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压缩

合集下载

南浔古镇:千年水乡韵味

南浔古镇:千年水乡韵味

南浔古镇:千年水乡韵味南浔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一座享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它地处太湖流域,四面环水,河网密布,水道纵横,流经古镇的南浔河更是南北贯通,将整个古镇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南浔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水乡风光而闻名于世。

南浔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南浔是一个繁荣的商贸重镇,以织造和丝绸加工业闻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浔古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商业为主,兼具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性古镇。

南浔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融合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特点。

古镇内的房屋大多采用青砖或红砖砌筑,屋顶则多为青瓦或红瓦。

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完好,仿佛将游客带回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除了建筑风格,南浔古镇还拥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浔古街,这条古老的商业街坐落在古镇的核心地带,长约1300米,宽不过3米。

南浔古街两旁是一排排古老的民居和店铺,这些房屋大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在南浔古街上,游客可以品味到道地的南浔美食,购买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除了南浔古街,南浔古镇还有许多其他的古迹值得一游。

比如南浔文庙,该庙建于明代,供奉南浔地区的历代名宿及文化英杰。

庙内的建筑精美,雕花木结构和精湛的雕刻工艺令人赞叹。

另外,还有几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和私塾,如孔庙、白茆书院等,这些古老的建筑是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南浔历史文化的窗口。

南浔古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还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吸引着游客。

古镇内的水网纵横,河道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河面上行船穿梭,别有一番意境。

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览古镇,欣赏沿河的古建筑和自然景观,感受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

南浔古镇也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

比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的南浔端午节,这是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赛龙舟、品尝粽子和细细品味南浔的文化底蕴。

湖州介绍-湖州简介PPT(经典版)

湖州介绍-湖州简介PPT(经典版)

4
美食文化
干挑面
干挑面,顾名思义就是一是要“干”,没有汤, 仅只是少量的油汁,够面条润滑就可以。二是 要“挑”,就是将面条不断地高高挑拌,以让少 量的油亮汁水匀和在面条上。三是必须好的 “面条”原料。煮面工艺也是十分关键的。
湖州大馄饨
湖州大馄饨是浙江地区一道传统名小吃,起源 于湖州,历史悠久,以猪腿肉、笋衣、芝麻、 葱末、白糖、味精、芝麻油、绍酒、精盐等配 制成馅。馄饨煮熟后,放入肉骨汤中,撒以葱 末、蛋皮丝而成。皮薄馅多,汤鲜味美。
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众多的历 史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 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 迹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 墅。
3、旅游景点
安吉竹博园
安吉竹子博览园位于竹乡安吉,是西湖边那片 竹海中的核心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个大熊猫落户的县 级基地,是一家集竹海观光、竹文化主题体验 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
菱湖雪饺
菱湖雪饺是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的传统名点。 据传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菱湖雪饺是传统茶 食珍品,“白如雪,形如饺”,口感松脆,甜度 适中,不沾牙,风味独特。
玫瑰酥糖
玫瑰酥糖属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浙江湖州四大地方传统名点之首。是中华老字 号震远同“茶食四珍”中的一珍,玫瑰酥糖是由 “屑子、酥心、骨子”制作而成,极富江南传统 风味。玫瑰酥糖“香、细、甜、酥”,它的特点 是色泽乳白,嵌以粉色玫瑰酥心,香味醇郁, 甜而不腻。
湖州城市介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湖州概况及历史渊源

湖州概况及历史渊源

湖州概况及历史渊源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宣城,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2010年末户籍人口259.8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10万,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5.1%,中心城市建成区68平方公里(2008年),南浔13.5平方公里。

湖州有较好的区位条件。

距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

南北走向的104国道、杭宁高速公路、宣杭铁路和东西走向的318国道、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的宁杭客运专线和即将开工的沪苏湖城际铁路贯穿湖州全境。

新长铁路和即将修建的湖乍铁路使湖州分别与陇海、沪杭两大铁路干线连通。

湖州还拥有全国一流的内河铁路、公路、水运中转港。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

湖州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

市内的唐代飞英塔、千年古刹铁佛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镇、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内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竹种园和世界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南太湖旅游休闲和水上娱乐胜地,都风景宜人,各具特色。

湖州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

已成功举办四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和三届湖笔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极限运动之都”和“中国毛笔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市国有、城乡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

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传统丝绸、建材业为主,形成了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特色机电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夏(公元前21世纪) 防风氏在今德清县武康境内建国,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属吴国。

湖州市有哪些与历史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湖州市有哪些与历史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湖州市有哪些与历史有关的故事或传说?一、湖州古城的历史渊源湖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相传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楚国的巫山之阳即是湖州地区,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沉淀。

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源于湖州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据载,湖州人善于水利,早在南宋时期,湖州已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水利网络,使得整个城市获得了广阔的稻田和水产,为湖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西湖的传奇故事西湖,作为湖州的地标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许多传奇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白蛇传》。

相传西湖边有一条善良美丽的白蛇和一个人类青年相爱,却遭到了人类世界的反对。

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感动着世人的心弦,也让湖州的西湖成为了浪漫之城。

除了《白蛇传》,西湖还承载着其他许多传说和故事。

比如宋代文人苏轼,在西湖游览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上西山》一诗,以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三、南浔古镇的历史人文湖州最具代表性的古镇之一,莫过于南浔。

南浔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水陆并存的古镇之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商业文化的繁荣,也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南浔还有着许多与历史有关的故事。

比如明代的抗倭英雄俞大猷,他在当时的南浔镇开展军事活动,为保卫家园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浔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细细品味。

四、德清莫干山的文化意义莫干山位于湖州的德清县,被誉为“中国画圣黄公望的诞生地”。

莫干山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莫干山与中国画圣黄公望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传黄公望曾在莫干山寻找灵感,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山水画作。

他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莫干山成为了艺术家们追求灵感和创作的圣地。

五、吴兴古镇的丰富历史吴兴古镇,位于湖州市区的南部,是湖州历史上的又一重要古镇。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吴兴古镇曾是吴越文化的中心,自古是商贸繁荣、文人辈出的地方。

湖州城市介绍PPT

湖州城市介绍PPT

二 特色景点
南浔古镇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明清时期以蚕丝贸易盛名, 是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与丰富人文历史的古镇。 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的景区,其保护范围 东起宜园遗址东侧,西至永安街,南自嘉业堂 藏书楼及小莲庄,北至百间楼。旅游景区内分 为三大区块,宛如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三颗璀 璨明珠。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 铭故居、刘氏梯号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城年座辖湖
。历具地州
史有级市
2000

市,

,浙
南 古

是 一
江 省
旅游 胜地
第四章 民俗文化
四 民俗文化
长兴百叶龙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 镇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传 统百叶龙多在庙会及节庆时表演,先从“游 四门”、“圆场”等队形开始,当荷花灯聚 成圆圈、相互连接以构成“龙”形时,外圈 舞队热烈舞蹈,以遮引观众视线;“龙”一 成形,即腾空跃起,众舞队立时散开,突出 百叶龙,形成热潮。
旅游 胜地
城年座辖湖
。历具地州
史有级市
2000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

,浙
南 古

是 一
江 省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特文 事点产化
湖州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前 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
二 特色景点
莲花庄
位于湖州市吴兴区莲花庄路108号,占地112亩。其布局巧妙,借助地势,将山石、水体、 植物、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犹如一幅立体的画卷。这座拥有元代历史底蕴的园林,是楷 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的杰作。在唐宋时期,这里曾被唤作白苹洲,那时的它水清荷香,风景 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白居易曾于开成四年(838)为这片风景写下《白苹洲五记》,可见 其倾倒之情。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被誉为“江南水乡小垣千古韵”、“小乌镇”的姊妹镇。

南浔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古建筑、民俗文化和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南浔古镇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针对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加强景区管理南浔古镇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增设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力度,规范游客行为,遏制游客涂鸦、乱扔垃圾等不当行为。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监管,要求旅游从业者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景区文化和自然环境。

二、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南浔古镇拥有许多古建筑,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修缮。

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的监测和维护,及时修缮受损的古建筑,保护好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加强文化传承南浔古镇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需要加强对其的传承和保护。

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如传统婚礼、庙会、乡村游等,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南浔古镇的文化底蕴。

四、选择游客流量南浔古镇是一个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但过量的游客流量对景区的环境和文化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应该通过合理规划来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景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不受破坏。

五、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南浔古镇需要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生态旅游和资源节约型旅游,同时通过提高旅游质量来吸引更多的高品质游客,减少低素质游客的涌入,从而达到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总之,保护南浔古镇的生态和文化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游客、旅游从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参与。

只有充分发挥南浔古镇的文化和景观价值,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实现南浔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湖州历史建筑

湖州历史建筑

湖州历史建筑湖州是吴越古邑,东南望郡,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它依山傍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这是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物产的丰富,交通的便捷,人文的厚重,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商贾巨富,也吸引了不少客籍名流和有识之士,使湖州成为一个人文景观与经济繁华的地方,成为历代浙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重地。

经济文化的繁盛使城市的建设也丰富多彩,街区密集,建筑众多并精美,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色。

众多的宅第民居,学堂书院,寺观塔幢,苑囿园林镶嵌于湖城的山山水水之间,构成了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经济富庶、建筑精美、自然环境优雅、颇具水乡特色的宜居之地。

唐代诗人杨汉公在“题郡城楼”的诗中云“吴兴城阙水中云,画舫青帘处处画,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可见唐时湖城临水建筑所形成的优雅美丽的人文景观。

元代诗人戴表元更写下了“踏遍江南青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诗句。

足见当时湖州的人文居住环境为不少文人贤士所向往。

明清时期,蚕桑的发展,“湖丝披天下”更使湖州在经济文化达到了繁盛时期,商贾云集、市集繁华,达官文人辈出,于是街市、公共建筑、大宅第、园林等构筑如雨后春笋,遍布湖城内外。

特别是园林,近代园林专家童雋先生曾在“江南园林志”中写道:“南宋以来,园林之盛,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扬也”。

“宋时江南园林,萃于吴兴(即今湖州)”。

至近代由于辑里湖丝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获得金奖,受到西欧各国的欢迎。

加之上海开埠,给湖州的丝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源源不尽的湖丝开始销往西欧各国。

湖州领先于江南其他各城镇,率先打开与西欧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门,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使湖州的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西方的先进理念、文化生活很快地渗透在湖州之中,此时湖州这个传统文化深厚之城也慢慢地溶入了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状态,出现了特具时代特性的中西合璧建筑和园林,而这些建筑和园林被国内专家认定为中国近代江南建筑和园林中的一朵奇葩。

湖州,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

湖州,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

湖州,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余方德【摘要】湖州,楚名菰城,秦名乌程,三国名吴兴,至隋始名湖州.太湖自古襟带四州,唯湖州是以滨太湖而命名的城市.“江表大郡,吴兴第一”、“其冠簪之盛,汉唐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千年变革,时事沧桑,中心城区仍是不规则的六棱形,古城格局仍清晰可辨,山川精灵犹存,人文古迹未泯.【期刊名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1)002【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湖州;菰城;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余方德【作者单位】湖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湖州在旧石器时代——距今100万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湖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南岸、浙江省北部。

湖州是太湖地区唯一因滨太湖而命名的城市。

湖州是浙江省最早建立州治(吴兴郡)的四大郡之一。

湖州城治(菰城)是浙江省最早建立城邑的行政建置之一,距今2 300余年。

湖州是浙江省最早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舟桥之地、文化之邦。

“苏湖熟,天下足。

”“江表大郡,吴兴第一。

”“其冠簪之盛,汉唐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

”“中国书画史,半部出湖州。

”中国二十四史——湖州人修了三部。

“山水园林甲天下。

”人文荟萃,踵事增华,文明代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湖州就在天堂中央。

名臣、良吏纷纷来湖州当太守或寓居。

“蒋家天下陈家党”、“湖州是国民党半个中央。

”王朝更迭,建置变化,湖州自立郡以来,一直是郡、州、路、府和县并治,是浙北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

湖州位于“长三角”中间、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

天目山尾闾自西南而来,至于城南;东、西苕溪相随蜿蜒而下,贯流全境,汇合于州门,绾城穿街归入太湖,从而孕育了这个美丽的城市。

湖州市境东邻嘉兴市及江苏省吴江县,西南倚天目高峰,西与安徽省宣州市毗连,南接杭州,北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

市辖吴兴、南浔二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 81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88平方公里。

案例分析——湖州中心区城市设计

案例分析——湖州中心区城市设计

绿地系统
中心区绿地分为公园、小游园、滨水 绿带和街头绿地。龙溪港两侧规划为滨 水绿带,在滨河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 景线,使水体和绿地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中心绿轴西端与龙溪港交接处的陇西广 场与对岸的凤凰公园遥遥相对,尽览 “山水清远”之美。
在此输入标题“Fra bibliotek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出入口 系统
骆驼桥入口:为连接城市外环的出入口,南 浔、织里、东迁、菱湖等几个重要城镇克通过这 个出入口进入市中心。 南街出入口:是联系城区南部和南郊风景区 进入市中心的大门。 红旗路出入口:是联系城市西部和铁路旅客 站方 向进入市中心大门。 苕溪路(西)出入口:是联系城市西北部地 区进入市区的大门。 青铜桥出入口:是联系开发区中心进入市中 心的主要出入口。 人民路北部出入口:是联系城市北部及小梅 口太湖旅游渡假区的入口。 苕溪路(东)出入口:是联系城市东部地区 的东部分区中心及毗山的出入口。
通过对自然界面、开敞界面和人工连续界面的规划,丰富中心区 的空间景观。
界面系统
特色片区 系统
中心广场片区:包括中心广场和广场周围地 块,为中心区的核心 龙溪广场片区:为中心绿轴的延伸段和中心 绿轴的端点,规划龙溪广场,树立新的城市重要 标志。 青铜桥片区:处于老城区与开发区联系的重 要路口,也是中心区重要结点和大门。 府庙片区:为以府庙为核心的片区,中心绿 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输入文字
规划用地功能分区图→→
五、系统框架的建立
地标系统
包括对标志性建筑、城市重要标志和结点的规划,对空间景 观起主导和标识作用。
建筑空间 系统

南浔古镇的历史

南浔古镇的历史

南浔古镇的历史南浔古镇的历史南浔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

一、起源与发展南浔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当时南浔地区是越国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手工艺人定居于此。

二、建筑与景观1:古街巷南浔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街巷,这些街巷保存完好,沿街建有各种各样的传统建筑。

游客可以漫步于石板路上,欣赏古建筑的精美细节。

2:宗祠庙宇南浔古镇还保存了许多宗祠庙宇,包括状元庙、土地庙等。

这些庙宇建筑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当地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3:水乡风光南浔古镇坐落在洞庭湖和太湖之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古镇周边的水道,欣赏美丽的水乡风光。

三、文化遗产1:南浔木雕南浔古镇以其精美的木雕艺术而闻名。

当地的木雕工艺传统源远流长,是中国木雕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木雕作坊,了解木雕的制作过程,并购买精美的木雕作品。

2:传统手工艺南浔古镇还以其传统手工艺而闻名。

当地的手工艺人通过传统工艺和技巧,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绣花、刺绣、剪纸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南浔古镇的地图、照片和相关资料。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查看和这些附件以了解更多关于南浔古镇的信息。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化遗产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方法,国家和地方应依法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

2:古镇保护条例:指本地区制定的关于古镇保护的相关规定。

该条例规定了古镇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管理机构等。

六、全文结束。

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压缩

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压缩

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压缩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录1“⼀⽔双城”是构成湖州历史⽂化名城的主要载体 (5)2⾄今保存的湖州古城格局风貌是江南⽔乡城市的典型代表 (7)2.1春秋以来的城址遗迹清晰可寻 (7)2.2双溪夹流的古城特⾊千年尤存 (9)2.3城⽔相依的⽔晶宫格局⾄今延续 (10)2.4依⽔⽽建的历史街区保存完好 (12)2.5交相辉映的历史名胜点缀其间 (15)2.6历史格局的⽂化通廊串珠成琏 (17)3整体保护的南浔古镇格局风貌是传统江南市镇的杰出代表 (18)3.1南浔古镇⾄今保存着⼗字⽔镇的空间格局 (18)3.2南浔古镇⾄今保存着路⽔相依的街巷肌理 (19)3.3南浔古镇⾄今保存着傍⽔⽽建的江南民居 (19)3.4南浔古镇⾄今保存着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 (20)3.5南浔古镇⾄今保存着清丽典雅的江南园林 (21)4保护完好的历史街区和古村落是古城格局的集中体现和补充 (22)4.1⾐裳街区 (22)4.2⼩西街区 (23)4.3荻港街区 (24)4.4其他古村落 (24)4.4.1双林古镇——秀美精致的⽔墨画卷 (24)4.4.2善琏古镇——中国湖笔的起源 (25)4.4.3和孚古镇——⽔波荡漾中的运河古镇 (25)4.4.4⼤钱古村——太湖滨的⽔中村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墩古村——六墩合围中的沈⽒传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6菱湖古镇——街巷间的传统⽣活 (26)5名城保护⼯作的开展,有效地维系了古城格局与风貌 (26)5.1领导重视,各界协⼒ (26)5.2实践法规,编制规划 (27)5.3保护为主,细化管控 (27)5.4抢救第⼀,履⾏职责 (28)5.5合理利⽤,展⽰内涵 (29)5.6加强管理,拓展对象 (29)5.7政策引领,启动项⽬ (29)5.8联珠成琏,凸现特⾊ (30)苕霅合流,开太湖⼋百⾥烟波;溇港分脉,造泽国千万顷桑⽥。

浙江湖州景点介绍

浙江湖州景点介绍

浙江湖州景点介绍浙江湖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湖州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着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湖州的一些著名景点。

1. 南浔古镇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古镇。

古镇建于宋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镇内,可以欣赏到许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建筑,如白墙黑瓦的民居、古老的桥梁和精美的石雕等。

此外,古镇内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和小吃店,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购买到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

2. 南浔文庙南浔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建筑,也是湖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文庙。

文庙内有许多古代的石碑、石刻和古代经典文化书籍,是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在文庙内,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了解到古代士人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3. 龙之梦龙之梦是湖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市区东南部的太湖边。

龙之梦是一座大型的主题公园,内有许多美丽的园林和湖泊,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各种娱乐设施,是一处适合全家游玩的地方。

此外,龙之梦还有着许多文化活动和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4. 太湖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浙江省和江苏省交界处。

湖水清澈,湖岸曲折,湖中散布着众多的岛屿,景色优美。

太湖是湖州市的重要自然景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太湖边,游客可以进行垂钓、划船、观鸟等各种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5. 南太湖湿地公园南太湖湿地公园是湖州市的一个重要自然保护区,位于太湖南岸。

公园内有着广阔的湿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在公园内,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鸟类,感受到湿地生态环境的美妙。

此外,公园内还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美丽的风景,是进行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以上就是湖州市的一些著名景点介绍,湖州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还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湖州南浔古镇概况导游词(六篇)

湖州南浔古镇概况导游词(六篇)

湖州南浔古镇概况导游词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刘庸的三儿子刘梯青的居所。

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个部分组成。

最有特点的北部的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风格的建筑。

徽派的马头墙和石库门里面却有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券顶,南浔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气度可见一斑。

最近炒的比较热的两部电视剧《新上海滩》、《金粉世家》都曾在这里取过景。

可见这里也是一个让会联想到爱情的地方,大家不妨寻着这种感觉进去一看究竟。

南浔的广惠宫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九零零多年的历史。

但是观里除了供奉着道教以外还有一座观音殿,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还有道观正中建有一坛,居说是仿北京天坛,人站在八卦的正中间,然后说话会听到很多回音,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呵呵,小王要在这里要买个关子,让大家带着这两个疑问到观中从现场讲解员那里寻找答案。

大家拍完照就请站好队,我们跟着现场的景点讲解员一起进到观中去。

大家参观完了,就顺着观前的广惠桥走到对岸,小王会在对岸的紫竹林饭店等大家的。

湖州南浔古镇概况导游词(二)张石铭故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古民宅,号称“江南第一宅”。

原名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张均衡在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整座建筑以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相结合,风格独特,富丽典雅。

张均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清朝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他不仅继承了祖业经营生丝、盐业,还在上海经营房地产、钱庄、股票、和公债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业家。

他一生不仅懂得经商,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生平爱好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故取字石铭。

他与国画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毛福庵等人交往甚厚,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保留有他书写的对联。

整座宅子坐南朝北有别与中国传统的建制,正大厅腰门的门额上有“竹苞松茂”为吴昌硕所书,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而松树更一种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此处吴昌硕题上这四个可以说是寓意深远的。

湖州新市古镇简介

湖州新市古镇简介

湖州新市古镇简介湖州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它地处太湖之滨,被誉为“太湖明珠”,是湖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湖州新市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古镇建成于南宋嘉定年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的街道、建筑、居民的生活方式都保留着古时的风貌,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古镇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它们保存完好,色彩斑斓,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古老的民居,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形成了别样的风景线。

走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古老的店铺、庙宇和码头等,它们见证了古镇的繁荣和发展。

除了古建筑外,湖州新市古镇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提。

例如,古镇内的著名景点之一——新市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学府之一,曾是南宋时期的文化中心。

这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为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湖州新市古镇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如丝绸、剪纸、木雕等,这些工艺品精美绝伦,富有地方特色。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体验手工艺的乐趣,同时也能了解到这些传统技艺的珍贵。

湖州新市古镇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

这里的特色小吃有酥油茶、水蜜桃、古镇糕点等,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湖州新市古镇还有许多老字号餐馆,以传统的湖州菜为主,菜品鲜美可口,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湖州新市古镇每年还会举办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如灯节、庙会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这些活动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能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增加了游览的乐趣。

总的来说,湖州新市古镇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镇,它的风景优美,建筑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兴趣,不妨来湖州新市古镇一游,相信你会有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南浔古镇的历史

南浔古镇的历史

南浔古镇的历史南浔古镇的历史一、南浔古镇的位置和地理特点南浔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太湖流域的中心地带。

南浔古镇毗邻湖州市区和太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古镇山水相依,自古被誉为“水世界”。

二、南浔古镇的历史沿革1.前史时期南浔古镇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出土了大量原始文化遗址,证明在数千年前南浔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繁衍。

2.宋代- Ming朝南浔镇在宋代被碔砆庾氏家族迁至此地,镇上开始形成了繁华的市集和繁荣的商业活动。

明朝时期,南浔镇成为浙江商业文化的中心,商人们纷至沓来,南浔的繁荣程度超过了当时的湖州城。

3.Qing洪宣至民国南浔镇在清代的洪宣年间,再次经历了一次繁荣的发展。

当时南浔的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湖州城,南浔的商业逐步式微。

4.现代南浔古镇在20世纪50年代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国家重视,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如今,南浔古镇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三、南浔古镇的文化和特色1.建筑风格南浔古镇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风格独特。

镇上的各种建筑都以木结构为主,大多数是三进院落形制,宏伟壮观。

古镇的街巷纵横交错,古雅典雅,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

2.制造业和手工艺品南浔古镇以制造业和手工艺品闻名于世。

古镇上有许多制造业工坊,如丝织厂、木器厂、竹艺厂等,为古镇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就业机会。

南浔的手工艺品也以丝绸、竹编、木雕等而闻名于世。

3.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南浔古镇保留着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元宵节的灯笼展、农历新年的庙会、舞狮表演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本文附件1.南浔古镇地图:附上南浔古镇的地图,以方便读者了解古镇的具体位置。

2.南浔古镇的照片:附上南浔古镇的照片,展示古镇的风貌和特色建筑。

3.南浔古镇的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附上一份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南浔古镇藏书楼介绍

南浔古镇藏书楼介绍

南浔古镇藏书楼介绍南浔古镇藏书楼是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书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座藏书楼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文献资源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第一章:南浔古镇悠久历史南浔是中国江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

在宋代以后,南浔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庶、文化兴盛的地方。

在这个时期,许多富商巨贾纷纷在这里兴办学校、修建藏书楼,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第二章:藏书楼建筑风格南浔古镇藏书楼以其独特而精美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整个楼宇采用传统中国园林风格,结合了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特色建筑元素。

它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以及独特的屋檐和砖雕装饰,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韵味。

同时,楼内还设有精美的花园和庭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第三章:藏书楼文化内涵南浔古镇藏书楼不仅仅是一个保存文献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楼内收藏了大量珍贵古籍、善本书籍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品。

这些宝贵资源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同时,藏书楼还定期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学者和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

第四章:藏书楼珍贵文献资源南浔古镇藏书楼收集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源,涉及范围广泛。

其中包括历代典籍、经部集部、方志志集等重要著作,并且不乏稀世珍本。

这些文献资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藏书楼还积极开展数字化保护资源开放工作,使得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得以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和传承。

第五章:藏书楼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浔古镇藏书楼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

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藏书楼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完整地传承下去。

同时,南浔当地领导还加大了对藏书楼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化保护力度,使这些宝贵资源能够更好地被保存下来,并为后人所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6.07.05施行日期2016.07.05文号主题类别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湖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要求批准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请示》(湖政〔2015〕1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

二、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为湖州市域,总面积约5818平方公里。

历史城区范围为:东至环城东路、西至龙溪南路、西南至环城西路、南至环城南路、北至龙溪港北岸,面积约3.76平方公里。

历史城区内划定衣裳街、小西街2处历史文化街区。

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总面积为1014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557公顷;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总面积为1768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381公顷。

三、《保护规划》是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

你市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加强相关规划与《保护规划》的衔接,按照保护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维持生活延续性的原则,保持湖州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内原有的街巷和水系格局、空间尺度和整体色彩。

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落实好具体的保护与整治措施,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通信、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并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的监督。

四、你市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加强《保护规划》的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实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30•【字号】湖政办发[2013]116号•【施行日期】2013.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通知(湖政办发〔2013〕11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6月30日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其职责另行制订。

第五条市规划行政部门主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工作。

市发改、财政、建设、国土、文化、公安、环保、旅游、民政、交通、行政执法、民族宗教等行政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保护内容第六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包括古城格局、整体风貌、空间环境等;(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三)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历史建筑,以及有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水系、村落、地貌遗迹等;(四)传统文艺、传统工艺、传统产业及民风民俗等口述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目录1“一水双城”是构成湖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 (6)2至今保存的湖州古城格局风貌是江南水乡城市的典型代表 (8)2.1春秋以来的城址遗迹清晰可寻 (8)2.2双溪夹流的古城特色千年尤存 (10)2.3城水相依的水晶宫格局至今延续 (11)2.4依水而建的历史街区保存完好 (13)2.5交相辉映的历史名胜点缀其间 (17)2.6历史格局的文化通廊串珠成琏 (18)3整体保护的南浔古镇格局风貌是传统江南市镇的杰出代表 (20)3.1南浔古镇至今保存着十字水镇的空间格局 (20)3.2南浔古镇至今保存着路水相依的街巷肌理 (21)3.3南浔古镇至今保存着傍水而建的江南民居 (22)3.4南浔古镇至今保存着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 (22)3.5南浔古镇至今保存着清丽典雅的江南园林 (23)4保护完好的历史街区和古村落是古城格局的集中体现和补充 (24)4.1衣裳街区 (24)4.2小西街区 (25)4.3荻港街区 (26)4.4其他古村落 (27)4.4.1双林古镇——秀美精致的水墨画卷 (27)4.4.2善琏古镇——中国湖笔的起源 (28)4.4.3和孚古镇——水波荡漾中的运河古镇 (28)4.4.4大钱古村——太湖滨的水中村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竹墩古村——六墩合围中的沈氏传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6菱湖古镇——街巷间的传统生活 (29)5名城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效地维系了古城格局与风貌 (29)5.1领导重视,各界协力 (30)5.2实践法规,编制规划 (30)5.3保护为主,细化管控 (31)5.4抢救第一,履行职责 (32)5.5合理利用,展示内涵 (32)5.6加强管理,拓展对象 (33)5.7政策引领,启动项目 (34)5.8联珠成琏,凸现特色 (35)苕霅合流,开太湖八百里烟波;溇港分脉,造泽国千万顷桑田。

在这钟灵毓秀之地,孕育着历史文化名城——湖州。

这里的钱山漾遗址,飘荡着远古先民渔耕的篝火;静坭的邱城遗址,折射着吴越争霸的兵戈;菰草弥望的下菰城遗址,传颂着春申君的故事;历经沧桑的子城墙基,响彻着项羽的豪情。

湖州,建于楚秦,孕于两汉,起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极致于近代;历经两千余年的湖州古城,至今维系着江南水城的格局。

这里有着水晶晶的河道,流淌着颜真卿的墨香;这里有着水晶晶的馆驿,遗留着杜牧的轻叹;这里有着水晶晶的石桥,回响着浣纱女子的欢歌;这里有着水晶晶的高台,纂刻着苏东坡的诗篇;这里有着水晶晶的园林,散发着赵孟頫的神韵;这里有着水晶晶的府邸,闪耀着状元的荣光;这里有着水晶晶的大宅,浓缩着近代丝业的风云;这里有着水晶晶的宝塔,述说着城市的变迁。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这就是水晶宫阙——湖州,一座幔卷着文化特质的城市,一座裹卷着历史气息的城市,一座拥卷着山水灵动的城市。

湖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与风貌研究古城空间格局是古城物质格局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反映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城市特色风貌的物质空间形态的总体反映。

本次研究以湖州古城格局为对象,由今溯古,古今对照,梳理和概况出湖州历史的空间格局与轮廓,为下一步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一水双城”是构成湖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湖州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它建于秦末,孕于两汉,起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极致于近代;自三国时期起,历来是郡、州、路、府、地区、市的治所,公元350年吴兴郡太守殷康筑荻塘(现頔塘),此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支流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自此湖州便与頔塘沿线包括南浔在内的诸多市镇贯穿于其南北,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并进一步推动了湖州及周边市镇的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这条黄金水道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通过大运河,湖州文化历经千年传承、交流与弘扬,铸就了繁荣灿烂的湖州千年文明史。

自明清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始,便出现了湖州府城和以南浔为首的周边商贸市镇并存共荣的局面,“一水双城”的脉络初现端倪。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经济社会一体化结成城市联盟参与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竞争的现实需求迫切,加之东西向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渐改善,织里镇经济的异军突起,都在引导城市从单中心团聚状城市形态向多点组团式的城市形态演变,故而2003版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带状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南浔城区作为副中心纳入中心城市,城市发展确定为“一水双城”的组团结构。

湖州古城、南浔古镇均至今仍保留着依水而建,水路并行的水乡城市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城市风貌,构成了湖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

在湖州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湖州古城传统的人字型“城水相依、双溪夹流”格局给予了充分重视,在尊重和延续原有环形+放射状的巷路的基础上,对湖州古城格局进行了重点保护;同时在2003版名城保护规划中,加强了对南浔古镇的格局与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为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及保护性实施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水双城格局示意图根据《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湖州古城的范围主要依据清代城墙遗址确定,西至龙溪港东侧,东至环城东路,北至环城北路,南至环城西路,面积2.99平方公里;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为南浔古镇区范围,北至长湖申航道南岸,西至永安街、嘉业路,南至人瑞路,东至外环东路,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1.68平方公里。

此外,湖州市区范围内依旧遗存着众多的古镇传统片区、古村落,它们共同构成了湖州历史格局的印迹。

2至今保存的湖州古城格局风貌是江南水乡城市的典型代表古城布局环山、枕湖、绕溪、穿水特点非常鲜明。

古城系按水乡城市的格局设置,依水而建,四周河道环绕,城内水系布局独特,苕霅溪至城中合流,城踞其会,古城选址千年未变,天下少有。

城内主要街道的设置或傍水或与水道平行,迥异于北方其棋盘式规整格局。

湖州古城虽经千年沧桑,时至今日,中心城区仍呈不规则六棱形,桥梁众多,传统地名、街巷大多保留,水城格局仍清晰可见。

2.1 春秋以来的城址遗迹清晰可寻湖州地区自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建城早期,城址多变,先后经历了春秋邱城→春秋战国菰城→秦末项王城→东晋罗城,以后几个朝代都未能突破晋人修筑罗城的范围,只是在其范围内进行了重修。

难能可贵的是不同时期的城址有些虽未延续其城市主要功能,但城址遗存却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湖州市现存的邱城遗址保存完好,是中国最早的水陆军港。

邱城位于湖州北郊小梅口、是春秋时期吴国夫概在太湖南岸所筑的“三城(吴城、彭城、邱城)三圻(斯圻、石圻、芦圻)”之一,城屯步骑,圻驻水师。

邱城由南北相连而错位“吕”字型的两座城垣组成,芦圻在邱城南。

邱城联芦圻为吴越争霸中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湖州市区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城址。

下菰城遗址位于湖州城南金盖山麓,建于春秋或更早时期,后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菰城县驻地。

因“面溪泽,菰草弥漫”而得菰城名,遗址可辩识内城与外城,城垣平面呈圆角等边三角形,内为城,外为廓。

城廓均用黄土夯筑,高约9米。

衙署居内城,百姓住外城。

内城约8万平方米,外城约20万平方米,县内青楼绵延十里,西接黄浦(今妙西港),烟火万家,商贾集中,汉县治迁至子城后逐步废弃,下菰城遗址是浙江现存保存完好的、规模最大先秦古城遗址。

子城建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为秦末项梁项羽起兵,于苕霅交汇处的江渚会东北筑城屯军,周长1里367步,东西237步,南北136步,城墙高筑,四周开城壕,史称“项王故城”(后因外筑罗城,故称子城)。

汉代,子城已是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秦改菰城县为乌程县,汉初,乌程县迁入子城。

三国东吴宝鼎元年(410年)置吴兴郡,子城设郡治署衙。

子城现尚存局部唐代、五代、宋代城基,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已得到完善保护,城垣遗迹,显示出湖州古城两千年的岁月沧桑。

东晋于子城外筑罗城(外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赵郡王李存恭在东晋罗城的基础上加以廓大。

重建的郡城罗城,城周24里,东西10里,南北14里,有城门9座;宋代改城门6座;元末张士诚大将潘源明重修后,周长13里138步。

清末、民国战乱,罗城、街市受到极大损毁,民国及解放初期,因建设城墙拆毁严重。

现存清源水门及定安门东侧城墙(原湖州中学南部)、西城墙部分残垣。

罗城奠定了湖州中心城市延续千年的发展格局。

2.2 双溪夹流的古城特色千年尤存湖州古城系按水乡城市的格局设置,“双溪合流,城踞其会”。

古城依水而建,城周河道环绕,城内水系布局独特,桥梁众多。

霅溪、苕溪源于西天目山,汇经湖州城,北注太湖。

其中东苕溪一路入定安门(今定安桥)称霅溪,一路与西苕溪在城西合流,两溪交汇处名曰“江渚汇”,是古代湖州城市的市中心,古代这里是接官、运货、交易、休闲的核心区,常有客栈、码头、餐馆、戏曲等。

古城内河道交叉网布,现水城格局基本依旧,形成了“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的古城水乡风貌。

今天,苕霅双溪夹流的格局依然如故:修缮后的衣裳街历史街区镶嵌在双溪夹流的交汇处,成为了湖州黄金地段的特色购物街区,北部则是子城旧址,现已开辟为步行街区。

紧邻的西侧则是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完整保留了典型的江南民居形态。

在苕霅两岸,谢安故居碧澜堂,后为馆驿,那里迎接过湖州的历代郡守;纽氏状元厅仍在,那是清代状元纽福保的宅院;青莲茶楼,依旧飘散着旧日的茶香;吴兴电话公司旧址,承载着湖州近代开埠的记忆;众多的古宅,显示着近代湖商的殷富。

在这双溪夹流之地,白蘋洲遗留着白居易的记叙、杜牧诗歌的清雅、寇准的轻愁、苏东坡的唱吟;马军巷,回荡着韩世忠军马的嘶鸣;务前河畔,似乎依旧飘散出督酒务衙门的乌程酒香;面河的府庙,依旧传承着不息的烟火、街市的叫卖、茶肆的喧闹。

“共爱霅川风物美”。

在自古以来,湖州商业中心就固定在子城台—馆驿河头附近,现今通过步行街区建设和衣裳街区的保护性工程,现今仍然延续着城市核心商圈的功能,延续着湖州的“商之源、市之根”。

2.3 城水相依的水晶宫格局至今延续湖州城因水而生,城水相依,整座古城交融于水陆之中,形成以子城为中心,6 座水门为轮廓,居民滨水而居的水城格局,主要街道的设置,或傍水,或与水道平行,使湖州有了享誉千年的“水云乡”、“水晶宫”、“极乐城”等赞誉。

唐杨汉公《题郡城楼》诗曰:“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今天虽然6座水城门已消于战火,不复存在,但是古城内以子城为中心,城水相依、古城放射加环状的城市道路和曲折有致的城市街巷依然传承着水乡城市街道肌理的独有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