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汉文化(二)ppt13 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昌盛的秦汉文化 PPT课件2 人教版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
2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
24、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初中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ppt2 人教版
医
学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写成《伤寒杂病论》 被后人尊称“医圣”
张仲景
动动脑:
自己设计制作表格,要 求表格一目了然,其中包 括生活时代、人物、主要 成就、在世界上的贡献等。
时期
人物
主要成就
在世界上的 地位
时期
西汉时期 东汉 东汉时期 东汉 东汉 东汉
人物
主要成就
纸的出现
在世界上的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纸
蔡伦 张衡
改进造纸术 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 世界公认最早的地 动仪 某些内容具有世界 先进水平 世界医学是史上的 创举
华佗 张仲景
麻沸散 五禽戏 伤寒杂病论
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册》16颗作业 预习第17课
: 收集与佛教相关的建筑、文 学、词语以及与道教相关的 建筑、文学、艺术等资料。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PPT课件
《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 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 等。
(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 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 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 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 了光辉的典范。)
《论衡》 主要内容:天是没有意志的,也不会通过自然 灾害来警告人。世界上没有鬼神存在。
生活在 汉武帝时代
司马迁
主要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
著作《史记》 史事。 历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学成就: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秦兵马俑
地位: “世界第八奇迹”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象 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 力。秦所灭的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 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 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 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 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总结
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时间: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 原地区。 教义:人死后能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 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传播的原因: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影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继承父业,担任史官,可以看到大量的国家藏 书。
4、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奇迹”
将军和军事俑
将军 军士 俑俑
铠甲俑和袍俑
铠袍 甲俑 俑
下级军士俑和御马俑
17课课件《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共63张PPT)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 一、佛教的建筑,如:少林寺、龙门石 窟、莫高窟。 • 二、佛教的人物,如:观世音菩萨、 如来佛祖。 • 三、佛教语言,如:烦恼、口头禅, 不可思议、自由自在、无事不登三宝 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
佛教四大名山——四川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佛教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 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 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 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 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 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 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 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 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 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 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 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 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 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点)。
•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 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 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 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 祖庭。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
归元寺
宝通寺
长 春 观
无处不在的土地庙
二、道教的兴起
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
• • • • •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PPT课件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主要思想:反对迷信鬼神
8
四、史学
“史圣”司马迁和《史记》【西汉】
1.内容:
“史家之绝唱,无韵
记述了从黄帝到 之《离骚》”
汉武帝的历史 2.成ຫໍສະໝຸດ :——鲁迅①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 通史
②史书的典范,
文学的杰作
9
六、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
10
11
象征秦国灭东方六国统一 中华的丰功伟绩,警告六国残 余势力不要妄想叛乱。
3.宗教兴盛的原因
人们在宗教中寻找精神安慰; 统治者要利用宗教控制人民。
3
佛教、道教 与中华文学
《西游记》
《东游记》 4
佛教、道教 与中华建筑
大 雁 塔
武当山古建筑群
5
佛教、道教
与中华武术
太
极
拳
武 当 剑
6
佛教与中华艺术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千 手 观 音
高71米的乐山大佛
7
三、哲学
王充和《论衡》【东汉】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宗教
卍 1.佛教传入中原【西汉】 ①·悉达多(释迦牟尼)创 立佛教[古印度]
②基本教义:
今生忍受苦难 来世得到幸福
1
2.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 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主要思想:反对迷信鬼神
8
四、史学
“史圣”司马迁和《史记》【西汉】
1.内容:
“史家之绝唱,无韵
记述了从黄帝到 之《离骚》”
汉武帝的历史 2.成ຫໍສະໝຸດ :——鲁迅①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 通史
②史书的典范,
文学的杰作
9
六、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
10
11
象征秦国灭东方六国统一 中华的丰功伟绩,警告六国残 余势力不要妄想叛乱。
3.宗教兴盛的原因
人们在宗教中寻找精神安慰; 统治者要利用宗教控制人民。
3
佛教、道教 与中华文学
《西游记》
《东游记》 4
佛教、道教 与中华建筑
大 雁 塔
武当山古建筑群
5
佛教、道教
与中华武术
太
极
拳
武 当 剑
6
佛教与中华艺术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千 手 观 音
高71米的乐山大佛
7
三、哲学
王充和《论衡》【东汉】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宗教
卍 1.佛教传入中原【西汉】 ①·悉达多(释迦牟尼)创 立佛教[古印度]
②基本教义:
今生忍受苦难 来世得到幸福
1
2.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 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七年级历史第17课历史课件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课件人教版
《史记》
同学们,你们做 对了吗?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史记》 《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
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 罪恶,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 贵,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 范.
课堂 练习
A.班固
1、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作品的 作者是 B.司马迁 C.王充 D.张陵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课堂 练习
1、这句话是谁说的?
或 重 轻 于 于 泰
人 固 有 一
“
、
是 这
的
鸿 山 毛 或 ”
的 、
死
, ,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 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 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 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秦所灭的 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 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 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 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 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传入我国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很快就受到封建统 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七级历史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
1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中国什么
这副 对联 写的
时候出现 了佛呢? 佛教是什 么时候传
是谁
入中国的
呢?
呢?
2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
你知道佛教的教义吗?
❖ 现实人生就是“苦”。痛苦由人自身的 贪念等造成。贪念等引起善恶行为,又产生 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打坐 静修,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这种教义 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人 民的鸦片。
秦陵兵马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
16
17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4
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呢? (1)道教创立时的思想来源:
战国时期的 道家思想
老道子家—学—派是 “谁太创上立老的君?”
秦汉时期的 神仙艺术
方术
5
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并非道教创始人。 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存在着重大差异。尊老 子为创始人是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
6
你知道道教的教义吗?
❖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 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 长生不死。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 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 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 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14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你)为庸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
(二)
-
1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中国什么
这副 对联 写的
时候出现 了佛呢? 佛教是什 么时候传
是谁
入中国的
呢?
呢?
2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
你知道佛教的教义吗?
❖ 现实人生就是“苦”。痛苦由人自身的 贪念等造成。贪念等引起善恶行为,又产生 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打坐 静修,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这种教义 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人 民的鸦片。
秦陵兵马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
16
17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4
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呢? (1)道教创立时的思想来源:
战国时期的 道家思想
老道子家—学—派是 “谁太创上立老的君?”
秦汉时期的 神仙艺术
方术
5
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并非道教创始人。 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存在着重大差异。尊老 子为创始人是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
6
你知道道教的教义吗?
❖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 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 长生不死。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 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 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 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14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你)为庸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PPT课件
重点:佛教、道教在我 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 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 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 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宗教 (一) 佛教—外来宗教 1、佛教的传入
释 迦 牟 尼 金 像
天
竺
一、宗教
(一) 佛教—外来宗教 1、佛教的传入 时间:西汉末年
通道:丝绸之路
找错误
在一部电视剧 里,有一个情 节描写秦汉之 际,刘邦的夫 人即后来的吕 后躲避战乱, 逃入尼姑庵的 故事。想一想, 这里有什么错 误?为什么?
普 陀 山 和 观 音 造 像
九华山和地藏菩萨
五台山和文殊菩萨
敦煌壁画
(二) 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 1、道教的兴起:
泉 பைடு நூலகம் 太 上 老 君 像
相传张道陵在此讲道
神仙方术炼制丹药
(二) 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
1、道教的兴起: 东汉时期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道教流传的原因
劳动人民的精神向往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宗教的传播和史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重点和难点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 起的简要史实、司马迁 的生平事迹及《史记》 的简要内容、秦始皇陵 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学习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 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
力。
学习司马迁勇于追求真 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 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 的学风 。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门神 财神爷
桃符
二、哲学——王充和《论衡》
何 土灭 人
用 ,而 死
为 形血
鬼 体脉
? 朽竭
,,
——
朽竭
《 论 衡 》
而而 成精 灰气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PPT课件
➢ 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 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遍历祖国南 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
➢ 有惊人的毅力。
2、《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 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 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 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 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 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天是没有意志的 日食、月食、打雷、 下雨都是自然现象 世界上没有鬼神存在
同同学学们们,,你你同同意意王王充充的的 说说法法吗吗??说说说说你你的的理理由由。
动脑筋:
。同意。因为他用 无神论的思想,批
《论衡》:“人 死血脉竭,竭而 精气灭,灭而形 体朽,朽而成灰 土,何用为鬼?”
判了鬼神迷信的思 想。他正确的指出, 人的精神是依附于 肉体的,肉体消灭 了,精神也就不存 在了,从而也就否
外来宗教 --- 佛教的传入
红色箭头为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九华山
安徽
五台山
山西
普陀山
佛
教
四
大
浙江
名
山
峨嵋山
四川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少林寺佛塔
二、道教的兴起 道教圣地——青城山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出自谁之口……(
A.秦始皇 B.王充 C. 张陵
➢ 有惊人的毅力。
2、《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 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 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 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 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 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天是没有意志的 日食、月食、打雷、 下雨都是自然现象 世界上没有鬼神存在
同同学学们们,,你你同同意意王王充充的的 说说法法吗吗??说说说说你你的的理理由由。
动脑筋:
。同意。因为他用 无神论的思想,批
《论衡》:“人 死血脉竭,竭而 精气灭,灭而形 体朽,朽而成灰 土,何用为鬼?”
判了鬼神迷信的思 想。他正确的指出, 人的精神是依附于 肉体的,肉体消灭 了,精神也就不存 在了,从而也就否
外来宗教 --- 佛教的传入
红色箭头为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九华山
安徽
五台山
山西
普陀山
佛
教
四
大
浙江
名
山
峨嵋山
四川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少林寺佛塔
二、道教的兴起 道教圣地——青城山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出自谁之口……(
A.秦始皇 B.王充 C. 张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着用橡皮泥捏几个兵马 俑如果可能的话,和你的同 学组建一个橡皮泥兵马俑阵。
谢谢各位!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找一找
请把下列的名称,按佛道两教影响归类 玉皇大帝 西天如来 少林寺 武当山 敦煌莫高窟 城隍庙 龙门石窟 太上老君
佛教影响:西天如来 敦煌莫高窟
道教影响: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少林寺 龙门石窟
武当山 城隍庙
二、王充和《论衡》
王充是著名的批判鬼神迷信的
思想家,他在《论衡》中指出天 是没有意志的,也不会通过自然 灾害来警告人。日食、月蚀、打 雷、下雨都是自然现象。又指出 人死骨肉化为灰尘,精神也随之 消亡,不会变成鬼,世界上根本 没有什么鬼神存在。
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 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 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 的故事.想一想,到底是错还是 对.为什么?
4.佛教的基本教义有那些?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以后 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 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 可以得到幸福。
5.佛教是怎么传入的?
教材上小字内容中提到:是 沿丝绸之路传入的 。
7.佛教传入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 你能说说有那些吗?
(1).文学方面:翻译大量佛经。佛教还为中国 文学带来了新词语等,例如: 世界,无常, 借花献佛,刹那,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针 见血等。
(2).艺术方面:像舞蹈,音乐,还有寺院, 佛塔,佛像,石窟等等,至今保存的大都成了 风景名胜,如佛教四大名山等.
A.佛教 B.道教 C .伊斯兰教 D.基督教
课堂小结
秦朝
西汉 东汉
宗教 思想 史学 艺术(雕塑)
秦始皇兵马俑
佛教
《史记》
道教 《论衡》
秦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知识网络
四大发明: 数 学:
天 文: 医 学: 宗 教: 文 学: 雕 塑: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九章算术》
张衡和地动仪 张仲景和华佗 道教和佛教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兵马俑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白马寺
标题: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动动脑
1.佛教在当今世界宗教中的地位如何?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当今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3.佛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兴起? 又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 纪兴起,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无史 韵家 之之 《绝 离唱
鲁骚, 迅》
。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地下军 阵,象征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 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 巩固统一和保证秦的永存,随时 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秦末社会矛盾尖锐,始皇死 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 乱,秦无力也无暇建造未完的地 下军阵。
1.下列不属于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B)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D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 D )之口
A.秦始皇 B.王充 C.张道陵 D.司马迁
4.下列宗教中,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是(B)
太极图,八卦,算卦,太极剑 《西游记》里有佛道2个系统。如来佛为佛教 的最高首领,玉皇大帝为道教的最高神。比如 建筑,道教宫观等。(还有道教的炼丹促进了 化学的发展。道教的气功丰富了医学的内容)
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贯政策, 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 是应该崇尚科学,批判地继承我国 传统的宗教文化,要注意把宗教和 迷信、邪教区分开来。
2.道教的兴起
道教发源地 ——四川青城山
动脑筋
1.道教是如何兴起的?有那些主要观点?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信奉道教呢?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秦 汉时期。主张修身炼丹,以期长生不老。
2.东汉时兴起的道教与佛教有那些不同之处?
派别 发源地 时间 信仰 宗教 对象 场所
教义
佛教 印度 西汉末年 佛
转世投胎,忍受苦难 寺院 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神仙
道观
修身养性,炼制丹 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 仙
3.它们之间又有那些相同之处呢?
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持,都被 统治阶级所利用, 作为统治人民的工 具都对我国文化有深远的影想
4.道教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些事 物与道教有关?
三.《史记》与司马迁
或或人 轻重固 于于有 鸿泰一 毛山死 。,,
1.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为什么能写出
《史记》? 从中大家得到哪些启示?
个人因素、家庭熏陶、汉武帝时国 力强盛等
2.《史记》一书的内容及影响。
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 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的评价汉 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3.《史记》一书的上下限是什么?
《史记》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 武帝时期的史实。
4.《史记》的写作体裁是什么?
纪传体通史
5.什么是纪传体呢?
纪是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 传指将相或名人的传记。按这种体 裁写的历史书叫纪传体史书
6.史记有何价值?
《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 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 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 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 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 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佛教东来路线图-2
佛教传入
传播路线 古印度 中亚(西域) 中国 起源国家 传入我国 传播开来 民间流传 古印度 西汉末年 东汉初年 东汉末年
6.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兴起?
统治阶级每日华衣美食,不用为生计犯愁,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佛教正 好可以填补。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 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艰辛,佛教所宣 扬的灵魂不灭,来世投胎等观点又成了他 们的精神寄托。统治阶级也正好利用了这 一点。大力扶持佛教,使其在中国迅速传 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