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小说2
文化史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文化史第9课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2026cbf7aef8941ea76e052b.png)
2、明清小说的突出成就
(1)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三言”: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冯梦龙)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三大批判现实的作品 ①背景: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
曹雪芹—《红楼梦》 ②作品:
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 梓—《儒林外史》
(4)四大名著
中国古代诗歌历程
1)春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的源头 2)战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 为《离骚》 3)汉代:出现文采华丽的汉赋 4)唐代:唐诗,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 色;后期体现了 深沉、 凝重和悲壮的特 色。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辛 弃疾 6)元代: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批判 现实文学三部曲
9、在明清小说中揭示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及必 然衰亡历史趋势的是( ) B A、《水浒传》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0、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的文学作 品广受人们青睐,主要与哪一社会风尚密切相 关? A A、拜金逐利 B、重农抑商 C、科举仕途 D、西学东渐
11、明清小说名著中反封建色彩不明显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A
4、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政 治改革家。
二、唐诗(课本P38) 代表 时间 特色
原因
经济繁荣,思想活跃, “诗仙” 盛唐 张扬个性 文化开放,中外交流广 李白 浪漫主义 泛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 “诗圣” 由盛 现实主义 潜伏已久的各种社会矛 杜甫 转衰 “诗史” 盾爆发
《诗歌与小说》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811250df05087632311212b3.png)
■《诗经》、楚辞与汉赋 ■唐诗 ■宋词与元散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唐 宋 元 明 诗 词 曲 清 小 ( ( 说 传 话 奇 本 ) )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 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春 秋 诗 经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思考四:楚辞与《诗经》有哪些不同?
《诗经》
体 四言句式 例 多采用重章叠句结构
楚辞
句式灵活自由 音节舒缓婉转
①吸收民歌精华加以创造 风 ②风格朴实,生活气息 提高; ②楚文化色彩鲜明; 格 浓,是现实主义诗歌 ③浪漫主义色彩。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诗经》:风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国风·硕鼠(部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在不堪忍受像硕鼠一样 的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 远走逃亡。更为可贵的是,诗歌提出 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 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 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 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 毕竟比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二、唐诗
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2.唐诗代表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高适、岑参 盛 孟浩然、王维 唐 李白 杜甫 “三吏”“三 别” 中唐 白居易 晚 唐 杜牧 李商隐 时期 风格与特征 边塞诗 山水诗 浪漫主义;热情奔放 现实主义;深沉浑厚 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反映衰落现实
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楚辞:屈原和《离骚》
《诗歌与小说》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060e60176bd97f192279e911.png)
理论基础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社会表 情或者是时代标签。 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总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又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一、先秦文学
(一)《诗经》 1、时间: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2、内容: “风” 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 宫廷乐曲歌词 “颂” 3、特点: 1、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丰
3)代表: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等。
五、元代文学——元曲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 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 天地也,做得个 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 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 泪涟涟。
1、特点: 语言通俗、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形 式灵活 2、原因: 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社会矛盾 尖锐,政治黑暗;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文人 进取无望,地位低下。 3、代表: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小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春秋《诗经》 战国楚辞
元曲
宋词
唐诗
汉赋
明清小说
古代文学的 时代发展特点?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潘甲外出经商,妻子姚滴珠不堪公婆辱骂,负气出走。 途中被汪锡拐骗,卖予财主为外室„„
通 俗 化
1.“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 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
比较散文、小说与诗歌的区别
![比较散文、小说与诗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fb8e3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1.png)
比较散文、小说与诗歌的区别散文、小说和诗歌是文学的三大主要体裁,它们虽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但在整体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叙事性、文体特点和写作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散文、小说和诗歌之间的区别。
1. 叙事性散文、小说和诗歌在叙事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散文一般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日常生活或思想感情,注重文字的表达和情境的描写。
而小说则是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演绎情节来揭示生活的真相。
诗歌则是通过抒情、咏史、讽刺等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强调意境和押韵的形式。
散文通常以一种连续的、自然流畅的方式叙述,具有相对较长的篇幅。
小说则更多地采用对话和展示的方式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篇幅一般较长,可以通过分章节来控制故事进程。
诗歌则具有高度的压缩性和凝练性,通过有限的字数表达更多的意义和情感。
2. 文体特点散文、小说和诗歌在文体特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散文的特点是自然、流畅、平实,强调文字的表达和描写的真实感。
它的文字可以简洁明了,也可以丰富多样,更加灵活自由。
小说则是充满想象力的文体,它可以虚构出各种人物和情节,通过丰富的描写和详实的背景设定来吸引读者。
诗歌则是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文体,以押韵和节奏感为特点,通过音韵、形象和意境的独特表达方式来给读者带来视听上的美感。
3. 写作方式散文、小说和诗歌在写作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散文可以通过议论、抒情、记叙等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它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小说写作更加注重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叙述技巧和故事构建能力。
诗歌写作则更加注重诗意和押韵,追求音韵和意象的完美结合,需要作者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此外,散文、小说和诗歌在读者接触的方式和目的上也有一些差异。
散文通常是以散文集、散文专栏或个人日记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旨在表达思想感情或记录生活点滴。
小说通过编写长篇或中篇故事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惊喜,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文体。
9诗歌与小说
![9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7e792be50975f46527d3e1f3.png)
三、汉赋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 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1、特点: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2、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
四、唐诗
1、繁荣之因: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 科举制度的确立。
第九课
诗歌与小说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 2、内容: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具二、楚辞
2、代表:(1)浪漫诗 ---- 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李白(“诗仙”)
(2)现实诗 ----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杜甫(“诗圣”、“诗史”) 白居易
(3)边塞诗---- 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翰 (4)田园诗 ---- 清新恬静 王维、孟浩然
原因: ①面对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
②印刷术不断完善。 ③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粮食需求的 刺激。 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矛盾逐渐加深
2、代表:明朝: “四大奇书” “三言两拍” 第一次歌颂商人 清朝:《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李白浪漫称“诗仙” 西周春秋归《诗经》 杜甫现实为“诗圣” 诗歌总集排第一 居易讽刺成愤青 风雅颂来赋比兴 豪放苏辛为代表 叠句质朴与现实 婉约柳李是象征 楚辞《离骚》掀浪漫 同和《诗经》称风骚 《三国》第一长小说 汉赋唐诗又宋词 《水浒》武侠开先河 明清小说为主流 《西游》神魔为典范 《金瓶》世情合“奇书” “三言两拍”颂商人 《红楼梦》中显现实 《聊斋志异》成“孤愤” 《儒林外史》贬科举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省优精品课件:9诗歌与小说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省优精品课件:9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64751c107375a417866f8f84.png)
作家
代表作
地位
“四大 奇书”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兰陵笑笑生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 小说
《水浒传》
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 先河
《西游记》 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
《金瓶梅》 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
一
二
三
作家
短篇 冯梦龙、 小说集 凌濛初
批判 小说
曹雪芹 蒲松龄
吴敬梓
代表作
地位
“三言” “二拍”
《红楼梦》
-21-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首页
Z自主预习 IZHUYUXI
H合作学习 EZUOXUEXI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1.(2017课标全国Ⅲ)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 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种新体诗歌。
(2)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自主思考 《诗经》与楚辞在艺术特点上有何不同?
提示:(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子
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造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
一
二
三
自主思考 想一想,《诗经》在文学史上影响怎样? 提示:《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后代现实主 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我国诗歌 创作上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有 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对劳动人民创作的重视。
第九课 诗歌与小说
![第九课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360abffdba0d4a7302763af5.png)
各 领 风 骚 数 百 年
江 山 代 有 才 人 出
三、汉赋:带韵散文、铺张华丽
1、时代背景: 汉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汉赋的出现正 是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赋的特点: 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 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 法描写诸侯、天子游猎盛 况,和宫苑的豪华壮丽, 歌颂大汉帝国的权势、大 汉天子的威严。
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解析: 考查对文学体裁风格的理解。 答案:
(2)艺术形式和特点
四言为主,重叠句式。
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
《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它的现实主义的创 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 学的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战国)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楚 辞,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 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 时代。突破了《诗经》的表 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 的表现力。
曹 雪 芹
蒲 松 龄
吴 敬 梓
《红楼梦》
明清小说的特点: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直接反映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商人、工匠、 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也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1.(2009年广东卷)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
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 《老子》
C. 《诗经》
B.甲骨卜辞
大学语文记分作业二(诗歌、小说部分)
![大学语文记分作业二(诗歌、小说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5a30d010722192e4536f6de.png)
大学语文记分作业二(诗歌、小说部分)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鲁颂C.大雅D.小雅2.下列作品中,属于楚辞体的是()A.《湘夫人》B.《前赤壁赋》C.《陌上桑》D.《行路难(其一)》3.《陌上桑》是一首()A.近体诗B.汉乐府民歌C.新乐府D.新题乐府诗4.我国古代第一个大量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人是()A.谢灵运B.王维C.孟浩然D.陶渊明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B.反问C.夸张D.借代6.《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羁旅外地的伤感,从而对长安深深思念的一联是()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7.唐代写诗以平易晓畅,雅俗共赏著称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牧D.杜甫8.杜牧《早雁》诗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句中的胡骑是指()A.匈奴B.突厥C.吐蕃D.回纥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中的“故国”是指()A.南唐B.后唐C.西蜀D.北宋10.《乐章集》的作者是()A.李煜B.柳永C.贺铸D.苏轼11.贺铸《鹧鸪天》“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B.比喻C.对偶D.反诘1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用以自喻的景物或事物是()A.过雁B.黄花C.晚风D.梧桐13.辛弃疾在《摸鱼儿》这首词中以()自喻,比况自己的遭际和心境A.杨玉环B.赵飞燕C.陈皇后D.司马相如14.《一句话》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A.隐喻象征B.借景抒情C.正反对比D.侧面烘托15.《再别康桥》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这一句诗采用的抒情手法是()A.借象征抒情B.借举止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6.《雨巷》中最主要的象征意象是()A.丁香姑娘B.寂寥的雨巷C.颓圮的篱墙D.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17.舒婷的诗集()曾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A.《双桅船》B.《会唱歌的鸢尾花》C.《始祖鸟》D.《心烟》18.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是献给妻子森德莱·尤丽亚的一首()A.叙事诗B.政治诗C.爱情诗D.悼亡诗19.小说《婴宁》中的鬼母是()A.王子服的岳母B.婴宁的母亲C.婴宁的姨妈D.王子服的姨妈20.《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作家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21.小说《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A.儿子死了B.生意清淡C.生活艰苦D.苦恼无处诉说22.小说《苦恼》中最后倾听车夫姚纳的诉说的是()A.军人B.看门人C.年轻马车夫D.小母马23.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呈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A.莫泊桑B.契诃夫C.马克·吐温D.欧·亨利24.小说《婴宁》是()、云掩神龙的佳构A.先抑后扬B.意外巧合C.藏头露尾D.悬念丛生25.裴多菲的《格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诗歌与小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057f14ed76eeaeaad1f330c4.png)
(三)、汉赋
1、背景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2、特点
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是一种带韵散文
3、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 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 之荡波。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 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一)、唐诗——古代诗歌创作黄金时期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流派 边塞 诗
浪漫 主义
田园 诗
现实 主义
代表人物
特点
地位 意义
高适、岑参 王昌龄
雄健浑厚
李白
放荡不羁,诗风飘逸、
蕴含着深刻
豪放,纵横开阖,体 现盛唐张扬个性、蓬
“诗仙”的和现对实人主世义的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深挚关爱
孟浩然、王 追求个人与自 维、常建 然和谐相处
杜甫 白居易
诗风凝重浑厚、 “诗圣”
沉郁顿挫
田园 诗代Leabharlann 人物特点地位 意义
高适、岑参 王昌龄
雄健浑厚
李白
放荡不羁,诗风飘逸、
蕴含着深刻
豪放,纵横开阖,体 现盛唐张扬个性、蓬
“诗仙”的和现对实人主世义的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深挚关爱
现实 主义
浪漫主义诗派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9课_诗歌与小说(最终)
![第9课_诗歌与小说(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7b6258e2102de2bd96058860.png)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37-40页,
并思考以下问题(注:将问题的提示语标注在教 材对应的地方).6分钟后提问检测。
1、《诗经》的地位、内容、影响是什 么?概括楚辞的含义、特点及影响; 汉赋的含义及特点。 2、分别概述唐诗、宋词、元曲产生的 原因、特点、代表作家或作品。 3、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作品及评价 分别是什么?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 ,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 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 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 派?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宋词派别和代表: 1、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2、婉约派; 李清照、柳永等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春秋时期,吸收了南方民歌 及楚国方言 B.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 体,而是句式灵活 C.《离骚》是其中的名作,也是我国 古代最长的诗歌 D.楚辞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3、汉赋
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 手法的带韵散文;
a、汉赋的特点:
专注铺陈排比、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地位: 《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
位,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
头。
牛刀小试:(2009·广东高考历
史单科)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 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 容的是 (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2、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 诗歌,共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 《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 的情感
试比较诗歌语言与小说话语的差异——兼谈当下两种体裁的不同命运
![试比较诗歌语言与小说话语的差异——兼谈当下两种体裁的不同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c5516c28bcd126fff7050bed.png)
Ma . 0 0 r2 1
口文 学 研 究
试 比较 诗 歌 语 言 与小 说 话 语 的 差 异
兼 谈 当下 两种 体 裁 的不 同命 运
孔 帅
( 山东大学 文学 与新 闻传播学 院 , 山东 济南 20 0 ) 5 10
[ 摘
要 ] 小说和诗歌不 同的体裁 特性 决定 了两者各 自不 同的语言特 点 , 小说 的叙 事性决 定 了“ 在写 ” “ 在 谁 、谁
讲” “ 、 谁在看” 的语 言特 征; 诗歌 的抒情性也决定 了韵律 、 意象 、 陌生 化和 修辞 等语 言手段 的使 用。这种 语言使用 上
的差异许能解释诗歌“ 死亡 ” 小 说 某 些 启 示 。 和 给
[ 关键词 ] 叙事性; 抒情性 ; 语言差异; 同命运 不 [ 作者简介] 孔 帅(9 1 ) 男 , 1 8 一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 播学院文艺美学研 究中心 2 0 0 8级博 士研究 生, 主要从事 文
诗人驱逐出理想国。“ 我们不能再有这类 的谎话 。我们不能让母 亲们受诗 人的影 响 , 拿些 坏故事来 吓唬 儿童。 …‘ ’ ” 这里 的 “ 坏故事” 显然指 的是虚构过 的故事 。而 亚里 士多德却不 同意他 老师的观点 , 区分 了两种不 同的真实 : 他 历史 的真 实和哲学 的 真实。“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 , 而在 于描述 可能发 生的事 , 即按 照可然 律或必 然律 可能发生 的事。历史 学家与 诗人 的差别不在 于一用 散文 , 一用 ‘ 韵文 ’ ……两者 的差别在 于一叙述 已发生 的事 , ; 一描述可 能发生 的事。因为 , 诗这种活 写 动比写历史更 富于哲学 意味。 ” 这里 , 氏明确指 出历史 叙述实 际存 在的事情 , 亚 因为它写 的是历 史上 “ 个别 的事” 因 ,
2011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
![2011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23f62158fb770bf78a5577.png)
潍坊中学高二历史学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编写:齐大英审核:郭卫芹2011-9-20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经》中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认识屈原的爱国主义:感悟唐诗反映的唐朝历史的兴衰与沧桑;体会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愫;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基础梳理:一、先秦文学1.《诗经》①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②内容:《诗经》经过的辑录、删定,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分为、和三部分。
③特点:第一:以_______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二:__________倾向和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2.楚辞①地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的先河;和_________ 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②特点第一:吸收精华,采用方言;第二:句式,更适合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③主义的创作手法。
④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二、汉代文学:汉赋1.特点:专重_________、文采__________;吸收先秦文学的表现手法,是一种____________散文。
2.代表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唐代文学:诗歌1.唐代诗歌繁荣原因:①时代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
②制度促进: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③继承发展: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2.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四、宋代文学:词1.宋词兴起发展的原因:①自身特点:句式灵活,更容易表达情感。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3a0e62308e9951e79b8927c6.png)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3.汉赋
• 固
新
双
知
(1)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 表 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
[易混辨析]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习
标
• 探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 固
新
双
知 如虎。……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史料解读] 关注两点:一是孙仲谋、寄奴(刘裕)都曾率军北伐。二是 作者辛弃疾生活在南宋。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2.宋词的兴盛
达
习
标
• 探
(1)背景
• 固
新
双
知
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②宋代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 ”,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 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预
达
习 •
(3)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诗歌与小说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bbedecfaad02de80d5d84054.png)
《孔雀东南飞》
…… 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边塞诗人
出塞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诗 昂扬进取
盛唐李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 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 显著的诗人。
……
屈原
新的文学体裁——汉赋
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 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况《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 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 文学形式。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是当时 著名的“汉赋四家 ”。
杨雄
班固 张衡
汉赋的特点
随着政治的统 一、经济发展,皇 室广筑宫室,田猎、 巡游之风兴盛,一
——鲁迅
在和大自然搏
斗和集体劳动中,发出的呐喊声;劳动之余,愉 快地回忆,模仿劳动情景,手舞足蹈地敲击石
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讴歌声,逐渐形成早 期的诗歌 。
《诗经》——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 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 期的诗歌,共305篇,分“风”、 “雅”、“颂”三类。“颂”是统 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 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 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 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 《诗经》书影 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 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 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2-9诗歌与小说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2-9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c362cefe7c1cfad6195fa796.png)
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选择题1.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答案】 D【解析】《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A、C两项说法正确。
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情感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2.“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辞藻华丽”,这是下面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楚辞B.汉赋C.宋词D.散曲【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体裁特点的把握。
3.(2011·徐州)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
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他不可能研究过③④。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材料表现的这一文学体裁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在() 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答案】 B【解析】材料表现的文学体裁是唐朝的诗歌。
5.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
”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①直抒胸臆②对仗押韵③格律工整④雅俗共赏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对仗押韵、格律工整不能体现“自然”之意,排除②③项。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2-9诗歌与小说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2-9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ec870f5e3c1ec5da50e27090.png)
必修③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楚辞 (1)含义:是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等人吸收
__________精华,采用__________方言,创造出的一种
新体诗歌。 (2)特色 ①采用__________的句式,更适合表达丰富的思想 感情。
岳 麓 版 历 史
②以瑰丽华美、想像奇特著称。
抒情浪漫
文采华丽
诗经
诗经
3.政治统一
楚辞 带韵散文
经济发展
必修③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二、1.繁荣 个性 蓬勃向上
开放 诗仙
多元
科举取士
五
七
张扬
浪漫主义
忧国忧民
颠沛流离
饥寒交迫
教坊曲 古 照 字
国破家亡
长短句 沉郁悲凉
诗圣
诗史
黑暗现实
填词 柳永 白话
2.格律诗
民间
配乐演唱 市井 娱乐
必修③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选择题 1.毛主席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
意是( ) B.国风和《离骚》 D.国风和汉赋
岳 麓 版 历 史
A.唐诗和宋词 C.楚辞和汉赋 【答案】 B
【解析】
“骚体”(楚辞)与“风”(《诗经》中的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解析】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
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39bfc0cfbb4cf7ec4afed09d.png)
一、《诗经》 二、楚辞 三、汉赋 四、唐诗 五、宋词
(一)特点: (二)代表: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 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 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 去。”
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总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又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社会表 情或者是时代标签。
• 【课标要求】 •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 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熟记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歌,了解它们各自的 文学特点;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 •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知识赏析诗歌与小说,并从诗歌与小 说中获取历史信息,认识诗歌与小说是时代的窗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中国诗歌与小说发展的历 程,初步感受这一文学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以及它所展现的 特有的东方文化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 【教学难点】1、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 反映的社会现实。 • 2、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 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4、现实主义: 由盛转衰——杜甫——地位
中唐——白居易
浪漫主义李太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诗歌:善于夸张,语言豪放,富有想象力。 体现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宋代的诗词和小说
![宋代的诗词和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61b850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6.png)
宋代的诗词和小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不仅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达到了极高的创作水平,小说、戏剧等文艺形式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诗词和小说成为文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被誉为是“破格高妙”、“洛阳画壁”。
一、宋诗宋代的诗歌在体裁多样、思想广泛、艺术高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陆游等。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寓有浓郁的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例如他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现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哲理,感人至深。
另外,李清照的诗歌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她的《如梦令》、《声声慢》等作品,以细腻、绵长、感情真挚著称,能够打动人们心灵深处。
陆游也是宋代不可忽略的诗人,他的《示儿》就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传颂至今。
二、宋词宋词和宋诗一样,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宋代的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等。
其中,李清照所写的《如梦令》、《声声慢》、《钗头凤》等,都是经典之作,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矛盾的内心世界。
辛弃疾所写的《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以雄浑的笔墨和奔放的词调,展现了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欧阳修则以其精雕细琢的语言、别开生面的内容,刻画出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人物形象,例如《生查子·元夕》、《临江仙·滁州送范倅》等作品。
三、宋小说宋代的小说既有历史小说,也有民间小说。
其中,宋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至今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意蕴内涵都深刻而细致。
它反映出当时官宦家族的生活与困境,更是一部社会风尚的记录和揭示。
《西游记》则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小说,融入了大量奇幻、神话等元素,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更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宋词 辛弃疾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楚辞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屈原·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返回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四、唐诗
• 1.繁荣的原因: •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 • 科举制度的确立。 • 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为唐诗在格律形式
等方面提供借鉴。
唐诗
第9课 诗歌与小说Fra bibliotek• 2.时代风格、特色、代表:
(1)浪漫诗---- 张扬个 性、蓬勃向上
---- 李白(“诗 仙”)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各诸侯 国民歌
宫廷乐 曲歌词
宗庙祭 祀歌词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艺术形式和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现实主义和“赋比兴”的艺术手 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赋、比、兴
赋,是铺陈的意识,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 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 因物起兴。三者共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赋、 比、兴的运用,是《诗经》的主要艺术特征。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离骚——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 《离骚》该诗作长达375句、近2500字,想象丰富, 语言瑰丽,千变万化,雄伟奇观。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与 人民的挚爱,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
• “骚体”(楚辞)与“风”(《诗经》) 合成“风骚”。《诗经》《楚辞》分别开 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汉赋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全汉赋》
汉赋: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 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 文;
• 1、兴盛原因: • 汉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 2、赋的特点: • 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 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汉赋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司马相如(?~前117),字长卿,小名 犬子,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景帝时,他为 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 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 赋》,为武帝所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 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作品还有散文 《谕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 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宋词 苏轼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今属四川省) 代表作:《念奴娇.赤 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
宋词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 代表.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 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 内心感慨;
《念奴娇》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二、楚辞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楚辞集注》书影
《楚辞选》书影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 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吸收南 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代表作为《离骚》。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楚辞的主要特点
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 ②宋代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 的歌词。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宋词的派别和代表
• 豪放派 • 代表——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 • 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
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 婉约派 • 代表——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 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
• 代表: • ---杜甫 • (“诗圣”、
“诗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杜甫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春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居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卖炭翁
白居易
• 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 • 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诗经》、楚辞与汉赋 ■唐诗、宋词与元曲
一、《诗经》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今版《诗经》书影
《诗经》书影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 西 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分 为《风》、《雅》、《颂》三类,分类标准是乐调。
表达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五、宋词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 什么是词?
• 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 的主流形式。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 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宋词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 宋词兴盛的原因:
• ①面对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 士希望振奋人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将进酒 李白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会须一饮三百杯。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现实诗——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