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工作总结
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工作总结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在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总结。
一、创新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我常常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我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展示当时的图片和文献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战争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2、小组合作学习法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让各小组分别研究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等方面,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促使他们在讨论中深入思考,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在某些历史课程中,我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比如,在讲解唐朝的政治制度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百姓等角色,通过模拟朝堂议事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唐朝的政治运行机制。
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 PPT、动画、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在讲解历史地图时,通过 PPT 中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疆域的变化和历史的演进;在介绍古代文化时,播放精美的动画,展示古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2、在线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习资源。
推荐一些优质的历史学习网站和 APP,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观看历史讲座、参与在线讨论等。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历史知识,拓宽视野。
3、虚拟现实技术尝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内容提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主题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中图分类号】g633.51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学生创新人格的教育。
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中学教学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
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同时,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在这样xiu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
历 史教学 中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
许 运 玲
河北省广平县广平镇 中学
河北
广平县
0 70 56 0
摘要 :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针对当前初 中生在学 习历 史过程 中的特 点实施创
新性教 育, 明确创新性教育总 目标 , 逐步变知识传授 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 在对于不同的 年级确定不 同的创新性教育
步介绍 、 范学 习历史 的方 法 , 示 让学生 在学习历史知识
、
施 创 新 性教 育
当代初 中生在学 习历史知识 的过程 中 ,表现 出许 多不同于其 他学科 的特点 , 中 , 为突出的有以下两 其 最
个方面。
第一 ,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生活水平的飞速
提高 , 电子媒体得到 了普及 , 极大地增加 了学生 了解外
事件来龙去 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 。根据学生 的这一特 点, 教学 中因势利 导 , 顺着学 生了解历史故 事 的兴 趣 ,
的过程 中模仿和运用这些方法 ,向学生提供定 的提 问思路 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 的知识提 出问题并逐
步使之成 为一种习惯 。 对 于初 二学 生 ,学 习历史 知识则 重在对 学生的思 维训练和学习方 法上的运用。这一阶段 是学 生开始逐 步尝试创新性 的过程 ,教 师的作用在 于引导 、示 范并 重 ,引导学生在学 习历史教材上 的知识时运用恰 当的
一
法或习惯并加 以纠正 ,最终让他们 学会独立 的学 习和 分析历史知识 、 历史材料。
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 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 , 分析历 史资料 、 历史事件 , 能够正确解释历史现象 。
总之 , 培养学生创 新意识 、 创新思 维和创新 能力 , 是时代赋于我们 的艰 巨任务 ,为培养 出更多适应现代 化建设 的高素质人材 , 我们教师必须全方位思考 、 调动
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5 8
S
自从创新教育正式作 为素质教育 的重心提 出以 来, 教育理论界和教学一 线 的教 师都对 其做 了或做 着有益 的探索 。如 , 教师创 造性教 学是 培养学 生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的前 提 , 发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的兴 趣 是 激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关键 , 引入 激励 机制 是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 的必 要手 段等等 。因此 , 目前 创新教育 的方法 比比皆是 。在教学 实践 中 , 者博 笔 采众 长 , 备 创 造 性 的 教 案 , 时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课 堂 准 适 讨 论 和开 展 外 学 习活 动 。这 里 就 本 人 在 教 学 中 的 所见 、 想 、 历 , 几点粗浅的认识。 所 所 谈 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过 模 拟 教 学 创设 的 情 境 , 以 通 可 引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妙 的质 疑 设 问 可 以 调 动 学 巧 生的学 习兴趣 ; 幽默 、 生动 的语言可 以触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 用 情 感 效 应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利 联
三 、 养 学 生 的 逆 向 思 维 能 力 培
的原料产地和商 品倾销市场 。关于这一点可 以从 中 英《 南京条约》 中的主要 内容得到佐证 。故这一点并 不是英 国代表的疏 忽 , 是他们 为实 现 自身 野心过 而 程 中的必然选择 , 一旦他 们将 中国禁 烟运动 中突现 的革命激情 再 次激 活 , 们 的阴谋 就将 无 法得 逞。 他 经 过 老 师 这 样 的指 导 , 生 也 就 不 难 理 解 , 学 以后 历 史 教学 中涉及 的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国家三番五次 侵略 中国, 为什 么只有 中共领导 的新 民主 主义革命 才 能 真 正 地 拯 救 中华 民族 等 一 系列 问题 。 因为 资 本 主义 国家 的侵略 本性 不 会从 良心 发 现上 去 自然 消 失‘ , 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 , 期望天上掉馅饼 。又 如, 在讲孔子的教育成就时 , 师提 问 :孔子 的三 千 教 “ 弟子 中, 只有七十二个成才 , 为什么说孔子是我 国的 大教育家 ?学生在思考讨论后 , ” 教师明确 : 孔子兴 办 私学 , 广收门徒 , 扩大 了教 育对象 的范 围 , 还积 累 他 了丰富 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 至今为人们学习和借鉴 。 因此他教 出的成 才弟子虽 然不 多 , 由于 以上成 就 却 而被后人称颂 。 四、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刻性 和批 判性 深 思维 的灵活性是 指学生 根据不 同 的情 况 , 从不 同的角度 , 用不 同的方 法去 观察 、 采 分析 问题 的 能 力 。思维的深刻性是 指学生从 具体 的史 料 中, 能抽 象 概 括 出规 律 性 、 质 性 的 东 西 , 有 “ 史 为 鉴 ” 本 具 以 “ 鉴古知今” 的能力 。思维 的批判性是指根据详细 的 历史史料 , 传统 的观 念 大胆 质 疑 , 对 并正 确分 析评 判, 获得全新的思维成 果的能 力。例如 “ 总理衙 门” 这 一 知 识 点 . 材 主 要 是 根 据 机 构 的 半 殖 民地 性 质 , 教 而得 出它是 “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这一结论 。但是老师完全可 以引导学生从该机构 的 职能去分析 , 强调它是 中国古代 未 曾有过 的专 门办 理 外 交 事 务 的一 个 机 构 , 类 似 于 近 代 西 方 国 家 的 它 部, 后来又演变为现在的外交部 , 么这样又会得 出 那 什 么样 的结论 呢?应该说 “ 总理衙 门” 中国中央机 是 构近代化开始 的标志 。只有在平时 的教学 中经常对 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 、 深刻性和批判性进 行培养 , 能 才 让学生更深层次地 理解一 些历 史现象 、 历史 概念 和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在中学教育中,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然而,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思路。
一、情境创设,让历史鲜活起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显得遥远而陌生。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述古代战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地图、战争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想法和行为。
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
比如,参观当地的古城墙、古寺庙,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的实物,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时,可以提出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的可能性。
三、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时,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文学、艺术、科技等。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
跨入信息时代,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全球一体化,这就要求人们学会交往、合作、分离,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历史都是过去的,而现实和未来都会成为历史。
历史学习之所以要创新,就在于我们要面对现实和未来。
创新性的教育的主旨是:教师要以创新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一、转变教师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告戒教师:“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构建创新型教师群体是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观念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中心论。
现代经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点,现代科技的本质是创新,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支撑点的。
我国教育必须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现代化教育转化,这是实施可叫兴国战略的关键。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书的地方,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目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历史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根本上抛弃旧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建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时时对自身的素质保持提升和完善的趋势。
全方位、多角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二、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新教学模式。
在构造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探索,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
根据学生背景、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提出相关中心问题。
小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案例分享
小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案例分享在小学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创新的应用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虽然为学生奠定了基本知识基础,但随着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创新方法的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某小学,教师们通过创建历史情境模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课堂上,学生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扮演历史中的某个角色,如古代的商人、士兵或国王。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了解了角色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还能体验到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历史,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案例二:历史剧本创作另一种创新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历史剧本的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编写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还需要他们进行分析和创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能力。
此外,历史剧本的表演环节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案例三:数字化历史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工具成为了历史教学中的新宠。
一些小学教师开始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互动电子书来呈现历史内容。
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比如古代城镇的街道、历史战役的战场等。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案例四:跨学科整合历史教学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整合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将历史与地理、科学或艺术结合起来,设计综合性项目。
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还需要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如古代文明的地理分布,或者通过艺术创作再现历史场景。
这种方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促进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案例五:历史探究项目在一些学校,教师引入了历史探究项目,鼓励学生自主研究特定的历史主题。
浅谈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知识是能力 的载体 ,能力是 知识 的运用 。重视 基础是亘卉不变 的真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再高 、再新 和再美 的房 子 ,它的基础成 分还是水泥 、沙石 、钢筋等 。因此,重要 的历 史时问 、地点 、人物 和事件等 ,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 。就 是思维含 量较 高的要求学生有 创新意识的开放性材料分析题 , 答题时也不能离开 当时的历史环境 , 分析历史 问题 ,也不能脱离历史 唯物 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 。都需 要学生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做铺垫。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 不能脱离历史基础 知识 ,否则就 不是 一种有 实际意义的创新 ,而是
联 想 ,能充分体 现发散性思维 的灵活性 。 X l ; 4 , 平同志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 :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即 “ 三个面 向” 。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 国际 竞争 ,为 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 民同志
在 全同教 育工作一个 同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创新教育是摆彳 F 教育工作者面前一
浅谈怎样在初 中历史教 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 育
; - . - ] : l k 省滦平县第八 中学
创新 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历史教学 中创新能力 的培养 主要 是创造性培养 ,即培养 学生不拘于教 材 、不囿于成规 ,能进行独立 自主 的思维 ,培养 学生 质疑求 异 、对有关历史问题提 自己看法 的 辩证批判思维 ,能不被 同定 的模式与方法所禁锢 ,多角度 、多方位 、 多途径地思考 问题 和解 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等等。本人在长期初 叶 1 历史教学 中,就创新教育进行 了一些探究 ,现谈几点体会 。
~
上创造发 明的重要途径 。哥 白尼对传统 的地球 中心说提 出挑 战,就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历史学科创新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的创新精神。
而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学生被动接受,完全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较多的是处于被督促、纠正的客体地位,这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以及创新的欲望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压抑的。
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只能面向书本和教师的标准去迎合,由此形成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和教师“一言堂”局面,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很难说是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和能力的需求。
为改变这种局面,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历史课教学改革,我在历史教学中既充分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抓紧课堂而又不局限于课堂。
在所教班级,开展了探讨“自主创新教学策略”实践,力图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和局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一、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自主的视野创新教育首先应从改进教学内容着手。
打破以往遵循课程标准,依据教材规定,由教师拟定教案,然后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
与时俱进,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规定,应大胆突破,恰当、适量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信息、新材料,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活跃其创新思维。
没有一定量的材料,只是教科书上一点点历史信息,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学生提出新问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可以被引进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新信息、新材料很多,只要平时多上网搜索,多注意阅读报刊杂志,多收听广播电视,就不难收集到所需的信息和材料。
对有搜集条件的同学,多鼓励,适时指导他,他们会越做越好的。
二、努力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学科与外部相联结1. 历史学习的课堂内外联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谈论的热点,因势利导,展开讨论;针对实际问题,借助课外读物进行启发。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
历史学科也应该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单向灌输基础知识为主,学生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被动参与者、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完全忽视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难以了解现实,发现自我。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我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远大的理想。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事例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意识越明确,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远大理想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通过课内外读物引导激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经常向学生介绍名人事迹,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说过:“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都像个‘句号’,那样只能说是教学的失败。
‘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天空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
其间,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如星辰般的问句,并激发他们渴望的眼神与探索的冲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依靠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有机的结合起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
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主动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随着 时 代 的 发 展 .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已 经 不 能 适 应 现 在 的 教学需求 , 所 以 在教 学 中要 有 创 新 精 神 。历 史 教 学 上 的创 新 , 指 的是 教 学 中科 学 地 指 导 学 生 通 过 以往 的历 史 更 好 地 认 识 现 实。 创 新 是历 史 意 识 与 时 代 感 的 结合 , 学 生 必 须学 会 用 历 史 眼 光观察社会 , 明辨是非 , 以提 高 觉 悟 , 这 种 能 力 可 以在 教 师 有 意 识地 指 导 历 史 学 习 中逐 渐培 养 起 来 。 提问创新 。 激 发 学 生 的 质疑 能力 在 组织 教 学 的过 程 巾 ,要 把 学 习 的 内容 巧 妙 地 转 化 为 新 颖 的 问题 情 境 : 善疑设 问 , 浅处探 问, 明知 故 问 , 无 中生有 , 以 激 发 学 生认 识 的 冲动 性 和 思 维 的活 跃 性 。 同时 还 要 鼓 励 学 生 对 学 习 材料 进 行 自主 质 疑 , 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 引 导 学 生 寻求 新发 现 . 获 得 新认 识 。 例如 。 在讲述关于百团大战的作用时 , 我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摆 脱 教 材 观点 的束 缚 ,创 设 了一 个 这 样 的 问题 情 境 : “ 有 人 认 为 百 团大 战 过早 地 暴 露 了敌 后 抗 日根 据 地 的实 力 ,对 此 你 有 何 看法?” 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 引发 了 同学 们 对 百 团大 战 作 用 的讨 论 。 为 了使 学 生 学 习使 用 唯 物 主 义 和辩 证 唯 物 主义 的观 点 分 析 一 些 历 史 人物 ,可 以这 样 设 问 : “ 有 人 认 为 哥伦 布是 一 位 伟 大 的航 海 家 , 也 有 人 认 为 他 是 一 位 殖 民主 义 强 盗 头 子 , 谈 谈 你 的 看法 。” 这 样 学 生 就 会 带 着 不 同 的 观点 认 识 哥 伦 布 在 世界 历 史 上 的 成 就 和影 响 。 二、 课堂创新 。 点 燃 学 生的 创 新 火 花 培 养 创 新 意 识 关 键 在 于课 堂 教 学 ,所 以 应该 力求 把 传 统 教 学 手 段 与 现 代 教学 手 段 完 美 地 结 合起 来 , 使 之 相得 益彰 。 讲 课 时若 能 让 教 学 过 程 充满 思 辨 性 、 挑战性 、 生 动性 , 深入浅出 ,
2023高中历史教案: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案已经在各大高中开始推广。
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教育改革,它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转化。
一、教学模式创新2024年的高中历史教案不仅然是教材的更新,更是教学模式的革命。
它取消了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方式,而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以实践为基础。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不再只是依赖教科书,而是更多地引入了原始文献、历史资料等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能结合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呈现历史事迹,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和记忆。
二、活跃课堂氛围高中历史教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搭建起一个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讨论话题,或是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让课堂不再是单调枯燥的听讲和笔记,而是变得生动有趣。
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比如分组研究课题、辩论会、模拟演练等等。
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实现价值转化高中历史教案更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应用。
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试而设计的,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有用之人。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分析能力,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办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的高中历史教案是一场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革新。
它不仅仅是为了传递历史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让教育真正成为创造性与生产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
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历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价值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理解历史事件和进行历史推理的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但缺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案例、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价值。
二、开展体验式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述、学生听讲为主,缺乏学生主体性的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历史教学也可以引入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场景。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借助电子教具、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演示,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给学生,丰富课堂资料,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案例,与学生一起讨论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选择,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注重跨学科教学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教学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具体实践。
一、教学理念创新1.弘扬人文精神: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历史故事、人物、事件等,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尊重历史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3.注重学科交叉:历史教学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语文、政治等,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二、教学内容创新1.优化教材体系:结合初中生认知特点,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融入地方特色: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将具有地域特色的 history 融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3.注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教育价值: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历史事件的深刻教训,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创新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创新1.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树立信心。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全球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
它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品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看出创新教育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1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表现为创新意识,即不墨守成规,思想活跃,具有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旺盛的求知欲。
其次表现为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及自信心。
统。
1.2创新能力的培养,人的创造力有个体差异。
美国奥斯本创立的创造学的基本原则是: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水平可经训练提高。
创新能力也就是创造力,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不是要求他们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创新思维的训练上。
1.3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常常受到个性品质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创造力与智商有关,但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它与人的非智力品质亦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创造力的人,他们的智商在中等以上,但不一定是最高的,而他们往往都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豁达的态度,做事有耐心、有毅力,能经受失败的挫折,具有人格的独立性,等等。
,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三是重视对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2.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学科优势,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
这种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2.1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来看,这种演进过程的每一个阶梯都包含着不同质的、量的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创新史。
学习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并且在历史教育中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弘扬传统文化,引发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时,老师会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如典籍、古代建筑、艺术品等,向学生传递古代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活动,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样做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教学理念。
比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探索解答。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还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讨论外,还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具、教育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感悟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后故事。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培养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背景,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
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推陈出新:初一历史教案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
推陈出新:初一历史教案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着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而历史科目则更需要不断更新教材、与时俱进。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教师也不能落后于时代,我们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源与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历史学科的奥妙,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学习热情。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等多方面谈谈,如何推陈出新,打造出更加适合初一历史教学的内容,以及取得的创新成果与效果。
一、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践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创新的重要起点。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对于初一历史教案的课程设置,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全面实践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应该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去实践、去探究。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测验、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动手、动脑、动心”。
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历史课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渊源,我们应该在课程中渗透育人的思想,通过铺展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程中养成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人文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我们还要注重开放性课程设计,不断拓展学科知识面,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渠道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注重跨学科教学,将其他学科知识与历史知识相互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习更加有趣和丰富。
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资源是指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器材、设备、工具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材料等。
在推陈出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现代教学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网上教材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除了阅读教材 , 那些 生动逼真 的历史 图片 , 展示 了 历史场景 , 渲染 了气氛 , 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 性认识 , 的
确为历史课堂增色不少 。但这还远远不够 , 我们应充分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如运用 电视 、 录像 、 多媒体播放历 史 影片 , 带领学生跨越时空 , 由现实进 人历史 , 让他们成 为历史 的见证人 ,让他 们与历史人物 同呼吸 、共命运 。 这样 , 枯燥 无味的历史知识将 会生动起来 , 死气沉 沉 的 历史事件 将鲜活起来 ,遥远模 糊 的历史 人物将清 晰起 来, 学生的兴趣 和热情也将会高涨起来 。 这种情况下 , 学 生们又怎么能不爱创新 呢?课堂质量怎么能不提高呢? 三、 改变教 学观念 , 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 的教学是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 、知识传授 , 仅
一
、
改 进教 学 方 法 。 透 创 新 教 育 渗
传统的历史教法是重知识传授 、 重智育 内容 。教师 是注射者 、 生是接受器 , 学 结果 往往是教师讲 得头头 是 道, 学生却是雾里看花 , 久而久之 , 就会 失去学 习的主动 性, 并形成一个 概念“ 历史就是死记 硬背 ”认 为历史 不 , 需要思考与理解 , 更谈不上创新 。 因此 , 改进教 学势在必 行。 要考虑① 怎样才 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兴趣对求 知创 新的重要性是不 言而喻 的。② 如何才能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习 习惯。 良好 习惯 的养成 , 有助于学生主动掌 握知识 , 而掌握一定知识 又是创新 的先决条件 。③培养 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 了兴趣和 习惯还不够 , 还要有 “ 咬定青 山不放松” 不达到 目的不罢休 的精 神 , 能激 , 才
一
教情绪 。教师要对 教学充满 激情 , 对学生充 满关爱 , 对 自己充满信 心。上课时要调控好学生 , 使学生上课情绪 高涨 , 回答 问题充满激情 。 总之 , 思想 品德 教师只要转变教 学观念 , 关注不 同 学生 , 在课堂 上指导 学生 实施 “ 自主 、 作 、 合 探究 ” 为特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而不是唯一 的。鼓励学生突破教师 和教材的束缚 , 敢于和能够
独立思考 , 运用 历史 去认 识 、 分析和解 决问题 , 而使学生 的创 从 新心理和思维品质在一种新的教学环境 下得到熏 陶、培养 ; 同 时在 历史 丰富的形象 、 情感体验 中孕育创新的意识。
( ) 设 适 宜 创 新 能 力 发 展 的 教 学 环 境 。创 新 是 一 种 意 二 创
识, 一种素质 , 甚至是一种文化 , 因而需要一种环境来促 成它的 生 成与发展 。就历史课来讲 , 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 发展 的教学
环 境 , 是 课 堂 教 学 中学 生 心 理 的解 放 , 一 即创 设 民 主 的 、 松 的 宽 教 学 氛 围 , 学 生 敢 于 、 于 发 表 自 己 的 意见 , 充 分 分 享 历 史 让 乐 并
三 、 史 课 创 新教 育 的核 心 历
创 新 能力 的关 键 是 创 新 思 维 的培 养 , 发 散 性 思 维 是 构 成 而 创 新 思 维 的 主 导 成 分 。 其 特 点 是 以 问题 为 中 心 , 分 发 挥 人 的 充
代社会发展与创新的现实主题 , 它以市场经济 、 民主政治 、 科学理 性 和以现代进步主义的基本价值取 向的历史 目的论及文化价值 观为 内容 , 突出表现 为以法治为主体的个体 独立性 , 其实质是 一 种意识形态 , 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这种现代性 在历史教育中的反映就是着眼于那些有用于个人 的社会 自觉 、 有
明是 以仁 爱 、 平 、 和 自强 、 取 为 核 心 的 , 强 调 人 与 自然 、 与 进 它 人
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
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创新教育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历史教学),走学科渗透为主,专门训练为辅的道路。
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创新教育因素,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教师应努力营造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培养和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历史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历史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并用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
为此,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1 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历史课中,有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他们的崇高声望,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
2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
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后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原因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应当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
“要相信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主张。
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寻食一样去追求知识。
而且,他们不只满足于课堂上质疑、解疑,还会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外去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
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例如: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先问“什么叫民族融合?北魏民族融合的重点是什么?”再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怎样?有哪些主要内容?改革有何重大的意义广最后要求列出简表与商鞅变法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印象。
2 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
孔子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激励学生创新的冲动。
三、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
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
如在复习《中国历史》关于中共在各阶段实行的土地政策问题中,教材只给了当时土地政策的内容、影响,没有涉及到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他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求
异创新。
在学生思考、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第一,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实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做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
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包括地主阶级)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一时期,中共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
这种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虽然是权宜之计,但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旧中国,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
旧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农民,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样就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结论更加科学、完整。
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大胆求异、不盲从的精神。
这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宜布置开放性题目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考虑到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
如在学习《世界历史》中有关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时各抒己见,但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这就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
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