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专用】文言文阅读四 《五人墓碑记》讲义+课堂作业—江苏省2020年高二暑假辅导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人教版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人教版

§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7段。结尾,呼应 首段。)
第一段: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盖:发语词。之:取独。而:因而。焉:兼词,“于之” 2、句式:……者……也。 判断句。 “激于义”: 于义激,介宾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以葬之;
双重否定句。
非常之谋难 于猝发
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十分,极。
1、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今无此义。“看”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今多借指某些集 团的领导人
由是观之
助词 的 动,到,往 明死生之大 的 的 匹夫之有重于 社稷也。 取独
则今之高爵显位
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 为之记。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去今之/墓/而葬焉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自读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 上来推断不明白的词语的含义和 用法,学习依靠语脉、语感来推 断重点词义的方法。
2、句式。
“立石于其墓之门” 呜呼,亦盛矣哉! 于其墓之门立石 感叹句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段:叙述五人死因及立碑的缘由。
第二段: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1、两个“之:取独 而: 表并列。 止: 只不过。
焉: 兼词,“于之”
名作动。
有: 通“又” 墓: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 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凡:大凡 慷慨: 疾病: 而: 古义:胸怀大志,情绪激昂。 今义:不吝惜。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 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高中语文第2专题《五人墓碑记》学案二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2专题《五人墓碑记》学案二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2专题《五人墓碑记》学案二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掌握文言句式。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张溥(1602 —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

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

张溥自幼勤学,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张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

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著有《七录斋集》。

2、背景简介: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魏阉而被免职。

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

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

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

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

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

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并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

阉党失败,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

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称为“五人之墓”。

3、文体简介: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辨形正音蓼洲()被逮()卿()贸财(遑巡隈义()劈()溷藩()谣然()詈之(投慣道路()玲发()扶打()缙绅()户牖() 蹈死不顾()阉党()矫诏()佯狂()扼攣(暴于朝迂()社稷()匹夫()钩党()冏卿(高爵显位()张溥()废祠()淹没()曷故()赠谥褒美()三、基础知识:1、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古今字①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课堂PPT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课堂PPT

-4-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 (2)独五人之皦皦(“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资财,钱财) (4)颜色不少变(“少”同“稍”) (5)亦曷故哉(“曷”同“何”,什么)
-5-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5-
五人墓碑记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
之:取独 易:改变
而:定语后置句引导词 志:志节
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 四海:全国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而:转折连词。 于:在。编伍:指平民百姓。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于)
素:平时。
闻:听闻 训:教诲。
激昂大义:即“激昂于大义”
-13-
五人墓碑记
然五人之当刑也, 之:取独
当:受、临
意 气 扬 扬 , 呼 中 丞 意气扬扬:意志气概昂然
之名而詈之;谈笑
而:表顺承,然后 詈:骂。
以 死 。 断 头 置 城 上 ,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颜色不少变。 有贤
置:放,“置”后省了介词“于”。 颜色:面容,脸色。
士 大 夫 发 五 十 金 , 少:同“稍”,稍微,略微。
之:取独。
皦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指名声显赫。 -9-
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 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 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公之 逮所由使也。
之:取独。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2020届高中语文 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2020届高中语文 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熟读课文并背诵五六两节;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明3.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4.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诵读翻译。

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记文本研习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

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以继承东林(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阉党称他们为“东林党”,被残酷镇压)传统自居,•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响很大。

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复社”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二、时代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

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

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

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

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

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三、解题: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

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

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

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

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

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

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

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

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四、朗读课文。

1.给生字注音阉yan 旌jing 湮yan 皦jiao 缇ti 抶chi溷hun 傫lei 詈li 逡qun 冏jiong 2.区别下面各组字的形音义,先注音后组词。

《五人墓碑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五人墓碑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19.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B.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仆一样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D. 佯狂不知所之者佯:假装20.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不能容于远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其无礼于晋C. 佯狂不知所之者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皆出于此乎2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是为五位平民百姓树碑立传的文字,综合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B. 文中把“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辱人践行”与五人的慷慨赴死作对比,反衬出“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丑态。

C. 文中运用假设论证,把五人的英勇就义与五人寿终正寝作对比,突出五人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

D. 文段最后一句,点明作记的缘由和目的,同时揭示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一进步性的观点。

22. 把文章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二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二)

高二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二)

《五人墓碑记》随堂练习及答案五人墓碑记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蓼( liǎo )洲湮(yān )没皦( jiǒo )皦B.赀( zī)财缇骑( qī)抶( chì)击C. 鼓噪( zào )傫( lěi )然詈( lì)骂D. 缙( jìn )绅暴( pù)露户牖( y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B. 在丁卯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匿:藏,躲藏D. 按诛五人按:斩杀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E 凡富贵之了,慷慨得志之徒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买五人之脰而函之④人皆得而隶使之⑤不能容于远近⑥安能屈豪杰之流⑦亦以明死生之大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A. ①②③④B. ⑤⑦C.③④⑥⑧D.④⑧5.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 不能容于远近D. 荣于身后6.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独五人之皦皦,何也B.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C.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问答题:1、叙述五人的死因和立碑缘由各是什么?请简述。

2、开篇即用“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点明义士死因,有何好外?“3、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将五人与其他人对比,请分析其作用?4、苏州市民为什么要进行反暴斗争?5、语句生动形象反映了吴之民的群情激愤?请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暴乱结果如何?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篇1: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查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四、词类活用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五、古今异义的词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②今义: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人教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人教
固 1 轻重固何如哉 斯固百世之遇也。
品行,名词。
走,动词。
行为,名词。
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副词。
实在,真是,副词。
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按诛五人
古今异义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按:考查,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
4 颜色不少变 视五人之死 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从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
讨论明确: 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
4、为之声义 5、缇骑按剑而前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词类活用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 奴隶那样。
墓:名词用作动词, 修墓。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 生病。
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9、 抶而仆之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
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 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
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 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的作用。

高二语文教案-五人墓碑记(苏教版)

高二语文教案-五人墓碑记(苏教版)

五人墓碑记(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重点】1.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2.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安排】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板书:五人墓碑记张溥(pú)二.作者介绍: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一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后读过即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至七次始罢。

崇祯四年进士,曾集郡中文士,结复社评议时政,为权贵所恶,后以党祸而死。

著有《七录斋集》等。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节奏注意下面的读音蓼li?o洲阉yān(指太监,文中逆阉、大阉专指魏忠贤) 旌jīng(表扬)湮yān(埋没) 皦jiǎo皦(通“皎皎”,名声显赫的意思)• 敛赀zī(同“资”,钱财)缇骑tíjì(橘红色的士兵,这里专指明代锦衣卫) 抶chì(笞打,鞭打)溷藩hùnfān(厕所) 傫lěi 曷hé(同“何”)逡巡qūnxún(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缳huán(绳索,套索)暴pù(同“曝”,显露) 谥shì(死后追封的称号)户牖yǒu(窗洞,这里指代家忠) 詈lì(骂)• 冏ji?ng(光、明亮)四.学生再读一遍课文五.说说从课文中读到了什么。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五人墓碑记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五人墓碑记 Word版含解析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蓼.洲(liǎo) 废祠.(sì) 旌.其所为(jīng) B.皦.皦(jiǎo) 湮.没(yān) 户牖.之下(yǒu)C 。

缇.骑(tí) 溷.藩(huàn) 暴.于朝廷(bào) D 。

逡.巡(qūn) 投缳.(huán) 赠谥.褒美(yì)项中“祠"应读“cí"。

C 项中“溷”应读“hùn”,“暴”在此应读“pù”.D 项中“谥”应读“shì”.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不吝啬,大方。

B 。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C.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塞住. D.素.不闻诗书之训 素:一向,向来。

项,“慷慨"应解释为“意气激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缇骑按剑而前.项,隶,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②语气词,可不译;③介词,表被动;④介词,表比较。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

吴之民方痛心..焉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项,行为:古义,行,品行,为,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B项,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D项,疾病:古义,作动词用,得了疾病;今义,名词,病的总称.6.找出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B。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讲练测.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讲练测.

第2课时五人墓碑记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蓼蓝() 废祠()皦皦() 敛(赀( )缇()骑(抶而扑之()鞭笞() 呵斥()傫然() 詈骂()矫诏() 逡巡()投缳() 佯狂()户牖() 扼腕()溷藩() 湮没()答案:蓼1 ido,祠ci,皦jiao,敛1 idn,赀zi,缇,骑ji,抶chi,笞c hi,呵he,傫10i,詈1i,矫jiao,逡q^n,缳hudn,佯ydng,牖ybu,扼a,溷hun,湮yQn。

2•辨音逮捕()湮没()<・斗•「逮住()[没戏()答案:dai,dai;m ?,m ?i。

3•辨形r( )巡(q^n)( )号(shi( )X(jun)§ 自()(yi)1 ()峭(jUn)1洋()(yi)英()(jUn)1怙恶不()(quan)答案:逡,竣,峻,俊,悛;谥,缢,溢。

【文言整理】1•通假字(1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同 _______________ )(2)敛赀财以送其行(同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曷故哉(同)答案:(1)“又” (2)“资” (3)“何”2•词类活用(1 )去今之墓而葬焉(__________________ )(2 )缇骑按剑而前.(_______________ )(3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_______________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_________________ )(5)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 )(6 )不能容于远近.(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以明.死生之大()(8)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墓,名词作动词,修墓(2)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3)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4)抚,名词作动词,担任巡抚(5)隶,名词作状语,像奴仆那样(6)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处、近处(7)明,形容词作动词,表明;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8)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3•古今异义(1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路中间(2)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非公家的(3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带头人(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5)颜色不少变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高二上册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了解一些文言句式。

结合语境揣摩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2、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体会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

3、了解碑志类文体知识,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

二、基础知识梳理1、熟记字音蓼阉皦湮没赀财缇骑抶溷藩詈傫缙绅牖逡巡冏暴谥扼腕脰投缳2、通假字①敛赀财以送行赀,通“资”,钱财。

②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③其为时止有一月尔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④忠义暴于朝廷暴,通“曝”,显露。

3、古今异义词慷慨,胸怀大志,义气豪放。

例:慷慨得志之徙。

痛心,痛恨。

例:吴之民方痛心焉。

意气,神情。

例: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颜色,脸色。

例: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行为,品行作为。

例:行为士先者。

疾病,轻的为疾,重的为病。

例:其疾病而死在此用作动词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私人,党羽。

例: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首领,指头颅。

例: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非常,超出寻常。

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视,比较。

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4、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抶而仆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人皆得以隶使之。

其疾病而死。

去今之墓而葬焉。

以旌其所为。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5、一词多义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盛呜呼,亦盛矣哉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上之悲战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卒而卒莫消长也猛将必发于卒伍公子季友卒有始有卒者军旅卒发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徒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为之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6、文言句式①呜呼,亦盛矣哉!感叹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暑期辅导教案
二、实战演练
练习巩固
(一)基础训练
1.B
2.C
3.B
4.D
5.(1)扈江离与辟芷兮(2)飞漱其间(3)潦倒新停浊酒杯(4)只是当时已惘然(5)山岳潜形(6)赢得仓皇北顾(7)金石为开(8)观千剑而后识器(8分。

每句1分)
(二)文言文
他的墓中吧。

四、课后作业
1. D 复:免除赋役。

2. C 古代平民死后并无谥号。

3.(1)有人请求朝廷召集百姓租种洪水退后淤积而成的田地,以此增加赋税收入,夏原吉派人快马上奏,请求阻止这种做法。

(“佃”“益”“赋”“疏”各1分,语意通顺1分,共5分。


(2)(子厚)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到牵连而被贬斥
(“贵重顾藉”“坐”宾语前置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3)这就是受到皇帝赏识重用,在当世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遇知”、“用力”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语句通顺各1 分,共 5 分)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喆,他的祖先是德兴人。

他的父亲夏时敏,在湘阴做教谕官,于是在这里安家。

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努力学习,奉养母亲。

因州县地方官荐举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

诸生中有的人大声说笑,夏原吉端正地坐着很严肃。

明太祖暗中观察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做户部主事。

夏原吉所在的部门事务繁琐,但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尚书郁新很赏识他。

浙西发大水,主管官员治水不见成效,永乐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

夏原吉穿着布衣徒步行走, 日夜治理谋划,最热的天气不张伞盖,他说:“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舒适呢。

” 治水完毕,他回到京城。

他说水虽然已由故道入海,但支流还没有全部疏通,还不是长久之计。

第二年(1404 年) 正月,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

九月工程完工,流水畅通,苏州、松江一带农田获得大利。

永乐三年(1405 年)回京。

这年夏,浙西发生严重饥荒,皇上命原吉率领俞士吉、袁复和左通政赵居任前往赈济。

他们发放三十万石粮食,并供给饥民耕牛和种子。

有人请求朝廷召集百姓租种洪水退后淤积而成的田地,以此增加赋税收入,夏原吉派人快马上奏,请求阻止这种做法。

姚广孝从浙西回来,称赞夏原吉说:“他真有上古仁爱之心。

”明宣宗三年,随从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 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

”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饭食赐给他,而且犒劳了将士。

随从皇上在兔儿山阅武,将领们动作太慢,皇上大怒,脱下他们的衣服。

原吉说:“将帅,是国家的栋梁,怎能将他们冻死?”他又反复极力谏阻。

皇上说:“看在您的面上将他们放了。

”宣宗五年(1430 年)正月,两朝《实录》修成,皇上又赐给金币、鞍马。

夏原吉天明入宫谢恩,回来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赠太师,谥号忠靖。

皇帝敕令户部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并且以后世代都不再征收。

夏原吉有宏大的气量,人们不能测量它的边际。

同在朝班的官员有优点,他就采纳接受;有的人有小过失,他一定为他们掩盖不张扬。

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他所穿的皇帝赐给的金织衣服,夏原吉说:“别害怕,脏污可以洗掉。

”又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精微的文书,磕头请求死罪。

夏原吉不追问,自己入朝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皇帝命令换了文书。

有的人问夏原吉:“气量可以学吗?” 他说:“我年幼时,有人触犯了我,我也曾发怒。

开始在脸色方面忍耐,中间一段时间在内心忍耐, 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可忍耐的了。

”有一次他与同朝的官员到别的地方饮酒,晚上回来时赶上下雪,经过宫门,有人想要不下马。

夏原吉说:“君子不能因在昏暗中便使品行堕落。

”他谨慎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