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经典小古文(孟子名篇)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告子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告子章句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告子章句上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
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全篇原文共20章,本书选14章。
【第一章】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原文】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
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4)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于年长。
②湍(tuan)水:急流的水。
③信:诚,真。
④就:趋向。
⑤颡(sang):额头。
【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
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
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第二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原文】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3)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三则
(6)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的思想,即“义” )
(7)安居而天下熄.( 战火熄灭 )
(8)父命.之( 训导 ) (9)与民由.之( 遵从 )
(10)贫贱不能移.( 改变 )
(11)威.武.不能屈( 指权势 )
(12)人恒.过.( 经常犯错误
)
(13)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
(7)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
(8)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
)
(9)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
2.一词多义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1)为乡是为焉身得死为而大不丈受夫乎
为正者
(做,采用 ) ( 为了 ) (是 ) ( 当作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比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2)于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4.词类活用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作名词,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
(2)丈夫之冠.也( 名词作动词,加冠,表示已经成年
)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
)
(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使……颠倒错乱 )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古__代__的__容__量__单__位________ 今义:计时的器具 (2)此之谓失其本.心. 古义:__本__来__的__思_想__,_即__“__义__”_______ 今义:本来的心愿 (3)此之谓大丈.夫. 古义:___有__志__气__、__有__作__为__的_男__子______ 今义:女子的配偶 (4)征.于色 古义:_征__验__,_表__现_____ 今义:走远路,征讨等 (5)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__用__这__些__办_法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孟子经典篇章
孟子经典篇章1. 《鱼我所欲也》哇塞,鱼可是我超爱吃的呀!就好像我喜欢的糖果一样,那叫一个美味!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买零食,我特别想吃鱼味的薯片,可小伙伴说那个不好吃,我就说:“鱼我所欲也,薯片亦我所欲也,为啥不能选鱼味的呀!”这就像孟子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就是想要鱼呀!观点:在面对选择时,我们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哎呀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太有道理啦!就像我们踢足球比赛,团结一心的队伍大家都愿意帮忙,而总是捣乱的队伍大家都不喜欢。
上次我们比赛,我们队互相帮助,好多人都来给我们加油,这不就是得道多助嘛!观点:做事情要遵循道义,才能得到更多支持。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就像我学习要是一直很轻松不努力,那肯定就不行啦!我有个同学平时不怎么认真,考试就考不好,这不是跟孟子说的一样嘛!有一次我提醒他要努力,他还不当回事呢,真让人着急!观点:不能贪图安逸,要有忧患意识才能进步。
4. 《寡人之于国也》哇哦,“寡人之于国也”,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班级呀,老师就像那个管理国家的人呢!有一次老师说要让我们班级变得更好,就像孟子说的治理国家要有好方法一样,老师也得有好办法来管理我们呀!观点:管理一个集体需要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5. 《富贵不能淫》哇呀,“富贵不能淫”,这就好像我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算再贵我也不能耍赖非要买呀!我记得有次看到一个超级贵的玩具车,我很想要,但是我知道不能乱要,这不就是富贵不能淫嘛!观点: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物质所诱惑。
6.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哎呀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像我要是想当班长,那肯定得先经历很多困难呀!有次老师让我组织活动,可难了,但我还是努力完成了,这是不是就是孟子说的那种锻炼呀!观点:想要承担重要责任,就得经历磨练。
7. 《以五十步笑百步》哈哈,“以五十步笑百步”,这就跟我和小伙伴跑步一样,我跑慢了一点,他就笑我,可他也没比我快多少呀!有一次我们比赛跑步,他就跑快了几步就笑话我,这多像以五十步笑百步呀!观点:不要嘲笑别人,其实自己也不怎么样。
孟子全文(上)
孟子全文(上)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你了解孟子吗?下文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孟子》全文,希望对大家学习国学经典有帮助!孟子,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
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小古文】《孟子》四则(教案+课件)配套
《孟子》四则(一)人物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元朝追封为“亚圣”。
(二)作品介绍《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一)老①吾老②,以及③人之老;幼④吾幼⑤,以及人之幼。
(《梁惠王上》)【注释】①老:动词,赡养,孝敬。
②老:名词,老人,长辈。
③及:这里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④幼:动词,抚养。
⑤幼:名词,子女,小辈。
(二)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①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离娄下》)【注释】①恒:经常,总是。
(三)故①天将降大任于是②人也,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④,空乏其身⑤,行拂乱其所为⑥,所以动心忍性⑦,曾益⑧其所不能⑨。
(《告子下》)【注释】①故:所以。
②是:这,这样的。
③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苦恼。
④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⑤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空乏,财资缺乏。
⑥行拂(fú)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⑦所以动心忍性:这样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⑧曾(zēng)益:增加。
曾,同“增”。
⑨能:才干。
(四)富贵不能淫①,贫贱不能移②,威武不能屈③。
此之谓大丈夫④。
(《滕文公下》)【注释】①淫:使……惑乱,迷惑。
②移:使……改变,动摇。
③屈:使……屈服。
④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文学常识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是________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________”。
小古文
孟母三迁原文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
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傍。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三人成虎原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孟子三则(精选五篇)
孟子三则(精选五篇)第一篇:孟子三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二篇:《孟子》练习三《孟子》练习三2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全文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9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所以才称他为‘文’呀.”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贤良啊,颜回.”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18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19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译文颜渊感慨地叹息说:“老师的学问和人德、仰望它愈益觉得高深莫测,钻研它愈益觉得坚不可破.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觉得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我们,用文化典籍开阔我们,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我们,想停止不学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了我的能力,好像有所成就独立站立.虽然想象老师那样去做,可是又不知道从哪入手了.”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彡也.”译文孔子说:“天气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2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仁的纲领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遵照您的话去做.”2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2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讲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人与附和而不是和谐.”27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28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译文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29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31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孔子说:“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掉了人;不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与他交谈了,这是失掉了语言.明智的人即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语言.”32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3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34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35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3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3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38 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教育人不分任何类别.”39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40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41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42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43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止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4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4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46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47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48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孟子小古文
一、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上》【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
河内地区遇到灾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看看邻国的政治,没有比我更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减少,我的百姓不增加,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
咚咚地敲响战鼓,兵刃相交,扔掉盔甲拖着武器就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二、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下》【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将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了。
等到他回来,他的朋友使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
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士师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说:“整个国家不能治理好,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看旁边说其他的事情了。
三、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译文】宋国有一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它的人,非常疲惫地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寡人之于国也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寡人之于国也【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含蓄,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文全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孟子三则原文
孟子三则原文《孟子》三则1【战国】孟子(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3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4有所不辟5也。
如使6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7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8耳。
9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10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2.得兼:同时获得。
3.苟得:苟且取得。
4.患:祸患,灾难。
5.辟:通“避”,躲避。
6.如使:假如,假使。
7.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8.勿丧:不丢掉。
9.蹴:用脚踢。
10.何加:有什么益处。
11.奉:侍奉。
12.本心:天性,天良,指“舍生取义”。
(二)富贵不能淫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恭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2志,与民由3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5,威武6不能屈7,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1.淫:使……扰乱。
2.得:实现。
3.由:实行。
《孟子》全文
《孟子》全文《孟子》全文及译注在线读前言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
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
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
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
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
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
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著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
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
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
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
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
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
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
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
孟子的全文
孟子的全文孟子的全文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你了解孟子吗?下文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孟子》全文,希望对大家学习国学经典有帮助!孟子孟子,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
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六年级国学《孟子》(心血之作)
《孟子》 爱心人人有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 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 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 掌上。
•
——《孟子·公孙丑上》
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 爱人人爱之
•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
•
——《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能改过译文
• 古代的君子贤士,有了过错就去改 正;现在的君子贤人,有了过错就放任 不管.古代的君子,就像日食和月食一 样,人民都能够看到他们(及其所作所 为);等到他们改正了自己的过错,人 民都仰慕他们.现在的君子,岂止是白 白的放任不管,并且还为这些过错寻找 开脱的理由。
译文
•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 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 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 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 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 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孟子》 非义宜速已
•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 今兹zi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
后已,何如?”
•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rǎng(偷)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 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
已矣,何待来年。”
•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 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 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 人皆有善心
孟子名篇15篇
孟子名篇15篇一、《尽心》孟子认为,“尽心”是做好事情的最高准则。
他认为,只要人们把自己的心思完全投入到任务中,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真正的成功。
二、《公孙丑》这篇文章里孟子教导人们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能够以尊重别人、善良待人、守信用为根本,才能够被众人尊重。
三、《国风》《国风》是孟子的一篇代表作,它讲述了天下国家安定和平之道,以及一个国家如何维护和平的方法。
四、《滕文公》这篇文章讲述了滕文公在政治上的智慧,孟子认为,政治的成功,除了要靠技巧,更要靠修养,必须坚持正义和善良,才能够取得成功。
五、《梁惠王》这篇文章讲述了梁惠王如何使用礼仪来统治天下,他告诉人们要尊重君主,尊重礼仪,善待老弱病残。
六、《离娄》这篇文章讲述了离娄如何善待老师,他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说明了敬老爱幼的普遍真理。
七、《八佾》这篇文章讲述了八佾舞的历史,他以舞蹈诠释了乐观、勇敢、坚韧的精神。
八、《大宗师》这篇文章讲述了大宗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政治难题,教众人智慧如何可贵。
九、《孟轲》这篇文章讲述了孟轲如何坚持他的信仰,不畏惧死亡,坚守正义,树立了一个坚强的榜样。
十、《鬼谷子》这篇文章讲述了鬼谷子的智慧,他学习天文历法,运筹帷幄,孟子教导人们要勤奋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十一、《慎独》这篇文章讲述了慎独如何服从礼仪,保持谦虚,不以自己的智慧自夸,孟子教导人们要有谦虚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
十二、《梁惠王·采药》这篇文章讲述了梁惠王如何采用善良和礼仪统治天下,他告诉人们要尊重老弱病残,崇尚善良。
十三、《梁惠王·治水》这篇文章讲述了梁惠王如何维护水资源,他教导人们要节约用水,把资源用好,孟子教导人们要珍惜资源,不浪费福祉。
十四、《梁惠王·治野》这篇文章讲述了梁惠王如何管理野地,他教导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孟子教导人们要关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文言文孟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五马分尸,可为寒心哉!”孟子曰:“不仁不义而可以得利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义者无难。
王欲得天下,必先自正也。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未可也;诸大夫皆曰可杀,未可也;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皆曰可杀,然后杀之。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曰:“吾闻之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子欲孝,而亲不待;子欲悌,而兄不待;子欲忠,而君不待;子欲信,而友不待;此五者,君子所以庇其身也。
不仁不义,而可以庇其身者,未之有也。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其所待者近,则必有所归。
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孟子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乃属其耆老,与之谋曰:‘吾闻之也:‘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今天子无道,诸侯力政,不仁不义而可以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今吾狄人所为,非仁义也。
吾闻之也:‘仁者无敌。
’吾欲以仁义伐之,何如?’众曰:‘善。
’遂起而攻之,狄人亡去。
大王之仁,盖有如此。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仁者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孟子曰:“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行仁政,可乎?’孔子对曰:‘有诸?’景公曰:‘吾欲招怀天下之民,而天下之民归我,为之奈何?’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欲为仁者,必先自正也。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未可也;诸大夫皆曰可杀,未可也;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名篇原文及译文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
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
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
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
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
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尽心下(共三十八章)(一)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 孟子说:“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公孙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 (孟子说:)“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驱使他们去打仗,大败后准备再打,担心不能取胜,所以又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为他送死,这就叫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二)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符合义的战争。
那一次(战争)比这一次好一点的情况,还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
”(三)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注释] 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
”②策:竹简。
(四)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
一篇小古文
一篇小古文
以下是一篇小古文: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旁。
市者喧哗,而孟子之志不在此。
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居学宫之旁。
孟子受业于薛子。
始学,益悦。
母志在悦子,而所居非人之处。
子不学,断机而去。
孟子退学,泣如雨下。
母曰:“子安学,成不害志。
”孟母三迁,教子慎终如始。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年级经典诵读课程(四)
可 怜 的 熊 宝 宝 的 故 事
“活取熊胆”这四个字,概括的是一个极其残忍的过程:一头成 年黑熊,腹部被打开一个小口,然后通过引流,胆汁每天导出。 大部分的黑熊腹部一旦被打开,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便长期无
法愈合。有些黑熊还会因为伤口逐渐糜烂、感染,直到疼痛死去。
注释:【坎】坑。【须臾】一会儿。文言同义词有:俄、顷、旋等。【辄】 于是、就。
是时候了!请你给房书亭写一封信,引用孟子的话,批评他的错误言论,呼吁关爱动 物,制止“活熊取胆”这种对活生生的生命的戕害。
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我”,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熊!
2012年春季小古文学生作品欣赏之四.doc 2013年秋季小古文学生作品欣赏之三.doc
就在不久前,中国中药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药 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他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取 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 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 样!甚至还很舒服。”
该表述引起网友哗然,不少网友对房书亭的回答表示不满,并替熊打 抱不平。有才的网友纷纷模仿造句,从而捧红了“熊胆体”。来自链接——熊与坎中人
——选自《搜神后记》
有人如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 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 人。此人饿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 辄分果与之,自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 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 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 然顾此熊,安得无情哉!
“熊胆体”以“XXX就像XXX一样”开头,紧接着“自然、无痛,完 了之后,就痛痛快快XXX”,最后以“甚至还很舒服”结尾。例如: 写稿版熊胆体: 写稿子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就痛 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旅游版熊胆体: 三亚挨宰就像切菜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客人们就痛痛 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考试版熊胆体: 考试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就痛痛 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取胆用的黑熊被关在大铁笼里,铁笼的空间很小,黑熊身体基 本不能动弹,连回头都不行。原因是为了控制黑熊的行动,一 些黑熊忍受不了常年被抽胆汁的疼痛,会把自己的肚子撕开, 把自己的内脏从肚中拉出来……
根据林业部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境内一 共有68家养熊场,7000余头熊受困于熊场。随着 时间的推移,亚洲动物基金推测,目前实际受困的 黑熊超过10000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 子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 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