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决战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决战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是由于中兴在高端光通信芯片、路由器芯片等方面依赖博通等供应商,以至于一旦被美国制裁就将面临破产风险。
对外依赖只是中国在核心芯片领域相当薄弱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在集成电路的各核心产业链环节缺少足够的、长期的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积累。
2017年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研发支出达到130亿美元、资本支出预计达到120亿美元,仅研发支出就已接近中国全部半导体企业全年的收入之和;高通、博通、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厂商更是将20%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用于研发。
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军企业中芯国际2016年资本开支26.3亿美元、研发投入仅3.18亿美元,如此悬殊的投入对比下,中美半导体领域的产出差距可想而知。
1.2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作为现代精密制造业的代表,一颗小小的微处理器上集成了数十亿个晶体管、需要经历数百步工艺过程,这决定了芯片领域的“短板效应”——任何一个零件或环节出错,都会导致无法达到量产的良率要求;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尝试与积累,绝非一朝一夕。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拥有大量专业人才,更需要在关键设备与原材料领域供应率先实现突破。
2016年全球前十名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除了荷兰的ASML、新加坡的ASMPacific,其余四家位于美国、四家位于日本,其中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AMAT)排名第一、2016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
四家美国公司已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0%,即使第二名荷兰光刻巨头ASML股东中也有着英特尔的身影。
而在此领域国内尚无企业上榜,2016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仅57.33亿元,其中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排名第一,但销售金额也仅9.08亿,中国前十强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仅2%。
长年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榜首的美国AMAT产品几乎横跨CVD、PVD、刻蚀、CMP等除了光刻机外的所有半导体设备,公司的30%员工为研发人员,拥有12000项专利,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美元,而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研发支出不到1亿美元。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比较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力量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本文将对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各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特点。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美国一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全球的前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推动学校的计算机化,并于2001年通过《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要求每个学校都配备计算机和互联网。
此外,美国各州还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和法规,鼓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如加州推出了“一人一电脑”计划,俄亥俄州实施了“教育科技投资基金”。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在线学习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教案、教学视频等。
同时,美国也在积极发展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平台进行远程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二、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特点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推进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政府提出了“智慧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旨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设施。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整体信息化、数字化教材和在线学习方面。
中国教育部制定了数字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教材的数字化和在线分发。
此外,中国还推行了一系列在线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
三、韩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韩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韩国政府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推进。
韩国的教育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计算机化和智能化数字教育。
韩国积极推动学校的计算机化,投放大量计算机设备,提供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服务。
并且,韩国教育部还提供了许多数字教育资源,如智能教育平台和在线教学资源,为韩国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农业信息化中国与美国的数字农业发展对比
农业信息化中国与美国的数字农业发展对比数字化农业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新兴趋势,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全球农业大国,其数字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和共同点。
本文将从农业信息化框架、关键技术应用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数字农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
一、农业信息化框架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图。
中国以农业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建设了数字化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化记录和监控。
将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提升,也有助于解决农产品追溯等方面的问题。
美国在数字农业发展上有着较早的起点,其重点关注大数据与农业的融合应用。
美国通过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此外,美国农业信息化还注重智能化农业装备和设施的研发与应用,如自动化的植保无人机、精准农业的传感器网络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二、关键技术应用中国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着力推动农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
农业物联网技术使得农田、农作物、农机设备等实现了互联互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大数据应用则有助于精确的农产品生产规划和预测,优化资源配置。
同时,中国也在推进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美国在数字农业发展中注重研发和应用农业遥感技术。
美国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系统,能够获取更为详细的农田信息。
此外,美国还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精准气象预测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研究,实现了对土壤、气候等农业环境因素的监测和预警。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美国的数字农业管理更加精细和科学化。
三、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数字农业发展。
例如,《关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创新的支持等。
——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
——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信息化测算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目前,世界范围内测算信息化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方法也在不断扩展和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信息产业的广泛渗透性,使得它的界定困难重重,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产业的界定方法,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比较时,特别是进行国际比较时,要比较各方需要根据各自的信息产业的界定调整到一个可以比较的体系中,这一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有的各种测算方法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算术平均法,这就隐含着一个假设——比较的各个指标对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度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每个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因此,用等权的方法进行测算,必然存在相当大的误差。
——由于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技术更新、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管制、竞争环境、电信体制的改革等的变化,要求信息产业的测算指标能够体现动态性,换句话说,可能在几年中,原来的信息化指标已过于陈旧,一些在几年前不太重要的指标开始在信息产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指标体系中反映信息产业的变更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在建立和确定比较的指标体系时,对现有的各种信息化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使指标体系尽可能覆盖各种关于信息产业的界定范围,以保证它在使用中的可操作性;其次,我们选择主成分-费雪双边比较法测算信息化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使测算方法在统计上具有较好的特性,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最后,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未来对信息产业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如:INTERNET普及率等,以使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
表1 信息化指数体系信息化测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内容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考虑(详细研究略),我们建立了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五个大分类、40个具体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方法主成分-费雪方法简介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
医疗信息化三阶段核心内容之中美比较 卫生部
总结
21世纪改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六大目标:
美国医疗卫生保健质量委员会和美国医学会共同提出了21世 纪改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六大目标:
安全、 有效、 以病人为中心、 及时、 经济、 公平
总结
Harvard商学院《医疗保健业》: 目标:省钱+救命 工具:计算机
感谢: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标准化研究部主任:俞汝龙 中域海量医疗标准化数据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丁云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朱微微 联系方式:舒婷 nctingting@
如果能够打破空间上的围墙和管理上的围墙,院内整合就无需存在,but… 忽略院内业务整合:One RHIO becomes one Silo 3.院际及院内业务整合需要也可以同时进行。(interoperability +integration) 4.中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比美国实现的可能性要大。 资金、标准的困难要好于政体、法律上的困难
保证医疗质量=节省成本(时间+物质+人力资源) 贫穷不能成为玩忽职守的借口
中美三个阶段核心目标及工作重点之比较
第二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
2. 电子病历(EHR)是工具。
HIMSS2006 HIT字典 EHR相似概念的定义共有27个
《Aspects of EHR Systems 》
电子病历:是患者健康和医疗信息的大型存储仓库;(工具)
中国第一阶段的核心:由财务管理转向成本管理
中国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病人自己支付的医疗费用,只有很少一部 分来源于政府投资或各类保险。根据WHO的2005年统计资料,中国病人自己支 付的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86.7%,国家的总卫生投资占GDP的4.7%。
我国医院主要为公立医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福利性原则, 基本上是一切靠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 处于一种被动的运营状态,面临着医疗卫生补贴费用的忽高忽低和资源浪费 严重的问题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对医院补偿逐年减少,迫使医 院必须要采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办法,广开筹资渠道,实行成本核 算等来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效益。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比较浅析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比较浅析测量方法;比较研究,信息化指数论文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很多,本文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信息技术及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促使生产力现代化,使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变革而最终导致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潮流。
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程度、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种。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国际数据公司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企业信息评价法。
下面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马克卢普法马克卢普法是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开展研究的。
他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第三章“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他认为,知识产业是一类或者为自己所消费,或者为他人所用而生产知识、提供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厂商、单位、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组,有时可能是个人和家庭。
他将知识分为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没有文字的知识。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范围大到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这种“几乎无所不包”的知识产业主要由5个分支30个产业构成,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信息设备、通信媒体、信息服务5大类,相应地分为教师、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演员、律师5大知识职业。
马克卢普法主要是从宏观上测算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人的比重大小来间接描述信息资源的作用与贡献。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分析比较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分析比较论文报告: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分析比较目录:一、引言二、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的概念与分类三、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比较1. 总体水平测度方法2. 行业水平测度方法3. 区域水平测度方法4. 综合水平测度方法5. 后续发展的趋势四、五个案例分析1.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评价2. 美国信息技术普及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3. 韩国网络经济指数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探析4. 日本金融机构信息化水平的比较研究5. 台湾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分析五、结论与建议一、引言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国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给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是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水平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制定信息化战略和政策,推动信息化进程,提高经济、社会和国家的竞争力。
二、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的概念与分类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是从不同层次、角度对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总体水平测度、行业水平测度、区域水平测度和综合水平测度等几种常见的方法,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
总体水平测度主要从国家和全球两个层面上考虑,研究国家和全球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趋势,评价和比较各国的信息化水平和差距,主要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研究。
行业水平测度主要从行业特性和信息化需求出发,研究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趋势,评价和比较各行业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和差距,主要适用于中观层面的研究。
区域水平测度主要从地域特点和信息化需求出发,研究各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趋势,评价和比较各区域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和差距,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的研究。
综合水平测度主要是将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整合和综合,从总量和结构等方面对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主要适用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信息化水平的研究。
美国IT行业与中国IT行业的差异分析
美国IT行业与中国IT行业的差异分析IT行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它代表着当今信息社会的基本生产力和核心技术。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业的飞速发展,全球IT 产业也在不断地迅猛发展。
在全球IT产业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市场就是美国和中国市场。
这两个巨头市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IT行业发展趋势讨论的热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国IT行业与中国IT行业的差异,包括行业规模、员工素质、技术水平、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行业规模据调查,美国IT行业的规模远超中国IT行业。
2019年,美国IT行业的整体市值达到了2.18万亿美元,约为中国IT行业的7倍之多。
而且,在美国,高科技行业是最大的私营部门雇主之一,同时也是专利领域的领军者,全球研发开支占比高达45%。
而在中国,2019年IT产业整体规模约为1.5万亿人民币,仅为美国的1/7。
可以说,美国IT行业在规模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这也是其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也是两种IT行业间的重要差异之一。
美国IT行业有着较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其员工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通常都要高于中国IT行业。
美国IT行业中员工的平均年薪也相对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福利保障。
同时在美国IT行业中,女性员工的比例相对较高且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尊重。
而在中国IT行业中,员工经历和背景相对单一,技术专业的人才相对较少。
在员工福利、职业技能提升及职业发展上也有欠缺,普遍来说较为劳动密集。
三、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IT行业必不可少的部分,两国IT行业在这方面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美国IT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人才层出不穷,技术体系完善。
尤其是在美国硅谷,聚集了一批全球最顶尖的技术精英,这里成就了全球最高端的技术创新,例如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等。
而在中国IT行业,虽然近年来快速发展,但还并未形成一个全面完善的生态系统。
中国IT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仍旧与美国相比较明显的差距。
中美日三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
中美日三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既如此,该文便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比较三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异同,寻找三国间信息技术教育的差距,并探索发展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系统建设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增加投入,明确工作目标。
美国联邦教育部设有教育技术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为国会议员提供有关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权威评估报告;向全国发放有关教育技术的文件;协调资源并领导计算机辅助下的课程改革;制定全国级别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和实施项目管理;在各州确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各州各学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给予协助;为各学校提供资金、师资培训等服务。
融入各科教学,提倡学以致用。
美国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因地区而异,因校而异,重点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系统性。
美国中小学提倡学习信息技术,必须学以致用。
对于在程序设计方面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会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进修一些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
鼓励企业参与,吸纳社会资源。
美国重视让企业参与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教育产业。
据统计,超过1/3的中小学校受到了不同类型企业的捐助。
企业对中小学校进行捐赠或提供优惠,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他们的产品,从而树立形象、增进认同、稳住用户、形成习惯,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日本信息技术教育的系统建设“e-Japan”战略。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基础设施不完善、IP地址资源有限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极大阻碍了当时日本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以其强大的力量正在深刻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和理念。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和做法,来不断提升本国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中的借鉴价值。
一、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的发源地之一,美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早已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学校教育中,美国倡导“一人一机”计算机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二、日本的教育信息化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日本政府积极推进全面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着力提高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日本强调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日本教育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三、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在硬件设施方面,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中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积极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资源获取渠道。
四、国际比较与借鉴从上述国家的实践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各国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各国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水平指数的国际差异解析
2007.7为了衡量信息化水平,不同国家的机构提出了许多有关的信息ttnvtt r4ap<)Knt 轉帛鼻mkK*闿f v ■怕貝■剧轉闽W FAHHIth*m擁舟人韵|札烧&,哥力 KJjUMtil4 b CK*■用户国生醴口通诵睥・怕・■■世■毎內*<4 f 人电&1:蜒・母訂平帀■豪梯惜樓■ ■心AU 用4札独爭白平号瓷* PVMfih^fi KMO«iAlK«lf«VJ 人 L 科 UlBknj^MJLTTA 学事>1 I flHJulUi 1 M Hr M K A ■斗 JC.M A M«b*1ftOKUKttjf ■値羸ft 水军♦含"愉■标丼压l*»w««« HMftUKKIW 存口存«M«■時H 花 M FAT •■*1・皿片・«t FAHMK^fttMBH卑力人为检常站・4f tj人呦电1證特血】卑用"Et ■电tt«a ■囱■:H T &H J I K*打訂千丽益■■■耆債咗■7 K i ■卅 1 *lfi1•巾平片金*卩蚩站dH忖仃Aflfi 牡证*喷針 整卄人LH 机甘人吗电佚摊■甘帀人人聲勺樹■ SLWtt 计・値■址*畢苗書评轎権标苗喀«1化水平指标体系。
但是,由于选取指标不同、统计口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各国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测评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比较,来分析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统计鸿沟。
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1•我国国家统计局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信息社会的衡量,也是对国家及地区间信息化进程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反映。
发达国家以及包含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构建了自己的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我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就开始了我国地区间及各国家间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比较分析研究工作,并经过多年的改进和调整,最终得到现有的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文/刘洁李衡价指标体系。
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对比分析
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对比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保证教育内容的丰富。
笔者对信息技术在中美两国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刻分析了两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差异,最后结合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成功之处,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差异比较完善一、信息技术在中美教育中的应用现状1.在中国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教育校园网逐步扩大为城市网或者区域网,这种发展趋势也逐步被许多地区所重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一百的教学城市网,其中不包括筹建中的地区[1]。
然而,尽管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第一,教师信息修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主流,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完全了解;第二,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甚至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先进的教学观,与时代发展相矛盾;第三,不清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部分学校仅仅将这门课程作为简单的学科,并未注重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得学生仍然采用过去的学习方式,而不知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2]。
2.在美国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顾名思义,信息技术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推动教育的完善,从而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教学国。
美国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美国政府关注信息化教育;第二,美国研制出新的网络系统;第三,通信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兴起等。
目前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的运用,通过互联网将评价结果告之大众,有助于推动地区或者学校加快信息化进程;教育手段的运用,美国教学强调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充当指引者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力提升的运用,美国学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学校设备完善,因为完善的基本设备环境是进行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从而其教育改革才会如此成功[3]。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信息的时代,这个世纪哪行哪业想要立足于市场都离不开信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培育信息化文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形成了一批分立的、单项应用系统。
许多的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信息化水平都远远超出了我国,作为我们中国企业必须认清现状,谋求进步与发展,全面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国内外;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几方面:1.可以加快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2.企业资料信息可以系统整理,快速调阅,防止人工出错遗漏3.方便管理,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但这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1.2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57.7%的中小企业都已经信息化。
随着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已认识到企业网站的重要性。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增长,将会拉动整个IDC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虚拟主机,企业邮箱,智能建站,托管租用等。
我们相信,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互联网基础行业的另一个亮点。
{信息化知识}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
(信息化知识)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对金字塔底部群落的关注——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研究背景和基本内容1.背景从1998年起,美国商务部每年均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且发布年度方案,如1998年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1999年的《新兴的数字经济》……,2002年,该部除发布《数字经济:2002年》外,仍发布了壹篇《数字时代之道:中小企业如何运用新经济工具》的研究方案,以经济和统计局官方名义对纳指缩水后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大量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所用的基本数据取自1998~2002年联邦储蓄研究会、人口调查局及私营部门数据,且和权威部门数据进行对比。
其目的是因为“直到今天,人们对中小企业如何融入数字经济时代仍然知之甚少,而本方案揭示了正于经历新经济时代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最新情况……”。
中方的调查是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壹布署,每俩年开展壹次《中国产品数据库/年鉴》普查维护工作,各地分卷由各地信息中心组织完成。
江苏省最新壹次调查是2000年,由全省32个市县计委、经委信息部门共同参和,共采集了9000余家企业及其产品(约40000项)。
虽然这壹调查主要是针对企业规模及产品的,但也能从壹些侧面(如电子信箱、网址、站点内容等)反映企业信息化情况,其他数据则从我们的专题调研中来,因而和美方资料于宏观上具有壹定的可比性。
2.内容美方的研究方案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于线活动、员工对计算机的运用经验等方面,同时采取了和大企业对比、分行业、按人数划分规模等方式。
这对我们的比较分析提供了壹个定性的参照模型。
3.企业企业是最基本的比较对象,美方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从软件公司到小信贷协会,再到夫妻杂货店。
所以,企业规模按雇员人数分为25人以下、25~99人、100~499人、500人之上等。
这也和我们接触的省内企业相似,于8130家企业中,员工人数少于25人的有1162家,25~99人有2707家,100~499为3224家,大于500人的为1037家。
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对比研究学生姓名X X指导教师刘雄飞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信息管理0702班完成时间2011年3月目录摘要 (3)一、前言 (4)二、国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5)(一)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5)1.美国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两大事件 (5)2.美国占领的市场份额 (5)3.美国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5)4.美国信息技术发展对增加就业的贡献 (6)(二)日本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6)1.日本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6)2.日本网络资费的变化 (7)3.家用电器的数字化 (7)4.大力促进IC货签的实用化 (7)5.加强软件行业的发展 (7)三、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8)(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情况 (8)1.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追赶型战略 (8)2.我国对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视 (8)3.坚持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 (8)4.我国在信息化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9)5.我国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六大工程 (9)(二)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9)(三)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10)1.计算机制造产业 (10)2.计算机软件产业 (10)3.计算机互联网产业 (10)四、我国与其他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对比研究 (11)(一)我国与印度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11)1.语言方面对比分析 (11)2.劳动力对比分析 (11)3.研发力量对比分析 (12)4.相关服务业对比分析 (13)(二)我国与澳大利亚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13)1.信息产业所占比重 (13)2.信息技术使用情况 (13)(三)我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14)1.发达国家信息化现状 (14)2.我国信息化现状 (14)3.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15)4.网民上网时间的对比 (15)5.计算机普及状况对比 (15)6.连接互联网数量的对比 (15)7.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对比 (16)8.软件产业的对比 (16)9.电子商务的对比 (16)五、结论 (17)参考文献 (18)摘要本文以我国与其他国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各有不同做为切入点,首先着重研究美日等超级大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
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国美国的发展对比
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国美国的发展对比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逐渐成为中国和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两国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进行对比,并探讨其中的差异和原因。
一、发展现状对比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农民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农村互联网覆盖率的提升。
例如,“农信通”项目的实施,让农民通过手机收到农业技术指导和市场行情等信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而美国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更为成熟。
美国农业部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农业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
美国农业信息化系统涵盖了从农田管理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支持和管理服务。
美国农村地区大规模应用了智能农业技术,如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和无人机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率。
二、差异分析中国和美国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首先,两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差异较大。
美国农村地区的通信网络覆盖率高、互联网速度快,给农民带来了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而中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一些地区甚至存在通信网络不畅的现象,阻碍了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两国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农民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科学技术意识较强,更容易接受和运用信息化技术;而中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养相对较低,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和运用程度有限。
因此,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此外,两国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导向也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而中国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的比较分析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的比较分析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是两国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战略工具。
下面将对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进行比较分析,以避免敏感内容的出现。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在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包括先进的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导航系统等。
中国在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在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
美国的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应用于实战中,具备高度的作战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中国的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用于维护国土安全和海外利益保护,注重防御和反恐能力的提升。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在战略定位上存在差异。
美国将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作为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全球力量projection能力。
中国将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作为现代化国防建设的一部分,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在发展动力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在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上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够不断引领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技术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中美空中信息化作战平台在技术、应用领域、战略定位和发展动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在军事领域的不同发展路径
和战略需求。
美日国家信息实力比较及对我国国家信息实力发展的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国家信息实力,并针对我国国家信息实力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国家信息实力的对策。
【摘要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1国家信息实力的概念和特点1.1国家信息实力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
信息技术及产业以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信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及其机构,国民收信、传递、利用控制信息的能力之和,其核心是信息创新和信息物化。
从整体上考察,一个国家的信息能力既是其国家原“硬实力”,也是其国家的“软实力”。
从“硬”的方面看,国家信息实力包括整个国家的信息资源总量,信息技术装备,信息人才数量、质量,信息产业总值等;从“软”的方面看,包括国家的信息政策,信息环境,国民的信息观、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等。
[1]1.2国家信息实力的特点国家信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点:①综合性:国家信息实力包括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实力因素,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实力,必须综合考察各个因素,这样才能最后得出整体的实力水平。
②动态性:国家信息实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是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还是从各国信息实力的相互比较来看,它都是变化的。
③渗透性:国家信息实力的强弱能广泛影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它具有对各行各业强大的渗透力,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④共生性:一般来说,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都注重信息实力的发展,而信息实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具有共生性。
2美、日国家信息实力的比较分析2.1政府的支持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而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两国政府在促进社会信息化方面的风格也是不同的。
美国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一般不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
信息服务业中美差距有多大
144.30
196.08
110.02
美(亿元人民币) 7445.56
17359.62 18776.99
中(亿元人民币) 761.67
1044.99
475.41
总计
208005 37229 581.75 123.17 12835.77 374.31
分析与咨询业的产值占比46.1%,其 次信息处理服务业占比则为25.7%。 中国信息服务业中,信息传输服务业 比重最高,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信息服务 业与美国相比,除信息处理服务业比 美国略低之外,其他四个子行业的机 构平均从业人员数均高于美国,尤其 是信息传输服务业的平均从业人员数 更是远远超过美国的平均水平。这说 明与中国相比,美国信息服务业中小 企业的比重更高。
前文曾经提到的,中美两国信息分析 与咨询业比重差距也很大,这表明, 我国信息分析与咨询业不仅在产业规 模(企业数量和总产值)上落后于美 国,而且在企业的盈利能力(人均劳 动生产率)上也要远远落后于美国。
World Decoding DATA 解 码 世 界信息服务业 中美差距有多大
◎ 陈建龙 王建冬 刘金钟
目前,全球信息产业“服务”化 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信息服务是服务 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 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行为,而信息服 务业就是从事信息服务活动的所有单 位的集合。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 界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活 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产业。近年 来我国信息服务业(见表1)快速发 展,增长率远高于经济平均增长率, 同时要看到,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尚处 于起步阶段,占信息产业市场的比例 过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 的差距。
信息分析 与咨询业
经纪与 代理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
信息化测算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世界范围内测算信息化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方法也在不断扩展和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信息产业的广泛渗透性,使得它的界定困难重重,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产业的界定方法,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比较时,特别是进行国际比较时,要比较各方需要根据各自的信息产业的界定调整到一个可以比较的体系中,这一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有的各种测算方法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算术平均法,这就隐含着一个假设——比较的各个指标对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度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每个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因此,用等权的方法进行测算,必然存在相当大的误差。
——由于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技术更新、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管制、竞争环境、电信体制的改革等的变化,要求信息产业的测算指标能够体现动态性,换句话说,可能在几年中,原来的信息化指标已过于陈旧,一些在几年前不太重要的指标开始在信息产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指标体系中反映信息产业的变更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在建立和确定比较的指标体系时,对现有的各种信息化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使指标体系尽可能覆盖各种关于信息产业的界定范围,以保证它在使用中的可操作性;其次,我们选择主成分-费雪双边比较法测算信息化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使测算方法在统计上具有较好的特性,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最后,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未来对信息产业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如:INTERNET普及率等,以使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
表1 信息化指数体系
信息化测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内容
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考虑(详细研究略),我们建立了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五个大分类、40个具体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方法
主成分-费雪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
形象地说,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多变量平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导出少数几个主分量,使它们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变量信息的前提下,又能保持彼此间不相关。
主成分—费雪方法就是以主成分法所得到的对原有的n维指标体系简化后的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通过这些主因子与各指标关系的转换,最终得到各指标对信息化的权重。
利用主成分测算基国和对应国的权数。
并分别用拉氏和派氏法计算比较双方的相对信息化指数,最后用费雪公式测算对应国相对基国的信息化水平。
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
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是在原日本信息化指数法基础上修改和扩展的一种方法。
它的主要思路是:考虑到原有信息化指数法的指标过于陈旧,特别是指标已不能反映目前信息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在原有指标中增加了一部分指标,使其能表现当今信息化的发展的水准。
另外,原信息化指数法在对各个指标汇总时,使用的是算术平均,没有考虑各个指标对总体的贡献水平。
在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中,在每个大类内部,采用的几何平均的办法,在五个大类上则运用主成分测算的权重,以加权平均计算信息化的总水平。
表2 中国各信息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率水平排队
表3 1990年-1996年中国相对美国的信息化指数
表4 中国相对美国的信息化指数
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实际测算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主成分-费雪方法和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信息化水平。
主成分-费雪双边比较法
首先从得到的各个指标对信息化的权重(见表2,只列出了前10位)分析(详细计算过程略),有以下几点:一、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同一指标对信息化总体水平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
二、在排位前10项中,与通信相关的指标中国有1项,而美国高达4项,说明通信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在美国要比在中国大。
三、从指标特性看:中国前10位中,代表现代信息社会特征的计算机和通信指标只占30%,而代表传统信息社会特征的指标却占了50%,而且行业比较集中;在后10位中,传统信息社会的指标占40%,现代信息社会指标占30%,少于美国的比例。
美国前10个指标中,涉及现代信息社会的指标占绝大多数,比例达到了80%,传统信息社会的指标只占20%;在后10位中,传统信息社会指标占60%(关于现代及传统信息社会的划分见相关研究报告)。
四、与我国相比,美国的信息产业中,传统的信息指标,比如邮政、消费类电子产品、报纸、杂志、图书等指标的重要性已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国,包括广东和上海,这些传统信息指标仍然对信息化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采用主成分—费雪方法,我们得到有关中国相对美国的信息化指数(包括中国相对美国及中国各年相对美国1990的信息化指数(见表3),五个大类的信息化指数(见表4)。
从表3知,中国1990年信息化指数只有美国的2.5%,到1996年上升为7.24%,平均年增长20.2%,增长速度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以1990年美国的信息化水平为基准,1996年中国的信息化指数为9.59%。
由表4知,五大类指标中,信息社会支撑指标与美国的差距最小,1990年已达到它的近90%,到1996年已超过美国的水平,说明这大类对我国信息化的贡献度要比美国同一类指标对其信息化的贡献度大。
信息主体水平的增长也非常明显,对信息化的贡献度列在信息社会支撑水平后,列第2位。
信息装备水平和信息技术普及及发展水平虽然从1990年~1996年表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与美国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平均只有它的2%~3%的水平。
中国信息化水平预测
表5 1990年-2000年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信息化指数
根据主成分—费雪双边比较法和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测算的结果,建立回归方程,我们可得到1990年~2000年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信息化指数(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