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
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程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程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a5d61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0.png)
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程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封建制度的时期,这种社会结构深刻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每个人。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全面阐述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经济结构1.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形式。
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通过耕种土地来维持生计。
封建领主通过领地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农民则要向领主支付一定的租税和劳动。
2. 封建领地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土地被封建领主称之为领地,领地的土地权益归属于封建领主,而农民在领地上耕种获得收成。
这种制度确保了领主拥有土地的控制权,同时也给予了农民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
3. 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手工业和城市经济逐渐兴起。
手工业工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城市从封建领地脱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通过生产和贸易积累财富,城市也因此蓬勃发展。
二、政治结构1. 封建体系和封建等级封建体系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核心政治结构。
国王作为各个领主的首领,领主则掌控着自己的领地。
封建等级制度则是基于领地的层级划分,国王、诸侯、骑士和农民等组成了严格的封建阶级。
2. 亲属制度与诸侯关系封建社会中,亲属关系作为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核心,也是维持封建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通过联姻和互相支持,不同的领主建立起广泛的亲属关系,形成复杂的政治联盟。
3. 封建领主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封建领主是封建体系中的核心角色,他们控制着一定领地的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
他们组织自己的军队,对领地内的农民实行军事统治,并参与国王的政治决策。
三、社会结构1. 封建领主与农民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和农民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关系。
封建领主通过领地给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并要求他们支付租税和劳动。
农民依附于领主,为领主提供劳动力和财富。
2. 教会的影响力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督教教会通过信仰和宗教仪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历史
![中世纪欧洲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25d57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1.png)
中世纪欧洲历史中世纪欧洲历史是一个充满传说和冒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兴起、黑死病的流行以及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
这些事件塑造了中世纪欧洲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世纪欧洲的三个关键时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宗教改革和意大利文艺复兴。
1. 封建制度的形成在中世纪早期,欧洲社会开始分裂为许多小的领主国家。
这些领主国家由一位称为领主的贵族统治,人民则作为农奴受其支配。
领主拥有土地和资源,而农奴则被束缚在这片土地上。
这种农奴制度是封建制度的核心。
领主在封建制度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农奴则没有任何权力。
然而,封建制度的形成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是在9世纪的卡洛林帝国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费奈尔玛尔、富尔逊和图尔特列底等著名的领主崛起,并建立了自己的小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国家渐渐扩大,形成了更大的王国和帝国。
2.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中世纪欧洲的另一个重要事件。
在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占据着统治地位。
然而,许多人开始对天主教堂的腐败和教义的扭曲产生怀疑。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马丁·路德是一位德国修道士和神学家。
他批评了天主教堂的种种问题,并公开质疑教会的教义。
他的90条论纲是宗教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路德的思想得到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支持,他的创始人宗教中的信徒被称为路德宗。
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的宗教分裂。
新的宗教派系涌现出来,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和英国圣公会等。
这些派系与天主教之间发生了许多争斗和战争。
3. 意大利文艺复兴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另一个重要时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意大利的艺术家和学者开始重新评估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最为盛行,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
这些城市成为艺术和学术的中心,吸引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达·彼得罗。
高中历史中世纪欧洲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中世纪欧洲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ae56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高中历史中世纪欧洲知识点整理一、中世纪欧洲的时间范围中世纪欧洲通常指从公元 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5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
这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对后来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政治方面1、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政治的主要特征。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骑士等,以换取他们的军事服务和忠诚。
这种层层分封的体系形成了金字塔状的等级结构,从国王到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再到骑士。
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一定的权力,包括司法、征税等。
2、教会的影响力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欧洲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教会不仅在精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参与政治事务。
教皇的权威有时甚至超过了国王,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并通过宗教裁判所等机构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城市自治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些城市逐渐兴起。
城市居民通过斗争,从封建领主手中争取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这些自治城市成为了欧洲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中心。
三、经济方面1、庄园经济在农村,庄园是主要的经济单位。
庄园内的农民通常分为自由农和农奴,他们耕种领主的土地,并向领主缴纳地租和提供劳役。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自身需求。
2、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兴起,商业和手工业逐渐繁荣。
商人组成行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贸易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
3、货币经济的出现货币的使用逐渐增多,取代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这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文化方面1、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
教堂建筑宏伟壮丽,宗教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得到了广泛发展。
宗教音乐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的兴起12 世纪左右,欧洲开始出现大学。
这些大学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培养了许多学者和思想家。
3、文学作品中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骑士文学、英雄史诗等。
其中,骑士文学描绘了骑士的冒险和爱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
欧洲的中世纪文明和历史
![欧洲的中世纪文明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2d459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d.png)
欧洲的中世纪文明和历史欧洲的中世纪是指从5世纪到15世纪的时期,这个时期在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
在这个时期里,欧洲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也有许多战争和动荡。
中世纪文明和历史影响至今,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1. 地图和地理环境欧洲的中世纪文明和历史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欧洲大陆从南向北非常长,所以地理上有一个明显的环境分界线。
南欧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繁荣发展了许多文化和艺术。
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是在南欧兴起的。
而北欧气候寒冷,适合畜牧,因此它们的文化是农业文化而不是商业文化。
此外,欧洲有许多重要的水流线,如多瑙河、波罗的海和英伦三岛等,多河流的存在推动了贸易、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2. 文化和艺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非常繁荣。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书法艺术有了独特的发展,从最初的象形字到现在的字母表演变,欧洲的书法体系也越来越丰富。
此外,西班牙有著名的“阿拉贡岩画”,通常在岩石壁上绘制,描绘了狩猎和生活的场景。
在音乐方面,中世纪的教堂音乐是独特、神圣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圣母颂和经文歌。
此外,连接欧洲和亚洲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东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很多新的元素。
3. 宗教和政治欧洲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非常普遍:大多数人皈依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
天主教是那个时期欧洲最强大的机构,它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支持、文化背景和社交支持。
组成天主教会的人群是非常复杂的,由修道士、神父、主教和教皇等构成,他们基本都是全天候候工,同时也执行了社会福利等许多重要职能。
在政治方面,欧洲在中世纪时期也经历了很多动荡和战乱。
国家的领导人通常是国王或者皇帝,他们领导了一个中央政府和一支军队,这些组织是维持国家秩序和进行战争的关键。
但是,中世纪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分散的政治时期,许多小城镇和城堡统治地区都是独立的,这也导致了一些矛盾和冲突。
4. 社会和经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也受到了文化、艺术和政治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欧洲的经济发展进入了繁荣期,商业和贸易愈加发达。
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如何?
![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694ab7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d.png)
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如何?一、中世纪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表现得极为重要,它是罗马帝国的瓦解与古代文明退化的过渡时期,上演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欧洲甚至世界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首先,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表现为它是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时期。
欧洲的基督教教会圣座在中世纪相对于政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教皇的权威可与国王相媲美,甚至有时更超越国王的权力。
教会也建立了各种修道院与修道会,对于欧洲社会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世纪的经济发展与农业革命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还表现为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中世纪,农业的技术与生产力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现了耕地的三场革命,分别是农耕制度的变革、农业工具的改进与扩展、农业农艺的进步。
这些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从而推动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三、中世纪的文化与科学成就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还体现为它是文化与科学繁荣的时期。
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与科学成就。
例如,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与作品,如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圆桌骑士传》等。
在科学方面,中世纪也见证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与发明家的出现,他们的研究与创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如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等。
四、中世纪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还表现为它是政治与社会制度重构的时期。
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巩固,欧洲社会逐渐从古代的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稳定,但也给社会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剥削与不平等。
在政治方面,中世纪见证了许多国家的建立与瓦解,在世袭制与君主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五、中世纪的影响与意义中世纪的地位在欧洲历史中还表现为它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低谷
![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低谷](https://img.taocdn.com/s3/m/43c0f0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e.png)
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低谷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低谷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初的欧洲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被普遍看作是欧洲历史中一个文化低谷的时代,被称为“黑暗时代”。
在这段时间内,欧洲社会遭遇着诸多灾难和挑战,其中包括战争、经济衰退和文化倒退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世纪欧洲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文化发展的低谷。
1. 社会动荡与战争中世纪欧洲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社会动荡。
封建体制的建立导致了诸侯间频繁的领土争夺和内战。
这些战争不仅带来了人员和资源的巨大损失,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不确定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 经济衰退与城市化陷入停滞在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城市化进程曾经有所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文化活动也相对较为兴盛。
然而,随着中世纪的进行,欧洲逐渐陷入了经济衰退。
农业生产减少、商业停滞和人口减少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停滞。
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文化也随之衰退。
3. 文化不再是主流关注焦点在中世纪,宗教在欧洲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会的权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世俗文化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教会的审查和限制导致了思想和文化的压抑。
人们对于艺术、科学和哲学的研究减少,文化的创造力受到了限制,因此文化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低谷。
4. 文化的保守和禁忌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持保守的态度对待新的思想和文化形式的出现。
宗教统治下的社会导致了思想的封闭和禁忌的形成,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和多样性。
此外,学术界的保守和传统主义也使得学术成果的创新和推进变得相当困难。
这样一来,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停滞。
虽然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但是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较为显著的文化成就。
比如,拜占庭帝国的存在对于艺术、建筑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在中世纪后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欧洲的文化再次焕发出光芒。
尽管如此,无可否认的是,中世纪欧洲在思想、艺术和科学等方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谷。
欧洲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792c370616fc700abb68fc1e.png)
欧洲中世纪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
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暗,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这段欧洲历史。
一、封建与附庸采邑制度中世纪的典型社会制度,可以用以下一句话来概括:封君封臣以及农奴制度等形成的复杂系统。
总的而言,中世纪制度关系的主要特征为:分级分封——按照这一规律,封建就是对上级的经济臣服和军事效忠,与当时社会保护和被保护关系联系:在蛮族初入时期,辉煌的罗马帝国所建立起的公共系统也随之而亡,新制度也还没有构成,人们无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比如农民,他们会自主寻求保护,就此形成了依附委托制,以牺牲自由为代价,形成一种自愿的依附关系。
而封君封臣的基础,其实就是保护与被保护关系加上亲兵制。
亲兵制,这其中实际也包含了效忠的关系,既是保护关系也是安定手段。
这种封君封臣,不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依附关系从下层走到了上层,也不再以满足生存为目的,而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等级的手段,封臣的大小与贵族的荣誉息息相关。
封君封臣制度中,最为关键的是封土。
最初封臣和封土并非一一对应。
封君有保护封臣生存的义务,一开始是通过请封臣回家中宴请,或者赏赐封臣实物来表现;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这种报酬开始无法维持,封君所需的封臣人数上升,报酬方法也开始改变,以赐予人们相应的土地使其获得生存这一手段来维系双方之间关系,这一做法很快流行。
【史料及解析】欧洲中世纪
![【史料及解析】欧洲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70945e43ed630b1c59eeb5eb.png)
欧洲中世纪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封建制时代。
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比较典型,所以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
西欧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元5~11世纪是封建经济的形成时期;11~15世纪是封建制度的统治确立和鼎盛时期;16~18世纪是封建经济瓦解,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14~15世纪,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
英国、尼德兰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开始采用耕地的轮种制。
一般是二圃轮作制和三圃轮作制。
二圃制是将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种作物,一部分休耕,逐年替换;三圃制是将耕地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播种冬季作物,一部分播种夏季作物,一部分休耕,每年轮换。
这种轮作法是保持耕地肥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原始农业耕作是一大进步。
铁犁耕作和施肥日益推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许多国家还大量垦荒,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农产品的产量也增加了。
在英国,1200~1249年,小麦、大麦、燕麦等四种谷物的种子与收获量的平均比例是1∶3.7;1250~1499年,增加到1∶4.7。
果园、菜圃和农产品加工等,也有新的进展。
随着欧洲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产品剩余的增多,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手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与手工业密切相关的动力技术的进步极为显著。
14世纪,以上击式水车为代表的新的动力设施的发明和改进,使水力的使用更为普遍。
上击式水车靠流水的降落冲击叶轮,这使得水车的使用不必局限于江河溪流之畔,只要用渠道引水,造成一定的落差,即可驱动叶轮,获得较大能量。
14世纪的德意志、意大利等逐渐在采矿业中利用水力鼓风、排水和提升矿石,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增加了采掘深度。
在冶金工业中,由于出现了由水力带动的鼓风机,使风量加大,炉温升高,就能在大熔炉中直接炼出熟铁和钢,并能熔化铁水,进行浇铸。
在金属加工业中,出现了用水力驱动的加工工具,如拔丝机、压延机等,以及重达1吨以上的水力锤。
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19390077f5335a8102d22022.png)
月论”:教皇权力是太阳,皇帝权力是
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力 来自教皇。
军事 Military
•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士等大大 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 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 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 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 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 有出现稳固的统一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 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
这说明骑兵步兵的战场角色已大幅改变。法国借由平民出身的圣女贞 德鼓舞士气取得最后胜利,更突显骑士贵族为主的法军于战争中屡屡
失败,标识出贵族骑士阶层的衰退和民族战争特性的兴起。
• 武器装备:14世纪开战时,当时最好的盔甲仍然为锁链甲;15世纪战 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在后
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
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 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收复 阿拉伯入侵占领的土地名义发动的战争。当 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 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 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但实际上东征不仅仅限 于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 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十字军在他们 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 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
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
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 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
![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1debd1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e.png)
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充满了神秘感和冒险的时期。
这段时间从5世纪的罗马帝国崩溃开始,一直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如西班牙圆锥形契约、拜占庭帝国的陨落和瘟疫的爆发等等,而这些事件也一起塑造了今天的欧洲。
一、欧洲的基础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崩溃后,欧洲被四个民族统治:哥特人、保加利亚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这些不同民族的统治者之间一直有着战争和斗争。
然而,罗马的遗产是欧洲记忆中的重要部分。
罗马的遗产包括道路、建筑、技术和文化等方面。
这些奠定了欧洲的基础,并在整个中世纪欧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基督教的传播罗马人在公元4世纪皈依了基督教。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基督教不断向外扩散,成为欧洲的主要宗教。
基督教的传播改变了欧洲的面貌。
教堂、修道院和教育机构等建筑物在欧洲的各地兴建起来,一些重大的艺术和文化成果也源于此。
三、贵族与骑士在中世纪初期,欧洲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和等级。
在最高的等级中是皇帝和国王。
他们掌握了相当大的财富和政治权力。
然后是贵族和骑士,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国家和村庄,维护秩序。
此外,还有佣兵、商人和妇女等。
追求荣誉和尊严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中心,并形成了欧洲的骑士精神。
四、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段经典的时期。
它是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化复兴运动。
在这段时间里,艺术家和学者重新发现了罗马和希腊文化,追求美和优雅,尤其是在建筑、绘画、音乐、文学和科学方面。
在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欧洲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文化变革和思想变革,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五、总结在中世纪欧洲,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和宗教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无论是罗马遗产的传承、基督教的广泛普及、贵族和骑士的权力、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还是欧洲各国之间的博弈和纷争,都推动着欧洲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历史事件,也乘着欧洲人们的勇气、创造力和智慧,铸就出了整个欧洲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欧洲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b48290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0.png)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欧洲欧洲历史中的中世纪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诸多战争、政治动荡、文化革新和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
正是这些事件塑造了中世纪欧洲的独特面貌,使其成为历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这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时期。
一、政治格局的变迁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个时代,许多欧洲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例如,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崛起并统一了现代法国和德国大部分地区。
同时,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也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国家。
这些国家之间的争斗和较量,构成了中世纪欧洲政治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封建社会与骑士精神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和骑士精神是该时期的代表性特征。
封建制度是指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将土地分封给低级贵族,从而形成一种等级制度。
骑士精神则强调勇气、荣誉、义务、对上级的忠诚以及对弱者的保护。
这种精神在中世纪欧洲非常盛行,被广泛传颂和赞美。
三、文化繁荣与宗教改革中世纪欧洲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
这个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艺术家,如但丁、伽利略、达芬奇等。
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世纪欧洲也是宗教改革的时期。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基督教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了教会的分裂和新教派的兴起。
四、黑死病的流行中世纪欧洲也是黑死病大流行的时代。
这场瘟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次瘟疫给中世纪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冲击,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欧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政治格局的变迁、封建社会与骑士精神、文化繁荣与宗教改革以及黑死病的流行等都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中世纪欧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轨迹,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们带来全新的历史视角,激发对中世纪欧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回望那段令人神往的欧洲中世纪时期。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daff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1. 中世纪欧洲概述中世纪欧洲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灭亡后和文艺复兴前的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
同时,中世纪欧洲也是一个富有独特文化与艺术风格的时代。
2. 文化特点2.1 宗教与信仰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主要受到基督宗教影响。
基督教在当时成为了统治阶级控制和塑造民众思想的工具。
宗教节日、礼仪和它对于行为准则以及审美标准的影响都在整个社会发挥作用。
2.2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的核心。
封建领主通过与农民签订契约来占有土地并收取租金或劳动。
这种制度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和职业。
2.3 文字与学问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以拉丁文为主导,很少有人能够阅读和写作。
拉丁教育主要由教堂和修道院提供,并侧重于神学、哲学、医学和法律等领域。
3. 文学与哲学3.1 史诗与传说中世纪欧洲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史诗和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瑟王传说,它讲述了一位英勇的国王亚瑟及其骑士团的故事。
3.2 文艺复兴前哲学尽管中世纪被认为是知识相对匮乏的时期,但仍然有一些哲学家在这个时代闪耀。
例如,托马斯·阿奎那斯是一位重要的基督教哲学家,他在通过合理推理来证明上帝存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4. 建筑与雕塑4.1 教堂建筑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以大教堂和修道院为主,被认为是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象征。
尖拱门、飞扶壁、尖塔等特征成为了中世纪建筑的标志。
4.2 雕塑与壁画中世纪欧洲雕塑和壁画多数是宗教题材,包括基督的受难、圣母玛利亚等。
这些作品富有细腻的装饰和讲述故事的能力,展现了艺术家们高超的技巧。
5. 绘画与书法5.1 饰底本饰底本是一种在羊皮纸或蓝色卡片上手写和精心插图装饰文字的传统。
这些绘画常常包含着复杂而精美的几何图案、动物形象等,以及对圣经故事的诠释。
5.2 小幅肖像画中世纪欧洲也产生了一些小幅肖像画。
第一节 概述(欧洲中世纪)
![第一节 概述(欧洲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bfc05236453610661ed9f4fe.png)
3、骑士文学
• 骑士文化:骑士制度。骑士信条:忠君、 护教、行侠。行为举止要“文雅知礼”。 骑士精神(珍视荣誉、尊重妇女等)。 • 骑士文学: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 纪欧洲特有的文学现象。为世俗封建主文 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 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 现骑士精神。法国的骑士制度最发达,所 以骑士文学也最兴盛。骑士文学主要体裁: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城市市民文学 2
• 韵文故事是讽刺性与故事性结合得很好的叙事短诗。名篇 有《农民医生》、《驴的遗嘱》等,第二篇在17世纪被莫 里哀改写成《屈打成医》。 • 长篇叙事诗在城市文学中成就最高。主要作品有:法国的 《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列那狐传奇》约成书 于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现保存下来的共27组,每 组包含若干独立的小故事,但其主角都是列那狐。故事以 动物世界来影射人类社会,反映了市民社会形成后封建社 会的人情事态以及阶级矛盾。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 教会的思想倾向。《玫瑰传奇》上部为吉约姆· 德· 洛利斯 所作,下部为若望· 德· 墨恩所写。中心线索是诗人爱上了 一朵玫瑰,冲破种种阻挠而终于获得了玫瑰。全诗带有明 显的反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倾向,较为深刻地反映了新兴 市民的思想感情。作品艺术上多运用隐喻、梦幻、象征等 艺术手法。
城市市民文学 3
• 市民抒情诗出现于13世纪以后。代表作家有:吕 特勃夫和维庸。吕特勃夫是中世纪第一位市民抒 情诗人;而维庸则是最优秀的市民抒情诗人。维 庸有作品《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两部诗集, 影响深远。 • 市民戏剧在14世纪发展起来。主要形式有:道德 剧(以寓意手法,宣扬宗教或世俗道德,训诫人 心)、傻子剧(以装痴卖呆的方式讽刺时政,矛 头指向贵族教士)、笑剧(以戏谑的手法反映市 民生活,部。(传奇,来自法语“罗曼司”一词, 即用“拉丁变语所写的故事”。)内容大抵是骑士在宫廷、城堡间的 冒险或恋爱生活,故亦称“宫闱传奇”。虚构和幻想的成分很大。爱 情往往被神圣化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这类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 在欧洲人的思想意识当中都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西方人的恋爱至上观 念和在社交场合尊重妇女的习俗,都与此不无关系。其结构形式、人 物描写及心理刻画,对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 依据其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系统,该系统是围绕不 列颠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的,其中写他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数量 最多、流传最广。《郎斯洛或小车骑士》与《特里斯丹和依瑟》两篇 最为著名。《郎斯洛或小车骑士》写亚瑟王的骑士郎斯洛与王后的爱 情,是典型的骑士传奇;《特里斯丹和依瑟》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 爱情不可抗拒的力量。二是拜占庭系统,指在拜占庭流传的以希腊晚 期传说为题材的拜占庭故事诗。三是古代系统,即模仿古代希腊罗马 文学作品的叙事诗。
历史教案:中世纪的欧洲
![历史教案:中世纪的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e63448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9.png)
历史教案:中世纪的欧洲一、中世纪欧洲的背景与特征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征。
1. 社会结构的特点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阶层:贵族、教士和农民。
贵族是统治阶级,拥有土地和权力,他们通过封建制度控制着社会资源;教士则担负着精神指导和教育普及的责任;农民则是贵族的附属,他们以农耕为生,为贵族提供劳动力和税收。
2. 宗教的影响力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信仰非常盛行,它成为统一欧洲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教会掌握了极高的权威和影响力,教士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会还拥有巨额土地和财富。
3. 封建制度的兴起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基于土地所有权和人附属关系的社会制度。
贵族通过封地系统,获得了土地和政治权力,他们向农民提供保护和管理,农民则为贵族提供劳动和税收。
4. 经济的特点中世纪的欧洲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们从事农耕和牧业,种植谷物和蔬菜,养殖牲畜。
此外,手工业也相对发达,例如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
尽管欧洲经济相对闭塞,但通过与东方的贸易,中世纪欧洲逐渐与亚洲和北非建立了经济联系。
二、中世纪欧洲的政治1. 封建制度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政治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各地的领主通过亲属、宾客和骑士来扩大他们的势力范围。
封建制度下的政权高度分散,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这导致了欧洲长期的分裂和割据。
2. 教会的政治力量中世纪的教会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士担任顾问、大臣和法院的职位。
教廷与君主及贵族之间的关系紧密,宗教裁判所对法律和司法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3. 十字军东征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局势与十字军东征密切相关。
由于对伊斯兰教圣地的控制权争夺,欧洲君主发起了一系列的十字军东征。
这些东征对欧洲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贵族们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加强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
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89568bf3998fcc22bcd10d88.png)
• 第三 ,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强调人的自由意志, 推崇古代文化。 • 但丁认为,人有才能和智慧,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和理性,是上帝“最伟大的杰作”。他以维吉尔 对自己的教诲,说明人应该避开懒惰有所作为, 不要无声无息度过一生。他极力颂扬古希腊英雄 尤利西斯(奥德修斯)远航探险所表现的百折不 挠的进取精神。但丁还把目光投向具有人本精神 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称荷马是“诗国里高贵的一 派”。他特别崇敬维吉尔,把他看成是“智慧的 海洋”,并让他作为自己探索人生的引路人。这 一切都体现了与中世纪神学教义完全不同的文化 精神。
• 宗教裁判所屠杀异教徒
• 二、文学状况 • 欧洲中世纪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基本上没有直 接的继承关系。 • 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 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四种类型。此外,还有民间 歌谣、传说等。中世纪文学的特征:宗教色彩、 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梦幻、象征、寓意等。 •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由拉丁文写 成,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 教剧等多种体裁。总的文学意识是宣传教义,唯 有对上帝的绝对盲从。其中的一些基本精神,如 仁爱、宽恕、救赎等,为后世欧洲文学所承袭。 它所采用的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 手法,也影响了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
在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苦难的时代人应当凭借理性和信仰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洗心革面弃恶从善走向光明和幸福在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苦难的时代人应当凭借理性和信仰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洗心革面弃恶从善走向光明和幸福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史称“中 世纪”。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5—11世纪) 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中期(12—15世纪)是封 建社会兴盛时期。后期(16—17世纪中叶)是封建 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中世纪文学只包 括前两个时期的文学,后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是近 代资产阶级文学,不属中世纪文学的范畴。 • 一、影响文学的因素 • 1、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反封建斗争 •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封建制度的正式 形成。 • 中世纪反封建斗争始终很活跃,并对文学产生影 响。
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26ccca6725c52cc58bd6bec5.png)
欧洲的融合
•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 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 亚克、勃艮第、汪达尔· 阿兰、东哥特、西哥 特、盎格鲁撒克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 不断,其中盎格鲁撒克逊、法兰克王国存在的 时间比较长。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 萨克森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 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 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 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 (England)。
中世纪
(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 中世纪时期,许多民族相继建立王国,采行封建采 邑制,战争不断。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建立了 查理曼帝国,但在843年即分裂,该帝国的东半部 发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 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 的。天主教教会在西欧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 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 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 学者称为黑暗时代。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尤其是 南欧和东欧遭受了亚洲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比如 阿拉伯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蒙古人和土耳其 人。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希腊语:Ευρώπη),字源 于希腊神话的“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ώπης), 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10,180,000平方千米 (3,931,000平方英里),人口742,452,000(2013 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48个已独立国 家,欧洲东以乌拉山脉、乌拉河,东南以里海、高 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 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 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欧洲大陆最北端是挪威的 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 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 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亚欧非大 陆。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9a3d9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1.png)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是一个充满荣耀和混乱的时代。
从5世纪到15世纪,中世纪欧洲经历了许多关键事件和变革,塑造了今天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面貌。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世纪欧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并分析其对欧洲历史的持久影响。
1. 进入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的崩溃。
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后,欧洲陷入了动荡和分裂的局面。
诸侯割据、战争频发,没有一个集中的中央权威。
这种政治和社会混乱为中世纪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2. 封建制度的建立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成为社会组织的核心。
封建制度由封建主和农民组成,封建主拥有土地,而农民则为封建主提供劳动和军事服务。
这种封建关系使欧洲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影响了农业、贸易和地方政治。
3. 宗教的影响在中世纪欧洲,宗教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成为欧洲主要的宗教信仰,教会在社会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修道院的建立和修道士的信仰活动使知识、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转向了教会。
此外,十字军东征和宗教裁判所的建立也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4.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的一项重大事件。
在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欧洲基督教徒组织了一系列军事远征,旨在夺回在东方失去的土地,尤其是耶路撒冷。
这些东征不仅导致了与伊斯兰教国家的持续冲突,也带来了对亚洲文化和贸易的接触,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 文艺复兴的兴起中世纪晚期,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被称为文艺复兴。
在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代文化的热衷。
这一运动重振了古代哲学、科学和艺术,并对欧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意大利城邦的崛起在中世纪欧洲的城市中,意大利城邦的崛起尤为显著。
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等城市成为欧洲最富裕和文化繁荣的地区之一。
这些城邦以贸易活动和银行业的发展而闻名,为意大利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此外,意大利城邦也在文化、艺术和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中世纪历史概述
![欧洲中世纪历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0c5ac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7.png)
欧洲中世纪历史概述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中的一个时期,从公元5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5世纪末。
这个时期在欧洲大陆上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行概述,回顾这段动荡而又繁荣的时期。
1.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奥多亚古斯都统治下灭亡。
这一事件标志着帝国自公元27年奥古斯都统治开始的近500年时代的结束。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陷入动荡期,政治权力分散,许多日耳曼部落涌入帝国的边境地区。
2. 日耳曼王国的崛起在西罗马帝国的瓦解过程中,许多日耳曼王国崛起并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兰克王国,由查理曼大帝于8世纪建立。
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强大的王国之一,为日后的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3. 封建制度的建立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
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封建领主拥有土地及其上的农民,而农民则为领主提供劳动和军事服务。
这种制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等级和经济不平等,但也为欧洲社会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
4. 宗教的力量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天主教成为公认的欧洲主流宗教,教会掌控着巨大的财富和政治权力。
教皇作为天主教的最高领袖,对欧洲王国的思想和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十字军东征也是中世纪宗教力量的一种表现,它对欧洲和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贸易与城市的发展尽管大部分中世纪欧洲都是农业社会,但贸易和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特别是在意大利和法国等地。
这些城市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推动了知识和艺术的繁荣。
城市和商人的崛起导致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也为欧洲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6. 瘟疫的肆虐中世纪欧洲经历了多次瘟疫的肆虐,最著名的是14世纪的黑死病。
这些流行病导致了欧洲人口的大规模减少,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瘟疫也加剧了社会不满和动荡,为后来的变革打下了基础。
7. 文艺复兴的开端15世纪后期,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阴影。
欧洲中世纪究竟是指哪个时间段?为什么叫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究竟是指哪个时间段?为什么叫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2780440d5727a5e9856a61fb.png)
欧洲中世纪究竟是指哪个时间段?为什么叫中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关于其名称,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Francesco Petrarca称之为”Dark Ages”)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讫年代的认识也不同。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注:这里的“封建社会”,不是我们通常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相提并论的“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下的社会。
主要是夏、商、周三朝,以西周最为典型。
但华夏背景下的这种“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并不相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
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发生的事件,认为不值得研究。
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欧洲一、基督教的兴起1.基督教基本常识时间:公元一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耶稣主要信徒:贫苦的穷人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2.经典:《圣经》包含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乃基督教唯一的宝典,为信徒信仰和生活行为的准则。
3.教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富人加入教会,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愈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二、法兰克王国1.国家建立建立时间:481年建立者:克洛维。
关键措施:(1)克洛维饭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2)在征服罗马帝国的过程中,他没收了2/3的土地,并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
2.封君与封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1)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
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
(2)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3)规定采邑不得世袭,只限终身,而且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或者死亡,赐于者有权收回采邑,终止封授关系,要是继续以前的关系。
则必须重新分封。
□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无害,即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安全,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忽于防卫,不能背弃责任;忠诚,尊敬、正直,不能在司法审判上做有害封君名誉的事情;服军役,身为封臣应该随时应召军事任务,其核心任务主要是防卫性的工作,一直应该维持到敌人退却;提供金钱,这一内容广泛,比如封君情况紧急时给予金钱支持(也就是赎金),封君儿女授骑士礼、出嫁的排场费用,以及封君出行时的费用。
劝告,提出种种意见,使封君作出最合理的判断,而且事无巨细得一一过问。
□封君对封臣的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
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有臣属关系。
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三、法兰克王国的扩张1.背景: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位,四处征伐,进行扩张。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2.加冕为帝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
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马教会的权益。
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要求人民缴纳“什一税”同时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795 年教皇利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贵族的反对。
利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给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持,从而保住了地位。
799年4月,利奥三世又被罗主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
800年,查理曼把利奥三世救出,并亲自送回罗马,扶其复位。
因此这一年圣诞节。
感恩图报的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授予他“罗马人的皇帝”称号。
自此、法兰克王国运成为查理曼帝国。
3.查理曼帝国的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个国家的雏形。
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隶属关系。
四、西欧庄园1.背景: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领主统治下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大的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
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
2.庄园经济相互关系:(1)领主:“直领地”的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领主向佃户征收捐税。
可以要求佃户服劳役。
不能随意增加佃户的劳役量,要根据佃户份地多少按照惯例相对固定。
(2)佃户: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
可以在“公用地”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出席法庭。
为领主提供劳役,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
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3)自由农民与农奴的区别: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保护。
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以外的人家,要缴一笔称为“婚姻捐”的赔偿费。
农奴死亡,子女继承分份地要向领主交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
3.庄园法庭(1)工作人员: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它的管家。
开庭时间:不随时开庭,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开庭地点:地点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2)法庭职能维护领主利益:佃户如果有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3)维护庄园公共秩序: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4)司法程序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和村法。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西欧庄园与东汉田庄邱汉生先生认为:东汉“田庄是一个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的单位,从吃的、穿的、生产工具、武器,以至疾病医药所需,都不必外求。
”西欧庄园与东汉田庄之异同:共同点:1、都是自给自足,园内产品齐全。
2、劳动者都需要对领主无偿承担许多责任。
不同点:1、西欧庄园领主与农奴一般没有血缘关系;东汉庄园大多聚族而居。
2、西欧庄园主在自己的庄园内有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东汉庄园主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3、西欧庄园土地不能进行买卖;东汉田庄土地可以进行交易。
五、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还有,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1.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城市自治斗争西欧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3.区别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到13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领主管辖,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4.大学的兴起(1)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人西欧。
(2)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3)发展12 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六、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2.《罗马民法大全》组建人:查士丁尼一世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特点:继承罗马法,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和继承,有自己的创新。
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加入很多新的东西。
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帝国大片领土。
(2)9世纪,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3)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4)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原因(1)长期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2)遭受外族人侵(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等)。
(3)十字军东征,洗劫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及意义(1)将东方的文化传人西方(如中国的养蚕缫丝)。
(2)《罗马民法大全》将罗马法律系统化。
它对后代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
君士坦丁堡等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希腊锣马古籍.拜占庭学者将其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西方,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2)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