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蟹八件的由来
去阳澄湖吃大闸蟹的好地方 阳澄湖自由行攻略指南
![去阳澄湖吃大闸蟹的好地方 阳澄湖自由行攻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bc070739b6648d7c1c74622.png)
去阳澄湖吃大闸蟹的好地方阳澄湖自由行攻略指南初秋微风拂面,阳澄湖成为秋天出游的好去处。
阳澄湖大闸蟹可谓远近闻名,人们吃蟹都首选阳澄湖大闸蟹,巴城位于昆山市西北阳澄湖东岸,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蟹城”。
节假日里的巴城的人气格外高,四面八方的吃蟹大军,都涌向这里。
中秋月圆之时,是举家团聚赏月吃月饼之时,更是河蟹成长到最为丰美的时候,中国人自古就流传了中秋吃蟹的传统。
中秋节吃螃蟹的传统由古代宫廷贵族兴起,中秋时节河蟹膏满脂肥,肉质紧致鲜美,深受贵族的喜爱。
那时普通百姓家是吃不起螃蟹的,贵族们在吃螃蟹时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姜茶。
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去除腥气。
野史还有一段关于武则天与阳澄湖大闸蟹的一段历史传说,知道的人却不多。
一代女皇武则天与大闸蟹的历史发现的非常的离奇,竟然只是来源于一个梦,而就是因为这一个梦,让大闸蟹与武则天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元698年腊月初一,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73岁高龄的女皇帝武则天率文武百官出洛阳,浩浩汤汤直奔嵩山而来,前前后后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封禅进行的十分顺利,标榜了武则天自己功绩的同时,也解除了武则天自己的不少心病,嵩山脚下的两个县城也得以受益,改了县名的同时,也免除了赋税。
据野史记载,就在此次封禅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这样的故事:某天深夜,武则天在自己的行宫中,被噩梦惊醒,梦中早年被她残害的两位皇妃前来找他索命,后来是一只八爪大闸蟹,化身神武大将军,赶走了两位皇妃,武则天醒来以后,对此事一只耿耿于怀,待其封禅结束回到皇宫以后,着钦差亲赴苏州,并在阳澄湖畔建立了皇家的别院,每到金秋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之时,别院就开始大量收购个大体肥的大闸蟹,用冰块镇上,快马运抵洛阳皇都,供武则天享用;而武则天自己的居室中,始终都有阳澄湖大闸蟹蟹壳制作的辟邪物件摆放,而且每天早晚都会焚香祷告,直到武则天去世。
从此,一代女皇武则天与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就流传至今。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https://img.taocdn.com/s3/m/6ea498a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5.png)
阳澄湖大闸蟹蟹之来历鲁迅先生曾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传说乃巴解也。
据传,先民勤耕秋稼在望,屡因八足双螯之水虫为患,袭禾伤人皆畏若虎狼,而称为“夹人虫”也。
亟至夏禹治水,授命巴解督工。
晚间营地举火照明,倏然,水虫若紫云压城,见光亮汹涌疾至。
众皆大骇,且被螯伤甚多。
巴解设谋除害,筑城挖濠,灌以沸水防阻。
燃火照明,水虫复来,越濠而尽皆烫死。
甲壳彤红,溢香诱涎,巴解惑而品尝,首知“夹人虫”乃味鲜超愈百物之美食也。
众亦嚼而喜相餐食,于是乎,害虫变成珍馐矣。
为志纪巴解敢为天下之功,遂以解字凌于虫字之上呼之为“蟹”,此与盘古氏开天劈地诸神话类然也,诚为敬仰先民大智大勇之创世精神也。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
”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
此外,蟹还有“横行将军”“菊下郎君”等等雅号。
“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
”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文人舞文弄墨,也居然有以蟹称作为已称的。
晋代江州(今江西九江)黄解就用“无肠公子”为别号。
“解”有一个义项通“蟹”,黄解起这个别号不免有戏滤味,不过也为晋代就以蟹为无肠公子提供了一条佐证。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中华绒螯蟹。
俗名有螃蟹、毛蟹、清水蟹等。
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形亚目,方蟹科。
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至福建沿海诸省通海河流中均有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两岸湖泊、江河中都有它的踪迹。
河蟹是一种洄游性动物,在淡水里生长,在河口淡咸水交界处繁衍后代。
河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但过去依靠自然生长繁殖,产量有限,加上大兴水利工程,建闸筑坝,几乎隔绝了河蟹生殖洄游通道,使河蟹自然资源急剧减少。
蟹八件使用方法
![蟹八件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65ee62a98271fe910ef97f.png)
要品“味”也要“仪式”:“蟹八件”详解 2011年05月04日07:09 《天下美食ZEST》杂志中国人吃蟹的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周礼》。
从《世说新语》“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言语中,可知晋代已把食蟹当做一件风雅事,而且那时吃蟹全靠手和牙齿。
直到明代,苏州一位名叫漕书的人发明了食蟹工具,他创造的锤、刀、钳三件,既能对付蟹壳,又能让人把蟹吃得干净,大受欢迎,众人不断完善下,食蟹工具种类逐渐增多。
据明代美食书籍《考吃》记载,共有锤、镦、镊、斧、匙、叉、刮、针8种,“蟹八件”因此得名,后来剪刀代替了针。
食蟹工具被发明之后,每到金秋时节,品蟹除了饮食享受上的追求,更具有了仪式感和文化意义,流传至今。
蟹八件古人食蟹多是湖蟹,重三两以上者称大闸蟹,蟹八件主要用来拆解闸蟹。
事实上从明代到清末,食蟹工具越造花样越多,有十件、十二件,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竟多达六十四件,其主要目的是让官宦富商、文人墨客吃出情趣,品出风雅。
民初后,随着时代变迁,蟹八件花样逐渐减少。
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北平前门外正阳楼吃蟹,就只有小木槌、小木垫等三四件。
近年来民间传统工艺复苏,蟹八件重新流行开来。
古时食蟹工具一般用熟铜制作,考究的用白银制作,晚清时苏州大户人家女儿的嫁妆中则往往有一套金制的蟹八件。
从实用角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熟铜又容易污染食品。
现在这些明、清物件都退出餐桌进入古玩行列,成了珍贵的收藏品。
明代有两位吃蟹名家,一位是张岱,另一位是李渔。
张岱的著作《蟹会》写得十分生动:“蟹十月与稻谷俱肥,壳如盘大,而紫蟹巨如拳,小脚肉出,掀起壳,膏腻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
”八珍是奇肴异馐,十分珍贵,居然不及蟹,足见对它的评价之高。
李渔是真正的蟹痴。
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
旁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就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
阳澄湖大闸蟹蟹宴演变史
![阳澄湖大闸蟹蟹宴演变史](https://img.taocdn.com/s3/m/af3870cf524de518974b7d0a.png)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品蟹文化,从魏晋时的毕卓开始,影响着古人的品蟹观。
此种吃蟹,被文人雅士视为高雅闲适的情趣。
这种情趣,后来发展到吃蟹、饮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成为金秋的风流韵事。
秋深,菊瘦,蟹肥,于是,持螯赏菊,饮酒作乐,成了别的季节所没有的一种人生优雅享受。
“无酒不欢,无蟹不宴”“无蟹不成席”不仅被江南民众所熟知,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俗,大闸蟹也成为中秋餐桌上必备的珍馐。
魏晋之前的时期,对于蟹还称不上“品”,所以也无蟹宴一说。
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
”何为“蟹胥”?晋吕忱《字林》:“胥,蟹酱也。
”蟹胥,是历史资料中记载古人最早的吃蟹品种。
因为那时的饮食中,酱是比较流行的。
可见,古人吃蟹,从蟹胥开始。
后来,随着物质与烹饪技术的不断发展,吃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魏晋时期开始,吃蟹开始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
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蟹宴”了。
隋唐时期,蟹宴走进皇室,地位空前提升。
隋朝时期,有一道名菜叫“镂金龙凤蟹”,据《清异录》记载,此菜是在糟蟹、糖蟹的壳上面贴上用金箔刻成的龙凤花云图案而成。
相传,这一奢侈的名蟹菜肴,是隋炀帝所创。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大闸蟹交易网。
到唐代,糖蟹更受欢,后此蟹菜为贡品。
黄庭坚曾写过“海馔糖解肥,江醪白蚁醇”的诗句。
苏舜卿也说:“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宋元时期,出现《蟹经》和《蟹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关于蟹的专著。
宋朝人创作出了蟹肉、蟹黄包子等多种蟹粉名点;元朝新增了“蜜酿蝤蛑”、“芙蓉蟹斗”等品种。
宋代著名美食家林洪说:“……尖脐蟹,秋风高,团者膏,请举手,不必刀,羹以蒿,尤可饕。
蟹郎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历史
![蟹郎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cacb0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d.png)
蟹郎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历史蟹郎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历史烟波浩渺的阳澄湖,碧水连天,风景宜人。
自古以来,这块风水宝地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
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其实,这里不仅盛产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相传古代,阳澄湖畔有夫妻二人。
丈夫心怀天下,每日饱读诗书,希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贤惠的妻子主动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靠白天卖蟹、晚上织布维持生计。
妻子所卖的阳澄湖大闸蟹个头大、膏肓饱满,均为上等品质,加上面容姣好、勤劳朴实,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蟹娘子。
丈夫看妻子操劳,读书更加刻苦。
三年后,丈夫考取状元郎。
因一心想要回报阳澄湖畔的乡亲父老,皇帝便封男子为蟹郎官,作了当地知县,又为两人重新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婚后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尽管家境改善,但妻子仍然不忘日日劳作的本分,卖蟹织布。
丈夫勤政爱民,公正无私,深得民众拥戴,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父母官。
后来,结婚时对男子蟹郎官的称呼逐渐演变为新郎官,女子称之为新娘子,并沿用下来,寓意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但是,上等品质的阳澄湖大闸蟹的统称没有变,那就是——蟹郎官。
其实,品阳澄湖蟹起源于魏晋时期,被文人雅士视为文雅闲适的情趣。
这种情趣,后来成长到吃蟹、喝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成为金秋的风流韵事。
发展到后来,渐渐成长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蟹宴”了。
隋唐时期,蟹宴走进皇室,地位空前提升。
相传,一道奢侈的名蟹菜肴——“镂金龙凤蟹”,是隋炀帝所创。
明清时期,蟹宴文化达到顶峰,品蟹专业工具“蟹八件”出现。
如今,以蟹郎官为代表的高品质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国宴上的常客,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友人,成为中国区域文化的代名词。
如今,食用正宗蟹郎官大闸蟹正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蟹郎官阳澄湖大闸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硒、锌、钾、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合成,提高免疫功能,成为人们的健康新选择。
蟹八件
![蟹八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fed064a7302768e9939c6.png)
国人食蟹的历史,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时代。
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
自古以来,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
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一整套精巧的食蟹工具。
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
故称之为“蟹八件”。
古人发明食蟹工具后,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潇洒的饮食享受。
以小巧玲珑的金、银、铜餐具食蟹,妙趣横生,可以说是一种逸致的高雅餐饮活动。
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从来都是毋容置疑的。
品蟹时节,菊花正在秋风里盛开。
月下临风,持螯赏菊,当然别有一番风味。
而用“蟹八件”品蟹,则更有韵致。
蟹八件”的基本功能,显然是让人们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连蟹爪中的一点肉屑都不会剩下。
乱嚼一气的“牛吃蟹”,历来是要被内行的人们笑话的。
自然,“蟹八件”的使用有一个顺序。
当褐红色的螃蟹热气腾腾端上桌来,吃蟹人先是用剪刀逐一剪下两只大螯,用锤对准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以铲打开背壳,然后分别将钳、叉、刮、针轮番使用,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分别取出金黄的蟹黄、洁白的蟹膏、鲜嫩的蟹肉。
一手端起蟹壳,把这天下第一美味送入唇舌之间时,真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享受。
对于那些牙齿不健全或担心碰伤唇舌的人来说,借助于“蟹八件”,不仅让吃蟹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更增添了不少情趣。
所以,老人们最喜欢这种工具的。
食具解析腰圆锤用锤子始在蟹背壳的边缘来回轻轻敲打,这是先将蟹壳敲松,方便掀盖。
长柄斧掀开背壳和肚脐,再加上用锤子击打了多遍,所以大盖很容易摘除。
签子剔蟹肚的蟹肉,或捅出、钩出蟹腿肉。
长柄勺(调羹)刮下膏或黄,用勺一口一口送入嘴中。
镊子剔除蟹鳃,就是白色的厚片,还有就是盖上连骨的蟹胃,鳃和胃都是极寒的东西,不能食用剪刀剪下蟹腿蟹螯盆盛放蟹盖剔凳它的性质就是一块铁砧板,打开蟹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蟹螯垫在"剔凳"上,用小锤砸开。
详谈蟹八件
![详谈蟹八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22c46b27284b73f2425024.png)
详谈“蟹八件”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八件”。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
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谓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后来从明代至民国初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到蟹三件(鼎、签子、锤)、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后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六十四件(《美食家》)。
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
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
其工艺极为精巧,刮具形状有点像宝剑,匙具有点像文房中的水盂。
盛蟹肉用的是三足鼎立的爵。
这些食蟹工具,又都配有圆形或荷叶形状的盘,盘底下有雕成龙状的三足。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造型美观,闪亮光泽,精巧玲珑,使用方便。
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轮番使用,一个个功能交替发挥,好像是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曲。
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那真是一种神仙般的快乐,风味无穷。
靠了这蟹八件,使苏州人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
后来晚清的蟹八件又演便成了苏州女的嫁妆。
传说,苏州闾门,一个富商嫁女,嫁妆有一百二十抬之多,什么金银首饰,什么被褥枕垫,什么桌椅箱柜,什么碗筷瓢盆……林林总总,好不周全气派。
此处习俗,发妆的前一天,要把所有的嫁妆一抬一抬的配置装饰好,顺次摆放在街上,作一次检验,这正投合了富商要炫耀一番的心理。
阳澄湖大闸蟹的来历
![阳澄湖大闸蟹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d8b61b0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7.png)
阳澄湖⼤闸蟹的来历
⽔,是苏州的灵魂。
⽔,不仅蕴育了丝绸之府,灌溉了鱼⽶之乡,还成就了富庶⼀⽅的⼈间天堂。
这天堂送给⼈们的不仅有苏绣、昆曲、评弹、珍珠,还有名扬天下的阳澄湖⼤闸蟹。
"不知阳澄湖蟹好,今⽣何必住苏州?"汤国梨于是这样说。
相传,⼤禹到江南开河治⽔,派巴解到阳澄湖⼀带督⼯,当地有⼀种夹⼈⾍泛滥成灾,它们不仅举鳌伤⼈,还会在⽥埂打洞,使稻⽥漏⽔,巴解想出⼀法来消灭夹⼈⾍,他命⼈先在城墙边挖壕筑埂。
晚上,壕中灌满沸⽔,埂上点燃篝⽕,夹⼈⾍趋光⽽来,跌⼊沸⽔中烫死,这些烫死的夹⼈⾍浑⾝通红,散发着诱⼈的⾹味,巴解好奇的掰开⼀只咬了⼀⼝,顿感鲜美可⼝,从此,夹⼈⾍成了家喻户晓的美⾷。
后⼈为了纪念巴解,把“解”字下⾯加“⾍”,叫这种夹⼈⾍为“蟹”,巴解呆过的⼩镇叫“巴城”,巴解便是敢为天下先的⾷蟹第⼀⼈。
⼤闸蟹的名字也是⼤有来头,最初,⼈们捕蟹是在港湾前设⼀⽵闸,在⽵闸上点燃马灯,蟹驱光,爬到⽵闸上,⼈们⼀⼀捉之,在⽵闸上捉到的蟹叫闸蟹,个头⼤的叫⼤闸蟹,因产⾃阳澄湖,所以⼜叫阳澄湖⼤闸蟹。
阳澄湖就像它的名字⼀样,湖⽔澄清,阳光直射见底,因它独特的⽔质、丰盛的⽔草、硬实的湖底,1.8⽶最适宜⼤闸蟹⽣活的⽔深,使得阳澄湖⼤闸蟹膏如⽟脂,蟹黄丰厚,⼝味鲜美,成为蟹中之冠。
阳澄湖大闸蟹被称为王中王的历史依据
![阳澄湖大闸蟹被称为王中王的历史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1eab0bc90c22590102029db3.png)
阳澄湖蟹被称为王中王的历史依据阳澄湖大闸蟹已经形成了一种“蟹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微博)的历史文化洪流中。
我国有着近五千年的吃蟹历史,在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的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表明了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
一、魏晋时期阳澄湖大闸蟹发展史在魏晋时期,不少文人骚客因国破而无法施展胸中沟壑,于是便寄情山水、把酒诗书,放浪形骸。
不少文人都会邀上几个好友,把酒言欢,畅谈国事天下事,而此时,大闸蟹便是桌上美食中的一份了。
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可见,在唐代,大闸蟹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馐极品。
二、宋朝时期阳澄湖大闸蟹发展史到了宋朝,出现了最早的蟹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
宋代是普遍开始讲究生活方式的年代。
关于大闸蟹文化的研究也有了文字的突破,比如傅肱的《蟹谱》,另一个吕亢则将浙江常见的十二种蟹画成“科学挂图”,并记其形态。
第三位是负簏道人,用田野考察的方式,收集了杭州地区一百多种螃蟹的标本。
这三位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是我们今天食用阳澄湖大闸蟹美食的时候不应该忘记的。
正因为这第一批河蟹研究者的出现,才得以让阳澄湖大闸蟹有了名甲天下的可能。
与此同时,一大批大闸蟹的爱好者也出现了。
毕卓作为中国大闸蟹的第一个粉丝,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是这样描述的“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个在后来的大闸蟹爱好者中被引用的比较广泛,几乎从此开始就有了持螯赏菊的传统文化。
文风豪放潇洒的苏东坡先生,不仅创制了东坡肉,他也是一个大闸蟹的爱好者。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说的就是苏东坡以诗换取大闸蟹的典故。
宋代的陆游也是大闸蟹的忠实爱好者,“有口但可读《离骚》,有手但可持蟹螯”“团脐霜螯四鳃鲈,樽俎芳鲜十载无,塞月征尘身万里,梦魂也复到西湖。
”这些便都是出自于陆游的手笔。
三、清明时代阳澄湖大闸蟹发展史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
阳澄湖蟹值得慢慢品,就爱这种慢条斯理吃蟹的讲究!
![阳澄湖蟹值得慢慢品,就爱这种慢条斯理吃蟹的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f58e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c.png)
阳澄湖蟹值得慢慢品,就爱这种慢条斯理吃蟹的讲究!
秋季吃蟹,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一样风俗,许多文人墨客在金秋时节,左手持螯右手握盏,一边赏菊一边赋诗,流传下一篇篇咏蟹的诗文佳作。
蟹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文学作品上,也体现在具体的吃法规矩上,最著名的就是“蟹八件”。
黄铜铸成的小小剪刀、锤子等工具,光是看着就精致可爱。
每样工具都有具体用法,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各种功能,分门别类,各有各的讲究。
苏蟹阁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传统的蟹八件到底该怎么用?
蟹盏
吃蟹第一步,先把姜醋盛在蟹盏内,然后就要开始分门别类仔细拆蟹了。
蟹剪
用这把小剪刀把大闸蟹的八只脚以及两只蟹螯全部剪下来。
注意,不要贴着蟹身把关节给剪下来,要留一点余裕。
蟹签
剪下来的蟹腿怎么吃?就要用上这只细细长长的蟹签了,把蟹腿剪成一节一节的,然后用蟹签把蟹腿肉顶出来,就能吃到完整蟹腿了。
蟹钳
把蟹螯放在蟹钳中间,用力握住,就能轻松夹碎坚硬的蟹钳,吃到里面鲜美的蟹肉。
蟹桌
这个椭圆形的小墩子就是蟹桌了。
把蟹身放在蟹桌上,再来进行下一步操作。
蟹锤
用蟹锤轻轻敲击蟹的背壳,敲打一圈之后,就可以轻松揭开背壳,品尝里面的鲜美。
蟹勺
把精致的小勺子插进蟹壳里,把红玉凝脂般的蟹黄舀出来。
蟹筷
最后,用筷子夹一块蟹黄,蘸上些盛在蟹盏里的姜醋,然后送进嘴里……。
阳澄湖大闸蟹的传说
![阳澄湖大闸蟹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07d29225901020207409cbb.png)
阳澄湖大闸蟹的传说关于八鲜,也有一个传说。
八仙过海之前,先在阳澄湖逗留了数日。
阳澄湖的父老乡亲对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热情招待。
八仙十分感动,一起商议,怎么报答,最后就决定,每人给阳澄湖留下一样水产。
结果,真就“各显神通”,变出了八样水鲜,个个鲜美无比:螺蛳、鳗鲡、白鱼、黑鱼、鳊鱼、草鱼、青鱼、清水虾(也有大同小异的其他八鲜之说,但八鲜之说却是肯定的)。
这样一来,阳澄湖不仅有大闸蟹,还有八样水鲜。
蟹为水司令,八鲜坐上宾。
本来一个秋季人丁兴旺,现在一年四季都客流如潮——大闸蟹吃过了,还有八鲜,无论什么时候到阳澄湖,都可以品尝八鲜美味。
阳澄湖大闸蟹以其特有的美味脍炙人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渗透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多少年来,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螃蟹的传奇故事,金秋季节,人们纷纷持螯赏菊,享受美味。
当煮熟的螃蟹端上餐桌,掰开鲜红的蟹壳时,总是能够在里面发现一个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
这就是“蟹仙人”。
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打座的和尚,也有人把它叫作“蟹和尚”。
在阳澄湖地区,人们流传着“蟹和尚”的故事,说这个“蟹和尚”是当年的法海和尚变成的。
在人人皆知的《白蛇传》故事里,那个美丽的白娘子为了向法海讨还丈夫,来了个水漫金山。
法海和尚没有办法,只好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中。
苏州和杭州一带的老百姓纷纷为白娘子打抱不平,消息传到了玉皇大帝那儿,他连忙派太白金星下凡查办。
太白金星率众天兵天将,下凡捉拿法海和尚。
法海和尚赶紧溜之大吉,逃到了阳澄湖边时,发现自己已无路可走。
情急之中,看见水滩的石缝间有一只螃蟹正在蜕壳,身体变得软软的,没有抵抗能力。
他抓住时机,立即从蟹壳的缝隙里钻了进去,躲藏在蟹壳里一动也不动。
可是,法海的一举一动丝毫也没有瞒过太白金星厉害的眼睛。
他在云层里看得清清楚楚,对躲藏在蟹壳里的法海说:“你做了凶人,天地难容。
本该一个霹雳将你打死,看你有悔改之意,今天放你一条生路。
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一只【关于大闸蟹,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专家详解蟹文化】
![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一只【关于大闸蟹,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专家详解蟹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12ccac2cc7931b764ce152d.png)
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一只【关于大闸蟹,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专家详解蟹文化】读者东东问:大闸蟹这么好吃,谁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朱晓春答: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几千年前,相传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
其时,有夹人虫不断侵扰,严重妨碍了开河工程。
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了用沸腾的开水烫死夹人虫的办法。
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
巴解闻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
他想:味道喷香扑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
没想到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
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
从此危害一时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读者唐理问:不都说中国美食源远流长,那么古人是怎么吃蟹的?朱晓春答:国人食蟹的历史悠久,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时代。
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
到了魏晋时期,吃蟹、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为一种赏心乐事,从《世说新语》里“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言语中,可知晋代已把食蟹当做一件风雅事。
南北朝以后就有了糖蟹的吃法,隋唐时期糟蟹、醉蟹就是贡品。
到了宋代,蟹包点开始流行。
明末清初则讲究原汁原味食蒸蟹,一直流传至今。
读者李仁贵问:为什么一定要秋天吃大闸蟹?这么好吃的东西难道不能一年四季都吃吗?只有秋天才能吃是不是太悲催了?朱晓春答:当下有名的大闸蟹就有阳澄湖大闸蟹、太湖蟹等,虽说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在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节。
有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
读者王丹问:大闸蟹虽然很好吃,但是作为一个姑娘,实在是觉得很难有吃相地吃完一只大闸蟹,难道大闸蟹注定和优雅无关?朱晓春答: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一整套精巧的食蟹工具。
阳澄湖大闸蟹 难以为继的神话
![阳澄湖大闸蟹 难以为继的神话](https://img.taocdn.com/s3/m/adda41aa284ac850ad02422d.png)
阳澄湖大闸蟹难以为继的神话“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每年这个时候,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
而阳澄湖大闸蟹,似乎就是“正宗大闸蟹”的代名词,它真有传说中的“品得出来”的独特吗?…[详细]阳澄湖大闸蟹在独特性上,并无辨识度现在卖大闸蟹的,少有称自己的蟹不产自阳澄湖,所谓“十个阳澄湖大闸蟹九个是假的”,足见阳澄湖声名显赫的江湖地位。
谁都知道蟹味肥美,可同种类的蟹,产自阳澄湖,就更好吃了?大闸蟹学名叫“中华绒毛蟹”,是河蟹的一种,它的生长并没有地域限制,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在多个省份的水域广泛分布,有四大产区,一是辽蟹,在东北地区;二是苏北蟹,主要产自高邮湖一带;三是太湖蟹,在无锡一带;四是阳澄湖大闸蟹,在苏州昆山一带。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基地上海海洋大学陈舜胜教授认为,“水质好大闸蟹就好”,虽然各地水质都有一些特性,但这个特性不会突破物种的界限。
就说阳澄湖,是太湖支系,且位于太湖下游,水质不比太湖更好,养殖饲料也都是喂食小虾鱼、螺蛳、水草、玉米和豆粕,同种、同水源、同饲料,饲养出的大闸蟹味道显然不会有什么差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鑫教授也曾做过实验,发现太湖蟹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各项口感指标,与阳澄湖蟹相当。
上海海洋大学已经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河蟹大赛”,从历年获奖产地来看,遍布安徽、台湾、江苏、河南、浙江,可不是独阳澄湖一家。
都说阳澄湖大闸蟹好,可到底好在哪里,却少有人说得清,流传的各种挑选的办法:蟹绳的捆绑方式、扔在地上看是不是活络、翻开肚子上的盖能不能看到隐隐的黄色……实际上,这些分辨办法,要么是商家故弄玄虚的把戏,要么是吃客的心理作用。
连当地也搞不清什么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阳澄湖当地,每户蟹农可分得20亩水域养蟹,也能申请到“阳澄湖”这个地域标识。
仅113平方公里的水面就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养殖户。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协会统计显示,当地经营大闸蟹的水产公司多达800个,品牌也超过800个。
而这些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却始终没能统一。
论一只大闸蟹的正确打开方式:细说“蟹八件”用法
![论一只大闸蟹的正确打开方式:细说“蟹八件”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dc3af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6.png)
论一只大闸蟹的正确打开方式:细说“蟹八件”用法大闸蟹怎么吃?蟹八件是什么?蟹八件怎么用?清代袁枚这个老吃货在《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中曾曰“美食不如美器”,的确,螃蟹虽鲜美甘腴,精美的蟹具更值得赏玩,且用得优雅和恰到好处,更能衬托出品蟹这一雅事。
吃蟹的工具,明代已经发展完备,俗称“蟹八件”,以苏州为盛,甚至到了清朝末年,已经成了苏州人家嫁女的嫁妆之一。
当然吃蟹的工具远不止8件,有更奢者甚至到了64件。
富贵人家的“蟹八件”极为讲究,或以纯银打造,或镶金带玉,“蟹八件”已成为古代精致生活的象征。
有诗为证:“锤敲蟹壳唱八件,金锯剖螯举觞鲜。
吟诗赏菊人未醉,舞钩玩镊乐似仙。
”前人已经从各种角度总结了吃蟹的经验,一只蟹上来,要先吃蟹脚,再吃蟹螯,最后才吃蟹壳里面包着的蟹黄和蟹肉,这种吃法主要是为了保温,螃蟹一冷腥气,先趁热把脚爪吃掉,身体有壳的保护,还不会就凉。
最常见的“蟹八件”包括蟹锤、蟹勺、蟹盘、蟹碗、蟹钳、蟹桌、蟹针和蟹针架,其中蟹钳可能是二合一产品,设计上融合了蟹剪的构造在里边,一具两用;蟹针也是,一头为小叉子形状,另一头为扁平小勺子形状。
“蟹八件”的基本功能,是让人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连蟹爪中的一点肉屑都不会剩下。
吃一只大闸蟹的标准时间是两小时,而吃完了还能把蟹壳拼回去还原成一只神似的螃蟹继续趴在面前的白瓷碟上,那才叫做“境界”。
下面就来看看吃蟹达人如何优雅地用“蟹八件”把螃蟹的情趣吃出来,吃个尽兴。
一、蟹八件详解武林中有七剑下天山的传说,只要七剑一起出现在江湖,那就天下无敌了。
同样,在吃蟹的餐桌上,也有“八件下天山”的说法,只要凑齐了蟹八件,再难对付的螃蟹,也都一一拆解,吃个精光!吃蟹之前首先来看看吃蟹的神兵利器——蟹八件。
1.蟹盆可以用来盛放蟹盖,也可以创新改良,利用其容器的模样,放入与蟹搭配的蘸汁。
2.剪刀大闸蟹多毛,剪刀的功效就是剪下蟹腿、蟹螯上的棕色长毛。
3.蟹针剔除不可食用的白色蟹鳃和盖上连骨的蟹胃,这些都不能食用。
寻蟹记你不知道的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内幕
![寻蟹记你不知道的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内幕](https://img.taocdn.com/s3/m/424a305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寻蟹记你不知道的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内幕说到阳澄湖大闸蟹我们都知道它是蟹中之王,美味至极都知道它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甚至也知道“雌九雄十”的最佳赏味期但说到阳澄湖大闸蟹为何如此稀缺?“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又是怎么来的?凭什么阳澄湖大闸蟹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好?阳澄湖的水土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为了吃上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你必须还要知道哪些内幕呢?我们在阳澄湖核心产区探访寻真带你重新认识阳澄湖大闸蟹!▲寻蟹记 | 观想堂深入阳澄湖大闸蟹核心产区内幕一:阳澄湖本身就是稀缺/Yangcheng Lake itself is a kind of scarcity 阳澄湖有蟹场1.6万亩年产量仅1200吨左右而市场对阳澄湖大闸蟹的需求高达80万吨为了让全国人民都吃上正宗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要提高至少666倍的产量然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大自然的馈赠无法复制更不能过度索取所以稀缺的不只是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观想堂团队航拍阳澄湖养蟹基地▲阳澄湖中湖的码头为什么说阳澄湖本身就是稀缺?阳澄湖是公认最理想的大闸蟹栖居地从水土条件上看,稀缺的原因有二:一是浅底活水,无工业污染,适宜大闸蟹生长二是碱性水质,造就蟹壳薄脆,肉质鲜甜干净的水质恰到好处的水深使得阳光直射水底有利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湖中长满了水草这些水草既是蟹爬行的阶梯又是吸引鱼、虾、螺蛳和浮游动物的饵料为大闸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口粮▲阳澄湖平均水深不到2米,清澈见底,适宜养殖大闸蟹阳澄湖独特的碱性水质(PH值7.5-8)使得这里的大闸蟹不需要长出厚壳来抗腐蚀蜕壳过程中用于长壳的营养成分可以更多地长在蟹肉上所以阳澄湖大闸蟹的肉质更丰满蟹壳薄脆得一咬就断了碱性水还让螃蟹不易生病所以阳澄湖里养的大闸蟹基本无需用药自然安全性更胜一筹▲阳澄湖里,大闸蟹愉悦地进食水草阳澄湖的偏碱性湖水在全国同类湖泊中很少有如果想在别的地方“复制”一个阳澄湖除了技术上难以实现投入的成本也将难以估计所以阳澄湖真的称得上独一无二了!内幕二:颜值高、身体壮都是“练”出来的/Yangcheng Lake itself is a kind of scarcity阳澄湖大闸蟹对比外地蟹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品种优势同样的蟹苗,养在阳澄湖数公里外的雉城湖因受海潮影响,肚不白,毛微黑肉质还远不如阳澄湖大闸蟹好为何阳澄湖大闸蟹拥有高颜值和强体质?都是在阳澄湖的硬质湖底下练出来的!据古籍记载阳澄湖所在地原来是县城陆地南宋绍兴年间海水倒灌,变为湖泊表层多数呈版块状的粉沙和沙质泥加上碱性水能促使淤泥的凝结和硬化湖底硬地占65%以上▲阳澄湖的硬质浅底宛如一个天然运动场,这里的大闸蟹每天都在健身阳澄湖大闸蟹长年行走于坚硬湖底爪子常插入黄泥沙砾与泥土和茂密的水草发生摩擦犹如将器皿不停的洗刷,打磨造就了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出众外形刚从湖里捞上来的阳澄湖大闸蟹不用洗刷,就很干净▲阳澄湖大闸蟹肚白如玉,干净透亮这还没完阳澄湖底常年有暗流涌动由于硬质湖底没有淤泥可以躲藏大闸蟹唯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稳住身形所以阳澄湖大闸蟹的爪子特别强健有力一只优秀的阳澄湖大闸蟹能在40~60度角的玻璃上行走自如拿一块玻璃,倾斜四十五度角照样撑起八腿,高举双戈,活动自如▲阳澄湖大闸蟹——螃蟹界的健身达人内幕三:味道好、营养高全靠养出来/Good taste, high nutrition 品尝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时不需要蘸任何配料只需要单纯品味蟹肉的鲜美就已甘甜无比,满嘴清香蟹黄入口细腻柔滑用舌尖轻轻抹开鲜香浓郁直冲脑门那支支饱满,丝丝分明的蟹腿肉实在是太诱人了▲阳澄湖大闸蟹,品尝一次,回味一年阳澄湖大闸蟹不仅鲜盖百味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比其他肉类产品的蛋白质更易吸收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含量远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阳澄湖大闸蟹能成为蟹中之冠离不开蟹农的辛勤养育蟹农每天起早贪黑观察螃蟹的饲料吃了多少检查水质和水草有没有什么变化然后每两天投喂一次食物只用冰鲜鱼、虾、玉米、螺蛳等天然食料其中螺蛳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天然有机的食物链让阳澄湖大闸蟹过得健康又滋润▲给大闸蟹投喂冰鲜鱼,可以提升蟹的口感风味,增加营养▲蟹农们起早贪黑的忙碌,而且养殖成本也是相当不菲内幕四:洗澡蟹没了假蟹依然存在/Yangcheng Lake itself is a kind of scarcity“洗澡蟹”指的是将外地蟹放入阳澄湖养一段时间,再冒充阳澄湖大闸蟹高价卖出不过现在市面上基本没有洗澡蟹了因为把活蟹从一水域捞到另一个水域不仅运费高而且存活率低,得不偿失现在不法蟹贩的操作一般是:用刷子把苏北大闸蟹的蟹肚刷白戴上蟹扣之后直接在阳澄湖发货不法商贩只需付出每个蟹扣0.8-1元不等就能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赚取巨额的差价▲吃上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是每一位爱蟹之人的梦想原产地直发观想堂·和宴严选/Origin direct and Strict election 为了让大家吃上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我们深入阳澄湖大闸蟹核心产区精挑细选丰腴饱满的阳澄湖大闸蟹确保每一只蟹都鲜活生猛▲观想堂团队深入阳澄湖养蟹基地▲亲身见证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看,阳澄湖大闸蟹生龙活虎的向我们打招呼▲与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来个合影▲阿姨熟练的巧手,把每一只阳澄湖大闸蟹绑得结结实实每只蟹都有单独的“身份证”——蟹扣可溯源到产地、生长信息、出湖时间等信息▲观想堂团队在阳澄湖镇上演示蟹扣的验证方法▲阳澄湖大闸蟹的溯源系统,正品的保障让诚信的蟹农蟹工得到应得的收益让懂蟹爱蟹之人品尝到阳澄湖的真味观想堂将继续发现好物,分享美好让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阳澄湖大闸蟹的美丽传说
![阳澄湖大闸蟹的美丽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851c037f8e9951e79b89277d.png)
阳澄湖大闸蟹的美丽传说当着人类历史长卷,翻开二十一世纪己丑深秋新的一页时,这个脍炙人口的美食名吃,却被人们惊奇地发现,由阳澄湖当地乃至其他许多地方的蟹农,组合导演了怪闻连连的真假阳澄湖大闸蟹风云疑案,直接殃及这个名扬千古的中华美食优质品牌。
就在由这位威风凛凛的水族将军,引发的重重疑窦之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那一宗宗自古至今斑驳缤纷的传奇故事,更多看到的是一重重与人们饮食生活息息相关的佳肴美味,更多意识到的是如何以现代法制和高科技手段,珍惜并呵护万千年造福于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是毗邻“人间天堂”苏州,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昆山巴城名镇,风光秀丽的阳澄湖水面,闻名遐迩的大闸蟹故乡。
诸君若要问大闸蟹其名的来由,就让我们一起回眸远古以来一缕缕的美妙故事吧。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相传自史前,巴城的先民已经在世世代代勤耜稻菽,广播稼禾。
载载盼望人寿年丰,岁岁却屡遇八足双鳌之“夹人虫”为患,盘禾伤人若如虎狼。
及至夏禹治水,闻言,遂命巴解督工,夜晚营地举火照明。
是夜,水虫见亮光,突兀似紫云压城般群涌而至,众皆大畏大骇,片刻被鳌夹伤者甚多。
巴解设计谋除害,让人们在田边地头筑坝挖壕。
再燃火照明,水虫复来,急灌沸水防阻,虫皆被烫死,甲壳彤红,香味四溢,诱人垂涎。
巴解疑惑间品嚐,其肉质细、味鲜胜于百物,才知此虫原来是美食。
众人也争相饕餮,自此,害虫变为珍馐。
为感巴解敢为天下先之功,遂造字,“解”凌于“虫”之上,“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普天下脍炙人口的佳肴。
巴解因为民除害,又发现了天下美食,也就被人们誉为大智大勇开世间先河无畏精神的化身,筑祠塑像,万世流芳。
“大闸蟹”是怎么叫起来的阳澄湖蟹,或被人们普遍称为“大闸蟹”。
近现代文坛名人、苏州包笑天曾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大闸蟹”其名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
这些卖蟹人,一般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叫卖“闸蟹来大闸蟹”。
“闸”与“炸”谐音,人们惯常食蟹,多以水煮笼蒸,而后调姜末醋汁进食,这就是所谓的“炸蟹”。
说“大闸蟹”的几种由来
![说“大闸蟹”的几种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43f57fb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1.png)
说“大闸蟹”的几种由来黄俊飞在近代,江南一带的民间对昆山阳澄湖出产的清水蟹,有一个广泛流行的通俗叫法——“大闸蟹”。
以后,整个太湖流域一带的清水蟹都沿袭了“大闸蟹”的称呼,由于用书面表达时却有着“大煠蟹”、“大炸蟹”、“大闸蟹”、“大扎蟹”等不一样的文字,因此也就产生了各不相同的解释。
自古,江南太湖流域的蟹虽统称为湖蟹,但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不同地域的蟹从品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颇为古人称道的就有吴江紫须蟹、昆山蔚洲蟹、常熟潭塘蟹等数种上品的湖蟹。
明洪武《苏州府志》、正德《姑苏志》、嘉靖《昆山县志》等明清地方志书中都有记载。
其中尤以吴江汾湖紫须蟹为第一,早在宋时陆游《小酌》有诗句“团脐磊落吴江蟹”,说的就是吴江紫须蟹。
正德《姑苏志》书影,明正德元年刊本乾隆《吴江县志》书影《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等其时,阳澄湖的蟹大概还未被文人雅士、饕餮食客奉为上品。
到了清中期,在地方志书中才有阳澄湖蟹的记载。
乾隆《昆山新阳合志》有记载曰:蟹“今出雉城、阳城二湖中者,其味尤良”。
道光《昆新两县志》、同治《苏州府志》都说湖蟹“今则出阳城湖、商羊潭者为上”。
光绪六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说了具体:“湖蟹,青壳赤爪,在阳城湖者味最美。
”阳澄湖蟹甲壳青亮圆形硕大,螯上绒毛细密,闪闪犹如金色,且味甘甜美。
志书中说的阳城湖,即阳澄湖。
民国时期,阳澄湖又有写作洋澄湖、羊肠湖、羊场河。
据记载,清朝中晚期时的阳澄湖蟹虽已经逐渐称雄江南,但那时似乎并没有阳澄湖“大闸蟹”这样的冠名,而仍以“湖蟹”称之。
现在要了解“大闸蟹”这一称呼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从苏州地区较早有记载的“煠蟹”讲起。
清道光四年(1824年),苏州吴县人顾禄《清嘉录》问世,该书以一年十二个月为序列,记载了苏州及附近江南地区的节令习俗。
其卷十“十月”有“煠蟹”条,曰: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馈贶,或宴客佐酒。
有九雌十雄之目,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
蟹八件让我们真正的做到“品味”与“仪式”完美结合
![蟹八件让我们真正的做到“品味”与“仪式”完美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f78c196caf1ffc4ffe47acbe.png)
蟹八件让我们真正的做到“品味”与“仪式”完美结合大家在吃阳澄湖大闸蟹的时候是希望自己优雅的吃呢还是狼吞虎咽呢,这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蟹八件。
蟹八件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我想问大家的就是你们吃大闸蟹的时候是怎么吃的,是以霸蛮的吃法干掉螃蟹的。
对一般的肉蟹,是双手抓,大口嚼,或吸汁,或嚼肉,或咀蟹黄。
遇到更横行的大闸蟹,就要拿起武器了,锤子、刀子、钳子统统上阵呢?还是用现在的食蟹工具即蟹八件温尔儒雅的吃完整个大闸蟹?其实不仅仅大闸蟹的饮食文化很悠久,有蟹就会有蟹工具的吃出现。
大闸蟹食用工具的历史轨迹也需要我们去了解,这样才算真正了解了蟹文化。
食蟹文化与食蟹工具的描述,最早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魏晋时代。
从《世说新语》“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言语中,可知魏晋时代已把食蟹当做一件风雅事,但是那时吃蟹全靠手和牙齿,手和牙齿代替食蟹工具。
随着大家食蟹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家对食蟹有更多的期待。
于是在明代,苏州一位名叫漕书的人发明了食蟹工具,他创造的锤、刀、钳三件,既能对付蟹壳,又能让人把蟹吃得干净,大受欢迎,众人不断完善下,食蟹工具种类逐渐增多。
在明代美食书籍《考吃》中也有关于食蟹工具的记载,共有锤、镦、镊、斧、匙、叉、刮、针8种,“蟹八件”因此得名,后来剪刀代替了针。
食蟹工具被发明之后,每到金秋时节,品蟹除了饮食享受上的追求,更具有了仪式感和文化意义,流传至今。
古人食蟹多是湖蟹,重三两以上者称大闸蟹,蟹八件主要用来拆解闸蟹。
事实上从明代到清末,食蟹工具越造花样越多,有十件、十二件,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竟多达六十四件,其主要目的是让官宦富商、文人墨客吃出情趣,品出风雅。
民初后,随着时代变迁,蟹八件花样逐渐减少。
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北平前门外正阳楼吃蟹,就只有小木槌、小木垫等三四件。
近年来民间传统工艺复苏,蟹八件重新流行开来。
古时食蟹工具一般用熟铜制作,考究的用白银制作,晚清时苏州大户人家女儿的嫁妆中则往往有一套金制的蟹八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澄湖大闸蟹蟹八件的由来
金秋十月,正是江南吃蟹的旺季。
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杭沪宁俗称“蟹八件”。
上海的蓝翔先生慕名收藏蟹八件,六七年中几乎跑断腿,依然不见芳踪。
不过收藏者总有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一天蓝翔先生在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地摊上突然发现一堆铜器,眼睛为之一亮,没有露出“求贤若渴”之态,不然摊主会狠敲竹杠,虽然如此,蓝翔先生还是以500元成交。
据《考吃•食蟹》载:“吃蟹开始讲究,是在明代,明代有能工巧匠发明了一套小巧玲珑的食蟹工具,初创时共有锤、镦、钳、匙、叉、铲、刮、针八件,故称蟹八件。
”
蓝翔先生收藏的仅锤、镊、匙、刮、钩、斧、箸七件,缺镦,为觅镦他又寻找了大半年。
一次友人约蓝翔先生去南京欣赏他收藏的瓷器,顺便到朝天宫古玩市场觅宝,说来也巧,偶然在地摊上发现比银圆大一点的厚铜饼,遂购之带回上海。
真巧,无论式样、铜色和阳澄湖大闸蟹蟹七件一比,工艺风格皆和谐统一,能在六七年中凑齐梦寐以求的蟹八件,真乃天助也。
1996年国庆节,常州举办古今工艺美术收藏展,蓝翔先生应邀赴常州参展。
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遗孀夏依乔见了展柜中的蟹八件,蛮有兴致地说:“很久没见到这赏菊食蟹的工具了,现在却成了收藏品……”夏老太太话音未落,一位参观的女士向蓝翔先生提出转让“蟹八件”的要求。
然而,他千方百计苦苦寻觅将近十度春秋的藏品,怎会忍痛割爱呢?
人家说,收藏靠缘分,三年前有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听说蓝翔先生收藏了清代蟹八件,即将他家传的铜蟹转让。
这真是锦上添花,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老古话。
2013年,送礼就送阳澄湖大闸蟹礼券,有面子、上档次,送的出手、送的放心!而且购买也方便,一个电话,阳澄湖大闸蟹礼券就送上门了。
当别人还是提着大包小包去送礼时,您一张阳澄湖大闸蟹礼券就OK了,潮流、时尚。
送礼送阳澄湖大闸蟹礼券,意旨好,2013年送礼,就是要送健康、送绿色、送环保......送礼也要跟国风接轨,这样,才算走在潮流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