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确定

合集下载

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本文通过实例,对非自行指示秤、数字指示秤、模拟指示秤三种常用非自动衡器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得出其扩展不确定度。

标签:非自动衡器不确定度评定1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以检定TGT-100kg的台秤为例:1.1 概述依据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对台秤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所得到的示值误差,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被检台秤测量误差的不确定度。

1.2 建立数学模型E=I-m式中:E——被检台秤的示值误差;m——砝码标称值;I——被检秤的示值。

1.3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①标准砝码的允许误差。

②人员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③环境条件的测量不确定度。

1.4 各不确定度的评定1.4.1 M1级标准砝码允许误差。

25kg砝码的允许误差△=±1.2g,以50kg秤量需2个25kg砝码组合,则组合误差;△1=2△=2×1.2=±2.4g其误差分布视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u(m)=■=■=1.39g。

1.4.2 人员引入的测量不確定度。

人员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是计数误差,可以按A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TGT-100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重量等精密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表:■=50kg,s=(■(x■-■)■/n-1)1/2=■=0.015kg=15g。

所以,U2=s=15g1.4.3 环境影响带来的误差。

由于温度、振动、幅射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被检台秤示值变动,设最终结果带来误差为0.5个分度,e=50g:△=0.5e=±25g,作均匀分布考虑,则U3=△/■=14.4g。

1.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20.8g1.6 扩展不确定度U=k·Uc=2×20.8=41.6g(其中k=2)则测量不确定度U=41.6g,k=2。

2 数字指示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2.1 概述依据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非自行指示称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

非自行指示称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

非自行指示称检定作业指导书为保证所检器具的准确可靠,依据规程JJG14-97《非自行指示秤》。

1、适用范围适用于首次检定、随后检定、使用中检验的各种机械杠杆秤、固定的地中衡、机械吊秤。

2、操作程序3.1检定前的准备工作3.1.1外观检查3.1.1.1说明标志秤应具备以下强检必备标志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准确度等级,中准确度等级;普通准确度等级;最大秤量(Max);最小秤量(Min);检定分度值(e);制造许可证和编号。

3.1.1.2说明标志应牢固可靠,标志应集中在明显易见的地方,固定于秤的一块铭牌上,或在秤的一个部位上。

3.1.2检定标志检定标志的位置应当是不破坏标志就无法将其拆下;标志容易固定;在使用中,不移动秤就可以看见标志。

3.2测试前的准备工作3.2.1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测试。

3.2.2四轮移动的秤,测试前先将秤推移一定的距离,然后安放在平板或平台上,使四轮着实,承载器连接件应正常接触。

3.2.3最大秤量大于10t的秤,用不少于50%最大秤量的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不少于3次。

3.3零点调试3.3.1将游铊或主、副游铊至于零点分度线的位置,用平衡螺母调整平衡。

3.3.2计量杠杆平衡位置的确定,计量杠杆在示准器内作上下均匀摆动,其摆幅第一周期内距示准器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1mm,计量杠杆即处于平衡状态。

3.3.3对增铊标尺秤,将计量杠杆的力点端,横向推拉至示准器的任一边,计量杠杆应能自动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偏离示准器中线不大于5mm的位置。

3.3.4将计量杠杆的支、重、力点刀子分别沿其刀承的纵向平移至一极限位置使刀子的减摩件与刀承紧密接触,然后再移至另一极限位置,每次移动后,计量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游铊标尺秤,只移动重点刀和支点刀。

移动后,计量杠杆的摆幅允许缩小;但其距示准器上下边缘的距离应不大于2mm。

3.4秤量性能的测试3.4.1零点测试后,用调整螺母调整零点平衡。

3.4.2秤量测试按秤量由小到大的顺序连续进行,在测试过程中,不得调整零点,下列秤量必须测试。

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非自动衡器

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非自动衡器

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非自动衡器)一、编写依据1.JJF 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2.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4.JJG 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5.JJG 13-1997《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

二、开展非自动衡器(数字指示秤、非自行指示秤、模拟指示秤)检定工作的基本要求1.衡器检定要在稳定的环境温度下进行,一般是-10℃~40℃之内或0℃~40℃之内,温度变化率,每小时应不超过5℃。

2.衡器检定时,应处于水平状态。

检定位置应平稳、坚固。

3 实验室配备的工作台应平整、稳定。

三、开展非自动衡器计量检定工作的技术要求1.开展非自动衡器(数字指示秤、非自行指示秤、模拟指示秤)检定所需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子计价秤、电子计重秤、电子台秤、电子地上衡、电子地中衡、电子汽车衡、电子吊秤、机械案秤、台秤、弹簧度盘秤。

(1)最大秤量≤1t的衡器应具备M1等级量程覆盖最大秤量的标准砝码;(2)最大秤量≥30t的衡器应具备10t以上的检衡车和相应的标准砝码。

(3)应具备检定要求的M1等级毫克组砝码、M1等级克组砝码、M1等级千克组砝码。

四、依据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检定时注意事项1.检查衡器的使用条件和地点是否合适,如使用地点是否水平、坚固,秤脚能否着实,周围环境有无振动和其它影响,使用者和顾客双方都能清楚的读数。

2.检定应在稳定的环境温度下进行,除特别情况外,一般为室温。

对可能倾斜的衡器,应调整水平使秤达到标准位置。

3.使用电源供电的衡器,按常规接通电源,在整个检定期间一直“开通”。

4.带零点跟踪的衡器,检定时可以关闭或者加10e的砝码摆脱。

5.使用检衡车进行检定时,车辆应低速驶上秤台,车速≤5km/h,然后缓缓刹车,车辆应直线行驶,车停稳后计量。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本文通过实例,对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进行评定,最终得出其扩展不确定度。

标签: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评定依据: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 测量条件:秤的技术说明中,没有特定规定下,应符合:温度-10℃~+40℃,湿度≤85%RH。

1.3 测量标准:M1等级标准砝码,规格为10g~20kg,根据JJG99-2006中给出的质量最大允许误差为±(2.0mg~1000mg) 。

1.4 被测对象:以TGT-100型台秤为例,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0~100)kg,检定分度值e为:50g。

1.5 测量过程:用标准砝码直接加载或卸载的方式,重复测量十次,测量示值与标准砝码之差即为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公式:ΔE=I-mΔE:示值误差I:示值m:标准砝码质量值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输入量I的标准不确定度u(I)评定输入量I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台秤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1) 以及读数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2)。

3.1.1 台秤测量不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I1)的评定(A 类评定)用M1等级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台秤50kg秤量点进行10次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50.01,50.02,50.01,50.03,50.00,50.02,50.02,50.02,50.02,50.01(单位:kg)平均值:I=■■I■=50.02(kg)单次实验标准差:S=■=8.43×10-3(kg)u(I1)=■=■=2.67×10-3(kg)自由度:v(I1)=n-1=93.1.2 台秤读数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2)的评定(B类评定)读数误差符合三角分布,取k=■u(I2)=■=4.08(g)估计■=0.20则自由度v(I2)=123.1.3 输入量I的标准不确定计算由于输入量I的分项彼此独立不相关,因此u(I)=■=■=4.93(g)自由度v(I)=■=■=590.73/(5.65+23.09)=213.2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根据OIML R111《砝码》约定,对低准确度等级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允差表规定最大允差的1/3,经查,10kgM1等级砝码最大允许误差MPE=500mg,单个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0.29g5个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5u(m1)=1.45g估计■=0.10,自由度v(m)=50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灵敏系数数学模型ΔE=I-m灵敏系数c1=■= 1 c2=■=1由于输入量之间彼此独立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Uc(ΔE) =■=■=5.14(g)自由度veff=■=■=25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置信概率p=95,查t分布表,得到kp=t95(25)=2.06扩展不确定度U95=t95(25)×Uc(ΔE)=2.06×5.14=0.010(kg)6 测量不确定度汇总及表示6.1 测量不确定度汇总通过对以上不确定来源的评定计算,得出以下汇总表:6.2 测量不确定表示TGT-100型台秤50kg秤量点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I=50.02kg;U95=0.010kg,veff=25。

非自动衡器检定

非自动衡器检定

非自动衡器检定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一、检定的定义 (2)二、检定的属性 (2)三、检定的历史 (3)四、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3)一、检定的定义1、为评定秤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2、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二、检定的属性1、定的目的: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

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2、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其中的检定规程规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4.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

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

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

5.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

6.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

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

7.检定的内容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非自行指示秤是一种衡器,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

它通常由一个秤盘和一个重量传感器组成。

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重量传感器会检测到物体的重量,并将信号传输到计算器中,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非自行指示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检定。

检定规程描述了如何检定非自行指示秤,以及检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检定规程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检定环境:描述检定环境的要求,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2. 检定工具:描述用于检定的工具,例如砝码、天平、压力机等。

3. 检定方法:描述如何检定非自行指示秤,例如使用砝码、天平、压力机等工具,以及检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4. 检定周期:描述非自行指示秤的检定周期,例如每年或每两年检定一次。

5. 检定结果的处理:描述检定结果的处理方法,例如如果检定结果不符合要求,应该如何处理。

检定规程是保证非自行指示秤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制造商和使用者确保非自行指示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精度和效率。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BFB-003-2016中检世标(北京)计量检验有限公司力学室编写: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

1.2 计量标准:M1等级砝码,测量范围20kg。

1.3 测量方法:采用标准砝码直接加载、卸载的方式,分段测量非自行指示秤的示值,其示值与标准砝码之差,即为数字指示秤的示值误差。

1.4、不确定度的构成寻找不确定度来源时,可以从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量人员、测量方法、被测量等各方面考虑。

应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特别要考虑对测量结果影响大的不确定度来源。

1.5、台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1) 台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标准砝码2、读数误差3、重复性2 数学模型△m = m – m cr式中:△m—非自行指示秤示值误差;m—非自行指示秤示值;m cr—标准砝码值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举例:一台准确度等级为III的台秤,最大秤量max=100kg,最小秤量min=1kg,检定分度值e=50g。

计算该秤的测量不确定度。

环境条件:温度20℃、湿度37%。

本评定方法以分度值为50g的台秤的100kg秤量点为例,其它秤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办法进行评定。

3.1 输入量标准砝码值m cr的标准不确定度u(m cr)的评定(B类评定方法)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M 1等级20k g 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MPE 为1g 。

标准不确定度u (m cr ) =)(322cr inst m u MPE + =0.82 g 其中,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3)(MPE m u cr inst =3.2输入量台秤示值m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的评定(A 类评定方法)输入量电子秤示值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电子秤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

非自行(数字)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

非自行(数字)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
5.2.2推拉计量杠杆上的刀子,分别将计量杠杆上的刀子推置一极限位置,使刀子的减磨件刀承紧密接触,然后再移至另一极限位置,推拉刀子后,计量杠杆的摆动允许缩小,但其距示准器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2mm。将计量杠杆的刀点端推至示准器的一边,计量杠杆应能自动的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偏离示准器中线不大于5mm的位置。
非自行(数字)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PGJ—004
版本
A
修改号
0
标题:非自行(数字)指示秤检定方法
页码
1/1
部门名称
计量室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1.0目的:
确保公司在用所有非自行指示秤示值准确可靠。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公司内在用非自行指示秤、数字指示秤。
3.0标准器:
四等标准砝码
5.4.2施加偏载量:1/(N-1)×max
5.5重复性测试:在1/2max和接近max进行2组测试,每组至少重复3次,测试过程中为了排除零点误差,每次加载前应将秤调零。
6.0认真填写记录表格。
6.1非自行指示秤检定.2数字指示秤校准记录表编号:QR—PGJ—006/A
5.3示值检定、灵敏度测试和回零测试。
5.3.1调零后,在称量测试过程中不得重调零点,在示值检定时,应选择的点为最小称量、标尺的最大的量值、最大允差改变的称量。
5.3.2在最大称量处测试其灵敏度方法同空秤灵敏度测试。
5.3.3回零测试:最大称量测试后,卸下全部砝码测试零点。
5.4偏载测试
5.4.1在承载器上划分加载区域及加载方式。
4.0环境条件:
秤应放置在坚固、水平的地面上,周围无大的振动,无大的气流。

非自动衡器的量值检定过程与注意事项

非自动衡器的量值检定过程与注意事项

非自动衡器的量值检定过程与注意事项摘要:非自动衡器是指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机械秤,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增砣的增减或游砣在标尺上的移动来平衡被测物的重量,由计量杠杆的摆动来确定平衡状态,从而获得秤量示值。

它广泛用于农贸市场、工厂企业、物资仓库等场所。

范围包括各种机械式杠杆秤(如:案秤、台秤、地秤等),型号分别为AGT、TGT、DZT等,准确度划分为两个等级(中准确度、普通准确度),下面以TGT-100型机械台秤(普通准确度等级)的量值检定过程及注意事项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机械秤;杠杆;检定;砝码本次引用的规程是《JJG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所使用的标准砝码(包括附加砝码)符合《JJG99-2006砝码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要求。

被测对象:使用中的TGT-100型台秤,最大称量Max=100kg,最小称量Mix=1kg,分度值e=50g,杠杆比为,普通准确度等级。

标准砝码:F2级、M1级一、外观检查1.台秤检定时应当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首先将台秤推移一定距离,检查四轮是否与地面全部着实接触。

2、检查天板是否牢固、游砣锥丝是否完整、游砣是否能与标尺零点分度线重合、标尺刻度是否清晰有利于读数。

3、检查立柱内是否有毛刺及其他异物、连杆长短是否合适。

4、检查秤板与各承重刀垫是否正常接触、各承重刀垫是否齐全、传力机构中心吊环是否脱落等。

二、检定步骤注意:每项检定前,各步骤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确保各部件良好的受力状态,递增检定至最大称量结束后,应当递减检定至最小称量。

(一)零点检定1.首先将游砣左边缘线置于标尺零点刻度线的位置,不附加任一秤砣,且秤台上清洁无物,观察标尺力点端的翘起状态,若力点端翘起,可内旋平衡螺母,反之,则将螺母向外旋,直到标尺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标准:计量标尺的力点端在闸门内周期摆幅距闸门上下边缘的距离在1mm以内)。

2.移动计量杠杆的各力点(重、力、支)位置(具体做法:沿其刀垫的纵向平移至一极限位置,然后再移至另一极限位置),使刀子的减磨片与刀垫紧密接触,观察计量标尺的摆幅变化,若摆幅周期内距闸门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2mm 时,可认定平衡状态合格。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赵晓强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检定工作 ,着重对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为检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非自行指示秤 ;不确定度 ;评定 。
1 概述 111 测量依据
JJ G555 - 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112 环境条件
作者简介 :韩崧 ,男 ,工程师 。工作单位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通讯 地址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 5 号 。
董艳华 ,赵阳 ,王宇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150036) 。 收稿时间 :2004 - 12 - 22
(上接第 34 页)
则自由度
v(
m)
=
1 2
Δu ( m)
0. 25 级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 定度为 :
u95 = 0. 005MPa veff = 100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 u95 rel = 0. 08 % veff = 100
参考文献 [1 ]宣家荣 ,戴孝华. JJ G49 - 1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及真空表》1 北 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会 ,19991 [2 ]李慎安 ,刘风.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 19991
信息动态 英国科学家开发新检测新技术 有望给疾病诊断带来变革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Lan Day 教授等人日前研究出一种基因学 检测新方法 ,并期望这种方法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变革 。
英国研究人员综合了温度梯度电泳和另一种凝胶电泳检测技 术的优势 ,发明了一种名为 meltMADGE 的核酸检测技术 ,并用它 成功地检测出了特定人群中发生的罕见基因突变 。这种新技术极 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能力 ,并降低了检测所需的费用 。

对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的解析

对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的解析

阐明 了与原规 程 J J G 1 4 — 1 9 9 7的主要 不 同,以便 于读 者对新规 程 的理 解和 应 用。 【 关 键 词 】 非 自行指 示秤 ;J J O 1 4 — 2 0 1 6
【 中图分类 号】T H7 1 5 . 1 [ 文 献标 识码】C [ 文章 编号】1 0 0 3 - 5 7 2 9 ( 2 0 1 6 ) 1 1 - 0 0 1 6 — 0 3


引言
全 国衡 器 计 量 技 术 委 员 会 组 织青 岛 衡 器 测 试 中心
非 自行指示秤是指完全靠人员操作来取得平
衡 位 置 的 秤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非 自动秤 ,主要 包 括 各 种 机 械 杠 杆 秤 ,如移 动式 的案 秤 、台秤 、固定
式 的地秤 等 。
等单位对 《 : j } 自行指示秤) )检定规程进行 了修订 , 修订后 的检定规程 J J G 1 4 — 2 0 1 6 } 自行指示秤》
明确的描述,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 ( 二 )增 补 了与计 量 检 定 相 关 的一 些 必 要 的术
语 ( 见规程 3 . 1 )
原有 的检 定规 程 J J G 1 4 — 1 9 9 7 乍 自行 指示 秤》 于 1 9 9 8 年 发布实施 ,距 现在 已有近 2 0年 ,
为机 械 衡 器 ,其 对 环 境 条 件 的适 应 能 力 较 强 ,具 有 耐 湿热 、耐腐 蚀 、抗干 扰 、抗 粉 尘污 染 等 特点 , 适 用 于化 工 、建 材 等 行 业 的特 殊 环 境 ,具 有 广 阔 的市场 空 间 。
新 规 程在 J J G 1 4 — 1 9 9 7的基 础上 ,补充 完 善 了 以下 内容 。 ( 一 ) 在 结 构 、表 述 及 编 排 格 式 上 执 行 J J F 1 0 0 2 — 2 0 1 0《 国家 计 量 检 定 规 程 编 写 规 则》,使 规 程 更 加 清 晰 、易读 。对 每一 个 检 定 项 目做 了 详 尽

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测量方法:依据被检衡器的检定规程,在相应精度的天平上,采用替代法,将被检衡器的校准结果与所加标准砝码的质量相减,得出衡器的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Δm =m -m s其中:Δm 为被检衡器的示值误差;m 为被检衡器的实际质量; m s 为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

由数学模型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差为()()()s m u c m u c m d 2222212+=∆式中c i 为第i 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其值分别为:();11=∂∆∂=m m c ()12-=∂∆∂=s m m c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3.1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由3.1.1、3.1.2合并而成。

3.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1) 3.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2)3.2 输入量ms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s ),由标准砝码测量不确定度产生。

注:1.由于采用替代法测量,消除了天平的不等臂引起的误差,故测量方法误差为零。

2.对于3级以下衡器,环境影响可予以忽略。

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4.1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4.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1) 操作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约±0.2kg ,均匀分布,则u (m 1)=115.032.0= kg可信程度约75%,则自由度ν11=(1-75%)-2/2=8.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2)用本标准在重复性条件下对TGT-300型 (e =0.2kg ),编号为222004号机械磅秤200kg 示值点连续测量10次,其显示值分别为:200.0、200.1、200.1、200.1、200.0、200.0、199.9、199.9、200.1、200.1(单位:kg )。

计算得:算术平均值: ∑==ni i x n x 11=200.03kg实验标准偏差: ()112--=∑=n xxs ni i=0.082kg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 (m 2)=ns s ==0.026kg自由度: ν12=n -1=94.1.3 合并4.1.1和4.1.2,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为()∑=2ium u =0.118kg()∑==n i iic u u m 144νν≈94.2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m s )根据JJG99-2006规定,8只M 1级标准20kg 砝码按绝对值相加法,允差0.01kg 。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

1.1 测量依据: 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1.2 环境要求检定室温度为常温,相对湿度不大于80%。

检定场地应清洁、干燥、周围无明显振动和气流.1.3 测量标准:F1,F2,M1等级标准砝码。

1.4 测量对象:适用于各种完全靠人员操作取得平衡位置的秤如台秤,案秤。

1.5 测量过程非自行指示秤测量是用标准砝码直接称重并通过由检定人员调整游码取得平衡位置,非自行指示秤的示值为标准砝码值加游码指示值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2 数学模型。

m m m b ∆+= 式中:b m ──标准砝码标称值; m ──非自行指示秤示值; o m ∆──游码指示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本评定方法以100kg ⅹ50g 台秤的最大称量点为例,其他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 输入量b m 的标准不确定度)(mb u 的评定输入量mb 的标准不确定度)(mb u 的评定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所给出,M1等级标准砝码100k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1.35g ,包含因子k=3。

标准不确定度)(mb u =337.1g=0.46g估计)()(m b u m b u ∆为0.10,则自由度502=v3.2 输入量mo ∆的标准不确定度)(mo u 的评定游码指示值主要是靠人眼分辨刻度进行读数,估读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人眼估读分辨率ɑ约为1/5个分度,以100k g ×50g 台秤为例,该误差大致为10g,包含因子k 取3,因为进行一次测量需带入两次分辨率误差,故)(mo u =3/212a ⨯=3/10212⨯⨯=4.08g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7%,则自由度约为1003=v 。

3.3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的评定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台秤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中常见问题及调修方法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中常见问题及调修方法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中常见问题及调修方法摘要:近几年,随着数字指示器的广泛应用,非自行指示秤的应用逐渐减少,但也没有彻底从称重市场中消失。

非自行指示秤主要包含多种类型的机械杠杆,例如移动的平衡器、台等,在实践中,往往要进行维修,其中一些是因为频繁的使用、机器的磨损,导致其显示的数值不准确、超差。

但是,出现的这些问题检定人员可以根据《JJG14-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中的相关操作程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及检修。

关键词:非自行指示秤;调修;检修引言:数码显示天平方便读取,非自行指示秤已经在许多行业中被替代。

但是,由于其性价比高、经久耐用等优点,非自行指示秤仍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被广泛地用于工业企业对原材料和产品的称量以及对生产工艺控制中的物料称量。

非自行指示秤是由多种机械的杠杆组合而成,长期的使用,其内部的机械结构会产生磨损,读取数据需要手动进行,这类秤多在工作条件较差的工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秤体腐蚀和污损等现象,故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维修进行了讨论。

一、常见的问题与对策(一)因刻度腐蚀导致重量不能准确读取许多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都是有腐蚀性的,所以在许多流水线上,都会发现一些锈迹斑斑的非自动计量秤,上面的刻度和数字经常模糊不清,甚至连出厂号码都看不出来[1]。

最好的办法就是更换不锈钢的尺子,但是花费很大。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刚从工厂里运出来的或经过清洗的试样,在其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清漆,以防生锈。

(二)测量杆摇摆测量杆摇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测量杆没有摆动。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测量杆和刀架的安装不正确,也有少部分是因为在视平仪下面有粘稠的物质或者是产生了磁力。

此时需要对测量杆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水平仪和其他零件进行清洁,如果有磁性,可以使用消磁器对其进行消磁处理。

②测量杆处于平衡点时发生振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立柱筒体中存在异物,使链节不能向上和向下移动,或者减磨片与刀具轴承接触过长,或者减磨片的触头过大。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

非自行指示秤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方法:非自行指示秤的校准方法是用砝码进行校准的,其示值误差是非自行指示秤测得值与标准砝码进行比较,按公式计算出来的。

1.1 测量依据: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常温。

1.3 测量标准:M1等级砝码,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的1kg-1t 砝码质量最大允许误差为±(50mg-50g )。

2、数学模型 E=I-- m式中: E – 非自行指示秤示值误差;I --非自行指示秤测量示值; m ---标准砝码质量值。

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计算 取一台等级为III 级,max 为100kg ,d=0.01kg 的非自行指示秤(台秤)作对象进行分析计算3.1输入量I 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主要来源于非自行指示秤(台秤)测量的重复性、偏载误差等3.1.1测量示值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1I )用M1等级砝码对此台秤进行检定,发现在500kg 点变化较大,对该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数据为:(单位:kg )代入贝塞尔公式1()0.019U I kg ==3.1.2计算偏载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I2)非自行指示秤进行偏载检定时,用最大秤量1/3的标准砝码,放置在1/4秤台面积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般不超过0.05kg ,半宽a=0.05kg ,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3,估算u (I2)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因此:2()0.0032U I kg ==3.1.3以上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关,因此()0.019U I kg ==3.2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100kg 台秤需要用100kg 的M1等级砝码进行检定,其允差为±0.005kg ,属于均匀分布,因此:()0.003U m kg == 4、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0.019c U E kg ==6、扩展不确定度取2k =,2()0.038c U U E kg =⨯=7、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100kg 非自行指示秤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038U kg =,2k =。

计量检定规程及汽车衡理论试卷

计量检定规程及汽车衡理论试卷

计量检定规程及汽车衡理论关一、填空题:1、检定分度值e与实际分度值d是以质量单位表示,其表达式为(e = d)。

2、数字指示秤是指装有(电子装置)的秤。

3、称量结果间的允许差值:不管称量结果如何变化,任何一次称量结果的误差,应不大于该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4、数字指示与数字指示或数字指示与打印装置之间的示值之差应为(零)。

5、随后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执行(首次检定)的规定。

6、首次和随后检定合格的秤,应出具(检定证书),盖检定合格印或粘贴合格证。

7、秤的检定周期最长为(1年)。

8、静电感应,即闪电引起的地面大气(静电场)变化,使接闪物体附近导体产生(感应电荷),对地构成极高的(电位差);9、电磁感应,即闪电通道中(电流)随(时间)发生变化。

10、电磁感应周围空间形成变化的(电磁场),在通道附件的导电物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涡电流);11、电磁辐射,是由闪电通道中的(电流)快速变化形成的。

12、由于电子汽车衡只耐(低压),因此(闪电)引起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电磁辐射对其极具破坏性。

13、电磁感应,微电子设备越先进、(耗电)越小;越灵敏,则(破坏性)越大。

14.量值是指由一个(数值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15、净重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均适用与除皮后的净重值,预置(皮重值)除外。

16、偏载检定中,对于承受偏载量较小的承载器的秤,在每个支撑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称量与最大添加皮重量之和的(1/10)17、《砝码检定规程》JJG99-2006适用于准确度等级为E1等级、E2等级、F1等级、F2 等级、M1等级、M12等级、M2等级、M23等级、M3 等级的(1mg至5000kg)砝码。

18、称量测试按秤量由小到大顺序连续地进行。

加卸砝码时应分别逐渐地(递增)或(递减)。

19、非自行指示秤是完全靠(人员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秤,主要包括各种(机械杠杆秤),如移动式的案秤、台秤;固定式的地秤、机械吊秤等。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员试卷(B卷)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员试卷(B卷)

非自行指示秤计量检定员考试试卷(B卷)单位:姓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JJG555-96《非自动秤检定规程》规定,中准确度级秤的最小秤量是,普通准确度级秤的最小秤量是。

2、载荷测量装置是指通过平衡装置平衡来自传递装置的力,用来测量的部分。

3、案秤增铊盘上的必须与计量杠杆上的一致。

4、在灵敏度测试中,对Max≤100kg的秤,要求计量杠杆的恒定位移量至少应为。

5、是指在实际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用同一方式将同一载荷多次加放到承载器上,秤提供相互一致结果的能力。

6、JJG555-96《非自动秤检定规程》规定,使用中检验最大允许误差应为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倍。

7、根据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规定,非自行指示秤的准确度等级分为和。

8、非自行指示秤的计量杠杆单独测试时,其最大允许误差为整机最大允许误差的。

9、在检定最大秤量大于或等于10t的非自行指示秤之前,应用不少于的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不少于次。

10、对于承载器的支承点个数N≤4的秤,在每个支承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对于承载器的支承点个数N>4的秤,在每个支承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

11、在检定非自行指示秤中,不管称量结果如何变化,任何一次称量结果的误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

12、当非自行指示秤的计量杠杆在示准器内作上下均匀摆动,摆幅在周期内距示准上下的距离,计量杠杆即处于平衡位置。

13、非自行指示秤的增铊和游铊的相同秤量示值之差应不大于。

14、非自行指示秤的主游铊和副游铊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5、增铊通常应符合级砝码的要求。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计量的(约定)真值减去计量结果是______。

(1) 计量误差(2) 修正值(3) 示值(4) 系统误差2、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是年实施的。

(1)1997 (2) 1996 (3)1998 (4) 19993、台秤由四大部分组成:承重装置、秤体装置、和杠杆系统。

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

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

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作者:***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20年第06期【摘要】本文对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做了详细的解读,并且对其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0.06.008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JJG 14-2016 Non-self-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and explains its main revision contents.Key words: non-self-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verification regulation目前,非自行指示秤的使用范圍逐年缩小,但是由于结实耐用、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非自行指示秤产品发展的需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JJG 14-1997(旧规程)《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进行了修订,JJG 14-2016(新规程)自2017年5月30日起实施,新规程与旧规程相比,增强了检定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了非自行指示秤示值的准确可靠,对实际检定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 新规程的主要修订内容JJG 14-2016《非自行指示秤》在JJG 14-1997的基础上增加6项、修改3项、删除2项。

其主要修订内容如表1所示。

2 新规程的特点解读2.1 称量检定称量检定从零点测量至最大秤量,取消了原规程中“称量测试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测试至最大秤量,至少测试至2/3最大秤量”。

增加了零点检定的相关规定。

2.2 灵敏度检定灵敏度的要求与旧规程有明显的不同,旧规程中的要求是“对最大秤量Max≤100 kg的秤为3 mm;对最大秤量Max>100 kg的秤为5 mm。

非自行指示秤校验规程

非自行指示秤校验规程

非自行指示秤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非自行指示秤校验的操作,确保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非自行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3.0责任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4.0环境条件常温。

5.0校验方法5.1外观检查检定前应对秤进行下列目测检查。

5.1.1法制计量标志内容:a)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b) 检定合格标志。

5.1.2计量器具标识内容:a) 制造厂的名称;b) 秤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c) 准确度等级标志;d) 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ax;e) 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in;f) 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g) 具有增砣的秤的臂比。

5.2计量性能检定5.2.1检定前的准备a) 预加载荷一次到接近最大秤量;b) 易倾斜的秤,应将秤调整到水平位置,并加以锁定;c) 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检定;d) 四轮移动的秤,检定前先将秤推移一定的距离,然后安放在平板或平台上,使四轮全部着实,承载器、连接件应正常接触。

5.2.2每项检定前,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

5.2.3零点。

将游砣置于标尺零点刻线的位置,用平衡螺母调整计量杠杆至平衡状态。

5.3称量5.3.1用平衡螺母调整零点处于平衡状态;5.3.2将检定用砝码按秤量由零点逐步加至最大秤量,并用同样方法将检定用砝码逐步卸至零点。

5.3.3称量检定应至少选择5个不同的秤量点。

必须包括以下秤量点:零点、最小秤量Min、最大秤量Max、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秤量,即:中准确度级:500e、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具有增砣的秤标尺的最大量值;具有副标尺的秤的主、副标尺的最大量值;具有副标尺的秤进行首次检定时,应对每个“槽口”分度进行检定。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国家非自动衡器新检定规程共四个,包括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G13—1997《模拟指示秤》、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UG559一1997《数字指示秤》。

一、适用范围。

旧规程仅适用于计量检定,而新规程还适用于定型鉴定、样机试验和产品质量抽查、这在新旧规程的适用范围中都有明确规定。

另外,新规程也适用于计量监督管理,虽然在新规程的适用范围中无明确规定,但通用规程第10章为“计量管理”,其内容十分丰富,规定了许多管理内容:而三个专用规程第6章为“后继计量管理”,对随后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作了专门规定。

此外,对于计量检定测试部门多次重复进行的周期检定,在旧规程中称为“使用中秤的检定”,而在新规程中取消了使用中检定的概念,将周期检定作为随后检定的一种。

增加了使中检验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使用中检验是一种监督性检验。

虽然使用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从字面上看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着较大差别,前者仅仅是按规程对秤的计量性能进行检定,是指计量技术工作;而后者不仅要评价秤是否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

还要评价秤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使用是否正确、可靠。

它不仅包括技术工作,而且还包括计量管理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计量检定人员应掌握新规程,计量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也应学习掌握新规程。

二、最小秤量。

在旧规程中,除刀JJG510—1987《电子吊秤》中,A级最小秤量100e,B级最小秤量40e外。

其余各检定规程均规定最小秤量为“中准确度级为50e或50d”,“普通准确度级为10e或10d”。

而在新规程中规定。

最小秤量中准确度级为20e。

普通准确度级为10e。

对于中准确度级的秤,新规程比旧规程将秤量范围扩大了30e,也可以说将最小秤量从原来50e向下延伸至20e。

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小秤量范围秤量时的相对误差增大,特别是20e时最大,达到5%,这就要求中准确度级的秤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安装众多传感器,包括模块,有多种可能性,但也想知道有哪些未知可能,请朋友们赐教?
断线----没有输出
断路----输出为零
受潮----仪表显示数字跳动
应变片粘接不好----线性不好或误差大或损坏
应变片脱落----损坏或误差特大
弹性体材料不好----线性不好或误差大
弹性体疲劳----线性不好或误差大且零点大(无负载时输出大于1mv)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确定[复制链接]
一、现行规程中涉及计量杠杆位移量的检定项目
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之5.2.2款零点测试中的5.2.2.2、5.2.2.3、5.2.2.4项及3.6项灵敏度等4个项目均涉及通过测量计量杠杆位移量(或摆幅)来判断所检项目是否合格。

其中,5.2.2.2(计量杠杆平衡位置的确定)要求:计量杠杆摆幅在第一周期内距示准器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1mm的位置;5.2.2.3(拉边试验)指出:计量杠杆应能自动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偏离示准器中线不大于5mm的位置;5.2.2.4(推刀试验)规定:计量杠杆的摆幅允许缩小,但其距示准器上下边缘的距离应不大于2mm的位置;3.6(灵敏度测试)则明确:对Max≤100kg的秤引起计量杠杆的恒定位移至少为3mm,对Max>100kg的秤至少为5mm。

其中,5.2.2.2、5.2.2.4、3.6项要求确定的是纵向位移量,5.2.2.3要求确定的是横向位移量;5.2.2.2、5.2.2.3、5.2.2.4项要求的位移量是在计量杠杆的动态中确定的,3.6项要求的位移量是在计量杠杆的静态中确定的。

二、实际检定操作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确定过程
在非自行指示秤的实际检定操作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确定主要是通过目测观察法来实现的。

通过查看部分非自行指示秤的原始记录,发现涉及计量杠杆位移量的上述检定项目填写样式不尽相同。

比如针对5.2.2.3(拉边试验),有的原始记录填写为<5mm,有的则将实际检定情况填写为3mm。

前者为一个范围,后者则为一个点值,两种填写格式都不违反JJG14-1997的要求。

问题在于如果测试结果是一个点值,并且有时需要在计量杠杆的运动过程中测算,仅凭目视能够精确得到吗?从JJG14-1997中不同测试项目限定的位移量来看,位移量小的为≤1mm,位移量大的为≥5mm。

在同一台秤的检定过程中,我们曾组织多位检定人员对上述位移量进行判定。

大家都凭感觉或者经验判断,给出的位移量结果随意性较大,也就是说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仅依据目测来确定计量杠杆的位移量是不严谨的。

三、关于计量杠杆位移量确定的建议
1.在检定中增加辅助或配套计量器具(如塞尺、游标卡尺等)
因上述检定过程中,位移量不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硬质空间里确定,所以使用游标卡尺会比较困难,最好使用组合式的塞尺。

规格为(0.05~2.0)mm的21片组合式塞尺(组合测量量达到21.05mm)完全可以满足测量计量杠杆位移量的需要。

应该注意的是,所使用的塞尺等辅助工具要定期进行量值溯源,如果能够在检定规程中明确提出相关辅助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则可以统一检定过程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确定方法,从而规范和减少检定人员判定的随意性,提高检定质量和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2.对示准器加以改进
配合4~10倍的放大镜,使其可以直接用以指示和判断计量杠杆的位移量。

现在不同规格(量程)的增砣标尺秤,所装配的示准器有两种基本样式:一种示准器纵切面为标准长方形;另一种示准器纵切面为倒立的梯形。

GB/T335-2002《非自行指示秤》国家标准中,除了对刀子和刀承等有硬度方面的规定外,并未对示准器作明确的技术要求。

建议将增砣标尺秤的示准器纵切面统一为标准长方形样式,这样可以在示准器的左右两个边框和下边框刻印最小间距为1mm的等距离刻线,使每个边框成为如直尺一样带刻度的线纹尺。

标尺刻线的零点在每个边框中间位置,依次向两边延伸,以便于在实际检定的过程中确定计量杠杆的位移量。

检定时,可以通过观察计量杠杆标尺上边沿和(或)上边沿的位移量来确定计量杠杆位移量。

如在5.2.2.2项计量杠杆平衡位置的确定和5.2.2.4项推刀试验,可以通过观察计量杠杆上或下边沿距离示准器的上或下边缘的距离的改变量来判定;5.2.2.3项则可以通过观察计量杠杆左右边缘的位移量来判断;3.6项则是通过观察加卸小砝码后计量杠杆静止情况下计量杠杆力点端所改变的距离。

考虑到模拟指示秤和普通压力表等检定过程中利用这些计量器具自身指示装置(刻度盘)来确定示值误差的惯例,虽然这种依靠示准器自带标尺带确定计量杠杆位移量的方法仍不能完全消除人为因素对位移量的确定的影响,但较之没有任何辅助工具仅凭目测判断计量杠杆位移量的方法已是一种进步。

另据了解,现在示准器的制作材料多为生铁,在其边框刻印比较清晰、准确的标尺标记有一定困难,如果将示准器的制作材料改为铸铁或不锈钢,标尺标记刻印起来就比较方便,而且有利于延长配件使用寿命,并且不会增加太多的生产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