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烘干法)

合集下载

木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木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木材含水率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原理:木材含水率,是指所含水分重量占木材烘干重量的百分比。

二、检测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6-83《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GBJ1931-91三、取样:①采集的远木试材运至现场后,须尽快锯解,首先锯去试材端部的涂头和开裂部分,然后在每段试材下端,截取200mm的木段1个,从木段上截取20mmX20mmX20mm试件。

注:根据《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的规定,试样数量为5个。

②附在试样上的木屑、碎片等必须清除干净。

四、试验设备:①天平,称重应准确至0.001g。

②烘箱,应能保持在103±2℃。

③玻璃干燥器和称量瓶。

五、试验步骤:①取到的试样应立即称重,结果填写记录表中,准确至0.001g。

②将同批试验取得的含水率试样,一并放入烘箱内,在. 103±2℃的温度下烘8h后,从中选定2~3个试样进行第一次试称,以后每隔2h试称一次,至最后二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2g时,既认为试样达到全干。

③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放入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称量瓶中,盖好称量瓶和干燥器盖。

④试样冷却至室温后,自称量瓶中取出称量。

六、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的理论根据:试样含水率(W),按式中计算,以百分率计,准确至0.1%。

Gq - GhW= --------------------- X100Gh式中Gq----------- 试验时试样重量(g);Gh----------- 烘干后试样重量(g)。

将5个取平均值。

试验结果。

土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汇总

土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汇总

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烘干法一、定义土的含水量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二、适用范围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三、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天平:感量0.01g。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四、计算公式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5以下0.340以下≤140以上≤2酒精燃烧法一、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天平:感量0.01g。

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比重计法)筛分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三、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四、计算公式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X=(A/B)×100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A-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B-试样的总质量,g。

水泥含水率试验方法

水泥含水率试验方法

水泥含水率试验方法常用的水泥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溶解重量法和红外干燥法三种,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三种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烘干法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水泥含水率的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称称量为m1,然后将其放入锥形瓶中。

(2)将锥形瓶放入烘箱中,温度一般设置为105℃~110℃,烘干时间一般为2小时。

(3)取出烘干后的水泥样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称量为m2(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连续称量的质量相差不大时,得到的质量差值即为水泥含水率。

注意事项:(1)样品的准备要求: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尽量避免水分的损失。

(2)烘干条件的控制:温度过高会导致水泥的变质,而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烘干时间。

(3)烘干时间的掌握:烘干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去除水分为准。

2.溶解重量法溶解重量法是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测定水泥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称称量为m1,然后将其放入溶剂中(一般使用正己烷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2)用搅拌器充分搅拌水泥样品和溶剂,使其充分混合。

(3)将混合溶液过滤,收集上清液。

(4)将收集到的上清液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时间一般为2小时。

(5)取出烘干后的溶剂,称称量为m2(6)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连续称量的质量相差不大时,得到的质量差值即为水泥含水率。

注意事项:(1)溶剂的选择:应选择能够溶解水泥样品中的水分,并且不会对水泥本身产生影响的溶剂。

(2)溶解和烘干时间的掌握:溶解和烘干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溶解和去除水分为准。

3.红外干燥法红外干燥法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对水分的加热和蒸发特性来测定水泥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放放置在红外干燥仪上。

(2)打开红外干燥仪,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

(3)干燥结束后,取出样品,称称量为m1(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连续称量的质量相差不大时,得到的质量差值即为水泥含水率。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污泥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水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准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环境治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1. 烘干法:烘干法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简单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105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当连续两次烘干质量差小于0.5%时,可以认为污泥已经完全烘干。

根据样品的质量差和初始质量,即可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2.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将污泥进行离心,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离心管中,然后通过离心机以一定转速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水分会被甩离污泥并被收集起来,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3. 电阻法:电阻法是利用污泥的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电导计的电极间放入污泥。

通过测量电导率,就可以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先建立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4. 微波法:微波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污泥样品进行加热和蒸发水分的方法。

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微波炉中,设置一定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微波会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然后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微波设备来进行测量。

5.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污泥中的水分分子在核磁共振场中的行为来确定含水率。

该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精密的核磁共振仪器来进行测量。

虽然该方法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但具有非破坏性、准确性高等优点。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污泥含水率的测定,以满足具体需求。

土的含水率的试验方法

土的含水率的试验方法

土的含水率的试验方法一、烘干法。

这可是最常用的方法哦。

先取一定量的土样,就像从你家院子里挖一勺土那样。

把土样放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就像土样的小房子。

然后把这个装着土样的容器放到烘箱里,设定好温度,一般是105℃ - 110℃。

这时候土样就在烘箱里开始它的“烘干之旅”啦。

等烘到土样的重量不再变化了,就像它把身体里的小水滴都赶跑了一样。

然后用烘干前的土样重量减去烘干后的土样重量,再除以烘干后的土样重量,乘以100%,就得到土的含水率啦。

是不是很简单呢?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土样的取样要有代表性哦,不能只取表面或者某一个角落的土,要像挑水果一样,各个地方都照顾到。

二、酒精燃烧法。

这个方法就有点小酷啦。

同样先取适量的土样,放在一个金属容器里。

然后往土样上倒一些酒精,就像给土样倒上小酒一样。

接着用火柴或者打火机把酒精点燃,这时候土样就被火焰包围啦,酒精燃烧的时候会把土样里的水分带走哦。

不过这个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可别烫到手啦。

等酒精燃烧完了,再重复倒酒精燃烧这个步骤,大概两三次,直到土样看起来干干的。

最后按照和烘干法类似的计算方法,算出土的含水率。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没有烘箱的情况下使用,就像一个应急小妙招。

三、炒干法。

这个就像是在厨房做菜一样有趣呢。

把土样放到干净的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炒。

在炒的过程中,土样里的水分就会慢慢蒸发掉。

你要不停地翻动土样,就像炒菜时翻炒一样,让土样受热均匀。

炒到土样不再冒水汽了,就说明土样里的水分差不多都没了。

这时候再称土样的重量,然后进行计算得出含水率。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考验耐心,因为要小火慢慢炒,不能着急,不然土样可能会炒焦,那就不准确啦。

烘干法测土样含水率

烘干法测土样含水率

土的含水率试验(烘干法)5 土的含水率试验T 0103—1993 烘干法1 目的和使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2 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1000g,感量0.1g。

其他: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等。

3 试验步骤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g,砂砾石为1~2k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减去称量质量即为湿土质量。

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①。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的恒温下,干燥12~15h为好。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1h即可)②。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4 结果整理按下式计算含水率:式中: ——含水率(%),计算至;m——湿土质量(g);m——干土质量(g)。

s注①:对于大多数土,通常烘干16~24就足够。

但是,某些土或试样数量过多或试样很潮湿,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烘干的时间也与烘箱内试样的总质量、烘箱的尺寸及其通风系统的效率有关。

注②:如铝盒的盖密闭,而且试样在称量前放置时间较短,可以不需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03-1。

表T 0103-1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工程编号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数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 0103-2规定。

表T 0103-2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5 报告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土的含水率 值条文说明1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土的状态,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依据,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污泥含水率是指单位质量污泥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评价污泥固体-液体混合物中固体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

正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污泥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一、烘干法。

烘干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记录其质量为m1;2. 将污泥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3. 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其质量为m2;4. 计算含水率的百分比,含水率(%)=(m1-m2)/m1×100%。

二、干燥箱法。

干燥箱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水率测定方法,相比于烘干法更加准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记录其质量为m1;2. 将污泥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一定时间;3. 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其质量为m2;4. 计算含水率的百分比,含水率(%)=(m1-m2)/m1×100%。

三、电子天平法。

电子天平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含水率测定方法,适用于对含水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记录其质量为m1;2. 将污泥样品放入电子天平中,记录其质量为m2;3. 根据样品质量的变化计算含水率的百分比,含水率(%)=(m2-m1)/m1×100%。

四、红外干燥法。

红外干燥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含水率测定方法,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记录其质量为m1;2. 将污泥样品放入红外干燥仪中,进行快速干燥;3. 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其质量为m2;4. 计算含水率的百分比,含水率(%)=(m1-m2)/m1×100%。

以上就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的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烘干法一.目的及适用范围:1.1 目的:测定土的天然含水率。

1.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砂砾石、有机质土和冻土的含水率。

二.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三.试验仪器: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天平:称量200g,感量0. 01g;称量1000g,感量0.1g;干燥器、称量盒等四.试验步骤:4.1.取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g,砂砾石为1~2kg。

放入铝盒内,迅速盖好盒盖,称质量,称量结果减去铝盒质量,得到湿土质量;4.2.揭开铝盒盖,将试样和铝盒一起放入恒温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至衡重。

对于大多数土,通常烘干16 - 24h就足够。

但是,某些土或试样数量过多或试样很潮湿,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烘干的时间也与烘箱内试样的总质量、烘箱的尺寸及其通风系统的效率有关。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 - 70℃的恒温下,干燥12- 15h为好。

4.3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般只需0.5- 1h即可)。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如铝盒的盖密闭,而且试样在称量前放置时间较短,可以不需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五.试验结果整理:5.1按下式计算含水率:w×100式中:W:含水率(%),计算至0.1;m:湿土质量(g);m s:干土质量(g);5.2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表六.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内容:土的鉴别和分类、土的含水率W值。

七.注意事项:7.1.铝盒的编号称量以后应以配套状况使用,切记混淆。

7.2.土样质量不要取得太少,以免影响精度。

7.3.测含水量时,两个平行土样的取样质量尽量接近。

7.4.取样时要用器具,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土样,以免造成土样含水状态的改变。

最新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最新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结果计算公式:
1.用纯水测定时
式中 ---颗粒密度(g/cm3),计算至0.01 g/cm3
---量瓶和水的总质量(g);
---量瓶、水和土的总质量(g);
---干试样质量(g);
---T℃时水的密度(g/cm3)。
2.用中性液体测定时
式中 ---量瓶和中性液体总质量(g);
---量瓶、中性液体和土的总质量(g);
7.用中性液体测定含有可溶盐、亲水性胶体或有机质土的颗粒密度时,可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去除土中空气。对砂土,为了防止煮沸时颗粒跳出,也可采用真空抽气法。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001.1-2010
第2版第0次修订
第二章:颗粒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量瓶法
实施日期
2010年2月5日
参照规程编号
TB10102—2004
3.冷却约1min后,再按本条第2款重复操作。粘性土应烧4次,砂类土应烧3次。
4.待最后一次燃烧火焰熄灭后,盖上盒盖,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干土质量。
5.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1g。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001.1-2010
第2版第0次修订
第二章:颗粒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量瓶法
实施日期
2010年2月5日
4.称量盒:直径50mm,高30mm;长200mm,宽100mm,高40mm,可采用等质量称量盒。
5.干燥箱:内用硅胶干燥剂。
试验步骤:
1.根据不同土类按下表确定称取代表性试样质量,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将盒外附着的土擦净后称量。称量时可在天平放砝码的盘内放上等质量的称量盒,即可直接称得湿土质量。
参照规程编号
TB10102—2004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一、土的含水率试验(烘干法)实验说明与注意事项:(1)含水率试验以烘干法为室内的标准方法,精度高,应用广。

(2)试样烘至恒重所需的时间与取土数量有关。

规定细粒土为15-30g,细粒土宜烘8-10h,砂类土因持水性差,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水分变化不大,所以试样应多取一些,取50g,对砂类土宜烘6-8h。

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因土质不均匀,采用烘干法时,除注明有机质含量外,亦应取50g。

0(3)一般认为土在105-110C温度下能将土中部分结晶水和自由水蒸发掉,对0于石膏土来说,若将土的烘干温度定在110C左右,对含石膏土会失去结晶水,0用此方法测定其含水率有影响。

如果土中有石膏,则试样应该在不超过80C 的温度下烘干,并要烘12-15h。

0(4)有机质土在105-110C温度下经长时间烘干后,有机质特别是腐殖酸会在烘干过程中逐渐分解而不断损失,使测得的含水率比实际的含水率大,土中有机0质含量越高,误差越大。

故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规定在60-70C恒温下进行烘干,干燥12-15h为好。

(5)烘干期间烘箱不应频繁开启,以免影响箱内温度。

水分较多的土,不应与接近烘干的土在一个烘箱内烘。

因烘箱底层温度较高,故试样应距底层有一定的距离。

将称量盒校正恒重后,简化了试验过程中反复测量称量盒的手续。

但使用一定时间后称量盒的质量常有变化,因此一般半年需要校正一次,以保证试验精度。

二、土的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实验说明与注意事项:(1)本实验法在现场测试规程中用的较多。

取代表性试验时,砂类土数量应多于黏质土。

酒精纯度要求达95%。

(2)对有机质土其有机成分会燃烧,这样所测含水率会偏大。

测定结果将与含水率定义不符。

(3)一般酒精应烧三次,为使酒精在试验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4)根据经验得知,用酒精燃烧法测量土的含水率的准确度与土类有关。

用酒精法测砂的含水量时,所得结果于烘干法的结果相符。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及目的烘干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用于去除材料中的水分,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储存寿命。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烘干作业指导书,以确保烘干作业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烘干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烘干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清理烘干设备及周边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垢。

- 检查烘干介质(如热风、蒸汽等)的供应情况,确保充足。

- 检查烘干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设定,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2. 上料操作上料是烘干作业的第一步,操作步骤如下:- 将待烘干的材料按照规定的容量投入烘干设备。

- 确保上料过程中不会发生材料的溢出或堵塞现象。

- 关注上料口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烘干设备。

3. 烘干过程控制烘干过程中需要控制以下参数:- 温度: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烘干温度。

- 湿度: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烘干湿度。

- 时间: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烘干时间。

- 空气流速: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烘干空气流速。

4. 卸料操作当烘干过程结束后,需要进行卸料操作,步骤如下:- 关闭烘干设备的加热和供气系统。

- 打开卸料口,将烘干好的材料取出。

- 确保卸料过程中不会发生材料的溢出或堵塞现象。

- 关注卸料口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烘干设备。

5. 清洁与维护烘干作业结束后,需要进行设备的清洁与维护工作:- 清理烘干设备及周边区域,去除杂物和污垢。

- 检查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故障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烘干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确保烘干设备的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 确保烘干设备周边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因热量积聚导致火灾。

- 烘干设备运行时,禁止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设备内部。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作业指导书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GC-JS-WJ-010页数:1/1制定日期: 2016 年12月28日制作: 核准:文件名称: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作业指导书一、使用方法:1.触摸屏幕,启动仪器,仪器内部进行自校;显示器点亮;仪器自检结束后进入主页面。

2.预热30分钟。

二、操作事项:1.重量校准(单点)水分仪可用100克的外校砝码校准。

为了提高和保证称量数据的准确性,在首次称量或要求精确称量之前进行重量校准。

重量校准如下:a.清洗样品盘应放置到位,仪器关上盖。

在主菜单界面上触摸校准键b.触摸重量校准键c.选择重量校准键d.放上100克标准砝码于样品盘内,关上盖。

e.显示校准结束请移去砝码后,拿掉砝码。

(若不为零,则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2.重量校准(多点)a.触摸重量校准键b.选择重量校准键,依次放上屏幕显示的量程的砝码即可。

c.操作方法参照单点校准3.查看当前仪器温度此功能在界面右边,主要为客户查看样品烘干前的温度提供方便。

为了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尽可能做到同样品烘干前仪器温度一致。

4.日期和时间校准设置当首次使用仪器时,您应确认当前的时间和日期。

若断电时,仪器可存储设置。

设置时间日期步骤如下:a.在主菜单界面触摸校准键。

b.触摸时钟校准,设置当前的日期,时间,最后触摸确认键,结束设置。

5.干燥温度设置干燥温度可以从60℃~200℃之前设置。

步骤如下:a.在主菜单界面触摸干燥采样键。

b.在干燥温度的显示框内设置温度。

c.触摸确认键,结束设置。

岩石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岩石含水率试验用于测定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

岩石的含水率可间接地反映岩石中空隙的多少、岩石的致密程度等特性。

本试验采用烘干法。

对于不含结晶水矿物的岩石烘干温度为105℃一110℃;对于含结晶水矿物的岩石温度宜控制在60℃±5℃下进行测定。

2仪器设备(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一110℃范围,最低控温能满足60℃±5℃。

(2)千燥器:内装氯化钙或硅胶等干燥剂。

(3)天平:感量0.Olg。

(4)称量盒。

3试样制备3.1保持天然含水率的试样应在现场采取,严禁用爆破或湿钻法。

试样在采取、运输、储存和制备过程中,含水率变化不应超过1%。

3.2试件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颗粒的10倍,每个试件质量一般不小于40g,不大于200g.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宜少于5个。

3.3应记录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及为保持试样含水状态所采取的措施等。

4试验步骤4.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人已烘干至恒量的称量盒内,称烘干前的试样和称量盒的合质量(m1)。

本试验所有称量精确至0.01g,4.2将称量盒连同试样置于烘箱内。

对于不含结晶水的岩石,应在105℃一110℃恒温下烘至恒量,烘于时间一般为12h一24h。

对于含结晶水的岩石,应在60℃±5℃恒温下烘至恒量,烘于时间一般为24h一48h。

4.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烘干后的试样和称量盒的合质量(m2)5结果整理5.1按式(T0202一1)计算岩石含水率:m1-m2W = ─── (T0202一1)m2-m0式中:W—岩石含水率(%);m0—称量盒的干燥质量(g);m1—试样烘干前的质量与干燥称量盒的质量之和(g);m2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与干燥称量盒的质量之和(g)。

5.2以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 %5.3试验记录含水率试验记录应包括岩石名称、试验编号、试样编号、试样描述、烘于前的试样和称量盒的合质量、烘干后的试样和称量盒的合质量、称量盒的干燥质量。

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1.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含水率试验检测1人,试验用时1天。

一、烘干法目的:测定各类土中水的含率。

使用范围: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砂砾石、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仪器设备:烘箱、天平试验步骤:①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 g,砂类土.有机土50 g,砂砾石为1~2㎏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取湿土质量m,准确至0.01 g.②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 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干燥12~15 h为好.③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ms,准确至0.01g。

整理结果:含水率计算公式:w=(m- ms)/ ms×100%精密度和允许偏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作为含水率,允许平行差应符合规定。

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二、酒精燃烧法目的:测定各类土中水的含率。

使用范围: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土除外)的含水率。

仪器设备:酒精、天平试验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黏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放入称量盒内,称湿土质量m,准确至0.01g。

2.用滴管将酒精注入放有试样的称量盒中,直至盒中出现自由液面为止。

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3.点燃盒中酒精,烧至火焰熄灭。

4.将试样冷却数分钟,按本试验3、4方法再重新燃烧两次。

5.待第三次火焰熄灭后,盖好盒盖,立即称干土质量sm,准确至0.01g。

结果整理:精密度和允许偏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规定。

详细操作步奏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土的含水率试验”一般常用其中的“酒精燃烧法”和“烘干法”。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烘干作业是指利用热风或其他热源对物料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烘干作业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食品加工、纺织等领域。

为了确保烘干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烘干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烘干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烘干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检查烘干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c. 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2. 启动烘干设备a. 打开烘干设备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b. 检查烘干设备的控制系统,确保各项参数设置正确。

c. 打开烘干设备的进料口,将物料均匀地投入到设备中。

3. 进行烘干作业a.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烘干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热风温度和风速。

b. 控制烘干设备的进料速度,确保物料在设备中的停留时间适当。

c. 监测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注意观察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变化。

d. 定期清理烘干设备的积灰,防止积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4. 烘干作业结束a. 当物料达到预定的干燥程度时,停止进料,并关闭烘干设备的电源开关。

b. 将烘干设备内的残留物料清理干净,准备下一次烘干作业。

c. 对烘干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烘干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烘干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3. 在烘干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烘干设备内部,以免发生危险。

4. 定期对烘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5. 在烘干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烘干作业质量控制1. 根据物料的要求和产品标准,确定烘干作业的目标干燥程度。

2. 在烘干作业过程中,通过定期抽样检测物料的含水率,确保干燥效果符合要求。

3. 对烘干设备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分析和调整作业参数。

实验一:生态系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烘干法)

实验一:生态系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烘干法)

实验一、生态系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烘干法)(3 课时)第一节、室内理论讲解第二节、野外土壤样品的采集第三节、室内分析二、教学目的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图片展示、实验室操作示范,加深学生对土壤含水率概念的了解,掌握土壤分层取样的技巧并熟悉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教学重点土壤含水率的概念、用途,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差别。

四、教学难点土壤的分层取样法、土壤含水率数据的初步分析。

五、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1. 张万儒,许本彤.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2. 林业部科技司编.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3. 水利电力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标准,水土保持试验规范,1988.六、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1、方法要点土壤样品(自然湿土)中的水分经保温 105℃的烘箱中烘至恒定质量,计算样品中损失的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即得土壤含水量的质量百分率(质量湿度)。

如果已测定了土壤容重,把土壤含水量的质量百分率乘以土壤容重,即得土壤含水量的容积百分率。

2、主要仪器烘箱、铝盒、干燥器、天平(感量 0.01g)。

3、测定步骤⑴称取自然湿土样品20g(精确到0.01g),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盖好盒盖,称量,即铝盒加湿土的质量,共3个重复。

⑵揭开盒盖,放入烘箱中,在105℃温度下烘至恒定质量(约12小时),含有机物质多的土样(>8%)不宜在105℃以上烘烤过久;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20-30min)⑶从干燥器中取出铝盒,盖好盒盖,称量,即铝盒加烘干土的质量。

4、结果计算W%=(g1-g2)/(g2-g)*100%其中,W—质量含水率(%);g—铝盒重(g);g1一铝盒+湿样重(g);g2-铝盒+烘干样重(g).5、允许偏差平行测定结果相差不超过0.3-0.7%(相当于相对偏差不大于5%)。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

烘干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烘干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作业,用于去除物品中的水分,提高其质量和保质期。

本文将为您介绍烘干作业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烘干方法、烘干设备的选择、烘干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烘干后的质量检验。

一、烘干的基本原理1.1 烘干的定义和目的烘干是指通过加热和通风等方式,将物品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挥发,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烘干的目的是提高物品的质量和保质期,以及满足生产和加工的要求。

1.2 烘干的原理烘干的原理是利用热量将水分转化为水蒸气,然后通过通风将水蒸气排出。

烘干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不同的烘干方法会采用不同的传热方式。

1.3 烘干的影响因素烘干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品的性质、初始水分含量、烘干温度、烘干时间、通风速度等。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烘干效率和质量。

二、常见的烘干方法2.1 自然风干法自然风干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烘干方法之一。

它利用自然风力和阳光将物品中的水分逐渐蒸发,适合于一些不需高温烘干的物品,如蔬菜、水果等。

2.2 热风烘干法热风烘干法是利用热空气对物品进行加热和干燥的方法。

常见的热风烘干设备有烘箱、烘房等,适合于一些需要较高温度和较快速度的烘干作业。

2.3 微波烘干法微波烘干法是利用微波的加热效应对物品进行烘干的方法。

微波具有快速加热、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于一些对质量要求较高、烘干时间较短的物品。

三、烘干设备的选择3.1 根据物品性质选择设备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烘干要求,需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烘干设备。

如对于易燃易爆的物品,应选择防爆型烘干设备。

3.2 根据烘干要求选择设备根据烘干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烘干时间等,选择适合的烘干设备。

如对于需要快速烘干的物品,应选择具有高温高风速的烘干设备。

3.3 根据生产规模选择设备根据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烘干设备,避免设备过大或者过小造成资源浪费或者生产不足的问题。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的能耗、维护成本等因素。

土的含水率(烘干法)

土的含水率(烘干法)

土的含水率(烘干法)一、目的要求: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1100C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仪器设备烘箱:采用电热烘箱;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四、试验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精确至0.01g。

五、计算1、本试验记录格式含水率试验记录表试样编号土样说明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的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1) (2) (3) (4)=(2)-(3) (5)=(3)-(1) (6)=(4)/ (5) (7)2、计算含水量要求:(1)干土质量计算至0.1%;(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含水率(%)允许平均差值(%)5以下40以下40以上0.3≤1≤2。

工程岩块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工程岩块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工程岩块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依据
(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2 目的及范围
2.1目的
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准确的完成对岩块含水率的试验。

2.2范围
各类岩石含水率试验均应采用烘干法。

3.仪器设备
(1) 烘箱和干燥器;
(2) 天平。

4 试验步骤
4.1试件制备
(1)保持天然含水率的试验应在现场采取,不得采用爆破法。

试样在采取、运输、储存盒制备试件过程中,应保持天然含水状态。

其他试验需测含水率时,可采用试验完成后的试件制备。

(2)试件最小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矿物颗粒直径的10倍,每个试件的质量为40g~200g,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应为5个。

(3)测定结构面充填含水率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
(含水率)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目录
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 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 样品及清洁整理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现场取样(委托送样)填写委托单→对委托单编号→填写样品收样单→样品区→下放委托单→从样品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室进行样品试验/检测→样品试验/检测完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2.1试验操作过程
2.1.1收样方法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应观查样品外观颜色、有无杂质。

核对样品与委托单信息是否一致是否有信息缺失,填写样品收样单,并在“未检”一栏划“√”,并存放至指定位置择期进行试验。

2.1.2试验步骤
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为50g,放入称量盒(称量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结果即为湿土质量。

2.1.3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压105-110℃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
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

2.1.4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h-1h 即可)。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量,准确至0.01g 。

2.1.5 结果计算 :
下式计算含水量:
100⨯-=s
s
m m m ω
式中: ω—含水量,%;
m —湿土质量,g ; m s —干土质量,g 。

2.2结果整理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数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2.3出具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的鉴别和分类; ⑵土的含水量ω值; 3、样品及清洁整理
试验完成后清理工作台及天平,将玻璃器皿清洗擦拭干净放至指定位置。

将样品标签上“已检”一栏划“√”,然后将样品移至样品室已检留样区。

附表:
附表1 含水率试验报告(JT/BG01-01)
附表2 密度试验(环刀法)试验记录(JT/JJ01-01)
Ti ps:
1、砂类土、砾类土因持水性相差悬殊,水分变化大,试样应多取,约50g.
2、对于有机质土中有机质量超过5%的试验,烘箱温度应在60-70℃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