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类与对象的其它特性

合集下载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4章 知觉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4章 知觉
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综合
如果感觉能力正常但知觉能力缺失,会怎么样?
知觉使感觉信息变得有意义
人失去感知能力会怎么样?
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是其它 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二、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或数据驱动 的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知觉依赖感觉输 入的信息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或概念驱动 的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知觉者的注意、 期待、兴趣、一般的知识经验等会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 结果。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距 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 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 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 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 定的知觉。 模式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觉恒常性” 的缺少。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 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 对象。——知觉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 意的选择性有关。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主观 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色 彩鲜艳的、具有活动性的刺 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知觉者 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及 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 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UML课后习题答案

UML课后习题答案

UML课后习题答案UML习题答案第⼀章⾯向对象设计与UML1.填空题(1)基本构造块UML规则公共机制(2)名字属性操作(3)封装继承多态(4)继承(5)瀑布模型喷泉模型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型XP开发模型2. 选择题(1)C(2)A B C D(3)A B C D(4)A B C(5)A3.简答题(1)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操作和约束规则的对象组成的集合,⽽对象是某⼀类的具体化实例,每⼀个类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对象的抽象。

类与对象的关系就如模具和铸件的关系,类的实例化结果就是对象,⽽对⼀类对象的抽象就是类.类描述了⼀组有相同特性和相同⾏为的对象。

(2)1.UML是⼀种语⾔。

2. UML是⽤来建模的。

3.UML是统⼀的标准。

(3)建模能够帮助我们按照实际情况或按我们需要的形式对系统进⾏可视化;提供⼀种详细说明系统的结构或⾏为的⽅法;给出⼀个指导系统构造的模板;对我们所做出的决策进⾏⽂档化。

在建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要创建什么模型对如何动⼿解决问题和如何形成解决⽅案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每⼀种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精度级别上表⽰;最好的模型是与现实相联系的;单个模型不充分;对每个重要的系统最好⽤⼀组⼏乎独⽴的模型去处理。

(4)UML和⾯向对象软件开发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向对象软件开发促使了UML 的产⽣。

但是由于在UML标准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业务建模、⼯作流建模和数据库建模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形成了适应性很强的标准。

(5)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使⽤UML建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通过UML 建模,可以达到以下⽬的: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或按照所需要的样式对系统进⾏可视化;能够规约系统的结构或⾏为;给出了指导构造系统的模板;对做出的决策进⾏⽂档化。

第⼆章UML通⽤知识点综述1.填空题(1)依赖泛化关联实现(2)视图图模型元素(3)实现视图部署视图(4)构造型标记值约束(5)规格说明修饰通⽤划分2. 选择题(2)C(3)A(4)A B(5)D3.简答题(1)在UML中,定义了四种基本的⾯向对象的事物,分别是结构事物、⾏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等。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

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

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

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

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

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

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他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局部及其相互 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识记〕
知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局部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关系〔整体属性〕 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想一想:
感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某一具体的特性〔个别属性〕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维持正 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实验〕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37岁的喜剧演员亚当·布鲁姆是6名志愿者之一,他同 意承受“单独监禁〞,并同意观察者们使用监视器监视 他的活动并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里,他坐在完全黑暗、绝对安静的屋子中,研究人员使 用夜视摄像机观察他的行为。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
乔纳森的故事
乔纳森是一名画家,65岁时由于脑受伤而 丧失颜色知觉,变为色盲。这能看到灰色、 白色和黑色。
后来尝试只用黑白作画。 “尽管桥纳森不能否认他的损失,甚至在
充分利用错觉为人类生活实践效劳; 注意防止和消除错觉的不利影响。 小短片:你的感官欺骗了你
社 会 知 觉 与 行 为
社会知觉
1、概念: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其含义是知 觉过程受社会因素所制约。
知觉对象: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 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实验设计及 距离错觉的 形成的原因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GIS?它具有什么特点?答: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特点有:○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3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

○4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5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2、GIS与其它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答:第一,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第二,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第三,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第四章 面向对象(上)

第四章 面向对象(上)

②构造方法时在产生对象时被Java系统自动调用的,我们不能在程序 中像调用其他方法一样去调用构造方法,但是可以在一个构造方法中调用其 他重载的构造方法,不是用构造方法,而是用this(参数列表)的形式,根 据其中的参数列表,选择相应的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this.age=age; } }
2、类与对象
1)类的定义 类可以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其中数据表示类的属性,方法表示类的 行为。定义类就是要定义类的属性与行为(方法)。 例子:TestPerson.java
2)对象的产生与使用
仅有设计图是无法实现汽车的功能的,只有产生了实际的汽车才行,同样 地,要实现类的属性和行为,必须创建具体的对象。要创建新的对象,需要使 用new关键字和想要创建对象的类名,如:Person p1=new Person();等号 左边以类名 Person 作为变量类型定义了一个变量 p1 ,来指向等号右边通过 new关键字创建的一个Person类的实例对象,变量p1就是对象的引用句柄, 对象的引用句柄是在栈中分配的一个变量,对象本身是在堆中分配的。 例子:TestPerson.java
知识点
1.面向对象的概念 2.类与对象 3.方法与方法的重载 4.构造方法 5.This引用句柄 6.垃圾回收 7.Static关键字 8.包 9.继承
1、面向对象的概念
1)面向过程 在早期出现的编程语言中,如C语言,要用来定义一个复杂的数据 类型,譬如 Windows 窗口时,可以用结构体来实现,只要在结构体 中使用那些基本的数据类型来定义窗口的大小、位置、颜色、背景等 属性就可以了。如果要对一个 Windows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如隐藏 窗口、移动窗口、最小化窗口等,就要为每个操作都定义一个函数, 这 些 函 数 与 窗 口 本 身 的 定 义 没 有 任 何 关 系 , 如 HideWindow 、 MoveWindow、MinimizeWindow,这些函数都需要接收一个参数, 即要操作的窗口。这是一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隐藏”、“移动” 等都是谓语,“窗口”是宾语。程序重心集中在函数(即谓语)上。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觉察
分辨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确认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反映。如一个苹果、一朵花。 知觉过程:
感觉和知觉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 空间知觉、图形组织的原则、距离知觉的 线索、视觉和听觉方向定位时间
4. 时间知觉的概念和形式、运动知觉的概念 和形式
5. 错觉的含义、错觉的种类、错觉的理论
思考题
1. 什么是知觉? 2. 举例说明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3. 什么叫知觉恒常性? 4. 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有什么作用? 5. 似动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6. 人们为什么会有错觉?
一个案研究-大小恒常性(Turnbull,1961)(续) 4、研究结果: (1)看到平原上远处的一群吃草的野牛,肯格问研究者 那些野牛是什么昆虫?肯格看来没有大小恒常性! (2)研究者开车带肯格接近野牛群,肯格看到越来越大 的野牛,认为这一定是“魔法”!等接近野牛时,肯格不
再 惊恐,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野牛看起来那么小?他猜测 野牛是在他们接近野牛的很短时间内迅速长大的?而且还 是怀疑有人在施魔法? (3)当他们乘车来到平原上的一个叫“爱德华湖”湖边
知觉恒常性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2、研究假设:
生活经验使人具备了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 3、研究方法: (1)被试:肯格(Kenge),22岁,是现刚果的Ituri森 林中一个俾格米人部落中人,是研究者Turnbull的向导。 (2)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人类学家最常用的方法) (3)生存环境:肯格生活在茂密的原始雨林,没有见过 开阔地带,这对养成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非常不利?现 在肯格受邀跟随研究者去拜访另一个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地 带的巴布提(BaMbuti)部落,一些重要发现就此产生。

C++程序设计(第二版吴乃陵况迎辉)答案——第四章

C++程序设计(第二版吴乃陵况迎辉)答案——第四章
(4) 函数来访问(读和写)。这些函数统称为
和 (3) (5) 。
。私有数据通常由
答案: (1) public(公有的) (2) private(私有的) (3) protected(保护的) (4) 公有的成员函数 (5) 类的接口 4.1.3 通常在逻辑上,同一类的每个对象都有 (1) 代码区,用以存储成员函数。而
(4) 中,全局域被包括在 (5) 中。using 指示符以关键字 using 开头,后面是 关键字 (6) ,最后是 (7) 。这样表示以后在该名字空间中所有成员都 (8) 。如不使用 using 指示符则在使用时要加::,称为 (9) 运算符。
答案: (1) 局部域(local scope) (2) 名字空间域(namespace scope) (3) 类域(class scope) (4) 局部域 (5) 名字空间域 (6) namespace (7) 名字空间名
第四章 类与对象习题
3
封装性增加了对象的独立性,C++通过建立数据类型——类,来支持封装和数据隐藏。 一个定义完好的类一旦建立,就可看成完全的封装体,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使用,用户不需要 知道这个类是如何工作的,而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就行。另一方面,封装增加了数据的可靠 性,保护类中的数据不被类以外的程序随意使用。这两个优点十分有利于程序的调试和维护。
4.2.14 对象的第一特征是封装,那么由对象组成的面向对象的程序怎样建立各对象之间的 有效联系?面向对象程序的组织与面向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因为对象的操作主要用来响应外来消息并为其他对象提供服务,所以面向对象的程序利 用消息传递机制来建立各对象之间的有效联系,协调各对象的运行。一个对象可以向其他对 象发送消息以请求服务,也可以响应其他对象传来的消息,完成自身固有的某些操作,从而 服务于其他对象。

基础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基础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摸觉等
2、根据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知觉划分为: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
是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具体指对 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头 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 知觉、方位知觉等。
人的一些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都是比较 低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绝对感觉阈限 低说明感觉灵敏。P104 表4-2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指刚 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的高低通过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将一 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所需要的最小 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则是 指对这种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差别感受性越高。
什么是知觉?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觉察
分辨
确认
知觉的形成: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提供
了某种颜色、边界、形状等个别属性,经头脑 的加工认出了“这是一个柠檬”
知觉的形成
3、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某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 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
4、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感觉的适应情况不同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 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
3)后像
当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 消失,而是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像。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遗漏一些数据
二、 等级评定法的运用
(一)制定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描述的语句应尽量简单、明了,尽量使用
短而容易理解的语句 2.确定用语和提示都与被评定的项目一致 3.表述用词严谨清晰
(二)使用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明确等级评定量表的适用范围 2.尽可能避免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性错误
【本章小结】
❖等级评定法的主要量表
l 数字等级量表 l 图形量表 l 标准化量表 l 累计点数量表 l 强迫选择量表
1.数字等级量表
❖数字等级量表是以事先定义好的阿拉伯数 字加到行为类别上,每一个数字都代表某 一行为的程度,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的实 际情况进行评定,选择与该行为最适合的 数字作出记号。数字等级量表最常用的是 五点量表,即每一行为分别有五种等级的 表现,并相应地用五个数字表示。
2.图形量表
❖图形量表是以一条横线来表示一个行为维度 ,在横线上按照行为表现的程度依序由高至 低排列,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 在横线上确定与观察对象行为描述相应的点 ,并标上记号。
❖图形量表因为具备直观、形象等特性,是等 级评定各种量表中最被经常使用的一种。
3.标准化量表
❖标准化量表是呈现一组标准让观察者去判 断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属于哪一个群体。
行为检核法

运用步骤


概述
等级评定法
运用步骤
第一节 行为检核法
一、概述 (一)涵义 什么是行为检核法? ❖又称清单法、检测表单法,是依据观察目的、
情境特性与观察者的特性等,事先将一系列行 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 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在观察现场判断后逐 一检视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法。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Flash专题脚本编写》复习教案设计

《Flash专题脚本编写》复习教案设计

《Flash专题脚本编写》复习教案设计第一章:Flash动画基础知识回顾1.1 Flash动画的基本概念1.2 Flash动画的类型1.3 Flash动画的制作流程第二章:Flash图形和文本对象操作2.1 图形对象的创建与编辑2.2 文本对象的创建与编辑2.3 图形和文本对象的组合与分离第三章:Flash动画元件和库的使用3.1 元件的概念与类型3.2 库的管理与使用3.3 元件的实例化与动态调整第四章:Flash动画中的遮罩和引导线4.1 遮罩动画的创建与使用4.2 引导线动画的创建与使用4.3 遮罩和引导线动画的综合应用第五章:Flash动画中的动作脚本编程5.1 动作脚本的基本概念5.2 动作脚本的语法规则5.3 动作脚本的基本操作第六章:Flash动画中的事件处理6.1 事件的概念与类型6.2 事件监听器的添加与使用6.3 事件处理的高级应用第七章:Flash动画中的声音和视频处理7.1 Flash声音的基本操作7.2 Flash视频的基本操作7.3 声音和视频在动画中的应用第八章:Flash动画中的ActionScript 3.0高级编程8.1 ActionScript 3.0的新特性8.2 类与对象的高级应用8.3 泛型与回调函数的使用第九章:Flash动画中的组件应用9.1 组件的基本概念与使用9.2 组件的属性和事件9.3 自定义组件的开发与使用第十章:Flash动画的综合实例与分析10.1 动画实例的展示与解析10.2 动画制作技巧的总结与分享10.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第十一章:Flash动画性能优化与调试11.1 动画性能优化的基本原则11.2 常用性能优化技巧11.3 调试工具的使用与技巧第十二章:Flash动画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12.1 Flash移动应用的基本概念12.2 触控事件与手势识别12.3 Flash动画在移动设备上的性能考虑第十三章:Flash动画与Web技术的结合13.1 Flash动画在网页中的嵌入与展示13.2 HTML5与Flash动画的兼容与替代13.3 CSS3与JavaScript在Flash动画中的应用第十四章:Flash动画项目的管理与协作14.1 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14.2 团队协作与版本控制14.3 项目交付与反馈第十五章:Flash动画未来发展趋势15.1 新兴技术对Flash动画的影响15.2 HTML5动画与Flash动画的对比15.3 Flash动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Flash动画基础知识回顾重点:Flash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流程。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一个盲人恢复视觉后的经验
“我从来没有想到黄色竟是如此的黄!黄色太让我 感到惊讶了,难以形容。红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但 是,我难以相信这就是红色。天不亮,我就迫不及待 地起床,想去看一切我能看到的东西。夜晚,我遥望 天空中的星辰和闪烁的光。有一天,我看见一些蜜蜂, 它们美极了。我看到一辆卡车流星似的在雨中驰过, 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水雾,太美了!我还看见一片凋零 的叶子在空中飘荡。让人难以忘怀。世界上的一切对 于我都是那么美!你们能理解吗?”
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 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实验:改变Luchins的部分条件。Lichens提 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 进行评价;并将E、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 被试。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 工作(数学题、听故事等)。此种情况下, 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述评价Jame。

在与熟人的交往中,熟人行为的某种新 异性,会影响或改变别人对他的原有看法, 可以帮助人改变第一印象的影响。 • 近因效应与第一印象产生的条件是不同 的。 •

如果两个相互矛盾的信息先后进入人们 的意识之中,人们总是认为前一个信息是 真实的,后一个信息是虚假的,这是第一 印象。 • 但如果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信息先后进入 人的意识以后,隔了一段时间,便形成了 一个过去的信息,一个较近的信息。实验 证明,人们对较近的或最近的信息印象最 深,这是近因效应。
(四)知觉的种类
• 1、根据感觉信息起主导作用的不同: 可分为视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 • 2、根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 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 3、根据知觉对象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可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
三、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绪论1.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需要,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的或无性的)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作物品种的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应性、优良性;3.良种: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4.良种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章:育种目标与对象1.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1)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

(2)经济产量指其中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2.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产量(2)品质(3)成熟期(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5)对病虫害的抗耐性(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3.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1)育种目标: 对所要育成的品种的要求;如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适应机械化生产等。

(2)目标性状: 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1.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自花授粉植物:由同一朵花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

又称自交植物。

(异交率<5%)。

自花授粉植物有:豆科、菊科、茄科等大多数蔬菜花卉植物。

自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1)雌雄同在的完全花,花瓣没有色彩、缺少香味(2)花器保护严密,外来花粉不易进入(3)花瓣多无鲜艳色彩和特殊芳香,多在清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4)雌雄蕊长度相仿或雄蕊较长、雌蕊较短,花药开裂部位仅靠柱头,有利于自花受粉(5)花粉不多,不利于风媒传粉(6)雌雄蕊同期成熟,甚至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两种形式:①花冠隔离型,如小麦、燕麦,豌豆、豇豆等;②粉药分离型,如番茄、莴苣等2、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叫异交植物。

知识图谱文献综述(第四章实体关系学习)

知识图谱文献综述(第四章实体关系学习)

知识图谱⽂献综述(第四章实体关系学习)1. 任务定义、⽬标和研究意义 关系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某种联系,实体关系学习就是⾃动从⽂本中检测和识别出实体之间具有的某种语义关系,也称为关系抽取。

关系抽取的输出通常是⼀个三元组(实体 1,关系,实体 2)。

例如,句⼦“北京是中国的⾸都、政治中⼼和⽂化中⼼”中表述的关系可以表⽰为(中国,⾸都,北京),(中国,政治中⼼,北京)和(中国,⽂化中⼼,北京)。

关系抽取是知识图谱构建和信息抽取中的⼀个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阔的应⽤前景,为多种应⽤提供重要的⽀持,主要表现在: (1)⼤规模知识图谱的⾃动构建。

很多互联⽹应⽤都需要知识图谱的⽀撑,这个知识图谱不仅包含 WordNet、HowNet 等常识知识图谱中的通⽤语义知识,⽽且包含百科全书、领域知识图谱中的领域语义知识。

如果能把多源异构知识集成为⼀个⼤的知识图谱,将可能提⾼很多互联⽹应⽤系统的性能,并开创语义⽹时代的很多应⽤。

现有的知识图谱如 WordNet、HowNet 和 CYC 等⼤多数依靠专家⼈⼯编撰。

随着互联⽹的发展,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构建知识图谱特别是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时遇到了很⼤困难,不仅费时费⼒,⽽且存在知识覆盖率低、数据稀疏和更新缓慢等问题。

利⽤关系抽取技术,知识图谱可以根据结构化的抽取结果⾃动⽣成。

典型的例⼦有:Freebase、Yago 和 BDpedia。

(2)为其它信息获取技术提供⽀持。

1. 对信息检索提供⽀持:可以对复杂的查询进⾏关联搜索和推理,提供智能检索结果。

例如,对于“⾝⾼ 170 以上的中国射⼿座明星”,有了关系抽取技术的⽀持,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就可以通过推理的⽅法获得结果。

图 1 展⽰了百度搜索引擎对“⾝⾼ 170 以上的中国射⼿座明星”查询返回的结果,这个结果的背后就受到⼤规模知识图谱的⽀撑。

2. 对问答系统提供⽀持:在问答中,关键步骤是建设⼀个领域⽆关的问答类型体系并找出与问答类型体系中每个问答类型相对应的答案模式,这就需要关系抽取技术的⽀持。

第4章知觉——精选推荐

第4章知觉——精选推荐

第四章知觉一、单项选择题1.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C.理解性 D. 恒常性3.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A.颜色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4.下列哪种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C.视轴辐合 D.运动视差5.下列哪种选项是情绪对时间估计长短的影响规律A.正在经历的事件,愉快情绪则过得慢B.盼望的事件,愉快情绪的事件来得慢C.已经过去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显得长D.正经历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过得快6.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A.知觉 B.感觉C.识记 D.思维7.感官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8 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9 以下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A 操作性条件反射B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C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D 动力定型10 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更容易产生()的倾向。

A 知觉选择性B 知觉整体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11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

A 知觉的整体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恒常性12 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为()。

A 知觉的整体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恒常性13 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的特性被称为()。

A 知觉的整体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恒常性14 决定浓度知觉的主要线索是()。

组态王6.53教程

组态王6.53教程

组态王(KINGVIEW)6.53简明教程刘文贵张铁壁编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9月开篇组态王(Kingview)6.53简明教程是学习“组态王”软件的入门教程,覆盖了“组态王6.53”软件的大部分基本功能。

通过本课程九节课的学习,您将能够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可模拟实际情况使用的上位机监控系统。

下面的课程将向你演示如何:* 使用工程浏览器* 建立新工程* 绘制画面* 使用图库和控件* 构造数据库* 和下位机通讯* 产生动画效果* 查看趋势曲线和报警信息* 设计自定义报表* 系统安全防范您按照以上步骤对一个化工厂反应车间的模型进行组态,建立反应车间监控中心。

完成后的组态将具有操作按钮、趋势曲线和报警等功能,下图0.0是组态画面:图0.0 化工厂反应车间的模型组态画面第一课了解组态王在本课程您将:·了解组态王软件的整体结构·了解组态王的工作方式·了解建立新组态王工程的一般过程组态王软件的结构“组态王6.53”简体中文版是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 2000/Windows NT4.0(SP6)/ Windows XP中文平台的全中文界面的组态软件,采用了多线程、COM组件等新技术,实现了实时多任务,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安装完“组态王”之后,在系统“开始”菜单“程序”中生成名称为“组态王6.53”的程序组。

该程序组中包括三个文件夹和四个文件的快捷方式,内容如下:·组态王6.53:组态王工程管理器程序(ProjManager)的快捷方式,用于新建工程、工程管理等。

·工程浏览器:工程浏览器(TouchExplorer)是组态王单个工程管理程序的快捷方式,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在工程浏览器中您可以查看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完成构造数据库、定义外部设备等工作。

工程浏览器内嵌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TouchMak),即组态王开发系统,TouchMak是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您需要在这个环境中完成设计画面、动画连接等工作。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按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食物网和营养循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的科学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念: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第二章生态系统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性质?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哪些性质:(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2、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类型分别有哪些?生态系统:是指生境(habitat)和占据该生境并联结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⑴气候因子;⑵无机物质;⑶有机物质;生物群落,包括:⑴生产者;⑵消费者;⑶还原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工作只能在类外 ,并且在对象生成之前进行。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与一般数据成员初始化不同, 其格式为:
类型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值;
说明: (1) 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在类体外进行,而且前面不
加static,以免与一般静态变量或对象相混淆。
(2) 初始化时不加该成员的访问权限控制符private ,public等。
太原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
学习目标
(1)掌握类的静态成员(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 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友元函数、友元类的作用、定义和使 用方法
(3)了解类的作用域,理解对象的类型和生存 期
(4)掌握各种常量的特点、定义和使用方法
4.1 类的静态成员
静态成员是为解决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之间数据 成员和成员函数的共享问题。
public、protected、private访问规则; (2)静态数据成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不属于特定的类对象,在没有产生类对象时其 作用域就可见,即在没有产生类的实例时,就可 以操作它。
4.1.3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
静态数据成员不能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初 始化。
静态数据成员也不可在类的体内进行赋 初值,因为若在一个对象里给它赋初值。
}
~Date( )
//析构函数
{
n--;
}
void display( )
{
cout<<year<<"-"<<month<<"-
"<<day<<endl;
}
};
int Date::n=0;
int main( ) { Date date1(5,20,2010);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 Date::n <<endl;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date1.n <<endl; Date date2=date1;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 Date::n <<endl;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date2.n <<endl; date1.display( ); date2.display( );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int n;
Date(int m,int d,int y)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
month=m;
day=d;
year=y;
n++;
}
Date(const Date& d)
//拷贝构造函数
{
month=ar=d.year;
n++;
}
void Myclass::GetSum()
{
cout<<"Sum="<<Sum<<endl;
}
void main() { Myclass M(3, 7, 10),N(14, 9, 11); M.GetNumber(); N.GetNumber(); M.GetSum(); N.GetSum(); }
C++通过静态数据成员来解决这个问题。 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数据成员, 而不是某个对象的数据成员。 使用静态数据成员的好处在于不但实现了数据共 享,而且可以节省所使用的内存空间。系统给静态数 据成员单独分配了一块存储区域,不论定义了多少个 类的对象,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
4.1.2 静态数据成员定义
静态数据成员是一种特殊的数据成员类 型,它的定义以关键字static开头。
静态数据成员定义的格式为:
static 类型名 静态数据成员名;
【例4-1】定义一个学生类Student,其中包含的数据 成员为:学生姓名,学号,成绩,以及学生总人数。
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Student
(3) 初始化时使用作用域运算符来标明它所属类,因 此,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成员,而不是对象的成员。
【例4-2】类的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举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B, C; static int Sum; public: Myclass(int a,int b,int c); void GetNumber(); void GetSum(); };
int Myclass::Sum = 0;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
Myclass::Myclass(int a, int b, int c)
{
A = a;
B = b;
C = c;
Sum += A+B+C;
}
void Myclass::GetNumber()
{
cout<<"Number="<<A<<","<<B<<","<<C<<endl;
4.1.4 静态数据成员的使用
静态数据成员在类外需要通过类名对它进行访
问。静态数据成员的访问形式为: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
也可以通过对象名访问,对象名访问形式为:
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
【例4-3】类的静态数据成员使用举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Date { private: int month; int day; int year;
{
Private:
char stu_name[10];
int stu_no;
float score;
static int total; //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
public:
Student(char *name, int no, float sco);
void Print( );
};
说明: (1)静态数据成员和普通数据成员一样遵从
4.1.1 静态数据成员
有些情况下,可能希望有某一个或几个数据成员为同 一个类的所有对象共有,也就是实现数据共若是采用类的 普通数据成员的定义,这一目的是无法达到的。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或几个全局变量来解决,但如 果在一个程序文件中有多个函数,那么在任何一个函数中都可 以改变全局变量的值,这样全局变量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会破坏了类的封装性,也做不到信息隐藏。因此在实际程序编 写中,很少使用全局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