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米路宽30m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30m箱梁通用图设计计算书
30m组合箱梁上部结构计算书Ⅰ、设计资料和结构尺寸 (2)一、设计资料 (2)二、结构尺寸 (3)三、箱梁的横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4)Ⅱ、荷载计算 (5)一、电算模型 (5)二、恒载作用计算 (6)三、活载作用计算 (6)四、内力组合 (8)Ⅲ、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和布置 (10)一、截面钢束的估算与确定 (10)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0)三、预加应力后荷载组合(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组合) (11)Ⅳ、普通钢筋配筋估算 (11)一、截面普通钢筋的估算与确定 (11)二、普通钢筋的布置 (11)Ⅴ、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2)一、结果显示单元号的确定 (12)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12)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5)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7)一、电算应力结果 (17)二、截面抗裂验算 (19)Ⅷ、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20)一、混凝土最大拉应力 (20)二、受拉区预应力钢筋最大拉应力 (20)三、最大主拉应力计算 (21)四、压应力计算 (23)Ⅸ、结论 (23)Ⅰ、设计资料和结构尺寸一、设计资料1.标准跨径:30.0m;2.计算跨径:边跨29.24m,中跨29m;3.桥面宽度:全宽2×(0.5+11.5+0.75)+0.5=26m;净宽2×11.5m;4.设计荷载:公路-I级;5.材料及特性(1)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横梁及现浇接头湿接缝混凝土均为C50。
6cm 调平层混凝土为C40,桥面铺装层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
(2)钢绞线:采用符合GB/T 5224-1995技术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
(3)非预应力钢筋:采用符合新规范的R235,HRB335钢筋。
凡钢筋直径≥12毫米者,采用HRB335(20MnSi)热轧螺纹钢;凡钢筋直径<12毫米者,采用R235钢。
(4)钢板应符合GB700-88规定的Q235钢板。
30箱梁模板计算书
目录30m预制箱梁模板计算书 (2)一、工程概况 (2)二、预制箱梁模板体系说明 (2)三、箱梁模板力学验算原则 (2)四、计算依据 (3)五、箱梁模板计算 (3)4.1 荷载计算及组合 (3)4.2 模板材料力学参数 (7)4.3 力学验算 (8)4.3.2 横肋力学验算 (9)4.3.3 竖肋支架验算 (10)4.3.4 拉杆验算 (11)30m预制箱梁模板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呼和浩特市2012年南二环快速路工程二标段,在2013年5月份进场施工。
原设计为3km整体现浇,考虑到整体现浇工期长,前期投入大,经项目部前期策划,变更为装配式30m预制箱梁,预制部分梁长为29.4m,梁高为1.6m,设计图纸为国家标准通用图,移梁采用兜底吊,预制数量为1327片,采用预制厂集中生产。
二、预制箱梁模板体系说明箱梁模板分为底模、侧模、芯模三部分,底模焊接在预制台座上,台座设计时需考虑箱梁在预制过程中分阶段受力状态,即:浇注时,底座承受箱梁混凝土自重下的均布力;在预应力张拉后,台座承受箱梁两端支点的集中力。
所以在台座设计时,需在台座两端设置扩大基础来满足集中荷载形式下的承载力需要。
内模在箱梁预制过程中承受腹板混凝土侧向力以及顶板混凝土竖向力,侧模承受底腹板混凝土侧压力。
箱梁侧模承载箱梁外露面混凝土的重量,混凝土侧压力向外传递顺序为:面板→横肋→纵肋→拉杆。
三、箱梁模板力学验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强度)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刚度)控制;2、根据侧压力的传递顺序,先后对面板、横肋、纵肋支架、拉杆进行力学验算。
3、根据受力分析特点,简化成受力模型,进行力学验算。
四、计算依据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五、箱梁模板计算图4.1 箱梁外模构造尺寸图模板说明:30m预制小箱梁中心梁高1.6m,侧模面板厚5mm,横肋采用1cm铁条,间距40cm;竖肋及支撑架采用10cm槽钢通过横向焊接而成,间距为75cm;上下对拉杆采用27mm圆钢。
30米边跨内边板计算书
箱梁砼方量计算书(30m边跨内边板)依据《6车道30m组合箱梁通用图》、《8车道30m组合箱梁通用图》及相关文件对30m边跨内边梁的砼方量进行计算。
一、各断面积计算计算原理:先当宽2.85m、高1.6m的箱梁为实体,再扣除空心部分。
计算过程中部分尺寸取平均值。
S=2.85×(1.576+1.633)/2=4.573m21、计算腹板为25cm的箱梁横断面积1、扣除两边空心部分,一共计算3个梯形面积,一个三角形面积。
a1=0.175mb1=0.175+0.192=0.367mh1=0.063mS'1=(0.175+0.367)/2×0.063=0.017m2b1=0.367mc1=0.175+0.192+0.333=0.7mH1=1.333mS2=(0.367+0.7)/2×1.333=0.71m2a1’=0.808mh1’=0.086mS3=0.808×0.086/2=0.035a1’=0.808mb1’=0.808+0.342=1.15mH1’=1.367mS'4=(0.808+1.15)/2×1.367=1.338m22、扣除中间空心部分,一共计算2个梯形面积c2=1-0.25×2+0.25/4×2=0.625mb2=0.625+(1.6-0.18-0.25-0.07)/4×2=1.175m H1=1.6-0.18-0.25-0.07=1.1mS5=(0.625+1.175)/2×1.1=0.99m2b2=1.175ma2=1.175-0.15×2=0.875mh2=0.07mS6=(1.175+0.875)/2×0.07=0.072m2S1=4.573-0.017-0.71-0.035-1.338-0.99-0.072=1.411m2 2、计算箱梁张拉端断面面积S2=1.411-0.25×1-0.25×0.25/4=1.145m23、计算腹板为18cm的箱梁横断面积1、扣除两边空心部分,一共计算2个梯形面积。
30m小箱梁模板计算书Word 文档
30m 小箱梁模板计算书(一)设计原始数据1、模板材料:面板:5mm ;连接法兰:-80×12;横肋:[8#;桁架:槽钢组合(详见图纸)。
2、 桁架最大间距为800mm 一道。
3、施工数据:上升速度V=2.8m/h ;混凝土初凝时间:t o =3h 。
(二)模板侧压力计算F=0.22γc t o β1β2V 1/2其中:γc 为混凝土重力密度,γc =26kN/m 3;t o 为混凝土初凝时间;β1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1 ; β2为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1.15。
计算得:F=0.22*26*3*1.1*1.15*2.81/2=36.32kN/m 2。
考虑可能的外加剂最大影响,取系数1.2,则混凝土计算侧压力标准值:F 1=1.2*36.32=43.58 kN/m 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取6 kN/m 2,并乘以活荷载分项系数1.4。
F 2=1.4×6=8.4 kN/m 2侧压力合计:F 3= F1+ F2=43.58+8.4=51.98 kN/m 2 1.面板强度、刚度验算竖肋间距为0.8米,横肋间距为0.3米 计算跨径l=0.3米取板宽b=1米,面板上的均布荷载qq=F 3×l=51.98×1=51.98 kN/m考虑到板连续性,其强度、刚度可按下计算: 最大弯矩:M max =2101ql =0.1*51.98*0.3*0.3=0.468KN.m 截面系数:W=3622106006.016161m b -⨯=⨯⨯=δ最大应力:MPa MPa W M 215][7810610468.063max max =<=⨯⨯==-σσ强度符合要求刚度验算:mm mm EIql f 5.187.01012006.0110101.21283.01098.511283365434max <=⨯⨯⨯⨯⨯⨯⨯⨯==刚度满足要求。
(完整word版)30m简支箱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一、主要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2、桥面宽度:3m人行道+0.25m路缘带+2x3.5m车行道+0.5m双黄线+2x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3m人行道=21m3、荷载等级:汽车-80级4、设计时速:30Km/h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6、设计基准期:100年二、计算依据、标准和规范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三、计算理论、荷载及方法1、计算理论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2012软件计算。
2、计算荷载(1)自重:26KN/ m3(2)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层+8cm钢筋混凝土铺装(3)人行道恒载:20KN/ m(4)预应力荷载:采用4束5φs15.2和6束4φs15.2 fpk=1860MPa钢绞线,张控应力1395MPa。
(5)汽车荷载: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内部道路,通行的重车较多,本次设计考虑《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汽车-80级,计算图示如下:根据图示,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2条考虑。
(6)人群荷载:3.5 KN/ m2(7)桥面梯度温度:正温差:T1=14°,T2=5.5°负温差:正温差效应乘以-0.53、计算方法(1)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以此来建立模型。
(2)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架梁阶段、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二期恒载阶段、收缩徐变阶段。
(3)进行荷载组合,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内力和位移。
(4)根据规范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
按照A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范的各项规定。
四、计算模型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共划分为273节点和448个单元。
30m预制箱梁二期恒载计算书_secret
关于L=30m预制箱梁二期恒载计算
L=30米二期恒载计算
1、砼重量75.97 m3×2.5t/ m3=189.93t
2、沥青混凝土重量12.90 m3×2.3 t/ m3=29.67t
3、钢筋等重量10622Kg=10.62t
合计:230.22t
每片箱梁二期恒载承重230.22t/4=58T
L=30m箱梁压载后观测步骤如下:
1、先观测箱梁:从预制那天至今挠度是多少?
即L/4、2L/4、3 L/4点的挠度值记录
2、视起拱度多少而定加载数量
10t、15t、20t……58t
同样观测L/4、2L/4、3 L/4点的挠度值记录
3、观测该三点挠度值决定加载多少?
4、从现在预制开始至10月末为预制期
5、从2011年11月12月;2012年1、2、3、4、5月末为止大约7个月后可以架梁。
6、在此期间每15天观测一次,视情况决定加载多少?
L=30米预制箱梁预压计算书
高速总监办
2011年8月29日。
3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一.设计规范及参考文献(一)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041-89)(四)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1-89)(五)石家庄铁道学院《GFJT-40/300拆装式架桥机设计计算书》(六)梁体按30米箱梁100吨计。
二.架桥机设计荷载(一).垂直荷载=100t梁重:Q1=7.5t(含卷扬机)天车重:Q2吊梁天车横梁重:Q=7.3t(含纵向走行)3主梁、桁架及桥面系均部荷载:q=1.29t/节(单边)1.29×1.1=1.42 t/节(单边)0号支腿总重: Q=5.6t4=14.6t1号承重梁总重:Q52号承重梁总重:Q=14.6t6=7.5+7.3=14.8t纵向走行横梁(1号车):Q7纵向走行横梁(2号车):Q=7.5+7.3=14.8t8梁增重系数取:1.1活载冲击系数取:1.2不均匀系数取:1.1(二).水平荷载1.风荷载a.设计取工作状态最大风力,风压为7级风的最大风压:=19kg/m2q1b. 非工作计算状态风压,设计为11级的最大风压;=66kg/m2q2(以上数据参照石家庄铁道学院《GFJT-40/300拆装式架桥机设计计算书》)2.运行惯性力:Ф=1.1三.架桥机倾覆稳定性计算(一)架桥机纵向稳定性计算架桥机纵向稳定性最不利情况出现在架桥机悬臂前行阶段,该工况下架桥P 5= P6=14.8t (天车、起重小车自重)P7为风荷载,按11级风的最大风压下的横向风荷载,所有迎风面均按实体计算,P7=ΣCKnqAi=1.2×1.39×66×(0.7+0.584+0.245+2.25+0.3+0.7+0.8+1.5)×12.9=10053kg=10.05t作用在轨面以上5.58m处M抗=43.31×15+14.8×(22+1.5)+14.8×27.5+14.6×22=1725.65t.mM倾=5.6×32+45.44×16+10.05×5.58=962.319t.m架桥机纵向抗倾覆安全系数n=M抗/M倾=1725.65/(962.319× 1.1)=1.63>1.3 <可)(二) 架桥机横向倾覆稳定性计算1.正常工作状态下稳定性计算架桥机横向倾覆稳定性最不利情况发生在架边梁就位时,最不利位置在1号天车位置,检算时可偏于安全的将整个架桥机荷载全部简化到该处,计算简图如图图2P1为架桥机自重(不含起重车),作用在两支点中心P1=43.31+45.44+7.3×2+14.6×2=132.55 tP2为导梁承受的风荷载,作用点在支点以上3.8m处,导梁迎风面积按实体面积计,导梁形状系数取1.6。
30m箱梁张拉计算书
神木市沙峁至贺家川公路改建工程LJ-2标段窟野河大桥3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编制:审核:2019年5月20日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2章张拉力计算 (2)第3章张拉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14)第4章张拉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 (16)第1章工程概况本计算书适用于神木市沙峁至贺家川公路改建工程LJ-2标段。
3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主梁由预制C50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和现浇砼桥面组合而成后采用张拉预应力施工,预应力钢铰线,符合采用标准(GB/T 5224-2003)公称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1860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锚具采用M15-4、M15-5型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
钢绞线采用符合GB/T 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Φs15.20,钢绞线的面积Ap=140mm 2,钢绞线的标准强度fpk=1860MP a,松弛率ρ=0.035,弹性模量E p=1.95×105Mpa。
松弛系数ξ=0.3,管道摩擦系数μ=0.2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根据设计要求,配备YDC-1500千斤顶4台,压力表四块,上述设备均应在法定权威机构进行标定。
施工要求1、预应力施工需计算书经审批且监理工程师在场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张拉作业施工。
2、当气温低于+5℃或超过+35℃时禁止施工。
3、箱梁的砼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得90%,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5%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采取两端对称同时张拉,每次张拉一束钢绞线,张拉前应检查预应力钢束是否在管道内移动正常,张拉顺序为不少于7天且锚下砼达90%设计强度。
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
4、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方法采用伸长值和张拉控制应力,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量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停止施工。
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30m箱梁模板计算书
精心整理中铁三局五公司右平项目30m箱梁模板计算书山西昌宇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2015年11月21日30米箱梁模计算书本工程所用30m箱梁,梁底模板直接采用混凝土台座,不再另行配置底模板。
1.砼侧压力计算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F=0.22γc tβ1β2V1/2F=γcH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m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
此处取1.15,F=0.22γc tβ1β2V1/2.081/2=24kN/m2F=γcH=26x1.4=36.4kN/m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kN/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kN/m2,取为35kN/m2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2.面板验算(6mm钢板)最大跨距:l=300mm,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8=28KN/m。
D为背杠的间距弯矩:Mmax=0.1ql2=0.1x28x0.32=0.252KN.m惯性距:I=1.0416cm4截面系数:W=4.166cm3应力:ó=M/W=0.252KN.m/4.166cm3=60.48N/mm2<fm=215N/mm2满足要求跨中部分挠度ω=0.677ql4/(100EI)=0.677x(35x0.8)x3004/(100x2.1x105x1.0416x104)=0.7mm<[ω]=1.5mm故满足要求3.横肋验算(8#槽钢)竖肋槽钢(8#)间距最大为l=300mm,其跨距等于横向背杠的间距为L=800mm。
毕业设计-等截面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结合软件辅助设计进行桥梁上部与下部的计算,上部结构运用 midas civil 结构分析软件协助 计算,下部结构主要运用到桥梁通 V7.78 辅助计算。
目录
1 概述 .............................................................................. 1 1.1 设计特点与思路 .................................................................. 1 1.2 设计资料 ........................................................................ 1 1.2.1 桥梁线型布置 .................................................................. 1 1.2.2 主要技术标准 .................................................................. 1 1.2.3 主要材料 ...................................................................... 1 1.2.4 施工方式 ...................................................................... 2 1.2.5 支座沉降 ...................................................................... 2 1.2.6 设计计算依据 .................................................................. 2 1.2.7 基本计算数据 .................................................................. 3 1.3 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拟定 .......................................................... 4 1.3.1 设计要点 ...................................................................... 4 1.3.2 桥梁结构图式 .................................................................. 4 1.3.3 上部结构截面形式及截面尺寸拟定 ................................................ 4 2 上部结构计算 ...................................................................... 7 2.1 模型建立......................................................................... 7 2.1.1 模型概况 ...................................................................... 7 2.1.2 施工阶段划分 .................................................................. 8 2.1.3 荷载工况 ...................................................................... 8 2.2 主梁计算 ........................................................................ 8 2.2.1 主梁内力计算 .................................................................. 8 2.2.2 预应力钢筋估算及布置 ......................................................... 20 2.2.3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 24 2.2.4 主梁截面强度验算 ............................................................. 29 2.2.5 抗裂验算 ..................................................................... 31 2.2.6 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 35 2.2.7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 40 2.2.8 挠度验算 ..................................................................... 43 2.2.9 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 44 2.2.10 锚下混凝土局部承压验算 ...................................................... 45 3 下部结构计算 ..................................................................... 47 3.1 设计资料 ....................................................................... 47 3.1.1 水文与地质资料 ............................................................... 47 3.1.2 桥墩尺寸与材料 ............................................................... 48
完整版9米路宽30m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桥涵通用图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构造(路基宽9.0 米,R=80m)计算书计算:汪晓霞复核:审察:二〇二〇年七月30m 连续箱梁下部构造计算(B=9m,R=80m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一、计算基本资料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2桥面净空:净 -8.0 米3汽车荷载:公路Ⅰ级,构造重要性系数4资料性能参数1)混凝土C30 砼:墩柱、墩柱系梁 ,主要强度指标: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 ,f tk=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 ,f td=弹性模量 E =4M pac2)一般钢筋a)HPB300 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f sk=3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 f sd=250MPa弹性模量E s=2.1x10 5MPab)HRB400 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f sk=4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 f sd=330MPa弹性模量 E =5M Pasc)HRB500 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415MPa弹性模量E s=2.0x10 5MPa5主要构造尺寸上部构造为 2×30m ~ 4×30m 一联 ,现浇连续预应力箱形梁。
每跨横向设 2 个支座。
桥墩墩柱计算高取10 、15 、17 米,直径、 1.6 米。
因无法预计各桥的实际部署情况及地形、地质因素,墩顶纵向水平力,分别按 2 跨一联、 3 跨一联、 4跨一联,墩柱取等高度及等刚度计算。
应用本通用图时,应依照本质分联情况,核实桥墩构造尺寸及配筋可否满足受力要求。
30米箱梁计算书
学校代码学号00863112分类号密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院、系鄂尔多斯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年级2008学生姓名韩志东指导教师年月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摘要:装配式箱型梁桥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八字原则,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公桥规》的规定,对Y河大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本论文提出三种不同的桥型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方案一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方案二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方案三为钢筋混凝土拱桥。
经由以上的八字原则以及设计施工等多方面考虑、比较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为推荐方案。
在设计中,桥梁上部结构的计算着重分析了桥梁在使用工程中恒载以及活载的作用力,采用整体的体积以及自重系数,荷载集度进行恒载内力的计算。
运用杠杆原理法、修正偏心压力法求出活载横向分布系数,并运用最大荷载法进行活载的加载。
根据所得内力,进行了梁的预应力钢筋估算,估算了钢绞线的各种预应力损失,并进行预应力阶段和使用阶段主梁截面的强度和变形验算、挠度的计算。
下部结构采用以钻孔灌注桩为基础的双柱式桥墩,并简要介绍了施工方案。
关键词: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内力、体系转换、预应力损失、验算、钻孔灌注桩、双柱式桥墩、预应力混凝土Assembly typ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Abstract:Prefabricated Box Beam Bridge Design in the "safe, economy, beautiful, practical" eight-character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and" the bridge" provisions, on the Y River Bridge for scheme selection and design.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different bridge type schem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scheme for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scheme for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T beam bridge, scheme three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arch bridge. Based on the character an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the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as the recommended scheme.In the design, the bridge upper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alyzes bridge in use of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force, the overall volume and weight coefficient, load collection degree of constant loa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method, modified excentral pressure method for live load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maximum load live load.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beam, th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estimation, estimation of loss of prestress, and prestressed phase and use phase of the main beam section of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deflection. The substructure adopts to bored pile based on double column pier,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Keywords: prestressed continuous box beam bridge internal force, system, conversion, prestress loss, checking, bored pile, double column pier, prestressed concrete目录总论 ............................................................................................................................................................... - 1 -1 概述 ................................................................................................................................................... - 1 -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概述......................................................................................................... - 1 -1.2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 - 2 - 第一章方案比选.................................................................................................................................... - 3 - 1具体方案比选..................................................................................................................................... - 3 -1.1 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方案................................................................................................. - 3 -1.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方案............................................................................................. - 3 -1.3 上承式刚架拱桥方案............................................................................................................. - 3 -2 方案比选 ........................................................................................................................................... - 4 - 第二章Y河水文设计原始资料及计算....................................................................................................... - 5 -1 设计原始资料.................................................................................................................................... - 5 -2 河段类型判断.................................................................................................................................... - 5 -2.1 稳定性及变化特点................................................................................................................. - 5 -2.2 河段平面图形......................................................................................................................... - 5 -2.3 断面及地址特征..................................................................................................................... - 5 -3 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的复核............................................................................................................ - 5 -3.1 根据地质纵剖面图绘出的河床桩号,绘制河流横断面图。
30m预制箱梁模板计算书
30m预制箱梁模板计算书目录 (3)一、工程概况 (3)二、预制箱梁模板体系说明 (3)三、箱梁模板力学验算原则 (3)四、计算依据 (4)五、箱梁模板计算 (4)4.1 荷载计算及组合 (4)4.2 模板材料力学参数 (7)4.3 力学验算 (9)4.3.2 横肋力学验算 (10)4.3.3 竖肋支架验算 (11)4.3.4 拉杆验算 (11)30m预制箱梁模板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呼和浩特市2012年南二环快速路工程二标段,在2013年5月份进场施工。
原设计为3km整体现浇,考虑到整体现浇工期长,前期投入大,经项目部前期策划,变更为装配式30m预制箱梁,预制部分梁长为29.4m,梁高为1.6m,设计图纸为国家标准通用图,移梁采用兜底吊,预制数量为1327片,采用预制厂集中生产。
二、预制箱梁模板体系说明箱梁模板分为底模、侧模、芯模三部分,底模焊接在预制台座上,台座设计时需考虑箱梁在预制过程中分阶段受力状态,即:浇注时,底座承受箱梁混凝土自重下的均布力;在预应力张拉后,台座承受箱梁两端支点的集中力。
所以在台座设计时,需在台座两端设置扩大基础来满足集中荷载形式下的承载力需要。
内模在箱梁预制过程中承受腹板混凝土侧向力以及顶板混凝土竖向力,侧模承受底腹板混凝土侧压力。
箱梁侧模承载箱梁外露面混凝土的重量,混凝土侧压力向外传递顺序为:面板→横肋→纵肋→拉杆。
三、箱梁模板力学验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强度)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刚度)控制;2、根据侧压力的传递顺序,先后对面板、横肋、纵肋支架、拉杆进行力学验算。
3、根据受力分析特点,简化成受力模型,进行力学验算。
四、计算依据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五、箱梁模板计算图4.1 箱梁外模构造尺寸图模板说明:30m预制小箱梁中心梁高1.6m,侧模面板厚5mm,横肋采用1cm铁条,间距40cm;竖肋及支撑架采用10cm槽钢通过横向焊接而成,间距为75cm;上下对拉杆采用27mm圆钢。
30米组合梁计算书
30⽶组合梁计算书30m组合梁结构计算书1 ⼯程概况上部结构采⽤1x30m简⽀组合梁结构,两侧⼈⾏道各3m,车⾏道15m。
上部结构由6⽚钢梁及混凝⼟桥⾯板组成,钢梁⾼度0.9m,混凝⼟桥⾯板厚度0.2~0.25m,钢梁宽度2m,钢梁之间距1.5m,梁顶设置1.5%横坡。
典型断⾯如图1-1所⽰。
图1-1 组合梁典型断⾯图(单位:mm)2 技术标准和设计依据2.1技术标准(1)桥⾯布置:3m⼈⾏道+15m⾏车道+3m⼈⾏道=21m全宽(2)设计车道数:双向4车道(3)桥⾯横坡:1.5%(双向坡)(4)荷载等级:城市-A级2.2设计规范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公路⼯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4、《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桥梁⽤结构钢》(GB/T 714-2000)9、《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3 主要材料及技术参数3.1钢材钢材采⽤Q345qE钢,其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714-2000的规定,弹性模量E=2.1×105Mpa,剪切模量G= 0.81×105MPa。
钢材容许应⼒见下表:表3-1 钢材容许应⼒表3.2混凝⼟桥⾯板采⽤C50混凝⼟,混凝⼟指标见下表:混凝⼟⼒学性能指标表4 组合梁上部结构纵向计算4.1计算⽅法与模型本计算采⽤桥梁博⼠3.3.0计算程序,对主梁进⾏容许应⼒计算。
根据刚接板梁法计算得出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见表4-1,以下验算是对最不利边梁(1#、6#梁)进⾏验算。
表4-1 各⽚梁横向分布系数表组合梁的整体分析采⽤弹性⽅法,组合梁计算模型和荷载应考虑施⼯过程的影响,混凝⼟硬化前,钢梁、混凝⼟桥⾯板、模板等⼀期恒载及施⼯荷载由钢梁承担;混凝⼟硬化后,桥⾯铺装、⼈⾏道等⼆期恒载及活荷载由组合梁承担。
部颁图30米小箱梁计算书
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1 标准及规范 (1)1.1.1 标准 (1)1.1.2 规范 (1)1.1.3 参考资料 (1)1.2 主要材料 (1)1.3 设计要点 (2)2 横断面布置 (2)2.1 横断面布置图 (2)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3)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 (3)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3)3.1.1 刚性横梁法 (3)3.1.2 刚接梁法 (7)3.1.3 铰接梁法 (10)3.1.4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法) (14)3.1.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7)3.2 剪力横向分布系数 (18)3.3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18)3.3.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18)3.3.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18)4 主梁纵桥向结构计算 (18)4.1箱梁施工流程 (18)4.2 有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19)4.3 计算程序 (20)4.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0)4.4.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20)4.4.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21)4.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1)4.5.1 抗裂验算 (21)4.5.2 挠度验算 (23)4.6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25)4.6.1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计算 (25)4.6.2 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26)4.6.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27)4.7 中支点下缘配筋计算 (29)4.8 支点反力计算 (29)4.9 其他 (30)5 桥面板配筋计算 (30)5.1 荷载标准值计算(弯矩) (30)5.1.1 预制箱内桥面板弯矩计算 (31)5.1.2 现浇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3)5.1.3 悬臂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5)5.2 荷载标准值计算(支点剪力) (37)5.2.1 预制箱内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7)5.2.2 现浇段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7)5.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8)5.3.1 预制箱内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8)5.3.2 现浇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0)5.3.3 悬臂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1)5.4 持久状况抗裂计算 (44)5.4.1 预制箱内桥面板抗裂计算 (44)5.4.2 现浇段桥面板抗裂计算 (45)5.4.3 悬臂段桥面板抗裂计算 (47)6 横梁计算 (49)6.1 跨中横隔板计算 (49)6.2 端横梁、中横梁计算 (53)7 附图 (51)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通用图计算书(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跨径组合5×30m(正交);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面宽度:(路基宽28m ,高速公路),半幅桥全宽13.5m , 0.5m(护栏墙)+12.0m(行车道)+ 1.0m 波型护栏)=13.5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条件Ⅱ类。
30米箱梁吊装计算书【范本模板】
30米箱梁安装计算书1、作业吊车30m箱梁吊装选用汽车吊吊装施工,桥梁横跨高速公路,地质条件较好,经处理后能满足汽车吊施工要求。
以30m箱梁为验算对象,边梁吊装重量为35。
4m3×2。
6t/m3=92。
04吨(1)本工程30m箱梁采用双机抬吊机作业。
(Q主+Q副)K≥Q1+Q2根据设计图纸计算中梁最重按92。
04吨,即Q1=92。
04吨,考虑索具重量Q2=2。
0吨,K为起重机降低系数,取0。
75.即:Q主+Q副≥125.39吨.(2)起重高度计算H≥H1+H2+H3+H4式中 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停机面至吊钩的距离;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停机面至安装支座表面的距离;H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取0。
2~0。
3m;H3-—绑扎点至构件起吊后底面的距离(m);H4-—索具高度(m),绑扎点至吊钩的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取H1=7米,H2=0。
2米,H3=0。
95米,H4取3米.选用起重机的起重高度H≥11。
15米,起重高度取11.5m。
(3)起重臂长度计算:l≥(H+h0-h)/sinα式中 l——起重臂长度(m);H——起重高度(m);h0--起重臂顶至吊钩底面的距离(m);h——起重臂底铰至停机面距离(m),本工程取1m;α——起重臂仰角,一般取70°~77°,本工程取70°。
l≥(11.5—1)/sin(70°)=11。
17.(4)吊车工作半径取6m,参考15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可得(Q主+Q副)K≥Q1+Q2,即(80。
3+80。
3)×0.75=120.45>94.04,所有综合考虑1)、2)、3)及起重机的工作幅度,选用两台150吨汽车吊满足施工要求。
12.0 29.829。
829.227。
7 24。
6 23。
3 21.8 21.3 17。
6 14。
0 21。
6 21.6 21。
6 21。
621.4 20.4 19.5 17。
毕业设计-等截面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3.1.3 荷载情况 ..................................................................... 49 3.2 原始数据 ....................................................................... 49 3.3 墩柱计算 ....................................................................... 50 3.3.1 柱顶截面内力计算 ............................................................. 50 3.3.2 荷载组合 ..................................................................... 52 3.3.3 柱顶截面配筋 ................................................................. 55 3.3.4 裂缝验算 ..................................................................... 56 3.3.5 柱稳定性验算 ................................................................. 57 3.4 桩基计算 ....................................................................... 57 3.4.1 桩顶截面计算 ................................................................. 57 3.4.2 地下水位截面计算 ............................................................. 62 3.4.3 桩长计算 ..................................................................... 66 3.4.4 土中最大弯矩计算 ............................................................. 70 3.4.5 桩身截面配筋计算与裂缝验算 ................................................... 72 3.4.6 桩身强度验算 ................................................................. 76 3.5 水平位移验算 ................................................................... 77 3.6 沉降验算 ....................................................................... 78
连续梁 下部结构计算书
**公路二期工程*大桥之五兆芳芳创作3×30m连续梁下部结构计较书1.工程概略桥梁上部为3×3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总宽度为12m,梁高为.主梁采取单箱双室断面,其中主梁悬臂长,尺度断面箱室顶板厚2m,底板厚m,腹板厚0.45m,中支点及边支点断面箱室顶板厚,底板厚,腹板厚,两断面间设长的突变段.混凝土主梁采取C50混凝土现场浇注,封端采取C45混凝土.主梁中墩采取两根直径圆柱,下接直径桩基,左侧中墩高7m,右侧墩柱高.主梁边墩采取盖梁+直径双柱中墩,下接直径桩基形式;中、边墩横桥向中心距均为.主梁边支点采取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中墩与主梁凝结.2.设计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尺度》(CJJ77—98);《公路工程技巧尺度》(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标准》(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根本设计标准》(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巧标准》(JTJ041-2000);3.静力计较3.1 计较模型由于主梁支撑中心与其中心线斜正交,且主梁平面根本为直线,因此成立平面杆系模型计较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桥梁内力及位移的计较均采取桥梁博士 3.0有限元程序进行,其中边支点仅采取竖向支撑,中墩底部采取弹性支撑,其支撑刚度按照m法计较(m0=×105kN/m4,K水平=×106kN/m,K弯曲=×107).按照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其计较模型见下图.主梁计较模型3.2 计较荷载结构自重及二期恒载盖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按26kN/m3计;二期恒载:8×1×25=kN/m;二期恒载算计:kN/m.汽车活载:汽车活载:采取公路Ⅰ级车道荷载,按3车道布载汽车冲击:正弯矩区0.273;负弯矩区0.37;偏载系数:1.15;车道折减系数:0.8.其它荷载体系温差: +30℃;-30℃;桥面日照温差: +14℃;-7℃(按标准模式加载);根本沉降:各墩柱取5mm;混凝土收缩、徐变:按标准计较3.3 主梁预应力钢束设置预应力钢束采取13×7φ5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其尺度强度为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1302MPa.主梁共安插三排钢束,每排安插6束.预应力钢束的整体安插见下图.主梁预应力钢束安插图钢束1输入信息钢束2输入信息钢束3输入信息3.4 墩柱计较结果中墩采取C40混凝土现浇,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各工况下,墩柱受力情况见下表.左中墩墩顶内力统计表左中墩墩底内力统计表右中墩墩顶内力统计表右中墩墩底内力统计表中墩各控制截面配筋验算见下表:中墩控制截面配筋验算表说明:墩柱斜截面抗剪强度由地震偶然组合(E2)控制,故此处不进行验算.从上表可以看出,墩柱配筋满足标准要求.4.结构抗震验算成立空间杆系模型,采取Midas/Civil 2006软件进行抗震相关计较阐发.其中主梁、横梁、墩柱、桩基、系梁均采取空间梁单元模拟,为简化计较,主梁边支撑仅考虑板式橡胶支座刚度,不再考虑边墩盖梁、墩柱、桩基与支座的刚度耦合.利用节点弹性支撑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其顺桥向、横桥向及竖向约束刚度采取m法计较(其中m0=2××105kN/m4,C z×106kN/m2).计较模型见下图.结构地震响应通过加快度反响谱阐发得到,其中模态组合采取CQC法.墩柱屈服弯矩、极限承载力及顺桥向横桥向容许位移通过静力弹塑性阐发得到,其中采取FEMA铰模拟墩柱塑性铰特性.3×30m连续梁计较模型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本桥抗震设防类别按B类考虑.按照蓥华大桥地质勘察陈述,桥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当地震加快度为,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为0.40S.设防目标:E1地震作用下,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持续使用;E2地震作用下,应包管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维持应急交通使用.按照抗震标准,本桥E1、E2作用均可采取SM/MM阐发计较办法.当抗震阐发采取多振型反响谱法,水平设计加快度反响谱S由下式(标准)确定:其中 max 2.25i s d S C C C A 式中:Tg —特征周期(s);T —结构自振周期(s);max S —水平设计加快度反响谱最大值;Ci —抗震重要性系数; Cs —场地系数; Cd —阻尼调整系数;A —水平向设计基当地震加快度峰值.反响谱拟合的相关参数见下表:E2地震作用加快度反响谱地震偶然荷载作用下(E1)结构内力见下图.地震偶然荷载作用下(E1)顺桥向最倒霉弯矩对应轴力地震偶然荷载作用下(E1)顺桥向最倒霉弯矩 地震偶然荷载作用下(E1)横桥向最倒霉弯矩对应轴力地震偶然荷载作用下(E1)横桥向最倒霉弯矩 地震偶然荷载组合(E1)下中墩各控制截面配筋验算见下表:中墩控制截面配筋验算表说明:墩柱斜截面抗剪强度由地震偶然组合(E2)控制,故此处不进行验算.从上表可以看出,墩柱配筋满足标准要求. E2地震作用下墩柱容许位移验算 .1 墩柱有效抗弯刚度计较由公式(B.0.1-2),墩柱截面屈服曲率φy 为:通过弹塑性阐发得到铰的根本铰属性,计较墩柱截面顺桥向及横桥向屈服弯矩My.墩柱截面顺桥向弯矩-位移曲线 墩柱截面横桥向弯矩-位移曲线因此墩柱塑性铰区域截面顺桥有效抗弯刚度:cy E φy eff M I ==7700277××107855(m 4)墩柱塑性铰区域截面有限刚度系数855/(π×4/64)=0.266墩柱塑性铰区域截面横桥有效抗弯刚度:cy E φy eff M I ==6125277××107680(m 4)墩柱塑性铰区域截面有限刚度系数680/(π×4/64)=0.211..2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计较按照上式,左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为,右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为..3E2作用下位移计较在E2地震作用下,墩柱顺桥向及横桥向最大位移见下图.E2地震作用下顺桥向位移(δXmax=cm)E2地震作用下横桥向位移(δYmax=cm).4墩柱容许位移计较按照标准条成立弹塑性阐发模型计较墩柱顺桥向及横桥向容许位移.墩柱顺桥向荷载位移曲线(△u=)墩柱横桥向荷载位移曲线(△u=).5墩柱容许位移验算E2地震作用下,墩顶的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位移按抗震标准第条计较,△d=Cδ.场地特征周期T g=0.4S,顺桥向结构自振周期T=>T g,查表6. c=1;横桥向结构自振周期9>T g.查表6. c=1E2地震作用下墩顶位移验算表(标准条)E2地震作用墩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1 墩柱顺桥向剪力设计值墩顶、底顺桥向潜在塑性区域极限弯矩图 因此,顺桥向墩柱塑性铰区域抗剪承载力设计值:5.8876590412.100+⨯=+=n s zc x zc c H M M V φ=2514kN .2 墩柱横桥向剪力设计值墩顶、底横桥向潜在塑性区域极限弯矩图 因此,横桥向墩柱塑性铰区域抗剪承载力设计值:5.810198103012.100+⨯=+=n s hc x hc c H M M V φ=2894kN .3 墩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由上述计较可知,墩柱塑性铰区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由横桥向控制,其承载力验算见下表.墩柱塑性铰区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表4.4.3 E2地震作用桩基强度验算E2地震作用下,桩基内力按标准条及其条文说明计较,由上述计较可知,桩基配筋由横向弯矩控制.E2地震作用下桩基最大内力E2地震作用下,桩基承载力验算见下表.桩基配筋验算表桩基箍筋加密区采取2根φ16HRB335钢筋,间距为10cm,对应桩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可满足标准要求.。
毕业设计 等截面连续箱梁 下部结构计算书
目 录1 概述 (1)1.1 设计特点与思路 (1)1.2 设计资料 (1)1.2.1 桥梁线型布置 (1)1.2.2 主要技术标准 (1)1.2.3 主要材料 (1)1.2.4 施工方式 (2)1.2.5 支座沉降 (2)1.2.6 设计计算依据 (2)1.2.7 基本计算数据 (3)1.3 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拟定 (4)1.3.1 设计要点 (4)1.3.2 桥梁结构图式 (4)1.3.3 上部结构截面形式及截面尺寸拟定 (4)2 上部结构计算 (7)2.1模型建立 (7)2.1.1 模型概况 (7)2.1.2 施工阶段划分 (8)2.1.3 荷载工况 (8)2.2 主梁计算 (8)2.2.1 主梁内力计算 (8)2.2.2 预应力钢筋估算及布置 (20)2.2.3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24)2.2.4 主梁截面强度验算 (29)2.2.5 抗裂验算 (31)2.2.6 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35)2.2.7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40)2.2.8 挠度验算 (43)2.2.9 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44)2.2.10 锚下混凝土局部承压验算 (45)3 下部结构计算 (47)3.1 设计资料 (47)3.1.1 水文与地质资料 (47)3.1.2 桥墩尺寸与材料 (48)3.1.3 荷载情况 (49)3.2 原始数据 (49)3.3 墩柱计算 (50)3.3.1 柱顶截面内力计算 (50)3.3.2 荷载组合 (52)3.3.3 柱顶截面配筋 (55)3.3.4 裂缝验算 (56)3.3.5 柱稳定性验算 (57)3.4 桩基计算 (57)3.4.1 桩顶截面计算 (57)3.4.2 地下水位截面计算 (62)3.4.3 桩长计算 (66)3.4.4 土中最大弯矩计算 (70)3.4.5 桩身截面配筋计算与裂缝验算 (72)3.4.6 桩身强度验算 (76)3.5 水平位移验算 (77)3.6 沉降验算 (78)1 概述1.1 设计特点与思路北华路上跨桥在北华路(顺德一环支线)上,跨越顺德一环主线,属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中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涵通用图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构造(路基宽9.0米,R=80m)计算书计算:汪晓霞复核:审核:二〇二二年四月第一部分基础资料一、计算基本资料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桥面净空:净-8.0米3汽车荷载:公路Ⅰ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4材料性能参数1)混凝土C30砼:墩柱、墩柱系梁,主要强度指标: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f tk=2.01MPa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f td=1.39MPa弹性模量E c=3.0x104Mpa2)普通钢筋a)HPB3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50MPa弹性模量E s=2.1x105MPab)HRB4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弹性模量E s=2.0x105MPac)HRB5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5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415MPa弹性模量E s=2.0x105MPa5主要结构尺寸上部结构为2×30m~4×30m一联,现浇连续预应力箱形梁。
每跨横向设2个支座。
桥墩墩柱计算高取10、15、17米,直径1.4、1.6米。
因无法预计各桥的实际布置情况及地形、地质因素,墩顶纵向水平力,分别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墩柱取等高度及等刚度计算。
应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实际分联情况,核实桥墩构造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受力要求。
本次验算不含桩基计算。
二、计算采用程序下部结构计算数据采用桥梁博士对上部结构的分析结果。
三、计算说明与计算模型1.计算说明计算中,外荷载数据取自上部结构电算结果。
2.桥墩计算模型根据上部箱梁计算所得相关数据,进行手工计算。
第二部分墩柱计算结果Ⅰ、墩柱计算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分别进行计算,一联两端为桥台,中间为双柱式墩桥台上设活动支座,桥墩墩顶均为盆式橡胶支座,一排支座为2个。
桥墩墩柱D1=1.4、1.6m。
经核算2X30米箱梁下部因水平力(主要是制动力、离心力)过大,采用双圆柱墩无法满足受力要求,故墩柱形式拟采用花瓶墩,不进行本次双圆柱墩计算分析。
经对3X30米及4X30米箱梁下部受力分析比较,以3跨一联下部构造双圆柱墩计算控制设计。
一、纵向水平力计算1、抗推刚度 1)桥墩墩顶刚度一联各桥墩刚度按等刚度计算,柱C30:E h1=3.00E+04MPa, I h1=πD 14/64; n=2(一个桥墩两个墩柱)墩顶抗推刚度K d 对盆式橡胶支座, 因橡胶块固定在钢盆中,Kz 可视为无穷大,则K=Kz ·Kd/(Kz+Kd)=Kd 。
总刚度∑K =2K一个桥墩墩顶抗推刚度见下表:一个桥墩墩顶抗推刚度表2、均匀温度影响力在各墩上的分配结构有效温度标准值:最高34℃,最低-3℃,结构合拢温度按15℃~25℃考虑∴计算温度上升Δ=34-15=19℃,计算温度下降Δ=25-(-3)=28℃,线膨胀系数0.00001温升时:C=0.00001×19=0.00019温降时:C=0.00001×28=0.00028结构为对称结构,所以上部结构不动点位于一联中间点,即三跨一联时x=30 m;温升影响力只与制动力组合,而温降影响力与制动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共同作用,故只计算温降影响力。
温降影响力在各墩上的分配如下:P1=P n-1=(x-30)KC一个桥墩(双柱)温降影响力表注:本表中P1值为绝对值,且均为边墩处数据。
3、汽车制动力在各墩上的分配制动力由设置固定支座的桥墩承担,其余桥墩上为活动支座,不考虑承受制动力。
1)汽车制动力(1)车道荷载标准值的10%;一联长按3×30m计算:一个车道产生制动力=(10.5×30×3+320)×0.1=126.5KN;(2)公路Ⅰ级汽车荷载制动力标准值限值:一个车道产生制动力=165 KN ∴一联汽车荷载制动力F三跨一联时:以按二车道计算:F z=制动力标准值×2车道=165×2=330 KN 制动力分配:F1=F2=Fz×K/ΣK=165KN4、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在各墩上的分配1)收缩应变εcs (t,t 0)= εcso [βs (t-t s )- βs (t 0-t s )] εcso =εs (f cm ) βRH()5.01201]/)()/(350/)([t t t h h t t t t t s s s s -+-=-β ()5.01020100]/)()/(350/)([t t t h h t t t t t s s s s -+-=-β t=365×5=1825d 按5年计算, t s =7d, t 1=1d, t 0=60d, f ck =32.4MPa , 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RH 按80%取,构件截面面积A=5558500mm 2,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u=21135.5mm ,构件理论厚度h=2A/u=526mm, h 0=100mm查《规范》附录C 表C.1.2: εcso =0.00031×ckf 4.32=0.00031, βs (t-t s )= 0.398 βs (t 0-t s )= 0.0465∴εcs (t,t 0)= εcso [βs (t-t s )- βs (t 0-t s )]=0.0001088 2)徐变应变φ(t,t 0)= φ0[βc (t-t s )- βc (t 0-t s )] βc (t-t 0)=[11/)(/)(t t t t t t s H s -+-β]0.3βc (t 0-t s )=[1010/)(/)(t t t t t t s H s -+-β]0.3t=5×365=1825d t 0=60d t 1=1d t s =7d,βH =150[1+(1.20RH RH )18]0h h+250=1417.4≤1500RH=80%,RH 0=100%, βc (t-t s )=0.8412,βc (t 0-t s )=0.2814加载龄期t 0=14 d ,查《规范》附录C 表C.2.2得φ0=1.9131×ckf 4.32=1.9131,φ(t,t 0)= φ0[βc (t-t s )- βc (t 0-t s )]=1.9131×(0.8412-0.2814)=1.071 由上部结构计算可得,上部结构施加预应力后的初始应变εs =σpc /E cs = 10.28/34500 = 0.000298∴徐变应变εcr =φ(t,t 0)εs =0.0003191 3)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在各墩上的分配T 1=T 2=(εcs +εcr )×(x-30)×K (式中x 详见均匀温变在墩上的分配)一个桥墩(双柱)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表注:本表中数据均为边墩处数据。
5、汽车荷载离心力在各墩上的分配离心力系数:127Rv =C 2=602/(127×80)=0.3543车辆荷载标准值:550KN以按二车道计算:汽车荷载离心力T =离心力标准值×2车道=0.3543×550×2=389.76KN 。
离心力分配:T 1=T 2=T ×K/ΣK=194.88KN 6、单根墩柱墩顶水平力汇总单根墩柱墩顶水平力=一个桥墩墩顶水平力/2单根墩柱墩顶水平力注:本表中数据均为边墩处数据。
纵向水平力对墩柱底偏心矩计入10cm支座垫石、9cm支座厚度,即h i=(H+0.19)m。
二、竖直力计算1.上部结构恒载查桥博上部结构计算结果得,上部结构恒载为左柱4560.5KN,右柱2526.7KN 。
2.下部结构恒载单根墩柱自重:P柱=πD12/4×H2×25(KN)单根墩柱自重单根墩柱恒载竖向力P恒= (P上恒/2×2+ P盖)/2+ P柱单根墩柱恒载竖向力3.汽车活载查桥博计算文件得,上构传来两列汽车活载引起的单根墩柱顶反力最不利值为:表中P汽max及P汽min未计冲击。
三、荷载组合1、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按规范JTG D60-2015第4.1.5条规定计算:1.0×[1.2×恒载+1.0×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1.4×汽车(含冲击力、离心力)+0.75×(1.4×制动力+1.4×温降影响力)]2、频遇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按规范JTG D60-2015第4.1.6条规定计算:1.0×恒载+1.0×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0.7×汽车+1.0×制动力+1.0×温降影响力3、准永久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按规范JTG D60-2015第4.1.6条规定计算:1.0×恒载+1.0×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0.4×汽车+0.4×制动力+0.4×温降影响力墩柱底荷载计算:竖向力P=∑P i纵向水平力H=∑H i弯矩M=∑P i e i+∑H i h i单根墩柱底荷载组合见下表。
基本组合(三跨一联)频遇效应组合(三跨一联)准永久效应组合(三跨一联)四、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墩柱为偏心受压构件; 关于墩柱内力的计算,其柱的计算高度参照英国BS5400规范取用,构件计算长度按l 0=1.3l 计算(l —墩柱顶面至桩在土中的假想固结点)验算公式:γ0N d ≤n u Af cd对本通用图,墩柱长细比l 0/i 均大于17.5,需考虑偏心矩增大系数η212000ζζ)(/130011η=hl h eζ1=0.2+2.7e 0/h 0≤1.0;ζ2=1.15-0.01l 0/h ≤1.0e 0-初偏心距,e 0=M/N; h 0-截面有效高度,h 0=r+r s ;h-截面高度,h=2r =D 1。
墩柱以偏心弯矩最大时情况控制计算。
(1)、墩顶至假想固结点的高度l(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表(三跨一联轴力最大墩柱)(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表(三跨一联轴力最小墩柱)五、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C1-钢筋表面形状系数,取1.0;C3-与构件受力性质有关的系数,圆形截面偏l0/2r≤14时取ηs=1.0;C2=1+0.5N l/N s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表(三跨一联轴力最大墩柱)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表(三跨一联轴力最小墩柱)l0=1.3 l(m)21.57 28.78 31.38主筋直径(mm) 25 28 28根数36 36 36 面积A s(mm2) 17672.4 22168.8 22168.8ρ=A s/πr20.01148 0.01103 0.01103a s0.055 0.055 0.055r10.59000 0.69000 0.69000β0.52759 0.53586 0.52679ρte0.02092 0.02307 0.02268 C2=1+0.5N l/N s 1.509 1.628 1.623偏心矩增大系数计算h(m) 1.4 1.6 1.6l0/h15.409 17.988 19.613ηs 1.101560906 1.152517594 1.177284717 σss (MPa) 77.150 66.532 74.004C(mm) 40 40 40W fk(mm) 0.07 0.07 0.08是否满足是是是故以三跨一联最不利情况控制配筋如下,即:H≤10m时,主筋采用3625;10m<H≤17m时,主筋采用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