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简略)一、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 148。
2、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二、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1、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2、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3、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
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BL100%,红色没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M80%。
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4、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
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
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
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后背不可散页明订。
裁切成品尺寸误差±1mm,四角成90°,无毛茬或缺损。
三、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本标准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1、眉首1.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1.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一、前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工作机构用于处理国家事务、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的文件。
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工作机构履行职责、管理社会事务、服务群众的一种重要工具。
因此,规范的公文格式标准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保障国家机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1. 文种,公文种类应当明确,包括公告、通知、批复、决定、命令、公函等。
2. 标题,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公文的内容。
3. 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应当准确无误,包括机关全称、机构代码等。
4. 正文,正文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层次清晰,表述准确、规范。
5. 签署,签署人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姓名、职务、签章,签署日期等。
6. 附件,如有附件应当明确标注,附件名称应当简明扼要。
7. 格式,公文格式应当规范统一,包括纸张规格、字号、字距、边距等。
8. 印制,印制质量应当清晰、整洁,不得有涂改、污损等情况。
三、公文格式的具体要求。
1. 公文标题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字体应当统一规范。
2. 发文机关名称应当包括机关全称、机构代码,排列顺序应当统一。
3. 公文正文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文字表述应当准确、规范。
4. 签署人的姓名、职务、签章、签署日期应当具体明确,不得有涂改、更改情况。
5. 如有附件,应当明确标注附件名称,附件格式应当统一规范。
6. 公文格式应当统一规范,包括纸张规格、字号、字距、边距等,不得有涂改、污损情况。
7. 印制质量应当清晰、整洁,不得有涂改、污损等情况,保证公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四、结语。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保障国家机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公文格式标准要求,规范公文的起草、印制和管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同时,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公文格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文起草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国家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编二000年十一月1 范围本范围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字 word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3.2 行 line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本标准以3号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文标准以2号字高度加2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的胶纸印刷纸或复写纸。
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公文用纸张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 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 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mm(不含页码)6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7 排版规格与印装要求7.1 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7.2 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7.3 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形式的严肃、整洁、统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标准由国家行政机关通用的公文用纸、公文各要素标识、公文排版、公文印刷、公文装订等部分组成。
第四条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毫米×297毫米)。
(一)公文用纸技术标准:一般为60克~80克的胶版印刷纸或者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左右;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二)公文版心规格:156毫米×225毫米(不含页码)。
(三)公文页边:公文用纸上白边为:37毫米±1毫米,下白边为35毫米±1毫米;公文用纸左白边为28毫米±1毫米,右白边为26毫米±1毫米。
第五条公文各要素划分为公文眉首、公文主体、公文版记。
第六条公文眉首标识规则:公文眉首为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为版心规格156毫米)以上的各要素,按排列顺序依次为: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名称、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等部分。
(一)公文份数序号:为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使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要标识秘密等级,使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要标识保密期限,使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三)紧急程度:如需要标识紧急程度,使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要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国家机关各种行政公文写作格式和范例则
国家机关各种行政公文写作格式和范例则国家机关各种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日常办公和决策中所使用的文件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份规范的行政公文不仅可以保证国家机关行政事务的顺畅进行,还可为管理者提供指导,为市民提供信息参考。
但是,要想写出一份规范、易读、明了的行政公文并不容易,因为行政公文需要严格遵守行文规范、格式等要求。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家机关各种行政公文写作格式和一些范例则。
一、普通公文普通公文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公文。
通常包括来文、去文、呈批件、请示报告、通知和命令等。
因此,普通公文的格式也分为六个部分。
1. 信头和签名:它位于公文的右上角,包括:机构名称、标题、发文时间、来文时间、编号、密级和紧急程度等。
2. 主体部分:公文的主体部分是指公文的正文。
正文会被分成多个部分,如开头、正文和结尾。
3. 呈批部分:委员会或者机关对该公文的意见和建议。
4. 校对部分:负责校对公文的人员和部门。
5. 签批部分:由某位分类主任或者领导批阅和签字,决定公文的下一步行动。
6. 发文码:它位于公文的最下面,代表公文的类型。
其范例如下:二、通知通知是一种正式公文,用于发布和通知机关的决定、事项或政策。
通知公文的结构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信头和签名:包括公文的发文机构、时间、编号、标题、密级和紧急程度。
2. 主体部分: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3. 收件人:指通知所涉及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机关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等信息。
4. 事由:通知公文必须说明通知的目的和原因,清楚的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5. 附件:通知和其他文件的相关材料。
其范例如下:三、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是一种行政公文,表示要求或者意见请求。
请示报告通常是公文的发起点,因为它可以触发其他组织和部门顺利执行领导和要求。
请示报告的范例如下:四、决定决定是行政机关的意见和决定,决定的公文形式也被称为决定书。
决定公文分为两个部分:公文头和主题部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 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 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五)成文时间
用汉字将年、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成文时间的标识位置见公 日标全; 写为“○”; “○” 文生效标识。 文生效标识。
(六)公文生效标识
1、单一发文印章 、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 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字 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 ,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 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签 发 人 版 记 的 位 置 线 发 时 间 附 注 生 效 标 识 间 文 时 公 文 成 件 附 反 印 的 和 中 关 记 机 版 发 印 送 词 抄 题 主
紧 急 程 度
发 文 字 号
发 文 机 关 标 识
秘 密 等 级 和 保 密 期 限
பைடு நூலகம்
公 文 份 数 序 号
眉 首
版 记
公 文 正 文 关 机 题 送 标 主 文 公
国家机关行政公文格式
国家机关行政公文格式一、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是国家机关用于办理政务、发布通知、传达意见、做出决策等活动的书面文件。
为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国家机关在公文的格式上有一定的规定。
以下是国家机关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1. 标题: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主题,不宜过长。
一般应采用黑体、居中字体,字号不宜过大。
2. 发文单位:发文单位应准确地表明主体单位的名称,一般在标题的下方居中处。
3.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短概括,一般在发文单位下方左对齐处。
4. :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应具体、清晰、简练。
按照公文的不同种类,的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5. 签章:签章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签章一般应在末尾右下角。
6. 主题词:主题词是对公文的主题进行标识,方便查阅和归档。
主题词一般应在签章下方左对齐处。
7. 附件:如果公文有附件,应在结束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二、公文的格式要求除了以上的基本要素外,国家机关行政公文还有一些格式要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格式要求:1. 页边距:公文的页边距应保持统一,一般为上、下、左、右各为3厘米。
2. 页眉、页脚:公文的页眉一般包括发文单位、主题词等信息,页脚一般包括页码和文档保存日期。
3. 字体:公文一般采用宋体作为的字体,标题、摘要等可以采用黑体加粗,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字体。
4. 段落格式:公文的段落应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距一般为1.5倍行距。
5. 表格格式:如果有表格内容,应按照表格的规范进行编排,并注明表序和表名。
6. 行文方式:公文应采用中文简明、明确的行文方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7. 平行文:在、对比等情况下,应使用平行文的方式,突出并列关系。
8. 语法规范:公文应遵循汉语语法规范,句子结构简练,用词准确,表达清晰。
三、其他注意事项1. 公文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语言。
2. 公文应尽量使用规范的词语和名词,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或模糊的词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范文
1、发文字号。
即公文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桃农信发〔2006〕1号),用3号仿宋体标注于版头下空2行红色横线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排印,上行文的在左侧排印,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
2、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
位于红色横线下方空2行排印。
用2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3、主送机关。
指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4、正文。
位于主送机关下方。
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第三层的“1.”不能写成(本文章来源于“ ”!)“1、”,即把小圆点写成顿号。
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层用“一、”,第二层可用“1.”。
在正文中,只能用仿宋、小标宋、黑、楷4 种字体,均用3 号字。
正文中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小标题用小标宋体字排印,第二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小标题用仿宋体排印。
除小标题之外的正文文字,有双文种的(既复合型公文),第一文种的正文用楷体字排印,第二文种的正文用仿宋体字排印。
5、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
序号后面用小圆点。
6、成文日期。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用汉字标注,“零”写成“0”,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4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
7、主题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全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编二000年十一月1 范围本范围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字 word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3.2 行 line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本标准以3号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文标准以2号字高度加2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的胶纸印刷纸或复写纸。
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公文用纸张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 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 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mm(不含页码)6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7 排版规格与印装要求7.1 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7.2 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标题及标识1.1 标题:在公文之前,顶格写明公文标题,居中书写,用三号黑体字。
1.2 标识:公文右上角注明分类标识及编号,一般采用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文种名称,例如: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编号为:X。
二、页眉2.1 页眉的位置在每页纸的上方,用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左侧栏位写有文件标识,右侧栏位写有页码。
2.2 文件标识包括公文类型、行文序号和发文日期。
2.3 页码从第一页开始编排,按照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制。
三、发文机关和日期3.1 发文机关应位于文件标识的下方,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体降低两号。
3.2 发文日期应位于发文机关的下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靠右书写,日期一般以年、月、日顺序。
四、4.1 行文格式: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行1行。
4.2 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居左书写。
4.3 内容以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述,段落之间要连贯、通顺。
使用条款或者项目时,应按照序号顺序编号。
五、署名5.1 署名一般分为文件起草单位、审核单位和签发单位。
5.2 须署名的公文一般需要签字和注明单位全称。
签字人的姓名一般位于全称之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5.3 署名单位应位于签字人姓名的下方,小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间距调整适宜。
六、附件6.1 附件一栏位于公文之后,小四号黑体字居中书写。
6.2 附件可以包括表格、图片、照片等,一般在附件下加注说明。
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以上述格式书写公文可以保持清晰、规范和统一。
在实际书写公文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公文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和灵活运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国家行政机关,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国家行政机关,格式)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第二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第三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第四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第五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更多相关正第一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1、排版规格:正用3号仿宋体字,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2、公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3、公正:主送机关名称下l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公如有附件,在正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正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正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公的发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6、发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在落款处不署发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日期。
成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l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时间,印章用红色。
7、主题词:“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8、抄送机关:公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第二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第一章总则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处理的管理机构。
第二章公种类一、与党委公种类相类同1、条例:2、规定:3、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整理课件
全称+文件 规范化简称+文件
发文机关标识字体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 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自 定,但一般不应大于22mm×15mm(高×宽)。
整理课件
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 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整理课件
平行文或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对于上行文中的请示,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整理课件
公文份数序号
了解公文的印制份数以及分发的范围和对象。如果文 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的时候,我们可以对照份数序号 看是否有遗漏或丢失。
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规定是带 密的公文必须编制。非密文件,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 要,也可以编制。
整理课件
2.秘密等级
如果公文涉及国家秘密,必须标识密级。 根据涉密程度可分别标识: 绝密、机密、秘密 对企业来说主要是商业秘密: 油商密★、油商密★★,油商密★★★
标识方法:用3号仿宋体字, 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 期下1行。
整理课件
集团公司规定:上报公文附注标识在成文(三)版记部分
版记指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 版记中各要素之间均加一条黑色反 线隔开,宽度于版心的宽度相同(156mm)。
在文件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字体设置是3号仿宋体字,回行时 要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整理课件
如果主送机关名称过多,或者是“决定”、“通报” 两类公文,按惯例主送机关名称都会移到版记位置, 具体在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整理课件
3.正 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详解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详解作为一种正式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在政府机构内部,而且在与外界的沟通中,公文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了实现公文的高效传递和准确表述,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要求,以期给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在纸张上方的位置设置页眉,一般包括机关全称、文件类型、文号和保密级别(非涉密文件可省略)。
页眉应采用居中对齐方式,字号要与正文相比稍大一些。
相应的,位于纸张下方的页脚应设置日期,也采用居中对齐方式,字号与正文相同。
二、封面的设计作为公文的外包装,封面在视觉效果以及信息呈现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封面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机关全称、文件类型、文件标题、发文日期和文号。
这些信息应该以清晰的字体和适当的大小展示在封面上,以便读者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三、标题的撰写公文标题是公文内容的简明概括,也是阅读者了解公文主题的重要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标题应尽量简洁明了,能够准确表达文档主旨。
此外,标题部分还可以设置副标题,以更好地说明公文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四、正文的组织结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正文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和章节进行组织,以确保信息的逻辑性和层次清晰。
一般而言,正文应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这三个主要部分。
其中,前言部分可以对公文的缘由和背景进行简要的叙述,正文部分是公文核心内容的详细阐述,结语部分是对正文要点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段落的设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段落设置要求与其他文本书写一样,应该采用首行缩进的方式。
此外,段落之间要通过适当的空行进行分隔,以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在正文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题注或附注,以增加文档的解释性和补充性。
六、署名和印章的规定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署名是表示公文发文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署名应放在公文的最后一部分,以明确发文机关的身份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 特殊情况说明: •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 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措 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 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 方法解决。
• 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使用排列 在前的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 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 发文字号之下4mm印一条与版心同宽的红 色反线(实际掌握发文字号只要不贴红色 反线即可)。
(6)签发人
• 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签发人姓名平行 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这时,发文字号不要居中。发文 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 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 签发人姓名。 • 如果有多个签发人,或者有的文件按规定,还需要标注 会签人,那么,发文字号应始终放在红色反线之上的最 后一行,文件主办单位的签发人要始终放在最上面的位 置;其他签发人或会签人在主办单位签发人之下按发文 机关标识的顺序排列,最后的签发人或会签人要与发文 字号同处一行平行排列;如果3行位置放不下,将红色 反线下移,但排列顺序和原则不变。发文字号和最后一 个签发人与红色反线仍保持4mm的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目录
1.份数序号(份号) 9.正文 2.密级和保密期限 10.附件 3.紧急程度(等级) 11.成文日期 4. 发文机关标识 12.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5.发文字号 13.附注 6.签发人 14.主题词 7.公文标题 15.抄送机关 8.主送机关 16.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1)份数序号(份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 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 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使用份数序号主要是有密级的公文。其作 用是便于机密文件的分发和回收,有利于提高 受文机关和阅读者的保密责任感。一旦出了问 题,也便于追查,明确责任归属。如发文机关 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数 序号。发文机关根据份数序号可以掌握每一份 公文的去向。因此,发文机关在发文和收文机 关在收文时,都要登记份数序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 (22mm×15mm)。
(5)发文字号(文号)
•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便于分类归档, 查找及引用。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 份和序号组成。其 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 用3号仿宋体字, 居中排布; 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 应标全称, 不要把“1999”简化为“99”, 用六 角括号“〔〕”括入, 不要用方括号“[]”或半 圆括号“()”。序号是发文的流水号, 一般都 按文件的形式统一编, 即是哪一个部门主办的, 只要是同一发文形式, 就要统一按顺序编号。序 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或001), 不加“第” 字。如 “苏府〔2001〕12号”, 表示江苏省人民 政府在2001年度内的第12号文。“粤府 办〔2001〕 2号”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1年度内
(12)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者签署人 姓名。
•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印章。一般情况除了 会议纪要之外, 不加印章视为无效。
•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只标成文日期。成文日期 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
(2)密级和保密期限
•
秘密等级就是公文内容涉密程度的等级。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
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我国
• 《保密法》将秘密等级分为: 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应根据公文内容恰当划 分密级,不能过宽或过严。“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 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国家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 受到严重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 害。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中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公文中标识公文的秘密等级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三种特殊格式及释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节选11 公文的特定格式11.1 信函式格式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
每行居中排28个字。
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
两线之间各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11.2 命令格式命令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命令”或“令”组成,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
命令标识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20mm,下边缘空2行居中标识标识令号;令号下空2行标识正文;正文下一行右空4字标识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2字标识签发人职务;联合发布的命令或令的签发人职务应标识全称。
在签发人签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分送机关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11.3 会议纪要格式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
其标识位臵同8.1.4,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
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
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条文释义节选ll 公文的特定格式11.1 信函式格式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
每行居中排28个字。
首页不显示页码。
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
发文字号臵于武文线下l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
发文字号下空l行标识公文标题。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或紧急程度,可臵于武文线下1行版心左边缘顶格标识。
两线之间其他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在制发机关公文的实践中,经常使用一种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而不标识“文件”二字的“信函式”公文,用于处理日常事务的平行文或下行文,而且使用频率很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公文正文格式(一)页边距(在页面设置)上边为37mm,下边为35mm,左边为28mm,右边为26mm。
(注:该公文格式页边距为双面打印时的设置,如果我们单面打印,可以把左右页边距都调整为27mm)(二)排版数据(在“页面设置”的排版)基础字号为3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三)正文各要素1.正文字号:均为3号方正仿宋简体(各级标题除外)。
2.各级标题字号:文件标题为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内题分四级:(1)一级标题为3号方正小标宋简体;例如:“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二级标题为3号方正黑体简体,居左前空2字排;例如:“(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3)三级标题为3号方正楷体简体,居左前空2字排;例如:“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4)四级标题为3号方正仿宋简体(可加粗处理),居左前空2字排。
例如:“(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四)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方正仿宋简体字标识“附件”两字,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序号数码后加圆点“.”例如: 附件:1.2.(五)页码(点击插入)页码为外侧设置,单页码在右,双页码在左,用宋体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标识,数字左右各放一条宋体4号“—”字线,并与数字间前后各空半个字。
(注:单面打印时,页码设置为页面底端居中)2.各级标题依次是:一、(二)1. (1),不允许类似:a ㈠①●这样的符号出现。
要注意各级标题的数字大小写和后面的标点符号。
(六)装订如果是双面打印,则选择左侧装订;如果是单面打印,则选择顶头装订,利于翻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前言为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体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效发挥公文的法定效力,反映政府机关工作质量和治理水平,公文格式的统一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印发了《关于发布的通知》(国发[2000]23号)。
《办法》第三章对公文格式作了详细规范。
《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办法》第十二条还对公文的用纸作了规定:公文(gong1wen2)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是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正式批准发布的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99新国标”),(xin1guo2biao1___)此标准已于2000年1月l日开始实施。
这是(rikaishishishi_zheshi)继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遵国务院办公厅指示发布GB/T9704-19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__yixiajian)称“88原国标”)国家标准试行以来,对该标准进行的第一次修订。
99新国标相对88原国标,在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公文用纸技术指标、装订要求、公文诸要素的字体字号、排布规则等方面作了大幅度调整,既体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又符合我国公文格式要求的实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公文格式上所遵从的统一规范。
99新国标正是为解决长期以来在公文格式的规范方面存在只有原则指导,而无详细要求的实际问题,通过标准的形式将公文格式中的每个细节要素根据科学实用的原则予以确定的。
这样可使从事公文处理的工作者在制作公文时有正确定量的科学依据,据此制作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的行政机关公文。
一、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幅面及版面尺寸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de0jiao1ban3yin4shua1zhi3huo4fu4yin4zhi3_zhi3zhang1b ai2du4)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文用纸的质量定量定在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是综合考虑了公文用纸的经济性和美观性。
公文用纸纸张白度的起源依据是根据与A等书写纸和胶版印刷纸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关于纸张白皮的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得来的。
横向耐折度≥15次是为了保证公文用纸的纸张不能太脆,必须保证一定的柔韧性。
不透明度≥85%是为了保证公文不使用透明度过高的纸张。
PH值为7.5-9.5是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行业标准DA/T111994《文件用纸耐久性测试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的。
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答应偏差见GB/T148。
军约是我喜欢的家园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l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l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二、公文中图文的颜色未作特别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行政机关的公文在一般情况下,除了发文机关标识、眉首的反线和发文机关印章为红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
三、公文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hao4fang3song4ti3zi4_)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晰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lmm。
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
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BLI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M80%。
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
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
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答应误差±4mm。
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后背不可散页明订。
裁切成品尺寸误差±1mm,四角成90”,无毛茬或缺损。
军营的气氛四、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公文的各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及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眉首包括下列要素:(baokuoxialieyaosu_)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序号、签发人、红色反线。
主体包括下列要素: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
版记包括下列要素: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其他要素、版记中的反线。
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gongwenfenshuxuhaoshijiangtongyi)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军绿是最美的颜色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
带有密级的公文才需要编制份数序号。
假如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数序号,如国务院文件都编有份数序号。
编份数序号的目的是正确把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和分发范围和对象。
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的时候,就可以对照份数序号把握其是否有遗漏或丢失。
发文机关根据份数序号可以把握每一份公文的去向。
因此,发文机关在发文和收文机关在收文时,都要登记份数序号。
编制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对编几位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至少应不少于两位,"1"为"01"军装是最美的衣裳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秘密等级是标识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种标志。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详细范围的规定分别标明“绝密”、“机密”和“秘密”。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
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中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公文中标识公文的秘密等级。
保密期限是对公文密级的时效加以规定的说明。
如公文制发单位能够知道保密期限,可按照国家保密局的要求在密级程度后标注保密期限,在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问用“★”隔开。
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时限的要求。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详细“特急”和“急件’的时间要求是多少,由各地行政机关主管自行确定。
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军人一身绿色军装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duiyixietedingdegongwenke)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约25mm。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约80mm。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
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应小于22mmX15mm。
联合行文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发文字号军约是我喜欢的家园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fa1wen2zi4hao4zai4fa1wen2ji1guan1)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合组成。
机关代字一般由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代字,第二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的代字。
年份用阿拉伯数码标出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是发文的流水号,一般都是按文件的形式统一编流水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签发人只有上行公文才需要标识签发人姓名,此时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会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红色反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儿时在兵的四周长大公文标题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及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家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位(zhusongjiguanwei)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haofangsongtizi)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标识主送机关时应标明主送机关的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
所谓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如“各市、县人民政府”军嫂的辛劳,军嫂的幸福公文正文公文正文紧(gongwenzhengwenjin)接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zi4_hui2xing2ding3ge2_shu3zi4)、年份不能回行。
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项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xingxianggebiaoshigongwendefawenzihaobingzaiqi)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需要明确的是,公文的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公文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
成文时间用大写汉字将年、月(yongdaxiehanzijiangnian_yue)、日标全;“零”写为“〇”;成文时间的标识位置见“公文生效标识”节。
公文生效标识公文生效标识是证实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