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cf94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b.png)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免疫荧光检测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抗体或抗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分布和定位,从而确定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和数量。
IFA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IFA的应用研究,分别是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和组织成像、固相免疫荧光检测、IFA的发展趋势。
一、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是IFA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分布、定量抗原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病理损伤等。
例如,病毒颗粒在感染过程中,会表达一些病毒特异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这些蛋白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和数量。
此外,免疫荧光染色还可以用于人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果往人类肿瘤细胞中注入抗体标记可以推断肿瘤合成的蛋白,从而得出诊断结果。
二、细胞和组织成像IFA除了可以用于固定的细胞和组织外,它还可以用于定位和追踪特定分子和细胞的位置。
相对于常规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显示像分子水平的高分辨率成像。
除此之外,化学标记的方式可以用取得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的区别来区分不同的分子。
这与发生在细胞内的许多生物过程有关,如细胞增殖、聚集和分化等。
三、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包括拓扑免疫荧光检测和固相酶联免疫荧光检测。
拓扑免疫荧光检测主要是针对细胞膜上的抗原定向开发的一种方法,可以在体外检测膜蛋白的反映。
与此不同,固相酶联免疫荧光检测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检测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向某单一特异性抗原结构分子特别的抗体。
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简便快速等优点,是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疫苗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
四、IFA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IFA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
例如,近年来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动态跟踪细胞生理活动和长时间成像。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6312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f.png)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技术手段,它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的荧光探针来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高度敏感和选择性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一、基本原理免疫荧光检测是基于免疫学理论的,其中最重要的原理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并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抗体则是由生物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
在免疫荧光检测中,首先需要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或抗原,一般常用荧光染料如荧光素和荧光素同功酶等。
这些荧光染料可以通过共价偶联或非共价结合的方式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
当标记好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样品中的目标生物分子结合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可以被捕捉和记录下来。
荧光信号的强弱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获得样品中目标生物分子的含量。
因此,免疫荧光检测可以实现对各种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技术步骤免疫荧光检测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包括试样制备、标记物制备、免疫反应、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结果分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是免疫荧光检测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免疫反应的成功与否。
首先需要从待测样品中提取目标生物分子,并将其纯化和浓缩。
这些样品可以是血液、组织、细胞等。
对于血液样品,可以通过离心和纯化步骤来获取血清或血浆,使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最小化。
2. 标记物制备标记物制备是将荧光染料与抗体或抗原结合的步骤。
一般来说,需要事先准备好标记物,如标记荧光素的抗体。
标记荧光染料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酶促反应将其与抗体或抗原发生结合。
3.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免疫荧光检测的核心步骤,它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来实现对样品中目标生物分子的检测。
在进行免疫反应时,将标记好的抗体或抗原加入到准备好的样品中,允许它们与样品中的目标生物分子结合。
随后,对免疫反应进行洗涤和缓冲处理,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或抗原,并减少背景噪音信号。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b6f1d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6.png)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免疫荧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实验的详细步骤,以供参考。
实验材料准备:- 试验样本(包括细胞或组织)- 抗原或抗体- 包含荧光素的二抗- PBS缓冲液- 荧光显微镜- 封片胶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 如果是细胞样本,在培养皿中培养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 如果是组织样本,将组织切片并进行固定,然后反复用PBS缓冲液进行洗涤。
2. 抗原或抗体的固定- 将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可以使用正硫酸盐和乙醇来进行固定。
- 固定后用PBS缓冲液进行洗涤,以去除多余的固定试剂。
3. 孵育抗原或抗体- 在固定后的样本上加入适量的抗原、抗体或荧光素标记的二抗。
- 在室温下或4摄氏度下孵育一定的时间,以实现抗原和抗体的特异结合。
4. 洗涤- 使用PBS缓冲液洗涤固定后的样本,可多次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
5. 荧光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上,调整荧光滤镜组合以观察荧光信号。
- 使用合适的放大倍率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抗原或抗体信号。
6. 影像采集与分析- 使用相机或图像采集系统记录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
-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测量荧光强度、定量特定抗原或抗体的表达水平等。
7. 结果和讨论-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 讨论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的一致性,并可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8. 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可以进一步讨论实验结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9. 实验清理- 定期清洗和消毒实验室工作区域和仪器设备,以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是免疫荧光实验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和控制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您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73db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6.png)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免疫荧光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技术,它可以用于诊断抗原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抗体的含量。
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生物学技术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工具。
1、免疫荧光实验原理免疫荧光实验(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是以抗原分子和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分子标记物,在特定激发状态下,将会发射特定颜色的光谱(发光),从而实现分子的检测定量。
它的原理是:激发态,是指在乙醛或甲醇乙醛混合溶液中,抗原与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结合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与配体发生磁性交叉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complex)。
当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外加光照射时,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将自发地发射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从而可以迅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到所需要检测的抗原或抗体。
2、免疫荧光实验步骤(1)样品及标准品的处理:将要检测的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2)添加激发剂:向上述结合液中加入激发剂,使得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与配体发生磁性交叉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complex)。
(3)光照射:将上述混合液置于紫外线发射器或其他能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源下照射,使得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发射出合适波长的荧光。
(4)测量荧光强度:使用具有光谱分析功能的荧光光谱仪测量抗原的荧光强度,并绘制出检测曲线。
(5)定量检测:根据检测曲线,确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3、免疫荧光实验的优缺点免疫荧光实验在多种实验中都有大量的应用,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好,数据准确且可重复实验,是目前临床研究中预测早期诊断新方法的主要手段。
作为定量检测技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在抗原的分子量大的时候,抗原配体结合性不够稳定,容易失活;且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较多时,抗原配体结合反应的产物会发生变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检测需要器材设备,耗费较多财力。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83ef9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c.png)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免疫荧光检测的步骤:1. 组织的固定和切片首先,需要对待检测的肺组织进行固定和切片的处理。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结构,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乙醛等。
切片是将固定后的组织切成薄片,常用的工具是刀片或冰冻刀片。
切片后的组织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
2. 抗体的选择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一抗和二抗。
一抗是特异性的与待检测蛋白结合的抗体,常用的一抗包括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二抗是标记有荧光染料或酶的抗体,用于检测一抗与待检测蛋白的结合情况。
3. 抗原的修复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组织中的抗原常常会经过固定和切片等处理而失去活性或部分变性,需要进行抗原修复处理。
抗原修复是通过加热(热诱导抗原修复,如在微波炉中加热)或酶解(酶诱导抗原修复,如用蛋白酶处理)等手段,使抗原重新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活性,有利于后续的抗体结合和检测。
4. 抗体的染色将选择的一抗和二抗加到抗原修复后的组织切片中,使其与待检测的蛋白结合。
一般情况下,先加入一抗,然后加入二抗,最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体的结合情况。
一抗一般会标记与蛋白结合的位置,而二抗则标记有荧光染料或酶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待检测蛋白的分布情况。
5. 显微观察和图像采集在加入抗体后,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品,并采集图像。
通过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情况,可以得到待检测蛋白的定位和分布情况。
同时,通过图像采集,可以记录下样品的图片和数据,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最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解读。
通过对免疫荧光检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了解待检测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比较,评估待检测蛋白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最终,得到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注意事项:1. 抗原修复的方法和时间需要根据待检测的蛋白和组织类型进行调整,不同类型的抗原可能需要不同的修复条件。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c750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f.png)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检样品中的目标物与荧光标记的抗体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能够高度灵敏地检测目标物,并且具有多样性、高通量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应用领域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位、分析和定量。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精确定位目标蛋白,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此外,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的分化状态、凋亡过程等。
2. 医学诊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病原微生物或异常细胞结合,可以准确检测出有关疾病的相关指标。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病原体,以及癌症标志物等。
3. 农业与食品安全监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安全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农作物病原体、有害微生物或食品中的污染物结合,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出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项技术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监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用于检测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优势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高灵敏度: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非常灵敏地检测到目标物,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度。
•高特异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准确识别目标物。
•多样性: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目标物检测,包括蛋白质、细胞、病原体等。
•高通量性: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高通量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45668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c.png)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它
的原理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待检测的蛋白质结合,然后通
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荧光信号。
这种技术常用于免疫细胞化
学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
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选择合适的抗体和荧光染料至关重要,需要确保它们能够特异性地
结合待检测的蛋白质,并且具有足够的荧光强度。
其次,样本的处
理和固定非常重要,因为不恰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时间
和荧光显微镜的参数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免疫荧光实验中的负对照和正对照也是非常重要的。
负
对照用于确认荧光信号的来源是否为特定抗原,通常使用未与荧光
染料标记的抗体进行处理。
而正对照则用于验证实验条件和荧光显
微镜的性能,通常使用已知的阳性样本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科
研人员和临床医生观察和分析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
位。
然而,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实验者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抗体和荧光染料,以及正确处理样本和控制实验质量。
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2e6db0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f.png)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荧光免疫技术是以荧光物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作为标准试剂,用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分析鉴定和定量测定。
荧光免疫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两大类。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是用荧光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称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或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称为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主要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等。
本次实验以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为例进行实习。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实验原理以小鼠肝细胞或某些培养细胞(如Hep—2)作抗原片,将病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如果血清中含有ANA,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又可与A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试剂与器材1.抗原片现多用商品试剂.如需自行制备,方法如下:(1)肝印片制备:取4-8周龄小鼠,断颈杀死后,剖腹取肝。
将肝脏剪成平面块,用生理盐水洗去血细胞,用滤纸吸干渗出的浆液。
将切面轻压于载玻片上,使其在载玻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冷风吹干,乙醇固定,冰箱可保存1周。
(2)Hep—2细胞抗原片制备:Hep-2细胞是建株的人喉癌上皮细胞。
经适宜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细胞抗原片,用洗涤洗去培养基.干燥后,用无水乙醇固定。
(3)肝切片制备:取小鼠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厚4μl.-30℃保存备用。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FITC—抗人IgG抗体)有商品供应,临用时按效价稀释。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bc0d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0.png)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应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来实现对结合物的检测和观察。
本文将重点介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免疫荧光检测技术主要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其中抗原可为来自病原体的特定蛋白质或其他化合物。
该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实现对待检测抗原的定位和可视化。
相比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灵敏度:免疫荧光检测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放大,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待测物质,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2.高特异性: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地区分目标分子和其他干扰物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3.定量及定位: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并且能够实现对待测物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准确定位。
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1.免疫疾病诊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可以通过检测自身抗体的存在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感染病原体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检测感染病原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针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通过检测其特定抗原的荧光信号,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诊断出感染情况。
3.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上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检测血清或组织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肿瘤筛查、疾病分期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等。
4.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免疫组织化学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和荧光染料,可以实现对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检测和定位,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三、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尽管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免疫荧光检测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39ce1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b.png)
免疫荧光检测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蛋白质或分子的技术。
以下是一般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步骤:
1. 样本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当的细胞、组织或切片样本。
确保样本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2. 固定和通透: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多聚甲醛)固定样本,以保持样本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细胞或组织样本,可能需要进行通透处理,以使抗体能够进入细胞内部。
3. 抗原修复:对于某些样本,可能需要进行抗原修复步骤,以暴露被掩盖或隐蔽的抗原表位。
4. 封闭:使用非特异性蛋白或血清封闭样本,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5. 一抗孵育:选择适当的一抗,将其稀释到适当的浓度,并与样本一起孵育,使一抗与目标抗原结合。
6. 洗涤:孵育后,用缓冲液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二抗孵育:选择与一抗种属匹配的荧光标记二抗,将其稀释到适当的浓度,并与样本一起孵育,使二抗与一抗结合。
8. 洗涤:再次用缓冲液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 荧光显微镜观察:将样本置于荧光显微镜下,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和滤光片,观察荧光信号的分布和强度。
10. 图像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荧光图像进行分析和定量。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荧光检测的具体步骤可能因实验目的、样本类型和所使用的抗体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实验之前,建议仔细阅读相关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流程
![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140f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f.png)
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流程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病理学手段,用于检测组织标本中的抗原和抗体,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疾病分类。
该检查流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辅助医生准确诊断多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理免疫荧光检查的流程。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病理免疫荧光检查需要提供组织标本,一般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含有理想固定剂的容器中,如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
固定剂的选择应根据检测目的和标本性质来确定。
固定后,标本需要进行脱水、透明化和包埋等处理,以便于切片和染色。
二、切片和染色切片是将固定的组织标本切成薄片,以便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切片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切片机器和切片刀,确保切得薄而均匀。
切片完成后,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细胞和组织的对比度。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等。
三、抗原恢复抗原恢复是为了提高抗原的检测效果,常用的方法有热处理和酶解等。
热处理是将切片放入高温蒸汽中进行处理,以使抗原更易于检测。
酶解则是使用特定的酶对切片进行处理,以使抗原暴露在切片表面。
四、抗体标记抗体标记是病理免疫荧光检查的核心步骤。
在该步骤中,需要选择特异性的抗体,并将其与荧光物质或酶物质结合。
这样,在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酶标仪等设备,可以观察到特定颜色的荧光或酶反应产物,从而确定抗原的存在与否。
五、显微镜观察和结果分析将标本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可以观察到组织和细胞的荧光信号或酶反应产物。
根据荧光信号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等特征,可以判断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切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六、结果报告和诊断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给出最终的诊断。
诊断结果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报告,并向临床医生或患者提供。
报告中应包括病理诊断、检测方法和结果等信息,以便于医生进行治疗和决策。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5c6d8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DIF)是一种高敏感度的诊断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人体表皮或者真皮组织中抗原抗体的结合情况。
它是利用荧光免疫学原理,将抗体标记上特殊的染色剂,使之能够发出某种特殊颜色的发光,从而对疾病的存在与否进行检测的一种方式。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主要应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牛皮癣、带状疱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等。
DIF也可以用于诊断肿瘤,如淋巴瘤和胃肠道肿瘤等。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是通过在特定的组织中,使用特殊的染色剂来检测抗原抗体结合情况的。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样本:首先,将要检测的皮肤脱落部位取下,并将其放置在一个明确的清晰的晶片上,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2、加入染料:然后,将检测所需的抗原抗体或抗体溶液加入到皮肤样本上,使其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加入染色剂:接下来,将染色剂加入到皮肤样本上,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够发出特殊颜色的发光。
4、照射紫外线:最后,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照射上紫外线,使其发出不同颜色的发光,从而检测疾病的存在与否。
如果结果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发出的发光呈现特定颜色,则表明存在某种特定疾病。
相反,如果抗原-抗体复合物未发出发光,则表明不存在该疾病。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检测出患者患有哪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
此外,DIF也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控制病情。
免疫荧光操作流程
![免疫荧光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cdd5f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f.png)
免疫荧光操作流程
免疫荧光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检测技术,它展示了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活动。
它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免疫检测物质,可以同时识别和测量多个桥接的细胞行为。
免疫荧光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样本涂在显微镜滑动片上,然后进行细胞和囊泡处理,以消除任何干扰物质。
然后,将识别抗体滴加到被检测的细胞上,并将含有显色剂的抗体滴加到细胞表面,以检测其可能的表达形式。
接着,放入荧光显微镜,以检查免疫抗性是否表达,如果细胞上有抗原,含有抗体的显色剂会呈现出荧光。
最后,在电脑上显示出获得的微图,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以了解细胞表达的情况。
总体而言,免疫荧光是物理检测技术中用于识别和测量细胞行为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细胞表达以及各种分子事件以及细胞内活性。
由于其快速、灵敏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它经常被用于病患疾病的诊断,药物开发和基础生物学研究等。
万孚免疫荧光检测仪流程
![万孚免疫荧光检测仪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3364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万孚免疫荧光检测仪流程
1.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收集并处理成适合检测的形式。
样品可以是血清、尿液、细胞培养上清等。
收集样品后,需要将其离心沉淀得到样品上清液,以去除杂质。
2.标记试剂准备:免疫荧光检测需要使用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抗体或抗原。
首先,需要准备荧光染料和相应的偶联试剂。
然后,将偶联试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标记有荧光染料的试剂。
3.样品处理:将样品与标记好的试剂进行反应。
首先,将样品上清液与试剂混合,并进行孵育,使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如果需要,可以对样品进行洗涤,以去除非特异结合的试剂。
4.免疫荧光反应: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到万孚免疫荧光检测仪中。
仪器会产生相应的激光或LED光源,激发标记的荧光染料发出荧光信号。
仪器会采集荧光信号,并对其强度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
5.仪器操作: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操作设置。
首先,选择相应的检测模式和参数设置。
然后,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仪器的样品槽中。
启动仪器后,仪器会自动进行样品检测和数据采集。
6.数据分析:根据仪器采集到的免疫荧光信号,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根据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浓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然后,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图形展示,以得到研究或临床诊断所需要的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a2d12d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b.png)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的那些事儿。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过程呢!
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吧,就好比要去打仗,咱得先把武器弹药准备好不是?得把肺组织准备得妥妥当当的呀,这可是关键的第一步呢。
然后呢,就是选择合适的抗体啦,这抗体就像是我们的小助手,得找对了才能发挥大作用呀!
接下来,就到了染色这一步啦!这就好像给肺组织化个美美的妆一样。
把抗体和荧光染料结合起来,小心翼翼地让它们和肺组织来个亲密接触。
这过程可得仔细着点,可别马马虎虎的哟!
染好色啦,下面就得去观察啦!把肺组织放在显微镜下,哇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
你能看到那些漂亮的荧光信号,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
你说神奇不神奇?
哎呀,你想想看,如果这一步没做好,那不就像走在黑夜里没有手电筒一样嘛,啥都看不清呀!所以每一步都得认认真真的呢。
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哦,可不能着急忙慌的。
就跟做饭似的,火急火燎的可做不出美味佳肴来。
得慢慢来,才能做出漂亮的结果呀。
而且呀,操作的时候要轻手轻脚的,别把肺组织给弄伤了呀。
这可都是宝贝呢,得好好对待它们。
总之呢,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认真对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肯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呀!大家可都要加油哦,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微观世界里探索出更多的奥秘吧!。
免疫荧光检查
![免疫荧光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8c005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9.png)
(3)自身抗体测定:采用间接法,对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有 很大意义,对大疱性皮肤病也有较大意义。以抗核抗体为例,实验室的观察内容介 绍如下:①定性。先以低倍镜观察,再转高倍镜证实,见到亮绿色荧光且与底核形 态一致者为阳性。②定量定滴度。将阳性标本做一系列倍比稀释,见到明确阳性荧 光的最后一个稀释度为该病人血清的滴度。③定形态。用高倍镜甚至油镜观察,常 见的荧光样式有:均质状——核染均匀一致,反映抗去氧核糖核蛋白或DNA(去氧 核糖核酸)抗体,可见于各种结缔组织病。周边状——胞核周围有较中央明显的荧 光带,反映抗DNA 抗体,主要见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点状——核体内有 许多小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反映可溶性核蛋白抗体,主要见于硬皮于SLE。 除了抗核抗体外,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还可检测dsDNA(双链去氧核酸)抗体等。
免疫荧光检查
第 1页
1.方法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同,免疫荧光检查有以下3种。
第 2页
(1)直接法:用以检查病人皮肤组织中有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 的沉积。用特异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检标本上,由荧光素标 记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使之呈现荧光,根据荧光分布 和形态确定抗原部位和性质。此法简单、特异,能用已知抗体 检查未知抗原,但一种标记抗体只能查一种抗原。直接法采用 病人的病变组织,冷冻切片(4μm 厚)后,做荧光染色。
(2)病理组织学方面:均采用直接法。①基底膜荧光:红斑狼 疮显示颗粒状或块状崎岖不平的荧光染色,以IgG 及补体C3为 主。疱疹样皮炎于真皮乳头体内有颗粒状Ig A 沉积。类天疱疮 、妊娠疱疹及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显示线状IgG 及补体 C3沉积。线状Ig A 大疱病有基底膜带线状Ig A 沉积。②细胞 间荧光于天疱疮可见表皮细胞间IgG 沉积。③血管壁荧光于多 种脉管炎可显示管壁或管周荧光染色。
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实验流程
![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实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8a709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1.png)
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分子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的实验方法。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feddb8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2.png)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摘要:1.引言:介绍免疫荧光测试项目2.项目内容:详述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3.项目优势:分析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优点和应用范围4.项目局限性:讨论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5.结论:总结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正文:一、引言免疫荧光测试项目是一种基于抗原和抗体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反映被测物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
在医学、生物科学、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免疫荧光测试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项目内容、优势、局限性等方面。
二、项目内容免疫荧光测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样本:从被测物体中提取待检测分子,如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等。
2.制备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将普通抗体或抗原与荧光物质结合,制备成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
3.样本处理:将被测样本与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混合,使其发生特异性结合。
4.洗涤:将结合后的样本进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
5.检测: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中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判断被测物含量。
三、项目优势免疫荧光测试项目具有以下优势:1.高灵敏度:荧光信号的强度与被测物含量成正比,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被测物。
2.快速:整个检测过程耗时较短,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3.可定量:通过调整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的量,可以实现对被测物含量的定量检测。
4.可视化: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样本中荧光信号的分布,便于分析和判断。
四、项目局限性免疫荧光测试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交叉反应: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2.样本处理要求高:样本的提取、处理和洗涤等步骤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3.设备限制:需要荧光显微镜等专业设备,不适合普及推广。
五、结论免疫荧光测试项目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快速、可视化的检测方法,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01ec5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2.png)
免疫荧光测试项目【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免疫荧光测试项目2.项目内容:详述免疫荧光测试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原理3.项目应用:介绍免疫荧光测试在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应用4.项目优势:分析免疫荧光测试的优点和局限性5.结论:总结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重要性和前景正文一、引言免疫荧光测试项目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从而实现对特定目标分子的快速、准确检测。
近年来,免疫荧光测试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荧光测试项目的内容、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
二、项目内容1.操作流程:免疫荧光测试的具体操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荧光标记抗体:将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备成荧光标记抗体;(2)制备检测样本:从待测生物体中提取目标分子,进行适当处理;(3)抗原抗体反应:将荧光标记抗体与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分子进行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4)检测复合物:将反应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荧光信号。
2.原理:免疫荧光测试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分子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
三、项目应用1.临床诊断:免疫荧光测试可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肿瘤标志物等,辅助临床诊断;2.科研研究:免疫荧光测试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细胞等生物分子的表达和分布,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手段。
四、项目优势1.高特异性:免疫荧光测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目标分子;2.快速简便:相较于传统方法,免疫荧光测试操作简便、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3.可视化: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便于实时监控和结果判断。
五、局限性1.荧光标记抗体制备过程相对复杂;2.需要荧光显微镜等专业设备;3.结果受荧光素性质、检测条件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六、结论免疫荧光测试项目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在医疗和科研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孔板免疫荧光步骤
![24孔板免疫荧光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839e6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d.png)
24孔板免疫荧光步骤1.样品准备:-收集并处理需要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品,如培养细胞、切片组织等。
-将样品固定以保持其结构并防止损伤,常用的固定剂包括乙醛、甲醛等。
-清洗样品以去除固定剂和其他杂质,可以使用PBS(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涤。
2.探针选择:- 根据需要检测的目标蛋白质选择适当的一抗(primary antibody)。
- 根据所使用的一抗的种类(小鼠、兔子等),选择适当的二抗(secondary antibody)。
-根据所需要检测的蛋白质的亚细胞结构,可以选择标记一抗或二抗的荧光染料。
3.抗体孵育:-为了防止非特异性结合,需要使用阻断剂,如牛血清蛋白(BSA)或羊血清蛋白(GSA)。
-用阻断剂将样品孵育30分钟到1小时,以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孵育期间,可以将一抗和二抗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4.抗体孵育和洗涤:-加入一抗到样品中,并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到一夜。
- 洗涤样品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常用的洗涤液包括PBS或TTBS (含Tween-20的PBS)。
-可以进行多次洗涤,每次洗涤持续数分钟,以保证样品的干净。
5.二抗孵育和洗涤:-加入二抗到样品中,并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到一夜。
-洗涤样品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方法同样可以使用PBS或TTBS进行洗涤。
6.荧光观察:-将样品装载到显微镜盖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在合适的波长下观察荧光。
7.图像采集和分析:-使用显微镜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荧光图像。
-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的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1.处理样品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固定和过度洗涤,以免对目标蛋白质的荧光和结构造成损害。
2.使用的抗体要保证其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进行对照实验以验证抗体的效果。
3.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或标志物,考虑到染色的亮度和光谱特性。
4.孵育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优化,可以进行预实验确定适当的孵育条件。
5.注意使用荧光染色时的光照和保护操作,避免荧光染色反应的光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荧光免疫技术是以荧光物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作为标准试剂,用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分析鉴定和定量测定。
荧光免疫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两大类。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是用荧光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称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或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称为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主要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等。
本次实验以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为例进行实习。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实验原理以小鼠肝细胞或某些培养细胞(如Hep-2)作抗原片,将病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
如果血清中含有ANA,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又可与A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
试剂与器材1.抗原片现多用商品试剂。
如需自行制备,方法如下:(1)肝印片制备:取4-8周龄小鼠,断颈杀死后,剖腹取肝。
将肝脏剪成平面块,用生理盐水洗去血细胞,用滤纸吸干渗出的浆液。
将切面轻压于载玻片上,使其在载玻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
冷风吹干,乙醇固定,冰箱可保存1周。
(2)Hep-2细胞抗原片制备:Hep-2细胞是建株的人喉癌上皮细胞。
经适宜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细胞抗原片,用洗涤洗去培养基。
干燥后,用无水乙醇固定。
(3)肝切片制备:取小鼠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厚4μl。
-30℃保存备用。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FITC-抗人IgG抗体)有商品供应,临用时按效价稀释。
3.L PBS4.缓冲甘油取甘油9份加PBS 1份。
5.待测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临床标本筛选获得。
6.器材荧光显微镜、孵箱、有盖湿盒、染色缸、吸管、试管等操作方法1.准备:检查加样板,生物载片恢复室温,标记。
2.稀释:PBS-Tween缓冲液稀释血清,设阴阳性对照。
3.加样:加样板放于泡沫塑料板上,加25μl稀释后血清,至加样板的每一反应区,避免气泡。
加完所有标本后开始温育。
4.温育:将生物薄片盖于加样板的凹槽里,反应开始,室温温育30分钟。
5.冲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生物薄片,然后立即将其浸入盛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至少1分钟。
不必混摇。
6.加样:滴加20μl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结合物)至一洁净加样板的反应区,完全加完方可继续温育。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用前需混匀并以PBS-Tween缓冲液稀释。
7.冲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生物薄片,然后立即将其浸入盛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至少1分钟。
不必混摇。
8.封片:将盖片直接放于泡沫塑料板凹槽中,滴加甘油/PBS至盖片:每反应区约10μl。
从PBS-Tween缓冲液中取出1张生物薄片,用纸擦干背面和四边。
还要擦拭反应区间隙。
将生物薄片面朝下放在已准备好的盖玻片上,立即查看并调整使盖片嵌入载片的凹槽中。
然后继续下1张。
结果判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为阳性染色细胞,不发荧光为阴性。
抗原片中出现阳性染色细胞为ANA阳性,否则为阴性。
阳性待检血清可作进一步稀释后测定效价。
2.根据细胞核着染色荧光的图像,可区分为:①均质型:细胞核呈均匀一致的荧光;②周边型(核膜型):细胞核周围呈现荧光;③斑点型(颗粒型):细胞核内呈现斑点状荧光;④核仁型:核仁部分呈现荧光。
⑤混合型:两种以上核染色;⑥应用细胞片做抗原片可检出着点型(ACA)注意事项1.PBS-Tween缓冲液在4℃下可存放两周。
2.根据每次实验的标本量决定需要稀释的FITC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的量,稀释后可在4℃下可存放1周。
3.血清或FITC标记的抗人Ig应滴加至加样板上,不能直接滴到载片上。
4.载片盖到加样板上后,确保反应区与液滴完全接触后,才开始记时温育。
5.冲洗载片时水流要缓慢,以免冲洗掉基质。
载片上的反应区应保持湿润,不要将载片风干。
6.封片进不可用力挤压盖玻片,以免损坏基质。
可左右挪动盖玻片以使其正确嵌入载片凹槽里。
7.封片介质含有荧光稳定剂,应保存在2-8℃。
封好的载片可于4℃长期保存。
实验讨论方法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检测ANA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敏感,且可根据核染色形态确定核抗原的类型。
鼠肝印片细胞分布不均匀,多有重叠,冲洗时易丢失。
Hep-2细胞具有核大、有丝分裂旺盛、核内细胞器较明显、具备人源性抗原的特征,对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病十分有利。
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ANA简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经典定义:针对细胞核成分的一大组抗体谱。
抗核抗体新概念(FANA)传统定义:顾名思义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狭义定义现代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对ANA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靶抗原分布: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抗核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内抗原自身抗体“金标准”-IIFANA检测方法进展:仅限于IIF改良法(底物选择、制备方法)试图将ELISA发推广为最基本的筛选方法未获成功复制细胞抗原全部成分极其困难® 抗原存在的相对浓度、自然抗原决定簇的二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荧光染色模型可初步判断相应抗体性质范围或确定抗体特异性IIF 法:HEp-2细胞底物(90%以上实验室采用)# 完整的ANAs抗原谱(细胞核、浆、骨架、周期)# 可预测分析ANA靶抗原范围# 经验性强ELISA法:采用高度纯化抗原或全细胞抗原# 抗原谱有限(十余种)# 假阴性结果# 操作简单快速其他方法:金标法、比浊法ANA靶抗原多核苷酸:双链DNA、单链DNA、RNA组蛋白:H1,H2A,H2B,H3,H4,H2A-H2B复合物核浆的核糖核蛋白:U1-nRNP、Sm、SS-A(Ro)、SS-B(La)、Ku、 Mi-1、Mi-2、核点、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核仁抗原:Scl-70、U3-nRNP/原纤维蛋白、RNA多聚酶I、PM-Scl(PM-1)、7-2-RNP(To)、4-6-S-RNA、核仁形成中心(NOR)…核膜抗原:板层素(层粘连蛋白)着丝点:着丝点蛋白……ANA检出率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与个体的免疫稳定性相关使用足够敏感的方法,每个人都可检测出一些ANA。
_________天然ANA_________生理性自身免疫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生理稳定。
滴度较低,亲和力弱,大多为IgM型。
ANA检测方法初筛抗核抗体:IIF最佳基质:联合生物薄片(HEp-2 细胞/猴肝冰冻组织)区分抗核抗体的靶抗原:ELISA、印迹法和免疫印迹法ANA初筛IFT:HEp-2细胞/灵长类肝脏完整的抗原谱(细胞核及细胞浆)可预测靶抗原协助检测其它项目(如 ANCA、ENA)ELISA:采用高度纯化的抗原初筛ANA抗原谱有限操作简单快速采用滴定平板技术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为了使实验操作标准化,欧蒙开发了滴定平板技术 :滴加标本或标记抗体至加样板的反应区,然后将生物薄片载片盖在加样板表面的凹槽里,这时,载片上的所有生物薄片均与液滴接触,反应同时开始。
系统的几何结构决定了液滴的位置和高度。
因为液体被局限在一封闭的空间里,所以不再需要传统的“湿盒”。
并且可在一致的反应条件下同时温育任何数量的标本。
准备:检查加样板是否反应区亲水而周边疏水如果不是,可用湿纸巾擦拭,必要时可使用家用洗涤剂或Extran MA 01(默克公司),再用水彻底冲洗。
需要消毒时,可于3%的Sekusept Extra (汉高公司)中浸泡1小时。
只有当载片平衡到室温后方可打开袋子。
不要触及生物薄片。
按照要求用记号笔对玻片进行标记。
稀释: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稀释血清标本。
每次实验均需加入阳性和阴性对照。
对照血清使用前必须混匀。
加样:在加样板的每个反应区加入稀释血清,避免产生气泡。
滴加完所有待测标本后才开始温育(一次最多200份)。
使用聚苯乙烯加样板。
加样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25 µl/反应区(5 x 5 mm)70 µl/反应区(7 x 9 mm)温育:将载片盖在加样板对应的凹槽里,反应即开始。
确保每个标本均能够与生物薄片相接触,而标本之间不相互接触。
室温温育30分钟。
清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然后立即放入装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
冲洗1秒钟小杯内浸洗5分钟加样:将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酶结合物)加入洁净加样板的每个反应区。
完全加完所有的二抗后,方可继续温育(最多可加50个载片)。
使用连续加样器。
加样前应使用加样器混匀。
为节约时间,可在第一步温育的同时滴加酶结合物至另一个加样板的反应区中。
加样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20 µl/反应区(5 x 5 mm)60 µl/反应区(7 x 9 mm)温育:从PBS-Tween 清洗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5秒钟内用吸水纸擦一下背面和边缘后,立即将载片覆有生物薄片的一面朝下,盖在加样板的凹槽里。
注意:为防止破坏基质,不要擦拭反应区的间隙。
检查生物薄片是否与液滴接触良好,然后继续下一张。
从现在开始,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载片。
室温温育30分钟。
清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然后立即放入装有PBS-Tween 缓冲液的小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
可在每150ml磷酸盐缓冲液中加10滴(150 µl)伊文氏蓝进行复染。
冲洗1秒钟小杯内浸洗5分钟封片:在盖玻片上滴加甘油/PBS。
使用聚苯乙烯封片板。
从PBS-Tween 清洗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用纸擦干背面和四边,注意不要擦拭反应区间隙。
将载片的生物薄片朝下置于准备好的盖玻片上,立即检查盖玻片是否放入载片的凹槽里,如有必要,需调整位置,正确放置。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载片的操作。
封片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10 µl/反应区(5 x 5 mm)20 µl/反应区(7 x 9 mm)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