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名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课时安排:本册共16课时,每周一课时,共计16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歌曲、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欣赏与演唱1. 歌曲:《春天里》、《小燕子》、《茉莉花》等。
2. 乐曲:《春江花月夜》、《梁祝》、《黄河大合唱》等。
第二单元:音乐知识与技能1. 学习简谱、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2. 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节奏、音符等。
3. 学习简单的声乐技巧、乐器演奏技巧。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与分析1. 欣赏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如《国际歌》、《蓝色多瑙河》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
第四单元:音乐实践与创作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
2. 鼓励学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乐曲等。
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演唱、分析、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音乐作品评价:评价学生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质量。
3. 音乐知识测试:定期进行音乐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乐器等。
3.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等。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第三单元:4课时第四单元:6课时备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祝您教学顺利!。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1)一、表演《我怎样长大》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二、编创与活动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3)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驯鹿》《冬猎》《鸿雁》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乐理基础目标:研究音乐乐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符、音程、节拍等内容。
教学步骤:1. 引入乐理的概念,解释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介绍不同音符的时值,并进行练。
3. 解释音程的概念,包括半音与全音的关系。
4. 进一步讲解音程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练。
5. 引入节拍的概念,解释拍子和节拍的区别。
6. 研究不同拍子的表示方法和常见的拍子类型。
活动和练:1. 学生用乐器模拟不同音符的时值。
2. 练辨认不同音程,并进行歌曲演唱。
第二课:音乐欣赏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教学步骤:1. 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3.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旋律、表达等方面进行感知和理解。
4. 分享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5.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和练:1.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反馈。
2.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第三课:歌曲表演目标:通过研究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1. 选择一首适合五年级学生演唱的歌曲。
2. 分发歌曲歌词,并进行歌曲的整体熟悉。
3. 教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感、发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4. 划分歌曲的不同部分,指导学生分组并分工合作。
5. 跟随音乐进行合唱演练,并进行反复练和改进。
活动和练:1. 在课堂或学校活动中进行歌曲表演。
2. 按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互相研究和提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篇1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教材基本状况分析: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潜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靠,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潜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潜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
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期教学目标: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
2、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潜力。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导语】⾳乐中使⽤的⾳按⼀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以⼀个⾳为中⼼(主⾳)构成⼀个体系,就叫调式。
如⼤调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
调式中的各⾳,从主⾳开始⾃低到⾼排列起来即构成⾳阶。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教版五年级下册⾳乐教案篇⼀:学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标: 1、让学⽣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引发学⽣们的学习兴趣,从⽽引发学⽣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课时 1.导⼊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猜⼀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个戏种是流⾏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当:⼩⽣、花旦、⽼旦、丑⾓。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胆表现。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标: 通过⼩组学习的⽅式,使学⽣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
欣赏《报花名》进⼀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播放歌曲《看⼤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乐特点、代表剧⽬、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兰》。
教学⽬标: 通过⼩组学习的⽅式,使学⽣了解河北梆⼦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欣赏《花⽊兰》,进⼀步感受河北梆⼦的⾳乐特点。
对⽐欣赏豫剧《花⽊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欢乐颂歌1. 歌曲:《欢乐颂》2. 欣赏:《春节序曲》第二单元:民族风情1. 歌曲:《茉莉花》2. 欣赏:《二泉映月》第三单元:美好回忆1. 歌曲:《童年》2. 欣赏:《梁祝》第四单元:阳光下的歌1. 歌曲:《歌唱祖国》2. 欣赏:《长城谣》第五单元:梦幻之旅1. 歌曲:《夜曲》2. 欣赏:《月光奏鸣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培养音乐表现力;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难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拓展音乐视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背景。
2.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方法和音乐表现方式。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能力。
4. 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
3.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理解、感受、分析等方面。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分工、协作、创新等方面。
六、教学计划第1周:欢乐颂歌——歌曲《欢乐颂》、欣赏《春节序曲》第2周:民族风情——歌曲《茉莉花》、欣赏《二泉映月》第3周:美好回忆——歌曲《童年》、欣赏《梁祝》第4周:阳光下的歌——歌曲《歌唱祖国》、欣赏《长城谣》第5周:梦幻之旅——歌曲《夜曲》、欣赏《月光奏鸣曲》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
2. 歌曲教学: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
3. 音乐欣赏:分析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音乐的表现手段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 能够通过音乐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2. 聆听不同音乐作品,并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3. 练使用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4. 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兴趣;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3. 聆听分析: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讨论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4. 练表达情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5. 创作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音乐表现手段,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第二课:节奏的感受与表现教学目标:- 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能够通过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2. 进行身体动作练,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3. 研究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4. 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让学生拍手、跳舞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节奏的注意;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节奏的概念和作用;3. 身体动作练: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4. 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5. 节奏合奏:分组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节奏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练和创作。
(以下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描述)。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丰富想象力,增强合作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民歌、儿歌、器乐曲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风格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唱歌、演奏、欣赏、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音阶的构成,了解和弦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2 教学内容音阶:学习大调、小调音阶,了解音阶的构成。
和弦:学习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了解和弦的连接。
2.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阶与和弦的知识。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拍子的特点,能够正确拍击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各种拍子的特点,如2/4拍、3/4拍、4/4拍等,了解拍子的变化。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等方法,让学生正确拍击各种节奏。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拍击节奏的过程中,感受拍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提高歌唱能力,培养音乐情感。
4.2 教学内容学习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3 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培养音乐情感。
第五章:音乐欣赏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5.2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民歌、器乐曲等,了解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作品风格,培养审美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 (3)第一单元《(欣赏)冬猎》 (8)第一单元《(欣赏)鸿雁》 (12)第一单元《(欣赏)驯鹿》 (16)第一单元《(唱歌)长城放鸽》 (18)第一单元《(唱歌)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20)第二单元《(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24)第二单元《(欣赏)瑶族舞曲》 (28)第二单元《(演奏)瑶族舞曲》 (33)第二单元《(欣赏)木鼓歌》 (37)第二单元《(欣赏)锦鸡出山》 (40)第二单元《(唱歌)阿喽喽》 (42)第三单元《(唱歌)看大戏》 (44)第三单元《(欣赏)花木兰》 (49)第三单元《(唱歌)西湖美》 (53)第三单元《(欣赏)故乡是北京》 (57)第四单元《(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64)第四单元《(欣赏)风》 (69)第四单元《(唱歌)送别》 (72)第四单元《(欣赏)迎春》 (75)第四单元《(欣赏)纸风车》 (78)第四单元《(唱歌)映山红》 (82)第四单元《音乐实践》 (84)第五单元《(唱歌)梅花》 (88)第五单元《(欣赏)梅花三弄》 (92)第五单元《(欣赏)渔舟唱晚》 (96)第五单元《(唱歌)静夜思》 (101)第五单元《(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105)第六单元《(活动)东郭先生与狼》 (109)我的音乐网页《(演奏)牧童之歌》 (115)我的音乐网页《(演奏)美丽的家乡》 (119)我的音乐网页《(选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122)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
2.通过小组交流学习使学生对河北民间音乐有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河北,热爱家乡音乐的情感,唤起学生传承家乡音乐的热情,使家乡音乐更好的发扬光大。
2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汉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拓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的养分课时1:音乐的分贝-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并能够通过手势和声音模仿不同音符的发出。
- 教学内容: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音符的发出。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高低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声音的高低。
2. 操作:分发不同大小的乐器,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手势和声音,发出不同音符。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音符,并教导学生手势与声音的对应关系。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音符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演唱不同音符,其他同学评价其演唱的音高、音大小和音强。
- 教学资源:不同高低音的声音录音、不同大小的乐器、黑板、粉笔。
课时2:音乐的节奏-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节奏,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模仿节奏的变化。
- 教学内容:音乐的节奏,身体动作模仿节奏。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节奏的特点。
2. 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身体动作,模仿音乐的节奏。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节奏的手拍动作,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的编排。
5. 反馈: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评价其节奏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 教学资源: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录音、教室空间、黑板、粉笔。
第二单元:音乐的形状课时1:音乐的高低-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高低变化,并能够通过声音模仿不同高低音的发出。
- 教学内容:音乐的高低变化,声音模仿。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音乐的高低特点。
2. 操作: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高低音声音,发出相应的声音。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高低音的发声方式,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高低音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发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其发出的高低音准确性。
- 教学资源: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录音、黑板、粉笔。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首歌曲和一些欣赏曲目。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欣赏曲目和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和表演的欲望。
5.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 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2. 欣赏曲目:《二月里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单元:祖国颂1. 歌曲:《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2. 欣赏曲目:《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第三单元:快乐的节日1. 歌曲:《童年》、《快乐节日》2. 欣赏曲目:《庆祝》、《我们的节日》1. 歌曲:《难忘的一天》、《故乡的云》2. 欣赏曲目:《故乡的骄傲》、《回忆》第五单元:走向未来1. 歌曲:《梦想》、《走向明天》2. 欣赏曲目:《春天的故事》、《明天会更好》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发音方法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学唱。
2. 视听法:通过播放歌曲和欣赏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合唱、小组唱、音乐游戏等。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歌曲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2.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3.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4. 学生创作和表演能力的提升。
六、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欣赏曲目《二月里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目,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2 教学目标第二章:音阶与和弦2.1 音阶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音阶的构成和特点。
2.2 和弦讲解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弦的运用和表现效果。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3.1 节奏介绍各种节奏符号和变化,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划分和运用。
3.2 拍子讲解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拍子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音符与记谱4.1 音符介绍音符的种类和记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音符的时值和运用。
4.2 记谱讲解五线谱和简谱的记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练掌握记谱方法。
第五章:音乐欣赏与创作5.1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5.2 音乐创作介绍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民族音乐6.1 民族音乐概述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6.2 民族乐器讲解各种民族乐器的特点与演奏方法,通过实际演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6.3 民族音乐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第七章:流行音乐7.1 流行音乐概述介绍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与特点,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在当代音乐界的地位。
7.2 流行乐器讲解各种流行乐器的特点与演奏方法,通过实际演奏,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
7.3 流行音乐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的流行音乐素养。
第八章:古典音乐8.1 古典音乐概述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发展与代表人物,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地位。
8.2 古典乐器讲解各种古典乐器的特点与演奏方法,通过实际演奏,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册音乐教材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为五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全面、系统的音乐教学计划。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1)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2)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表现力;(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本册音乐教材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歌曲、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等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1)歌曲:学习10首新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2)乐理知识:学习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3)音乐欣赏:欣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素养;(4)实践活动:参加合唱、民族乐器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20课时。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学习歌曲和乐理知识,1课时用于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感受,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表现、歌曲演唱、乐理知识测试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4.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第六章:第一单元教学计划6.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歌曲、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素养。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

五年级⾳乐教案下册⼈教版 ⾳乐课虽然总是被语⽂数学等课程抢占,但是作为⽼师,教案还是要写的,说不定就⽤上了呢。
下⾯是由店铺编辑为⼤家整理的“五年级⾳乐教案下册⼈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本⽂。
五年级⾳乐教案下册⼈教版(⼀) ⼀、所教班级学⽣基本情况 学习基础:五年级⼤部分学⽣⾳乐学习基础各有千秋,层次不⼀,进度不同,所以要求⽼师所运⽤的⽅法也不同,因材施教,我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堂课,需加强机⾳乐能⼒的培养。
⼆、全册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单位) 1、春意。
2、欢乐的春寨。
3、幻想。
4、四季。
5、您好!⼤⾃然。
6、京韵。
7、友谊。
8、百花园。
三、全册教学要求 以审美为中⼼,以⾳乐为主线,以⾳乐为基础,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学习⾳乐的兴趣贯串于始终,并进⼀步加强学⽣对歌曲的理解,对⾳乐的领悟,对节奏和⾳准的加强,还有简单的识谱知识,并让学⽣终⾝爱好⾳乐。
四、全册教学要点 1、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应符合学习⾳乐的规律; 2、欣赏⾳乐让学⽣学会聆听⾳乐; 3、表演让学⽣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乐; 4、创编与活动使学⽣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提⾼学⽣⾳乐创编能⼒; 5、扩⼤学⽣视野,了解中外优秀的民族民间⾳乐; 6、通过⾳乐学习,提⾼学⽣的审美能⼒,培养学⽣⾃信⼼和对`⽣活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教学⽅法措施 1、加强学⽣审美能⼒培养,积极引导学⽣对⾳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段作出整体性的反映,引导学⽣感受、体验、表现⾳乐中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感受、体验、鉴赏⾳乐的美; 2、把单纯的⾳乐拓展为⾳乐⽂化; 3、让学⽣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乐必须掌握的浅显⾳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5、加强实践与创造。
五年级⾳乐教案下册⼈教版(⼆) ⼀、学⽣状况分析: 1、基本状况分析: 五年级有x个班,⼤多数学⽣都很喜欢上⾳乐课,学⽣的理解潜⼒增强不少,对⾳乐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在演唱时基本上能不喊唱,会⽤正确的⽅法演唱⽽且认识到了⽓息的作⽤,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歌唱。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课程介绍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音乐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
3.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内容:介绍本册音乐课程的各个章节,让学生了解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
二、第二章:音阶与节奏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和节奏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重点:音阶的构成和辨识,节奏的划分和掌握。
3. 教学难点:音阶的转换和节奏的复杂划分。
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内容:学习大调和小调音阶,掌握简单的节奏符号和划分。
三、第三章:唱歌与表演2. 教学重点: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 教学难点:高音和低音的演唱,复杂的节奏和旋律。
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并参与表演。
四、第四章:乐理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重点:音符的时值、音高的标记、拍子的判定。
3. 教学难点:音符的连音、休止符的使用、复合拍子。
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内容:学习音符的时值和音高的标记,掌握拍子的判定和复合拍子。
五、第五章:音乐欣赏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重点: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情感表达。
3.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
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欣赏、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六、第六章:打击乐器演奏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音乐表现力。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打击乐器,学会简单的演奏技巧。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在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中全面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大纲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研究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和节拍。
- 探索不同的节奏模式和节拍。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探索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如高低、快慢、明亮和柔和。
-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音乐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课:合唱和合奏- 研究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节奏协调和声音和谐。
- 通过合唱和合奏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课:传统音乐的魅力-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 研究使用传统乐器演奏传统音乐。
第五课:音乐和舞蹈的结合- 研究如何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舞蹈表演。
- 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和舞台表演能力。
第六课:音乐创作-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研究使用简单的乐器和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
教学活动-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
- 合唱和合奏练,包括合唱歌曲和合奏乐曲。
- 研究使用传统乐器演奏传统音乐,如二胡、古筝等。
- 进行舞蹈表演,与音乐相配合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
- 进行小组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 进行课堂参与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进行表演评估,评价学生的合唱、合奏和舞蹈表演能力。
- 进行音乐创作评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合唱、合奏、舞蹈表演和音乐创作等活动,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无限的好风光。
在音乐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
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本单元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通过欣赏《驯鹿》《冬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
(二)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
本单元难点: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准确,声音要和谐。
(三)音乐材料分析1.《北京的孩子逛北京》这是一首中国气息浓厚的作品,京味十足,歌词都是和实际北京生活相关的内容。
表现了北京的孩子对自己城市的热爱。
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2.《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
乐曲通过这四个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撷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特征的场景,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
“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
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
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
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3.《冬猎》《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
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
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
4.《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丁毅、田川词,王云之、刘易民曲,作于1979年,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
热情歌颂了她的民族主义精神。
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第一单元教案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学科:音乐年级:五年第1节教学设计:孙英环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从而积极主动的欣赏、了解歌曲。
2.过程与方法:采用思想教育的方式,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歌曲。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设想: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北京,喜欢北京,使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自觉的欣赏歌曲,教师通过引导法、教育法教授本课。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复习歌曲和乐理知识。
四.新课教学:1.导入:根据相关的材料介绍北京的情况,想象北京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场景,并随着音乐走进教室。
教师介绍刚才听到的作品: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提问:你又想到了什么呢?请你说说自己想到的和看到的?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提问:你能跟着音乐晃动自己的身体吗?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歌词。
提问:你能试着哼唱这首歌曲吗?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 请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再次感受歌曲的气氛和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7.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问:请小朋友做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同学借鉴,鼓励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不错,希望大家的每一节课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巩固成绩,做到课堂上多思考、多创新,课后认真练习歌曲. 课后评价:能认真的欣赏歌曲,分析作品,并且能试着模唱歌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唱歌曲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学科:音乐年级:五年第2节课题: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2.过程与方法:采用思想教育的方式,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歌曲的演唱。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有为家乡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歌曲,处理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准备:电子琴、电脑、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白歌》《雪绒花》分二声部演唱。
三.复习歌曲和乐理知识。
四.新课教学: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提问:你能谈谈自己听完后对这首作品的感受吗?生:回答。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作品介绍,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提问:听完歌曲后你又有什么感觉?说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色和叫你喜爱的地方?生:描述自己的家乡。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师:指导旋律较难的地方。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师:指导学生不熟悉的地方。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师:教师指导演唱不准确的地方。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不错,希望大家的每一节课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巩固成绩,做到课堂上多思考、多创新,课后认真练习歌曲。
课后评价: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能用甜美的声音来唱歌曲,但是在学习歌曲的难点的时候有点困难,不过积极处理歌曲的难点是现在着重培养学生的。
课题:欣赏《驯鹿》《冬猎》学科:音乐年级:五年第3节课题:欣赏《驯鹿》《冬猎》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采用思想教育的方式,教师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爱戴之情,从而欣赏歌曲。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教师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爱戴之情,从而欣赏歌曲,并且有为家乡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欣赏歌曲。
了解歌曲的特点和意境。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白歌》《雪绒花》分二声部演唱。
三.复习歌曲和乐理知识。
四.新课教学: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教学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不错,希望大家的每一节课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巩固成绩,做到课堂上多思考、多创新,课后认真练习歌曲。
课后评价:能认真的欣赏歌曲,分析作品,并且能试着模唱歌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唱歌曲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教学要求:通过对羌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体验感受,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认识,并在诸项音乐活动中,能丢掉羞涩、自卑感,大胆地投入唱、奏、舞等群体活动中,热情奔放地表现音乐的内涵。
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本单元是一个从低年级、中年级延续过来的向学生介绍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歌舞的重要单元,从小向学生灌输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学共同繁荣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值得学习的。
(二)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本单元难点: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用五线谱教学表现了开朗、活泼的心情;节奏是前密后疏,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这首歌短小精悍,易学易唱易记,还具有舞蹈性,适合于边唱边舞。
2.歌曲《阿喽喽》这是一首填词的新民歌,山区建起了水电站,流水被引到山坡灌溉农田,儿童们喜笑颜开,编了这首新民歌高兴地颂唱家乡面貌的巨变。
歌曲用第一人称,以自豪的口吻唱出“它听谁的话,它听我的话”,“请来走走,请来看一看”。
因此,这首歌应用明亮活泼和略带诙谐的声音来演唱。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嘹亮、自豪,第7─10小节低回歌唱,形成对比,使第ll—14小节更显开朗。
第二乐段较为口语化,旋律中不时交织着三拍子,非常亲切、真挚,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和表演性。
这类音调在以前学过的歌曲中很少见到,教学时师生均有创造、发挥的余地。
这首歌曲很适合表演唱,所以课本中要求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这也是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一个好时机。
3.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这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首部(第一部分)。
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课本中A段旋律),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课本中B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