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练习题及答案
5 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 (含答案)
5七律·长征一、根据拼音写生字。
规lǜ()铁suǒ()悬yá( )峭壁大dù( )河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1.他自幼家境贫寒.,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2.站在泸定桥,看着脚下的滔滔江水,真叫人心惊胆寒.。
()3.从明天开始,受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
()三、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写两个含有“山”和“海”的成语。
刀山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两个含有“万”和“千”的成语。
万古千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磅礴”的“磅”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pánɡ”,它的另一种读音是“bànɡ”。
()2.“三军”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的三路大军。
()3.“七律”是指每句有七个字的律诗。
()4.《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中间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诗。
请你用成语来形容长征中的“难”(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红军却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中看出来。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详解及练习(解析版)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七律•长征(一)开卷有益1.课文简介《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2.课文主旨本诗生动地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险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手不释卷七律①·长征②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③,万水千山只等闲④。
五岭⑤逶迤⑥腾细浪⑦,乌蒙⑧磅礴走泥丸⑨。
金沙⑩水拍云崖暖○11,大渡桥○12横铁索○13寒○14。
更喜岷山○15千里雪,三军○16过后尽开颜○17。
(1)词句注释①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②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③难:艰难险阻。
④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⑤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⑥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七律_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
《七律_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七律·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默写《七律·长征》,并回答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3.诗中的“远征”指__________。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话告诉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
5.全诗赞颂了红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七律·长征》,完成1-5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请写出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阅读《七律·长征》,完成1一6题。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七律长征》习题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1.wēi yí________ 2.páng bó________3.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ní wán wū méng()()()()4.我会用一字组多词。
腾()()()(){颜()()()()闲()()()()5.我能快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没有错字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在错别字下用“”画出,并改正)(1)欣赏观赏赏月品赏()(2)时候气候以候候鸟()(3)版图黑版出版版本()(4)积累积聚积极积攒()6.对号入座(同音字填空)。
>(1)xiàn 贡()呈()()入界()(2)jìng 究()()赛清()洁()(3)yōu ()秀()久()愁清()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只等闲:·磅礴云崖尽开颜:云崖暖:铁索寒: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5 七律·长征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 lǐnɡ ní wán pánɡ bó yǘn yá tiě suǒ()()()()()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填空。
1.《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2.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古代指:后来通常用“三军”指。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有。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时2一、课文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1.先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用“泥丸”来比喻。
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3.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堂练习试题(含答案)
5《七律·长征》课堂练习(含答案)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做②与正事无关的③放着,不使用1.他俩正在闲谈。
()2.下午我闲着,你来吧()3.别让机器闲着。
()颜:①颜面,脸面②颜色,色彩4.三军过后尽开颜。
()5.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二、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写于1935年10月,即_____。
2.“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四、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1.尽开颜()2.用尽力气()3.尽力()开:①通,使用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④发动,操纵1.开动脑筋()2.开运动会()3.开路先锋()4.尽开颜()等:①平常②级位,程度的分别③待,候1.等车()2.只等闲()3.一等奖()五、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细──()闲──()暖──()喜──()横──()六、我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___。
六上 《七律 长征》练习+答案
翻译: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5课七律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tiě suǒ
ní wán hán lěnɡ mín shān
二、选择题
1.下面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七律(lù)等闲(xián)更新(gēng)B.云崖(ái)铁锁(suǒ)逶迤(yí)C.长征(zhēng)笑颜(yán)磅礴(páng)D.蒙骗(méng)岷山(mǐn)乌蒙(méng)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比喻对偶夸张 B.对偶夸张拟人
C.夸张拟人借代 D.借代比喻对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七律长征》是一首词,“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B.《七律长征》是一首词,“长征”是词牌名,“七律”是题目。
C.《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体裁,“长征”是题目。
D.《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题目,“长征”是体裁。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二)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现在,母亲这双残破的布鞋,张着口,对她说话。她听着听着,突然缩着肩膀,抖抖索索地哭了起来,在满室荧荧的灯火中,在满屋沉沉的寂静里, 她愈哭愈大声,哭声把原本凝固成团的空气也击碎了。就在这时,一双柔软的手臂,温暖地揽住了她的肩膀。
⑩现在,每当有人和阿斐谈起她的奋斗历程,阿斐总不忘和别人说起这布鞋的故事……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C.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寻常,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海,陆,空三军,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D.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4.根据课文内容选下联。(填字母)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yípángbódàdùqiáo
七律长征测试题附答案
七律长征测试题(附答案)七律长征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妏lain)磅(b巔lain)难()()横()()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⑶⑷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12.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14.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
5七律·长征(课后配套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七律.(lù)云崖.(yá) 等闲.(xián)B.逶迤.(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C.长征.(zhēng) 磅.礴(páng) 磅.秤(páng)D.岷.山(mín) 蒙.骗(méng) 乌蒙.(méng)二、比一比,再组词。
证()涯()岷()丸()证()崖()眠()执()二、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一课时一、B二、证明征用天涯山崖岷山睡眠丸子执着三、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二课时一、默写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这首诗的颈联是,。
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第二课时一、1.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1.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豪迈气概。
七律长征考试题目及答案
七律长征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请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远征;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
2.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万水千山只等闲”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请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远征;万水千山。
3.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金沙水拍云崖暖”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
请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金沙水;云崖。
4.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大渡桥横铁索寒”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险。
请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大渡桥;铁索。
二、选择题1.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五岭逶迤腾细浪”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座山脉?A. 秦岭B. 五岭C. 祁连山D. 昆仑山答案:B。
2.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座山脉?A. 秦岭B. 五岭C. 乌蒙山D. 昆仑山答案:C。
3.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金沙水拍云崖暖”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哪条河流?A. 黄河B. 长江C. 金沙江D. 珠江答案:C。
4. 《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大渡桥横铁索寒”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座桥梁?A. 泸定桥B. 大渡桥C. 嘉陵江大桥D. 长江大桥答案:B。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_1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远征难(nàn nán)泥丸(wán wáng)逶(wēi wěi)迤磅(bǎng páng)礴单选根据解释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蜿蜓曲折。
(连绵)B.(气势)盛大。
(磅礴)C.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开颜)填空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红军不怕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九。
金沙水拍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千里雪,三军过后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给带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轻易,随便B.无端,平白地C.平常,寻常(2)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完毕B.都,全C.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单选我们知道《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为四联:首联、颔(hàn)联、颈联、尾联。
这首诗中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B.首联和尾联C.颔联和颈联D.颈联和尾联填空熟读律诗,回答问题。
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用“"“”形容真实的山的绵延高大,用“"“”写出红军眼中的山的渺小、微不足道。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气概。
填空品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
(1) 诗句“_____________,"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统领全诗。
(2) 通读全诗,我们发现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和为代表,“千山”则以和为代表。
“只等闲"写出了红军无惧艰难的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 长征》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精品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达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wēi yí páng bó wū méng2.请查阅字典,给下列加粗的出现在课文注释中的字注音。
(4分)绵亘()大庾岭()萌渚岭()都庞岭()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难万险,跨越千山万水,面对这样艰苦卓绝、极其艰险的远征,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请用诗中的词语回答:(4分)4.有人认为《七律长征》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整齐的句式也为我们描绘几幅“征难图”。
注意:不要和老师讲的一样,写好以后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还可以让老师给你们修改修改。
(16分)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4分)()A.比喻对偶夸张B.对偶夸张拟人C.夸张拟人借代D.借代比喻对偶6.毛泽东同志在《七律长征》中用“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诗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山写得微不足道;而在同样是写长征的《十六字令三首》一词中,毛泽东同志却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险峻,高得“离天三尺三”。
这是为什么?试谈谈你的看法。
(10分)7.律诗每两句一联,共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和颈联是必须讲究对仗的,请按示例完成对后两句诗的对仗分析。
(6分)五岭名词逶迤形容词腾动词细浪名词乌蒙名词磅礴形容词走动词泥丸名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8.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都是在1935年5月,且巧渡金沙江在月初,飞夺泸定桥在月底,照理月底时天气应更暖一些,为什么作者在诗中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请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10分)二、能力提升。
1.《七律长征》这首诗运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七律长征测试题及答案
七律长征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lu) 等闲(xian) 云崖(ya)B.迤逦(yi) 铁锁(suǒ) 逶迤(yi)C.长征(zhēnɡ) 磅秤(banɡ) 磅礴(panɡ)D.蒙骗(menɡ) 岷山(Min) 乌蒙(menɡ)解析选C。
A项中“律”应读lǜ;B项中“迤逦”的“迤”应读yǐ;D项中“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3.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答案:(1)对偶夸张 (2)对偶4.给下列诗句断句。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本课这首诗,完成5~8题。
5.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红军的精神即可。
七律长征测试题及答案
七律长征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lu) 等闲(xian) 云崖(ya)B.迤逦(yi) 铁锁(suǒ) 逶迤(yi)C.长征(zhēnɡ) 磅秤(banɡ) 磅礴(panɡ)D.蒙骗(menɡ) 岷山(Min) 乌蒙(menɡ)解析选C。
A项中“律”应读lǜ;B项中“迤逦”的“迤”应读yǐ;D项中“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3.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答案:(1)对偶夸张 (2)对偶4.给下列诗句断句。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本课这首诗,完成5~8题。
5.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红军的精神即可。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逶迤(wēi wěi)磅礴(bàng páng)乌蒙(méng měng)岷山(mín mǐn)查字典查字典填空。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
“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
填空根据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1) 根据字义,选字填空。
度:①事物所达到的程度;②度量,能容纳承受的量;③过,由此到彼;④所打算或考虑的。
渡:①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②载运过河;③渡口。
远重洋日如年置之外过时期(2) 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①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这个难关。
②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选择填空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 万水千山只等闲A.平常B.空闲C.无端,平白地(2) 乌蒙磅礴走泥丸A.通过B.跑C.滚动单选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A.尽显B.取之不尽C.山穷水尽D.尽心尽力单选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七律长征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
..()()磅礴.()岷.山()云崖.()2.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这两联诗句是()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3.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结合《七律长征》写出如下对联的下联。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4.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
“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
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7.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
磅礴——开颜——
8.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9.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10.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
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三、阅读探究、写作
12.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
关于长征:
13.“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志。
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4.毛泽东的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们的眼里,弯曲绵延的五岭像小河里的鳞波细浪,在他们的脚下,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滚动的泥丸。
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
.
1.逶迤
..(wēi yí)磅礴.(bó)岷.山(mín)云崖.(yá) 3.下联:巧取金沙夺
泸定,万水等闲 5.好。
“云”更加形象,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特点
6.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开颜:欢悦。
8.红军不怕远征难9.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只要贴合文意,言之成理就行。
10.抒情七律11.C 12.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长征: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
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13.诗的三、四句写山,以山势陡峭峰峦起伏的五岭、乌蒙为代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经过的无数的崇山峻岭。
它们一个绵延不断,一个巍峨高大,但它们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这样有意缩小视觉比例(这也是夸张),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