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干货系列1---两化融合贯标经验分享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要点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要点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活动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
为了顺利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建立和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进行贯标实施。
下面将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的要点。
一、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规划首先,企业需要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的规划,明确整体目标和具体步骤。
规划要包括两化融合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各层次的管理指标体系等内容,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框架其次,企业需要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标准框架,包括发展战略、组织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与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标准框架应基于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三、明确两化融合管理责任和权责关系重要的一点是,在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时,企业需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责关系。
高层管理人员应承担起领导和推进两化融合管理的责任,中层管理人员应负责具体的实施和落实,一线员工应积极配合和执行。
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
这个体系应包括两化融合管理部门、两化融合管理团队和各级管理岗位。
各级管理岗位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推动两化融合管理的落地。
五、完善两化融合管理流程和方法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方法,以确保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例如,可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的PDCA循环流程,考虑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如敏捷管理、数据分析等。
六、建立两化融合管理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为了保证两化融合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建立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同时,要建立改进机制,及时采取措施,修正不足,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适应性。
七、培训与沟通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两化融合管理是一项全新的任务,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沟通。
两化融合贯标包括哪些方面
两化融合贯标包括哪些方面
两化融合贯标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走新的工业化道路。
两个行业融合的核心是信息支持,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需要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然后才能实现信息化。
第一,两化融合贯标流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建立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审核阶段。
八步:贯标启动.现状调查和差距分析.策划和发布文件系统.新能力(系统)策划.实施和运行新能力.评测和改进.分级评定,以及其系统的持续改进。
技术主要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产品.业务.产业融合有四个方面。
也就是说,两个行业的融合包括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的四个方面。
围绕数据的企业.技术.通过明确管理职责,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四要素.夯实基本保障.规范实施过程.为使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形成新的能力,使企业获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强评价和改进,建立两个产业融合管理机制,实现两个产业融合的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
申报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已经通过两化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了评估。
二是基本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综合整合,在因特网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创造新能力的效果显著。
三是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经验.路径.模式、方法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优先支持同等条件的符合标准的企业成为符合标准的企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1科技支撑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管理体系完美结合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管理体系日益落后。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需要加大科技和管理结合的力度,追求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着力把科技和传统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与转型升级,实现综合服务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2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针对企业管理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方式,它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维度:统一管理要素、协同敏捷运行框架、数字化基础平台,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信息技术支撑的企业管理系统。
其中,统一管理要素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石,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敏捷运行框架的构建,引入先进的数据管理和信息技术,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持续发展。
3数字化基础平台建设
数字化基础平台是一个为企业应用程序提供技术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资源消耗,改善运行效率,提升企业智能型创新。
比如,在数字化基础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自动化、及时化和整合化,进而跨越企业信息沟通障碍,增强企业的决策能力,突破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4把握科技机遇
以数字与技术为基础,企业加大对科技机遇的把握,把科技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实现企业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发动,通过科技融合,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精准干预,实现企业发展快速平稳的过程。
科技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环,企业要把握好科技机遇,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信息技术管理和传统管理完美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行业发展,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两化融合经验谈
一、海尔集团简要介绍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自2002年以来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一名。
自1984年创业以来,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
现在海尔产品涉及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和彩电、计算机、手机等领域,形成46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多元化产品群,其中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8个制造基地,6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75亿美元。
海尔是2008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2005和2008年,海尔两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8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旧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海尔依靠技术创新世界名牌,是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已参与1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主导和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72项。
现在,海尔正在继续按照“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二、海尔集团“两化融合”情况(一)海尔集团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简介1、海尔集团工业化发展情况目前海尔的工业化领域主要分为WGG工业化领域、DPG工业化领域、和CSG工业化领域。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这次的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从业者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化融合在各个领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交流会的心得报告。
首先,我认为两化融合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和来自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专家交流中,我了解到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两化融合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与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专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城市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交通、公共设施、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另外,两化融合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与医疗行业的专家交流中,我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分布,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此外,两化融合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与农业专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传感器、远程监控等技术,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土壤、气候等信息,从而更加精确地施肥、浇水和预防病虫害。
同时,电商、物流等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好的销售渠道和物流支持,推动了农产品的流通。
在这次交流会中,我还深刻认识到,两化融合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为两化融合提供支持和保障。
探索两化融合实施的最佳实践经验
探索两化融合实施的最佳实践经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两化融合已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两化融合旨在将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无缝对接,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在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本文将对这些最佳实践进行探索。
一、政府引导和支持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和两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体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两化融合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企业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技术研发共享平台等,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是两化融合的核心驱动力,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实现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还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和转让,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补齐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人才短板。
此外,还应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两化融合是全球性的趋势,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国际交流会议、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汇集全球优秀人才,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某某某公司的XXX,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并分享一下我对此次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两化融合这个主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不同企业的代表们围绕这个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思考。
通过听取他们的发言,我对两化融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如何在企业中实现两化融合有了更具体的思路。
首先,两化融合需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
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企业需要明确两化融合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同时,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以便评估两化融合的进展情况。
其次,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
两化融合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协作和沟通,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流程,以便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
同时,企业还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培训和学习,以便培养出一支具备两化背景的人才队伍。
再次,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
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和平台。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最后,需要加强合作与共享。
两化融合需要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享,企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两化融合的进程。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共享,将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次交流会,我深刻感受到了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作为某某某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会将这次交流会上听到的经验和思考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推动两化融合的进程。
同时,我也会加强个人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自己在两化融合领域的专业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充分发挥两化融合在实践中的作用,我参加了一次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此次经验交流会的收获和心得。
二、交流活动概述本次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于XX年XX月XX日在XX市举行,参会人员包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官员。
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主题演讲、案例分享和圆桌讨论三个环节。
三、主题演讲1. 以数字化创新为核心的两化融合实践主讲人是一位来自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级经理,他分享了该企业在数字化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这家企业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营销,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提升。
他指出,两化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是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需要企业家具备迎接变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
2.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探索另一位主讲人是一位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他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他认为,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他同时呼吁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投入,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
四、案例分享1. XX公司的两化融合实践此次交流会还有几个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两化融合实践经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XX公司的案例。
该公司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和建立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
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XX 公司的成功经验给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XX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另外一家企业XX企业分享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案例。
该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测和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制造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听上去可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这两块做好对接,互相促进,像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一起为企业的未来开路铺路。
这事儿做得好,企业就能在现代化的浪潮里脱颖而出,站稳脚跟。
反过来说,要是做不好,可能就会在竞争中掉队,甚至被淘汰。
所以呀,这个贯标工作其实挺重要的,听着严肃,做起来也有不少花头。
不过,说起这个贯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太复杂了”,简直是拿个放大镜才能看得明白。
可是,别着急,我们一块儿理理。
这个贯标其实就是一系列的标准和流程,目的就是要帮助企业从根本上去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
说白了,就像是给企业的“大脑”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哪些地方可以更加“智慧”一些。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企业环境竞争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仅要有好的产品,更多的是要有高效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变得格外重要。
哎,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些经历,小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就是很多大问题往往起源于一些小细节。
企业也一样,看似不起眼的管理漏洞,可能一旦累积,就会带来大麻烦。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目的,恰恰就是要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蚁穴”堵住,让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条“赛道”上都能跑得飞快。
对了,这个贯标工作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像是“拔萝卜”,一步一步来,不急不躁,做到位了才能见效。
话说回来,现在的企业要做这个贯标,最怕的就是空洞的“纸上谈兵”。
很多公司一开始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走个过场”,写写材料,做做报告,结果搞了半天,啥实质性进展都没有。
其实啊,这就跟做饭一样,光有菜谱不做饭,怎么能吃得好呢?两化融合贯标也是这个道理,不能仅仅满足于填填表格,最重要的是要把标准和管理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做到“有章可循”。
贯标培训材料1-两化融合基本知识_0822
8
两化融合发展历程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
工业化阶段,开放改革阶段,融合发展阶段
业化,还要带动和促进一切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历史进程,
使之融合发展。十八大将此概括为:“促进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4
两化融合基本概念
在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中,不仅是生产力(技术、工
具、设备、动力等等)的发展,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观念、习惯、体制、机制等等)的发展。推进 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等的融合,而且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做好 综合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可 以帮助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优化原有的管理体 系,并赋予它们信息化时代新的特征,促进不同体 系深层次的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现代化 水平。
22
管理体系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ISO 9000
ISO/IEC 38500 COBIT
明确企业两化融合过程的一般要素,建立两
化融合管理的通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
我国当前多数行业和企业面临突破综合集成的关 键时刻,尤显重要。
21
管理体系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企业为了经营管理的需要,往往会选择多个管理体系来 实施,这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负担,由于缺乏指导企业综合 应用现有管理体系的方法,导致企业自身很难将这些体系融 合应用。
20
规划设计
集成实施
运行维护 内控审计 风险管理 通用方法论 合规性
有经验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有经验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经验(编写样本)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打造柔性生产管控能力
一、企业基本信息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体建设
1.企业简介
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XXXX)是汽车底盘系统生产的企业,是XXX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具备汽车底盘研发制造(冲压、焊接、电泳、机加工、装配、差压铸造、热处理)以及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能力。
目前,XXXX主要业务包括模块结构、底盘电子、智能装备三类。
2.两化融合贯标活动情况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XXXX 历经了办公自动化系统、BPCS 库存管理系统等单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建设阶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SAP)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Teamcenter)等为主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单项覆盖阶段,生产制造执行系统(H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RM)、系统集成以及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等建设的初步集成提升阶段,目前公司处于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需求分析XXXX对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和新型能力需求的识别和确定,建立了有效持续的管控制度,识别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参照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报告》,借助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识别、分析并确定与公司战略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公司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为:
- -提质降本增效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 -多品种混线生产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及贯标
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及贯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两化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我国开始实施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并制定了相应的贯标。
本文将介绍两化融合示范试点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贯标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一、两化融合示范试点的背景与意义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进两化融合意义重大。
首先,两化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两化融合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再次,两化融合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绿色生产相结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我国开始实施两化融合示范试点。
示范试点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行业范围内,通过对关键技术、重点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推动相关企业实施两化融合。
示范试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可以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目前,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和行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如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
二、贯标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为了推动两化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贯标。
贯标是指在实施示范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引导和推动企业进行两化融合。
贯标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保障,可以统一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应用。
例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包括网络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标准,为企业的两化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可以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支持。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范文
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范文标题: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报告——走进数字化时代,共享智能未来一、引言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两化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们组织了一场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交流会的收获和心得,为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二、会议背景交流会于20XX年X月X日在XX市举办,共邀请了来自各行业的100余位专家、企业代表、学者和政府官员参会。
会议设有主题演讲、分论坛和实地考察等环节,涵盖了数字化、智能化等多个领域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
三、主题演讲1.《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一家知名高科技企业的CEO在演讲中强调,数字化时代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他分析了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实践》某著名工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CTO发表了一场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实践。
他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强调了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分论坛会议还设有多个分论坛,涵盖了数字化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其中两个分论坛的讨论要点和结论。
1. 数字化制造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来自多个制造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数字化制造的发展和实践。
讨论的要点主要包括: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数字化制造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数字化制造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等。
与会代表还分享了他们企业在数字化制造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包括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等。
结论:数字化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应加大投入和推动,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2. 智慧物流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物流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讨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经验(样本)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经验(编写样本)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打造柔性生产管控能力一、企业基本信息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体建设1.企业简介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是汽车底盘系统生产的企业,是XXX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具备汽车底盘研发制造(冲压、焊接、电泳、机加工、装配、差压铸造、热处理)以及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能力。
目前,XXXX主要业务包括模块结构、底盘电子、智能装备三类。
2.两化融合贯标活动情况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XXXX历经了办公自动化系统、BPCS库存管理系统等单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建设阶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SAP)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Teamcenter)等为主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单项覆盖阶段,生产制造执行系统(H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RM)、系统集成以及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等建设的初步集成提升阶段,目前公司处于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需求分析XXXX对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和新型能力需求的识别和确定,建立了有效持续的管控制度,识别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参照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报告》,借助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识别、分析并确定与公司战略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公司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为:——提质降本增效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多品种混线生产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协同研发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供应链管理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绿色生产与智能制造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二、企业新型能力建设的做法与成效1.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建设需求识别和确定建立XXXX新型能力需求识别机制,通过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识别与确定新型能力体系框架,现阶段打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柔性制造的过程管控能力。
2.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建设的策划XXXX以“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柔性制造的过程管控能力”作为优先打造能力,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数据直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市场竞争力、公司两化融合集成提升水平大幅提升,2年内超过同行业90%的企业,3年内由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近年来,如东县在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贯
标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依托,以创
新为动力,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了对从业人员
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
通
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及时解决了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不断加强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县域经济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东县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经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经验两化融合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指导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工作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家企业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面的经验。
这家企业是一家制造业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但在信息化水平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产品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该企业决定引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在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之前,该企业组织了一次内部的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生产数据采集不及时、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不准确等。
同时,企业还就外部系统和标准进行了调研,了解到行业内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一些成功案例。
在准备贯标工作中,该企业首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内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的任务是研究和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案,并负责推动实施。
接下来,工作小组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们参考了国内外的标准和最佳实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企业特点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明确目标。
该企业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第二,确定指导原则和方法。
该企业参考了国内外标准和最佳实践,确定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流程再造、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系统集成等。
第三,制定操作规程和流程。
根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该企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包括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问题修复等。
第四,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为了监控和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该企业建立了一套绩效评估体系,包括生产效率、质量指标、成本等。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调整。
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案的过程中,该企业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近年来,如东县在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不懈努力,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质量促进效益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如东县加大了对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投入。
县委、县政府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纳入了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议程,不断加大对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东县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次,如东县注重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创新发展。
县委、县政府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如东县加强了对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相关项目的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顺利推进。
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加强了对企业的督促和指导,鼓励企业加大对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投入,推动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最后,如东县不断加强了对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成效的宣传和推广。
县委、县政府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成果和经验,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如东县的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如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近年来,如东县积极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全县上下
的共同努力下,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上注重了政策引导和支持。
县委、县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支持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积极投身到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
这为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次,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上注重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县域内部分
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同时,县政府还加大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人才留在本地,为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再次,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上注重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县域内部分
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对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投入,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如东县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为县域经
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为如东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东县的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启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启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传统
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作为江苏省启东市的一员,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化融合
贯标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贯标考核机制,对企业的两化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督促他们按时完成贯标任务。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些企业对两化融合
的理念和技术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两
化融合贯标任务,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同时,一些企业也加大了自主创新力度,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启东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
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化融合干货系列---两化融合贯标经验分享借“两化融合”之力,壮眉山车辆之翼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出现的新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
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两化融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总结提炼企业两化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形成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可有效引导企业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行业、区域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本文以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贯标为背景,介绍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在公司管控体系建设以及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南车旗下的一家研发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及配件的专业企业,公司可年产各型铁路货车8000辆、冶炼钢水29000吨、年产40000套各型铁路制动产品。
公司两化融合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有序实现”的总体实施策略,制定了分阶段的两化融合可实施路线。
公司建立了以PDM为管理平台,NX三维设计和CAPP系统为研发工具的技术管理模式;构筑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了以RS10/ERP系统为生产管理平台,以K/3系统为财务管理平台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主要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打通了PDM、CAPP、RS10、K/3之间数据流;建立了OA、FabCost、档案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用户远程访问系统、企业邮件系统、互联网网站、视频新闻系统、图文新闻系统等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司主干网络改造升级建设。
二、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分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重点在于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并把握好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使贯标工作能够真正的为企业的绩效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本质贯标”。
眉山车辆公司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包含如下三方面内容:1、立足铁路货车,着力转型升级。
把公司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货车及配件研制和出口基地,产品覆盖全球的中高档紧固件集成供应企业,物流运输及装备制造成为区域优势企业,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国际化经营取得成效。
2、到2016年,销售收入超过35亿。
其中,延伸产业销售收入、海外经营收入占比20%,新材料产业收入达到1亿。
3、净利润达到9000万。
到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
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延伸产业、海外国际经营“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成为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定位,分析其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精益管理、效率、品质和客户响应等方面的需求支撑,所以眉山车辆在通过反复研讨论证并总结归纳后后,确定了如下五方面的可持续竞争优势:1、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需求:科技持续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在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高效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平台与强大的知识管理数据库,能够持续推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2、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把市场信息快速反映到决策者手中,经过认真、科学的论证,明确产品调整的具体目标并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快速组织实施,将适应市场需求、有利润空间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场。
3、进一步强化精益管理体系需要。
随着铁路货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趋势,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采购等管理体系,实施精益财务及成本管理,打造精益质量体系,搭建精益信息化平台,提高客户满意度、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4、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需求:要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努力打造一个装备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货车及配件研发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球的中高档紧固件集成供应企业,物流运输及装备制造成为区域优势企业;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进行智能化设备改造,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5、树立“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需求。
加强国际化经营,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客户,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优化设计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
三、明确两化融合的方针及目标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之后,两化融合贯标的工作重点就是针对已确定的竞争优势,明确两化融合工作的方针及目标。
眉山车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创新引领集成融合精益制造全员参与”。
“创新引领”是指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技术创新打造技术的核心优势,管理创新形成管理的核心能力,相互融合,循环上升,形成公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集成融合”是指通过公司研发、制造、管理、服务各经营环节信息化的集成融合运用,打造公司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精益制造”是指在两化融合中,融入精益理念,通过持续改善,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全员参与”是指两化融合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通过决策层创新的观念,超前的决策和思维优势,有效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最终完美实现企业目标。
为了贯彻两化融合工作方针,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目标。
同时,为了使工作目标能够指导行动计划的制定,还需要将目标进行细分,分为近期及远期的目标。
远期目标:打造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维”为基础的全面集成的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企业,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两化融合工作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
近期目标:1、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优化IT基础架构,到2015年底建成基于虚拟化、4G等信息新技术为支撑的基础应用平台,整个虚拟化应用提高到90%,有效降低IT基础架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构建仓库及生产现场条码识别管理系统,加强物料管理,减少劳动强度,降低错误率,提高物料流转效率和业务人员办公效率。
2015年底,产品实物与发货单据符合率达到100%。
3、打造企业数据中心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管理技术的企业数据中心(包含设计、制造、运营),深入推进商业智能(BI)应用,为公司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2016年底,实现纳入到MDM管理的核心业务实体占总核心业务实体的比例达到95%以上。
4、建立全公司遵循统一技术标准的流程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化公司已经规范的管理制度,整合、挖掘、扩展企业信息资源,打破企业内信息孤岛,提高数据使用价值和数据综合利用水平,2016年底,实现公司在流程管理平台运行的流程数占总流程数的比例达到70%,2017年底,达到90%以上。
5、深化产品、工件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应用,提高材料管理水平,实现在产品级性能仿真基础上进行可制造分析,2016年底,全部实现产品三维数字化模型。
四、眉山车辆公司开展的两化融合实施过程1、识别并打造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新型能力策划情况公司在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成为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这与公司建设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维”为基础的全面集成的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企业目标是一致的。
公司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诊断会时,通过评审,提出要把“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能力”作为首要打造的新型能力,逐渐形成公司可持续竞争的优势,并以产品技术数据管理(PDM、NX、CAPP、FabCost)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RS10、K/3) 系统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全员努力,提高企业研发和生产组织管控水平,产品研发和准时化生产管控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和试运行,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能力已经形成,下一步根据公司战略定位,确定公司以获取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对信息化环境下其它新型能力进行建设,制定规划,依托项目,积极推进。
2、主要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情况为打造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新型能力,公司积极推进产品技术数据管理(PDM、NX、CAPP、FabCost)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RS10、K/3) 系统项目建设,根据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的需要,对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产品设计管理等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
2.1 产品设计管理:优化前新产品的开发策划、组织可行性分析、组织产品开发建议书评审、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设计任务书评审、产品开发、组织工作图评审、组织工艺会签等工作都在产品开发部进行。
优化前的产品设计管理流程效率较低,不灵活,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研发资源配置,完善“统一、高效、灵活”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公司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产品设计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成立技术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由原产品开发部综合技术管理、工艺技术部综合技术管理、新产品试制管理等职能、业务人员组成。
优化后的产品设计管理流程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策划、组织可行性分析、组织产品开发建议书评审、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设计任务书评审、组织工作图评审等工作,产品开发部主要负责产品方案设计、工作图设计等工作,工艺技术部主要负责工艺会签等工作。
同时,根据新的部门职责,修订产品设计管理等业务流程,合并管理岗位,分步优化操作岗位达到公司的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最佳匹配。
根据优化结果,并固化到产品技术数据管理系统中。
2.2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优化前的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1)规划发展部做年度、季度计划,明确每个月生产哪些产品,生产数量多少;(2)生产部根据规划发展部制订的生产计划,做月度作业计划并下发—首先要做产品产量计划,确认当月要生产的车型与产量,其次要编制大工序计划,具体到到上部、台车(转向架)、交车计划,至于铸钢件、锻压件、中梁、底架、油漆等工序计划放到分公司车间去做,大计划要做到日计划;大工序计划完成后,分公司要做配套计划,在编制时要分车型下达,计划内容包括中梁、底架、上部、制动、台车;(3)分公司依根据生产部下达的计划编制分公司计划(包括配套计划),将生产管理部的计划分解到车间,并对于分公司认为是关键件的少数零件制订专门计划,其余零件的生产计划由车间来做;(4)车间编制的作业计划是对有限公司和分公司生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首先将部件计划分解为零件计划,在将零件计划分解为工序作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