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六)物质结构基础201005

合集下载

专题6物质结构与性质 提能力.pptx

专题6物质结构与性质  提能力.pptx

若将 Cu 原子与 Au 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 CaF2 的结构相似,该晶体
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

解析:(3)硫酸根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孤对电子数 6-2×4+
2=0,成键电子对数 4,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 sp3 杂化;
学海无涯
(4)Au 电子排布或类比Cu,只是电子层多两层,由于是面心立方,晶胞内 N(Cu)=6×21 1
请回答:
①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分子中既含
有 σ 键又含有 π 键的是
(填化学式)。
②已知 D、F、G 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 E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B、C、D 三种元素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关元素符号表示)

③已知 H 的电负性为 1.5,而氯元素的电负性为 3.0,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水解,且
学海无涯
1.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iH4 的沸点高于 CH4,可推测 PH3 的沸点高于NH3 B.NH+ 4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 PH +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CO2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 SiO2 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C2H6 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 C3H8 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通过演绎推理考查考生思维的严密性。选项 A, 由于NH3 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PH3。选项B,PH4+与 NH4+结构相似,为正四面体
131 辐射的药物碘片。
(1)Cs(铯)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6s1,与铯同主族的前四周期(包括第四周期)的三种元
素 A、B、C 的电离能如下表:
元素代号
A
B
C

物质结构和性质知识点归纳习题含答案完美版本

物质结构和性质知识点归纳习题含答案完美版本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会画出1到18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注意格式:如Na原子对于钠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

对于钠离子Na+,核外电子数已发生改变,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0 ;对O2-,电子数=8+2=10 对于化合物H2O,原子序数总和=核电荷数总和=质子数总和=核外电子数总和=2+8=102.熟记1-3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电子排布式、轨道式、所属分区。

注意:(1) 书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按照能量最低原则排列1s2s2p3s3p4s3d4p5s…,但书写时,相同电子层的要写在一起,即先写3d后写4s,即1s2s2p3s3p3d4s4p5s…此外,还可以把满足稀有气体结构部分写成“原子实”形式:如Z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2 或写成[Ar] 3d10 4s2。

(2)主族元素和0族的外围电子(价电子)为其最外层电子;而过渡元素的外围电子为:简化电子式去掉原子实剩余的部分,如P的外围电子为:3s23p3; Ne的外围电子式为:2s22p6; Zn的外围电子为3d10 4s2(3)注意24Cr 、29Cu这两个原子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原子无3d4、3d9排布,不稳定):Cr : [Ar]3d5 4s1 ;29Cu :[Ar]3d10 4s1(半满、全满状态能量较低,较稳定)24(4)若形成离子,则考虑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如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3s23p63d10;3.会表示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方法:先写出电子排布式。

如Na的电子排布式:1s2 2s2 2p6 3s1 ,轨道式:电子排布依据:(1)能量最低原则;(2)“泡利不相容”原则: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电子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排布时,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物质结构习题

物质结构习题

第一部分 量子力学基础与原子结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 )① 人为假定 ② 求解微分方程的结果③ 由势能函数决定的 ④ 由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答案:④2.下列算符哪个是线性算符( )① exp ② ▽2 ③ sin ④答案:②3.指出下列哪个是合格的波函数(粒子的运动空间为 0+)( )① sinx② e -x ③ 1/(x-1) ④ f(x) = e x ( 0 x 1); f(x) = 1 ( x 1)答案:②4.基态氢原子径向分布函数D(r) ~ r 图表示( )① 几率随r 的变化② 几率密度随r 的变化③ 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随r 的变化④ 表示在给定方向角度上,波函数随r 的变化答案:③5.首先提出微观粒子的运动满足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①薛定谔 ② 狄拉克 ③ 海森堡 ③波恩答案:③6.立方势箱中22810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 ① 11 ② 3③ 7 ④ 2答案:③ 7.立方势箱在22812ma h E ≤的能量范围内,能级数和状态数为( )①5,20 ② 6,6③ 5,11 ④ 6,17答案:③ 8.下列函数哪个是22dx d 的本征函数( )① mx e ② sin 2x ③ x 2+y 2 ④ (a-x)e -x答案:①9.立方势箱中2287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 ① 11 ② 3③ 4 ④ 2答案:③10.立方势箱中2289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① 11 ② 3 ③ 4 ④ 2答案:③11.已知x e 2是算符x P ˆ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① i h 2 ② i h 4 ③ 4ih ④ πi h答案:④12.已知2e 2x 是算符x i ∂∂- 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① -2 ② -4i ③ -4ih ④ -ih/π答案:④13.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必备条件的是( )① 连续 ② 单值 ③ 归一 ④ 有限或平方可积答案:③14.下列函数中22dx d ,dx d的共同本征函数是( )① coskx ② xe -bx ③ e -ikx ④ 2ikx e -答案:③15.对He +离子而言,实波函数||m nl ψ和复波函数nlm ψ,下列哪个结论不对()① 函数表达式相同 ② E 相同③ 节面数相同 ④ M 2相同答案:①16.氢原子基态电子几率密度最大的位置在r =( )处① 0 ② a 0 ③ ∞ ④ 2 a 0答案:①17.类氢体系m 43ψ的简并态有几个( )① 16 ② 9 ③ 7 ④ 3答案:①18.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量子数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l 的取值规定了m 的取值范围② 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大小有关③ 它的最大取值由解R 方程决定④ 它的取值决定了 轨道角动量M 的大小答案:②19.对He +离子实波函数py 2ψ和复波函数121-ψ,下列结论哪个不对( )① Mz 相同 ② E 相同③ M 2相同④ 节面数相同答案:① 20.对氢原子实波函数px 2ψ和复波函数211ψ,下列哪个结论不对( )① M 2相同 ② E 相同③ 节面数相同 ④ Mz 相同答案:④21.He +体系321ψ的径向节面数为( )① 4 ② 1 ③ 2 ④ 0答案:④22.Li 2+体系03p ψ的径向节面数为( )① 4 ② 1 ③ 2 ④ 0答案:②23.类氢离子体系Ψ310的径向节面数为( )① 4 ② 1 ③ 2 ④ 0答案:②24.若l = 3 ,则物理量M z 有多少个取值( )① 2 ② 3 ③ 5 ④ 7答案:④25.氢原子的第三激发态是几重简并的( )① 6 ② 9 ③ 12 ④ 16答案:④26.由类氢离子薛定谔方程到R ,H ,Ф方程,未采用以下那种手段()① 球极坐标变换 ② 变量分离③ 核固定近似 ④ 线性变分法答案:④27.电子自旋是( )① 具有一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自转② 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③ 具有一种非空间轨道运动的固有角动量④ 因实验无法测定,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普通化学练习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答案第一节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

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4)2、(2)3、(1)(3)4、(1)(4)5、(4)6、(3)7、(4)8、(3)9、(2) 10、(2) 11、(3) 12、(4)13、(2) 14、(1) 15、(2) 16、(3) 17、(2) 18、(1)(2) 19、(3) 20、(1) 21、(4) 22、(3) 23、(2)24、(1)(3) 25、(3) 26、(3) 27、(2) 28、(3) 29、(1) 30、(3) 31、(4) 32、(4) 33、(4) 34、(2)35、(3) 36、(1) 37、(4) 38、(3) 39、(2) 40、(2)三、填空题。

1、(3)2、电子轨道运动状态的函数式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3、波动4、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5、n,l,m6、原子轨道(或原子轨函)7、核外电子运动状态8、径向,角度9、电子在核外某点附近出现的概率密度10、n,l n,l,m n,l,m,m s11、3d 1 分5f 12、0,1,2 13、< < <14、(1)1 (2)-2,-1,0,+1,+2 (3)≥4 的正整数(4)+12或-12注:(2) ~ (4) 中,若只填一个正确取值,每小题给0.5 分15、(1) ≥3 的正整数(其中之一即可)(2) 1(3) -2,-1,0,+1,+2(其中之一即可)(4) +12或-1216、A>C>B>D 1 分E3d>E3p>E2p>E2s17、(1)n≥ 3 的正整数(2)0,1 (3)-2,-1,0,+1,+2(4)+12及-121 分/ 空18、= 1 分< 19、3s 1 分4p20、n=2 , l=1 1 分n=4 , l=021、1,7,3,4f 22、4 , 1623、4f ,7 ,1424、3 哑铃(或8 字)形x 225、3 3 6 26、4 , 3 ,7 ,27、2p; 3 ;3;6;28、5 ; 3 ;7 ;14 29、4d; 5 ;10;30、3d ; 5 ;10 ;31、4 ; 1 32、4,0,0,-12(或+12)33、3p;3;3 ;34、3,0,0,-12(或+12)35、薛定谔,波函数,原子轨道(或原子轨函),电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36、s,p,d,f 37、4;3;0,±1,±2,±3;±1 238、xx39、n,l(或主、角)40、(1)1 (2)+12或-12(3)0 (4)≥4 的正整数第二节核外电子分布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2010高考题_物质结构与性质参考答案

2010高考题_物质结构与性质参考答案

(链接真题)主题一原子结构第1讲原子结构1.D 4.C第2讲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D主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第1讲共价键与分子结构1.B 2.CD4.⑴sp2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⑵ C H Si⑶<⑷BaPbO312第2讲分子结构与性质2.BD3.(1)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s54s1(2)sp3(3)NH+4正四面体(4)D主题3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1讲晶体的结构4.C5.⑴[Ar]3d84s2⑵>⑶6,6 ⑷LaNi⑸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配位键②氢键③sp2、sp3第2讲晶体的性质2.B5.⑴① 1s22s22p63s23d6 ② 2⑵①MgO、CaO、NaCl、KCl②6⑶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甲醛没有(专题训练) 主题一 原子结构第1讲 原子结构1.B13.⑴ 2MgO ·3SiO 2·n H 2O 1s 22s 1⑵ 13 6⑶ 大 Al(OH)3+OH -=AlO 2-+2H 2O⑷ AD第2讲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BC 4.C7.⑴ ⅦA⑵ CH 2=CH 2⑶ AlCl 3+3H 2O =Al(OH)3+3HCl⑷ ① 2NH 3·H 2O +3H 2O 2=N 2↑+8H 2O 或2NH 3+3H 2O 2=N 2↑+6H 2O② a 和c⑸ 51CS 2(l)+53O 2(g) =51CO 2(g)+52SO 2(g) △H =-215kJ/mol主题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1讲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6.D13.⑴①3s 23p 1 ;A l (O H )3 AlO 2―+H ++H 2O ;② BeO ;Be(OH)2+2NaOH →Na 2BeO 2+H 2O ;Be(OH)2+2HCl → BeCl 2+H 2O (3分) ⑵①小于;② RI >RBr> RCl>RF ;③ D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2.B4.D13.(1)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 (4)Si < C <N (5) 3:2 (6)正四面体 三角锥 V 形主题3 晶体结构与性质 1.D 9.⑴C O N [Ar]3d 64s 2 ⑵sp 2 sp 3 如图 ⑶4 4∶3第2讲 晶体的性质 3.D 9.(1)①能量最低原理(叙述合理即可),IIA 族,Mg 2+[::]2—;(2)c ; (3)Al ,3,H + + AlO 2— + H 2O Al(OH)3 Al 3+ + 3OH —模块考评A1.C 4.D 11.D17.⑴ 2N A ⑵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⑶ sp 杂化、sp 2杂化 3 ⑷ 418.⑴ 2s 22p 4 V 形 ⑵ 2F 2+2H 2O =4HF +O 2⑶ MgO 晶格能大 sp 3和sp 2 120° ⑷ 3:1:1⑸ 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模块考评B2.C 3.AC 8.B 11.D15.⑴ 三 VIA HClO 4⑵ 2 H -Cl H -S⑶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 3d 104s 1) 2Cu 2S +3O 22Cu 2O +2SO 2 ⑷ SO 2(g)+2CO(g)=S(s)+2CO 2(g) △H =-270.0kJ/mol16.⑴ ① O >N >C >K ② 离子晶体 sp ③ 1:1⑵ 3d 84s 2 4 ⑶ [CrCl(H 2O)5]2+N FeNN N CH 3C H 3CH 3CH C H 2CH 3CH CH 2CH 2C H 2CH 2CH 2COOH COOH。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6 物质结构.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6 物质结构.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专题6 物质结构1. [2012·江苏化学卷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的几个方面:金属的金属性非金属的非金属性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以及化学键类型、同周期与不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最后推出的元素为:X:O ;Y:Mg ;Z:Si ;W:S。

2. [2012·海南化学卷19-I][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6分)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解析】BD 锗是金属而碳是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要低于碳,故A错;C和Ge都是第ⅣA族元素,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其分子构型相同,故B正确;锗是金属,金属的氧化物不可能为气体化合物,故C错;锗和碳是同主族元素,晶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D正确。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例题-全面解析.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例题-全面解析.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例题-全面解析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答案】A 【解析】 【详解】A. 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小分子间的 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C.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 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 隔,此选项正确。

故选 Ao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屮的现彖,反过来, 生活屮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解析】 【分析】 【详解】二8<核外电子数二10,属于阴离子,故 C 符合题意; 二11>核外电子数二10,属于阳离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3.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彖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通过日常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屮表示阴离子的是A 、 核内质子数 二12>核外电子数二10,属于阳离子,故 A 不符合题意;B 、 核内质子数 二核外电子数二10,属于原子,故 B 不符合题意;核内质子数 核内质子数A. A B - B C . C D •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C、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

高考真题化学物质结构

高考真题化学物质结构

高考真题化学物质结构化学物质结构作为高考化学科目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们备战高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的结构对学生们理解化学反应和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三个方面展开对化学物质结构的探讨。

一、分子结构在化学中,分子是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分子的构成可以采用分子式或结构式来表示。

分子式表示了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而结构式除了元素信息外,还表示了分子内部原子的连接顺序和共价键的存在。

例如,H₂O分子的结构式为H-O-H。

理解分子结构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机制。

二、晶体结构晶体是物质的一种有序排列形式,具有规则的结构和周期性的重复单元。

在晶体结构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三维结构。

晶体结构的种类多种多样,比如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

晶体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了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由于晶体结构的不同,它们的性质截然相反。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所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电子的自由活动。

化学键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性质。

通过实验和计算方法,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和预测不同化学键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总结来看,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对于学生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深入理解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解答试题,提高化学成绩。

希望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注重化学物质结构的学习,做好复习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总汇编最全(K12教育文档)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总汇编最全(K12教育文档)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总汇编最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总汇编最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总汇编最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化学键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356413336226318452—1)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

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 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doc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doc

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内容详解:1.判断σ键和π键及其个数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价层电子对杂化轨道类数型2sp3sp24sp3(2)有机物中、及上的C原子都是sp2杂化,中的C原子是 sp 杂化,中的C原子是sp3杂化。

(3)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等电子体不仅结构和性质相似,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也相似。

3.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2)利用等电子原理判断陌生分子的立体构型。

如N2O 与 CO2是等电子体,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N2O 的结构式也和 CO2相似,为 N==N==O。

(3)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判断,如:①CH4、CCl4、SO24-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它们均为正四面体结构;②CH2==CH2、、HCHO 中心碳原子均为 sp2杂化,这三种物质均为平面结构;③CH≡CH、BeCl2中碳原子、铍原子均为 sp 杂化,二者均为直线形结构。

4.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 )注意①当晶胞为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 6 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1 1,而不是8。

该晶胞的部分为6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 分子结构”还是“ 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 (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 a(晶胞边长 )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n×M得关系式:ρ=a3×N A (a 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 表示 1 mol 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 表示摩尔质量 )。

物质的构成考试题带解析.doc

物质的构成考试题带解析.doc

物质的构成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l【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故A说法错误;B、由硫的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为“石”,则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C、由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故C说法正确;D、由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则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知道元素周期表所体现的信息及含义.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N、O元素处于周期表中同一族B.C、N、O三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C.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元素周期表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B、根据C、N、O三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进行分析判断.D、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N、O元素的原子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处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B、C元素可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常温下固态,故选项说法错误.评卷人得分C、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3.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B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是非金属元素【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硼,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单元格和访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B.该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C.该元素名称为“钙”,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D.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因此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名称为“钙”,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5.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6.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5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磷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解答】解:A、由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5;B、由磷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可知:P可表示磷元素;C、由磷的名称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由磷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了解及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7.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的名称、分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说法说法错误.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23题)1.海水中含氯化镁,可用于工业制镁.(1)如图是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从中可获得丰富的信息,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__.(2)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3)从海水提取镁的过程中,有用氢氧化钙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由图中元素周期表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据此分析解答.(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解答.(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镁的原子序数为12、元素符号为Mg 、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等;(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的符号是Mg2+;(3)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CaCl2+Mg(OH )2↓.故答案为:(1)镁的原子序数为12;(2)Mg2+;(3)Ca(OH)2+MgCl2═CaCl2+Mg (OH)2↓.【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以及书写离子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难度不大.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11;;(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3.钾在人体内起着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2)图B是钾元素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__________________,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数为19,据此结合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9,则其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9,则x=19;该粒子的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K+.故答案为:(1)39.10;(2)19;K+.【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4.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层.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________(填“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7;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属于非金属元素.由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答案为:17;非金属;3;得.【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1)图中的甲是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207.2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乙表示的一部分,A、B、C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的丙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A用元素符号表示).【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分析解答;(2)依据不同周期元素的特点以及同乙纵行的有关规律和原子序数与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判断;(3)依据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判断该元素的化合价,据此对相关化学式的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依据甲是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207.2表示的是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AB是同一周期,所以电子层数相同,而A在B的左边,所以A的和外电子数比B少一个电子,C和B 是同一纵行,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C在B的上面,所以C比B的电子层少一层,由于电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以及原子序数,故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3)由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其质子数是16,所以是硫元素,故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故答案为:(1)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B>A>C;(3)SO3;【点评】本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或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钼元素反应金属元素等.故答案为:(1)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等(合理均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恰当的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则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通过分析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各元素的电子层数可以得到规律;(2)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情况;(3)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结合给出的元素分析.【解答】解:(1)第二周期的3﹣1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的11﹣18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也相同,因此得出规律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答案为:电子层数;(2)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两种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答案为:得到;NaF ;(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⑤元素分别是氢、氮、氧、钾、钙,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硝酸钾属于复合肥,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故答案为:KNO3.【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原子得失电子的判断方法;了解化肥的简单分类;掌握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本题难度不大.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8.如图中的①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3)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B、C、D 中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4)C、D两种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元素周期表信息中最下面的数值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最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2)依据原子中微粒的个数关系解决;(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解答】解:(1)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2)如果A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原子中质子数=2+8﹣2=8,所以x=8,改微粒为氧离子;(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B、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其相同的是B.(4)C、D两种粒子为镁离子和氯离子,根据镁的化合价为+2价,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故答案为:(1)19.00;(2)O2﹣;(3)BD;B;(4)MgCl2.【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以及原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9.(1)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硫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___,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产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得失电子情况、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求x的数值.(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原子的种类及个数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1)由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硫的原子序数是16;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6=2+8+x,解得x=6;由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可知,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答案为:16;得;6;(2)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可以判断:生成物X中有2个Cr原子、3个氧原子,因此X 的化学式是Cr2O3;故答案为:Cr2O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来解答问题,学生应学会获取直接信息,明确一个小格中的元素符号、名称及不同位置的数字来解答接即可,同时考查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一、名词解释1. 电子云2. 洪特规则3. 电负性4. 化学键5. 氢键二、单选题1(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CH 4B(HClC(NH 3D(HO 22(下列各种作用力中通常较强的是:( ) A(色散力B(取向力C(诱导力D(氢键3(下列说法不属于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的是( ) A.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可运用杂化轨道成键B.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来的原子轨道数目C. 杂化轨道可由任意能量的原子轨道组合而成D. 运用杂化轨道成键的原因是满足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4(下列各项中与键的牢固性不相关的是( ) A(键能B(键长C(键角D(以上三项都不是5(将量子化概念引入原子结构的科学家是( ) A(卢瑟福B(德布罗依(Louis de Broglie)C(玻尔D(薛定锷(Erwin Schrodinger)6(下列每组物质的分子之间均存在氢键的是( ) A(苯(CH)和四氯化碳(CCl) 664B(乙醇(CHOH)和水(HO) 252C(碘(I)和酒精(CHOH) 225D(氯化钠(NaCl)和水(HO) 27(下列不属于元素的性质的是( ) A(熔点B(原子半径C(电负性D(电离能8(下列关于离子极化作用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的熔点降低B. 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C. 化合物的沸点降低D. 化合物分子的极性增强9(下列离子极化能力最大的是( )+A(Na2+B(Mg2-C(S-D(Cl22626210(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s2p3s3p3d,其违背了( )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 D(元素周期律11. 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的是( ) A. CH 4B. HClC. HFD.CO 212. 下列不属于键参数的是( ) A. 氢键B. 键能C. 键长D. 键角13. 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之所以要进行杂化,其原因是( ) A(进行电子重排 B(增加配对的电子数C(增加成键能力 D(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14. 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2992A([Ar]3d4s101B([Ar]3d4s29 C([Ar]3s3d110 D([Ar]3s3d15.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KClB(COC(NaSO24 +D(NH 416.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填充规则不包括( ) A. 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守恒原理17. HO的熔点比氧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熔点高,其原因是分子间存在( ) 2A. 键能高B. σ键C. 氢键D. π键222118(若将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s2px2py,则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最低原理C(保利不相容原理D(洪特规则19(PH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 3A(正三角形B(直线形C(三角锥形D(四面体形20(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其中合理的( )A(n=2,l=2,m=,1B(n=3,l=1,m=,2C(n=1,l=2,m=,1D(n=2,l=1,m=021(下列说法不属于现代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的是( ) A.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沿着最大重叠方向进行重叠成键。

物质结构基础参考答案.doc

物质结构基础参考答案.doc

物质结构基础参考答案3-1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9.x 10. x3-2 l.D, 2. A, 3.B , 4. D, 5. A, 6. B, 7. B, &A, 9. B, 10. D,11.B, 12. A, 13. D, 14. A, 15.C, 16. A, 17. C, 18. D, 19.A, 20. A3-3 1•氨(Ar), 3s23p6)2.能量授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imd规则3.镁,氮化物4.原子轨道,能量相近、轨道最人重叠、对称性匹配5.sp‘杂化,109。

28‘; sp3d2杂化,90°6.sp2;不等性sp‘7.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Ba2+ >Sr24' >Ca2+ >Mg2+; MgO>CaO>SrO>BaO3-41.在讨论多原子或离子屮的某一电子能最时,将内层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作用归结为对核电核的屏蔽和部分抵消,从而使有效核电荷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由丁源子轨道的径向分布不同,电子穿过内层钻到近核能力不同而引起吐子的能量不同的现象称为电子的钻穿效应。

如4s的最大峰比3d最人峰离核较远,但4s的小峰钻到靠核很近的内层,因而人人降低了4s电了的能量,以致于4s比3d电了能量述低。

2.(1) He *中只有一个电了,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了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

而在Ar冲,有多个电子存在。

3s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L有关。

因此,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同。

(2)因为半径越小,核电荷对电了的引力越大。

因此,电了亲和能在同族中从上到下呈减少的趋势。

但第一电了亲和能却出现C1>F, S>O的反常现象,这是由于O和F半径过小,电了云密度过高,当原了结合一个电了形成负离了时,由于电了间的排斥作用较强使放出的能量减少。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复习 题集附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复习 题集附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复习题集附答案1.(1分)下图是某元素的简单立体结构示意图,请问这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这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 3d¹⁰ 4p⁶。

根据简单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这个元素共有4个外层电子,分布在4s、3d、4p三个轨道上。

2.(2分)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请问:I. 这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什么?II. 这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属于哪一族?【答案解析】I. 这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 3d¹⁰ 4p⁶ 5s²。

II. 这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属于第2族,也称为碱土金属。

3.(2分)观察下图,这是CO₂的简单空间结构示意图,请问:I. CO₂分子中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什么类型的化学键?II. CO₂分子的分子几何形状是什么?【答案解析】I. CO₂分子中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键是双键。

II. CO₂分子的分子几何形状是线性形。

4.(3分)请写出以下有机物的结构式:I. 甲烷(CH₄)II. 乙烯(C₂H₄)III. 丙酮(C₃H₆O)【答案解析】I. 甲烷的结构式为:H|H - C - H|HII. 乙烯的结构式为:H H\ /C = C/ \H HIII. 丙酮的结构式为:H H\ /C = O|H - C - H|H5.(3分)已知某元素的电子排布为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 3d⁸ 4p⁴,请回答以下问题:I. 这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II. 这个元素属于哪一个周期?III. 这个元素属于哪一个主族?【答案解析】I. 这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5。

II. 这个元素属于第4周期。

III. 这个元素属于第7主族,也称为卤素。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
本文旨在介绍结构化学的基础习题及其解析,以提高读者对结构化学的理解和应用。

结构化学是一种分析物质的结构的科学,它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物理学等学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研究的重要基础。

结构化学的基本概念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其中包括物质的大小、结构、形状及其相互作用。

在结构化学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分子模型和物理量子化学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推断出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机理。

结构化学的基础习题主要包括物质的独特性质、分子模型和晶格结构。

首先,物质的独特性质是由其原子组成、结构和配位数等决定的。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原子的性质和能量,结合分子模型和物理量子化学,以解释原子的特定性状。

其次,分子模型是一种理解物质结构的技术,包括用不同颜色表示原子、用箱线表示分子结构、计算分子中各原子间的距离,以及计算分子的总能量等。

最后,晶格结构是指物质的晶体构造,即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特定排列结构,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质的构型特性和性质。

此外,结构化学关注的还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以及各种物质的结构变化与物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结构信息,如原子组成、分子模型和晶格结构,解释某一特定物质的特性和行为,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推断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机理。

总之,结构化学的基础习题包括独特性质、分子模型和晶格结构,
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等内容,是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

结构化学的基础习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合理地使用结构化学来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行为,从而推断出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机理,同时提高读者的结构化学知识。

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答案【篇一:物质结构基础】t>练习题一选择题1.决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是( )a. 量子数nb. 量子数n和lc. 量子数n、l和md. 量子数l242. cr的价电子构型为 ( )22626422262651a. 1s2s2p3s3p3d4s b. 1s2s2p3s3p3d4s2651 51c. 3s3p3d4sd. 3d4s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n=3 l=1 m=1 ms=+1/2b. n=4 l=0 m=3 ms=+1/2c. n=3 l=4 m=-1 ms=-1/2d. n=4 l=3 m=-3 ms=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色散力仅存在非极性分子之间b. 凡是有氢原子的物质分子之间一定存在氢键c. 取向力存在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d. 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5. 下列量子数组合,合理的是( )a .2,1,-1,0 b. 2,1,1,0 c. 4,3,1,1/2 d. 4,1,2,-1/26. 下列量子数合理描述3d电子运动状态的是————a. (3,0,0,1/2)b. (4,2,0,1/2)c. (3,1,0,1/2)d.(3,2,0,1/2)7.水溶液中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 )a.氢键,取向力b.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c.氢键,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d.氢键,色散力8.下列量子数合理描述2p电子运动状态的是————a.(2,0,0,1/2)b. (2,2,0,1/2)c. (2,1,0,1/2)d.(3,2,0,1/2)9.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是离子键()a. hbrb. h2sc. nacld. ccl410. 氦和水的分子之间有什么形式的作用力()a. 色散力b. 诱导力、色散力c. 色散力、取向力d. 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11.下列各组不同的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有哪些()a. ch4、h2ob. hbr、hclc. hf、h2od. h2s、h2o12.i2的ccl4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 )a. 色散力b. 取向力c.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d. 氢键、诱导力和色散力13.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来说?键键能小于?键键能b.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c. 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d. 所有不同原子间的键至少具有弱极性214.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是( )a. pbr3b. ch4c. bf3d. h2o15. 下列关于化学键正确的说法是( )a. 原子与原子之间的作用b. 分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c.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d. 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6. 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的b.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d.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相邻分子间17. 在酒精的水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为( )a. 取向力 c. 色散力和诱导力、取向力b. 诱导力 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22626102218. 某原子的电子结构式是1s2s2p3s3p3d4s4p,该元素周期、族、区位置是( )a. 四、Ⅳa、p区b. 四、Ⅳa、d区c. 三、Ⅱa、s区d. 三、Ⅵa、p区2619. 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排布为3s3p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14b. 16c. 18d. 20c. 三键的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三倍二填空题1主量子数符号_____,当其为3时,角量子数可取____个数值,与最大角量子数组成的组态符号是__________,它有______个轨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基础(附有详解)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基础(附有详解)

54.原子序数小于36的X 、Y 、Z 、W 、J 、G 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 元素的含量在宇宙中最高,Y 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W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J 元素原子核外的3p 能级有两个电子,G 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未成对电子(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写出与J 同族,比J 多三个周期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22Y X 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2)Y 、Z 、W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XYZ 分子中Y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3ZX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 与W 可形成2Z W 分子,写出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与该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_。

(5)Y 和J 形成的原子晶体JY 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结构与Y 单质的晶胞结构相似,Y 原子在晶胞的面心和顶角上,已知晶体的密度为3ρg/c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则该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____nm(用含p 、A N 的计算式表示)。

55.元素周期表中7种元素分别用X 、Y 、Z 、M 、Q 、R 、W 表示。

X 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ns 的非金属元素,Y 原子核外的L 层电子数是K 层的2倍,Z 是地壳内含量最高的元素,M 原子的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Q 元素为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Y 、Z 、M 、Q 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和“>”表示)。

(2)R 、W 形成的合金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Z和Q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Y、Z和Q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常见6原子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立体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层电子构型 最高氧化数 元素名称
7
6.5 填空题 (1)填充下表
原子序数 外层电子构型 未成对电子数 周期 族 所属区 2 p 3s23p4 3 16 ⅥA 4s1 1 4 ⅠA s 19 42 48 4d55s1 4d105s2 6 0 5 5 ⅥB ⅡB d ds
(2பைடு நூலகம்下列各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 ace ; 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是 be 。 (a)PH3 (b)乙烯 (c)乙烷 (d)SiO2 (e)N2
15
6.12 下列物质哪些可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试根 据分子的结构,简单说明之。 (1)甲醇(CH3OH) (2)丙酮(CH3COCH3) (3)氯仿(CHCl3) (4)乙醚(CH3CH2OCH2CH3) (5)甲醛(HCHO) (6)甲烷(CH4) 解:溶质分子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溶质分子与 水能否形成分子间的氢键: (1)甲醇(CH3OH)为极性分子,其官能团-OH 与 H2O 分子形成氢键,可与水无限互溶;
18
(2)BaO 和 CaO 同属离子晶体。 两者离子的电荷相同,因 Ca2+ 离子半径小, 故 CaO 的熔点大于 BaO。 (3)SiC 为原子晶体,晶体粒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SiCl4 为分子晶体,分子间以较弱的分子间力结合; 或为因原子晶体晶格能 > 分子晶体 故 SiC 的熔点大于 SiCl4。 (4) NH3、PH3 同属分子晶体。 因 NH3 分子间存在氢键 故 NH3 的熔点大于 PH3 。
离子电荷低
离子电荷高
21
∵ 作用力相对大小:共价键 > 离子键 >> 分子间力 ∴ 熔点: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 故熔点序为:SiC > BaO >KCl > HI ∵ 离子键影响因素: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电子构型 故 Tmp(BaO) > Tmp(KCl)
22
10
6.8 试写出下列各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成键时中 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以及分子的电偶极矩(是否为 为零)。 (1)SiH4 (2)H2S (3)BCl3 (4)BeCl2 (5)PH3 解:
化合物 (1)SiH4 (2)H2S (3)BCl3 (4)BeCl2 (5)PH3 分子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电偶极矩 正四面体形 V字形 平面三角形 直线形 三角锥形 sp3 杂化 sp3 不等性杂化 sp2 杂化 sp 杂化 sp3 不等性杂化 µ=0 µ>0 µ=0 µ=0 µ>0
8
6.6 写出下列各种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并指出它 们外层电子构型各属何种构型。 (1)Mn2+ (5)Se2离 子
(2)Cd2+ (6)Cu2+
(3)Fe2+ (4)Ag+ (7)Ti4+
外层电子构型 9~17 电子构型 ~ 18 电子构型 9~17 电子构型 ~ 18 电子构型 8 电子构型 9~17 电子构型 ~ 8 电子构型
6
(1)Cl
氧化值 (2)Pb 化合物 氧化值 (3)Mn 化合物 氧化值 (4)Cr 化合物 氧化值 (5)Hg 化合物
6.4 列表写出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 3s2、2s22p3、3d104s2、 3d54s1、4d15s2 的各元素的最高氧化值以及元素的名称。
3s2 +2 Mg 2s22p3 +5 N 3d104s2 +2 Zn 3d54s1 +6 Cr 4d15s2 +3 Y
17
6.13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的熔点高低。 (1) NaF、MgO (3) SiC、SiCl4 (2)BaO、CaO (4)NH3、PH3
解: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大小有关,或与离子 电荷与半径的比值有关。 晶格能大小: E ∝ | z+·z-| / r++r(1) NaF、MgO 同属离子晶体。 因 MgO 的离子电荷多于NaF,且其离子半经小于 NaF 半经,MgO 的晶格能>NaF。 故 MgO 的熔点大于 NaF 。
19
6.14 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顺序,并作 简单说明。 (1)SiF4、SiCl4、SiBr4、SiI4 (2)PF3、PCl3、PBr3、PI3 解:(1)SiF4、SiCl4、SiBr4、SiI4 均为分子晶体, 分子间力以色散力为主,结构相似,随分子量(半径) 依次增大,色散力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增大。 即:Tmp(SiF4) < Tmp(SiCl4) < Tmp(SiBr4) < Tmp(SiI4) (2)PF3、PCl3、PBr3、PI3 原因同(1),但均为极性分子,且以色散力为主。 即: Tmp(PF3) < Tmp(PCl3) < Tmp(PBr3) < Tmp(PI3)
(d)HCOOH
5
6.3 下列各种元素各有哪些主要氧化值?并各举出一 种相应的化合物。
氧化值 化合物 -1 0 +1 +3 +5 +7 HCl Cl2 HClO HClO2 NaClO3 KClO4 +2 +4 PbO PbO2 0 +2 +4 +6 +7 Mn MnO MnO2 K2MnO4 KMnO4 +1 +3 +6 CrCl2 CrCl3 K2CrO4 0 +1 +2 Hg Hg2Cl2 HgO
12
(2)NCl3 N 原子价电子构型:2s22p3; 杂化轨道类型:sp3 不等性杂化(4条) 中心原子轨道的空间构型:四面体; N-Cl N-Cl成键: sp3-pσ共价键(3条); pσ 3 孤对电子占据一条 sp3杂化轨道。 分子的空间构型:三角锥型。
13
6.10 下列各物质的分子之间,分别存在何种类型的 分子间作用力? (1)H2 (2)SiH4 (3)CHCOOH (4)CCl4 (5)HCHO 解:
分子式 H2 SiH4 CH3COOH CCl4 HCHO 分子类型 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色散力 色散力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 色散力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4
6.11 乙醇和二甲醚 (CH3OCH3) 的组成相同,但前 者的沸点为 78.5℃,而后者的沸点为 -23℃。为什么? 解:乙醇为极性分子,并且存在氢键,其蒸发或 气化需要克服分子间的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以及 分子间氢键,故沸点较高。 CH3OCH3亦为极性分子,只需克服色散力、诱导 力和取向力,由于CH3OCH3分子间不形成氢键,故沸 点相对较低。
9
外层电子分布式 3s23p63d5 4s24p64d10 3s23p63d6 4s24p64d10 4s24p6 3s23p63d9 3s23p6
(1)Mn2+ (2) Cd2+ (3) Fe2+ (4) Ag+ (5) Se2(6) Cu2+ (7) Ti4+
6.7 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 是哪些? (1)NaOH (5)MgO );(4) 解:(1);( ) :( );( (2)Na2S (3)CaCl2 (4)Na2SO4
16
(2)丙酮(CH3COCH3)为极性分子,其羰基氧可 与 H2O 分子形成氢键,故溶于水; (3)氯仿(CHCl3)为弱极性分子,难溶于水; (4)乙醚(CH3CH2OCH2CH3)为极性分子,其醚氧 可与 H2O 分子形成氢键,故溶于水; (5)甲醛(HCHO)为极性分子,醛分子中羰基氧 可与 H2O 分子形成氢键,故溶于水; (6)甲烷(CH4)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
11
6.9 比较并简单解释 BBr3 与 NCl3 分子的空间构型。 解:分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1)BBr3 B 原子价电子构型: 2s22p1; 杂化轨道类型: sp2杂化(3条) 中心原子轨道的空间构型: 平面三角形(120°) B-Br成键: sp2-pσ共价键(3条)。 分子的空间构型: 平面三角形(120°)
2
6.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 号) (3)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 n 有关。 多电子轨道的能级不仅与主量子数 n 有关,还与角 量子数 l 有关。 单电子原子则不同。 (- )
3
6.2 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已知某元素 +2 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 3s23p63d1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c) )
第六章 物质结构基础 习题解答
1
6.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 号) (1)当主量子数 n = 2 时,角量子数 l 只能取 1 。 当主量子数 n = 2时,角量子数 l 可取 0,1,共 n 个 即 2 个值。 (- )
(2)p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 “8” 形,这表明电子是 沿 “8” 轨迹运动的。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表示电子的运动状态随角度 变化的情况,原子轨道仅表示运动电子出现的可能空间 范围,用“概率”表示,电子运动无固定轨迹。 (-)
(a)s 区 (b)d 区 (c)ds 区 (d)f 区 (e)p 区 (2)下列各晶体熔化时,只需要克服色散力的是(af ) (a)HgCl2 (b)CH3COOH (c)CH3CH2OCH2CH3 (d)SiO2 (e)CHCl3 (f)CS2 (bc ) (c)H2S (d)SiCl4
4
(3)下列各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以 sp3 不等性 杂化的是 (a)BeCl2 (b)PH3
6.2 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4)下列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a)CO2 (e)SiF4 (b)NH3 (c)H2S (ae )
(d)HB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