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可编辑版】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https://img.taocdn.com/s3/m/25977a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3.png)
PART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乡村地区通过政府投资建设了高速宽带网络,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互联网接入服务,带动了当地经济 发展和信息交流。
案例二
某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合作,推广数字化教育资源,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缩小了城乡教育差 距。
案例三
某地区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了精准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指导,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创业创新受限
农村地区数字鸿沟阻碍创业创新活动,限制了农村地 区产业升级和转型。
社会影响
社交距离加大
数字鸿沟导致城乡居民信息交流受不均等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影响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使 得农村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文化交流障碍
数字鸿沟阻碍城乡文化交流,影响农村地区文化传承和创新。
总结
解决城乡数字鸿沟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 努力,加大投资力度、推广数字化服务、加强信息交流等 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PART 06
结论
总结与思考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政策和制度因素
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更倾向于城市地区,导致城乡在数字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均衡。
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政策支持和引导
0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数字经 济发展,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 益。
0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 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03
建立数字经济发展 考核机制
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考 核体系,激励地方政府推动数字 经济发展。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ff74a28f78a6529647d532a.png)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
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困分化”问题。
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所以,研究数字鸿沟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动机 1.研究目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研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在大方向上与政府的方针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 30 年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大众传播事业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状况发生了变化。
同样,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布局与实际发展的结果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本研究从举国关注的奥运会着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题目,然后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投放,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在,且现状令人堪忧。
其次就是为了观察受访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性别等各方面和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析数字鸿沟的存在形式。
2.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农村的对象为**市宾县常家屯、张家屯和**市香坊区旭光村,选择这三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三者经济水平有不同差距,调查的情况能够客观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众媒体覆盖情况的差异,这样实施的调查能够有效地评估大众传媒覆盖情况对农村知识水平的影响。
城乡数字鸿沟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
![城乡数字鸿沟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0ac2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0.png)
城乡数字鸿沟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数字鸿沟日益突出,对乡村振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城乡数字鸿沟对乡村振兴的具体影响。
一、教育资源差异城市与乡村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的学校设施、师资、教学设备等相对完善,而乡村地区则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
这种差异导致了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而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降低城乡教育差距。
二、信息获取不平等城市地区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畅通,而乡村地区由于缺乏丰富的信息来源和传媒平台,信息获取比较困难。
这导致了乡村居民在了解新知识、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处于劣势,限制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创业能力。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将有助于乡村居民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三、电商发展不平衡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城市地区的电商发展相对较好,而乡村地区的电商发展滞后。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的农产品无法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建设电商平台、提供物流配送等服务,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电商发展,改善农产品销售环境,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信息孤岛问题乡村地区由于网络覆盖、设备配备等原因,常常陷入信息孤岛的状态。
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乡村地区的人们在行业趋势、市场需求等方面容易滞后。
应加强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推广数字技术应用,打破信息孤岛,让乡村地区的人们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五、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城市地区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乡村地区由于数字鸿沟,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加大数字经济对乡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乡村地区发展新的经济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六、创新创业环境欠缺城市地区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创业环境相对完善,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和投资者。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研究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e3fe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f.png)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城乡数字鸿沟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
城市已经被数字化改变了,但是农村地区还存在数字化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这种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限于技术发展上,还体现在人们对数字化的态度和行为上。
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城市中的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都是明显的。
企业和政府都已几乎全部数字化,在人口普查、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用到了数字技术。
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和APP以智能电话和电脑为手段,成功实现了零售和社交网络的数字共享。
这些服务让城市的居民更加便利和高效地使用数字技术。
然而,在农村地区,数字技术的应用却远不如城市广泛。
数字鸿沟的缩小可以激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农村地区的农民,往往因为信息来源的缺乏,对外部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了解不足。
这使得在数字经济时代,农村地区的商业机遇被有资源的城市购买并牟利了。
数字鸿沟使得农村地区缺乏信息和资源来适应数字化时代。
使得当地的企业会遇到日益严重的生存问题,而且也抑制了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商业机会。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数字技术不足和劣质网络也是数字鸿沟的重要表现形式。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一直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标配,但是,农村家庭和办公室的网络质量较差,而且种类有限。
这使得农村的居民和企业使用数字技术的体验远不如城市舒适,凌乱,没有给农村居民带来足够的刺激力来加速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
而这些因素又反过来进一步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对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为了解决城乡数字鸿沟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
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对于缩小数字鸿沟至关重要。
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就是建设好数字基础设施,使得数字媒体、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服务能够更全面覆盖农村地区。
同时,为了促进数字文化知识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要采取义务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措施。
尽管数字鸿沟对数字经济的普遍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改进数字鸿沟的治理策略不仅包括数字基础设施,还需要重视教育、社会工作、移民等各个方面。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扩大 应用不足成软肋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扩大 应用不足成软肋](https://img.taocdn.com/s3/m/b8c42f2c376baf1ffc4fad18.png)
至 去 年 年 底 。农 村 网 民 规
7 8亿 ,较 2 0 1 3年年 底增 万 人( 图为农 民在买手机 )
S O CI E T Y l社会 l 新 闻 调 查
移动 网络和手机的普及 , 从技术上让 乡村不再边缘。 但农村 网 民数量的迅猛增长并不能掩饰城 乡横 向差距的扩大 ,提供 更深层
网上买东西 , 会这些干啥? ” 这 句 话 道 出 农 村 网 民 更 多 将 网络 当
作娱乐工具的现实原 因, 也 就 是 缺 少使 用互 联 网 的需 求 。另一 个
现实是 , 留 在 乡村 的 老 年 人 、 留守妇女 等群体 , 大 多 文 化 程 度 较 低, 使 用 电脑 或 手机 等智 能产 品 觉 得吃 力 。“ 那 么多 按 键 , 会 不 会
发展不平衡 , 则 是 造 成 这 一 问题 的 深层 原 因 。 “ 我 就 用 手 机 上 网看 看 新 闻 , 打打游戏 , 我又 不坐飞机 、 不 用
“ 数 鸿沟 ” 仃 多 人
虽 然 农 村 网 民迅 猛 增 长 ,但 仍 不 及 城 市 新 增 网 民 数 量 的
1 门0 。 而 更 大 的 差异 在于 ,当城 市 人 已经 习惯 了用 手 机 购 物 、 买 机 票、 预 约 出租 车 时 , 绝 大 多 数 农 村 网 民 使 用 手 机 依 然 停 留 在 打 游戏 、 看新闻的阶段。 云 南 昆 明 市 富 民 县 的农 民李 大 爷 最 近 到 医 院 检 查 身 体 , 发 现 因 为 每 天 低 头 看 手 机 时 间 太 长 患 上 了颈 椎 病 。 “ 以 前 看 电视 时
更 多元 的 互联 网应 用和 服 务 , 激 发 农 民的 网络 需 求 , 或 是正 解 。
乡村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解决思路
![乡村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解决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48446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5.png)
乡村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解决思路乡村数字化转型是指在乡村地区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
然而,乡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着数字鸿沟问题,即数字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地区。
本文将探讨数字鸿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
首先,数字鸿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方面存在差距。
乡村地区相对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网络覆盖不完善,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阻碍。
此外,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无法满足数字技术应用的需求。
同时,信息资源在乡村地区的获取和利用也存在困难,导致数字技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面对数字鸿沟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优化电力供应,提高基础设施覆盖率。
同时,可以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5G 网络等,来弥补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其次,乡村地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提升乡村地区的数字人才储备。
同时,可以通过引进数字技术专家和企业,帮助乡村地区提升技术水平。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数字信息服务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乡村地区提供实时、精准的信息服务,帮助乡村地区了解数字技术的最新动态,促进数字技术的应用。
最后,乡村地区需要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文化相结合。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居民的数字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技能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电商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数字文化活动,引导乡村地区居民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总之,乡村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多方努力来解决。
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乡村数字化转型,加大投入,加强合作,打破数字鸿沟,推动乡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提高村民信息能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11-2
![提高村民信息能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11-2](https://img.taocdn.com/s3/m/8c2217353968011ca300911f.png)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须提高农民信息能力——基于信息化建设对广东农村社会影响度的调查研究摘要:广东农民的信息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协调。
农民信息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信息意识不强,信息需求不强,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不强。
这主要是农民实践活动简单、农村生活环境简单、青年农民流向城市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要从通过现代和传统的手段,采用灌输的方式,把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农民,促进农民不断提高信息能力。
关键词:农民;信息能力;对策基金项目: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信息化建设对广东农村社会的影响度研究”(批准号:2009B070300012)2010年4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虽然网民规模保持增长,但从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三方面来看,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
[1]互联网的出现,在城乡间形成的“数字鸿沟”,不仅没有弥合,反倒有扩大的趋势。
弥合“数字鸿沟”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重要的一个任务,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技术层面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如“三网融合”等措施对于弥合鸿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基于一项我们在广东省农村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广东农民的信息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协调。
所以,在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农民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
否则不然,无论农村的信息条件多么完备和先进,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广东农民信息能力与广东省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协调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我们课题组在广东省十一个村开展了关于“信息化建设对广东农村社会影响度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20份,回收620份;在村民中随机抽取了69户进行访谈。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广东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好,农民信息装备较强,信息需求简单,信息能力较弱。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https://img.taocdn.com/s3/m/dae0cd63bceb19e8b9f6ba19.png)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 特征的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 促进了全球的发展,加速了各国经济结构和 社会关系的调整。但是,从技术社会学的角 度来看,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可能引 起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问题是其中之一。
一、什么是城乡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即城乡信息鸿沟,是指城市居民 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
二、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
2009
六
道 题年 :一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间; 2、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第几个出场;
份 3、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问 卷
4、本届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
调 5、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哪里;
查 的
6、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口号是什么?
城市平均正确率为83.57%,而农村的 平均正确率只有56.45%,两者的正确率相 差27.12%。这样就知识鸿沟,而且差别 很大。
1、缩小经济鸿沟
政府要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按 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必须创新土 地流转机制,加速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跨越教育鸿沟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3、消除观念鸿沟
民众是数字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数字信息化产品 的消费者,增强民众的接受能力,才能提高信息化主体水 平,形成广阔的市场。政府要通过多方式、多层次普及信 息化知识,开展信息化教育与培训,使民众的信息化认识 水平和实用技能有所提高。
(3)使用媒介的情况
一般认为,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 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而农村接触奥运的主要方式是 电视,城市的媒介接触方式则比较多样,获取信息的渠道 更丰富,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立体性、高频率等特征,接 收到的信息也就较多。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电视图像每 秒轰击收视者的光点约有300万之多。从那么多光点中, 观众只能每一刹那接收几十个光点,只能靠这些光点去构 成一个图像。②显然,农民无法靠电视这一种方式来获取 全部他想获取的知识,而城市则不是这样。
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研究共3篇
![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87fe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6.png)
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研究共3篇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研究1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快速数字化进程中,城乡老年人在信息获取、使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即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会带来信息不对等和经济负担,而且可能会导致社会融合问题。
因此,对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进行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弥合数字鸿沟,对于推动老年人的数字化发展以及实现城市和农村老龄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老年人在数字化进程中优势更加突出。
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更加发达,也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且在城市老年人的家庭中,往往有年轻一代作为数字化技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
因此,在数字信息获取和使用上,城市老年人明显优于农村老年人。
其次,数字鸿沟导致城乡老年人的社会融合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等,城乡老年人在社会活动、交流、沟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城市老年人更容易融入城市社会,而农村老年人则相对孤立。
城市老年人可以透过数字化工具,与同龄人沟通、参与社区活动,而农村老年人则无法便捷地获得与外界的联系。
为了弥合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要通过社区与社团组织等集体力量来开展普及数字学科和技术应用的讲座、培训和学习班等活动,让老年人熟练掌握数字技能。
其次,通过改进数字化技术的设计和使用方法,让接口更加容易掌握、使用更加方便,使数字化工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此外,当地政府也应该尽快建设网络、铺设互联网、优化生活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活动环境。
在数字化时代下,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度。
弥合数字鸿沟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和能力,而且也符合城市和农村老龄化发展的发展需要。
开展针对性的数字技术普及和细致管理将是实现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重要措施。
我们期待未来的城乡老年人世界越来越便利,更好地融入现代化数字时代中城乡老年人数字鸿沟是数字化时代下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
分析中国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现象UP小组
![分析中国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现象UP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f9e58a305727a5e9856a61bc.png)
“信息孤岛”
普及 率 经济 发展
信息 获取 能力
小组浅析:中国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现象 软环 境 人口 网民城乡结构差异 城乡居民文化程度差异 职业 网络应用
普及 率 经济 发展
信息 获取 能力
城乡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瓶颈,也将成为拉大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 由于中国的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和发布的渠道相对匮乏,居民的 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公共参与意识和政治民主意识 相对薄弱,在社会中的话语权较弱,影响社会的能力较低,从 而使农村地区的民主进程也比城市缓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参与度的分析, 农村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帖的比例为39.4%,回帖的比例为51.3%, 城镇网民的参与度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普及 率 经济 发展
信息 获取 能力
小组浅析:中国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现象 软环 境 人口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发展瓶颈,是成为拉大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决定因 素,也是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产生的因素。互联网 具有信息储量大、信息全面、查询方便、信息更新及 时等优势,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相对不便利的 农村而言,互联网是缩小城乡信息资源差距的契机。 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包括前面提到过的软硬件差 距,城乡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存在差距。
普及 率 经济 发展
信息 获取 能力
小组浅析:中国电子政务城乡数字鸿沟现象 软环 境 人口 城乡经济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是中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经济差距 逐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拉大。 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在东部沿海地带,更可以 尽管中国经济整体上发展迅速,但中国农村与城镇居民之间 说中国的城市构筑了支撑中国经济的骨架。大中型企业 的收入差距仍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明显。到 2008均植根于城市发展,而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也是由实力 年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 元人民币/年,扣除 雄厚并且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推行。企业与政府间的电 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8.0%,而城镇居民收入是农 子政务,亦是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而进一步展开。反 村的3.3 倍。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观农村经济,以软硬件实力都比较弱的中小企业为主, 的地区落差问题仍比较严重。 受企业资金、技术、战略等能力的限制,农村企业未能 在企业信息化上达到与城 城乡思想观念及文化的差异
对城乡数字鸿沟理解
![对城乡数字鸿沟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45a2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9.png)
城乡数字鸿沟指的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接入鸿沟:城乡之间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数字使用鸿沟:城乡居民在接入互联网后,由于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技能素养差异,形成了互联网使用行为差异及其所转化的数字红利鸿沟。
数字资源鸿沟:城市和乡村在“互联网+”领域的海量数据资源,以及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资源处理能力与应用方面存在差距。
城乡数字鸿沟可能造成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内的新分裂,导致未来差距的扩大。
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需要抓住数字机遇,以人为中心,加快推进城乡数字化协调发展与建设。
同时,对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所形成的跨越式发展和平等普惠等特点与效果进行重新审视,以激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挖掘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现代化转型升级中的巨大潜力。
福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研究
![福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4f4b7ca417866fb84a8e6e.png)
[ ]易 丹辉 . 构 方 程 模 型 : 法 与 应 用 [ . 京 :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1 结 方 M] 北 中
版 社 , 0 8, 4 . 2 0 ( )
图 1 结构 方 程 模 型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主 要 作 用 就 是 揭 示 潜 变 量 之 间 或 者 潜 变 量 与 可 测 变 量 之 间 以 及 可 测 变 量 之 间 的 结 构 关 系 , 些 关 这 系 在 模 型 中 通 过 路 径 系数 或 者 载 荷 系 数 体 现 。
环 境 四个 层 面 构 建 了 城 乡 数 字 鸿 沟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根 据 自方 羞 贡 献 率 大 小 来 确 定 , 有 较 强 的 客 观 性 和 合 理 性 , 并 具 可 四个层 面 选 取 了 1 3个 指 标 进 行 测 度 。 B ri i Na o 信 度 高 , 操 作 性 强 。 故 本 文 采 用 因 子 分 析 法 对 福 建 2 0 az a— l hn 可 00 (0 6 认 为 目前 数 字 鸿 沟 测 度 的 研 究 存 在 两 方 面 问 题 , 20 ) 一 2 1 的 城 乡 数 字 鸿 沟 进 行 测 度 。 相 关 数 据 取 自《中 国 O O年 是 未 考 虑 网 络 及 其 相 关 技 术 的 应 用 环 境 , 是 缺 少 综 合 考 统 计 年 鉴 》《 国 劳 动 统 计 年 鉴 》 《 国 农 村 统 计 年 鉴 》 二 、中 、中 、 虑 产 生 数 字 鸿 沟 各 个 因素 的 思 想 。 《 国 城 市 统 计 年 鉴 》 《 建 统 计 年 鉴 》 中 和 福 。 尽 管 数 字 鸿 沟 测 度 研 究 较 多 , 具 体 到 城 乡 数 字 鸿 沟 3 1 KMO 检 验 和 B r et 形 检 验 但 . at t球 l
福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研究_张俊
![福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研究_张俊](https://img.taocdn.com/s3/m/bce92d1ecc7931b765ce159a.png)
3 福建城乡数字鸿沟综合测度
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数几个 因 子 去 描 述 许 多 指 标 或 因 素 之间联系的数据分析方法 。 该 方 法 中 各 因 子 的 权 重 根 据 各 自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 , 具 有 较 强 的 客 观 性 和 合 理 性, 可 可 操 作 性 强。故 本 文 采 用 因 子 分 析 法 对 福 建 2 信度 高, 0 0 0 中国 -2 0 1 0 年的城乡数 字 鸿 沟 进 行 测 度 。 相 关 数 据 取 自 《 、 《 、 《 、 中 国 劳 动 统 计 年 鉴》 中 国 农 村 统 计 年 鉴》 统计年鉴 》 《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和《 福建统计年鉴 》 3. 1 KMO 检验和 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 因子分析法要求原始 变 量 之 间 具 有 较 强 的 相 关 性 。 相 关性检验的方法有很 多 , 例 如 KMO 检 验 和 B a r t l e t t球 形 检 。 得到 验 本文 采 用 S P S S 1 3. 0 对 原 始 变 量 做 相 关 分 析, 见表 2。 KMO 检验和 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结果 ,
2023年数字鸿沟现象分析报告
![2023年数字鸿沟现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c125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5.png)
2023年数字鸿沟现象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现行数字鸿沟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我们将分析数字鸿沟对社会、经济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同时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促进数字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引言数字鸿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愈发突出。
本章概述了数字鸿沟的定义、背景以及其对全球和国内的影响。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本报告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数字鸿沟的影响本章将分析数字鸿沟对社会、经济和教育领域的影响。
在社会方面,数字鸿沟导致信息不平等,加剧社会分化。
在经济方面,数字鸿沟限制了营商环境的发展,阻碍了创新和经济增长。
在教育方面,数字鸿沟妨碍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三章:数字包容的挑战本章将探讨数字包容面临的挑战。
首先,数字鸿沟存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加剧了不平等现象。
其次,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某些人因技能不足而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最后,数字鸿沟还存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中,限制了一部分人群的获得权益。
第四章:数字包容的解决方案本章将提供一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数字包容性,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获得数字技术和资源。
教育机构应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理解能力。
此外,公共和私人部门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包容的实现。
第五章:数字鸿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本章将探讨数字鸿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
数字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
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可以为包括减贫、健康、教育和经济增长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数字鸿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报告分析了数字鸿沟对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数字包容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各方应加强合作,推动数字包容的实现,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688ab92b160b4e777fcf2e.png)
学年论文题目: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系别: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起止时间:目录摘要IABSTRACT II引言12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社会影响22.1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22.1。
1城乡信息工具的占有差距22.1.2信息技术的应用差距22.2城乡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33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33.1全球化因素33。
2制度因素43。
3经济因素43。
4教育因素43.5其他因素54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54.1缩小经济鸿沟54。
2跨越教育鸿沟64.3消除观念鸿沟75结论7参考文献8附8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的发展,加速了各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但是,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可能引起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问题是其中之一.所谓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
在我国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数字鸿沟凸现出来,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交待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数字鸿沟的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对数字鸿沟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操作化,并指出了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描述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通过六个具体指标(计算机普及率、固定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计算机网民数、手机网民数)来衡量,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客观性. 第三部分:追溯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必要性,提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具体措施。
第五部分:结论。
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现实、理论意义,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化AbstractSince the 1990s,when the Internet is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largely promoting global development,accelerate the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social relations。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中国城乡“数字鸿沟”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中国城乡“数字鸿沟”](https://img.taocdn.com/s3/m/409d6e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a.png)
人口流淌背景下的中国城乡“数字鸿沟”近年来,中国的城乡进步不平衡问题备受瞩目。
人口流淌是导致城乡进步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这一现象指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在数字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差异和不对等。
本文将探讨人口流淌背景下,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
起首,人口流淌的规模和速度对城乡数字鸿沟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这导致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农村地区的数字化程度相对滞后。
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如高速宽带网络、电子支付系统和智能手机接入等。
这样的差距导致城乡居民在信息得到、沟通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对等。
其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也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
大量农村居民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往往在城市接受教育,而农村地区的学校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城市同砚可以更好地接触到先进的科技设施和资源,而农村同砚则面临信息得到的困难。
这种教育资源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同砚在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人口流淌背景下的城乡数字鸿沟对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带来了深遥的影响。
一方面,城乡数字鸿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大了农村居民的贫困风险。
缺乏数字技能和信息得到的能力,使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市场中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制约了他们的收入增长和社会流淌性。
另一方面,城乡数字鸿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进步潜力。
数字化进程正在改变传统的工业结构和经济模式,而缺乏数字技能和信息化能力的农村地区很难适应这一变革,制约了其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为了解决人口流淌背景下的中国城乡数字鸿沟问题,政府和社会应实行一系列的对策。
起首,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宽带网络。
其次,加强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改造,提高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确保每个同砚都能对等地接触到先进的科技设施和资源。
20XX中国数字鸿沟报告
![20XX中国数字鸿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9e35fb28ea81c758f5784d.png)
20XX中国数字鸿沟报告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是贵州的倍。
从绝对差距看,最低地区普及率与最高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都呈继续扩大趋势。
20XX年,最低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水平是20XX 年的倍。
绝对差距的扩大是互联网扩散在不同地区所处阶段差异的表现和结果。
尽管所有地区的互联网扩散都已进入快速扩张期,但于落后地区刚刚进入,其扩张幅度小于发达地区,致使地区间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一现象如果用最落后地区与最先进地区进行比较,结果会更加明显。
20XX年最落后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比最先进地区落后个百分点,到20XX 年这一差距扩大到50个百分点。
图 20XX-20XX年中国地区互联网绝对差距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出现大幅度下降。
20XX年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为,比上年下降2%,比20XX年下降了44%。
图 20XX-20XX年中国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地区计算机差距地区计算机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拥有和使用计算机方面存在的差距。
考察指标是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
20XX年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达到台,比上年增加台,增长%。
受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地区间计算机普及率存在很大的差距。
20XX年上海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率最高,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台(比上年增加台);西藏城市家庭电脑拥有率全国最低,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台(增加近台);最高地区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最低地区的倍。
与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计算机普及率的地区间差距要小一些。
从绝对差距看,地区计算机绝对差距比上年有所扩大。
20XX年每百户拥有计算机量最低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台,差距比上年扩大台。
20XX年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高出台,差距比上年扩大台。
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发达地区计算机扩张幅度大于落后地区,也表明发达地区计算机扩散仍处于高峰期。
图 20XX-20XX年中国地区计算机绝对差距从相对差距看,20XX年地区计算机拥有量相对差距指数为,表明地区间计算机应用仍存在明显数字鸿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
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
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困分化”问题。
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所以,研究数字鸿沟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动机
1.研究目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研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在大方向上与政府的方针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大众传播事业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状况发生了变化。
同样,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布局与实际发展的结果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本研究从
举国关注的奥运会着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题目,然后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投放,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在,且现状令人堪忧。
其次就是为了观察受访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性别等各方面和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析数字鸿沟的存在形式。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农村的对象为**市宾县常家屯、张家屯和**市香坊区旭光村,选择这三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三者经济水平有不同差距,调查的情况能够客观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众媒体覆盖情况的差异,这样实施的调查能够有效地评估大众传媒覆盖情况对农村知识水平的影响。
调查小组利用“十一”假期,采取面访法、小组访谈等方式共先后向农村和城市地区分别投放问卷300份,农村地区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城市地区为287份,有效率分别为97%和9
5.7%,均符合调查问卷的相关要求,数据有效。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1.结果分析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本次调查问卷的前六道题是分别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间;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第几个出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金牌;本届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哪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口号是什么?我们对这6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城市平均正确率为8
3.57%,而农村的平均正确率只有5
6.45%,两者的正确率相差2
7.12%。
这样就很明显地看出两者之间关于奥运知识的相关储备差别很大,反映出**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知识鸿沟,而且差别很大。
城乡之间使用大众媒介的方式有很大区别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媒体接触方式明显多于农村。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接触的媒体有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
9.9%、1
1.1%、1
7.1%、
6.9%、
5.1%。
相对于农村,城市的媒介接触分布比较平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接触分别为3
5.1%、1
6%、2
1.1%;对于网络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接触率高达24%,可见网络在城市中的普及已经相当广泛,人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来关注奥运赛事,手机短信等的接触率为
7.2%,高出农村
1%,差距比较小。
在农村,292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45
1,而在城市,287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75
4,明显高于农村。
数字鸿沟原因的分析城乡之间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由表2可见,城市的教育水平集中在大专及大学本科阶段,占调查总人数的7
3.1%,硕士占
8%,高中文化占21%,初中文化占
3.5%,没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
而农村的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文化,占调查总人数的50.2%,高中文化占22%,大专和大学文化的只占到
5.2%,硕士则占0.3%。
相对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水平偏高,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鸿沟的存在。
因为要获得关于公共事务的知识,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而知识储备量越大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就越强。
城乡之间经济收入有很大差异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城市占3
5.3%,而农村占3
6.6%;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城市占2
9.7%,农村占
page3
4.5%;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的城市占2
4.1%,农村占2
5.9%,真正的大差距体现在收入在3000~5000元的这一部分人群城市占
8.4%,而农村只有
1%,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城市占
4%,而农村只有1%。
经济收入的差别势必决定着媒介使用方面花费投入的差别。
由表3可见,农村居民每月用在各种媒体的费用集中在50元以下,占总体的63%,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村居民不愿为使用各个媒介而花费更多的费用,每月使用50~100元的占总数的2
4.3%,每月使用100~200元的仅占
9.6%,每月使用200元以上的为
3.1%。
在城市,每月集中消费在50~100元占总体的4
2%,每月使用50元以下的仅占20.9%,每月使用100~200元的占3
1%,200元以上的为
4.9%。
使用媒介的情况一般认为,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
①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农村接触奥运的主要方式是电视,占调查总数的5
9.9%,而城市的媒介接触方式则比较多样,所以城市受访者相对于农村受访者而言,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立体性、高频率等特征,接收到的信息也就较多。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电视图像每秒轰击收视者的光点约有300万之多。
从那么多光点中,观众只能每一刹那接收几十个光点,只能靠这些光点去构成一个图像。
②显然,农民无法靠电视这一种方式来获取全部他想获取的知识,而城市则不是这样。
性别因素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有关奥运的前6道问题,共调查了165名男性与126名女性,经过交叉分析,其中农村男性的正确率分别为5
7.6%、5
5.1%、5
6.9%、5
7.9%、5
8.9%、5
1%,而女性的正确率全部低于男性,分别为4
4%、4
4.9%、4
3.1%、4
1%、4
1.1%、4
7.9%。
可见农村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差异,女性的数字鸿沟问题更严重,性别因素在数字鸿沟的表现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小结当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确存在,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果数字鸿沟继续扩大,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同时,我们还发现,农村对公共事务信息(如奥运会获得多少枚金牌)很漠视,对于他们而言,“那是国家的事”。
他们甚至认为,财富与发展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毫无希望”。
因此,消极冷漠的处事态度、相对封闭的传播渠道,
③决定了农民对一些日常信息不关注,也不知道如何去关注。
而在对自己的定位上,他们也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甚至“靠天吃饭”,普遍没有想到在生活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大众媒介。
这是大众媒介发展的一个盲区。
笔者认为,如果社会继续无视底层民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弱势与缺陷、忽视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农村中的作用,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权利分配则不会平等,数字鸿沟肯定会不断扩大,最后会由“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变为“社会资源富有者”和“社会资源贫困者”,那时候再建设农村的信息工程将“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