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3.1畜禽的营养需要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3.1畜禽的营养需要
(一)繁殖的营养需要
1.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1)种公畜合理的能量供给是怎么样的?能量供应不足和过多对种公畜各造成哪些危害?(2)种公畜对蛋白质的需要如何?(3)影响种公畜精液品质的矿物质元素有哪些?(4)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种公畜可造成哪些危害?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
3.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以上为第五~六学时)
(四)家畜肥育的营养需要
肥育方式:幼年肥育、成年肥育。
1.肥育过程中畜禽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一般了解)
2.影响肥育效率的因素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1)畜禽种类与品种类型:猪沉积脂肪能力最强,肉鸡次之,肉牛较差
(1)能量需要:直线肥育法(一贯肥育法)整个肥育期给予丰富的饲料
(2)蛋白质需要:幼年畜禽肥育蛋白质的需要量应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1倍,成年肥育的畜禽,蛋白质的需要量略高于维持的需要量
6.活动量
7.被毛厚薄
8.饲养管理制度
(三)畜禽的维持需要
1.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基础代谢能量(NE KJ/d)=
基础代谢是指畜禽处于安静状态、适宜的外界温度及绝食时的能量代谢消耗。
2.畜禽维持的蛋白质需要:维持蛋白质需要=(代谢氮+内源氮)×
3.维持的矿物质需要
4.维持的维生素需要
(教师多媒体展示预设的问题及答案,与学生找出的问题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差距与不足;教师课件展示并详细讲解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及畜禽的维持需要)
(2)体组织的生长规律:骨骼、肌肉、脂肪。生长初期应供给幼畜生长骨骼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即矿物质丰富的饲料;中期必须供给足量的蛋白质和各种必须氨基酸,以促进肌肉生长;生长后期和成年期应供给形成脂肪的营养物质,即糖类多及适量脂肪的饲料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docx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畜禽对饲课题授课方式讲授学时一课时料的消化1.概念:消化、吸收、消化力、可消化性2.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3.饲料可消化养分及饲料消化率的计算知识目标4.影响畜禽消化力的主要因素:畜禽种类、品种、年教学目标龄、个体等5.影响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饲料组成、营养配比、教学重点收获时期、加工、适口性等结合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评定饲料营养价能力目标值的方法1.消化的概念、吸收的概念及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2.饲料可消化养分及消化率的计算3.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讲授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提问1.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哪几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2.动、植物体中主要的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导语:以上三种营养物质都是大分子的物质,是不能直接被畜禽吸收利用的,他们是怎样经过一系列变化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物质而被吸收利用的呢?(导出课题并板书,明确教学目标)一、消化的概念(一)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的消化管,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二)吸收:饲料中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管壁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

二、畜禽的饲料消化方式(教师多媒体展示下列表格,将学生分为六个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讨论, 最后将表格中的内容写在课堂记录本上。

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种类消化特点不同畜禽的特点物理性猪:单胃草食家畜:消化家禽:牛、羊反刍家畜: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部位:牛羊:性消化兔:(一)物理性消化: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肠运动等,将饲料切断、磨碎、压扁,使食物的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

《能量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饲料》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饲料的观点和作用;2.掌握不同种类的能量饲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能量饲料,提高畜禽生产效益。

二、教学内容:1.能量饲料的观点和分类;2.主要能量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3.能量饲料的正确选择和应用方法;4.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能量饲料的基本观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作用;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种类能量饲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农场或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对于能量饲料的看法和经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能量饲料的观点和分类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能量饲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讲解:讲解能量饲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主要的能量饲料种类;3.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主要能量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1.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玉米、燕麦、豆粕等主要能量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2.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种类能量饲料的优缺点,分析适用范围。

第三课:能量饲料的选择和应用方法1.讲解: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能量饲料,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农场或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能量饲料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第四课: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1.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经验和案例;2.总结:总结本课程进修内容,强调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2.作业考核:安置相关作业,考核学生对于能量饲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地考察的报告,分析能量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相关教材和资料,辅助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实验室设备:准备相关实验室设备,进行能量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实验;3.实地考察场地:联系农场或养殖场,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2013--2014 年一职专种养殖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计划(安排学时160)一、课程性质和教案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案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畜禽营养与饲料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一般性畜禽营养与饲料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一)知识教案目标1、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幻灯片、录像片或现场提供的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能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熟练掌握当地20〜30种常用饲料及所属类别、营养特点及品质鉴定。

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配合畜禽日粮的基本技能,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学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具备饲料概略养分常规分析的能力。

6、学会进行畜禽饲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1、在教案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案内容和要求(一)知识部分1、畜禽营养基础(1)动物与植物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合物。

71.职业学校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71.职业学校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5、了解饲料的常规成分分析方法;




重点:动植物之间的关系,饲料种类及其加工方式,畜禽各饲养阶段的营养需求
难点:饲料配方的计算







1、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注重个体适应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取分层教学,让同学们逐渐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涞源职教中心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1
系部:现代农牧学部
学科:畜禽营养与饲料
教师:张红娜
教学计划




17-牧班现有23人,通过查看大家的中考成绩,有个别同学成绩较好,学生整体水平比前几届学生稍好。学生纪律较好,尊敬老师,学生之间关系较融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经过几节课观察,发现学生对牧医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不像以往的学生一无所知,这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充分利用多媒体,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最大能力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5、加大监管力度,要让每个同学所学及时掌握。教学来自进度安

1、第一章第一节动物与植物
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3、蛋白质的组成及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的危害
4、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非蛋白氮的消化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本课程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说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第一章知识较琐碎,较难记忆,第三章知识有一些计算题,理解性较强,但总的来说只是较简单,容易学习。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 引言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饲料作为畜禽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产能和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合理配置适应的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各类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畜禽养殖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2. 教学目标•理解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并能根据不同阶段的养殖需求进行饲料配置;•掌握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3.1 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蛋白质需求•碳水化合物需求•脂肪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3.2 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幼崽期•生长期•成熟期•繁殖期3.3 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精料•全价饲料•含料饲料3.4 饲料的配方和加工•饲料配方原则•饲料配方软件的使用•饲料加工工艺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理论讲解,详细介绍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实验,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饲料配置和日常管理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表现的一部分。

6. 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畜禽饲料与营养学》•参考资料:《畜禽营养学》、《饲料配方与饲养》等。

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共16周。

教学计划如下:教学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1-2周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讲授第3-4周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讲授、讨论第5-6周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讲授、讨论第7-8周饲料的配方和加工讲授、实验第9-16周实践操作和巩固复习实践、讲评8. 教学反思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具备进行饲料配方和加工的能力,并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畜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对象,其发展发育和生产性能受到营养水平的影响。

了解畜禽的营养需要,合理设计饲料配方,对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将盘绕畜禽的营养需求展开,通过调查钻研和实验分析,探讨畜禽的营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二、作业目标1. 了解畜禽的基本营养需求和影响因素;2. 掌握畜禽饲料配方设计方法;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作业内容1. 调查钻研: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畜禽品种,调查其发展发育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摄入量,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营养需求差别。

2. 饲料配方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所选畜禽品种的营养需求,设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并计算各种饲料原料的比例和用量。

3. 实验设计:学生可以设计一项实验,探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畜禽发展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

4. 数据分析:学生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别,总结结论并提出建议。

四、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应包括背景介绍、调查钻研、饲料配方设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2. 作业报告应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文字表达清晰,图表清晰易懂;3. 学生可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提高作业的可信度和深度;4. 作业报告应在规守时间内提交,迟交者扣分处理。

五、评分标准1. 报告内容全面,涵盖各个方面,逻辑性强(30分);2. 数据分析准确,结论明确,建议合理(30分);3. 文字表达流畅,图表清晰(20分);4. 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可行(20分)。

六、参考资料1. 《畜禽营养学》2. 《畜禽饲料配方与营养学》3. 《畜禽生产实用技术手册》七、作业时间安排1. 背景介绍和调查钻研:第1周;2. 饲料配方设计和实验设计:第2-3周;3.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第4周。

八、作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和评审,对于精彩的作业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畜牧营养教学工作计划

畜牧营养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畜牧营养学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有畜牧营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畜牧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畜牧生产中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畜牧生产基础知识2. 畜禽生理与营养需求3. 畜牧饲料学4. 畜牧饲料加工与利用5. 畜牧生产中的营养调控6. 畜牧产品品质与营养评价7. 畜牧生产与环境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畜牧营养学的实际应用;3. 课外辅导:定期组织辅导课,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畜牧生产基础知识、畜禽生理与营养需求;2. 第二学期:畜牧饲料学、畜牧饲料加工与利用;3. 第三学期:畜牧生产中的营养调控、畜牧产品品质与营养评价;4. 第四学期:畜牧生产与环境。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2. 期末考试:笔试、口试等形式;3. 实践考核:实习、实验报告、课题研究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畜牧营养学教材;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3. 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4. 实习基地:与畜牧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教学效果;2. 教学质量评估:邀请专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3. 教学成果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目标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目标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时间:高一上期教学课时:80课时知识目标:一、学会动植物中的营养成分1、能说出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2、能说出组成动物体的化合物3、比较动植物体中所含营养成分4、熟悉动物的消化方式5、能准确表述畜禽消化力与饲料消化性的含义二、学会蛋白质与畜禽营养之间的关系1、能说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含义2、能正确利用非蛋白质含氮饲料饲喂反刍家畜3、能说出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对畜禽有哪些危害4、生产上对反刍家畜、单胃家畜及家禽日粮中合理供给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等蛋白质饲料5、说说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对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三、学会碳水化合物与畜禽营养之间的关系1、能说出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分类2、说说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3、比较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四、学会脂肪与畜禽营养之间的关系1、掌握脂肪的组成2、掌握脂肪的营养作用3、掌握饲料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及畜产品品质的关系五、学会矿物质与畜禽营养的关系1、根据动物体内含量或需要不同,说出必须矿物元素的分类2、能说出常量元素对畜禽的主要营养作用3、能说出常量元素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4、能说出微量元素对畜禽的主要营养作用5、能说出微量元素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六、学会维生素与畜禽营养之间的关系1、掌握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2、掌握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营养作用3、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七、学会水与畜禽营养的关系1、掌握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后果2、掌握畜禽体内水分的来源、排出3、掌握畜禽体内水需要量的影响因素4、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八、学会能量与畜禽营养之间的关系1、掌握能量的来源,能够进行各种能量换算2、掌握饲料中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3、掌握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九、学会饲料的慨念与分类1、能够正确表述饲料的慨念,掌握饲料分类原则2、能够根据饲料编码说出饲料类别十、粗饲料1、掌握粗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以及粗饲料的合理利用2、了解粗饲料在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业中的意义十一、青饲料1、掌握青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以及青绿饲料的合理利用2、掌握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十二、青贮饲料1、能说出青贮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说说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2、熟悉青贮饲料的特点3、能认识青贮所需的设备4、能够说出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十三、理解能量饲料1、能正确表述能量饲料的慨念2、掌握能量饲料的分类3、掌握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点4、掌握糠麸类饲料的营养特点5、掌握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饲料的营养特点6、掌握油脂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十四、理解蛋白质饲料1、掌握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常见种类2、掌握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常见种类3、掌握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常见种类4、掌握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5、掌握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特点6、掌握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十五、了解矿物质饲料1、能说出食盐的营养特点2、能说出钙磷补充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点3、能说出镁补充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点4、能说出硫补充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点十六、了解饲料添加剂1、了解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意义2、能正确表述饲料添加剂的慨念3、掌握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特点4、掌握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特点5、掌握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特点【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能量与畜禽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与畜禽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与畜禽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熟识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理解畜禽对能量的需求和摄入途径;3. 精通畜禽能量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畜禽饲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和分类;2. 畜禽对能量的需求和摄入途径;3. 畜禽能量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4. 能量供给与畜禽进步、生产的干系;5. 能量供给与畜禽饲料的配方。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老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同砚实际操作计算畜禽的能量需求;3. 谈论沟通:开展小组谈论和互动,增进同砚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沟通;4.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到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畜禽能量需求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 第一堂课:介绍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和分类,引导同砚了解畜禽对能量的需求;2. 第二堂课:讲解畜禽能量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引导同砚精通能量供给与畜禽饲料的配方;3. 第三堂课:组织同砚进行实例分析和谈论沟通,加深对畜禽能量需求的理解;4. 第四堂课:打算实地考察活动,让同砚亲身感受畜禽饲养现场,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五、作业设计:1. 选择一种畜禽,调查其进步过程中的能量需求和摄入状况,撰写一份报告;2. 计算一种畜禽在不同进步阶段的能量需求量,绘制成图表进行展示;3. 分析一种畜禽饲料配方中的能量供给状况,提出改进建议;4. 设计一份畜禽饲料配方,计算其中的能量含量并进行比较。

六、评判方式:1. 作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和深度;2. 图表的明晰度和准确性;3. 改进建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4. 饲料配方设计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七、参考资料:1. 《畜禽营养学》(第四版),李明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 《畜禽营养与饲料配制》(第三版),张华等著,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3. 《畜禽饲养与营养学》(第二版),王强等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

精心整理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基于“以行动导向”的理念及未来职业的工作需要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模拟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以饲料营养与饲料加工的流程为主线,设计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突出了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入了工作过程的要求。

本课程根据中职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掌握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搭配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符合饲料加工企业需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企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或受训对象能够胜任饲料加工有关的职业岗位。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融合专业职业标准、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及濮阳市当地饲料种2.1.5了解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2.2能力目标2.2.1会判别典型营养缺乏症,能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2.2.2会合理利用饲料原料。

2.2.3会使用饲料产品,能根据现有条件设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配方。

2.2.4会进行日粮营养诊断,能解决常见问题。

2.2.5学会使用常规分析仪器,具备饲料养分常规分析能力。

2.3情感、态度、价值观4.实施建议4.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课程总教学时数11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0学时,实训实习44学时,考核与机动6学时。

4.3教学要求(1)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施“知识理论实训融合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因此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饲料季节特点,采取音像教学、集中讲授、实践操作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3)学校应在保证完成总学时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作业设计方案是针对畜禽的营养需求进行的,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畜禽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营养需求;2. 掌握畜禽不同发展阶段的营养需求及其调配方法;3. 能够根据畜禽的品种、性别、发展阶段等因素,科学制定饲料配方;4. 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三、作业设计要求1. 选择一种畜禽品种,调查其发展发育过程及其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2. 设计一份适合该畜禽品种的饲料配方,并说明其营养成分及配比原理;3. 分析该饲料配方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4. 撰写一份综合报告,总结调查、设计和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四、作业设计步骤1. 选择畜禽品种:选择一种常见的畜禽品种,如肉鸡、肉牛、奶牛等;2. 调查发展发育过程:了解该畜禽品种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主要营养需求;3. 设计饲料配方: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一份适合该畜禽品种的饲料配方,并详细说明其营养成分及配比原理;4. 分析影响及改进:分析该饲料配方对畜禽发展发育的影响,提出改进意见;5. 撰写综合报告:撰写一份综合报告,总结调查、设计和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五、作业提交要求1. 作业提交时间:XX年XX月XX日前;2. 作业提交方式:电子版和纸质版均需提交;3. 作业评分标准:内容完备、逻辑清晰、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六、评分方式1. 作业设计方案:20分;2. 饲料配方设计:30分;3. 影响分析及改进意见:30分;4. 综合报告撰写:20分。

七、参考资料1. 《畜禽营养学》;2. 《畜禽生产与管理》;3. 《畜禽饲料配方与营养》。

以上为《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同砚们认真完成,提高对畜禽营养需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进修顺利!。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大村职业中学教学计划课程: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师:张煜时间:2012—02—08高一《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四班《畜禽营养与饲料》专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思想意识方面不够健全,没有积极进取精神。

有一些学生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因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这可能与刚刚进入高中的转型有关,但大多数原因都是人为的。

但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还是比较理想,个别的存在识记不熟,知识结构的建立体系不健全,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学生应在扎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功底,同时应具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畜禽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理解反刍动物、单胃动物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挂图、幻灯片、采取到实地去了解病情的方式以更好的掌握畜禽典型的营养缺乏增,并能够分析其原因,做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2、能够熟练的掌握常用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及其品质的鉴定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4、能够使用本专业的基本仪器,并具备其分析能力(三)思想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喜爱自己的专业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三、教学内容:(一)知识部分1、畜禽营养基础(1)维生素的营养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的作用意义掌握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及作用(2)水的营养作用了解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后果理解畜禽体内水分的来源、排除及其需要的影响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3)能量与畜禽营养了解可消化营养物质与消化率、可利用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4)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相互转化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相互关系,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之间的关系,粗纤维和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机物、维生素直接的关系,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矿物质之间的关系,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蛋白质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蛋白质饲料》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饲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蛋白质饲料的生产方法和应用领域;3. 能够分析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和影响;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饲料的观点和分类;2. 蛋白质饲料的生产方法和工艺;3. 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4. 蛋白质饲料对动物发展发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蛋白质饲料的定义和分类;2. 蛋白质饲料的生产方法和工艺;3. 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蛋白质饲料的相关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探讨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蛋白质饲料的样品和生产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介绍蛋白质饲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蛋白质饲料的生产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挑战;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效果;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化学生对蛋白质饲料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实验操作等;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判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动物营养学》等相关教材;2. 实验器械:蛋白质饲料生产实验所需的器械和原料;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知识和案例。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刻认识到蛋白质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也认识到学生对于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重视水平。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9能量与畜禽营养

最新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9能量与畜禽营养
参考资料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版邱以亮宋建兰主编教学反思与建议本节课教师贯彻民主式教学思想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讲授中充分利用挂图小黑板等教具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效果较好
第九节 能量与畜禽营养
课题
能量与畜禽营养
授课方式
讲授
学时
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日粮中能量水平变化与饲养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版)邱以亮、宋建兰主编
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节课教师贯彻民主式教学思想,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讲授中充分利用挂图、小黑板等教具,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效果较好。但在教学中,感觉到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致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回答时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上多做研究,多变换问题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
2.消化能(DE):饲料被消化吸收后的能量,从饲料总能中扣除粪的能量
3.代谢能(ME):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管可燃气体能之后的能参与物质代谢的能量
4.净能(NE):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纯净的能量,是代谢能减去体增热后剩余的能量
体增热:畜禽采食后伴有产热量增加的现象
(学生对照教师讲授内容,整理答案,教师予以总结)
1.名词解释: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热增耗)
2.简述饲料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饲料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为在畜禽饲养中合理满足能量需要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实践指导书洙源职教中心畜禽营养与饲料实践指导书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目的要求围绕专业课的教育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在教学中,加大实验技术安排。

一、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 、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 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培养或采集代表性的实验材料。

(2) 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

(3)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按要求进行实验。

(4)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5)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性,指出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

(6) 组织学生清理实验室。

2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1) 演示目的明确(2) 充分利用演示材料和标本、挂图(3) 掌握时间,引导思维具体安排如下:实验目录实验实训1观察畜禽营养物质缺乏时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实训2常用饲料的识别实验实训3饲料级鱼粉掺有植物质、尿素、胺盐的化学实验实训4秸秆饲料氨化和碱化处理实验实训5青贮饲料的调制实验实训6参观饲料厂实验实训1观察畜禽营养物质缺乏时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一、目的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畜禽因日粮营养物质缺乏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从而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在畜禽生命和生产过程的重要作用。

二、实习器材幻灯机一台,畜禽营养缺乏症幻灯片一套;系统介绍畜禽营养缺乏症的教学录像片或多媒体软件。

三、方法1 •在放映之前,系统讲解各种营养物质缺乏的典型临床症状。

2•结合幻灯片、录像片或多媒体软件的观看,再进行讲解,直至学生全面了解。

四、作业组织学生深入鸡场、猪场和牛场,调查和了解畜禽佝偻症、产后瘫痪症、皮肤不全角化症、多发性神经炎、脚趾麻痹症、痛风症、滑腱症等典型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畜禽不同种类的营养需求及其对发展发育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畜禽养殖的认识和兴趣。

二、设计内容:1. 了解畜禽的基本营养需求:学生将进修不同种类的畜禽(如鸡、鸭、猪、牛等)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及比例。

2. 掌握畜禽不同发展阶段的营养需求:学生将钻研畜禽在幼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对营养的需求变化,了解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比和投喂量。

3. 分析畜禽饲料的营养成分:学生将进修如何分析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成分含量,了解饲料对畜禽发展的影响。

4. 实地调查畜禽养殖场:学生将分组前去当地畜禽养殖场,观察不同种类畜禽的饲养环境、饲料配比和发展情况,并进行调查和访谈。

5. 编写调研报告:学生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撰写畜禽养殖的营养需求调研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总结结论。

三、设计步骤:1. 分组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畜禽的基本营养需求和发展发育规律。

2. 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讨论,探讨畜禽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比。

3. 组织实地调研活动,学生分组前去畜禽养殖场进行观察和调查。

4. 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包括调研目标、方法、结果分析和建议。

5. 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调研效果并接受评审。

四、评判方式:1. 考察学生对畜禽营养需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评判学生对实地调研的观察和调查能力。

3. 评判学生撰写调研报告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要求:1. 完成预习资料的进修和教室讨论。

2. 参与实地调研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

3. 参与调研报告展示和交流。

4. 完成作业评判表格并接受评审。

六、参考资料:1. 《畜禽营养学》(第四版),张三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

2. 《畜禽养殖技术手册》,李四等著,农业出版社。

3. 《畜禽饲养管理实用手册》,王五等著,农业出版社。

以上为《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次作业,深入了解畜禽营养需求,提高对畜禽养殖的认识和兴趣。

中职《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材教法

中职《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材教法

中职《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材教法第一节《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要求与安排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畜禽营养与饲料》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内容丰富庞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一方面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吸收了畜禽养殖生产实践的经验,既是畜禽养殖专业后期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生产实践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其任务是阐明饲料营养与畜禽的生长发育、繁殖、生产的关系和营养需要,从而基本掌握畜禽饲养标准,学会畜禽的日粮配合,以达到最小的饲料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饲养效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畜禽营养和饲料生产两大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和各营养成分与畜禽营养需要的关系;了解饲料的种类及各种饲料的营养特点;了解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掌握畜禽的营养需要量,不同生长生产阶段的饲养标准;掌握畜禽日粮配合技术;掌握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和贮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数分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12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学时,实验实习36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下表。

第二节《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一、第一章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功用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饲料的组成及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异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的功能及其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和相互关系。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饲料与畜禽体的成分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功用两部分组成,这是学习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础。

本章教学内容从比较饲料与畜禽体化学成分角度出发,阐述了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营养功用及相互关系,为饲料生产和日粮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畜禽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包括水、干物质、无机物质、有机物质,畜禽体和饲料化学成分的比较。

蛋白质,包括三部分,其一是蛋白质的功能、组成、消化代谢和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其二是氨基酸的概念、平衡、及有效利用率,影响必需氨基酸的因素及合成氨基酸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利用;其三是简单含氮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9.职业学校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19.职业学校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计划
15、第三章第四节饲养试验
16、第四章第一、二、三节
17、第四章第四节
18、第四章第五节
19、第四章第六七节
20、第四章第八九节
21、总复习
22、期末考试
教学实施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针对性、实用性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涞源职教中心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1
学部:现代农牧学部
年级:高二
学科:畜禽营养与饲料
教师:孙文文
教学计划
班级情
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1607班畜牧兽医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
1607班共有畜牧兽医专业学生39名。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差,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思想意识方面不够健全,没有积极进取精神;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学习刻苦,目标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 年一职专种养殖专业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计划
(安排学时160)
一、课程性质和教案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案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畜禽营养与饲料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一般性畜禽营养与饲料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一)知识教案目标
1、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幻灯片、录像片或现场提供的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能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熟练掌握当地20〜30种常用饲料及所属类别、营养特点及品质鉴定。

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配合畜禽日粮的基本技能,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学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具备饲料概略养分常规分析的能力。

6、学会进行畜禽饲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
1、在教案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案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部分
1、畜禽营养基础
(1)动物与植物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合物。

(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理解动物消化力与饲料消化性。

(3)蛋白质的营养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理解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对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概念。

了解反刍家畜对非蛋白质含氮饲料的利用。

掌握反刍家畜、单胃家畜及家禽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的合理供给。

(4)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了解畜禽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粗纤维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粗纤维消化吸收的因素。

(5) 脂肪的营养
了解脂肪的组成和营养作用。

理解饲料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及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6) 矿物质营养理解常量元素钙、磷、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了解常量元素镁、硫、钾与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硒、碘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7) 维生素的营养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

理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与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营养作用等。

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8)水的作用与需要了解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后果。

理解畜禽体内水分的来源、排出及对其需要量
的影响因素。

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

(9)能量与畜禽营养理解可消化营养物质与消化率、可利用营养物质与利用率等概念。

掌握饲料中能量在
畜体内的转化过程及各种能量换算。

(10)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相互关系;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
的关系;粗纤维和
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机物与矿物质、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矿物质之间的关系;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2、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1)饲料概念与分类掌握饲料的概念与分类原则,了解饲料编码。

(2)粗饲料掌握粗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合理利用及在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业中的意义。

(3)青绿饲料掌握青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及其合理利用,了解青贮饲料的概念、意义、制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4)能量饲料掌握能量饲料的概念、分类、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

(5) 蛋白质饲料掌握蛋白质饲料的种类、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

(6) 矿物质饲料与维生素饲料掌握矿物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和合理利用。

了解维生素饲料的种类和特点。

(7) 饲料添加剂了解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意义、选用原则和使用标准。

掌握饲料添加剂的概念、种类
和常用添加剂的特点、使用方法。

(8) 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开发饲料资源的意义、前景、途径及生态养殖业对营养资源的科学利用。

3、饲料配合
(1) 畜禽的营养需要理解畜禽的维持和生产营养需要的概念、特点。

能计算畜禽的每日营养需要。

(2) 畜禽的饲养标准掌握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表示方式及使用。

了解国内外主要的饲养标准。

(3)日粮配合掌握日粮和饲粮的概念、日粮配合的原则。

掌握日粮的配合方法(方形法、试差法、计算机
优化法等)。

(4)配合饲料掌握配合饲料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特点。

了解配合饲料工业的现状、前景及配合饲料的主要
生产工艺。

(5) 饲养效果检查了解饲养效果检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6) 饲养实验了解饲养实验的概念及意义,饲养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二) 技能部分
1、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的观察与分析能识别畜禽典型缺乏症,并提出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常用饲草、饲料的识别熟练掌握当地20 种以上常用饲料品种的识别和分类。

3、青贮饲料的调制及品质鉴定掌握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能用感观鉴定和实验室鉴定方法对青贮饲料样品进
行分级。

4、青草干草的调制及品质鉴定掌握青草干草的调制方法,能用感观鉴定方法判断干草水分含量和进行品质分
级。

5、采样与制样了解采样、制样的有关概念、方法和要求。

能独立进行采样与制样,结果符合要求。

6、水分的测定了解水分测定的概念、目的、原理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能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结果符合要
求。

7、粗蛋白质的测定了解粗蛋白质测定的有关概念、原理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能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质,结果基本符合要求。

8、粗脂肪的测定
了解粗脂肪测定的目的、原理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能测定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结果符合要求。

9、粗纤维的测定了解粗纤维测定的目的、原理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能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结果符合要
求。

10、粗灰分的测定了解粗灰分测定的目的、原理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能测定饲料中的粗灰分,结果符合
要求。

11、钙的测定了解钙测定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仪器设备和方法与步骤。

能测定饲料中钙的含量,结
果符合要求。

12、磷的测定了解磷测定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仪器设备和方法步骤。

能测定饲料中磷的含量,结果
符合要求。

13、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了解水溶性氯化物测定的目的、原理、仪器设备和方法步骤。

能测定饲料中水溶
性氯化物的含量,结果符合要求。

14、日粮配方设计能正确选用畜禽的饲养标准,掌握畜禽日粮配方设计方法,能使用配方软件进行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设计。

15、畜禽饲料效果检查能对畜禽饲料效果进行检查,并根据结果,做出初步评价。

(三) 选用部分
1、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1)非营养调控物质的开发利用了解非营养调控物质的意义、种类及开发利用。

(2)发酵饲料了解发酵饲料的概念、前景及利用。

(3)饲料酵母了解饲料酵母的概念及实践中的应用。

2、饲料配合
(1) 饲料法规了解主要饲料法规种类、主要内容。

(2) 饲料标准了解饲料的卫生、质量和标准的主要内容。

3、饲养技术了解饲养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性。

掌握畜牧生产中对料型、饲喂方式、饲料更换、生喂与熟喂、限量饲喂与自由采食等饲养技术的要求。

4、氨化秸秆能正确选用氮源,掌握氨化秸秆的调制方法。

5、奶牛营养需要量的计算能进行奶牛日粮营养需要量的计算。

6、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能根据要求设计浓缩饲料的配方,结果基本符合要求。

7、配合饲料厂参观
通过参观配合饲料厂能绘制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8、畜禽饲养实验方案设计
能设计简单的畜禽饲养实验方案。

四、说明
(一)适用范围和学时分配
1、本课程教案基本要求是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
和要求制定的,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畜牧兽医、养殖专业。

2、本课程教案时数为160学时,其中基本内容安排122学时,复习课16学时,留22 学时作为机动,以便根据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或补充当前科研及生产
上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及新工艺,或根据需要从本课程的选用部分选择当地的适用内容,或用于教师在授课时对施教时间作必要的调整等,并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教案计划人:2013 年9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