕别的同学家里的手提电脑。
一天,一位同学无意中说起,在自己家附近有一间工具屋,好像有一个小偷偷了一台手提电脑放在里面,还没有拿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放学后,小杨从那里把电脑拿了回来,准备自己使用。
后来,小杨的偷窃行为被发现了,在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帮助下,小杨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将电脑交给了相关部门并报案。
但是,当小杨回到学校上课时,发现以前的好朋友对他都敬而远之了,同学们看他走进教室都低下头不说话了。
提出导航问题,个别指导引导分析小杨的行为是一种偷窃行为,是违法的。
让学生了解,有时得到他人的谅解并不容易,所以,改正错误也需要决心,要有耐心。
了解教学目标学生明白在我们平时学习中可能因为一时糊涂而犯作弊这种错误,但是对待这种错误的态度不应该是继续通过撒谎来隐瞒,而是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1.小杨应不应该承认错误?2.你怎样看待小杨承认错误后出现的情况? 3.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会怎么做?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政治学习巩固资料2、出示西班牙著名的医学家拉桑雅哥和周处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发言。
四、读名言,明事理:(媒体展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
更之,人皆仰之。
———《论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俗语五、小结:人的一生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人正是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一步之遥》学案
第二课时《防微杜渐》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观念,防微杜渐,知错必改,踏实做人。
2、能力目标:掌握对待错误的正确方法,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懂得自己应如何对待所犯的错误。
二、学习提纲
1、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也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关系。
谈谈你的认识。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过错。
所不同的是,人们对待过错的态度。
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难忘而羞愧的犯错经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3、归纳总结: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的途径有哪些?
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1、制定防止和克服自己不良行为的计划
2、周末,赵明和李辉在大街上踢足球,正当他们踢得起劲时,不慎将足球踢在了路过的一辆卡车上,破碎的玻璃扎破了司机的脸,顿时鲜血直流。
面对这种情景,赵明低声对李辉说:“咱们赶快跑吧!”李辉却马上拒绝,坚决要送司机去医院包扎伤口。
(1)你怎样评价他俩的行为?
(2)这一事件对你有何启示?
课堂测验:
1.“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这个俗语是说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往往源自日常生活的:( )
A.不良习惯 B.一件小事 C.偶尔看了一本“黄色”书籍 D.偶尔犯了一次错误2.欠债不还,拾到遗物归自己,这种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犯罪
3.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
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犯罪
4.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欠债不还 B.违反交通法规 C.抢劫 D.贩卖毒品
5.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商店被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店将县公安
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万多元。
该县公安局的行为
属于: (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工作失误
6.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
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
四、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
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学案主备人:周雪梅
【教师寄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从我做
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
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学习重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情景感悟,你说我说大家说
镜头一:一中年妇女李某走上公交车,看到座无虚席,便用乞求的语气说:“哪位先生小姐
行个好,我抱着孩子不方便。
”附近一青年遂起身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谁料过了一
会儿,从年轻妇女李某怀抱的毛毯里却探出小狗的头。
一时间车厢内众说纷纭,人们投来鄙
视的目光,此时这位妇女脸已变得绯红,车一到站便仓皇下车。
镜头二:北京某单位工人马某专门尾随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当小学生独自一人开门进家的时候,马某趁机偷袭,大肆实施抢劫,一时民愤极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多行不义必自毙,马某终因触犯刑法被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两则情景故事,小组讨论后回答)
1、李某和马某行为的性质及后果。
2、阅读课本58页第一自然段后思考:法律与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相比,有哪些基本特征?
归纳结论:法律—————————————————————————————
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阅读课本86页“中学生小力的故事”,小组讨论解答如下问题:
1、导致小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2、小力起初小偷小摸的行为和后来行窃的行为分别是什么行为?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课本85页—90页内容,填写下表,归纳结论:
内容一般违法犯罪
区别
联系
3、魏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点二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三、观察漫画,走进生活
1、若遇到课本86页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
2、辩一辩:好友邀我去喝酒,拒绝还是尝试?(正方:勇敢的拒绝;反方:偶尔喝一次也没什么)
四、活动在线,实话实说(选出两名同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四名同学做专家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采访的内容如下:
⑴你或周围的人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吗?
⑵这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⑶有什么好办法加以预防?
下载结论:1、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做起。
2、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一定要———————————————
五、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阅读分析
2009年2月6日,海南某市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未成年人陈某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未成年人陈某在“朋友”的引诱下,学会了吸烟、赌博,并经常出入高档饭店。
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其需求后,他便从小偷小摸,慢慢发展到入室盗窃、持刀抢劫。
(1)小偷小摸是一种什么行为?
(2)入室盗窃、持刀抢劫是一种什么行为?
(3)陈某由小偷小摸发展到入室盗窃、持刀抢劫,这说明了什么?
.
六、收获时节,颗粒归仓
1、这节课我的收获有:
2、今后我会:
七、课堂检测,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表明()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2.违法行为中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
A.一般违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应被公安拘留的行为
3.下列说法中,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4.(08•泰安中考)中学生王某平时无心学习,迷恋网吧,曾因小偷小摸受到学校的处分。
但他不思悔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法处罚。
这则案例警示我们()
①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②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③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④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08•广东中考)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这说明()
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7.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
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
初三上学期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
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1.丁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属于犯罪?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从丁某的事例中吸取什么教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