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航空法导论第1课导论
![航空法导论第1课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8d2581011ca300a7c390ad.png)
Pans)
1.5.2国内航空法
对国际航空法的体现
以国际航空法为蓝本
与本国法律不抵触 适合本国民航特点
1.6航空法规的作用
Aviation pioneer Wilbur Wright explains his aircraft to the King of Spain
Louis Bleriot's cross-Channel flight of 1909 wa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flight by a heavier-thanair machine. A year later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ir navigation conference was convened in Paris
其 法 国 双 国国
它 院 内 边 际际
判 法 协 惯条
例
定 例约
主 要
()
1.4航空法的特征
平民综国 时用合际 性性性性
1.4.1国际性
履行所缔结的国际条约 在国内立法中确认
1.4.2综合性
公法:协调国家之间的法律规范
主权、领土、国籍、国家关系等 例:芝加哥公约、航空刑法
私法:国内法中的涉外民法
1.5.1国际航空法
国际条约
公约 议定书 协定
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
1.5.1.1公约
国际航空法中最高级别 由缔约国缔结 不是国家法之上的法律
1.5.1.1公约
我国加入的国际航空法体系
芝加哥体系 华沙体系 航空刑法体系
日本航空法发展的历史
![日本航空法发展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ad8ed3152d380eb62946dd3.png)
(一)日本航空法发展的历史:1920 年,日本为了加入巴黎公约,在陆军省设立了航空局,以保护民间航空。
1921 年,根据巴黎公约制定了《航空法》(称为旧航空法)。
为了保证其有效实施,具体生效日推迟到了1927 年。
此后,在军事力量的推动下,航空运输事业发展迅速。
1929 年,成立了国策航空公司,并制定了《大日本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法》。
1938 年,颁布了《航空器制造企业法》。
二战后,受战争期间民用航空参与军事的影响,联合国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在与日本政府交换备忘录中明确要求全面禁止民用航空,与航空相关的机构不问公私一律解散。
禁止拥有航空器和从事航空运输,甚至禁止从事与航空有关的研究和实验活动,“旧航空法冶因此失去效力。
1950 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国内航空运输事业开放,但完全由外国航空公司承担航运任务。
[2]1952 年,恢复和平的日本,不再禁止民间航空活动,并且申请加入了1944 年的《芝加哥公约》。
根据公约附件规定的国际标准,新的航空法、航空法施行令(由内阁发布)和航空法施行规则(由交通省发布)制定后经过多次修改,一直沿用至今(2008 年6 月18 日最后修改)。
日本航空法仅适用于平时的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不适用于战时航空,也不适用于军事航空和国家航空。
根据《日本自卫队法》,军用航空由航空总队司令部、航空救援司令部、飞行教育集团司令部、航空开发实验集团司令部、航空部队司令部、航空混合团司令部、航空团司令部主管。
(二)日本法律体系日本航空法是调整航空器在空中的利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包括机场、空域、航行辅助设施、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从业人员、航空运输、航空保险、航空金融等。
日本航空法的法源包括条约(ereaty)和国内立法(national)两大部分。
日本参加的条约有:华沙公约、芝加哥公约、国际航空业务协定以及其他合作条约等。
其国内立法虽说也受公约的影响,但却自成体系,主要以航空法为核心,包括航空器制造和利用、机场的建设和利用、航空企业的设立和运行等相关立法。
航空法概述
![航空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4bfe127ba0d4a7303763a25.png)
一、 航空法的定义
早期各国航空法学者为概括、表述航空法的特征与实质, 对航空法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类:
(1) 航空法是一套关于飞机、空中航行、航空商业运输, 以及由国际、国内空中航行引起的、公法或私法的全部法律关 系的国际、国内规则。
(2) 航空法是一套支配由航空活动引起的或经其修改的制 度与法律关系的、公法与私法的、国际与国内的原则与规范。
(2) 双边协定。“二战”后,以《芝加哥公约》《华沙公 约》等公约为指导,签订了近2000个双边协定,交换过境权和营 运权,签订航路、运力和运费价格,这些协定有其共性规则和模 式。
(3) 国内法及法院判例。各国按照其加入的国际条约的基 本原则并结合本国实际颁布的国内法是航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国际惯例。航空法作为国际法的 一个门类,受国际法一般原则和习惯国际法的制约。
2. 国内航空法
中国民航的国内法规体系以国际民航的5大公约 及“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为蓝本,在符合中国宪 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实际而逐步完善的。
中国国内航空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行业规章 三级构成。
六、 航空法规的作用
(1) A维dd护y领our空te主xt i权n h。ere (2) 确Ad保d y飞ou行r te安xt全in。here (3) A促dd进y航our空te运xt i行n h畅ere通。 (4) 保护民用航空活动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 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2) 活跃时期(1914—1943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作为一种有效的作战工 具或武器,大显神威。各国纷纷投入了科技力量,使飞 机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发展。各国从航空技术的 进步中认识到,飞机具有无限的发展前途。同时,战争 的实践也对航空国际法律制度上统一认识起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战后,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的逐渐明朗推动了国 际航空立法的第一次革命。这个时期的航空国际文件为 后来的国际航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航空法习题
![航空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40f01455270722192ef74c.png)
第一章. 航空法学的基本理论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航空法”的英文术语中哪一个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采用的()。
A. Aviation lawB. Navigation lawC. Air-aeronautical lawD. Air law2.1944年《芝加哥公约》第89条规定:“如遇战争,本公约的规定不妨碍受战争影响的任一缔约国的行动自由,无论其为交战国或中立国。
”这一规定反映了航空法的哪一特征()。
A.国际性 B.平时法 C.独立性 D.战时法3.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96年B.2005年C.1995年D.2006年4.下列哪一公约被认为是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中的宪章性文件()。
A.1944年芝加哥公约B.1929年华沙公约C.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D.1963年东京公约5.下列哪一公约是调整国际航空犯罪的()。
A.1944年芝加哥公约B.1929年华沙公约C.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D.1963年东京公约6.下列哪一公约是调整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造成损害的()。
A.1944年芝加哥公约B.1929年华沙公约C.1952年罗马公约D.1963年东京公约7.国际航空法的第一个多边国际公约是()。
A.1944年芝加哥公约B.1929年华沙公约C.1952年罗马公约D.1919年巴黎空中航行管理公约8.下列哪一公约首次确立了领空主权原则()。
A.1944年芝加哥公约B.1929年华沙公约C.1952年罗马公约D.1919年巴黎空中航行管理公约9.1944年《芝加哥公约》第89条规定:“如遇战争,本公约的规定不妨碍受战争影响的任一缔约国的行动自由,无论其为交战国或中立国。
如遇任何缔约国宣布其处于紧急状态,并将此通知理事会,上述原则同样适用。
”请问,上述条文的规定反映了航空法的什么特征?()A.国际性 B. 兼有公法和私法 C. 平时法 D.独立性二、多选题1.空中航行的基本条件包括()等。
航空法 第一章
![航空法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176dee2e009581b6bd9eb3f.png)
如果是人为破坏造成的事故,为避免人 为干扰而产生了民用航空安全保障问 题——民用航空安全保障体制 事故发生涉及的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为避免事故给航空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 及确实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引入了航空 保险制度 通用航空的建设与发展 民用航空组织
民航法是20世纪初的产物。 为什么要立法呢? 因为民用航空成为一个国家的一项 重要经济活动,航空科学技术、航空企 业以及有关部门成为一国经济结构的重 要门类时,致使立法的必然性。
民航法的国际性主要体现:P4
(一)国际航空活动对统一的航空技术标 准的需要,要求民航法具有国际性,并 制定统一的航空法律规范。 MH/T 3145.124-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3145.125-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3145.126-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4013-2002 航站自动情报服务系统
第二节
航空法的渊源
我们所研究的的航空法的渊源仅仅是民航法的组 成和具体的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式,即民航法的形式渊源: 一、国际条约 1.多边国际公约 2.双边协定 二、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 三、国内法及法院判例 四、其他
1783年11月21日,蒙特格菲尔兄弟乘气球升到了900 米的高空,最后平安降落在9千米以外的巴黎的另 一侧,共飞行了25分钟。这是人类飞向天空的第 一步!
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飞鸟”号(flyer )
1903年12月1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鸟”号腾 空而起,它的驾驶员就是威尔伯莱特。他用了59秒 的时间飞行了260米。这就是后来为全世界所公认的 第一次自由飞行。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航行——
跨英吉利海峡飞行
第一章导论 航空法
![第一章导论 航空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924e45b307e87101f696b1.png)
第一章导论1.1 航空法的概念1.2 航空法的主要特征1.3 航空法的渊源与结构1.4 航空法发展简史1.5 中国民航事业及其法制建设1.6 航空法学及其研究方法1.1 航空法的概念●航空活动从一开始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法律规则,因其不仅对飞行员和旅客具有危害性,对地面人员和一般的公众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当蒙特戈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气球的升空和飞行后,法国政府在1784年4月23日颁布了治安法令,规定没有事先的许可,气球不得飞行。
●随着航空器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出现,许多国家开始颁布空中航行法案,如,英国在1911年,奥匈帝国在1912年,德国在1913年,法国在1914年。
航空器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就其基本特征而言,既可以作为战时的武器和运载军用物资与人员的工具,也可以在和平时期充当客货载运的器械,从事民用航空运输。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用航空就是民用航空运输,民用航空法也就是民用航空运输法律。
一、航空法的名称二、航空法的定义三、航空法的调整对象四、航空法的性质一、航空法的名称–当今普遍采取的名称: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使用的术语,•英文“Air Law”•法文“Le Driot aérien”•中文“航空法”–系指关于航空器运行以及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不包括无线电传播和外层空间的活动,其法律调整已分别形成了新的法律分支,即电信法和外层空间法。
二、航空法的定义• 1.空中航行基本要素•“航空”,顾名思义,是指任何器械凭籍空气的支撑力,在空气空间运行的活动,即空中航行。
•空中航行基本要素——空气空间,即空域——航空器——航空人员——地面保障设施2. 航空法的定义•航空法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航空法的调整对象1.航空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民用航空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协调民用航空与非民用航空,特别是与军用航空的关系。
2.民用航空与军用航空、公务航空•民用航空:指除军用航空和公务航空以外的一切航空活动。
第一单元民航法规概述要点
![第一单元民航法规概述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248707964bcf84b9d57b8d.png)
二、航空法的形成和统一法活动
随着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私法方面的法律冲 突问题经常发生,因而开展了统一私法的国际 活动。 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航空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些国家的国内航空法也在逐步完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随着 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的逐渐明朗,出现了国际航 空立法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期形成的国际文 件,为后来的国际航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航空法的定义
空中航行基本要素:
——空气空间,即空域 ——航空器 ——航空人员 ——地面保障设施
二、航空法的定义 航空法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 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航空法的调整对象 民用航空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 协调民用航空与非民用航空,特别是与 军用航空的关系。
1.2 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一、航空法的国际性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三、民用航空的平时法 四、航空法的独立性
四、航空法的独立性
国际法的 新门类、新学科 自成一类, 独立的法律学科
独立性是相对的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囊括公法与私法
航空法的综合性:
指调整民用航空及其相关领域中产生 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手段纵横交错 ,法律调整的方法多样化,综合在一 起构成为航空法。(特别法优于一般 法) 囊括公法与私法
什么是法?道德?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道德高于法律, 法律是靠国家暴力机关强制执行, 有强大的约束力和威摄力, 道德是靠人的良心与社会舆论,没 有约束力。
什么是法?
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单元 民航法规概述
背景知识: 1、航空法作为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 民用航空活动为主要调整对象,内容兼跨公法和私法。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课件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8eb8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7.png)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 1928年,政府开始筹办民用航空; • 1929年,沪蓉航空管理处成立,开辟上海--
-南京航线; • 1930年,与美商合资组建中国航空公司; • 1931年,与汉沙合资组建欧亚航空公司; • 1933年,西南五省组建西南航空公司;
• 1997-2003年,由速度型转化为效益型,精简机 构,航空公司与政府分离,机场关系得以理顺;
• 2004-2008年,购买新飞机,增、扩航路,追加 民航教育投资,中国民航实现第二次大发展, 我国由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 1949年11月9日,中国航/中央航两航起义,4000余员工 参与,12架飞机,由香港飞大陆;
•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民航局成立; • 1954年,民航局归国务院领导,成立中国民航总局,属半
军事化组织; • 1949-1965年,购买新飞机,扩建、新建一批机场,开辟
新航线,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单线式航空网络;重点是航 空制造业和空军,民航只从属于军事航空。首要任务是保 障政府和军事人员交通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处理一些紧急 事态,而客货运输任务放在次要位置; • 1965-1976年,十年动乱,民航处于停滞状态。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 喷气机研制进入实用阶段: • 1939年,德国首次出现; • 1941年,英国试飞; • 1950年,英国“子爵号”涡桨飞机投入使用; • 1952年,英国“彗星号”四发涡喷飞机投入航线
使用,因“疲劳断裂”三次空中解体; • 1956年,苏联“图-104”投入航线; • 1958年,美国“波音-707,DC-8进入航线,喷气
航空法(2)
![航空法(2)](https://img.taocdn.com/s3/m/fb5687c2d5bbfd0a79567394.png)
专属经济区和防空识别区
• 专属经济区 (P82)、等等。 • 防空识别区(ADIZ, P78)
航空运输管理
• 航空运输管理是指一国对于航空运输市场 进行管理的制度。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 航线许可、运价制定等方面 • 我国:严格管理制度 • 美国:航空自由化(放松管制)
③空域是一种经济资源
• • • • 传统观念:安全、管制; 现代观点:经济、效率; 应更好地利用它为经济建设服务。 如空层的划分、低空的开放、航线资源利 用等。
(三).平时性
• 航空法是一种平时法:
• 航空法只适用于和平时期,不适用于战争 时期或紧急状态
四、 航空法的简史
• (一)、早期的航空立法活动 • 航空法是伴随航空活动而产生和发展。 • 古罗马格言: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土地 的上空。 • 第一部航空法令。1874年巴黎市警察令: 未经批准,不得升空;不得引起惊恐。 • 后来,陆续规定:不得投射物品;禁止携 带相机;等等
与空气空间(Airspace)之分。 关于两者的分界有三种观点:
关于分界的三种观点:
空气说; 实际控制说;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说。
空气说:
• • • • • • ——有空气存在的区域为空气空间,没有 空气的区域为外层空间。 ——大约370公里高度。 ——符合空气空间的科学属性,但实用性 不强。 ——采用的国家不多。
1.6亿公里
•外层空间
370公里
100公里
热成
80公里
空气空间
中间
40公里
平流
10公里 海平面
对流
实际控制说
• ——领空的高度应以各国实际能够控制的 高度为界。 • ——各国领空实际高度不一,强权政治。 • ——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 发达国家反对。
法国空航(法航)发展简史
![法国空航(法航)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baf09c56be23482fb4da4c31.png)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简史升空飞行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愿望之一.千百年来,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飞行的美妙神话和传说,而家喻户晓,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科学技术长期落后,飞行的探索直到近代一直处于盲目的冒险和无尽的幻想阶段.在人们认识到简单模仿鸟类的扑翼飞行方式并不能使人升空之时,在近乎偶然的发现情况下,人们开始转向轻于空气的航空器的研究.1783年,载人热气球和氢气球相继研制和试验成功,标志着人类在征服天空的漫长历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伟大一步,实现了古老的升空飞行理想.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新型动力装置——内燃机.与此同时,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理论,试验研究也初步进展.这两方面的发展为重于空气航空器——飞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19世纪后期,欧洲和美国都有许多航空先驱者探索研究,试验滑翔机和动力飞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综合前人的探索工作并依据自己的研制成果,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历史上第一架有动力,载人,可操纵的飞机,开创了现代航空新纪元.20世纪头十几年是航空技术初步达到使用化,飞机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航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空气动力学也在本世纪初建立起来.升力理论,阻力理论和飞行力学理论成为指导飞行器设计,提高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相继组建了国家级的空气动力学和相关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从此,飞机的研制和试验从个人盲目实践行为变成有科学技术指导和严密组织的工业门类.航空的发展走上了真正科学的道路.在飞机诞生的同一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建立了火箭和航天飞行理论.此后,法国的埃斯诺—贝尔特利,美国的戈达徳,德国的奥伯特也阐明了利用火箭进行太空飞行的基本原理.1926年,戈达徳研制发射成功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经过徳,美,苏等国一大批火箭先驱者的努力,液体火箭技术逐步发展成熟.1942年,德国研制成功实用的弹道导弹,为战后发展大型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奠定了基础.战后在冷战的背景下,苏美两国大力发展弹道导弹.1957年8月,苏联研制成功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1957年10月4日,苏联利用洲际导弹技术研制成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终于跨入了航天时代.航天技术发展之快是航天先驱者们未曾预料到的.相关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航空领域的许多技术的直接应用加快了航天的发展.同时冷战和太空竞赛客观上为航天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仅过了4年,载人太空飞行便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古老的人类遨游太空的理想.1969年7月,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标志着人类征服太空取得了又一次历史性突破.航空航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航天技术又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学科.它以众多科学技术学科为基础,集中应用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新成就.同时,航空航天技术又为这些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手段,提出了新任务.高度综合性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发达程度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第1章 飞行器分类一般把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统称为飞行器.通常飞行器可分为三大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航空器是指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航空器根据飞行原理分为空气静力飞行器(又称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空气动力飞行器(又称为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空气静力飞行器依靠空气的静浮力升空飞行,包括气球和飞艇;空气动力飞行器依靠本身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包括飞机,直升机,滑翔机,旋翼机和地效飞行器等.航天器是指主要在大气层之外的空间飞行的飞行器.例如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在引力作用下完成类似于天体的轨道运动.火箭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而升空,可以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导弹是一种弹体带有战斗部,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轨迹的飞行器.导弹与火箭都属于一次性使用的飞行器,人们往往把它们归为一类.1.1 航空器航空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来分类,有的根据飞行器的活动范围,使用条件分类,也有的根据飞行器的外形特征,产生升力的原理以及用途来分类.按照产生升力的原理,可将航空器分为如下两类.(1)空气静力飞行器空气静力飞行器也叫做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其主体是一个气囊,其中充以密度小于外界空气密度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由于气球所排开的空气重量大于气球本身的重量,故能够漂浮在空气之中,就像软木塞漂在水里一样.由于空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这种航空器在上升时,其升力(浮力)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到达一定高度时就停止.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固定位置上.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飞行路线可以控制.(2)空气动力飞行器空气动力飞行器也叫做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是靠自身与空气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升力升空飞行的.这种航空器主要有固定翼航空器和旋翼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滑翔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和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此外还有一种模拟鸟类飞行的扑翼机,很早就被航空先驱们所探索,但至今尚未取得载人飞行的成功.飞机是最主要,应用范围最广的航空器,其特点是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产生升力的固定翼和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飞机按用途可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军用飞机是按各种军事用途设计的飞机,主要包括歼击机(战斗机),截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攻击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军用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和舰载飞机等.民用飞机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包括旅客机,货机,公务机,农业机,体育运动机,救护机和试验研究机等.1.2 航天器航天器是指在稠密大气层外环绕地球,或在行星际空间,恒星际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飞行器,又称空间飞行器.航天器可以分为无人航天器与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按是否绕地球飞行又可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又可分为载人飞船,航天站(又称空间站)和航天飞机.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载人航天器具有生命保障系统. (1)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个人造天体,它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围绕地球运行.人造地球卫星是数量最多的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有以下优点:无需动力就能在大气层外长时间运转;活动范围大,高度从几百千米到几万千米;能不受限制的飞越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甚至全部地区上空.由于具有上诉优点,卫星能在很短时间内从一定高度上对广大区域或空间进行探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既能用于科学研究(如空间探索),又能为国民经济服务(如通信,导航,气象,资源勘探,大地测量等),还能为军事服务(如侦察,预警等).卫星按其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等,如中国的实践二号科学探测卫星.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服务,主要有通信及广播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侦察卫星等,还有专门用于军事的截击卫星,部分卫星还具有多种功能.应用卫星如中国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各种在轨试验,如中国的实践一号试验卫星.(2)空间探测器空间探测器是指对月球,其他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探测器,也称深空探测器.探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人造地球卫星差不多,只不过探测器携带有用于观测天体的各种先进观测仪器.空间探测器按探测对象分为:月球探测器,金星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土星探测器,木星探测器,哈雷彗星探测器,太阳探测器和宇宙探测器.例如,携带地球各种信息的先驱者号宇宙探测器,目前已经飞出太阳系,试图寻找地球外智能生命.(3)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载乘宇航员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宇宙飞船是三种载人航天器中最小,最简单,最先使用的一种,可分为卫星式,登月式和行星际式三种.前两种已在20世纪发射成功,后一种有望在21世纪问世,并且很有可能是载人火星飞船.宇宙飞船只能使用一次,一般可单独飞行数天到十几天,也能作为往返于地球和空间站之间或地球和月球之间及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的太空"渡船";还可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目前发射最多,用途最广的飞船是卫星式飞船.卫星式飞船实质上就是更大的人造地球卫星,不过它能载人,因此它要比人造卫星大得多,要有专门的防辐射的增压舱及生命保障系统,应急救生系统和回收系统等.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就是一艘卫星式飞船,它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它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为飞船的飞行和返回提供能源和动力.(4)空间站空间站是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基地,又称轨道站或航天站.空间站实际上是巨大的载人飞船,一般设有工作舱,服务舱,对接舱,并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研究及实验主要是考察长期失重的影响和失重下的一些科学实验.美国有天空实验室,前苏联有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航天工程,共有16个国家参与研制和运行.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部件组成.(5)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世界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也是一种多用途的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都是一次性使用,耗资很大,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降低成本,这就是航天飞机.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太空,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航天飞机由一个轨道器,两个固体助推器和一个大型外挂油箱组成.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共有7架航天飞机轨道器,它们是"企业" 号(试验机),"哥伦比亚" 号,"挑战者" 号,"发现者" 号,"阿特兰蒂斯" 号和"奋进"号以及俄罗斯的"暴风雪" 号.由于前苏联社会动荡和解体,"暴风雪"号始终未能投入使用,其继承者俄罗斯由于经济原因取消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目前,一种无需助推器和外储油箱,具有航空器和航天器两者特性的"空天飞机"正在研制试验中,如美国的"冒险星"计划."空天飞机"将填补传统的航空器和航天器飞行范围之间的"真空地带".1.3 火箭和导弹1.火箭火箭有时指火箭发动机,有时又指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作为完整飞行器应为后一种说法,即火箭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火箭发动机按使用的能源分为化学火箭,核火箭和电火箭.化学火箭又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混合推进剂火箭.以火箭为动力的飞行器按用途可分为无控火箭,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三类.其中,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既可以是战斗部,也可以是各种航天器.无控火箭弹(炮)为近程无控单级火箭,带有弹头.通常设计简单,无制导系统,命中精度较差,但可多发齐射,覆盖面大,弥补了精度之不足.可车载或机载发射,机动性较好,比火炮使用方便,破坏威力也较大.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前苏联著名的柯秋莎火箭弹,其巨大威力曾让德国法西斯吃尽了苦头.探空火箭是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探空火箭一般为无控火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发射方便等优点.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探测大气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陨尘等多种日-地物理现象.探空火箭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飞得低,是30—200km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2.导弹导弹是一种武器系统,因此完整的应叫做导弹系统,它应包括导弹及其地面设备.导弹本身一般由战斗部,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及弹体四大部分组成.导弹按发射位置和目标可分为: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地,空空,空舰导弹;舰舰,舰地,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地,潜舰导弹.导弹按攻击目标分为:反飞机,反舰,反潜艇,反坦克,反雷达,反辐射和反弹道导弹等.其中,反雷达导弹是指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引导,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又叫反辐射导弹.在电子对抗中,它是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导弹按作战使命可分为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是指用于打击常规目标的导弹.战略导弹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通常携带核弹头,用于打击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目标,以及拦截来袭战略弹道导弹.战略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导弹按弹道及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弹道式导弹与有翼式导弹.弹道式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称为主动段),关机后按自由抛体轨迹飞行(称为被动段)的导弹.有翼导弹又分为巡航导弹和可作高机动飞行的导弹(一般为十字形翼面).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第2章 世界航空发展简史飞向天空,是人类亘古以来的梦想,是古往今来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但人类真正实现升空飞行是在18世纪末期.与漫长的人类文明相比,200余年的航空发展史只能算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2.1 远古的神话与传说自古以来,人们就怀有对飞行的渴望.看到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人们都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飞行在天际之间.在世界各民族绚丽多彩的神话中,都能找出许多人与鸟比翼齐飞的美好传说.中国古代流传的嫦娥奔月,仙女下凡和孙悟空腾云驾雾等神话故事,充分反映出人们对飞行的遐想和渴望.敦煌壁画中的嫦娥奔月图 代达罗斯父子世界各国也有类似的模拟鸟类飞行的传说和活动.在西方的神话中,许多神仙都长有翅膀,或拥有飞翼作为座椅,长着一对小小肉翅的可爱小天使,至今还被人们当作吉祥物;古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父子,用蜡和羽毛制作了能飞向的翅膀,为的是逃出米诺斯国王对他们的禁锢.结果,欣喜若狂的儿子伊卡洛斯不听劝告,越飞越高,最终因蜡被太阳的光热所融化,不幸掉入汪洋中.阿拉伯神话中的波斯地毯,古条顿传说中魏兰所拥有的飞行马甲,古波斯国王卡考斯的摩托飞车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能工巧匠韦兰用铁锻打的能飞的金属羽衣等,都反映了古人对飞行的设想和渴望.16世纪初,被后人公认为世界航空科学研究创始人之一的著名画家达芬奇长期观察和研究鸟的飞行,在他所写的《论鸟的飞行》一书中绘制了许多飞行器设计草图,并且他还亲自制作了一个十分精巧的,灵活,能模仿鸟的扑翼动作的扑翼机,并让自己的仆人做第一次飞行试验,结果不幸摔断了腿.在达芬奇之后,还有许多人在继续研究探索扑翼飞行,如意大利人布拉蒂尼和格里马尔蒂,德国人梅希尔鲍尔,法国人笛弗格等,但他们的努力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使飞行由梦想变成现实.一直到17世纪,人们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同鸟的肌肉发出的动力相比,人类的手臂和腿所能发出的动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所以不可能靠振动人造翅膀来飞行.2.2 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与发展在中国五代时期,曾出现过依靠热空气升空的气球雏形"孔明灯",将之升入空中,作为战争联络的信号.据有关史料记载,1306年前后,中国元朝宫廷每逢节庆日,都会放出热烟气球升空助兴.这说明中国民间的热气球制作和运用已经相当成熟.随着中国与欧洲贸易交往的增多,孔明灯的制作技术也随之传入欧洲,进而在后来发展成为热气球.1670年,意大利修道士徳拉纳才绘制出设想图,即用4个直径各为6.1m真空铜铝箔薄壁圆球,吊起一具船型吊仓,以悬浮在空中.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即薄铜皮的真空圆球会被外部大气的压力所压扁,因而是不可能成功飞行的.1783年9月19日,法国首都巴黎凡尔赛宫前热闹非凡,国王路易十六,玛丽皇后,满朝文武官员和13万市民汇聚一堂,观赏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最精彩,最壮观的气球升空表演.蒙哥尔费兄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气球下面系着一只用柳条编织的吊篮,将第一批"乘客"一只山羊,一只鸭和一只公鸡升到了520m高空,在飞行了8min,3.2km后,气球和小动物安全着陆.国王路易十六大喜,当即宣布将以后的热气球都命名为"蒙哥尔费气球".在第一次升空取得成功的鼓舞下,蒙哥尔费兄弟把气球直径加大到15m,高23m,容积约为2200立方米,并在气球的表面上绘制了皇家徽章和宫殿图案,在气球的下面吊着一只回廊式吊篮,底部中空处还吊着一个火盆,以便在飞行途中给气球内的空气加热.同年11月,两个法国人乘热气球上升到900m高,腾空,随风漂移约10km,揭开了人类飞行的序幕.人类几千年飞向天空的梦想终于第一次变成了现实.1783年9月19日,蒙哥尔费为国王路易十六首次举行动物飞行表演热气球升空后又出现了氢气球和氦气球,其升空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氢气球的发明是气球技术的重要阶段,一直流传至今.最早发明并实践氢气球飞行的先驱者是法国科学家查理教授.后来采用氦气代替氢气,气球制作和飞行也就更加安全了.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一台3马力(约2205W)蒸汽机带动螺旋桨的推进装置,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操纵飞艇.它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按选定的方向飞行,不再单纯随风漂移.吉法尔飞艇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9世纪末,终于出现了有实用价值的飞艇.德国的齐柏林制成了硬式飞艇,用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性能比其他的飞艇好,转载量也大,不久便在军事和交通运输上得到了应用.飞艇的研究,制造和应用,已在全球许多地方得到了发展.飞艇先驱齐柏林 齐柏林式硬式飞艇1910年6月22日,德国飞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定期空中航线,往返飞行于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地,航程193km.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从1910—1914年的4年中,齐柏林制造的多种型号飞艇共飞行了274万km,运送旅客35000人次而无一伤亡,使其风光一时,名声大振,并迅速想全世界蔓延开来,在各国兴起了飞艇热.当时欧洲就有5个国家制造了近40艘各式飞艇,并用来建立各自国家的飞艇部队,其中法国12艘,德国11艘,俄国4艘,英国和意大利各6艘.当1914年7月28日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艇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很快就投入了战斗.德国最先在飞艇上配备了火炮,机炮和炸弹,用来对敌方进行攻击和轰炸,并可执行侦察和预警任务.20世纪最初30年是飞艇的全盛时期.1929年夏,超豪华巨型飞艇LZ-127"齐柏林伯爵"号完成了载客状态下的首次环球飞行,此次壮举比民航飞机的环球飞行早了12年."齐柏林伯爵"号飞艇长236m,最大直径30.48m,气囊容积110450立方米,艇上装有5台412kw的内燃发动机和5副螺旋桨,最高速度128km/h,艇上可载客20~35人,艇上工作人员40人,此外还可搭载15t货物.比"齐柏林伯爵"号更为巨大的"兴登堡"号飞艇全长248m,庞大的飞艇吊舱内设有酒吧,餐厅,卧室,厨房,吸烟室以及散步走廊,甚至还配置了一架大三角钢琴.到1937年4月底,"兴登堡"号安全往返于大西洋上空56次,成为联系欧美大陆之间的主要空中运输工具.1937年5月6日,由于氢气被电火花引爆造成"兴登堡"号爆炸,造成97名乘员中35人的死亡,也宣告了航空史上飞艇时代的结束. "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兴登堡"号飞艇爆炸由于飞艇在载运能力和使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新动力,新材料,新工艺,新机载电子设备和氦气的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后,飞艇事业又有了复苏的迹象.德国,英国,荷兰都先后制成了大型飞艇.其中1996年荷兰研制出的"千禧导航"号飞艇,长74m,直径29m,速度148km/h,最多可乘坐230名旅客.除客运之外,飞艇还广泛应用于运送巨型物资,安装高压电线,电视摄影,地质考察,森林防火和农业播种施肥等.我国也在1985—1986年间研制成功了"天舟"号载人热气飞艇.2.3 飞机的诞生气球和飞艇都是轻于空气的飞行器.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是风筝.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与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风筝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中国的风筝,如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中有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国家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从鸟的飞翔和风筝的飞翔中得到启示,认为用固定机翼同样能使比空气重的东西飞起来.人类关于飞行的许多探索和尝试是从模仿鸟类的飞行开始的.轻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出现,激励着人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从研究鸟类飞行着手,发明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但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获得升力;其次是解决稳定,操纵问题;最后是解决动力问题.在实现重于空气的飞行之前,人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先驱精英 与飞机发明仅差一步之遥在这些探索过程中,有不少先驱者都作出了牺牲.约在1002—1010年间,阿拉伯人阿尔达瓦里用一对木制翅膀从一塔顶跳下,试图进行滑翔飞行,结果坠地身亡,试验没有取得成功.在1010年,英国僧人埃尔默将两队人造翅膀捆绑在四肢上,从一塔顶跳下,向前滑行了200m,结果腿骨受伤.。
第一章 航空法概述总结
![第一章 航空法概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0083176edb6f1aff001f32.png)
The mature and perfect period of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ir law begins with : • The convention of Chicago was concluded in 1944 • The first hot air balloon was invented in 1783 • " Paris Convention " was concluded in 1919
第一章 航空法概述
2012年3月
• 1航空法定义:航空法是调整因民用航空和 航空法定义: 航空法定义 与民用航空有关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What is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to The Civil Aviation Law ? • Adjust the civil aviation and activity related to civil aviation • Adjust all aviation activities • Mean 《The Civil Ai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pecially
• The aviation criminal law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hat our country accedes to have: 1 、Warsaw Convention in 1929; 2、Chicago Convention in 1944; 、 3、 3、Tokyo Convention in 1963, Hague Convention in 1970; 4、Montreal Convention in 1971 、
航 空 法
![航 空 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fd908df5335a8103d220b8.png)
第三节 民用航空组织及技术规范
• 一、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1.背景 • 1919年《巴黎公约》,成立了国际空中航行委员会(ICAN),它是
今天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前身。 • 2.国际民航组织的性质 • 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17个专门机构之一,是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
的政府间组织,也称官方组织。 • 3.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和目的 • (1)宗旨 在于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并促进国际航空运输
或财产的安全;危害航空器内的正常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 犯罪分为 :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应受惩罚性
• 3.管辖权
• 管辖权包括两层含义:
• 司法管辖—规定哪类国家可以对在该航空器内的犯罪和行 为行使管辖权
• 立法管辖权—要求每一缔约国在其国内立法中确认此类犯 罪性质并给予惩罚
• 4.机长的权力
• 机长权力范围:(1)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关闭时起, 到打开任何一扇机舱门以卸载时止;(2)航空器迫降时, 到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时止
• 5.缔约国的权力与责任
• 如果降落地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则有以下权力与责任:
• (1)准许机长提出的使案犯下机
• (2)接受机长移交给他的案犯
或所开票据不合格不限责任是作为对承运人和遵守条约规定的一种有效制裁 措施 • (3)管辖法院和诉讼时限 • 关于有权受理诉讼四种法院的规定(承运人住所地,主营业地、办理合同的 承运人营业机构所在地,目的地)由原告选择,诉讼时效为到达目的地之日 起,两年内提出,否则即到期消失。
• 2 华沙体系存在的问题 • 以1929年《华沙公约》,及后续8个协定书或修订文件组成的“华沙
•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分为: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 正当防卫:正在发生不法侵害、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得超过必要
最新民航法的发展历史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民航法的发展历史专业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f7b431b0aa00b52acfc7caf6.png)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一、民航法的萌芽时期
1910年,巴黎,欧洲19国开会讨论制定国际航 空立法的问题。
因政治分歧(航空自由,还是领空主权))未 果,但公约草案所提出的很多关键性词汇、概 念乃至条文,被后来的国际公约所采纳,至今 未变。同时促使各国颁布了首批空中航行管理 法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现代民航法的发展时期
(二)航空私法规则的完善 1.1948年《日内瓦公约》的制定 2.1952年《罗马公约》及其《议定书》的
制定 3.对1929年《华沙公约》的修订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民பைடு நூலகம்法的形成和完善时期
1929年10月,在华沙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航空私 法会议上,制定了至今仍在有效运转的《统一 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通称1929年 华沙公约)。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航空承运人的损害赔偿 责任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上第一部重要的航 空私法公约。
迄今,约有150多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 我国也于1958年7月20日加入。因此,华沙规 则已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约束力。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民航法的形成和完善时期
民用航空法概述
![民用航空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3b749f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b.png)
民用航空法概述课时教学教案[课程引入]引入:1.法律的属性是什么?(1)讲述法律属性的体现;(2)讲述法律的属性对于民航法发展的意义。
2.互动:你对法律有多少了解?你接触过吗?你能说说法律之渊源?3.总结:所谓法律渊源,它本身是一个法律上的术语,是指法律来源于什么。
民用航空法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要讲清楚法律的渊源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现在一般都将法律的渊源看做是法律的组成和具体表现形式。
4.那么民航法学的由来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5.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民用航空法概述思考:(1)民航法的由来是什么?(2)民航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1.民航法的渊源:民用航空法的渊源是指民用航空法来源于哪里。
航空法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依照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民航法学》的渊源主要包括《多边国际公约》《双边协定》《国内法及法院判例》《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国际组织的立法或准立法文件》《国际民间航空组织通过的决议》《国际间合同性协议》等法律文件。
2.发展阶段民用航空法的发展经历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现代民航法的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从民航空法在国外的发展与在国内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民航法的组成民用航空法主要由国际条约、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国内法及法院判例等组成。
1.国际条约:(1)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并确定其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国际书面协议,也是国际法主体间相互交往的一种最普遍的法律形式。
其名称包括:条约、公约、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宣言等。
视频:国际条约是什么。
(2)国际条约介绍①1929年10月13日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简称《华沙公约》,是一项有关航空运输规则的专题性公约,分5章41条,对国际航空运输的范围、运输凭证、承运人的责任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第五章 航空法和外层空间法
![第五章 航空法和外层空间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38c3c8e518964bce847c65.png)
•
第四节外层空间法的历史发展与外
(二)救助、送回和归还制度
• 1、关于通知 • 2、救助和送还宇航员 • 3、归还空间物体
(三)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
• 规定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将其
发射的空间物体进行登记的制度,以便更 好地进行外层活动的合作和有助于辨认空 间物体归属的发射国家或国际组织,确定 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并促进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法的实 施和发展。
• 1、领空主权 • 中国对其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域具有完全
的、排他的主权。
• 2、外国民用航空器的航空运输 • 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规章和条件 • 3、查验和处罚 • 在外国航空器降落和飞出中国时查验它的
飞行必备文件。
第三节 惩治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 的非法行为
• 一、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之确定 • 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确定的根据是
③探索和利用外空应为和平目的。 ④天体及其资源属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待到可以开发资 源时要建立国际制度。
第五节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制度
• 一、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 • 1、共同利益原则 • 2、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 • 3、不得据为己有原则 • 4、限制军事化原则 • 5、援救宇航员原则
一、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
• ④破坏或损害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 ⑤故意传送虚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这些犯罪的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27bcece80975f46527d3e12b.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的逐渐 明朗,出现了国际航空立法的第一次高潮。 明朗,出现了国际航空立法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 期形成的国际文件, 期形成的国际文件,为后来的国际航空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基础。
1.4 航空法发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年 月 日至 日至12月 日在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日在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邀请同盟国和中立国出席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邀请同盟国和中立国出席会议,除德意日等 轴心国”没有资格派代表出席, “轴心国”没有资格派代表出席,苏联因不满某些中立国没有派 代表出席外,实际与会的共52国 代表出席外,实际与会的共 国,这是航空法发展史上规模空前 而影响最为深远的盛会。 而影响最为深远的盛会。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就是制定了被称作国 际民航宪章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通称1944年芝加哥公约)。 年芝加哥公约)。 际民航宪章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 年芝加哥公约 该公约取代了1919年巴黎公约和 年巴黎公约和1928年哈瓦那公约,并废止一 年哈瓦那公约, 该公约取代了 年巴黎公约和 年哈瓦那公约 切与该公约相抵触的协议。因此, 切与该公约相抵触的协议。因此,芝加哥公约是现行国际航空法 的基础文件。 日止, 的基础文件。至2000年11月3日止,共185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 年 月 日止 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 该公约。我国也于1974年2月15日承认了该公约。 日承认了该公约。 该公约。我国也于 年 月 日承认了该公约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一、人类的飞行活动和航空法的萌芽
1783年,法国,Mongolfier Brothers 制造的可用于运载的热气球升空。 年 法国, 制造的可用于运载的热气球升空。 1784年,巴黎市政当局发布了治安法令:未经批准,不得放飞。这大概是人 年 巴黎市政当局发布了治安法令:未经批准,不得放飞。 类历史上第一个航空法令。 类历史上第一个航空法令。 1902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浮空 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 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 器的法律制度》 器的法律制度》。 1910年,巴黎,第一次国际空中航行会议,因政治分歧未果,但公约草案所 年 巴黎,第一次国际空中航行会议,因政治分歧未果, 提出的很多关键性词汇、概念乃至条文,被后来的国际公约所采纳, 提出的很多关键性词汇、概念乃至条文,被后来的国际公约所采纳,至今未 同时促使各国颁布了首批空中航行管理法令。 变。同时促使各国颁布了首批空中航行管理法令。
第二节 民航法发展史
![第二节 民航法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09a52acfd0a79563c1e7274.png)
1
民航法规的含义是什么?
2
民航法规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民航法的发展历史
航空教研室
李丹
本节课重难点
A
民航法发展历史包括哪 几个阶段
B
每个发展阶段都颁布了 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
课前引入
构架
萌芽 形成 发展 现代民 航法的 发展
民航法的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
1.萌芽时期(1783-1914)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 起飞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重于 空气的航空器:飞机
3.总结
1
的公约?
4.作业布置
总结里的两个问题写在笔记本上 下节课检查。
2.活跃时期(1914-1944)
巴黎公约
A、1919年10月13日,在巴黎签订了第一个国际航空法典 B、“巴黎公约” 全称:关于管理空中航行的公约 C、具有开元性的地位,成立了国际空中航行委员会(ICAN) D、最大历史贡献:首次确立了领空主权原则
3.成熟与完善时期
1
西班牙与美国不满“巴黎公 约” 罗斯福邀请各国规划战后大 发展的国际民航事业
2
芝加哥公约
A、1944年11月1日,在芝加哥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民航会议 B、“芝加哥公约” 全称: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C、宪章性文件,国际民航界公认的宪章 D、取代了以前和它抵触的各种航空公约,是现行航空 法的基本文件
航空刑法
A、东京公约 (1963) 全称: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B、海牙公约 (1970) 全称: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 C、蒙特利尔公约 (1971) 全称: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加哥会议
•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航空 美国: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从飞机制造到航空驾 驶人员是当时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 驶人员是当时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它在 战时生产的大型军用运输飞机, 战时生产的大型军用运输飞机,稍加改装 就可变成民用客、货机。 就可变成民用客、货机。如果在法律上打 航空自由”的通道, 开“航空自由”的通道,所有缔约国都开 放自己的领空,实行自由竞争, 放自己的领空,实行自由竞争,美国便可 如虎添翼,称霸国际航空界。 如虎添翼,称霸国际航空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的逐渐 明朗,出现了国际航空立法的第一次高潮。 明朗,出现了国际航空立法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 期形成的国际文件, 期形成的国际文件,为后来的国际航空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基础。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三、不断成熟与完善时期
1944年11月1日至 月7日在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年 月 日至 日至12月 日在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日在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邀请同盟国和中立国出席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邀请同盟国和中立国出席会议,除德意日等 轴心国”没有资格派代表出席, “轴心国”没有资格派代表出席,苏联因不满某些中立国没有派 代表出席外,实际与会的共52国 代表出席外,实际与会的共 国,这是航空法发展史上规模空前 而影响最为深远的盛会。 而影响最为深远的盛会。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就是制定了被称作国 际民航宪章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通称1944年芝加哥公约)。 年芝加哥公约)。 际民航宪章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 年芝加哥公约 该公约取代了1919年巴黎公约和 年巴黎公约和1928年哈瓦那公约,并废止一 年哈瓦那公约, 该公约取代了 年巴黎公约和 年哈瓦那公约 切与该公约相抵触的协议。因此, 切与该公约相抵触的协议。因此,芝加哥公约是现行国际航空法 的基础文件。 日止, 的基础文件。至2000年11月3日止,共185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 年 月 日止 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 该公约。我国也于1974年2月15日承认了该公约。 日承认了该公约。 该公约。我国也于 年 月 日承认了该公约
总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前, 总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以前,人类 以前 的航空活动基本上还处于试验阶段。 的航空活动基本上还处于试验阶段。这个时期还谈 不上成套规则。 不上成套规则。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二、国际航空立法的活跃时期
1919年10月巴黎和会上,顺利地制定了第一个国际航空法典 年 月巴黎和会上 顺利地制定了第一个国际航空法典——《空中航行 月巴黎和会上, 《 管理公约》 通称1919年巴黎公约)。这一公约在航空法发展史上具有开元 年巴黎公约)。 管理公约》(通称 年巴黎公约)。这一公约在航空法发展史上具有开元 性的重要地位。其意义在于,它是国际航空法的第一个多边国际公约, 性的重要地位。其意义在于,它是国际航空法的第一个多边国际公约,确立 了领空主权原则,为国际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石。它被誉为“ 了领空主权原则,为国际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石。它被誉为“航空 法的出生证” 标志着航空法的正式形成,表明了“ 法的出生证”,标志着航空法的正式形成,表明了“航空法是二十世纪的产 物”。 1929年10月,在华沙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航空私法会议上,制定了至今仍在有 年 月 在华沙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航空私法会议上, 效运转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通称1929年华沙公约), 年华沙公约), 效运转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通称 年华沙公约 这个公约相当完备地规定了运输凭证和航空承运人责任的一整套国际统一规 即使在整个国际私法领域,它也堪称统一规则的成功之作。 则。即使在整个国际私法领域,它也堪称统一规则的成功之作。至2000年11 年 日止, 国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 日加入。 月30日止,已有 日止 已有149国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我国也于 国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 我国也于1958年7月20日加入。 年 月 日加入 因此,华沙规则已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约束力。 因此,华沙规则已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约束力。
芝加哥会议
• 芝加哥会议在国际航空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上进 行激烈争论。会上提出的基本方案主要有三个: 行激烈争论。会上提出的基本方案主要有三个:
– 美国的“航空自由论”,主张在国际航空运输中不受 美国的“航空自由论” 主权限制,由各国进行自由竞争。 主权限制,由各国进行自由竞争。 – 英国的协调论,主张“航空秩序”,建立一定国际机 英国的协调论,主张“航空秩序” 构以协调国际航空运输,负责分配世界各条航路, 构以协调国际航空运输,负责分配世界各条航路,确 定运力和运费。加拿大方案基本与英国相同。 定运力和运费。加拿大方案基本与英国相同。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案,主张建立一个超国家性质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案, 国际机构,统一经营国际航空运输, 国际机构,统一经营国际航空运输,实现航空运输的 国际化。 国际化。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一.人类的飞行活动和航空法的萌芽 二.国际航空立法的活跃时期 三.不断成熟与完善时期
1.4 航空法发展简史
一、人类的飞行活动和航空法的萌芽
1783年,法国,Mongolfier Brothers 制造的可用于运载的热气球升空。 年 法国, 制造的可用于运载的热气球升空。 1784年,巴黎市政当局发布了治安法令:未经批准,不得放飞。这大概是人 年 巴黎市政当局发布了治安法令:未经批准,不得放飞。 类历史上第一个航空法令。 类历史上第一个航空法令。 1902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浮空 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 法国著名法学家福希尔提出了人类第一部航空法典的建议草案 器的法律制度》 器的法律制度》。 1910年,巴黎,第一次国际空中航行会议,因政治分歧未果,但公约草案所 年 巴黎,第一次国际空中航行会议,因政治分歧未果, 提出的很多关键性词汇、概念乃至条文,被后来的国际公约所采纳, 提出的很多关键性词汇、概念乃至条文,被后来的国际公约所采纳,至今未 同时促使各国颁布了首批空中航行管理法令。 变。同时促使各国颁布了首批空中航行管理法令。
芝加哥会议
• 英国:传统航空势力强大,因战争破坏和 英国:传统航空势力强大, 战时分工,只生产小型战斗机, 战时分工,只生产小型战斗机,而转产民 用客、货机尚须时日。 用客、货机尚须时日。其他欧洲国家在战 争中已成一片废墟, 争中已成一片废墟,在工业上也无实力可 因此,英国代表提出“航空秩序” 言。因此,英国代表提出“航空秩序”, 实际上是对经营国际航空运输实行管理和 限制。 限制。 结果英国的航空管理主张受到大多数与会 国的支持。 国的支持。
20世纪 年代到 年代航空私法规则不断完善 世纪40年代到 世纪 年代到70年代航空私法规则不断完善 20世纪 年代开始, 年代中到 年代,除在双边航空协定方面出现若干新的发展以外,国际 世纪70年代中到 年代, 世纪 年代中到80年代 除在双边航空协定方面出现若干新的发展以外, 航空法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或停滞的阶段。 航空法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或停滞的阶段。 20世纪 年代开始,航空立法领域再度活跃起来,但对传统规则的变更,尚需时 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纪 年代开始,航空立法领域再度活跃起来,但对传统规则的变更,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