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最新观察幼儿记录的方法

观察幼儿记录的方法观察评价幼儿的学习,是幼儿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的情景下,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记录的角色就更重要了。
但是,如何观察记录小朋友的学习,从哪儿入手,经常是教师们困惑的地方。
每种观察法均有其特色与优缺点,在使用上也都有其特别的目的与需求,在此,介绍八种一般教保人员或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察记录方法一、日记法日记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儿童的方法,早在一八九○年代,欧洲和美国就已急速发展且风行使用。
它是用来记录小朋友生长和发展的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婴幼儿发展中的改变。
使用日记法可以记下小朋友大致的发展情形,也可以将观察焦点集中在某一或几种发展的层面,所有小朋友的行为身心的发展。
但它可以了解个别小朋友发展的过程,用来回答个别小朋友行为的特质或原因,确有其价值。
二、样本描述法样本描述法与日记法,都是描述性的记录方法,观察者将观察到的行为作忠实的描述记录。
但样本描述的观察对象可以普遍化,不只限于单一小朋友或群体作持续性的观察。
样本描述记录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使用特别的表格或辅助的工具。
记录的内容对小朋友的某些行为,提供了丰富、详细而且顺序过程非常清楚的描述。
观察所获得的内容是属于质的数据,能对幼儿的行为提供原始、清楚的记录,因此可以从中了解观察时间内幼儿行为的原因和其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形。
样本描述法所获得的数据,具有保管的价值,记录良好的数据有如把观察当时的影像作一次生动的出现,因此只要观察者有兴趣,随时可以针对其中欲研讨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但它的缺点是记录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数据的整理与量化也是不小的考验。
三、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是修正自样本描述法,使得观察记录较为简短容易的方法。
观察者只要认为重要的或觉得有兴趣的幼儿行为,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
记录的时间通常是在行为的事后,正由于它的简单方便和事后记录,非常适合一般家长和教保人员的使用.轶事记录所得数据,不像样本描述法那么详细丰富,但它往往能掌握重点,记录到精要的数据。
区域活动的有效观察四法

区域活动的有效观察四法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方式,而教师的有效观察则是了解幼儿发展、支持幼儿学习的关键。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有效观察。
一、扫描观察法扫描观察法就如同用广角镜头拍摄全景画面,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扫视整个区域活动的场景,大致了解每个区域中幼儿的活动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分布、活动的类型、材料的使用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使用扫描观察法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被个别幼儿的行为所吸引,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观察到所有幼儿。
例如,在一次建构区的活动中,教师快速扫描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在专注地搭建自己的作品,但有两个幼儿似乎在争抢一块积木,还有几个幼儿则在一旁讨论着如何搭建一个更高的建筑。
通过这样的快速扫视,教师能够初步了解活动的整体氛围和大致情况,为后续的深入观察打下基础。
扫描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迅速获取区域活动的整体信息,让教师对幼儿的活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但它的缺点是观察不够深入,无法了解幼儿的具体行为和想法。
因此,扫描观察法通常作为其他观察方法的前奏,帮助教师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和幼儿。
二、定点观察法定点观察法类似于用特写镜头聚焦某个特定的点,教师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对在这个点上的幼儿活动进行长时间的、细致的观察。
比如,教师在美工区选定一个位置,观察一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
从他选择的颜色、绘画的动作、表情,到他与旁边小伙伴的交流,都一一记录下来。
通过定点观察,教师可以深入了解这名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定点观察法能够让教师捕捉到幼儿丰富而细致的行为细节,有助于对幼儿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观察的范围较小,可能会忽略其他区域幼儿的活动情况。
所以,教师在选择定点观察的对象和位置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
三、追踪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就像跟随一个移动的目标,教师选定一个或几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跟踪他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了解他们在整个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
教师观察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教师观察记录的内容与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记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观察记录,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行为表现,为进一步的教学和个案辅导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教师观察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一、教师观察记录的内容1. 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观察记录中,必须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
2. 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观察记录还需要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
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室秩序的维护。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遵守纪律、与同学的相处关系、是否独立完成任务以及是否遵守安全规范等方面。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3. 学生的生活习惯教师观察记录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其健康成长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作息时间、饮食偏好、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
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醒。
二、教师观察记录的方法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教师观察记录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身临其境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并及时做好记录。
在使用直接观察法时,教师需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对记录产生影响。
2. 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听取他人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的描述,进行观察记录。
这包括向学生的家长、班级其他教师、同学和辅导员等了解学生的情况。
间接观察法可以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3. 文件观察法文件观察法是指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文件,进行观察记录。
这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化、长期化的观察。
在使用文件观察法时,教师应当对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以确保记录的有效性。
4. 综合观察法综合观察法是指结合以上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教师观察方法

幼儿教师观察方法
幼儿教师观察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情况来获取信息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幼儿教师观察方法:
1. 自由观察法:教师在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里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注意记录幼儿的特点、兴趣、与他人互动情况等。
2. 定向观察法:教师根据特定的目标,有目的地观察幼儿的特定行为或技能的展示情况,如观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社交技巧等。
3. 事件观察法:教师记录观察到的特定事件,如幼儿的冲突解决、与他人合作等行为,通过事件记录来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发展情况。
4. 组织观察法:教师在特定的游戏活动或小组合作中观察幼儿的表现,重点关注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技能发展等情况。
5. 时间取样观察法:教师设定特定的时间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以获取幼儿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特点和发展情况。
在使用这些观察方法时,教师需要注意记录客观的观察事实,尽量避免主观评价,同时要保持观察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个体化的教育提供依据。
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和科学的推断。
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观察和记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一、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指直接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实际环境中的行为、现象和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避免了因实验环境的干扰而产生的不准确结果。
比如,生态学家通过实地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来了解它们的种群结构、繁殖习性和生态适应能力等。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调查者的意见、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比如,市场调研人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品偏好和消费习惯等。
三、实验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在实验组中引入某种干预措施,然后观察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指标上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判断某种干预措施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并进行因果推断。
比如,医学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法来评估某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报告等,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建立起对某个领域的全面了解,从而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
比如,历史学家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法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过程。
五、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如频数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处理和解释观察和记录得到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比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法来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问题。
幼儿观察记录的方法;

幼儿观察记录的方法;一、日记法日记法是用来记录小朋友生长和发展的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婴幼儿发展中的改变。
使用日记法可以记下小朋友大致的发展情形,也可以将观察焦点集中在某一或几种发展的层面,例如,语言、社会、认知、动作技巧的发展。
二、样本描述法样本描述法与日记法,都是描述性的记录方法,观察者将观察到的行为作忠实的描述记录。
但样本描述的观察对象可以普遍化,不只限于单一小朋友或群体作持续性的观察。
样本描述记录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使用特别的表格或辅助的工具。
记录的内容对小朋友的某些行为,提供了丰富、详细而且顺序过程非常清楚的描述。
三、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是修正自样本描述法,使得观察记录较为简短容易的方法。
观察者只要认为重要的或觉得有兴趣的幼儿行为,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
记录的时间通常是在行为的事后,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我们教师经常使用这种观察方法。
四、时间取样法这种方法适合观察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
在特定的时间内定出较短的观察时距,并事先对所欲观察的行为分类并定义明确,如此可获得量化的数据。
五、事件取样法此法是针对幼儿特定行为的观察记录。
对于幼儿的特殊行为或事件,例如,幼儿的争吵、打架、合作等发生频率较低的行为,所设计的观察法。
六、检核表法检核表非常容易使用,用途也非常多,举凡我们日常的生活,或对幼儿和其环境有关的事项,都可以检核表来检枧,它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醒观察者去注意到他们认为值得留意的行为是否出现。
七、评量表评量表是对一特定范围幼儿的行为,先将行为之好坏、多少或强弱等,作一数量化的程度区分。
例如,评量表中设定有从“经常”到“从不”或从“非常好”到“有待加强”分成三个、五个等级,或者分为优、良、中等不同的等级。
再由我们依平时对幼儿的印象或当场对幼儿进行观察,作判断性的评量。
八、范围单位分析这个方法主要用在儿童发展研究,是从生态心理学茁壮出来的,生态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个体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方法。
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轶事记录法如我们经常写的观察笔记观察时间;2014 6 4观察地点:室外活动区观察对象:任烽帮荆恣意观察内容:玩滑滑梯观察目的:当幼儿犯了错能主动给同伴道歉处理好同伴关系观察过程:下午室外游戏活动时,我让孩子们玩滑滑梯,小朋友们正在开心地玩着滑滑梯,任烽帮小朋友从滑滑梯上滑下来没注意,正好碰到荆恣意的头,恣意痛的哭了起来,烽帮看到这种情况,赶紧跑过来,问:“恣意,你疼吗?”恣意没理他,继续伤心的哭着,烽帮又说:“对不起,恣意,我不是故意的。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地捕捉他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
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
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
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
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2023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验方法和观察记录手段愈发多样化和精确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2023年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与记录方法,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进行实验并获取准确的数据。
一、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最基本且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2023年,借助先进的高清晰度摄像技术和传感器设备,直接观察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研究人员可以凭借高精度的观测设备,直接记录实验中所需的数据。
例如,可以利用高分辨率摄像机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二、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是指基于一定规律或现象的间接推断来观察研究对象。
在2023年,由于大数据和的广泛应用,间接观察法在实验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并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从中挖掘出隐藏的规律和趋势,用以推测研究对象的状态和变化。
例如,在医疗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健康数据,预测患者是否可能患上某些疾病。
三、记录方法观察的记录方法在实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除了传统的纸笔记录方式外,数字记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电子记录手段,将实验数据直接输入电脑或移动设备中,实现实时记录和分析。
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增加了数据分析的便捷性。
同时,借助的辅助,可以实现部分自动化的记录,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传感器测量仪器的温度、精密度等参数,并将数据直接存储在计算机中,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质化与量化观察观察的结果分为质化和量化两种类型。
质化观察是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而量化观察则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观察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在2023年,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质化和量化观察得到了更好的结合。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摄像技术记录实验现象,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结合文字描述进行质化分析。
同时,可以借助软件和算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量化处理,提取出关键的数值和指标,加以分析和比较。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大量的实证证据。
为了准确记录观察结果,研究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记录方法。
本文将介绍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包括描述性记录、时间采样记录和事件记录。
一、描述性记录描述性记录是最常见的记录方法之一,它依靠文字、图片或图表等方式详细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示例:1. 文字描述:通过书写详细的文字描述,将观察到的现象具体化。
例如,观察一朵花的外观时,可以描述花瓣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
2. 图片记录:使用相机或手机等设备拍摄观察到的物体或场景,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记录一些无法通过文字准确描述的事物,比如动态的运动过程。
3. 图表记录:通过绘制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对观察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方便分析和比较不同观察时段或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
二、时间采样记录时间采样记录是观察法中常用的一种记录方法,它通过在不同时间点上观察并记录现象的变化,以获取时间维度上的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采样记录方法:1. 系统采样: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观察记录。
例如,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环境噪音水平,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序的数据点,进而分析噪音的变化趋势。
2. 事件触发:观察者在特定的事件发生时,立即记录下观察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一些不规律出现的事件,如突发的交通事故或鸟类飞行的特定动作。
3. 间歇记录: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持续观察并记录现象的变化。
该方法可以用来观察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人们在某个公共场所的行为模式等。
三、事件记录事件记录是一种专注于观察和记录特定事件的方法。
研究人员需要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行为及其他相关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事件记录方法:1. 活动记录:观察者记录参与者在特定活动中的行为和互动。
例如,记录一堂课上学生的发言和老师的指导。
2. 行为记录:观察者针对特定的行为或动作进行记录。
五种观察记录方法

五种观察记录方法
在运用观察法时用到了以下五种观察记录方式:
1、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时可用手记,也可以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将观察到的情况实录下来,然后再作书面整理。
连续记录法一般适用于实况详录观察法、轶事记录法和事件取样法的观察记录。
在进行人工书面连续记录时,应注意把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与记录者或观察者的主观解释和评价区别开来。
2、频率记录法
在时间取样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中,均须纪录行为的出现频率。
这样,就需要预先制定好记录表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行为分类系统及各种行为定义,在观察现场当即作出判断,记录表内。
记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段,在每一时段中记录某重行为类型,观察工作结束后,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分析。
3、等级记录法
等级记录法适用于等级评定法中。
在编制评定量表时,应注意项目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与回答用语的简明性和定性词的明确性。
在记录时,观察者要以客观、全面地给以评定,避免主观情绪对记录过程的影响。
4、符号记录法
在对某种活动或事件进行连续观察、记录时,如果涉及到的对象多,用言语记录比较困难时,可用预先规定好的符号系统进行记录。
在制定符号系统时,必需首先进行行为的分类,考虑好观察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类型,或选定研究者特别感兴趣的特定行为作为观察记录的目标,然后,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各具体行为。
用符号记录,迅速方便,一目了然。
5、现代仪器辅助记录法
现代仪器辅助记录法,就是运用现代仪器(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等)加以辅助,将有关信息保留下来,待事后整理、分析的方法。
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

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是科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和技巧,用于获取和记录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对客观现象进行直接感知和了解,从而得出有关现象的结论和认识。
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在各个学科和领域都有应用,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
观察方法主要包括主动观察、被动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等。
主动观察是指研究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观察的对象和内容,主动参与观察过程,并通过自身的判断和思考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被动观察是指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观察对象进行干预和主观评判。
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亲眼观察和感知研究对象的现象和行为,不依赖其他渠道和工具。
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通过间接手段获取观察对象的信息和数据,如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观察记录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计时法、计数法、分类法、比率法、量表法等。
目测法是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直观感受和判断,通过观察目标的特征和变化来记录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现象和行为。
计时法是指研究者使用计时器或其他计时工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活动。
计数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计数器或其他计数工具,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
分类法是指研究者将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特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对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比率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比率和比例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揭示现象的相关特征和规律。
量表法是指研究者使用特定的量表和评估工具,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进行定量评估和记录。
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和数据,从而揭示客观现象,识别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理论。
同时,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观察对象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
其次,观察者本身的主观意识和认知能力可能对观察结果产生一定的偏见和误差。
记录幼儿八种观察方法

记录幼儿八种观察方法
幼儿就像小小的探险家,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奇妙和惊喜,而观察幼儿则是了解他们的重要途径。
这里有八种观察方法,可别小瞧了它们哟!
时间抽样观察法,就像是给幼儿的行为拍快照,在特定的时间段里,记录下他们在做什么。
这不就像我们拍照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一样吗?
事件抽样观察法呢,专门捕捉那些特别的事件,比如孩子第一次勇敢地分享玩具。
这多有意思呀,能让我们抓住那些珍贵的成长节点!
轶事记录法,把幼儿那些有趣的、特别的小事情都记录下来。
哎呀,这就像是收集宝贝的小秘密一样呢!
清单法,一项一项地对照,清楚明白地了解幼儿的各种表现。
这不就和我们整理物品清单一样嘛,条理清晰!
追踪观察法,一直跟着一个孩子,看他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是不是感觉像跟着一个小主角在他的故事里穿梭呀?
社交图形观察法,看看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交网络呀!
日记描述法,每天记录下幼儿的点点滴滴,就像写日记一样,多温馨呀!
频次计数法,数数幼儿某种行为出现的次数,多直观呀!
观察幼儿,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门。
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更好地陪伴他们成长。
不是吗?所以呀,一定要好好运用这些观察方法,去发现幼儿那些让人惊喜的地方,去感受他们的纯真和美好。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幼儿行为观察法】 叙事的方法 —日记记录法(文档)

叙事的方法—日记记录法
一、日记记录法的定义
日记描述法又称传记法,指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幼儿长期反复的观察过程中,以日记形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的方法。
二、日记记录法的记录形式
1. 主题式日记法。
这种方法通常观察记录的是学前儿童发展领域中某个部分的新行为,例如认知行为、语言行为或者情绪行为等。
主题式日记法是只在儿童有这一方面新行为出现时才进行记录,其他新行为即使出现也不进行记录。
2. 综合式日记法。
所谓的综合式日记法,是对观察对象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行为均进行记录,也就是说只要是新行为出现,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新行为,都进行记录。
在运用综合式日记法的过程中,观察者要尽可能有次序地记下所有有关新行为出现的事情。
三、日记记录的优缺点
优点:
1. 日记法具有详实性的优点。
日记法的详实性,是指它能够将儿童的真实行为表现充分地记录下来。
2. 日记法具有广度的优点。
日记法的广度是指日记法的记录,包括了观察对象行为发生当时的情形,以及后续的行为,显示了其进化的进程,也有利于对行为性质的定性分析。
3. 日记法的永久性,是指观察记录学前儿童行为的内容,不仅当前可用,还能与被观察儿童日后的情况,或是和其他的观察资料,如发展的常模进行比较。
缺点:
1.观察时间较长。
日记法需要较长期地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需要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并且有长时间的接触,这种接触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2.观察的结论具有偏向性,缺乏代表性。
同时由于样本太少,也缺乏了普遍性,无法左右意义的推断。
幼教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幼教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在幼儿教育中,观察与记录是教师们了解幼儿行为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与记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为其个性化的教学提供基础。
本文将介绍幼教中常用的观察与记录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一、日常观察记录法日常观察记录法是最常见、最直接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教师在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情、语言和情绪等方面,记录下来。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别的观察仪器,只需教师用心观察,然后进行记录。
这种方法成本低、实施简单,适用于各种教育环境。
二、任务观察记录法任务观察记录法是根据特定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能力发展。
例如,在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角色扮演时的表现,如语言运用、创意思维等。
通过任务观察记录法,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幼儿的能力和成长,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三、行为采样观察法行为采样观察法是通过抽样记录幼儿的某个关键行为,以获取整体情况的观察方法。
教师在特定时间段内,随机选择几个观察对象,并记录下其行为表现和时间点。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游戏时间内的合作与沟通行为。
通过行为采样观察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社交能力、自主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艺术作品观察记录法艺术作品观察记录法是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作品,来记录和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表现力等方面。
教师可以注意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形状表达等要素,并记录下幼儿的作品特点和创作过程。
通过此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支持。
五、言行一致观察记录法言行一致观察记录法是通过观察幼儿的语言和行为是否一致,来了解幼儿的思维水平和情绪状态。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言行是否一致,如是否能按照规则行事、是否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通过言行一致观察记录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情绪、思维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幼儿园定点法、追踪法、扫描法观察记录

结构游戏——四条腿的动物(长颈鹿)观察方法:扫描观察法观察时间:2012年5月17日开始时间:下午3点30分结束时间:下午4点00分观察地点:小五班活动室观察对象:小五班全体幼儿观察学生:杨远平翁老师准备了一堂长颈鹿的建构游戏课。
翁老师先介绍了长颈鹿的身体部位的组成,用了哪些积木搭成长颈鹿后,才让孩子们开始自由的操作积木。
游戏开始后小朋友们也都很专注的做长颈鹿,孩子们有的先拼身子有的先拼长颈鹿的脚,几乎所有小朋友都能较快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积木,并且将积木一个一个搭起来,把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并且哪一个需要四个脚的积木哪一个是需要两个脚的积木都分的比较清楚。
大约一分多钟后,有几个小朋友已经搭好了第一只长颈鹿,比如第二桌的欣欣就快速搭好了一只绿色的长颈鹿。
同时也有几个小朋友还在做长颈鹿的脚或者做长颈鹿的身子,进度比较慢。
有一个小女生不知道怎么把长颈鹿的身子合起来不会散掉,她只是拿了四片积木放在桌子上堆成身子的形状,并没有固定住,四片积木是分开的。
这期间,有的小朋友把长颈鹿搭的比较扁,只用了一片或者两片积木搭成,以至于站不稳。
其中有一个男生轩轩和一个女生琪琪没有拼长颈鹿,而是自己随意的把积木搭起来,搭的又高又大看不出来是什么。
在进行了大约十分钟后,基本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搭好了一只长颈鹿,快的几个小朋友搭好了两到三只长颈鹿。
并且所有小朋友都把搭好的积木放到了展览台上,每一个小朋友都认真观察了其他小朋友做的长颈鹿。
在翁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一起欣赏了做的好看的长颈鹿,小朋友做的长颈鹿也都和老师的不一样,头转的方向也不一样,比较有创意。
同时也发现了做的不对的长颈鹿,比如有的做的高而扁,站不稳,有的少搭了腿,有的忘了加尾巴等。
整体下来,只有个别小朋友拼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教师从旁指导。
分析:1.小五班的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比较不错。
但是发展情况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发展的比较快,做的也比较快,发展的比较慢的做的比较慢。
观察法的使用

观察法的使用
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依靠对客观事物
的观察和记录来进行数据收集和研究。
观察法的使用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方面:
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并记录所要研究
的现象和事件,比如道路交通问题、市场营销策略等。
2. 实验观察法:研究者为了研究某种变量的效应而人为地控制
某些条件,然后观察并记录变量的变化和结果,比如医学试验、产品
质量测试等。
3.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在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场合中亲身参与
观察,并逐渐适应其中的环境和行为,比如田野调查、军事演习等。
4. 非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在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场合中不与参
与者互动,只是跟随被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比如房地产市场研究、政治态势分析等。
观察法具有简单易行、数据真实可靠等特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
缺点,如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数据不具有普遍性等。
因此,在实际
应用中,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灵活使用观察法,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幼儿园八种观察法

幼儿园八种观察法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发展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特点,为适应他们的需求和提供个体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基础。
以下是幼儿园中常用的八种观察方法。
1.日志观察法: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来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记录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互动,如与同伴间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不同活动中的表现等。
日志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2.总结观察法: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孩子的表现和行为来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如一周或一个月,然后总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长期变化和发展趋势。
3.录像观察法:教师可以使用录像设备记录孩子的活动和表现。
录像观察法可以提供更直观的证据,教师可以反复观察和分析录像资料,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发展情况。
4.注视观察法:教师可以通过注视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来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孩子在不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情绪变化等。
注视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观察孩子的身体语言和非语言表达。
5.问卷观察法:教师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孩子的个体特点和需求。
问卷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兴趣、家庭背景、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等。
通过问卷观察法,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6.追踪观察法:教师可以选取几个重点孩子进行长期观察。
追踪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发现他们的潜能和困难,为他们提供个体化的教育支持。
7.环境观察法: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环境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自主性。
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在室内和室外的活动中的自主选择和互动方式等。
8.组织观察法: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
组织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互动方式、规则遵守程度等。
观察方法

观察的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观察法因其具体的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书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方式及所观察的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之不同把观察法分成3类:叙述性观察法、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
一、叙述性观察法叙述性观察法是指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3种:(一)日记描述法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记录连续变化、新的发展或新的行为的观察方法。
它是一种纵向记录,通常在一较长的时间阶段中重复观察同一被试或同一组被试。
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关系较密切或接触频繁时也常运用。
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日记描述法的不足是:1、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
通常,样本太小,从一个或几个对象身上观察到的内容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2、观察易带主观倾向性。
观察者在选择被试和观察时往往是选择身边的、亲近的、接近的作为观察对象,易带有偏见。
3、观察时间的长期性。
日记法需长时期持续记录,观察时间长,费时、费精力。
当然,日记描述法也有它的优点。
日记描述法的主要优点有:记载详细、具体、有背景、有情节,能提供发展的完整次序,说明行为的连续性,多方面给人们提供观察对象行为或发展的图景。
(二)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与日记描述法同是叙述性的,但它与日记描述法不同,它不像日记法那样连续记录观察对象的新行为的发生、发展,而是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
轶事记录法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特殊的情境,不需要特殊的步骤,不需要事先对行为进行编码,更无须进行分类、制表等,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
(三)连续记录法连续记录法是对自然发生的顺序事件或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作连续不断的记录,并要求对所要观察的情景以尽可能精确、连贯的语言进行叙述。
要求观察者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地叙述行为。
此外连续记录法观察时间通常为一天、半天。
一般比轶事记录法更完整。
以上3种叙述方法的记录都要求:具体记录、不要归纳或用抽象、费解的形容词和副词,要设法写出具体行为,要设法停留在最小可能的推论层次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地捕捉他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
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
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
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
一般在持续时间内记录单个观察变量比较容易,例如记录一个幼儿在玩某个玩具的时间段内的行为。
如果观察变量不同时发生,观察者可以记录刚入托的幼儿在哭与不哭的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二、取样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分为事件取样法和时间取样法两类记录方式
1、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
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
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
现场判定和记录某事件的发生。
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
2、时间取样法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选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
辨别与记录预先选定并详细定义的具体行为的发生,或归入已准备好的某种类别。
在一定时间间隔但同等的时间段中进行。
选定的行为或变量。
常需备有长列行为清单或某种分类系统表。
现场判定并记录某些行为是否发生,或记入某已预备好的类别。
三、等级评定法要求研究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或事件作出判断和评定。
特性等级评定在观察前先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项目分为几个等级,观察时只注意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属于哪个等级。
观察后按某特性为某人评定等级。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进行,常经多次观察后作出。
选定的行为特性。
观察,然后根据某人的行为特征对预定的特性作出等级评定。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等级评定法是等级评定量表法。
等级量表评定法可分为数字量表、图示量表、标准评定量表、累计评定量表、强迫选择量表。
数字量表上的行为类型以有一定顺序的数字形式确定,观察者只要选择最适宜的数字就能说明被观察的对象。
图示量表,在量表上,一条直线表示某一行为,观察者沿着直线上的刻度从高到低迅速而简单地做出判断。
标准评定量表,该量表将观察对象的行为与总体作比较,以标准分数或百分数加以评价评定。
累计评定量表,该量表由一系列评定项目组成作为全部特征的一部分独立表现。
强迫选择量表,此类量表给出一系列描述性语言,可以是积极肯定的,也可以是肯定加否定的行为项目,评定者必须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被评定描述,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人物推定法”。
四、间接观察法,其一是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观察,其二是指对事发后留下的痕迹进行推测的观察。
它包括访谈法和临床法两种记录方法。
访谈法是一边与儿童玩,一边同儿童说话,从儿童的话语和游戏中,捕捉到儿童的情感和要求方法。
临床法是指观察者对儿童进行提问,让儿童进行回答,从中发现儿童的思想情感等特征的方法,这是皮亚杰常用的方法。
此外在运用上述观察法时还用到了以下观察记录方式:
1、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时可用手记,也可以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将观察到的情况实录下来,然后再作书面整理。
连续记录法一般适用于实况详录观察法、轶事记录法和事件取样法的观察记录。
在进行人工书面连续记录时,应注意把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与记录者或观察者的主观解释和评价区别开来。
2、频率记录法
在时间取样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中,均须纪录行为的出现频率。
这样,就需要预先制定好记录表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行为分类系统及各种行为定义,在观察现场当即作出判断,记录表内。
记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段,在每一时段中记录某重行为类型,观察工作结束后,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分析。
3、等级记录法
等级记录法适用于等级评定法中。
在编制评定量表时,应注意项目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与回答用语的简明性和定性词的明确性。
在记录时,观察者要以客观、全面地给以评定,避免主观情绪对记录过程的影响。
4、符号记录法
在对某种活动或事件进行连续观察、记录时,如果涉及到的对象多,用言语记录比较困难时,可用预先规定好的符号系统进行记录。
在制定符号系统时,必需首先进行行为的分类,考虑好观察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类型,或选定研究者特别感兴趣的特定行为作为观察记录的目标,然后,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各具体行为。
用符号记录,迅速方便,一目了然。
5、现代仪器辅助记录法
现代仪器辅助记录法,就是运用现代仪器(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等)加以辅助,将有关信息保留下来,待事后整理、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