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藻类与渔业生产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手与你解读:藻类那些事!

高手与你解读:藻类那些事!

高手与你解读:藻类那些事!藻类藻类是池塘中的第一生产者,与池塘天然生产力关系十分密切。

藻类具有许多功能:池塘天然饵料的来源;氧气的主要来源;氨氮净化(同化);提供遮阴等等。

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外,藻类的生产力要与池塘其它生态环节的生物量相匹配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各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对平衡是池塘藻类生态稳定的基础。

池塘中藻类的种群结构遵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

主导藻类的品种由水质属性、营养元素、气候条件(温度和光强)等因素所决定。

同时,也受下游捕食生物的种类和摄食压力所影响。

营养条件、气候条件或下游捕食生物等因素变化时,也会出现种群演替。

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质能输入池塘,以驱动池塘生态系统运行,是藻类的主要功能。

通常评价池塘生产力的指标是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氧的产量或碳的产量,如多少克氧/平方米/天,或多少克碳/平方米/天。

由于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在摩尔上是相等的,即每固定 1 摩尔碳的同时产生 1 摩尔氧。

所以,两种生产力的关系是 8克氧/平方米/天相当于 3克碳/平方米/天(氧的分子量与碳的原子量的比值)。

展开剩余86%影响藻类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无机碳、光强、温度、微量元素和藻龄等。

根据池塘的不同养殖阶段的需要去调节藻类光合作用效率是池塘养殖管理核心技术之一(这句话不大好理解,但如果理解了,就是高手,也只有理解这句话,才能真正理解传统养殖管理的原理)。

藻类生态(1)藻类之间基本不共生。

一种藻类的生存与生长,大多数不依赖其它藻类的存在。

因此,对于一个新的空白系统(如刚消毒、注水的池塘),从一开始,各种藻类都可以生长。

只是因对二氧化碳浓度、微量元素组成、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要求的差异,不同的藻类生长优势不同而已。

因此,刚施过肥料的池塘培藻的早期,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

其中的优势藻类往往有一定数量(不是一枝独秀,除非接种定向培养)。

水产养殖的种类与分类

水产养殖的种类与分类

水产养殖的种类与分类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在水域中对各类水生生物进行繁殖、饲养和管理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的种类与分类,并讨论每个种类的特点和应用。

一、种类与分类水产养殖可以分为多个种类,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鱼类养殖、贝类养殖、虾类养殖和藻类养殖等。

1. 鱼类养殖鱼类养殖是指针对鱼类进行繁殖和饲养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类养殖两大类。

(1)淡水鱼类养殖:主要包括鲤鱼、鳜鱼、鲢鱼、鲫鱼等常见的淡水鱼类。

此类养殖相对简单,可在江、河、湖和池塘等淡水环境中进行。

(2)海水鱼类养殖:主要包括金枪鱼、鳕鱼、旗鱼、鲷鱼等各类海洋鱼类。

这类养殖需要建立合适的海水养殖场或者海水养殖箱,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2. 贝类养殖贝类养殖是指饲养和繁殖贝类动物的养殖方式,包括蛤蜊、扇贝、蚝类和珍珠贝等。

贝类养殖一般需将贝类幼体放入特定的栽培场所或人工养殖池中。

贝类养殖技术复杂,但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3.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是指繁殖和饲养各类虾类动物的养殖方式,包括对草虾、明虾、对虾等各类虾种的培养。

虾类养殖可分为淡水虾类养殖和海水虾类养殖两种方式,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和食物供给以确保虾类的生存和繁殖。

4. 藻类养殖藻类养殖是指对各类藻类进行繁殖和饲养的方式,包括绿藻、红藻、褐藻等。

这类养殖通常需要提供光照和富含营养物质的环境,以促进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藻类养殖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特点与应用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1. 鱼类养殖的特点与应用鱼类养殖具有投资成本低、回收周期短等特点。

同时,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需求。

鱼类养殖一直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增加食品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贝类养殖的特点与应用贝类养殖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在不同水域中进行。

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是海洋植物中结构最简单、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一群生物,它们是许多水生动物的直接饵料。

而那些不是直接摄食单细胞藻类为生的动物,也大都是间接地以它们作饵料,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才成长起来的。

据初步估算,自然界要生产出一公斤的鱼肉,约需数百公斤至上千公斤的单细胞藻类。

因此,可以说:海域单细胞藻类的丰富程度是该海域渔业丰歉的一重要决定因素。

当然,这里也应指出,如果某海域有机污染严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在温、盐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赤潮’(有关‘赤潮’的问题将在第五章海洋灾害加以叙述)。

此外,有些单细胞藻类在研究海流与水团的动态方面有重要意义;有些种类可附着于大型海藻体表,成为藻类养殖的害藻;有些还附生于船底,能降低船的航速。

单细胞藻类在硅藻门、甲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蓝藻门、红藻门、绿藻门中都有它们的存在。

其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是硅藻门和甲藻门。

福建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部,是东海和南海的过渡区,常年受南海暖流和闽浙沿岸流的交错影响,况且还接纳许多河川输入的大量营养盐,水体肥沃,单细胞藻类非常丰富,调查记载的种类近千种,数量常年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有单细胞藻类1340万个左右。

近岸、港湾区的数量还要大得多,如:厦门西港区1987年调查时,年平均竟高达每立方米水体1.8亿个。

(一)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为单细胞生活或借助胶质连成群体。

细胞具有特殊的壳壁,壳壁主要成分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

壳壁由两瓣套合,分为上、下壳,上壳稍大、下壳较小。

壳面有各种花纹。

根据花纹排列,分为中心纲和羽纹纲。

福建省沿海(包括台湾海峡)共已记录了784种,其中,中心纲308种,羽纹纲476种。

现将最主要属种简介如下:1.中心纲(亦称辐射纲)(Centricae)细胞壳面圆形、多角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都有辐射对称花纹,没有纵沟和拟纵沟,不能运动,色素体小而数目多。

水产养殖藻类培育

水产养殖藻类培育

水产养殖藻类培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水产养殖藻类培育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藻类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能够利用阳光和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水产养殖藻类培育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可以净化水体,改善环境质量。

一、藻类的种类和特点藻类是一大类生物,包括微藻和大型藻类。

微藻主要包括绿藻、硅藻、蓝藻等,它们体积小、生长快、繁殖力强,是水产养殖藻类培育的重要对象。

大型藻类主要包括海带、紫菜、海藻等,它们体积大、生长周期长,是水产养殖藻类培育中的重要品种。

藻类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得其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藻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食物资源。

其次,藻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此外,藻类还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二、水产养殖藻类培育的方法水产养殖藻类培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然培育,另一种是人工培育。

自然培育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水质和营养物质等条件,让藻类自行繁殖生长。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较大,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

人工培育是指利用人工手段控制光照、温度、水质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促进藻类的繁殖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藻类的产量和质量,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水产养殖藻类培育中,常用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浮游生物培养和附着生物培养。

浮游生物培养是将藻类培养在水中,并通过控制光照、温度和水质等条件,促进其繁殖生长。

附着生物培养是将藻类培养在固体基质上,并通过控制光照、温度和水质等条件,促进其附着和繁殖生长。

三、水产养殖藻类培育的应用水产养殖藻类培育在食品、饲料、药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领域,藻类是一种理想的食物资源,可以用来制作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调味品等。

例如,藻类可以提取出藻胶,用于制作果冻、冰淇淋、面包等食品。

渔光互补养殖方案

渔光互补养殖方案

渔光互补养殖方案
渔光互补养殖是指在同一水域中,鱼和虾、藻类、水草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该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渔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实施渔光互补养殖方案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址。

选择水域条件良好、水质好、水流量稳定的区域,在综合考虑后选定适宜的养殖区域。

第二步,规划。

绘制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

同时,规划出每个品种之间的协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步,引进。

引进适宜数量和品种的鱼、虾、藻类和水草等生物。

第四步,养殖。

按照规划在不同面积中养殖相应的品种,不同品种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多品种、高产、高效的养殖。

第五步,控制。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水质监测、生物监测、病虫
害防治等,对有问题的区域及时进行调整。

第六步,收益。

实施渔光互补养殖方案可以提高渔业收益,增加农民
收入,并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同时,还可以提高当地水
产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渔光互补养殖是一个有效的渔业多元化发展方案,需要在选址、规划、引进、养殖、控制、收益等方面进行专业化设计和合理实施,
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淡水藻类对水产生物繁殖和养殖的促进作用

淡水藻类对水产生物繁殖和养殖的促进作用

淡水藻类对水产生物繁殖和养殖的促进作用淡水藻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不仅是水体中的主要原生生物,还具有对水产生物繁殖和养殖的促进作用。

在淡水藻类的作用下,水产生物的繁殖能力得到提高,养殖效益也得到提升。

本文将从藻类的营养作用、生态调节作用和生物防治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淡水藻类对水产生物繁殖和养殖的促进作用。

一、淡水藻类的营养作用淡水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为水中生物提供丰富的有机物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藻类通过吸收阳光能量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其产生的氧气有助于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水产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淡水藻类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无机营养盐,如氨氮、硝酸盐等,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作为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营养来源。

通过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淡水藻类促进了水产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淡水藻类的生态调节作用淡水藻类在水体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调节作用。

首先,藻类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有效地净化了水体。

这些无机盐和有机物质是水体中的废物和污染物,对水产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淡水藻类可以通过吸收和转化这些物质,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程度,为水产生物提供清洁的生存环境。

其次,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调节了水体的氧气含量。

水产生物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而藻类的存在有助于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满足了水产生物的需求。

此外,淡水藻类还能够吸收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对水产生物的毒害和损害。

三、淡水藻类的生物防治作用淡水藻类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作用,可以帮助水产业者控制一些有害生物。

一方面,淡水藻类可以作为天然的掠食者,捕食水域中的浮游动物,如浮游动物的卵和幼虫等,从而限制它们的繁殖。

通过压制浮游动物的数量,淡水藻类起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降低了某些浮游动物对水产生物的竞争和捕食压力。

另一方面,淡水藻类还可以分泌一些有机物质,如抗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这些物质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帮助水产业者防治水生动物的疾病。

藻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藻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

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食用有些藻类在我国是普通的食品。

人们常食用的蓝藻有葛仙米、发菜、海泡菜;绿藻有溪菜、刚毛藻、水绵、石莼、礁膜、浒苔、海松;褐藻有鹅肠菜、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红藻有紫菜、海索面、石花菜、海萝、麒麟菜、鸡冠菜、江篱等。

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

有些藻类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如亚洲一些国家用作蔬菜的麒麟菜属、叉枝藻属、江篱属等的红藻藻体中,含有20—40%的高蛋白;中部非洲湖泊中产有大量螺旋藻属的Spirulina pletensis,含有50%的蛋白质,当地人收集后晒干,做糕点食用;晒干的紫菜含有25—35%的粗蛋白和50%的糖,在糖中,有 2/3是可溶性能消化的五碳糖。

海藻还含有许多盐类,特别是碘盐,如海带属的碘含量为干重的0.08—0.76%,在灰分中还含有大量的钠盐和钾盐。

海藻还是维生素的来源,含有维生素C,D,E和K。

在紫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柑橘的一半。

各种海藻的化学分析证明,它们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硼、钴、铜、锰、锌等。

(二)藻类与渔业的关系藻类植物与水中的经济动物,特别是鱼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的藻类,特别是小型藻类,都直接或间接是水中经济动物(如鱼、虾)的饵料。

水中浮游植物的大量发生是引起水中经济动物丰产的主要原因,因而水中经济动物发展的好坏,完全由水中作饵料的藻类发展情况来决定。

例如,在印度海岸,油沙丁鱼的产量与海洋脆杆藻(Fragilaria oceanica Cl.)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凡是海洋中海洋脆杆藻大量发生的年代,也就是油沙丁鱼丰产的年代。

试验也证明,池塘中藻类繁盛就可使鱼类增产,因此,人们开始在池塘中施加肥料,促进藻类大量繁殖,以使鱼类产量增加。

绿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绿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绿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绿藻的生态分布绿藻一年中春秋两季生长最旺盛,夏季比冬季多。

如小球藻在10~36℃时大量繁殖,但在0℃时也不死,所以在冬季小球藻也能够存活,只是不能够大量繁殖,在北方地区越冬前将小球藻繁殖好,整个冬季就不会造成缺氧现象。

含有机质多的水中团藻目、绿球藻目和四孢藻目,生长旺盛,尤其是团藻目。

如鞭毛藻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大量繁殖。

微酸性水中,鼓藻类种类多,数量多。

绿藻多数生存于淡水中,但扩培小球藻既能生活在淡水也能生活在海水中,所以这在养殖过程中小球藻是非常好的调水剂和饵料,可以大量应用。

绿藻与水产养殖关系团藻目是鞭毛类重要组成,白鲢食物,被视为好水,但不容易稳定,要注意应用;浮游种类如小球藻属、扁藻属、杜氏藻属等是水中藻类重要组成,特别是绿球藻目的种类,生物环境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海产底栖的石莼等具有经济价值,既可食用又可提取胶质,糊精作为粘着浆料;在水体净化,水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意义;丝状绿藻俗称为“青泥苔”或“青苔”,特别是刚毛藻、水网藻、水绵等丝状绿藻可在管理不善水体大量发生,是害藻。

案例1上图分别来自于江苏扬州和大连瓦房店的海参池塘,江苏是二月份的池塘,大量繁殖是二月末和三月初,图中都是绿藻门的青苔,对养殖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青苔,属于绿藻门的藻类,在水中大量繁殖,对水体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养殖品种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案例2放苗前水60天后的水60天后镜检上面图是海南高位养南美白对虾池塘,主要培养的是绿藻门中的小球藻,用来高位塘养虾,这样的水质很好,养殖户用这种水质全程养虾,取得了很高的效益。

这个案例从开始养虾一直到出虾我们一直在跟踪,到60天出虾时水依然是绿色的,镜检后主要是小球藻。

通过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绿藻与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藻类可以作为定向培养的对象,而有的藻类需要进行防控。

做好定向培养有益藻是不会出现青苔等有害藻的大量繁殖的,如果没有做好有益藻的培养,就会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青苔类等丝状藻类大量繁殖,如果杀掉这些藻类会对养殖品种及水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倡议大家定向培养有益藻控制有害藻。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藻类与养殖效果关系研究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藻类与养殖效果关系研究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藻类与养殖效果关系研究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虾养殖中的各种因素对养殖效果的影响。

藻类是对虾养殖中重要的养殖基础,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果与藻类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藻类与养殖效果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研究的结论。

首先,藻类是对虾的主要饵料之一。

南美白对虾对藻类的摄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不同种类的藻类对其生长和养殖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对虾在摄食硅藻类时生长的效果更好,体重增长更快,而摄食绿藻类时效果不佳。

硅藻类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提供对虾所需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健康。

其次,藻类数量和质量对对虾养殖效果有直接影响。

藻类的丰富度和种类多样性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多或过少的藻类都可能对对虾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过多的藻类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溶解氧浓度,在对虾生活环境中产生有害的腐败物质,影响对虾的健康和养殖效果;而过少的藻类则会导致对虾缺乏足够的营养,生长速度较慢,养殖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对虾养殖中,维持适量和优质的藻类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虾养殖中藻类的生态环境也对养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藻类的生长与光照、温度、水质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光照是藻类光合作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光照充足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藻类生态系统。

适宜的温度能够提供藻类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同时,水质的优劣也对藻类生态环境和对虾养殖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合理的水质管理可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性,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另外,藻类的多样性也对对虾养殖效果有积极影响。

不同种类的藻类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和营养价值,适当的藻类多样性可以提供对虾所需的不同营养物质,增强对虾的抵抗力和生长发育能力。

一些研究还发现,适当引入益生菌等微生物可以增加藻类的多样性和数量,促进对虾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兴起同种质的关系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兴起同种质的关系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兴起同种质的关系李思发(上海水产大学)鉴于海洋可捕资源严重衰竭和海洋经济区重新划分, 我国海洋捕捞已不可能增长, 未来海洋水产生产量的提高唯有通过增养殖。

而在各种海洋产业中,海水养殖业的贡献将居举足轻重位置。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刚刚兴起,初步形成了北方以鲆类为主,南方以大黄鱼、石斑鱼为主的格局。

某些地区十分火爆,无鱼可捕的渔民、渴望调整产业致富的农民,持款寻找新投资领域的企业家......纷纷卷进。

预期在21世纪早期将形成可观的新兴产业。

一个优良种质, 可以带来一个新产业, 产生上百万吨的产量和相关的社会效益(就业和生活水平)及经济效益;而一个劣种, 则可能败坏一个产业, 并带来一系列社会及经济问题。

淡水养殖业和海水养殖业里的养虾业和养贝业在这一方面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

种苗是发展养殖业的先行官,量和质须并进。

针对往往被忽视的种质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呼吁各界的重视,期盼我国海水养鱼业及时走上健康轨道。

对另一个往往被忽视的环境问题,希望有机会另文呼吁。

1. 国内外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地高速度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水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数量, 而越来越追求花色和质量。

越来越多的野生种类正变成养殖对象。

水产增养殖种类由60年代的10多种鱼类, 数种贝类, 数种藻类, 增加到目前的60余种鱼类, 10余种贝类, 10余种虾蟹类, 10余种藻类。

但在浩瀚的水生生物资源中, 已被利用于养殖的极少。

就鱼类来说, 已养殖利用的种类数在全世界仅166种, 占全世界鱼类种数的0.7%, 所以, 有待开发利用于养殖的种类大有所在。

丰富的水产生物多样性是我国过去成为世界养殖大国的物质基础, 但种质资源远未有效利用。

如果这一潜力被发掘和利用, 将为我国和全世界人类在21世纪对食物和医药制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作出巨大贡献。

例析如何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析如何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析如何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海洋漁业资源的厘定海洋渔业资源不仅指鱼类资源,而且还包括贝类、藻类在内的自然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资源中最早被人类认识、内涵价值被最充分利用的海洋资源。

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海洋渔业资源具有稀缺性与独特性的特点,稀缺性主要表现为数量的有限性。

独特性主要是指渔业资源对于人类的营养供给是陆地食物所没有的,以及随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单一的物种显得更加的独特。

随着人类趋海运动的加剧,对营养物质需求标准的提高以及相关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开始向海洋挺进,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问题,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的逐渐衰退,严重的损害了人类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国际、国外对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规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具体呈现。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包括利用层面还包括保护这个层面。

在利用层面主要是指通过规制渔业资源利用主体的相关行为,促使其合理、科学的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在保护方面,要求不仅对相关海洋活动者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且要对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做详细的规定。

用这种理念来指导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在宏观上保障利用的科学性,在微观上确保了监管的有效性。

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制度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通过法律制度的设定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规制,不仅提供了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依据,而且通过规制相关的海洋活动,为避免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国际以及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规制具体体现为:(1)国际方面:前UNCLOS时期,标志性文件是1958年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制定的4个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和《公海渔业及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海洋生态系统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同时,海洋也是人类的重要资源来源之一。

在这个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的行星上,人类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态系统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首先,海洋生态系统为渔业资源的繁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海洋拥有广阔的面积和深度,为各种渔业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是养殖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它们在海洋的光合作用中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质。

而底栖生物则提供了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食物基础。

这些底栖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又是许多经济上重要的鱼类和海产品的主要食物来源。

因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对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其次,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损害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了海洋温度的升高和酸化程度的增加,这对渔业资源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温度敏感的物种已经开始迁移到更适宜的水域,而一些酸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则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群落的紊乱。

此外,过度捕捞和破坏性的捕捞方法也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破坏性行为不仅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还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正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海洋保护区的建立是维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划定禁止或限制捕捞的区域,我们能够帮助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并为渔业资源提供安全的繁衍环境。

此外,采用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方法也是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减少不合规捕捞,推行渔业资源休渔期和限制渔业用具等举措,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保障渔业资源的长期利用。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也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促进可持续渔业的重要途径。

海水养殖海带与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

海水养殖海带与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

海水养殖海带与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而海水养殖海带作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海带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渔业经济的效益,还能够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海水养殖海带与海洋渔业的概念、发展现状、协同关系以及对我国渔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海水养殖海带是一种以海洋水产资源为基础,利用人工经营方式种植海带的养殖方式。

海水养殖海带的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国渔民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海水养殖海带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洋渔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渔业经营的活动。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面积,海洋渔业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

海洋渔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渔业除了传统的捕捞方式外,近年来也开始注重渔业养殖,其中海水养殖海带就是典型的例子。

海水养殖海带与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海水养殖海带的发展为海洋渔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依靠捕捞海产品,但受到了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

而海水养殖海带的发展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方式,提高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为海洋渔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其次,海水养殖海带和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由于海洋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捕捞方式存在着过度捕捞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海水养殖海带可以通过规模化种植、科学管理和节约用水等手段,有效利用海水养殖海带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减少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海水养殖海带和海洋渔业的协同发展还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人工养殖海带可以增加海洋生物的繁衍和栖息空间,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海带的生长需要光照和养分,可以同海洋底栖生物一起净化海水,减少海洋污染物的积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品质。

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的关系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水域,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渔业依赖于海洋生物的存在与繁衍,而合理的渔业开发也能够维护和促进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的关系以及其相互影响。

一、海洋生物对渔业的重要性海洋是全球最大的食物供给库,其庞大的生物群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渔业通过捕捞海洋生物满足了人们的食物需求。

不仅如此,海洋生物还提供了很多其他用途,如提取鱼油制药、制作海产品等。

因此,可以说海洋生物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繁殖能力也决定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种类的鱼类在海洋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分布,它们有着各自的生态习性和繁殖周期。

因此,渔业需要根据海洋生物的生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捕捞规划,合理地控制渔获量和捕捞期,以确保鱼类的种群得到恢复和再生。

二、渔业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尽管渔业对人类的食物供给至关重要,但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却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可避免的是,渔业活动中伴随着海洋生物的捕获和损失。

捕捞作业会导致一些海洋生物种群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打破了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态平衡。

此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也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浪费。

过度捕捞和乱捕乱杀,往往导致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漁獲。

一些渔业设备,如大型拖网,不仅会捕获目标鱼类,还会捕捉到一些未成熟的幼鱼和其他非目标物种,这样做不仅浪费资源,也影响了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态系统。

三、保护海洋生物与可持续渔业发展为了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渔业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式:1. 建立保护区和禁渔区:设立一些保护区和禁渔区,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繁殖地,保护重要鱼类的种群和资源。

2. 合理控制渔获量和捕捞期: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特征和繁殖周期,科学制定渔获量和捕捞期,避免过度捕捞和未成熟幼鱼被捕捞。

渔业养殖工作内容

渔业养殖工作内容

渔业养殖工作内容一、渔业养殖的概述渔业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方式饲养和繁殖水生动植物,以获取渔产品和提供渔业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渔业养殖的对象包括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水生生物,是满足人类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鱼类养殖工作内容1. 筹备工作:选择养殖场址、准备养殖设备和饲料等材料,进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2. 水质管理:保持鱼塘或池塘的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调节水温、酸碱度等参数,确保鱼类的生长环境良好。

3. 种苗养殖:选择适宜的鱼苗品种,进行鱼苗的投放和养殖。

注意控制鱼苗的密度,避免过度养殖造成鱼类生长不良。

4. 饲养管理:根据不同阶段的鱼类生长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鱼类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鱼类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养殖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三、虾类养殖工作内容1. 筹备工作: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址,准备虾苗和养殖设备,进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2. 池塘准备:清理池塘底泥,调整水质参数,确保虾类的生长环境适宜。

3. 虾苗培育:选择适宜的虾苗品种,进行虾苗的投放和培育。

注意控制虾苗的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虾类生长不良。

4. 饲养管理:根据虾类的生长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保证虾类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虾类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虾类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养殖虾类的健康和生长。

四、贝类养殖工作内容1. 筹备工作: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址,准备贝类种苗和养殖设备,进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2. 养殖床准备:清理养殖床,调整床面质地和水质参数,确保贝类的生长环境适宜。

3. 种苗养殖:选择适宜的贝类种苗,进行贝类的投放和养殖。

注意控制密度,避免过度养殖造成贝类生长不良。

4. 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底栖生物和有机物质作为贝类的饵料,控制底栖动物的密度,保证贝类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贝类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贝类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养殖贝类的健康和生长。

海洋生物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与管理研究

海洋生物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与管理研究

海洋生物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与管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渔业发展的加快,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海洋生物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不仅涉及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涉及渔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海洋生物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生物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海洋生物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鱼类、贝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计。

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其次,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许多海洋动物依赖于渔业资源为食,它们与渔业的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

例如,一些鱼类和鲸类会吞食渔民的渔获物,从而减少了渔民的收益。

另外,某些鱼类的数量过多也会导致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海洋生物还对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许多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当海洋生物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食物链断裂或者生态系统的崩溃,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生存环境。

二、海洋生物对渔业的管理挑战海洋生物对渔业的影响给渔业管理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海洋生物的迁徙、繁殖和生长等活动难以准确预测。

这给渔业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们往往很难把握到海洋生物的实际情况。

其次,海洋生物的保护与渔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

虽然保护海洋生物是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关键,但是对渔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也是渔民生计的基础。

渔业管理者往往面临着如何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同时兼顾渔民利益的困境。

另外,海洋生物的跨国迁徙和跨界保护导致了渔业管理的复杂性。

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广泛的迁徙范围,它们的繁殖和生长活动可能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藻类对渔业和海参养殖的影响_1

藻类对渔业和海参养殖的影响_1

藻类对渔业和海参养殖的影响有害藻类的衍生可使海参圈中水质浑浊,在对浑浊的海参圈进行镜检时,经常可以发现是因大量的有害藻类致使水色异常有害藻类的衍生可使海参圈中水质浑浊,在对浑浊的海参圈进行镜检时,经常可以发现是因大量的有害藻类致使水色异常。

下面介绍一下海参圈中几种常见的有害藻类对渔业、海参的影响。

浮游藻类在水体中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但在海水中由于某种或多种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密度聚集,而引起的赤潮却对渔业有害。

随着沿海工业生产的发展,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趋严重,赤潮频频发生,而且规模大、时间长,频次越来越多。

赤潮发生后,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干扰,直接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给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海洋生态平衡也遭受到破坏。

藻类的大量繁殖,特别是有害藻类的异常发生给渔业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有害甲藻产生贝毒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微囊藻水华几乎到处可见,海参养殖池塘中亦大量可见,其死后分解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可对海参造成危害。

海洋中甲藻、蓝藻等异常发生,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

一些丝状藻类,如水网藻、刚毛藻等在养殖池塘中大量繁殖,与其他藻类争夺营养,使海参网缠致死和败坏水质。

蓝藻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

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

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

红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蓝藻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内陆盐水等水域都有分布,蓝藻一般喜好高温好强光,喜高PH和静水,喜低氮高磷。

蓝藻大量繁盛容易形成“水华”(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其中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它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水华发生时散发腥臭味,夜间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死后产生硫化氢,对水生动物有毒,破坏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类与渔业生产的关系 浮游植物的敞池增殖
池塘施肥培养浮游植物的意义
提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通过食物链提高 渔业产量
定向培养作为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的优质饵
料生物(主要是定向培育鞭毛藻类)
一、养鱼池浮游植物发生和演替的规律
初期水清,透明度高,营养丰富,占优势的是世代短、 增长率高、易传播和易培养的小型普生种:绿球藻、小 型硅藻、小型鞭毛藻类 中后期,透明度降低,营养减少,代谢产物积累,优势 种转为营养要求复杂、世代时间较长、增长率较低但竞 争力强的大型种类(生物量可达100-200mg/L,初级生 产力在20-50mg/L时达到最高) 大型鞭毛藻:追肥及时,有机物较多 大型蓝藻:有机质减少、pH上升,蓝藻占优势;缺N 多P时,固N蓝藻成为优势
浮游植物量过高是水体物质循环不好、水 质不良的一个指标,常见水华的浮游植物 量:鱼腥藻100mg/L;隐藻40-50mg/L;裸 藻30mg/L;硅、金藻20-25mg/L。及“半塘红半塘 绿” 。 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华。这种鞭毛藻类的 游动较快,有显著的趋光性。清晨上下水层分布 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 集中表层,以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点和13点时的 透明度可相差数厘米。当这种藻类群聚于鱼池的 某一边或一隅时,就出现所谓半塘红半塘绿的情 况。 除水色有日变化外,还要求每十天半月常有变化: 意味着藻类种群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池中 物质循环良好。
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或其 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 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 色浮膜。夏季出现, T为10-40cm,水体pH较 高,N少P多,为一等好水。 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 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 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水华常呈黄 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 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
极贫营养型 贫——中 中——富 富 特富
20-50 50-100 100-200 200-400 >400
鱼池肥水 鱼池肥水 老水或肥水 一般为老水 老水
通过“四看”来判断水质
看水色、水色的变化、下风油膜、水华等对水质进 行判断。 (1)看水色:水色呈褐色和绿色,均是典型的肥水, 含有大量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 (2)看水色变化:水体上午透明度大、水色清淡。 下午透明度小、水色浓厚的日变化特点。水色 间隔10~15天会出现浓淡交替变化,这是由于藻 类的一个优势种群被另一个优势种群替代的结 果。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 日或月的周期性变化。
隐藻水华: 极常见,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 80%--100%,次优势种常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 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T为2535cm,生物量20-50mg/ L,水体富有机质,全年都可 出现。一等好水。
膝口藻水华: 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 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 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 褐青或褐绿。水体富有机质,T为25-35cm,为一等好 水。
三、看水和管水的生物学分析
(一)水色和浮游植物
1、一般情况下水色和浮游植物的关系
金藻、黄藻、硅藻、甲藻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 其水华也接近上述颜色。 绿藻和裸藻一般为绿色。 蓝藻为深绿色或蓝绿色。
(一)水色和浮游植物
2、水色的复杂性
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有共通性,但也有特 殊情况,如蓝藻门一般呈蓝绿或灰绿,但有些种 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因含较多黄褐色素和 红色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紫红等颜色;裸 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呈红褐色,有些藻类 具有囊壳或被甲,而表现壳或甲的颜色。
肥、活、嫩、爽代表了养鱼的最适水质的生物标志 浮游植物量在20--100毫克/升;
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
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细胞未变老化;
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
合乎这四项条件的是好水,但不完全具备这四项 条件的也可能是好水。硅藻和绿藻较多,水色 “肥”、“爽”,但不“活”,也是较好的水。
各类藻类水华水质评定
判定各种水华在养鱼上的意义,既要根据实际经验和 鱼类生长的对比试验,也要考虑水华的优势种在家鱼 营养上的作用。 鞭毛藻水华:传统肥水中最常见,出现率50%以上, 优势种常为膝口藻、裸藻、甲藻、隐藻、团藻、光 甲藻、裸甲藻、金藻。易消化,个体在10-20um。 蓝藻水华:鱼腥藻、拟鱼腥藻个体较大,易滤食, 也易消化;微囊藻、颤藻、尖头藻占优势的池水白 鲢生长不好,微型蓝藻如蓝球藻、蓝纤维藻、平裂 藻等个体微小,不易为白鲢滤食,也不易消化。 (蓝藻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利用率低。)
3、嫩 嫩” 指水肥而不老,藻类细胞幼嫩,没有老化。
“老”的表现:渔农把一切水质向反面转变几乎 都叫老
丝状藻类或浮游动物先繁殖起来而使浮游植物不 能增长 浮游生物大批死亡而使水色发黑
水色死滞不活
水色过浓或透明度过低 水色不正、不好
作为嫩的对立面,水老主要有两种征象 水色发黄或发褐:老茶水(黄褐色)和黄蜡水 (枯黄带绿),水色变化前后,主要种类没有明 显变化。 水色发白:主要是蓝藻,特别是那些极小型蓝藻 滋生,这种水的特点是pH很高(9-10以上)和透 明度很低(通常低于25-20cm),白天随着浊白程 度的加强,碱度迅速下降。水色发白是二氧化碳 缺乏而使出碳酸氢盐不断形成碳酸盐的结果。与 此同时,pH的升高促进了蓝藻的增长。对策是氨 水加塘泥或大粪水或石灰水拌塘泥全池泼洒。
养鱼水质的等级划分
等级 0 1 2 3 4 5 6 7 8 9 浮游植物量 (mg/L)
<1 1-3 3-5 5-10 10-20
水色 清澈 清澈 不显色 微显色 色较浓 浓 浓 极浓 极浓 极浓
透明度 (cm) —— —— —— —— >40 30-40 25-30 <25 <20 <15
渔业意义
(3)看下风油膜:根据池塘下风处油膜的颜色、面积、 厚薄来判断水质好坏。 肥水:一般下风油膜多、较厚、性粘、发泡并伴 有明显的日变化,即上午呈裼色或烟灰色,下 午多呈绿色。油膜中除有机碎屑外,还含有大 量藻类。
坏水:下风油膜面积过多、过厚且伴着阵阵恶心 味,甚至发黑变臭。应立即进行换、冲水,同 时根据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施肥量或停止投饵 或放肥。
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单鞭藻等形成水华,硅藻和 隐藻数量也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 早春出现。
裸藻水华:主要由血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隐藻和其 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 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T为25-35cm,常在 夏季富有机质水中出现,为好水
鞭毛藻类塘的肥育
• 团藻目水华 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 藻等形成的水华,隐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 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 绿球藻目水华 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 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隐藻等 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 透明度较大,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 硅藻水华 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 藻等形水华,隐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 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
四、透明度和浮游植物量
一般情况下透明度与水体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 关系密切,所以可用透明度来衡量水体的肥度。 以手臂深入水中16—20cm处弯曲手腕时五指若隐若现 作为肥度适当的指标,这样的肥度相当于25—35cm的 透明度和20—50mg/L的浮游植物量。 透明度与浮游植物量呈负相关 y = 153.69-3.06x, r = -0.609 y:透明度(cm),x:浮游植物量mg/L 浮游植物量20-100mg/L相当于透明度43-19cm,一般 鱼池肥水透明度以20-40cm为合格,25-35cm最佳。
硅藻水华:水色褐,T较大,40-60cm,多在春秋出 现,N、P、Si丰富,pH不太高。一等好水 金藻水华: 水色金褐色, T较大,40-60cm,主要 在早春出现,有时全年出现。 团藻目水华: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T为2040cm,全年出现,主要在春夏季节,为一等好水。 绿球藻目水华: 水色绿或黄绿,T为40-60 cm,为 二等水。 微囊藻水华: T低,常小于20cm,生物量高,常超 过100,为三等劣水。 尖头藻水华、微型蓝球藻类水华、颤藻或席藻水华 : 三等劣水。
同一藻类的色素组成在不同生活条件下是可 以变化的,特别是蓝绿藻在营养不足或其他 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的现象,叶绿素减少 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藻体发黄 或呈褐色。 简单从水色难以判断浮游植物组成。
3、渔农对水色的看法 一般认为红褐、褐绿、褐青、墨绿和绿色水都 较好。 蓝绿、灰绿、黄绿、泥黄色水是水色不正的劣 水。 褐色水:由甲藻、金藻、硅藻形成的水,是好 水,而因蓝藻细胞老化后形成的褐色水被称为 老茶水,大致说来,施肥初期形成的褐色水, 中后期从其它水色转化的水是老水。
(4)看水华:水华能直观地反映水的理化性质、生物 特点,以及时鱼类的影响与危害,是判断水质的理
二、鞭毛藻塘的培育和管理
鞭毛藻类塘是指以隐藻、甲藻、金藻、绿藻各门中 具鞭毛的藻类占优势的鱼池肥水。水色浓而爽,透 明度20-40cm,生物量20-100mg/L。鞭毛藻常占70% 以上,优势种常为膝口藻、裸藻、甲藻、隐藻、团 藻、光甲藻、裸甲藻、金藻。易消化,个体在1020um,易被滤食。
常见鞭毛藻水华
(二)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 1、肥
以营养盐和溶解有机质量为根据,或以浮游生物 量为根据,或以所谓可消化浮游植物量为标准。
水色浓,浮游植物量高并形成水华。常用水的透 明度大小来衡量水的肥度,或一人站在上风头的 池埂上能看到浅滩13—16cm水底的贝壳等物为度; 或以手臂深入水中16—20cm处弯曲手腕时五指若 隐若现作为肥度适当的指标,这样的肥度相当于 25—35cm的透明度和20—50mg/L的浮游植物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