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3.10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沪教版
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Ⅳ-2 唐诗过后是宋词一个缺钙的王朝\盛开一枝文学的花天生的贫血\充满惊艳的凄美壮士扼腕\猛将断弓\关乎进退忧乐一曲《满江红》\湮埋在红绒烂嚼、儿女东风错、错、错、\莫、莫、莫、挼尽梅花\怎一个“愁”字了得■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宋词。
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教学本单元时,不要只局限于对某一篇作品、某一个作家的讲解、分析,而要把他们放在宋词的发展史中观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
一、词的发展脉络词兴起于隋唐,到了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勾栏、瓦舍迅速增多,新兴的“胡夷、里巷之曲”颇为流行。
在这样的条件下,逐管弦而歌的曲子词就开始兴盛起来。
起初多是民间艺人为了演唱的需要而自己填词,也有一些下层文人应歌伎之请为她们填写歌词。
很快,文人们在诗、文创作之外,发现了这个可以供他们施展才华的场地。
于是,按谱填词很快地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由于词最初主要是供宴饮娱乐之需,是由歌伎演唱的,所以歌词的内容就要适合她们的身份,语言要符合她们的习惯。
这样的词多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格调上多是委婉、柔媚的。
后来的词人在创作上或多或少沿袭了这种风格,写出不少偏于阴柔之美的作品。
在词史上这种作品曾被认为是“正宗”、是“本色当行”的。
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性格、情感和审美趣味有差异,其创作必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有人把两宋时期的词人和创作,从总体上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尽管宋代词人众多,作品丰富,各个时期的情况也很复杂,但在对两宋词史的研究中,这种说法一直被承认。
二、四位词人的贡献这里所选的四位作家中,柳永和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李清照兼跨两宋,辛弃疾则主要是生活于南宋,这些作家的创作时间跨度大约有二百年。
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
高中语文沪教版第三册-18_宋词四首_教学设计_教案_2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词的意境美;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魅力,体会词人别离时凄凉、哀伤的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千世界,悲欢离合仿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离愁别绪也似乎是一种永恒的情怀,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和感人肺腑的文学作品,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通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仿佛看到荆轲离开时的悲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那又是怎样的凄苦之别。
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嗅着浅浅的墨香眼前也仿佛浮现那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那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去感受一下柳永笔下那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
作者二、作者简介柳永,婉约派代表人物。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朗读词作,初步感知(一)、朗读1.学生范读,读准字音。
2.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作大意。
补充:(1)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2)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3)楚天:楚地的天空,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3.配乐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情感。
感受本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4.学生展示朗读,学生点评,并指导学生点评。
(语调、节奏、情感表达)5.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跟读。
再次体会情感。
(二)整体感知再读词作(齐读),思考:1.总结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
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描写情态;离别后:刻画心理。
2.这首词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离别时依依惜别之情,浓浓的离愁别绪。
高中语文宋词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 掌握宋词的基本格律、韵律及修辞手法。
- 能鉴赏和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宋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宋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 宋词的格律、韵律及修辞手法。
- 鉴赏和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宋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宋词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提出问题:为什么宋词会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2. 讲授新课- 介绍宋词的基本格律、韵律及修辞手法。
- 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如意境、情感、语言等。
- 以具体作品为例,讲解宋词的鉴赏方法。
3.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选取一首宋词,分析其艺术特色。
- 课堂展示: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宋词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宋词,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5. 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一首宋词,撰写鉴赏文章。
- 搜集有关宋词的资料,了解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2. 课外读物:《宋词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今译》等3. 多媒体课件:宋词发展历程、著名词人介绍、经典宋词作品赏析等五、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宋词的热爱。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二语文集备组《唐诗宋词》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思路一、构想。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主要是截取了初盛唐时期诗坛上主要的诗人及其诗作。
在进行本单元的学案设计之前,结合教材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说明和自己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规划与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我决定从初盛唐诗歌的风格、流派,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这几个方面入手,将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制作成这份学案。
我希望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结束以后,对诗作思想内容,诗作风格、流派特点有一种比较清晰而准确的把握,力求做到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初盛唐诗人、诗作形成一种立体、直观、准确的认识,藉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体系。
在本单元的学案导学设计中,我主要分了四个大的版块——盛唐浪漫主义诗作翘楚、盛唐现实主义诗作大师、古代诗歌之意象美与意境美、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流派。
每一个版块的学案我又设计为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拓展研习,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在“课前预习”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多诵读,多理解,在初读的基础上疏通字音,在深读的前提下理解诗意;在“课上学习”环节中我又安排了“阅读感知”和“鉴赏探究”这样两个层次,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梯度;在“课后复习”环节我主要给学生设计了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使学生的课堂所学得到巩固;在“拓展研习”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些课堂内容的延伸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能深入思考所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单元导读从先秦到六朝,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孕育,中国古典诗歌登上了一座空前的高峰。
虽然初唐诗歌的开端仍然弥漫着六朝的靡丽,但当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的题材,唱出永恒的宇宙人生主题时,在陈子昂、“初唐四杰”等诸多士人的努力下,“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创作倾向也终见强劲。
盛唐诗歌的帷幕开启,扑面而来的是山水田园诗的清音远韵,是边塞诗的奇丽雄健;是李白的逸兴遄飞,是杜甫的沉郁顿挫。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绝句三首教案
《绝句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与比较,了解三首诗的不同风格与表现手法。
2、从品味语言入手,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说明:本课所选的三首绝句,内容浅显易懂,其中《从军行》和《过华清宫绝句》学生在高中以前已经有过接触,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背诵。
因此,教学本课的三首诗,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层次的记诵和理解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向诗歌鉴赏的更高层次发展,在诵读和比较中品味语言,领会这三首诗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巧,感悟诗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进而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比较阅读作为教学的切入口,从以下三个方面逐层推进:一是作家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以孟诗为例),二是不同题材诗歌风格的比较(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三是三首诗不同表现技巧的比较(细节刻划、融情于景、以小见大)。
以比较显差异,以差异促感悟,在比较中加深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词句,感受诗歌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
2、难点:归纳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本的解读首先必须立足于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诗歌的阅读尤其如此。
引导学生通过对三首诗的语言的品味,从而使他们获得对鉴赏诗歌的某些理性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如何才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求学生在初步诵读的基础上把三首诗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具体意象从诗句中剥离出来(“意象”这一概念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诗歌教学中已有接触,在此直接引入教学的环节中应该是可以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品味这些具体的意象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明确:诗歌的不同风格,不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紧密象紧密相关。
对于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剥笋的方法。
比如,可先由孟浩然的诗入手,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明确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春晓》、《过人故人庄》等诗,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不同风格,最后总结下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宋词选读》篇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了。
二.鉴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学生简介李清照2.教师补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⑵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主讲教师刘振娅教授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
并参考以下书目:1、《中国文学史》(二)(三)游国恩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版2、《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北京第1版3、《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6、《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9、《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北京第1版10、《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三、课程内容上编唐诗第一章唐诗的发展状况第一节绪论一、唐诗繁荣的原因(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高二语文3.10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沪教版
文,对关键的语句进 行圈划、品读。 2、佳句朗读,交流感 受、欣赏评价。
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形 容描摹文字中感性的形 象美与评价议论文字中 理性的哲理美。 而语言的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此处或可请同学穿插诗文典故的
品味,尤其是诙谐语气的 感受离不开朗读。
阐释,以此帮助深入理解和欣赏。
Hale Waihona Puke 能力迁移片断作文( 2 选 1): 1、 本文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 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流 行歌曲的崛起现象,耐人寻味。
1、学生根据自己的积 累与思考选择题目, 迅速写作。 2、片断作文交流。
片断作文题一启迪学生 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 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 读文化现象; 片断作文题
其实,当今许多的文化现象亦可 作如是观, 你能举例说明吗? (可
二鼓励学生拓展思维, 质 疑思辨。 多元化设计意在
以讨论影视圈、文坛、艺术界乃 至于城市建设中的热点现象,也 可以就某些影片、电视剧、作家 作品等等发表意见。) 2、 你是否认同作者对流行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 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 能。
曲和当代诗歌的看法?请谈谈你 的意见。
将片断作文扩展成 800 字作文,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在课内交流的基础上留
课后作业 注意语言的润饰(如旁征博引、 作业。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 积累
形象化、幽默化等等)。
与修改、完善的空间,同 时再次强化对文本旁征
1、 速读课文,思 对文题的理解其实就是
考并概括作答。
对本文论题与主旨的理
2、( 1)分小组交流 解,题为“唐诗过后是宋
各自所拟的小标题, 词”,实则议的是 “‘诗’
并说明理由或自我点 的时代是否让位给‘歌’
演示文稿沪教版上海语文高二上第学期宋词四首课件
第一页,共11页。
小知识·词
❖ 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小令 (也叫单调,58字以内)、中 调(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 词有词牌和题目,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 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豪放派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为主。代表作家:苏轼、辛弃 疾 婉约派词则语言清丽含蓄,笔调抒情柔和,感情细腻, 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以反映个人情感为主。代表作 家: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 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 “欲罢不能”的结果。
第十一页,共11页。
❖ 比喻手法的运用,不仅把抽象微妙的感情形象 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 垒成的城墙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第九页,共11页。
❖ 《苏幕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称赞“叶上 初阳干宿雨”三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请对 这三句加以赏析。此外,它们与下片的乡思之情 又是如何衔接在一起的呢?
第七页,共11页。
艺术手法
❖ 《雨霖铃》: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 技巧,请问哪些句子属于虚写部分?它们对 于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 “念去去……楚天阔” ;“今宵……残月” ; “此去……何人说”
第八页,共11页。
❖ 《踏莎行》:古人十分讲究炼字,请结合“驿寄 梅花,鱼传尺素”两句,说说“砌”字的妙用。
第二页,共11页。
❖ 各用一个字(词眼)来概括每首词的情感 基调。(可以从文本中挑选合适的字,也 可以自己提炼)
❖ 根据词意以及注释提供的相关信息,并结合 自己所了解的词人生平,分析这种情感产生 的原因。
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扬州慢》教案(精选7篇)
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扬州慢》教案(精选7篇)苏教版高二《宋词选读》《扬州慢》篇1课前预习一、相关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二、精彩句段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三、文学常识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四、问题导读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提示: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
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
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
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课堂互动师:唐诗过后是宋词。
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
词人纯真的爱情荡涤着我们的心胸,像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感、天涯沦落之悲,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又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师:首先请问大家: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生:扬州慢。
师: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生:扬州慢。
师: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
词的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生: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还是一首慢词。
师:把握得很好。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师: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给同学们总结了诗歌鉴赏的几个步骤:其一,知人论世;其二,诵读涵泳;其三,整体把握;其四,理解想象;其五,迁移创造。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唐诗过后的宋词》评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唐诗过后的宋词》评课稿一、引言《唐诗过后的宋词》作为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的一篇文学作品,通过对唐诗和宋词的比较研究,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对《唐诗过后的宋词》这一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二、教材分析《唐诗过后的宋词》是高二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共分为四个部分:导入篇、唐宋文化的继承与变异、课文阅读与鉴赏以及课后拓展。
通过这四个部分的设置,课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学生对宋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唐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变化,掌握唐诗和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唐宋文化的继承与变异,通过对唐诗和宋词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唐宋文学的发展变化;2.课文的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对宋词作品的领悟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宋文学的发展变化,并从中感悟到文学的多样性和变革性。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篇导入篇主要通过引用宋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宋词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宋词,让学生朗读和欣赏,并进行简要的介绍。
5.2 唐宋文化的继承与变异在这部分中,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资料收集的方式,给学生介绍唐宋文化的变异和继承。
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和数据,让学生对唐宋文化的传承和变化有更直观的了解。
5.3 课文阅读与鉴赏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行《唐诗过后的宋词》的阅读和鉴赏。
可以采取分组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宋词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宋词,如情感表达、意境描绘等。
5.4 课后拓展在这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对宋词的了解。
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位著名的宋代词人,并做简短的展示。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鉴赏》生查子 教案
生查子欧阳修教学目标1、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2、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宋词,了解宋词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风貌。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去年元宵节的夜晚,灯会上的花灯照耀得像白天一样。
月儿挂在柳树梢上,我和朋友约会在黄昏后。
今年元宵节的夜晚,月亮、花灯和以前一样。
但是去年相约的人儿已不见踪影,我暗自哭泣,眼泪沾湿了新衣的袖子。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对词的认识,以及对词所抒发的感情的理解。
三、温馨点击。
1、读读作者介绍,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教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吉水(今属江西)人。
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用芦荻秆在地上书写教他识字。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其诗成就不如散文,但也不同凡响,流传下来800多首。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元宵节关灯时引发的情思。
2、熟读成诵四、活动广角。
从唐代起,我国就有元宵节晚上挂灯、观灯的习俗,到宋朝时达到极致,“花市灯如昼”,同学们能描写发挥你的想象力给这首诗配一副画吗?五、学生自由交流以上问题六、学生朗读达到背诵七、自由学习题都城南庄八、师总结本课内容九、拓展:你对自己创作的“花市灯如昼”图还满意吗?拿起彩笔给自己画一面彩旗附对《生查子元夕》的解读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这首《生查子》堪称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脍炙人口的情诗之一,此诗一般认为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此时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对方是自己心仪的女子;另一派观点是对方是诗人自己的朋友。
宋词教案5篇
宋词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宋词教案5篇教案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一份成功的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宋词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沪教版高中语文《苏轼词选》教案2023
沪教版高中语文《苏轼词选》教案2023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代表作品;2. 理解苏轼词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3. 掌握苏轼词的基本鉴赏方法;4. 提升学生的词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苏轼的生平和文学特点;2. 苏轼词的鉴赏方法;3. 苏轼词的创作背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一名和仲。
生于北宋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一岁。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美食家、政治家,博学多才,尤精诗词。
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
苏轼的作品风格豪放灿烂,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2. 苏轼词的艺术特点苏轼词以其写意洒脱、豪放风骨为世人所称颂。
他的词作既有描述自然景物的清新淡雅,也有表达自己个人情感的激情四溢。
苏轼词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积极向上、悲壮豪迈、思想深刻、感情真挚等。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苏轼词的创作背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苏轼的词多写于他被贬谪的岁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社会的关切。
他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展现了对社会不公、政治腐败的批判。
苏轼的作品中融入了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元素,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音乐欣赏法:通过播放苏轼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美感,提高对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苏轼的名句或名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苏轼。
2.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代表作品通过讲解和阅读苏轼的传记,了解他的成就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苏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探究苏轼词的艺术特点通过阅读苏轼的词作,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如意境描绘、情感抒发等,让学生理解苏轼词的独特之处。
宋词的教案5篇
宋词的教案5篇教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科要求,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的教学内容,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准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宋词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宋词的教案篇1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散曲的有关知识,了解散曲代表作家的生平,能熟练背诵他们的代表作品。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单元教学重点:学习本单元要重点把握作品的语言,把握其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单元教学难点:了解把握作家的感情,把握其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生朗读单元导语,导入元曲单元教学。
二、聆听元散曲:1、体裁知识: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
2、词、曲比较:1)、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2)、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3)、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元曲:剧曲;散曲:小令套数4)、在格式上——宋词:《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待制》词牌+标题元曲:【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宫调+曲牌+标题3、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三、元曲简介: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1、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高中语文沪教版第三册-宋词四首-雨霖铃1教案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
大的光与热? 谁不想施展才能抱负,改造世
界,名垂后世?古时没有现在这样成就可以 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道路——入世。所 以就出现了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 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 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 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心系官场; 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 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山建功立业。 柳永则是另类,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象 征
愁离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 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 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人生无定,聚少散多。相聚总是欢 悦的,离别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长亭送别,执手相看, 挥手回眸,汽笛声催,生命在演绎着悲 欢与离合。而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 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古以来, 分别都是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之间的 “壮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名 因在雨中闻铃声 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 具有哀伤的成分。
《唐诗过后是宋词》课例赏鉴
以纯 粹 深 厚 的 大 爱 演 绎 自 己 对 生
界 的 开 启 ,很 可 能 云 里 雾 里 不 知 伪 没 有 功 利 ,只 是 以 自然 状 态 自 以毅 然决 然 的果敢 打破 沉 寂 的大
所 云 。 但 是 , 由 于 有 之 前 对 于 落 自然 然 地 存 在 着 , 各 具 特色 , 和谐
叶 , 对于云南树林里蜘蛛 、 小 鸟 、 存在。 在这 次对 话过 程 中 , 我们 惊
蚂蚁 、 光影 的感 性认 识 作铺 垫 , 有
2.2.10课堂教学设计简表《唐诗过后是宋词》
作业反馈:作业1、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独自一个人走在上海南京路上。
看着路边那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反感。
一个小孩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他母亲给了他一个汉堡,他没吃几口就扔了。
太浪费,我们应该忆苦思甜,想当年红军过草地,连饭者没的吃。
这时,一个失魂落魄的小女孩走了过来,他问我借钱,虽然我腰缠万贯,可身上只有零钱,于是我东拼西凑从身上各处找钱,她说让我在这不动,她过会就会还我钱。
我虽然有钱,但其实每个老板的钱都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我不能不让归还,可是过了一天一夜,她没来。
我本想走,可是他让我在这儿等她,我想他会见不到我,我就没有离开这个地方,我突然有一种画地为牢的感觉。
为了等她,我站在马路边岿然不动。
从我身边经过的路人都看着我,每个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妙龄少女,如痴如醉的看着我说了一句话:“大叔,这站姿不错。
”我当然很无奈,只能回了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终于一天又过去了,我终于意识到我被骗了,当时的我真是五味俱全,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被人骗过,我流下了我伤心的泪水。
作业2、小明东拼西凑了钱,准备到市里去买手机,可谁想到,半路莫名其妙遇到了抢劫,四周又没人,他上前就是一个拳,可他的花拳绣腿没有一点作用,他想,我怎么向家里交待啊,小A看见了他的同学小明,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小明身不由已的讲出了事情的经过,小A说:反正我家腰缠万贯,我出钱帮你买吧。
小明捉摸不定,他心里五味俱全,于是他点了点头。
小明和小A分手后,他回到家看了本谈情说爱的小说就睡觉了。
作业3、今天上课学了好多成语,有……作业示范:(看了你们东拼西凑的作业)如今一些东拼西凑的网络文字,让我不得不哀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有的花拳绣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有的故自艰涩,无病呻吟,故作失魂落魄;有的莫名其妙,故作深沉,企图乔獐作智,混淆视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眼睛更是雪亮雪亮的),你们向周杰伦之流俯首称臣的那一刻,注定阳春白雪与你无缘,请你不要狡辩,你摇头晃脑、如痴如醉一边听着《菊花台》一边嚼着口香糖的神态就是最好的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唐诗过后是宋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
2、学习作者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
3、品味、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而高二下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以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
此外,本文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作为著名学者的丰厚底蕴,兼之语言形象、诙谐,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值得效法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领会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品味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2、难点: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另外,本文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优点十分显著,最大的难点不在欣赏,而在学习与迁移。
教学过程
本文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课前做一个班级调查,请同学推荐他们喜爱的歌词,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重新审视这些歌词,借鉴作者的评论角度,从主题和风格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
对于本文语言特点的领会和借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根据生情,加强引导,缩小范围,
启发学生抓住文中对比鲜明、生动形象的典型语句细细品味(如第2然段中“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成了时髦的健美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进行仿写。
练习举隅
1、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你认为呢?请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
2、文章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一些“写得相当不错”,“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
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