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 (n /绳子的股数 F /水平拉力 f /摩擦阻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移动的高度 V /速度 )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 (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机械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总结机械基础知识是指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要点,它们对于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制造、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来说是必备的。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知识进行要点归纳总结,包括力学、材料学、热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力学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指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定律,给出了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拆分成若干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与分解常用于力的分析和计算中。
3. 力矩: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转动影响的物理量,它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力矩的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4. 质心与惯性矩:质心是指物体所有质点的矢量和除以总质量所得到的位置矢量。
惯性矩是描述物体对于转动的惯性特性,与质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二、材料学1. 材料分类:常见的材料分类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非金属材料多用于绝缘和耐腐蚀等领域,复合材料融合了两种或多种材料的优点。
2. 弹性与塑性: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可以恢复原来形状和大小的性质,塑性则是指材料在受力后可以永久变形的性质。
3. 热胀冷缩:物体在受热或冷却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对机械设计和结构的稳定性有影响,需要予以考虑。
4. 硬度与强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刮擦和压入的能力,强度则是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硬度和强度是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度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热能。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的特性由材料的导热系数决定。
3.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尺寸的变化,称为热膨胀。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期末备考考试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一、基本概念☆1、强度:是指机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变形形式的能力4、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内效应:使物体发生变形。
5、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可传性、力的成对性、力的可合性、力的可分性、力的可消性。
6、二力构件:工程中的构件不管形状如何,只要该构件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就称它为“二力构件”。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不平行的三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只能汇交于一点。
8、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叫约束。
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9、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是分力投影的代数和。
10、力矩:力与距离的乘积 (力F 对O 点之矩)来度量转动效应。
11、合力矩定律: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一点的距,是力系各力对同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 = Fx ·Y + Fy ·X = Mo(Fy) + Mo(Fx)12、力偶: 一对等值、反向、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它对物体产生的是转动效应。
13、力偶矩:构成力偶的这两个力对某点之矩的代数和。
14、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平行移到任意指定点,只要附加一力偶(附加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就不会改变原有力对刚体的外效应,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运用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任意的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两个基本的力系。
)yF y F Ry xF x F Rx 1221+=+=受力分析1、主动力--它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
2、约束反力--它是阻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必须掌握常见约束类型)(1)柔软体约束:力的作用线和绳索伸直时的中心线重合,指向是离开非自由体朝外。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与非自由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只能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约束反力总是指向非自由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1.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使物体产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等。
2.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一力作用,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质点和刚体的概念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集中在某一点的力,即为质点。
刚体:在力学上,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变化,只考虑物体的平移和转动。
4.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表面接触处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滚动的力。
5.弹簧力弹簧力是指弹簧受到外力作用,弹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
6.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动能定理是指物体的动能改变等于合外力所作的功。
7.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动量定理是指物体的动量改变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8.功和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9.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内的机械能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10.重力和重力势能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置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二、机械设计1.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包括了机械结构简图、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
2.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让能量在不同部分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减速器等。
3.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的一种图解技术。
4.机械结构材料机械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
5.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了轴、销、联轴器、机械密封件、弹簧和法兰等零部件设计。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基础1. 机械基础的力学基础是牛顿力学,重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等内容。
2. 牛顿三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包括平行力的力合成和共点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可分为平行力的分解和共点力的分解两种情况。
4. 力矩:力矩的概念,力矩的计算公式,平衡条件下的力矩。
5. 运动学基础: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二、材料力学1.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学科。
2. 主要内容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弯曲等。
3. 长度变化:拉力导致的长度变化计算,弹性模量,杨氏模量。
4. 压缩变形:材料压缩应力应变关系,体积应变。
5. 剪切变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剪切模量。
6. 弯曲变形:弯矩与曲率之间关系,梁的挠度计算。
三、机械制图1.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它包括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尺度比例、视图的选择与构图等内容。
2. 阅读:机械制图的阅读,包括正投影图与倾斜投影图的阅读方法,平行投影图与中心投影图的阅读方法。
3. 绘图:机械零件的一二三视图绘制,轴测图的绘制。
4. 投影:机械制图的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四、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零件的设计、联接件的设计、轴的设计、机构的设计等内容。
2. 零件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尺寸和公差。
3. 联接件设计:联接件的类型和分类,常用联接件的设计原则,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的设计计算。
4. 轴的设计:轴的分类及选择原则,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5. 机构的设计:机构的分类、机构的设计步骤,机构的运动分析。
五、机械传动1. 机械传动是研究机械零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的学科,包括平面机构、空间机构、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展开全文1、简单机器组成: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2、运动副:使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保持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凡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3、局部自由度: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4、普通螺纹牙型角为α=60°梯形螺纹牙型角为α=30°矩形螺纹的牙型是正方形。
传递效率最高的螺纹牙型是矩形螺纹(正方形)。
自锁性最好的是三角螺纹牙型。
5、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哪几种?(1)摩擦防松(2)机械防松(3)不可拆防松。
6、平键如何传递转矩?平键是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传递转矩。
7、单圆头键用于薄壁结构、空心轴及一些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
8、零件的轴向移动采用导向平键或滑键。
9、联轴器与离合器有何共同点、不同点?联轴器与离合器共同点: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部件。
它们主要用来连接轴与轴,或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不同点:在机器工作时,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接在一起,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行时,通过拆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分离;而离合器在机器工作时随时可将两轴连接和分离。
10 、有补偿作用的联轴器属于挠性联轴器类型。
11、挠性联轴器有哪些形式?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包含(1十字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又分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和轮胎式联轴器。
12、离合器分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两大类。
13、钢卷尺里面的弹簧采用的是螺旋弹簧。
汽车减震采用的是板弹簧。
14、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1)曲柄摇杆机构(2)双摇杆机构(3)双曲柄机构。
机械基础各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论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和机械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和管理等问题。
机械基础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和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一种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
接触力包括拉力、推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包括引力、斥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的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当多个力合成为零力或合力时,称为力的平衡;当多个力合成不为零力或合力时,称为力的不平衡。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合成可以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方法。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可以采用三角形法则、垂直分解法、平行分解法等方法。
第二章: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状态和变形形态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内容。
力学知识点包括:受力分析、受力平衡、弹簧力、弹簧的应用等。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指对物体受到的力进行分解、合成和求和的过程,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信息。
受力平衡:受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力的合成为零力或合力的过程,力的平衡可以分为平衡力的分析和平衡力的判定两个阶段。
弹簧力:弹簧力是指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所产生的力,弹簧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变形量成正比,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反比。
弹簧的应用:弹簧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中,包括减震弹簧、拉簧、压簧等,弹簧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机械系统的振动和变形。
第三章: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内容。
运动学知识点包括:速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种,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机械基础复习整理
绪论、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一、填空1、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它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零件,运动的单元称为构件,装配的单元称为机构。
4、从运动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机械。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_相对__运动。
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_机械功或实现转换能量。
6、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如螺栓、螺母等)和专用零件(如活塞、曲轴等)两类。
7、机械零件丧失预定功能或预定功能指标降低到许用值以下的现象,称为机械零件的失效。
二、选择题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B)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2、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D.两者没有区别3、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D)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4、下列实物中,哪一种属于专用零件?(B)A.钉 B.起重吊钩 C.螺母 D.键5、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D)A.数控机床的刀架 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C.汽车的轮子 D.空气压缩机三、判断1、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4、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5、 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6、 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7、 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8、 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填空题1.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机械基础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单元一 ——绪论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
3、零件和构件的区别与联系:零件是制造单元,无相互运动;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4、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
5、机器是人们根据需求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6、机构与机器的异同点:(1)不同点:机器可以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能传递运动和力。
(2)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7、机器的组成: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8、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9、低副: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10、高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11、低副的应用特点: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12、高副的应用特点: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
制造和维修困难。
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单元二 ——带传动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从动轮、绕行带。
2、带传动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或动力。
3、带传动传动比:1221d d d d n n i ==。
当10<<i 时,是增速运动;当1=i 时,是等速运动;当1>i 时,是减速运动。
4、例题:有一带传动,其传动比为1:3,主动轮转速min /100r ,从动轮基圆直径为20mm ,求(1)从动轮转速;(2)主动轮基圆直径。
5、V 带传动是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6、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7、带速的选择:带速太低,传动尺寸大而不经济。
带速太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少,传动能力降低。
8、普通V 带传动的应用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工程力学基础。
1. 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力: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这是静力学研究的理想化模型。
- 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静力学公理。
-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
常见约束类型有柔索约束(只能承受拉力,约束反力沿柔索背离被约束物体)、光滑面约束(约束反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约束物体)、铰链约束(分为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固定铰链约束反力方向一般未知,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活动铰链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等。
-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与其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画出它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简图。
4.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方法有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和解析法(根据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合力)。
平衡条件为∑ F_x=0和∑ F_y=0。
- 平面力偶系: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力偶矩M = Fd(F为力偶中的力,d为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一个合力偶,平衡条件为∑ M = 0。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1.材料力学(1)杨氏模量:是材料弹性变形与应力的比值,反映材料的刚度。
(2)应力应变关系: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3)塑性应变:指材料在一定应力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变。
(4)蠕变:指材料在长时间作用下,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的塑性变形。
(5)疲劳:指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材料会发生很小的变形或破裂的现象。
(6)冲击:指材料在突然受到较大应力作用时发生的短暂的变形或破坏。
2.制图和标志(1)有关制图:包括机械零件的投影方法、剖视图、断面图等内容。
(2)机械标志: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等。
3.运动学(1)运动分析:机械运动的分析与描述,包括速度、加速度等。
(2)运动关系:包括直线运动、转动运动的关系,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与关系。
4.动力学(1)动力学分析:机械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包括受力分析、运动方程的建立等。
(2)牛顿定律: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5.机械设计与结构(1)机械设计:包括机械元件的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等。
(2)机构设计:描述机械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的设计。
(3)结构设计:机械元件的外形设计、支撑方式、安装方式等。
6.机械零件与加工工艺(1)机械零件:包括轴、轴套、齿轮、联轴器等。
(2)零件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冲压等。
7.机械传动与控制(1)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2)机械控制:包括摇杆、凸轮、连杆机构等。
8.液压与气动传动(1)液压传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2)气动传动:气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包括气缸、气动阀等。
9.机械制造工艺(1)机械制造: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2)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加工工艺。
以上是机械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对于机械设计师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机械基础知识点
1、机器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组成。
2、运动副:构件间既接触又运动的可动连接。
3、自由度:构件作任意平面运动时沿X轴移动、沿Y轴的移动和绕垂直于XOY平面的轴转动的独立运动。
4、低副:构件间面接触的运动副。
高副:构件间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5、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为了使问题简化,可以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仅仅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比例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的简单图形。
6、普通螺纹牙型角是60度,梯形螺纹牙型角是30度,矩形螺纹牙型是正方形,传动效率最高的是矩形螺纹,自锁性最好的螺纹是三角形螺纹。
7、防松方法:摩擦防松、机械防松、永久防松。
8、平键工作时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来传递转矩。
半圆键用于轻载连接。
零件轴向移动时用导向平键或滑键连接。
9、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联系:共同点:把两个轴连接在一起,传递运动和转矩不同点: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在一起,只有采用拆卸方法才能把两轴分开,离合器随时把两轴分开或接合。
10、有补偿性作用的联轴器是挠性联轴器。
11、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12、离合器有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
13、钢卷尺用平面涡卷弹簧,汽车减震用板弹簧。
14、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15、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成四种形式:曲柄滑块、移动导杆、曲柄摇块、转动导杆16、曲柄:连杆架中绕轴线整周回转的为曲柄,仅能绕轴线往复摆动的为摇杆。
17、连杆:与两个连架杆相连的构件为连杆。
18、有曲柄的条件:曲柄为最短构件,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
19、凸轮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
20、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时,无论给从动件施加多大的力,都不能使从动件转动,方向也不确定,这个位置就是死点位置。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工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体的设计、制造、运动、力学和材料等方面。
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机械工程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等内容。
一、机械元件1. 机械连接件:机械连接件用于连接机械元件,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等。
2. 机械传动件:机械传动件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
3. 机械支承件:机械支承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机械元件,如轴承、滑轨和滚珠丝杠等。
二、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平移运动,常见的直线运动装置有滑块、滑轨和导轨等。
2. 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物体围绕某个轴心做圆周运动,常见的旋转运动装置有齿轮、轴承和电机等。
3. 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间做来回往复的运动,比如活塞在汽车引擎中的往复运动。
三、力学1. 力和力矩: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推或拉的作用,力矩是物体受到力产生的转动效应。
力和力矩是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概念。
2.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机械系统中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力学定律:力学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原理等,这些定律解释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四、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导热性,常用于机械元件的制造和结构设计。
2.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腐蚀性和成型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的零件制造和外壳设计。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轻质等特点,常用于高性能机械工程中。
机械基础知识是理解机械工程原理和设计应用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为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元件、传动与控制、力学和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机械基础的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元件1.结构和功能:机械元件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连接、传动、限位、定位、支承和密封等六大类型。
2.螺纹:了解螺纹的基本概念,包括螺距、螺纹角、螺纹牙顶高和螺纹牙腹高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3.键连接:包括平键、半圆键、楔形键和棘轮键等常见的键连接形式,了解其优缺点和计算方法。
4.索轮连接:了解索轮连接的作用和用途,掌握其计算方法。
5.紧固件:熟悉螺栓和螺母的结构和分类,知道其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传动与控制1.齿轮传动: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包括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和蜗轮蜗杆传动等,掌握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
2.带传动:包括链传动和带传动,了解其结构、优缺点和计算方法。
3.轴承:了解常见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结构、分类和计算方法,掌握轴承的选用和润滑方法。
4.联轴器:了解联轴器的作用、分类和选用原则,熟悉常见的联轴器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三、力学1.力的平衡:了解力的概念和平衡条件,包括静力平衡、平衡点和平衡条件的判定。
2.力的分解和合成:了解力的分解和合成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3.摩擦:熟悉摩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静摩擦和动摩擦的计算和判断。
4.弹簧: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包括线弹簧和扭弹簧的结构和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弹簧的选用和应用。
四、工程材料1.金属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包括晶体结构、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非金属材料:了解常见的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和陶瓷等,在选材和应用中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材料强度:了解材料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等。
以上是机械基础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当然还有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在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找到。
通过对机械元件、传动与控制、力学和工程材料等知识点的掌握,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行机械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机械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论1.1 机械基础概念机械是人们利用物理学、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和技能制造的用以改变和传递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1.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和基础。
它包括了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等内容,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基础。
1.3 机械基础的内容机械基础涉及力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制造等多个学科,内容包括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制图规范,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
第二章力学基础2.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特性。
2.2 力的性质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面积等,力的性质决定了物体受力的情况。
2.3 力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速度变化或者转动等,力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原因。
2.4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等方法可以求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三章静力学3.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分布和平衡条件的学科,它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2 平衡力和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这就是物体的平衡条件。
3.3 结构的平衡条件在结构分析中,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求解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对于不平衡条件可以进一步进行力的分析,求解结构的稳定性。
3.4 杆件的受力分析杆件的受力分析是静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杆件的受力分析主要涉及平衡条件、力的合成、静摩擦等内容。
第四章动力学4.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状况的学科,它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静力学相互补充。
4.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包括了三个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和受力的规律。
4.3 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于这些运动可以利用牛顿定律进行分析。
机械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基础知识点整理1.力学:力学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行为的学科。
重要的概念包括应力、应变、弹性、塑性和断裂等。
3.工程图学:工程图学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一项技能,研究机械零件和工件在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图形表示方法。
常用的图形包括平面图、剖视图和三维图等。
4.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通过绘制图纸来传达机械设计和制造信息的过程。
主要包括零件图、装配图和工艺图等。
5.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是指通过切削、成形、焊接等方法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工件的过程。
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孔和切割等。
6.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传递运动和能量的装置或系统。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
7.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和控制运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
液压传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等。
8.气动传动:气动传动与液压传动类似,但使用气体代替液体进行能量传递和运动控制。
常见的气动元件包括气压缸、气压阀和气源处理装置等。
9.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机械系统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现象。
机械振动的控制和分析对于提高机械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10.热工学:热工学是研究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的科学,机械工程中常用的热工学原理包括热力循环、热轮机和热力学效率等。
11.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师的核心能力之一,主要包括机械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等。
12.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指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和陶瓷等。
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性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非常重要。
13.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现代机械工程的重要分支,研究机器人的感知、控制和运动规划等。
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航天和医疗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1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辅助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技术。
最全面机械基础知识点
最全面机械基础知识点
机械基础知识点是理解机械原理、设计机械系统和进行机械维护的基础。
以下是最全面的机械基础知识点。
1. 机械力学:力、力的分解、力的合成、静力学、动力学、质心和力矩。
2. 机械工程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弹性、塑性、疲劳、断裂和腐蚀。
3. 机械设计:构件和连接件的设计、轴、齿轮、链轮、带轮、离合器、齿轮传动、联轴器、轴承、机构、机器人和自动化。
4. 热力学:气体、液体、固体、潜热、焓、熵、热力周期、热力学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5. 流体力学:流体的基本性质、流量、流速、压强、流线、涡线、流体阻力和流体动力学方程。
6. 传热学: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换热器的设计。
7. 机械加工:铣削、车削、钻孔、抛光、蚀刻、冲压、焊接、锻造和成型。
8. 机械加工设备:机床、钻床、车床、刨床、铣床、珩磨机、磨床、冲床和加工中心。
9. 测量技术: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测量、表面质量测量、温度测量、压力测量、流量测量、电量测量和磁量测量。
10. 电子技术:电路、电源、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控制。
11. 控制技术:PID控制器、控制端点和控制回路。
12. 程序设计: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编程。
13. CAD和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加工。
14. 手册:机械设计手册、加工手册、测量手册和热力学手册。
15. 安全:机械操作安全、机器维护安全、机械设计安全和机器人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基础期末备考考试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与其平衡规律一、基本概念☆1、强度:是指机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变形形式的能力4、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内效应:使物体发生变形。
5、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可传性、力的成对性、力的可合性、力的可分性、力的可消性。
6、二力构件:工程中的构件不管形状如何,只要该构件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就称它为“二力构件”。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不平行的三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只能汇交于一点。
8、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叫约束。
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9、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是分力投影的代数和。
10、力矩:力与距离的乘积 (力F 对O 点之矩)来度量转动效应。
11、合力矩定律: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一点的距,是力系各力对同点之矩的代数和。
(F) = ·Y + ·X = () + ()12、力偶: 一对等值、反向、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它对物体产生的是转动效应。
13、力偶矩:构成力偶的这两个力对某点之矩的代数和。
14、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平行移到任意指定点,只要附加一力偶(附加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就不会改变原有力对刚体的外效应,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运用力的平移定yF y F Ry xF x F Rx 1221+=+=理可以把任意的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两个基本的力系。
)受力分析1、主动力它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
2、约束反力它是阻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必须掌握常见约束类型)(1)柔软体约束:力的作用线和绳索伸直时的中心线重合,指向是离开非自由体朝外。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与非自由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只能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约束反力总是指向非自由体。
(3)光滑圆柱形铰链的约束:约束的反力用两个相互垂直而通过圆柱中心的分力与表示。
(4)固定铰链支座:约束的反力用两个相互垂直而通过圆柱中心的分力与表示。
可动铰链支座:可沿支承面移动,约束反力只能是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
(5)、固定端约束:用两个正交的反力与和一个反力偶矩M来表示。
要注意区别外力和内力,外力是指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给研究对象的力;而研究对象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称为内力。
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等值、反向、共线”,内力和外力都是相对而言的.第二章直杆的拉伸与压缩一、基本概念☆1、弹性变形:任何物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当外加载荷去除后,物体的变形全部恢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相应的物体称为弹性体。
2、弹性:受力的构件卸载后其变形能完全恢复,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弹性。
3、内力:由外力引起的构件内部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4、塑性、塑性变形:当载荷超过某一范围时,卸载后,变形只能部分恢复,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消失,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塑性 ,其不能复原而留下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或残余变形。
5、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 (4)小变形假设 。
6、四种基本变形和相对应的内力:拉压变形和轴力剪切变形和剪力、 弯曲变形和弯矩、 扭转变形和扭矩。
7、应力: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表示内力分布的密集程度。
8、应力集中:由于截面急剧变化而使局部区域的应力急剧增加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9、蠕变:碳钢构件在大于400℃的高温下承受外力时,力的大小不变,但构件的变形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增长,(变形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复形),高温下构件特有的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蠕变。
10、应力松驰由于弹性变形逐渐转化为塑性变形,从而导致构件内应力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驰。
11、虎克定律:二、基本计算1、拉伸或压缩而产生的内力称为轴力,用N 表示。
采用截面法☆ 假想地用一个与杆轴线垂直的平面将杆截开,露出截面两边相互作用于对方的内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轴力的大小。
确定轴力的准则:直杆某一横截面的轴力等于该截面一侧(左或右侧均可)作用于直杆上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使截面产生拉伸的外力为正,产生压缩的外力为负。
2、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σ3、斜截面上的应力4、杆拉伸与压缩的强度条件☆ :σ = N ≤ [σ]εσ⋅=E ασσα2cos ⋅=x ααασσατ2sin 2cos sin ⋅==x x①强度校核:已知[σ]、A 与N ,可以检查杆件工作是否安全。
②截面设计:已知杆件的[σ]与N ,计算截面尺寸。
③确定许可载荷:已知[σ]和A ,计算杆件承受的最大轴力N 。
µ =│ε0/ε│— 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υ)剪切与圆柱的扭转一、基本概念☆1、相邻截面间的相互错动称为剪切变形,伴随剪切变形而产生的内力称为剪力,相互垂直的两边所改变的角度γ称为剪应变。
2、剪切虎克定律:当剪应力不超过剪切此例数极限时,剪应力与剪应变成正比。
τ= Gγ 3、剪应力互等定理:在纯剪切应力状态时,作用在杆内一点附近的两个互相垂直面上的剪应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它们的方向则同时指向或背离两垂直面的交线。
5、扭转时横截面上剪应力变化规律:1.剪切强度条件: τ = ≤ [τ]2、挤压强度条件: 3.外力矩的计算☆4、扭矩的计算 用截面法,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各段的扭矩。
结论:轴的任一横截面上的扭矩,即等于截面任一边(上、下或左、右)的外力偶矩的代数和。
5、圆截面的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6、扭转的强度条件: 杆件的弯曲L EA p L =∆%100001⨯-=L L L δ)1(2ν+=E G dxd G φρρργτ⋅=⋅=G ]jy [Ajy p jy σσ≤=m)(N np 9549M ⋅=163d Wp π=][W max |M |max PT ττ≤=一、基本概念☆1、当直杆受到与其轴线垂直的外力或过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时,杆的轴线将由直线变为曲线,杆的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
用来抵抗弯曲变形的杆件通称为梁。
2、内力Q 平行于截面,使梁沿横截面有被剪断的趋势,所以将内力Q 称剪力;内力偶矩M 使梁的横截面有产生转动而弯曲的可能,所以称M 为弯矩。
3、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4、常用抗弯截面模量与截面面积的比例 / A 来评定截面的经济合理性。
工字形 〉矩形 > 圆环 > 圆形截面。
1、惯性矩J z 、抗弯截面模量的计算☆(1)矩形截面 (2)、圆形截面 2、弯矩方程(x)的求解,绘弯矩图☆ 。
3、弯曲正应力与强度条件强度校核、截面设计 确定许用载荷、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一、基本概念☆1、在单元体上只有正应力作用的平面即剪应力为零的平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
2、假说与根据假设建立起来的强度条件就称为强度理论。
二、几种常用的强度理论☆ρεσy E E⋅±==6,1223hb Wz hb Jz ==32,6434d Wz d Jzππ==∴][max ||max σσ≤=Wz M nb σσ≤11.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2.第二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 3.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4.第四强主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材料1.硬度 是指材料抵抗他物(钢球或锥体)压陷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表示材料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2、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弹性、塑性、强度、硬度、韧性等。
3、冲击韧性:表示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大小的指标称为αk 。
αk = E / A (2)4、同素异构:在固态下会发生晶格类型的变化。
5、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称为热处理。
(热处理的类型)“淬火加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6、仅对工件表层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称为表面热处理,主要是指表面淬火和表面回火。
7、石墨化:当C 、等促进石墨化元素的含量较高的铁水在缓慢冷却时,就可以自液相中直接析出石墨,这一过程就称为石墨化。
8、晶间腐蚀:在400-800℃的温度范围内,碳从奥氏体中以碳化铁形式沿晶界析出,使晶界附近的合金元素如铬的含量降低到耐腐蚀所需的最低含量以下,腐蚀就在此贫铬区产生,这种沿晶界的腐蚀现象称为晶间腐蚀。
9、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 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使用性能原则)、nbσσσσμσ=≤+-][)(321n s σσσσ=≤-][31][)(2231223212στττ≤++−−−←−−→−-升温C1394 Fe δFeFe -−−−←−−→−-αγ升温C 912满足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工艺性原则)、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平面连杆机构一、基本概念☆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2、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刚性构件用低副联接组成的且各构件均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4、曲柄的存在必要条件条件:①曲杆是最短的杆;②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之和。
(1)取最短杆1相邻的杆4或杆2为机架时,杆1为曲柄,杆3均为摇杆,a图示的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取最短杆1为机架,则杆2和杆4均为曲柄,机构则为双曲柄机构(b图示)。
(3)取与最短杆1相对的3为机架,则杆2,杆4都不能作整周运动故所得机构的双摇杆机构(c图示)。
5、曲柄在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所夹的锐角,称极位夹角θ 。
6、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出现的位置必然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7、死点位置:连杆2与曲柄1两次共线,连杆2传给曲柄1上的力将通过铰链中心A,此力对A点不产生力矩,则不能使曲柄转动。
8、从动件所受压力F与受力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α称为压力角。
凸轮机构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远休止角,近休止角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反转法绘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自己画图)带传动一、基本概念☆1、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摩擦传动2、打滑: ,因所需圆周力无法得到满 足而致使带在带轮上全面滑动3、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和拉力差而引起的滑动。
4、包角α: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中心角。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齿轮传动一、基本概念☆1、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廓,在任一位置接触,两轮的瞬时传动比等于两轮连心线被齿廓啮合点的公法线所分得的两线段的反比。
2、共轭齿廓:凡是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即实现给定传动比的一对齿廓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