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18471dcc175527072208fa.png)
(一)代谢功能 肝脏参与蛋白质、糖、脂类、 维生素、激素、酶类、电解质和微量 元素等的代谢过程。
1、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 形式,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不是吸收进来就可以为 人体所利用的,而需经过化学改造的过程,就是肝脏利用氨 基酸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随着血流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维 持生命的生理活动。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 以下3个方面: (1)合成作用: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原料为氨基酸, 部分可由肝细胞内自身合成,但大部分靠血液中运输来的。 如血浆中的白蛋白、部分球蛋白,以及血液凝结过程中所必 需的纤维蛋白与凝血酶原等,均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如验血 后结果是白蛋白含量浓度降低,说明肝脏的损害已达到相当 程度;或长期饥饿营养不良的人,由于氨基酸的来源不足, 肝脏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二)解毒功能
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废物 及外来的毒物、毒素,包括药物代谢 和分解产物,均要在肝脏解毒,故肝 脏是人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可以保护 机体免受损害。 其解毒方式有2种:
1、氧化解毒 脂肪族中的有机酸类、醇类、醛类和胺类等,可通过氧化 作用,最后生成CO2和H2O排出体外。肠内产生的胺类,经 肝内单氨氧化酶的催化,先被氧化成醛及氨,醛再被氧化 成酸,最后生成CO2和H2O;氨则大部分在肝内经鸟氨酸循 环合成尿素排出。乙醇主要在肝内氧化,故大量饮酒会加 重肝脏的负担。 2、结合解毒 肝细胞内含各种酶类,参与结合解毒的物质也很多,主要 解毒方式有: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作用,乙醛化作用和甘氨 酸的结合作用。此外,酚类可与硫酸结合,许多有毒的金 属离子与谷胱甘肽结合;含氮的杂环化合物与甲基相结合 等,均为肝脏结合解毒的不同方式。结合解毒的特点是选 择性地结合有毒物质,即不同的毒物参与结合体内正常物 质也不同。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肝脏解毒功能的存在,使机体不致因 毒物的产生或进入体内而中毒。但肝脏的解毒作用也有一 定的限度,如毒物过多或肝脏解毒功能障碍时,仍会发生 中毒现象。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185f9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4.png)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它的重量约
为1500克,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间。
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合成胆汁、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等。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
肝脏呈橡皮筋形,由左、右两个叶组成。
右叶较大,位于心脏的下方,左叶较小,位于心脏的左上方。
肝脏的上表面呈现光滑的圆顶形,称为圆
顶面;下表面呈现凹陷的形状,称为凹陷面。
肝脏的前缘与腹壁相连,后
缘紧邻胃、十二指肠及胰腺。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
1.肝叶
肝脏的两个叶之间有间叶隔分隔。
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是由数百个肝细胞群组成的。
肝细胞是肝脏最基本的生物学
单位,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分泌胆汁,将胆汁输送到肝小管中,最终汇集
成胆管。
2.血液供应
3.胆汁系统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小管排泄到胆管中,最终经过胆总管进入十
二指肠。
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盐、胆固醇、磷脂等,它在消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淋巴系统
肝脏还有一套独立的淋巴系统。
它将排泄物和细菌从肝脏引流到周围的淋巴结,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肝脏的正常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共44张PPT)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43da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3.png)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局部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外表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黄疸
中央静脉
•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周围成放射状排列的肝血窦汇入其中,
• 直径45μm,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少量结缔组织,无平滑肌
• 肝血窦开口于中央静脉,开口处的内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 假设干个小叶中央静脉集合成小叶下静脉
门管区
• 相邻肝小叶的三角形或不规那么性的结缔组织小区,
• 有三种管道分支: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
不易鉴别。电镜下胞质内含许多大脂滴。
•
功能:贮存维生素A、合成胶原
胆小管
相邻肝细胞间局部质膜凹陷形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而成的微 细的小管,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胆管直径0.5~1μm。
胆小管(ATP酶染色)
胆小管〔EM〕
胆小管壁之肝细胞膜形成微绒毛突入管腔, 形成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桥粒, 以防止胆汁通过肝细胞间溢入窦周间隙。当胆小 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间隙——入血——
•特点:最大的消化腺〔最大腺体〕
肝脏位置
• 肝大局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局部达左季肋区 • 肝大局部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 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局部露于剑突 下
•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体肝 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07c132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a.png)
肝细胞变性
病毒侵入肝脏后,肝细胞发生水肿、气球样变等病理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
大量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肝组织,导致肝组织炎 症反应。
肝细胞坏死
严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可发生坏死,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 死等。
脂肪肝对组织结构影响
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滴,导致肝细胞体积增大、功能受损。
结构组成。
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接 受来自肝血窦的血液,并将其
汇入下腔静脉。
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而成 的板状结构,围绕中央静脉呈 放射状排列。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是血液 在肝脏内流动的通道,内有 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等。
汇管区结构特点
01
汇管区是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等结构穿行。
脂肪代谢
02
03
碳水化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进 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肝脏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 或在需要时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 血糖平衡。
能量代谢过程及意义
ATP生成
通过细胞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
热能调节
肝脏通过调节代谢速率和热量产生来维持体温恒 定。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形成异
常吻合支等。
03
汇管区改变
肝硬化时,汇管区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其中可见增生的胆管和
淋巴细胞等。
07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重要性
维持生命活动
肝脏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代谢、解毒、合成及储存等功能,是维 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官。
病毒侵入肝脏后,肝细胞发生水肿、气球样变等病理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
大量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肝组织,导致肝组织炎 症反应。
肝细胞坏死
严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可发生坏死,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 死等。
脂肪肝对组织结构影响
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滴,导致肝细胞体积增大、功能受损。
结构组成。
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接 受来自肝血窦的血液,并将其
汇入下腔静脉。
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而成 的板状结构,围绕中央静脉呈 放射状排列。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是血液 在肝脏内流动的通道,内有 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等。
汇管区结构特点
01
汇管区是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等结构穿行。
脂肪代谢
02
03
碳水化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进 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肝脏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 或在需要时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 血糖平衡。
能量代谢过程及意义
ATP生成
通过细胞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
热能调节
肝脏通过调节代谢速率和热量产生来维持体温恒 定。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形成异
常吻合支等。
03
汇管区改变
肝硬化时,汇管区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其中可见增生的胆管和
淋巴细胞等。
07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重要性
维持生命活动
肝脏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代谢、解毒、合成及储存等功能,是维 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官。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参考课件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b34341a417866fb84a8ed7.png)
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如体重减轻(其减轻程度与营养缺乏成正比)、 病人基础代谢活动能力降低,如症状较重,可出 现疲乏无力、消瘦、浮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尿量减少、手足发麻、脱发、发色变淡、低体 温等,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或肝脏肿大。
(2)脱氨作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对人体有毒的氨,肝脏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 经肾脏排出,一小部分再重新合成氨基酸。血中 氨增多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氨的增多来 源于肝脏脱氨功能的减退。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成人肝脏约由50万-100万个肝小叶组成。肝 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为多边棱柱体,约 1mm×2mm大小,其中有一条中央静脉通过,单排的肝 细胞即肝板(在横断面上称肝细胞素),肝细胞以中 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一)代谢功能
肝脏参与蛋白质、糖、脂类、 维生素、激素、酶类、电解质和微量 元素等的代谢过程。
1、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 形式,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不是吸收进来就可以为 人体所利用的,而需经过化学改造的过程,就是肝脏利用氨 基酸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随着血流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维 持生命的生理活动。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 以下3个方面:
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b8ac89a19e8b8f67c1cb97b.png)
• 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将脂肪酸、甘 油等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加速了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医药交流PPT
38
④ 胆汁的其它功能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 防止胆固醇沉积; • 胆红素、药物激素的转化与排泄; •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 吞噬、防御及造血
医药交流PPT
18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部分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表面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医药交流PPT
3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 体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 软而脆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 而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 带
医药交流PPT
4
肝脏膈面
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 肝右叶、肝左叶
医药交流PPT
5
肝脏脏面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入肝
肝动脉
பைடு நூலகம்
与门静脉并行分支成小叶间动脉 终末微动脉 终末微动脉并入肝血窦
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围流向小叶中央
小叶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
很快汇入下腔静脉
汇集成肝静脉从干后面出肝
医药交流PPT
31
肝内胆汁分泌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从小叶中央 流向 小叶周边
医药交流PPT
38
④ 胆汁的其它功能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 防止胆固醇沉积; • 胆红素、药物激素的转化与排泄; •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 吞噬、防御及造血
医药交流PPT
18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部分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表面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医药交流PPT
3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 体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 软而脆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 而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 带
医药交流PPT
4
肝脏膈面
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 肝右叶、肝左叶
医药交流PPT
5
肝脏脏面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入肝
肝动脉
பைடு நூலகம்
与门静脉并行分支成小叶间动脉 终末微动脉 终末微动脉并入肝血窦
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围流向小叶中央
小叶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
很快汇入下腔静脉
汇集成肝静脉从干后面出肝
医药交流PPT
31
肝内胆汁分泌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从小叶中央 流向 小叶周边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18471dcc175527072208fa.png)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成人肝脏约由50万-100万个肝小叶组成。肝 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为多边棱柱体,约 1mm×2mm大小,其中有一条中央静脉通过,单排的肝 细胞即肝板(在横断面上称肝细胞素),肝细胞以中 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终末微动脉
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围流向小叶中央
小叶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 很快汇入下腔静脉 汇集成肝静脉从肝后面出肝
肝脏的血液循环
胆道的组成---肝内微观胆道系统
胆道的组成---肝内胆管
肝脏的管道系统
肝脏的分段
Couinaud 肝段划分法 :Couinaud根据肝门静脉梢系的分布和 肝门静脉的走行,分肝两半,4叶和8段,并将此8段自尾叶始用 S1-S8 顺时针命名。 S1 尾叶 S3 左外下段 S5 右前下段 S7 右后上段 S2左外上段 S4 左内叶 S6 右后下段 S8 右前上段
除了上述作用外,肝脏还能将氨基酸合成脂 肪和葡萄糖,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2、糖代谢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 要来源。肝脏是维持恒定血糖的主要器官。人类 吸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中淀粉,淀粉 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进入肝 脏。肝脏能迅速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使 血糖浓度降到正常。反之,当空腹运动血糖浓度 下降时,肝脏便发挥调节作用,又将已贮存的肝 糖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机体利 用。、 此外,肝脏能将已吸收的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转化为肝糖原。如果糖的供应不足,肝糖原贮备 减少时,肝脏可以通过糖原异生作用,使一些非 糖物质,如蛋白质、脂肪、乳酸、丙酮酸等转变 为糖原。
肝脏解剖及功能 ppt课件
![肝脏解剖及功能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b2e8afa26925c52cc5bfda.png)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而 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ppt课件
8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ppt课件
9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ppt课件
24
肝脏的管道系统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肝脏的分段
Couinaud 肝段划分法 :Couinaud根据肝门静脉梢系的分布和 肝门静脉的走行,分肝两半,4叶和8段,并将此8段自尾叶始用 S1-S8 顺时针命名。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S3 左外下段S4 左内叶来自S5 右前下段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
ppt课件
1
内容
肝脏的概述 肝脏的位置及毗邻 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韧带及表面分叶 肝内的管道结构 肝脏的分段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除了上述作用外,肝脏还能将氨基酸合成脂 肪和葡萄糖,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ppt课件
41
2、糖代谢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 要来源。肝脏是维持恒定血糖的主要器官。人类 吸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中淀粉,淀粉 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进入肝 脏。肝脏能迅速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使 血糖浓度降到正常。反之,当空腹运动血糖浓度 下降时,肝脏便发挥调节作用,又将已贮存的肝 糖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机体利 用。、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ppt课件
8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ppt课件
9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ppt课件
24
肝脏的管道系统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肝脏的分段
Couinaud 肝段划分法 :Couinaud根据肝门静脉梢系的分布和 肝门静脉的走行,分肝两半,4叶和8段,并将此8段自尾叶始用 S1-S8 顺时针命名。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S3 左外下段S4 左内叶来自S5 右前下段肝脏的基本解剖及生理
ppt课件
1
内容
肝脏的概述 肝脏的位置及毗邻 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韧带及表面分叶 肝内的管道结构 肝脏的分段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除了上述作用外,肝脏还能将氨基酸合成脂 肪和葡萄糖,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ppt课件
41
2、糖代谢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 要来源。肝脏是维持恒定血糖的主要器官。人类 吸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中淀粉,淀粉 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进入肝 脏。肝脏能迅速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使 血糖浓度降到正常。反之,当空腹运动血糖浓度 下降时,肝脏便发挥调节作用,又将已贮存的肝 糖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机体利 用。、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114b52bb4cf7ec4afed0bc.png)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S3 左外下段
S4 左内叶
S5 右前下段
S6 右后下段
S7 右后上段S8 右前上段 Nhomakorabea.
26
肝脏的分段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肝叶、肝段划分法 肝裂
在肝的管道腐蚀标本上,可见叶与叶、段与段之间有明 显的裂隙存在,这些裂隙称肝裂,是肝叶、肝段间的分 界线。
膈面
.
38
(3) 转氨作用:肝脏具有将一种氨基酸转化为另一
种氨基酸的作用。例如将精氨酸转化为丙酮酸, 这是肝脏的特有功能,这样可大大增加人体对自 然界的适应性。肝脏的转氨作用主要靠肝内的转 氨酶来完成的。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内的转 氨酶即释放于血液中,以此测定肝细胞受损程度, 如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
(1)合成作用: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原料为氨基酸, 部分可由肝细胞内自身合成,但大部分靠血液中运输来的。 如血浆中的白蛋白、部分球蛋白,以及血液凝结过程中所必 需的纤维蛋白与凝血酶原等,均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如验血 后结果是白蛋白含量浓度降低,说明肝脏的损害已达到相当 程度;或长期饥饿营养不良的人,由于氨基酸的来源不足, 肝脏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
37
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如体重减轻(其减轻程度与营养缺乏成正比)、 病人基础代谢活动能力降低,如症状较重,可出 现疲乏无力、消瘦、浮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尿量减少、手足发麻、脱发、发色变淡、低体温 等,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或肝脏肿大。
(2)脱氨作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对人体有毒的氨,肝脏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 经肾脏排出,一小部分再重新合成氨基酸。血中 氨增多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氨的增多来 源于肝脏脱氨功能的减退。
《肝的基本解剖》课件
![《肝的基本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5aef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c.png)
肝癌和肝衰竭
肝癌和肝衰竭是肝脏疾病的另 外两个主要问题。这些疾病可 能会危及人体的健康和生命。
饮食和保健建议
饮食和保健对于肝的健康和功 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 适当摄入蛋白质、有益脂肪和 维生素,以及注意加强锻炼和 休息,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结
肝的功能和重要性
肝是人体内化学反应和代 谢的中心,维持人体新陈 代谢的平衡。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学反应场所,可 以将毒性物质转化为可以排放的物质, 保证人体的健康。
肝的血液供应
肝门脉和肝动脉 枝形支气管和窦静脉 循环系统和肝脏疾病
肝门脉和肝动脉向肝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维持肝功能的正常运转。
血液在肝内的循环系统,将经过肝细胞的血 液输送回全身。
肝的血液供应对于循环系统和身体的健康至 关重要。肝疾病会导致循环系统的紊乱,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肝的结构和血液供应
肝由六个面组成,具有多 种细胞组成和功能,需要 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以维 持其正常运转。
肝的常见问题和保健 建议
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肝 衰竭是肝脏疾病中最为主 要的问题,饮食和保健对 于肝的健康至关重要。
3 功能
肝在人体内有多重生理 功能,包括代谢、转化、 吸收和分泌,以及净化 和排泄。
肝的位置
人体内的位置
结构和形状
肝位于膈下,占据腹腔中上部, 与膈肌、胆囊、十二指肠、胰 腺和肠曲等器官相邻。
肝由叶状小叶组成,由包裹在 其中的肝小叶动脉、肝小叶门 静脉和肝小叶的胆管构成,有 着六个不同的面,大小不一。
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肝与周围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身肝的功能
1
代谢和转化
肝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
吸收和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叶周边汇集成若干短小闰管(Hering管)
闰管出肝小叶后汇入小叶间 胆管
编辑课件
32
编辑课件
33
肝的淋巴
• 肝小叶内无淋巴管 • 肝内淋巴管分布于被膜内和小叶间血管周围,形成淋 巴丛 • 肝内淋巴(液)主要来自窦周间隙内的血浆 • 血浆在小叶周边经终末血管周间隙,入小叶间结缔组 织,进而被吸收至小叶间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 肝产生的淋巴量很大, 淋巴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几乎 于血浆近似
• 肝脏外层富含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被膜 • 肝小叶——不规则的多角棱柱状(2x1mm),成人50 - 100万
中央静脉 肝小叶 肝板(肝细胞索),界板
肝血窦 胆小管
门管区 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
编辑课件
11
肝小叶模式图
编辑课件
12
小叶中央静脉 肝索,界板 肝窦 门管区
肝组织切片(HE)
编辑课件
18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部分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表面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3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 体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 软而脆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 而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 带
编辑课件
4
肝脏膈面
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 肝右叶、肝左叶
编辑课件
5
肝脏脏面
肝脏: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14
肝细胞
• 约占小叶体积80%,占肝内所有细胞的90% • 体积较大(20~30μm),多面体形,25%肝细胞有双核 • 三种不同的功能面:血窦面、胆小管面、肝细胞之间的连接面 • 肝细胞质丰富:线粒体丰富
粗面内质网多 滑膜内质网数量少于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溶酶体数量和大小不一 过氧化物酶 糖原、脂滴、色素等
如:1个月、身长51厘米的男婴肝脏重约140克
特点:最大的消化腺(最大腺体)
编辑课件
2
肝脏位置
•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 肝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 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部分露 于剑突下 •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编辑课件
Glisson 系统
左半肝:左内叶 左外叶——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
右半肝:右前叶 右后叶——右后叶上段、右后叶下段
尾状叶也同时分为左右两半:尾状叶左、右两段
5个叶 6个段
编辑课件
9
肝脏分段
肝静脉系统---
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在腔静脉沟的上端 出肝,分别注入下 腔静脉
编辑课件
10
肝脏组织学
编辑课件
34
肝胆系统的主要功能
制造胆汁 储存和浓缩胆汁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药物与激素的转化与解毒
编辑课件
35
① 制造并分泌胆汁
日分泌量:600-1200ml;肝胆汁黄棕色,胆囊胆汁 色深。
成分:有机成分为胆盐、胆色素、氯和少量重金
编辑课件
19
编辑课件
20
肝窦内皮细胞
编辑课件
21
肝内巨噬细胞
编辑课件
22
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Disse 间隙)和胆小管
编辑课件
23
窦周隙和贮脂细胞
• 窦周隙又称Disse 间隙(狄氏腔):肝细胞与血窦内皮 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0.4μm)光镜下极难辨认
• 贮脂细胞(储脂细胞)又称Ito细胞、窦周细胞、间质细 胞: 在窦周隙散在存在,形态不规则。光镜下普通染色 不易鉴别。电镜下胞质内含许多大脂滴。 功能:贮存维生素A、合成胶原
编辑课件
27
中央静脉
•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周围成放射状排列的肝血窦汇入其中, • 直径45μm,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少量结缔组织,无平滑肌 • 肝血窦开口于中央静脉,开口处的内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 若干个小叶中央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
编辑课件
28
门管区
• 相邻肝小叶的三角形或不规则性的结缔组织小区, 有三种管道分支: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编辑课件
15
肝组织模式图
编辑课件
16
• 肝细胞质丰富:线粒体丰富 粗面内质网多 滑膜内质网数量少于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溶酶体数量和大小不一 过氧化物酶 糖原、脂滴、色素等
编辑课件
17
肝血窦
• 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血窦内血流从肝小叶周边汇入中央 静脉
• 肝窦内腔大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构成,肝窦内有肝 巨噬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
• 每个肝小叶周围约有3~4个门管区
编辑课件
29
中央静脉:内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
肝细胞索(肝板)、界板
肝小叶
肝血窦:窦内皮细胞、肝内巨噬细胞和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
窦周隙和贮脂细胞
胆小管
门管区: (结缔组织中有)小叶间动脉、小叶见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编辑课件
30
肝脏血液循环
门静脉
入肝
逐渐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
编辑课件
24
胆小管
相邻肝细胞间局部质膜凹陷形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 而成的微细的小管,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胆管直 径0.5~1μm。
编辑课件
25
胆小管(ATP酶染色)
编辑课件
26
胆小管(EM)
胆小管壁之肝细胞膜形成微绒毛突入管腔, 形成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桥粒, 以防止胆汁通过肝细胞间溢入窦周间隙。当胆 小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间隙—— 入血——黄疸
编辑课件
6
肝脏后面
肝脏: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编辑课件
7
肝脏分段
肝表面形态的简单分叶,不完全符合肝内管 道系统的配布情况。
肝门静脉 Glisson 系统 肝固有动脉
肝管及其分支
肝内管 道系统
肝左静脉 肝静脉系统---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在腔静脉沟的上端 出肝,分别注入下 腔静脉
编辑课件
8
肝脏分段
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将脂肪
酸、甘油等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加速了脂肪分解
产物的吸收。
编辑课件
38
④ 胆汁的其它功能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防止胆固醇沉积; 胆红素、药物激素的转化与排泄;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吞噬、防御及造血
编辑课件
属等。
编辑课件
36
② 储存和浓缩胆汁
胆囊容量:15—60ml(35ml);
浓缩部位:胆囊壁重吸收水分;
浓缩能力:5—10倍;
电解质吸收:Na+主动转运;Cl-被动转运。
编辑课件
37
③ 胆汁的主要作用--脂肪的消化吸 收
促进脂肪的消化:胆盐、卵磷脂、胆固醇乳化脂肪 颗粒裂解,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 分解。
39
谢 谢
编辑课件
40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
编辑课件
1
肝脏解剖学
• 肝脏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消化腺 • 我国成年人肝脏约占体积的1/40-1/50
男性:重1154-1447克,体积 258x152x58mm 女性:重1029-1379克,体积 258x152x58mm
• 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较大,可占体重的1/20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入肝
肝动脉
与门静脉并行分支成小叶间动脉 终末微动脉 终末微动脉并入肝血窦
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围流向小叶中央
小叶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
很快汇入下腔静脉
汇集成肝静脉从干后面出肝
编辑课件
31
肝内胆汁分泌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从小叶中央 流向 小叶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