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民族风俗

合集下载

瑞典有哪些习俗礼仪

瑞典有哪些习俗礼仪

瑞典有哪些习俗礼仪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简称瑞典,是北欧五国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44.9万平方公里。

人口833万,85%以上的居民居住在工农业发达的南部和中部,90%为瑞典人。

主要宗教是新教,洛德教会具有国教性质,拥有约占全国人口90%的教徒。

国王是瑞典教会的最高权威。

瑞典语为国语,商业通用英语。

首教斯德哥尔摩。

瑞典现政府为君主立宪,责任内阁制。

瑞典为中立国,19世纪未开始形成对外中立政策,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

1950年5月9日与我国建交。

瑞典有丰富的铁矿、森林和水力资源。

工业发达,采矿、技术先进,轴承、特种钢、凿岩设备、矿山设置等在国际某地场上享有盛名。

农业也比较发达,粮食和畜产品自给有佘,蔬菜、水果部分进口。

在北欧从商,流行着一句话: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

的确,挪威人是着重理论,善于理出体系,而富于创造性。

瑞典人则于应用,而精于产业化。

至于丹麦人,则善于推销,而商业方面是高人一筹的。

瑞典商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

计划性强,看不出有丝毫不定的样子,属于殷实型的。

凡事他们总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

所以,办起事情来很缓慢。

比如商谈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序说明,否则,就不理会。

向他们推销的时候,必须从头详细地将产品的来龙去脉加以说明,而且,谈到这个商品的优点时候,更必须说明为会么会有这样的优点,否则,他们就不会接受。

瑞典是地球上最遵守时间的国家之一。

一个瑞典人要约在下午3点钟见面,如他来的早了,他会在外人行道貌岸然上来回走动,等到3时整才进来见面。

瑞典人很遵守纪,也很老实。

他们看到街上红灯,决不横穿马路,即使马路没有车辆行驶,也一定要等亮了绿灯才走。

一个瑞典人,宁可自己留着糖果纸,也决不到处乱扔。

瑞典人喜欢安静,不管大街小巷,都有汽车在奔驰,但几乎听不到一志,噪音染很小。

瑞典人很注意不境的美化和绿化。

瑞典人的生活水平被誉为世界第二位。

北欧民俗文化中的传说和神话

北欧民俗文化中的传说和神话

北欧民俗文化中的传说和神话在北欧地区的许多民俗文化中,传说和神话经常成为了人们感受这个地区文化的重要渠道。

北欧的传说与神话曾受到多次改编和解读,如老者‘麦正苗’说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故事创造与传承的过程中”。

具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故事与人物,这些神话和传说引导了北欧文化的发展,至今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北欧人民和文化中。

北欧神话与世界神话相比,似乎更充满名人故事和人物,但它们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北欧神话以它独特的创造性和充满冷峻的风格渗透到了北欧文化和传统中。

在北欧神话中,最著名的叫做“诸神之父”的奥丁,他是全能之神。

人们认为他是历史上的托勒密,是人造物中的主宰。

同时,他还是战争、智慧、詩歌、神秘、死亡、受罚和平衡的典范。

北欧神话中的许多其他神灵被认为有不同的职业和属性,如雷神托尔是战争之神、弥尔神是艺术之神、洛基是诡变之神等等。

除了神祇之外,民俗文化中存在着很多鬼魂传说。

北欧常有鬼魂关于幽灵、吸血鬼、铁热克力(食人鬼)等故事。

传说中的“Yule Tomte”是冬天的雪岛上的一个古老传统。

据传说,Yule Tomte是一个穿着绿色工作装的精灵,在圣诞节前就会收集人们的礼物,留下些小礼物或打开合适的门、窗户、柜子和箱子,让圣诞老人进入人们的家中。

这个传统如今仍然存在于北欧人民心中,人们经常在客厅角落放置一个小型的雕刻或缝制的Yule Tomte。

此外,北欧传说中有着众多美丽的神话,如“爱情公主”的传说。

大约在1300年前,有一个著名的北欧传说讲述了一位被困在一个冰桥边的女子的故事。

她是一个美丽的公主,被称为“冰海之女”。

她会用她的歌声和音乐来勾引那些迷路者和船只,让他们靠近她。

一旦他们接近,她便会放下她的面纱,展现出她美丽的容貌,然后引诱他们到冰海的深处。

在北欧传说中,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如“焚风之神”的传说,这个传说描绘了一个被焚烧的土地,一场强大的旋风席卷,吞噬了人们的房屋和庄稼。

古代北欧文明的制度与文化传承

古代北欧文明的制度与文化传承

古代北欧文明的制度与文化传承古代北欧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独特繁荣的制度与文化。

这些制度和文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其广阔的领土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北欧文明的制度与文化传承,并剖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古代北欧文明的政治制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特点。

北欧文明中的政治权力分散,以部落为单位,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

这种分散的政治结构使得北欧地区相对较为民主,各个部落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和尊重。

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限制,各个部落之间形成了一种杂居共存的局面,从而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另外,北欧文明还有一种叫做“提格”的法律制度。

提格是指一套以保护法律和秩序为目的的规范和程序。

在古代北欧社会中,提格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着严格的执行力。

这种制度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成为了北欧人民自豪的文化象征。

二、宗教信仰北欧文明以其丰富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北欧,人们崇拜众多神祗,最著名的是奥丁、托尔和洛基等。

这些神祗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和属性,包括力量、智慧、战斗等。

北欧人民在农业、渔业和战争中都深受这些神祗的影响,他们相信通过祭祀和仪式可以获得神灵的庇护和祝福。

北欧地区的宗教信仰也对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欧神话作为北欧文明的一部分,通过口头和书面传承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诸如《埃达》和《史洛文伯》的史诗作品,描述了北欧人对神祗的崇拜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北欧人的信仰和价值观,也为后来的北欧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文化传承古代北欧文明的文化传承几乎影响了所有方面的生活。

至今,北欧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的传统和习俗。

例如,北欧人民崇尚自然环境,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可以追溯到古代北欧人的文化传统。

此外,北欧文明也以其艺术和工艺品而闻名。

古代北欧人民以银、金、玛瑙等材料制作了许多精美的装饰品,包括项链、戒指和头饰等。

北欧四国风俗习惯礼仪

北欧四国风俗习惯礼仪

北欧四国风俗习惯礼仪丹麦的风俗服饰礼仪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

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运动服。

在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著游泳衣裤的游客。

仪态礼仪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

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

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餐饮礼仪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洋白菜等。

丹麦人喜欢喝酒,所以每次宴请客人时,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少,都不准开车。

他们平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茶。

国名:挪威王国(The Kingdom of Norway)独立日:6月7日(1905年)国庆日:5月17日(1814年)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8。

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蓝、白色的十字形图案,略偏左侧。

挪威曾在1397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马联盟,为丹麦所统治,所以国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麦国旗的十字图案。

挪威国旗有两种,政府机构悬挂燕尾式国旗,其他场合悬挂上述横长方形国旗。

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狮子,头戴王冠,持金柄银斧。

金狮是力量的象征,银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圣奥拉夫的武器。

盾徽上端是一顶镶嵌着圆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国鸟:河鸟自然地理:面积为38536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巴德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

海岸线长2.1万公里,多天然良港。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

欧洲特有的民风民俗

欧洲特有的民风民俗

欧洲特有的民风民俗Grueezi 瑞士人的礼貌在占瑞士人口70%的德语区,人们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是你在德文字典里找不到的“grueezi”,那是瑞士人特有的,相互见面时打招呼的瑞士德语,相当于中文里的“您好”吧。

瑞士人把它作为区别自己与德国人的标志,“grueezi”一句乡音,会把瑞士人一下子拉得很近,在异国他乡,一句“grueezi”顿时会...多姿多彩的瑞士语言瑞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融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国家。

它有四大国语,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

平时国家机关等单位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而且在学校也必须选其中的俩种语言作为必修课。

因此几乎所有的瑞士人都能说2、3种语言,而且每一种都非常流利。

其中把...冰岛人冬日以读书为乐冰岛因地球纬度的影响,有极昼和极夜的自然现象。

到了冬天,有时整天看不到太阳,夜间显得特别长。

因此,自古以来冰岛人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到冬季,人们很少外出,在漫漫长夜里,人们以书为伴,在温暖的屋子里以读书学习为乐。

长此以往,是的冰岛人民的文化水平极高。

...爱尔兰风俗习惯爱尔兰人忌用红、白、蓝色组合(英国国旗色),是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所致。

另外爱尔兰的法律禁止爱尔兰人离婚。

...爱沙尼亚国家民族节日节日日期新年1月1日独立日2月24日耶稣受难日4月14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胜利日6月23日施洗约翰节...爱沙尼亚小姐品尝鲜嫩的茶叶6月28日,参加2004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的各国选手在浙江安吉与当地采茶姑娘一起采茶。

2004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将于6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忌讳多多的德国在德国,忌讳“13”。

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是同于中国人。

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

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宗教异教并存的欧洲北欧神话巫术与民俗信仰

宗教异教并存的欧洲北欧神话巫术与民俗信仰

宗教异教并存的欧洲北欧神话巫术与民俗信仰在欧洲的北欧地区,神话、巫术和民俗信仰共存,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宗教文化。

北欧神话作为宏大而神秘的信仰体系,影响着北欧地区的宗教生活,而巫术和民俗信仰则是北欧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与神话世界进行交流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宗教异教并存的北欧地区中的神话、巫术和民俗信仰,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和融合。

一、北欧神话的基本框架北欧神话是指北欧地区民间创作的神话体系,它涵盖了北欧人民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丹麦等地区自然环境和神秘力量的理解。

北欧神话以众多神和英雄的故事为基础,描绘了神、人、巨人和其他神秘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中,主要的神祇包括奥丁、托尔、洛基等人物,他们在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巫术的实践与宗教意义巫术是北欧地区古老的一种信仰和实践方式,与北欧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

巫术师被认为是能够与神秘力量进行沟通和互动的人,并通过巫术的实践来获得力量、保护部落或个人。

巫术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祭祀、占卜、咒语和治疗等。

巫术在北欧社会中扮演着宗教仪式和生活实践的双重角色,成为连接人与神话世界的桥梁。

三、民俗信仰的传承与变革北欧地区的民俗信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实践,是对于神话、巫术和个体经验的一种综合理解。

在北欧地区的各个季节和节日中,都有独特的民俗信仰活动,如冬至庆典、夏至节庆等。

这些庆典常常包括祭祀、歌舞、游戏和特殊的饮食习俗等。

民俗信仰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所变革,但其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一直是保持与自然、神话和社群的联系。

四、神话、巫术和民俗信仰的融合与互动在北欧地区,神话、巫术和民俗信仰是相互影响和互动的。

北欧神话为巫术的实践提供了宗教意义和精神支持,同时巫术也在生活中具体化和实践化了神话的故事和价值观。

民俗信仰则将神话和巫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

神话、巫术和民俗信仰的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北欧地区丰富多样的宗教体系。

总结:宗教异教并存的欧洲北欧神话巫术与民俗信仰在北欧地区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宗教文化。

北欧日耳曼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北欧日耳曼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北欧日耳曼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北欧日耳曼文化,是指北欧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由原始日耳曼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所创造的文化体系。

这个文化体系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西欧乃至全球的文化发展。

起源北欧日耳曼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奈文文化,这是北欧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

这一时期是以水边沉积物和玄武岩石制成的石器为主,这些石器经常被用来捕鱼和打猎。

这一时期的人们生活在简陋的土屋中,他们主要靠打猎、捕鱼、采集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文化逐渐演化成为青铜器文化,然后是盾牌文化和拉阔文化。

拉阔文化是北欧地区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它存在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1世纪,拉阔的出现使得北欧地区的货币经济得到发展,并加速了社会的演化。

日耳曼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他们是由原始印欧人演变而成的。

最初,日耳曼人主要居住在中欧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迁徙到北欧地区,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形式。

日耳曼人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每个家族由男性家长统治。

他们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也是优秀的军事战士。

他们热爱自由和勇气,对崇拜和信仰十分重视。

发展在北欧地区,日耳曼人的文化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北欧日耳曼文化。

这个文化通过民俗、神话、文学、音乐、绘画和建筑等多种形式得到了表现。

北欧日耳曼文化在诗歌与神话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维京时期的北欧人创造了最灿烂的文化,此时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成为了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

在日耳曼人日常生活中神话和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故事传统的故事、图画和歌曲形式,受到日耳曼人的尊重和关注,是北欧日耳曼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这些神话故事中,主要包括三位天神,即奥丁、索尔和托尔。

奥丁被认为是诗歌、战斗和魔术的神,索尔是雷神和保护者,托尔是战争和力量的象征。

北欧日耳曼文化还盛行着绘画、陶器制作和珠宝制作等手工艺品。

绘画的形式主要为壁画和装饰品,画面中经常描绘为农业、神话传说和狩猎场景。

欧洲的传统农民装束习俗

欧洲的传统农民装束习俗

欧洲的传统农民装束习俗欧洲各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农民装束习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展示欧洲一些国家的传统农民装束习俗,并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一、法国法国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国家,其传统农民装束也别具一格。

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人们常常穿着传统的农民装束参加各类庆祝活动。

男性通常穿着宽松的裤子、宽边帽子和宽松的蓝色衬衫,而女性则穿着风格独特的连衣裙,搭配花纹装饰的围裙和带有花朵的发饰。

这些装束体现了法国南部阳光明媚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法国人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荷兰荷兰是欧洲农耕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传统农民装束以木鞋、印花裙和颜色鲜艳的上衣为特色。

在荷兰,人们常常穿着传统农民装束参加节日和庆祝活动。

男性通常穿着黑色或深蓝色的裤子、白色衬衫和颜色鲜艳的背心,搭配上木鞋和印花头巾。

女性则穿着印花裙、白色衬衫和束腰围裙,头上戴着彩色头饰。

这些装束展现了荷兰人勤劳朴实的特点,也成为了荷兰文化的重要象征。

三、意大利意大利是艺术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农民装束也带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人们常常穿着传统的农民装束参加传统节日和婚礼等场合。

男性通常穿着黑色马裤、宽松的白色衬衫和黑色皮鞋,头戴黑色宽檐帽。

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和宽围巾,腰间系上飘带,头上戴着花朵装饰的头饰。

这些装束体现了西西里岛的地中海风情,同时也展示了意大利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四、瑞士瑞士是欧洲山岳地区的代表,其传统农民装束具有坚韧和实用的特点。

在瑞士,男性常常穿着传统的长裤、宽袖的上衣和带有印花的腰带,头上戴着宽边帽。

女性则穿着彩色的连衣裙、蓬松的蓬蓬裙和宽松的背心,搭配上绣花围巾和头饰。

这些装束既能保护人们免受严寒的侵袭,又显示出瑞士人民刚毅坚韧的个性。

五、瑞典瑞典是欧洲北方国家的代表,其传统农民装束体现了北方国家的朴实和实用。

在瑞典,男性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袍、深色裤子和木履,头上戴着宽边帽。

北欧风情概述--地理、人文背景

北欧风情概述--地理、人文背景

北欧风情概述------地理及人文背景斯堪的纳维亚,英文为Scadinavia,包括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五个国家,由于地处欧洲北部,又称北欧(Nordic Europe)五国。

该词在一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北欧五个小国的总称。

北欧在一万年前才刚刚摆脱冰川和大海,地理上是欧洲最年轻的地域,事实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本身就是在地球最后一个冰川期形成的,时至今日,现代冰川依据占据了一部分冰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面积,受北大西洋暖流、挪威暖流及西来气旋的影响,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夏季温和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属寒温带气候。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是欧洲消退最晚的地区,林区树种相对贫乏,生态环境比较单一,但森林面积广阔,是世界上木材及木制品的生产出口地区。

历史上,北欧五国曾被当作一个整体,因为北欧诸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休戚与共的姻亲关系和相似之处,这不仅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基本自然背景,在更多情况下,是由于它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类似的文化传统及类似的政治环境,经济模式等背景因素[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北欧风格。

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性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

尽管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其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

北欧冬季漫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加之五国共同的生活方式即农民传统与中产阶级文化的基础,他们的设计艺术淳厚、温馨而舒适,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对自然材料的欣赏,对形式和装饰的克制,以及力求在形式和功能上的统一。

由于丹麦、芬兰、瑞典三国的室内设计基本能够代表北欧室内设计的风格特征,故本文只对这三国进行分析研究[6]。

1.1丹麦的人文地理和设计背景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靠近人口稠密的西欧工业国家,在地理、文化、商业上是联结北欧和中欧的桥梁。

北欧-瑞典

北欧-瑞典

瑞典宗教中心-乌普萨拉
1951年, 瑞典 将宗教自由写入了法律。
信仰忌讳 瑞典人绝大多数都信奉新教,虽然这里宣称 宗教信仰自由,但路德教会(信义会)具有国教 会性质,拥有约占全国人口的90%的教徒,其次 有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犹太教。 瑞典人忌讳陌生人询问他们的政治倾向、家 庭经济情况、年龄、宗教信仰、行动去向等问题。 因为这是他们的私事,不需要他人知道。瑞典是 个半禁酒的国家,就不能当做送给客户的礼物。 他们忌讳“13”,认为“13”只会给人带来灾难 和悲伤。
瑞典人的生活水平被誉为世界第二位, 它有着十分优越的福利。 在瑞典,代理商的地位非常重要。大半 生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让代理商介入的,否则难保代理商不 会手乱。因此,虽然 有中间差价的问题存 在,一般还是要让代 理商介入,才能顺利 地从事商业活动。
瑞典人在与客人交谈时,一般保持 1.2米左右的距离,他们不习惯靠得 太近。他们喜欢在交谈时直视对方, 他们认为这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饮食习惯
瑞典人在宴请宾客的时候,有个比较固执的习惯, 他们一般都要让客人坐在主人的左边。他们一般都习 惯吃欧式西餐,爱吃火腿和奶油蛋糕等食品。对中餐 也颇为喜欢。他们特别喜欢瘦嫩肉食和各种蔬菜,并 乐于喝浓汤。 瑞典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嫩滑、焦香,注重汤菜要浓。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偏爱甜、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爱吃烧麦、蒸饺等;也爱吃 米饭;吃西餐喜欢西饼、奶油蛋糕等点心。 ④副食 爱吃猪肉、火腿、蛋品;蔬菜爱吃土豆、 洋白菜、茄子等;调料喜用番茄酱、辣椒粉等。
瑞典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和平宁静 的生活,形成了他们既乐观又比较沉 默寡言,既愿意结交又比较孤僻的复 杂性格。 瑞典人一般不愿意下午举行社交 活动。因为他们一般都习惯下午2点至 5点之间休息,晚10点以后至次日凌晨 才开展活动。他们喜欢花草,尤其是 睡莲。

不同民族结婚风俗

不同民族结婚风俗

不同民族结婚风俗风俗具有多样性,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柬埔寨少女:柬埔寨认为只有学会了吸烟才能了解人生的辛酸苦辣。

所以柬埔寨少女婚前必学会吸烟,少女如果不会吸烟,就会被认为不漂亮。

俄罗斯婚礼:要当众摔酒杯先用一对用红绸带系在一起的酒杯喝交杯酒,然后当众摔碎酒杯并深深地一吻。

摔碎酒杯象征着如果谁悔改就会像杯子一样粉身碎骨。

北欧的冰婚:瑞典的冰教堂,前来举行婚礼的人们络绎不绝,来冰教堂举行婚礼的新人们不穿婚纱,而是穿着皮草、戴着厚厚的帽子。

在冰教堂举行婚礼非常特别,纯洁的冰雪代表了他们纯洁的爱情。

为了不让热源融化了冰块,教堂里不准点蜡烛。

坦桑尼亚结婚前捉迷藏一找几个月----婚礼举行前夕,新娘的娘家人载歌载舞、吹吹打打地把新娘送到新郎所在的村庄,但并不是直接送到新郎家中,而是到村中找个隐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来。

当确信新娘藏好后,送亲的人才去新郎家报信,请新郎前去寻找。

个别“倒霉”的新郎往往好长时间也找不到新娘,婚礼就一拖再拖,有时能拖上好几个月呢。

巴西人:结婚生子要种树,公民结婚时要种10棵树,离婚时要种25棵树,二婚种得更多。

其他各民族婚俗缅甸勃欧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爱的方式有单独进行的,也有结伙同行的。

晚上,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姑娘家屋子旁边,或直接进姑娘家,边吹弹乐器边向姑娘求爱。

这时姑娘拿出槟榔招待小伙子,小伙子也用自己随身带的槟榔赠与姑娘。

如果姑娘接受了某个小伙子,其他的小伙子就自觉地离开,绝不打扰两人谈情说爱。

印度赫尼族男子若是爱上某位姑娘,就带上一袋烟草,来到姑娘家,同她小侃一阵后,便将烟草交给她,自己动手干家务,而姑娘便静坐一旁,观察其表现,并根据表现在一支自制烟卷上缠丝线来决定是否答应。

挪威的习俗礼仪有哪些

挪威的习俗礼仪有哪些

挪威的习俗礼仪有哪些挪威的习俗礼仪有哪些挪威”,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北欧五国之一,被称为“万岛之国”。

这样的一个国家有着的风俗习惯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挪威的习俗礼仪挪威人从小接受良好环境教育,不乱扔废物、不随地吐痰、垃圾分类、节能节水等环保观念深如人心。

“可持续发展”一词,就是由挪威历史上第一任女首相布伦特兰1987年任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时,在其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

由于广大的国土有1\3位于北极圈内,因此挪威饮食离不开鱼类和水产品,平常日子也多喜吃海鲜品、肉肠、熏鱼、酸菜及各种乳制品。

首屈一指的是熏鲑鱼、新鲜鳕鱼、鲱鱼和虾。

肉类有羔羊肉、小牛肉、牛肉,驼鹿肉和驯鹿肉也比较常见。

在奥斯陆的家常菜,秋季有肉丸、炖羊肉,冬季有雪山鹑等。

好吃的还有奶酪,尤其是涂了甜味羊奶酪的面包片或蜂窝饼。

奥斯陆有许多餐馆,风味多样,质量上乘,可惜的是价格比较贵,不分档次。

在卡尔约翰街附近,各种风味的餐馆应有尽。

阿克码头商场一带夏季热闹非凡,很多小巧迷你的露天咖啡座都是满座。

挪威人很热大自然,喜欢户外运动。

一年四季,无论雪风霜,随处可见跑步锻炼者。

夏季挪威人喜欢到市郊的森林中散步、野餐。

也许带着帐篷、睡袋,鱼竿和小狗穿过森林长途远足,以此度过大部分时光。

冬季挪威人喜欢到山上滑雪,滑雪运动在挪威受欢迎和普及的程度,比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有过之而无不及。

挪威人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眷恋。

他们普通的方式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们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大自然的启迪,同时大自然也给了人们以灵感和。

挪威的风俗习惯也很奇特,在挪威最流行的是红色,女孩的大衣、儿童的滑雪衫或是男人毡帽的镶边全是红色。

挪威人还有一种奇特的礼节,即人与人谈话时要保持固定的距离。

认为谈话双方相距米左右是最佳的合乎习惯的距离。

否则超越或不足该国人的习惯距离都要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动,会使谈话气氛冲淡或出现不愉快的拘谨。

瑞典阿尔科尔北欧文化的代表

瑞典阿尔科尔北欧文化的代表

瑞典阿尔科尔北欧文化的代表在北欧地区,瑞典被誉为其独特的文化代表,而阿尔科尔地区更是瑞典文化的浓缩和象征。

作为瑞典北方地区的一个小城镇,阿尔科尔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让人们对瑞典的北欧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自然环境与瑞典北欧文化阿尔科尔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在北极圈内部的这片土地上,凛冽的寒风和广袤的森林交织出瑞典北欧的自然风光。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典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成为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阿尔科尔,人们秉持着尊重自然的理念,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独特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瑞典北欧文化贡献了许多精彩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以及音乐作品。

二、阿尔科尔的艺术与文学阿尔科尔以其独特的文艺氛围而闻名。

这里诞生了无数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家,为瑞典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瑞典著名的画家卡尔·拉尔松就是出生在阿尔科尔的。

他以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挥洒自如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许多被广泛认可的艺术作品,使阿尔科尔成为文化艺术的摇篮。

另外,阿尔科尔还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许多杰出的作家。

著名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她的作品描绘了北欧乡村的风俗人情和瑞典人的心灵世界,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学氛围赋予了阿尔科尔独特的文化基因,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三、阿尔科尔的传统节日阿尔科尔是一个举办各种传统节日的地方,这些节日见证了瑞典北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是米德夏节(Midsommar)和圣诞节(Jul)。

这些节日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景点。

米德夏节是瑞典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6月,人们会聚集在户外草地上,手戴花环,唱歌跳舞,庆祝夏至和夏季的来临。

这个节日象征着生命和自然的力量,体现了瑞典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圣诞节在全球都备受瞩目,而阿尔科尔的圣诞节更是瑞典北欧文化的代表之一。

挪威民间艺术传承古老而独特的文化

挪威民间艺术传承古老而独特的文化

挪威民间艺术传承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挪威,作为北欧国家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其中,挪威的民间艺术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传承古老而独特的文化。

在挪威的山区和农村地区,人们依然坚守着这些传统,将其通过手工艺、绘画和音乐等形式传承给后代。

本文将介绍挪威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传承方式,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挪威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它反映了挪威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也受到周边国家和文化的影响。

挪威的民间艺术主题广泛,包括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农耕和捕鱼等,这些主题在挪威社会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此外,挪威民间艺术的风格独具一格,其明亮而饱满的色彩以及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

在挪威的山区和农村地区,民间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家庭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这些技艺传承下来,使得挪威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至今。

这些家庭以手工艺为主要形式,制作包括编织、刺绣、挂毯和木工制品等在内的各种艺术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是展示了挪威文化的精粹。

此外,挪威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也是重要的艺术形式。

挪威的传统音乐多以民间乐器为基础,如风琴、硬琴和长号等,这些乐器产生的独特音色让人耳目一新。

挪威的传统舞蹈则传承着古老的舞蹈动作和步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协调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挪威的民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挑战。

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了现代艺术和流行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则相对较少。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挪威的民间艺术,并加入到传承和发展的行列中。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提供了相关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挪威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挪威的民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挪威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展示了挪威人对自然和人类的独特情感和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对于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挪威的民间艺术在国内外的展览和演出中广受欢迎,为挪威的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拉脱维亚礼仪风俗习惯

拉脱维亚礼仪风俗习惯

拉脱维亚礼仪风俗习惯拉脱维亚礼仪风俗习惯拉脱维亚是一个地处东北欧的国家,该名源自于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

那么这个名字如此英雄寓意的国家有民族习俗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拉脱维亚礼仪习俗在当地传统服饰上:男子着衬衫、长裤、长外衣,扎腰带、戴呢帽。

女子着绣花短袖白衬衫、方格或条纹裙子,系绣花围裙,扎头巾。

已婚妇女戴亚麻布帽子,姑娘戴穿珠刺绣的花箍。

饰物有银手锅、胸针。

现在普遍穿城市服装,民族服装主要用于节日和文艺演出。

民族主要食物为面食、豌豆、肉冻、酸奶汤、面包汤。

现在农村居民大多住设备良好的多房间的砖瓦房,宅旁有花坛、果树和菜园。

歌咏节是传统的民间佳节。

此外,还有成年节、海洋节、开春节、丰收节等。

拉脱维亚移民注意事项和礼仪:该国不同宗教的国民各自信守教规。

在国际场合行握手礼,采用国际通用的称谓,即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小姐”、“女士”。

如对某人特别尊敬,习惯上赠送柞木叶子做成的桂冠。

拉脱维亚至今还流传这古老的传统,他们的世界观在与自然、神明、及其它人的对话中发展。

下面为您介绍拉脱维亚的传统庆祝的节日:复活节“好日子”–这是民间歌曲中对春分的称呼。

根据民间传统,复活节是在当年白昼第一次长过黑夜时候到来的。

复活节早上,人们在太阳升起前起床,并赶到温泉或流向朝东的溪水前洗脸,以便获得健康和美貌。

随后是复活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等候春分清晨日出的时刻。

在力乌(Liv)的村庄里,清晨是以群鸟醒后啼鸣开始的,这样鸟类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邪恶和疾病之侵。

春分(3月21日)是农民忙于数不清的劳作、还要跟上自然迅速觉醒的步伐、不耽误农活规则的时候。

但是拉脱维亚人在这匆忙中保留了一定自主性:例如,复活节最重要的一个礼仪是挂上秋千荡秋千。

不过在复活节荡秋千时,秋千不能人为地停下来,必须让它自己停住。

荡秋千必须是柔和的,亚麻地才能不被风刮侵,完成其生长盛期。

根据古老的信念,荡秋千与多产有关;必须温和地荡,牲畜、亚麻才能长好,人们才能不受蚊子和牛蝇的叮咬。

挪威的习俗礼仪

挪威的习俗礼仪

挪威的习俗礼仪挪威王国(The Kingdom of Norway),简称挪威。

位于北欧斯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国家,特别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峡湾海岸,富有神话色彩的万岛世界和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极光奇景,都有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去游览。

挪威,意为退往北方的路,有"夜半太阳之国"、"万湖之国"、"海洋之国"的美称。

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人口420万,98%为挪威人。

官方语言为挪威语,英语教育实施的很彻底,10岁的小孩就能用英语交谈。

因此,英语也可以通行。

国教为基督教路德派,居民94%信奉国教。

95%以上的居民住在狭长的沿海平原。

挪威山川纵横,岛屿星罗棋布。

沿海岛屿多达15万个,比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还多许多倍,因而有"万岛之国"的称号。

首都奥斯陆,是挪威最大的港口,进口商品的半数都经由此地。

9世纪形成王国。

1397年挪、丹瑞三国成立以丹麦为首的卡尔玛联盟。

1523年瑞典脱离三国联盟。

1814年挪威被丹麦让于瑞典,成立瑞典联盟。

政府实行那种主立宪。

宪法于1814年行效。

王位世掌行政权,任命内阁理政务。

国会议员民选取,任期4年。

每逢开会时,议员互选,1/4组成上院,3/4组成下院。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挪威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木材加工、电力、冶金传统产业历来较发达。

卑尔斯、斯塔万提、特隆、哈默菲斯特都是著名渔港,近年平均量在250万吨左右,人均为600-700公斤,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70年代,挪威发现沿海油田,经开采经营后,年产超过3063万吨,挪威人因此获得"北方蓝眼的阿拉伯人"的绰号。

目前,石油行业的工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3。

1985年挪威国内生产总值达579.1亿美元,人均达14370美元。

按挪威的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

挪威人办事特别注重按时、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禁忌 丹麦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 们忌讳有人打扰他们,找他们谈公事。他 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话题,也 不喜欢别人打听有关他们的私事。
瑞典人
• 北欧瑞典的主体民族 • 另有少数分布在芬兰西南沿海 和阿兰群岛及美国、加拿大和 丹麦。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 其先民为古代日耳曼人北支诸 部落。公元前分布在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南部地区,后逐步向 北发展 。8~11 世纪称为诺曼 人东支的向俄罗斯扩张。17世 纪为北欧最强大的民族。18世 纪开始衰落。操瑞典语,属印 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以基督教 新教路德宗为国教,1870年以 前,仅路德教徒可获得公民权。
北欧的民族风俗
美术1102 王蕊
北欧各个国家分布的民族
• 北欧(Nordic Europe)一般特 指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 冰岛5个国家,包括各自的海外 自治领地如法罗群岛等。北欧 西临大西洋,东连东欧,北抵 北冰洋,南望中欧,总面积130 多万平方千米。地形为台地和 蚀余山地。北欧的冬季漫长, 气温较低,夏季短促凉爽。北 欧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经济水平则最高,生活非常富 足,福利保障极度完善,丹麦、 瑞典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均居世界前列。 • 。
冰岛人
• 冰岛人(Icelanders)北 欧民族之一。约24.5万人 (1978),有22万人分布在 冰岛,占该国人口99%;其 余散居在加拿大和美国。 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 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 发碧眼。使用冰岛语,属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文 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多信 基督教路德宗
• 冰岛原无人居住。 至公元800年,爱 尔兰僧侣首先发现并移居该岛。约在 874年, 挪威人命名该岛为“冰岛”。 自此不断有北欧人迁入,其中以挪威移 民为主;还有不少移民来自北欧人在爱 尔兰和苏格兰建立的殖民地。至10世 纪,沿海移民已达4000多户,主要以畜牧 业和渔业为生。他们为了与冰天雪地 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继续过着氏族社 会的民主生活。各地行政事务均由民 选酋长管理。930年选出人民议会,成 立冰岛联邦。尔后,不断吸收新来移民, 于11~13世纪形成统一的冰岛民族。 1262年,冰岛沦为挪威属地;1380年 后归丹麦统治。18世纪末,冰岛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发展,至 1904年实行内部自治,1918年又争得 部分主权,于1944年正式独立,建立 冰岛共和国。
在丹麦境内,早自一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公元前后为古代日 耳曼部落的故乡,其中主要有金布里人、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格鲁尔人等。5~6世纪,这些部落中的许多人迁出境外,留下的与来自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另一支日耳曼部落丹人发生混合,并以“丹人” 的族名称其地为“丹麦”(Danmark),意为“丹人的国土”。尔后,逐渐 吸收部分弗里斯人和斯拉夫人,于10~11世纪形成统一的丹麦民族
丹麦男子传统服饰与北欧其他民族相近。西方各民族传统服饰,在 完善过程中,都传承着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因此特色鲜明,反映本民族 风土人情,至今仍受到各民族的喜爱。
丹麦人的风俗礼仪
• 服饰礼仪 丹麦人在正 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 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 楚楚。举行盛大晚宴时, 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但 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 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 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 运动服。在夏季,丹麦的 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 穿著游泳衣裤的游客 • 餐饮礼仪 丹麦人的 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 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 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 洋白菜等。丹麦人喜欢喝 酒,所以每次宴请客人时, 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 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 少,都不准开车。他们平 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 茶。
挪威人
• 北欧民族之一。约472 万人(1978),其中有395 万人分布在挪威,占该国 人口97.3%; • 挪威人 • 其余77万人主要分布在瑞 典、丹麦、美国和加拿大。 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 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 发碧眼。使用挪威语,属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与 瑞典语和丹麦语十分相近。 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多 信基督教路德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冰岛人的风俗习惯
• 愚钝你的幽默感 • 习惯于碰见老面孔 冰岛人的笑话都很冷, 虽然雷克塔维克住着 导致外地人很难听懂。 冰岛的三分之二的人 口,然而这也仅有20 外人很难看出笑话的 有趣之处在哪里,何 万人。你经常就会在 街上碰见见过的人 况他们自己对笑话也 毫无反应,因此再去 探寻其笑点在哪就显 得多此一举了。
国”,地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
芬兰桑拿浴室——他们的历史与洗浴仪式
• 传说中第一次桑拿房建成, • 在他们最原始的表单中, 早在5 世纪。前演变成其 桑拿房被用来承载多芬的 当前的化身为专用的房间 基本生命周期的仪式,特 或存储模块实现松弛和治 别分娩。从历史上看,芬 疗的好处,从蒸汽和热, 兰妇女生下了她们的婴儿 在桑拿房、 和交付后的几 芬兰桑拿浴是分娩和准备 埋葬死人用于沐浴,愈合, 天然后仍然载同其新生儿 和甚至作为卑贱的环境。 桑拿。桑拿房被认为是卫 生、 神圣的环境,进行一 芬兰强烈认为桑拿房的任 何疾病或疾病治疗的万灵 些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仪式 及礼仪的理想选择。 丹。
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地 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芬兰最早的居民为 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 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 充满民族的自豪感


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
在挪威境内,早自一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最早的居民可能来 自东北或西方(经过沿海“利德”水道)及南方(经过丹麦和瑞典)。在公元 前2000年左右迁入的部落,多属日耳曼人系统。尔后以这些部落为基础,不 断吸收部分拉普人和芬兰人以及后来迁入的移民,于9~11世纪形成统一 的挪威民族。
挪威人的风俗习惯
丹麦人
• 北欧丹麦的主体民族, 约563万人(1978),其中 有498万人分布在丹麦, 占该国人口96.8%,其余 65万人分布在瑞典、 挪威、 联邦德国、美国和加拿大。 多信基督教路德宗。属欧 罗巴人种北欧类型,身材 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 眼。使用丹麦语,属印欧 语系日耳曼语族,与瑞典 语和挪威语十分相近。文 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丹麦 人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较 深,文学艺术水平较高
芬兰人
• 芬兰人是北欧民族之 一。据1995年统计,总共 约有474万人。居住在芬 兰的,约有442.5万人,其 余则分布在挪威、瑞典、 前苏联、德国、美国和加 拿大境内。属乌拉尔人种, 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的混合类型。芬兰人使用 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 兰—乌戈尔语族。文字使 用拉丁字母拼写。绝大多 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 宗,少数人则信奉东正教
• 喜丧礼仪 瑞典人婚礼有宗教婚 礼和非宗教婚礼两种形式。 宗教婚礼一般按福音路德 教的礼仪进行,非宗教婚 礼则由法官或其他有权主 持婚礼的人主持,同时要 有两位证婚人。 瑞典的节庆活动很多, 主要有圣诞节,元旦,仲 夏节等。
• 商务礼仪 瑞典人办事沉着冷静, 计划性强,与外国人交往 时很重礼仪。进行商务活 动的最佳时间是2-5月,911月,由于当地冬季漫长, 大家格外珍惜夏季,7,8 月往往休假,所以在此期 间不宜找他们洽谈生意。
• 挪威的风俗习惯很有些奇 特之处。在挪威最流行的 是红色,女孩的大衣、儿 童的滑雪衫或是男人毡帽 的镶边全是红色。 • 挪威人有一种奇特的礼节, 即人与人谈话时要保持固 定的距离。认为谈话双方 相距1.2米左右是最佳的合 乎习惯的距离。否则超越 或不足该国人的习惯距离 挪威人的饮食大都很简单, 都要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 圣诞节的圣诞晚餐吃烤饼。 动,会使谈话气氛冲淡或 平常日子多喜吃海鲜品、 出现不愉快的拘谨。守时 肉肠、熏鱼、酸菜及各种 是挪威人的特殊习俗,不 乳制品。 守时不但失礼,还视为不 守信用,万一因某种原因 不能守时,应先打电话, 说明原因,取得谅解
瑞典是长寿民族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该国的女性和男
性的平均寿命分别高达81.4岁和76.3岁。
瑞典人的风俗礼仪
• 服饰礼仪 瑞典的传统民族服装 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 背心,下身穿紧身裤子。 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 的妇女则戴式样不一的包 头帽。在正式礼仪场合, 男子一般是西装革履,加 上一件长外套;女子一般 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 低胸露肩的长裙。 • 仪态礼仪 瑞典人在与客人交谈 时,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 距离,他们不习惯靠得太 近。他们喜欢在交谈时直 视对方,认为这是尊重对 方的表示
• 在桑拿时,芬兰人预计将保持礼貌、安静、 并且受到抑制。有严格的规定,对嗓门或 不礼貌的行为。 • 也许他们最广泛知名桑拿做法之一就是跳 入冰冷冷的水或雪经常穿着很少或没有衣 服翻滚的芬兰人的倾向后立即在热蒸桑拿 的会话,几次在一天之内经常重复整个过 程。这种循环后, 仪式的最后一部分是放松 和享受清凉饮料或小食
• 学着说“这太2007了! 这句话在冰岛意指某 件事太过夸张或者太 过分。这句话是2008 年经济危机之后才加 入冰岛人词典的。当 时经济受到重创,三 家全国最大的私人银 行全部垮台。
谢谢观看
• 相见礼仪 在瑞典,熟人见面时 都会主动打招呼,并互相 问候。与外国客人相见时, 通常以握手为礼,有时也 行接吻礼,在一般情况下, 互不相识的人初次交往时 要作介绍。其介绍的原则 是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 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
• 餐饮礼仪 瑞典人习惯于欧式西 餐,以面食为主,爱吃烧 卖,面包,对香肠,牛肉 等也乐于食用。参加瑞典 人主办的宴请活动时,要 按主人排定的座次入席, 同时要注意帮助座位旁的 女伴入座。用餐时不要发 出响声。一定要等到主人, 年长者或比你级别高的人 向你敬酒后才能向他们敬 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