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明朝的海外贸易和对外关系

明朝的海外贸易和对外关系

明朝的海外贸易和对外关系明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在海外贸易和对外关系方面,明朝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一、明朝的海外贸易明朝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也逐渐兴起。

中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广州、泉州、南京等港口城市。

其中以广州外贸最为繁盛。

广州是当时中国南方海运的中心。

中国商品主要以丝绸、瓷器、茶叶等为主,而从海外引进来的商品则包括草药、象牙等。

明朝海外贸易的繁荣,离不开那些善于开辟贸易线路、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郑和。

郑和是明朝末年一位出生于云南的海商,他是中国史上最为著名的商人之一。

他多次率领大船队出使西北亚、东南亚、东非等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十分广泛和复杂,与多个国家有交往,先后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交贸易关系。

其中,中日关系、中越关系和中朝关系最为密切。

中日关系:明朝时,日本离中国很近,因此两国之间关系很紧密。

明初,日本派遣官员前来朝贡,每年还会赠送黄金、猎犬等礼品。

明代末年,日本取代越南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侵扰的主要对象,进行了多次的海战。

中越关系:随着明朝海外贸易的兴起,越南成为了中越商贸往来的枢纽。

明朝时期,中越经济交流十分频繁,也曾经达到了互市通商的顶峰。

中朝关系:明朝时期,中国与朝鲜朝贡制度十分紧密。

明朝朝廷对朝鲜的支持也非常大,向朝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总之,明朝的海外贸易和对外关系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明代时期的中外关系

明代时期的中外关系

明代时期的中外关系(一)明的西北边疆与对外陆路交通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外界联系与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

当时,外国商人以贡使的名义,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着广泛而频繁的商贸活动。

对于他们带来的所有物品,除粗劣之物外,明朝一概准许入境。

其主要物品有马匹、骆驼、狮子、钻石、卤砂、宝石、地毯、纸张、葡萄干、金银器皿、宝刀等。

西域商人以此来换取中国的瓷器、红玉、丝绸、布匹、棉花、花毯、茶叶、乌梅、麝香、大黄、颜料、金箔、桐油等。

正如《明史西域传》所载:回人善营利,虽名朝贡,实图贸易。

为了确保丝路贸易的正常进行,明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

第一,每一使团进入嘉峪关时,必须出示关文,并逐一登记,不能随意入关。

无关文者或超过关文所载人数者不得进入。

第二,外商在明朝境内从事贸易时,不得漫天要价,不得大量收购禁卖物品,如茶叶、罗绮、箭竹等,不能将熟铁、兵器等夹带出关。

第三,外商必须遵守中国法令,不得殴打中国居民,不得刺探军事情报,不得携带中国人口出境。

违者将被逐出中国,并记录在案,取消以后入境从事贸易的资格。

第四,外商出关时,要接受严格检查,凡携带违禁物品者,将予以没收。

明朝为了体现对朝贡贸易的高度重视,对于合法的商人,在其入关之时,由甘肃镇官员设宴而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

丰盛的酒席使那些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的外商对明代中国油然产生敬仰之情。

在其入关以后,明朝为其免费提供食宿和驿递。

为了维护明朝的形象和确保丝路贸易的顺利进行,明廷要求丝绸之路沿线的各级官员廉洁自律,不得敲诈外商。

一旦被外商告发,且查证属实,将予以严厉的惩处。

他们代表所在国国王,并随身携带部分侍从,通过肃州(今酒泉)、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庄浪、兰州、平凉、西安、潼关、临清等地而至北京,须在春节之前到达,利用新年之际觐见皇帝。

他们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要组织一次出色的盛会,欢迎他们的到来。

同时,起送使臣可以在所经过的城镇和短暂的游览,但不得从事交易。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18张PPT)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18张PPT)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我们应该学习戚继光怎样的精神呢?
时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
思考: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1)戚继光以天下为己任,捍卫中华民族的 正义利益。
(2)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 的战斗并取得胜利,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 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议一议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探究活动
通过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 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 期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 门的居住权.你能得出明朝前后 期国力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四、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 学习至此: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见学案)
五、梳理知识 整合提高
• 1、你还有什么疑惑?
• 2、知识总结:
明朝前期,由于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同世 界友好往来,但是到了中后期,随着国势衰弱,友 好变成了冲突,所以有了倭寇入侵和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说明中国在世界上 已经落后了,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郑和下西洋盛况
目的 时间 次数
规模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 日本 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倭患: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 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 称“倭患”。
3.抗倭过程 (1)明王朝派 戚继光 到东南沿海抗倭。 (2)1561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 台州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 地区的倭患。 (3)此后,又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先后消灭福建、广东 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 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1.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的学习,培养识图、
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时空观念)
2.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
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
外关系的概况;分析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
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
概念解释 民族英雄: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 权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 开展了题为“郑和下西洋与航海发展史”的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 过程中的部分活动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8.(2023南海一模)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 人(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 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反映 了郑和下西洋( C ) A.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明朝航海的持续发展 C.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D.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7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7张PPT)
说明:明朝在当时世界上已逐渐落伍了
思考:明朝中外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举例说明
友好交往,如郑和下西洋 战争冲突(暴力冲突)如戚继光抗倭
思考:“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哪些史实体现这一优良传统?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马可·波罗来华 郑和下西洋
课堂小结
明 交往 郑和下西洋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扫除福建、广东的 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
讨论: 戚继光取得胜利 的原因。
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侵略的斗争,是正 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得到沿海广大 人民的支持 2.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3.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范围
(151.2米),宽18丈(61.6米)
从刘家港出发,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明代 罗盘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
郑和船队编形图
飞 燕 阵
红 海
文莱
印度洋
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途经的海域、国家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
刘家港
红红 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D ) 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郑和下西洋所带去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 是( B ) A.金银宝物 B.丝绸、瓷器 C.香料、宝石 D.香料、药材
5.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B)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②开始遭受西方殖
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④开
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朝的对外关系

材料二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戚家军” (1)材料一中的抗倭将领指的谁?他训练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海波”是指什么?诗的作者为什么能够 荡平“海波”?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 原因:抗倭的正义性;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人民 群众大力支持;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3)依据材料一回答,他们首先在何地荡平倭寇 ?战绩如何? 台州。九战九捷。 (4)你如何评价材料二的诗作者?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 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它可视为戚家军的战歌 ,它彰显万众一心,忠肝义 胆的精神,宣示戚继光的治 军原则;主将爱兵,军法森 严,号令分明,赏罚必信等 ,表达了保国救民,建功立 业,杀尽倭寇的坚定决心。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 胜利?
(1)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人心向背)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民族向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对比2次航行,能得出哪些结论?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泰国)
马 六 院甲 内历 的史 郑博 和物 像馆 庭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泗水 市的郑和清真寺,是当地 唯一以中国风格建筑的清 真寺,用以纪念郑和下西 洋路过此地。
南京郑和纪念馆
云南郑和墓和纪念亭
结合前面的资料,思考:郑和下西洋 有什么影响?
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 往来; (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背记要点清单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背记要点清单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背记要点【知识整合】明朝的统治1)时空定位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2)知识构建:明朝的对外关系【背记要点】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1.前提: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明成祖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②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4.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形式:载丝、瓷、茶、漆器等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6.特点和地位: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8.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④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

⑤统治者的支持。

⑥郑和本人的坚毅勇敢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走私和抢劫,称为倭寇。

2.倭患严重原因:①明朝商贸发达,距倭国近;②明朝中期,日本国内动荡加剧;③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④明朝官僚、奸商以及海盗等与倭寇相互勾结。

3.抗倭:①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②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易错易混】1.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2.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是明太祖。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11.(时空观念)郑和船队把丝织技术传到了西洋国家,并从西洋 学会了采集燕窝、带回佛教美术画和烧制玻璃的工人等。这些现象反 映了( C )
A.民族的交往与交流 B.生活观念的变化 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西洋技术的落后
12.(2022中山模拟)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注重“彼以何 器,我必求长于彼”“长短相杂,刺卫兼合”。据此可知,戚继光
图2 戚继光像 的正确领导;制定正 确的战略战术。
——摘编自范中义《戚继光评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明朝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变化:从友好交往到抗击外来侵略。说明的问题:综合国力是国家强盛的
根本保障;国家强盛就可以在外交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 (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到达了锡兰等地并且布施佛寺。(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政府废止远洋航行的主要原因。(6分)
确认了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远洋航行耗资巨大,给政府造成沉重的 财政负担;皇帝担心沿海军民与外国私下交往。(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果郑和的下西洋没有 那样戛然而止”会出现“世界通用语不再是英语而是汉语”的情况
1.(2022新疆·教材素材)这支队伍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
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材料
描述的是( C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甘英出使大秦
2.郑和曾向明成祖表达过自己远航的初心:“财富取之于海, 危险亦来自海上,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这说明郑和下 西洋的初心是( B )

明朝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明朝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明朝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1. 郑和下西洋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明州(今晋宁)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

十二岁入燕王朱棣藩邸,为宦者。

朱棣称帝后,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

世称“三保(三宝)太监”。

郑和有才能,又是伊斯兰教徒,时南洋诸国多奉伊斯兰教,因之成祖欲遣人前往,郑和便入选。

明代以婆罗洲(今加里曼丹)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

郑和所到之处大都在婆罗洲以西,所以称为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的原因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

其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

或说郑和航行的目的在于追寻建文帝的踪迹。

当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没有疑问,使郑和兼有这样的动机也未可定,然而这决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下西洋的经过郑和奉命出使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凡七次。

第一次在永乐三年(1405年)冬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第二次在永乐五年冬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第三次在永乐七年九月至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第四次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第五次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第六次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至永乐二十年(1442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

郑和船队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小葛兰(今印度西海岸)、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属伊朗)、阿丹(今亚丁)、天方(今麦加)、木骨都束(今非洲东岸,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秀课件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秀课件

一、郑和第下1西5课洋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 。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 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一、郑和下第第1西15课5洋课明郑名明和三朝原保朝的姓,马回对的族,云外对,南出关昆外身阳系于关(今世系晋代宁穆)斯人林,家小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和威望,“。
郑和下西洋第路15线课图明朝的对外关系
2.郑和下西第洋15的课过明程朝的对外关系
1405—1433年 先后7次 规模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航行船只最 多时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 权;科技发达,杰出的人才有富于团结协作精神 的团队;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 好友关系,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
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 (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 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 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 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 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 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 将,声名远扬。
15-16世纪第中1西5课方主明要朝航的海对活外动关比系较表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 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通过对比发现了什么?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12
第15课拓展明延朝伸的对外关系
郑和的壮 举体现了一种 什么精神?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 难的探险精神。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极影响: 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 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
荣:友好使者 帆之危:倭寇来侵 帆之愿:和平崛起
帆之
阅读教材72-74页,尝试自己画出 戚继光抗倭的思维导图,相信自己!
(提示:描述一个历史事件需要讲清哪 些方面?)
时间:4分钟 要求:准确,简洁,快速 奖励:完成的小组举手,最先完 成的三个小组加2分
(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郑和成功航行西洋7次的条件 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请你结 合课文和了解的知识,说一说壮举体现在哪些 方面?

船只巨大,人数众多,时间长,规模大,到达地区 范围广,礼品丰厚……
论从史出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荣:友好使者 帆之危:倭寇来侵 帆之愿:和平崛起
帆之
基础:自主学习
任务:请阅读书70-72页, 完成思维导图 时间:3分 钟 要求:准 确,简洁, 快速 奖励:完 成的小组 举手,最 先完成的 三个小组 加2分
成果展示
史料分析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建 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 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 治已臻极盛。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 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 体系。 (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 水平大为提高,如 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 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 知识也日见丰富。
戚继光
史料分析
材料一: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 满千船。 ——《倭变事略》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材料二: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 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 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明史》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 今天,中国再一次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主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 线各国进行友好的经济 文化往来
随堂检测
1.电影《苏禄国王 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代 ,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 (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成祖 D.明太祖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 “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3“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 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16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以及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 影响和戚继光抗倭的性质、胜利的原因; 3、通过本课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 力,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72页 《郑和下西 洋路线图》
榜葛剌进麒麟图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小组合作说说郑和下西洋有什么 影响?(关键词:时间 规模 交往 路线)
史料:材料一
结论
(1)时间长,规 模大,堪称世界 航海史上的空前 壮举!
史料:材料二
结论
(2)增进了中 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 和友好往来;
榜 葛 剌 进 献 麒 麟 图
榜葛剌进麒麟图
史料:材料三
结论
(3)开创了西 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亚非海上 交通线,为人类 航海事业做出了 伟大贡献。
积极影响: (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 往来; (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材料三: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了浙江 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 倭寇。 ——鲁教版《中国历史》
(3)得到明朝政府和当地军民的支持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荣:友好使者 帆之危:倭寇来侵 帆之愿:和平崛起
帆之
C
B
A
戚继光有什么品质值 得我们学习?
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 而出,以国家和民族 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值得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