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项目自我质量控制流程
内部控制审计步骤
内部控制审计步骤如下:
1. 审计计划: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内部控制,并制定审计计划。
2.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以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3. 控制测试:审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有效性。
4. 交易测试: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交易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准确性。
5. 报告:审计师需要编写报告,总结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和建议。
6. 跟踪:审计师需要跟踪企业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以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改进。
以上就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审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计⼯作,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作制度》、《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预算、结算、决算审计实施办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公司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程项⽬等内部审计⼯作,适⽤本办法。
本办法是公司内部审计⼯作的基本制度,是制定其他内部审计制度和程序的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公司内部采取系统、规范和科学的审计⽅法,对公司本部及其全资、控股(相对控股)⼦公司及其他⼆级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健全性、有效性进⾏独⽴、客观的监督和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公司的内部审计⼯作以增加价值为⽬标,以规范经济⾏为为核⼼,以资⾦流向和业务流程为路径,以监督和评价经营活动、经营成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重点,推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促进公司经济运⾏质量的提⾼和战略⽬标的实现。
第五条公司内部审计⼯作按照统⼀领导、分级负责、逐级审计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六条开展内部审计⼯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独⽴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和⼈员按计划或委托要求独⽴开展监督和评价⼯作,不负责制定内部审计⼯作以外的⼯作计划和规章制度,不对经营管理活动⾏使决策和管理权。
(⼆)客观性原则。
内部审计⼈员在进⾏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当以第三⽅的⾝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各项经济业务,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履⾏职责。
(三)审慎性原则。
内部审计⼈员应根据审计⽬标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够的审计证据⽀持审计结论,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四)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原则。
内部审计要发挥事前咨询评估、事中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评价功能,实施全程监控和评价。
第七条公司设置审计监督委员会,由分管内部审计⼯作的公司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审计监督委员会的⽇常事务管理,并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作。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程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程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对于保障组织的健康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特制定本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程。
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目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和组织的要求,提供可靠、有用的审计信息,为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审计结论和建议应基于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准确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
2、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客观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利益冲突或外部压力的影响。
3、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内部审计活动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组织的内部规定。
4、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审计工作应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促进问题的整改和管理的改进。
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素1、审计人员(1)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熟悉组织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
(2)审计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和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
(3)建立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2、审计计划(1)审计计划应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求和审计资源等因素进行制定。
(2)审计计划应具有明确的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安排,并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
(3)定期对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审计计划的有效性。
3、审计证据(1)审计人员应通过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2)对审计证据进行适当的记录和整理,保证审计证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对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估,确保审计结论基于可靠的证据。
4、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的结果和结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
(2)审计报告应经过适当的审核和审批程序,确保报告的质量。
(3)及时跟踪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估审计建议的执行效果。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程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程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对于保障组织的健康运行、提高管理效率、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特制定本质量控制规程。
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目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内部审计活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和组织的政策,提供准确、可靠和有用的审计结果,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工作的合规性: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组织的规章制度。
2、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基于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准确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
3、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促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评估风险,并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改善组织的运营和管理。
4、审计工作的效率: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按时完成审计任务。
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素1、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包括财务、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利益冲突。
定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2、审计计划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和管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明确审计目标、范围、重点、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等。
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3、审计程序制定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审计程序应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后续跟踪等阶段。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4、审计证据收集充分、相关、可靠和有用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对审计证据进行适当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确保其清晰、准确和易于理解。
对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排除不可靠和不相关的证据。
5、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准确、清晰、客观地反映审计结果,包括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处为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实施后续审计以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措施与程序。
第三条根据审计项目的数量、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第四条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并按计划实施;临时增加的审计项目,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复杂程度及时间限制,选派具有承担该项目专业胜任能力并与该项目审计内容无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确定审计组组长及成员。
第六条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业务时须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审计纪律,忠于职守,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二章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第七条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并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第八条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一)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情况;(二)单位管理职责或企业经营范围;(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效果;(四)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五)以往接受校内外审计、检查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六)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九条审前调查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一)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三)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报告、批复等资料;(四)审计档案资料;(五)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六)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第十条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一)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二)查阅相关资料;(三)征询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意见;(四)其他方式。
内部审计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说明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审查,内部审计可 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 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权限
职责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写 审计报告等。
权限
内部审计人员具有相应的权限,如审查企业财务报表、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等。
03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审计结果,应采取措施进 行纠正和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审计效率
01
审计计划应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审计效 率。
02
审计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审计,降低 人工成本。
03
对于重复性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总结经验,制 定标准化流程。
确保审计质量
01 内部审计应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确保审计 质量。
02 审计人员应遵守质量控制标准,对审计结果进行 复核和审查。
资源合理配置
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合理配置审计人员、时间和资 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风险评估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对被审计 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 审计领域和风险点。
审计程序规范
01
审计通知书
在实施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 发出审计通知书,告知审计目的 、范围和时间等信息。
现场调查
02
03
审计实施
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 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情况,为后 续审计工作提供基础。
按照审计计划和程序,进行实质 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收集审计 证据。
审计方法规范
抽样技术
采用适当的抽样技术,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 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推断总体特征。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内部审计
详细描述及说明
1.审计小组的组成人员应由具备相应资格和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担任,并需要明确小组
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审计小组的审计事项包括遵循性审计、风险审计、绩效审计、任期经 D1
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专门审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
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2.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阶
(1)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阶
D1 (2)各级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督导人员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 段
(3)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目标实现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控
(4)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情况 制
2.《内部审计督导工作改进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实施中的难点、 D2
3
1.审计人员在确定后续审计范围时,应分析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是否仍然可行。如果被 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使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不再适用时,应对其进
行必要的修订
2.编制《审计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因素 阶
D1 (1)审计决定和建议的重要性 段
(2)纠正措施的复杂性 控
(3)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 制
改进的具体措施、改进的效果分析等
应建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相
规范 内部审计督导制度 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规 参照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范 规范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5
文件资料 责任部门 及责任人
《内部审计督导工作改进方案》 审计委员会、审计部 审计部经理、审计项目组组长、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制定并实施系统、有效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负总体责任。
第五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一)审计活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本机构审计工作手册的要求;(二)审计活动的效率及效果达到既定要求;(三)审计活动能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加组织的价值。
第六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
第七条督导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所进行的监督和指导。
对内部审计督导的规范应遵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审计督导》执行。
第八条内部自我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通过适当的手段对内部审计质量所实施的控制。
第九条外部评价是由内部审计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人员对内部审计质量所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第三章内部自我质量控制第十条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与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为合理保证所有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在制定机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及授权状况;(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结构;(三)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与特点;(四)成本与效益原则的要求;(五)其他。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保持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三)合理分派内部审计业务;(四)依据内部审计准则制定操作规程;(五)适当运用咨询手段;(六)进行审计质量的内部考核与评价;(七)评估审计报告的使用效果;(八)监控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
审计工作的自我总结范文8篇
审计工作的自我总结范文8篇篇1一、背景自从事审计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守职业道德,致力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独立性。
在此,我对自己的审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总结,以便更好地梳理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审计项目管理与执行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参与了多个审计项目,包括财务审计、项目审计和内部管理等各个领域。
我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对每个审计项目,我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 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在审计过程中,我注重风险评估,准确识别潜在风险点。
同时,我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为了适应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我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通过引入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团队内部的经验交流,将好的方法和经验推广到其他项目中。
4. 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我注重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积极参与团队工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多个复杂的审计项目。
三、个人成长与提升1. 专业知识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我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参加培训、自学等方式,我掌握了最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实践能力提升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对复杂环境和多变情况。
3. 职业操守与自我要求我始终坚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
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注重细节,力求在每个项目中都能做到精益求精。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数据分析能力待提升在新形势下,数据分析能力对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我将加强数据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
GGD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降低审计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第三条审计部门实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度,依据有关审计法规、内部审计准则和本办法评估审计项目质量,追究有关人员对审计项目质量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条审计部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第二章审计组构成及成员职责第五条审计项目实行组长负责制,项目组长是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项目组成员负有与其职权相应的责任,审计部门负责人对项目审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第六条项目组设组长一人,组员一般 2-4 人。
项目组组长由审计部门负责人进行指定,组员由项目组组长推荐,部门负责人确定。
当审计项目较大、较复杂时,或者审计项目较重要时,审计人员可适当增加,项目组长可由审计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七条审计部门负责人在指定项目组组长时,应选择有丰富工作经- 1 -验、对其他审计人员有指导能力、和客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担任。
项目组组长在选择项目组成员及对其进行分工时,也应当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第八条项目组长在授权范围内,对从审计准备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资料归档等业务的全过程负责,主要职责包括:(一)审计准备阶段: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制订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下发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二)审计实施阶段:全面负责现场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认真落实审计方案,保证审计证据充分、相关和可靠;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保持良好沟通,取得对方的积极配合;组织、协调审计组成员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审计中的问题;加强审计现场督导,负责对其他人员的审计底稿进行复核;及时报告审计中出现的重要情况。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为了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审计机构在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开展质量控制。
第二章内部控制第一节内部监督机构审计机构应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负责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监督机构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独立于审计项目执行人员。
第二节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明确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2.制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3.确定审计项目执行的程序和方法;4.建立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和内部审核机制;5.制定纠错措施和改进措施。
第三节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应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对审计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
内部审计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审计项目的启动与策划过程的监督;2.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的监督;3.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项目组建和管理第一节项目组建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和规模,派遣合适的人员组成审计项目组。
审计项目组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培训。
第二节项目管理审计项目组应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和审核程序,合理组织和安排审核工作,确保审核工作的高效进行。
项目组要做好以下工作:1.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2.合理分配审核人员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的平衡性;3.定期召开项目组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结果;4.及时处理审核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风险。
第四章质量控制策划和实施第一节质量控制策划审计机构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策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2.确定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3.制定质量控制的时间和资源安排;4.建立质量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会计实务: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审计过程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等环节。
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载体”和关键。
(一)审计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审计准备过程属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在审计业务开展前,全面、细致的审计准备,一方面可以使审计工作从开始实施,就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大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备与审计项目内容、专业相关的审计组成员。
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应事先掌握该审计项目的对象、性质、审计业务的难易程度和被审计单位规模状况、根据可供调配人员的各自素质及专业特长,确定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选。
需要指出的是,在确定审计组人员时,内审机构的领导还要根据审计工作独立性、客观性的要求,尽量避免选派那些与审计项目之间可能存在利害关系、感情冲突或个人偏见的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以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审计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控制该项目能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关键。
所以,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在确定好审计组组成人员之后,必须确定其中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具有驾驭审计项目实施、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团结审计组全体成员协作共事的人担任审计组长。
二是做好细致的审前调查。
每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就审计内容和审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来讲,都必须是“有的放矢”的。
而审前调查,就是完成预期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进行审前调查,围绕通过审计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此项审计需要达到的目的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初次审计该单位时,应先对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等作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再调阅该单位的财务报表(纸质类或电子类),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关系到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数据进行逐项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形成初步印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第2章 机构自我控制
第6条 审计部代表审计委员会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凡集团内部审计事项统一归审计部管理;
第7条 审计部应当要求并督促全体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14条 审计通知书、项目工作方案由审计部负责人审批;审计报告、处理建议由审计部负责人审核后报审计委员会领导审批;
第15条 审计部应自觉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积极利用外部力量,建立评价检查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第3章 项目自我控制
第16条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第3条 机构自我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审计部工作、审计人员配备、上岗资格管理、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工作底稿复核、审计文书签发、重大事项请示、审计资料归档等全面的质量控制;
第4条 项目自我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审计小组开展审计项目时,对确定项目小组成员、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审计方案、搜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意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实施后续审计、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11条 审计部应当加强对委托审计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合理确定委托审计事项,选择信用好、专业能力强、认真负责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审计,确保审计质量;
第12条 审计部在接受审计业务时,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和独立性,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分析审计风险,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咨询;
第13条 审计部应定期召开部门会议,进行政策和业务学习,同时对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对审计事项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
论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论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魏宝全,刘慧贤(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总审计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
目前,由于受质量意识、人员素质、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还很不完善,潜在的审计风险很大。
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应采取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全程控制,规范运作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达到对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约束和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6-05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标的有效程度。
它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
所谓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指审计机构为保证审计项目工作符合审计规范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措施,是审计部门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有效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然而由于受人员素质、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还很不完善,控制措施不力,潜在的审计风险很大,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矛盾较为突出。
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强化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现实选择。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一)是银行内部控制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在审计部门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审计项目制定的一系列控制程序和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机制保障,是审计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是保证审计质量准则得到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审计质量准则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水平,没有质量控制,审计质量准则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计项目 质量控制的角度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加以阐述。
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 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审计人
员的随意性。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是审计业务的工作程序, 其要 点主要包括 : 审计方案的制定 , 审计证据 、 审计工作底稿的 审查 , 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决定及其执行情况, 内部审计人 员素质等, 严格按照审计项 目质量控制程序操作是提高审
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 关注资料间的异常关系, 分析被
审计单位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可能 存在的重要问题和线索, 确定审计重点。 ( 四)确定审计的步骤与方法。 对于确定为审计重点的 审计事项, 不仅要明确审什么, 还要明确怎么审, 以便对其 审计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审计的步骤和方法应当能够切实
一、 对内部审计方案的质t 控制 内部审计方案是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 任务, 达到预期审计 目 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 标, 计划和安排。 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 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 龙 头” 作用, 其质量对于能否完成审计项 目 任务, 能否达到预 期的审计 目标至关重要。 因此 , 加强对审计方案的质量控 制, 其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 充分开展审前调查。 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方案的 基础。 为加强审前调查, 一是要安排好审前调查的时间和人 员, 二是要明确审前调查的内容, 三是要采用灵活的审前调 查方式。 (二) 明确审计 目 细化审计内容。 标, 根据内部审计工作 方案的要求, 将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工作 目 标具体化。 细化 审计内容就是针对每个具体审计事项应确定所要达到的具 体审计目 标。 (三) 突出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 目 标有 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 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审前调查取得的
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14版)
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13-09-02 10:00: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保证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制度、程序和方法。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制定并实施系统、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与程序负主要责任。
第五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下列目标:(一)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本组织内部审计工作手册的要求;(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达到既定要求;(三)保证内部审计活动能够增加组织的价值,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第六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通过督导、分级复核、质量评估等方式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控制。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机构质量负责。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及授权状况;(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结构;(三)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与特点;(四)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五)其他。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下列措施:(一)确保内部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保持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三)依据内部审计准则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四)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及项目审计方案;(五)合理配置内部审计资源;(六)建立审计项目督导和复核机制;(七)开展审计质量评估;(八)评估审计报告的使用效果;(九)对审计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价。
第四章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第十一条内部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项目质量负责。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审计项目的性质及复杂程度;(二)参与项目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三)其他。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手册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手册一、引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防范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率,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手册。
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符合法律法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审计准则的要求。
2、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用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3、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误和遗漏。
(二)原则1、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扰。
2、客观性原则:审计人员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不受个人偏见和利益影响。
3、保密性原则: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4、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工作应遵循系统的方法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三、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素(一)审计人员1、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审计人员应熟悉财务、审计、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审计方法和技术。
2、职业道德: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诚信、公正、廉洁。
3、培训与发展: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审计计划1、充分的风险评估:在制定审计计划前,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审计重点领域。
2、合理的资源分配:根据审计任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和时间。
3、灵活性:审计计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三)审计程序1、标准化的审计流程:制定明确、详细的审计流程,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证据收集:审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
3、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和发现的问题。
(四)审计报告1、清晰准确:审计报告应语言清晰、表达准确,逻辑严谨,能够清晰反映审计的目的、范围、方法、结论和建议。
内部审计程序与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程序与审计质量控制p[关键词] 审计程序;审计质量;质量控制一、审计程序的涵义程序是指事物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和顺序。
内部审计程序从审计实践层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是指审计过程的阶段与步骤或称审计项目所要经过的环节,如准备、实施、报告及后续审计的过程。
广义的内部审计程序,除狭义的内涵外,还应包括审计活动必须具有的手续和要点,如对资产审查所有权、真实性、合规性;对负债审查全面性、合规性、真实性;而在审查负债全面性时,需要查明主要环境风险事项、评估损失数量,披露其现有的潜在的负债数额等。
本文所指审计程序是狭义的概念,即从时间角度把某一项目审计所要经历的过程予以分解,分成若干阶段。
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一般的审计项目程序主要包括: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及后续审计。
考虑到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也将审计计划也纳入审计程序讨论。
二、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审计质量内涵的探讨并不多见,普遍的观点认为内审质量是指内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
这种解释并没有错,问题是它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并没有从本质上把握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因此实际上内部审计提供的仍然是一种服务,只是这种服务存在于企业内部,是受董事会委托而对其提供的内部服务。
作为一种服务,我们讨论其质量,应该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客户满意度,其二是符合服务规范标准。
美国《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有这样的定义: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这一定义已接近这两个质量标准,对审计作用发挥水平完全可以理解成客户满意度。
在这里探讨审计质量的内涵,其意义并不纯粹为理论而理论,我们在审计实务中,因为存在类型不同的审计项目,而这些项目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计划这些项目时完全出于公司管理层加强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管理需要动机,这些项目的目标是否能实现则直接涉及到审计质量问题。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 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处为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采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实施后续审计以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措施与程序。
根据审计项目的数量、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并按计划实施;临时增加的审计项目,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复杂程度及时间限制,选派具有承担该项目专业胜任能力并与该项目审计内容无厉害关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确定审计组组长及成员。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业务时须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审计纪律,忠于职守,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二章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并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一)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情况;(二)单位管理职责或者企业经营范围;(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效果;(四)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五)以往接受校内外审计、检查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六)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审前调查采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一)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三)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报告、批复等资料;(四)审计档案资料;(五)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六)其他需要采集的资料。
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一)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二)查阅相关资料;(三)征询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意见;(四)其他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 问题修订审计方案。
第11条各级督导人员应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工作底稿的质量。
第12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
客观公正、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8条 审计部要确保审计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为审计人员提供适当的专业培 训机会。
第9条 审计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审计项目组长为一级督导责任人,审计部负责人为二级 督导责任人,督导人员负有指导、监督和复核责任。
第10条 根据岗位分工和审计工作需要建立分级汇报制度,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事项和重要 问题应及时向审计项目组长、审计部负责人汇报,由审计部负责人根据事项的情节轻重岀处理。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22.5.3
制度名称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 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部为确保审计质量,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并 运用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机构自我控制和项目自我控制。
第3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审计部所有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一切内部审计活动。
第4条审计部经理对督导工作负主要责任,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审计现场的督导工作。
第5条 对于重大或敏感的审计问题,审计部经理应直接进行督导。审计部经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 能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风险。
第6条 在督导工作中,应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
第5条 审计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重点遵循4个原则:系统性、重点性、可行性、经济性。在项目实施
时有效运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使所有审计事项都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
第2章机构自我控制
第6条 审计部代表审计委员会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凡集团内部审计事项统一归审计部管理。
第7条 审计部应当要求并督促全体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审计、
第13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和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第14条 各级督导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提岀的异议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
第15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16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情况。
编制日期
1•各级督导人员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审计项目的复杂性,有重点地进行督导工作。
2•实施督导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减少审计风险。
3•实施督导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第7条 督导应当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3个阶段。
第8条 各级督导人员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具有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 能。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委员会
审计部经理
审计项目组长
审计人员
监督
内审
底稿
22.5.2
制பைடு நூலகம்名称
内部审计督导控制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的督导工作,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及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所称督导,是指公司审计部经理和各审计项目组长对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所进行的监 督与指导。
第3条 机构自我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审计部工作、审计人员配备、上岗资格管理、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 作实施、工作底稿复核、审计文书签发、重大事项请示、审计资料归档等全面的质量控制。
第4条 项目自我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审计小组开展审计项目时,对确定项目小组成员、确定项目负责人、 编制项目审计方案、搜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意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岀具审计 报告,实施后续审计、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