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指导下,由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 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 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 这一目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 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 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 的核心部分。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1)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 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 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2)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前提的教育。它是根据《教 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 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 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 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含义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 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 种倾向。 从哲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可分为两大类:教育的内在价 值和外在价值。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类型两分法 的是杜威。 从人们所选择的教育目的的不同上来看,可以将上述教育 的内在价值和教育的外在价值分别解释为教育的理想价值 和教育的工具价值。教育所要追求的是一种工具性的价值。
教育学原理马工程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原理马工程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发展。
教育学原理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目的,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
个体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而社会的教育目的则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个体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综合能力。
个体的教育目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方面。
知识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能力是行动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品德是行为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可以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情感是人们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陶冶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另外,社会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社会的教育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的教育目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包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可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层面的目的,也有社会层面的目的。
个体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社会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包括: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
教育质量是我们培养人的整体素质水平。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1、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具有导向作用2、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3、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社会本位论——柏拉图个人本位论——卢梭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受教育者应该再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994年,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素质教育基本内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实施: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2、建立教育的“立交桥”,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3、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发展缓解升学压力4、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5、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6、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7、加快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8、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第四章 教育目的
• • • • • • 知识点: 1、教育目的概念和结构 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4、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现阶段我国教育 目的的基本精神
• 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 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 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种预 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 什么样的人。
• 教育目的的提出和制定,一方面要反映一定 社会历史时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 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 及其思想文化.换言之,不同的人会在各自不 同的利益和需要的立场上来选择和确立教 育目的,在其中体现出其不同的价值追求.
• (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 产生的背景 •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主要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 和20世纪上半叶。它与19世纪下半叶以来逐步兴 起的国家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其极端形式是与极权主义、法西斯 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相结合。
• 教育目的特性: • 抽象性——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对象群体发展的一 般的和概括性的要求而非只针对某个具体个体的 要求。 • 理想性——教育目的渗透着目的确立者对教育对 象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和高层次要求。 • 终极性——与理想性相联系,教育目的带有某种 不可及性。它的意义就在于它对教育活动的引导 性。
•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 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 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 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也就是受 教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二是就教育所 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培养出来的 人应该为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应当符合什么样的 阶级利益)。其中关于社会价值的规定是教育目 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第四章教育目的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对于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教育目的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分类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学生形成的、预期实现的品质和能力所设定的教育需求和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教育目的的分类有三个维度:按照培养对象分为个体教育目的和集体教育目的;按照培养内容分为全面发展型教育目的和重点发展型教育目的;按照培养要求分为知识型教育目的、德育型教育目的和能力型教育目的。
个体教育目的是以个体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健康、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发展;集体教育目的是以集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等。
全面发展型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美感、道德和健康等;重点发展型教育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其中一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或专项技能。
知识型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德育型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品德;能力型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教育目的的特点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它从一开始就存在,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动态性。
教育目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变化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3.综合性。
教育目的是多方面的,要求学生在知识、品德、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4.个体化。
教育目的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阶段来设定,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三、教育目的的设置原则和方法教育目的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
教育目的要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实际。
2.进步性原则。
教育目的要反映社会和个体的进步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第一节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一般概念•一、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概念•二、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一、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1.教育目的概念• 2.学制概念• 3.培养目标概念• 4.三者关系1.教育目的概念•是国家所规定的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方向和目标,所指明的是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总规格。
2.学制概念•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构成国民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学校总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期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目标概念•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应达到的培养要求、质量规格。
Ps: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⑴讲解竞选过程的每个步骤和具体细节以及应注意的事项;•⑵由自愿参与竞选者发表演讲,共18人;•⑶全班举手表决,从中淘汰下来5位;•⑷通过唱票的方式刷掉余下13人中的4位,•⑸最后剩下的9人报校长审批后组成班委会。
•儿童不是学校课堂中完全被动的角色,而是这个特殊社会(学校)中自主的成员。
•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参与合作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经验,形成一种民主的意识、民主生活习惯和民主的技能。
•这种民主的感受是儿童应对未来作为公民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然而,我们在儿童、少年乃至青年时期,又何曾有过一种虽然形式繁琐,却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民主选举体验?•教师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喜好强行指定,或者带有意向性的暗示,或者以所谓提高效率之名随意简化选举程序,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四章 教育目的
“目的决定方针”:
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 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 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 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 一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 果,即: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 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具体规定着教育“为 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2、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 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为谁培养人”
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 “培养什么样的 人”
代表人物:涂尔干。
4、“完美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
代表人物:斯宾塞 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预
备说”。是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 位”之间超越的又一选择
5、“新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 个人与社会协调论
代表人杜威,他主张“使个人特性与 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
(1)提出儿童中心(教育即生长,在它自 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 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教育工作 确定的总方向和行动方针。它是制定各 项教育政策的基本依据。
➢ “方针即目的论”:两者没有实质区别
“方针包含目的” ➢ “方针非目的论”
“目的决定方针”
“方针包含目的”: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宏观指导思想,是 总的教育方向、目的和政策,而教育目 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以及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教育目的仅是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教育 目的的制定必须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贯 彻和实现教育的基本方针。
教育学课件 第4章:教育目的
2.社会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德、 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德、涂尔干 观点: 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 来确定, 来确定,个人的一些发展都有赖于社 会需要,教育的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 会需要, 的功能加以衡量。 的功能加以衡量。 评价:否定了个人的价值, 评价:否定了个人的价值,过分强调 人对社会的依赖, 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 绝对化,唯一化。 绝对化,唯一化。
A.何谓应试教育? A.何谓应试教育? 何谓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 发展的实际需要, 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 目的, 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 教育思想和模式 应试教育就是迷信考试, 应试教育就是迷信考试,把考试当作 检查教和学的效果的唯一方法的教育。 检查教和学的效果的唯一方法的教育。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四、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 1.个人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 说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内涵⑴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⑵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⑶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⑷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⑸中小学教育目的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教学工作)。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3.教育目的的功能①导向功能: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方向。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②激励功能: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益,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4.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⑴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⑵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⑶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二、教育目的的确定1.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⑴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⑵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教育目的重要依据。
⑶受教育者人们的教育理想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2.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理论)3.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应注意的问题⑴社会价值取向: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②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问题③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⑵人的价值取向:①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问题;②科学技术与人文素质的问题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 我国的教育目的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1、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116)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117)1、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内容)2、培养目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4、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117)2、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智力体力尽可能多的自由统一发展。
(124)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2)(1)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2)旧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源(3)机器大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实现人全面发展是有条件的(自由时间是重要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早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组织教育活动。
(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卢梭“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126)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组织教育活动。
(柏拉图“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人”、荀子“人本恶,需要以礼仪教化”、孔德“功利主义”)(127)第三节、20世纪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科学主义(基本特征)、科学人文主义(130—141)第四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与实践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部分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指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它要回答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3、教育方针:指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目的和政策。
4、全面发展教育:指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5、义务教育: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具有强制性。
6、智育:指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其智力的教育。
7、体育: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教育。
8、美育:指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二、填空题:1、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目标控制,目标评价。
3、确定教育目的的社会依据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受人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4、教育目的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具有什么素质和结构。
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6、德育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主导和促进作用。
7、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8、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9、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念三个方面。
10、美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个方面。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对立的理论根源:个人本位论者只看到社会对人 性和个性的残害,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社会 本位论者只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和社会的稳定,没 有看到社会有待超越和改革。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 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 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 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教育目的又包括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 受教育目的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更多的是 代表社会发展的需求,表明教育者希望通过教育将 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素质的人。而受教育者的受 教育目的更多是代表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表明受 教育者希望通过受教育将自己发展成为什么样素质 的人。这两个目的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又有外在的 暂时的冲突性。
唯物的统一:实质上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是 在不断的适应和超越中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一定要抽象的问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谁对谁错、谁 更合适,都是无法笼统回答的,必须把二者放在特 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去考察才能得出相对的 结论。教育思想家们的论断一般都是厚此薄彼,很 少有绝对的偏激。
客观的说,以某一观点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是 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特点。因此,教育中的个人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变化和有 所侧重的。
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全面发展的 人”。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2)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 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二是彼此相关但又不能互相取代。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方针主要是从政策的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而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的层面来表达教育的理想。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 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现代教育过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
教育学原理——教育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概况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概况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教育方针的 形式表现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50年代的教育方针 80年代的教育方针 90年代以来的教育方针
新的教育方针(十六大报告)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2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建设者和 接班人”;
▲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附:⑴我国教育目的贯彻中的问题
(3)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教 育 目 的 体 系
国家总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逐 步
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具 体
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化
▲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小学培养目标 初中培养目标 高中培养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 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 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 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 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 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依据和归宿。
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尺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素:“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们想 培养的人的类型,然后才能知道进 行什么样的教育为好。”
第一节 教育目的内涵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 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 者规定。
内涵一:它是一种设想或者规定,具 有理想色彩; 内涵二:它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 养人的要求; 内涵三:它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㈠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 生产力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 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 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 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一定的生产 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 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2.生产关系的影响 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 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 性的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 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 益所决定。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 卢梭提出教育的目 标“不是别的,它就 是自然的目标” ,即 培养“自然人”—— 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 活的,有独立的价值, 其人格特点是:自爱、 自主、自立、自制。
卢梭
B.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取向旨在弘扬更加 纯正的古希腊文化,发扬古 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其核 心理念集中体现为后来长期 流行的口号:“一切潜在能 力的和谐发展。”
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培养绅士的教育目 的。理想的绅士是获得‚德行、智慧、礼仪和学 问‛的人 。
洛克作为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提出的‚绅士‛教育目的反映了英国贵族 资产阶级培养其理想的贵族人才的需要。 因为他所说的绅士的‚德行‛是英国资产 阶级贵族的‚德行‛,‚智慧‛是为英国 资产阶级贵族服务的智慧,‚礼仪和学问‛ 也是英国贵族式的。
两者的区别: 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 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 ,还有‚怎样培 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 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 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第三层次
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目标)。 由于各类型学校的性质及各个 教育层次中的需求和任务是不 同的,学校教育要因校制宜。
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如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 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 性和个别差异性)和受教育者 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不同环 境、不同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 心理动机)。
㈡ 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 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 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 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
㈡ 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一,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蕴含着观念价值与期 望,形成了一种吸引力,促进 教育为达到理想目的而努力工 作,直至成为现实。
第二,指导功能 能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 政策和调节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评价功能
为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是检验、 评价、衡量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 果的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总之,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 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 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 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 教育方针内容的一部分。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 教育方针、政策的保证,同时教育目的对各级各 类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又起指导作用。 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 方针和教育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专业的具体 培养目标,以及为达成培养目标而必需的各种教 学目标。
第三,强制性
它在内容上体现了 国家的意志、政府的 主张和政党的利益。
第四,时代性
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具有时代的气 息,那种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 教育目的是不存在的。
此外,教育目的 是客观性的主观 表达,兼具主观 与客观的特征。
㈢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
第一层次
教育宗旨:指教育的性质和培养人的方向。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 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教育目的即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 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 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
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
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
育目的。
国家、政治家、教育家、每个个人都有其
目的。
孔子和孟子:君子、士 在我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把教育当作实 行‚德治‛‚仁教‛的工具,提出培养 ‚君子‛和感化‚小民‛的教育目的。孟 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 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孔子、孟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提 出的教育目的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培养理想的奴隶主和更好统治的奴隶。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 的偏差——中西方比较
教育价值与教育观
中国
社会利益 培养精英 注重系统知识 强调稳定 计划,大纲
西方
个体发展 面向大众 关注生活经验 追求变化 跑道,共同建构
教育内容与教材
中国 西方
学科中心 经验中心 系统与规范 解决问题 原理、经典的知识 应用、现代化的内容 繁,难,窄,旧 简,浅,宽,新 概念,法则,练习 经验,思考,应用
通过上述多个层次的、逐层向下的结
构,把总方向的教育方针、总体的教
育目的贯彻到学校,贯彻到课程、教
材,贯彻到课堂,从而在具体措施上 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教育目的的内容与功能
㈠ 教育目的的内容
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目的的 性质与价值取向、受教者身心发展与 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 给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 定位、定点。
学习目标
理解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素质 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基本概念; 理解教育目的的内容与功能、依 据与类型、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联系实际认识并分析解决我国教 育目的及素质教育的问题。
约翰•怀特:“在没有对教育目的应 该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述 之前,要想知道教育是什么那是不 可能成功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 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 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 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 分钟的目标。 ——托尔斯泰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内涵与功能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依据与类型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 第四节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C.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
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所谓“个 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 其出发点为“个人生活”,只是在个 人生活中注入社会内容。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涂尔干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儿 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到某种 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 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 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 会化。”
内在教育目的
作为个体的教育过程中当事人的目 的(非正规的目的),由于它的表 现形式是内隐的,不明晰的,故称 为“内隐的教育目的”。
2.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
指令性教育目的
指立法与执政部门、 执政党等制定主体以 法定文献的形式规定 的一定社会的受教育 者的质量和规格,它 带有强制性。
指导性教育目的
注重结论,获得知识 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教学与学习方式
中国
听讲与接受 记忆与模仿
西方
自主探究与 合作交流 理解与创造
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
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
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
中国
标准化答案
书面测验
西方
鼓励个人思考
论文,答辩 ,制作
知识,技能 ,技巧 参与,多样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新
被动评价
自我反思
区分排名,推动学习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那些不拥有政治权力的部门和团体 制定的,它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只能是指导性的教育目的。
㈡ 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 向为标准的分类
1.个体本位论
代表:卢梭、裴斯泰洛齐(瑞士)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 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 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 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这种理论的观点 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 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 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可见,个人或社会具有不同的反 映教育价值追求的教育目的观。 当然,后现代主义就教育目的又 进一步提出:谁对谁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分类
㈠ 以制定教育目的主体为标准的分类
1.外在教育目的和内在教育目的
外在教育目的
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 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法律法规、 政策文件)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 (正规的教育目的)。
总 结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 ,忽 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一 味强调个人的内省。
第二层次
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教育目的)。 它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个体在质量规格 上的总的规定和对教育培养的个体在从事
社会职业时的各种基本素质的规定。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
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
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 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 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日本丰桥翊田中学以培养“不怕风雨”、开朗的、 健壮的、心灵宽广的人为目标。教育学生如下:
①创造性的人:具有自尊的精神,确立向往未来 的理想,勤于思考,追求创造性的欢乐。 ②心灵宽广的人:善成重视礼仪遵守规章制度的 习惯;培养同情心及互相信赖,心胸宽广的精神。 ③顽强的人:锻炼成不怕任何困难,健康的体魄, 培养出具有经常向自己的程度进行挑战,永不自 满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