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和美术(1)
新建文件夹 (2)-4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德莱塞作品的现实意义、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贝克特等现代荒诞派艺术的特点、肖霍洛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毕加索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人物和代表作“对号入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判断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鉴赏感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许多人被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这种不良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便要找机会宣泄,荒诞派艺术就这样在现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道德升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一面,必须引起警惕;但也有人道主义和追求进步的一面,其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毕加索等人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品格是值得人们尊崇的教学重点以德莱赛、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对于荒诞派艺术的理解和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近代俄国哪一位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你能说出他哪些代表作的题目?(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2.请在下列绘画作品和相关作者之间用线条连接起来:《蒙娜丽莎》达•芬奇《向日葵》《最后的晚餐》梵高3.教师导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从文学、美术方面得到了反映。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科技成就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跨学科教案二:如何将音乐、美术与语文融合进行课堂教学?

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和教育界人士争相推广的教育模式。
音乐、美术和语文三者的结合是跨学科教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式,它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如何将音乐、美术与语文融合进行课堂教学呢?一、音乐与语文的结合音乐和语文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联系。
音乐是一种语言,可以用来传达情感和思想,而语文则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将音乐和语文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
1. 利用歌曲教授语文知识在教授语文知识时,可以借助一些歌曲,如儿歌、民歌等,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的理解。
比如,通过演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在学习节气文化和四季变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天这个词在古代诗词中的用法和意义。
2. 制作歌词在学习语文作文时,也可以利用音乐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制作一个自己的歌词,在课堂上演唱出来。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结构。
3. 配合音乐表演课文在学习文学常识时,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将其改编为歌曲并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
二、美术与语文的结合美术和语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联系。
美术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场景或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而语文则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1. 文学作品的插画创作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进行插画创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并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2. 呈现作品场景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美术的手法来呈现作品中的场景。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将贾府的规模和布局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贾府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意义。
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西方美术理论简史论文题目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作者姓名谢可瑶指导教师姓名郝春燕学科专业美术学提交论文日期二 0 一五年五月论文编号 2012206824目录前言 (1)正文 (1)1.画家们与文学的关系 (1)1.1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 (1)1.2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影响 (1)2.绘画与文学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关系 (2)2.1现代主义观念下的绘画与文学 (2)2.2现代主义观念对绘画与文学的影响 (2)3.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的联系 (2)3.1文学与语言 (2)3.2绘画与文学的不同 (3)4.绘画和文学意境相通 (3)4.1艺术的意境 (3)4.2创作中绘画与文学的联系 (3)5.绘画和文学的表现形式 (5)5.1绘画的表现形式 (5)5.2文学的表现形式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6)摘要艺术是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形象、传达感情的。
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都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在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形式上,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融合,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艺术语言的关联、表现手法的借鉴、诗画意境的相通三个方面。
关键词:绘画;文学;艺术语言;画家;表现形式;意境;AbstractArt is a certain means of showing the image, convey feelings. As the plastic arts of painting and literature as an artistic language, are derived to social reality, reflect and represent the form of real life, there are not only differences in, and mutual integration, deep inner link,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Language Arts Associ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ethod of reference, poetic conception three aspects of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Key words :Painting; literature; artistic language; painter; expression form; artistic conception;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前言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思考:造成克来德悲剧的原因?
1、小说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 国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培养青 年一代。当时实利主义流行,使青年人认 为,有了金钱便能占的一切。小说中所描 述的不仅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社 会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已 主义的恶性发展。
思考:造成克来德 悲剧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 义作家。出身中产 阶级家庭,代表作 有《群狼》、《丹 东》、《贝多芬 传》、《米开朗基 罗传》《托尔斯泰 传》等。1915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866---1944)
塑造了一个个人奋 斗的知识分子的形 象,反映了他们对 帝国主义时代德国、 法国黑暗腐朽社会 的反抗,以及他们 个人奋斗道路必然 失败的悲剧。
肖洛霍夫(1905---1984)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毕加索 西班牙〈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
毕加索 西班牙〈格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记忆的永恒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
贝克特 法国 《等待戈多》 荒诞剧
肖洛霍夫
奥斯特洛 夫斯基
苏联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篇小说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

第六章中国近现代美术【教学目标】使学生着眼于西方文化入侵以后中国美术的历史,以绘画为主,兼顾其他相关美术门类,不作一般编年史的陈述和个别艺术家的介绍,而是围绕与中国美术近现代特性相关的因素,来解释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历史演变,并通过与传统的比较,加深对这些近现代因素的理解,进而探讨艺术风格和样式与这些因素可能存在的关系,作为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一系列问题思考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分类、特点【教学难点】掌握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脉络及元素一、导语两幅潘天寿作品《映日》以浓重的墨色与红花相衬就更能体现出这句诗的意韵了。
通常,荷花给人以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而这两幅《映日》所具有的更是一种力度的美。
这幅画一改普遍的构图,将荷花置于左上方边缘部分,虽然占的位置不大,但墨色浓重,线条强劲,与画幅右下方水墨淋漓的大片荷叶形成构图上的平衡。
与之相对应的,右下角一小块赭黄的地面与红荷也构成斜对角线的构图,产生向画外展开的张力。
纵观全图,一种空旷、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使人为之一震,惊叹于那朵出水芙蓉所特有的含蓄的美与世无争或者是别一种更高的境界。
潘天寿常用映日荷花来表现他对西湖的热爱,寄托对家乡风土的浓厚感情。
无论是笔画的还是指画的荷花,都已成为有目共赏的珍品。
在潘天寿的作品中,所画的都是常见的题材,但这些最平凡的东西,经他的点化,便具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寄予无限的热情,信手画来,总是表现得那么新颖别致、优美动人,真有一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杰出才能。
这幅《记写雁荡山花》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他从深入雁荡山写生得来的这些山花幽草的细微题材,居然被他化为气势磅礴的巨制。
为了使这些山花幽草表现得更鲜明突出,他采用双勾重彩画法,与大笔浓墨的写意岩石,取得粗细、刚柔、黑白、青红的强烈对比,并巧妙地使之达到对立统一,产生丰富的变化和动人的艺术效果,同时创造了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以小见大,以平见奇。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尤其是诗歌)与绘画几乎历来就是密不可分,以种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孔武仲:《东坡居士画怪石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题王维《蓝田烟雨图》),都是讲的这种情形。
而西方文艺理论则比较强调文学与绘画的区别,莱辛说:“绘画凭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诗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上的动作。
”(《拉奥孔》)也就是说,绘画是一门重在表现瞬间的空间艺术,文学是一门重在表现持续的时间艺术。
然而,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瞬间形象,都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必然有着承前和启后的作用,即既包含着过去的痕迹,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因此,一个画家只要能在他的作品中抓住某一“最富于孕育的顷刻”(莱辛:《拉奥孔》)加以描绘,往往就可以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对整个生活过程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与绘画比较起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更便于表现时空的延续性和立体性。
然而,如果从典型的角度来看,好的文学作品仍需要尽力去捕捉和提炼那“最富于孕育的顷刻”,以便在凝练中求丰富,含蓄中求深刻,创造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优秀的漫画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
作为一位画家,他“有非凡的能力把瞬间的感受抓住,经过提炼深化,把它永远保留在画幅上”(叶圣陶:《子恺的画?代序》),使人看了不得不引起深思。
作为一位散文家,他又借鉴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特别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的把握,以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来表达丰厚的思想内容。
同时,他在更高的程度上追求绘画与散文的结合,“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
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漫画创作二十年》)。
而一篇好的散文应当“兼有绘画的效果与文学的效果”(《绘画与文学》)。
他历来就是把散文与绘画看作一体,努力追求文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文学与美术PPT课件

当堂检测
1.下列作品中,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生活方式的长篇小说是( )
A.《美国的悲剧》
B.《等待戈多》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静静的顿河》
答案
A
2.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法国作家( )
A.德莱塞
B.罗曼·罗兰
C.海明威
D.高尔基
答案
B
3.右图作品的作者是( )
A.高尔基 B.肖洛霍夫 C.保尔·柯察金 D.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文学与美术
一、《美国的悲剧》等文学作品
1.文学
国 家
作者
作品
美 国
德莱塞
《 美国的悲剧 》
法 国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肖洛霍夫
《 静静的顿河 》
苏
联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
主题
深刻揭露了美国的社会问 题,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 情的揭露和批判,歌颂了百 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反映了 1912~1922 年间苏 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艰 苦历程 描写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初期的伟大斗争,歌颂了革 命青年的英雄业绩和献身 精神
【问题 2】 如何理解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 探究: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马象征着悲惨 的人民大众;马头上方是一盏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画中还有惊恐的 妇女高举着呼救的双手。画里没有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 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 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 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 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第18课_现代文学和美术导学案

第18、19课现代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生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2.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能力,从毕加索的学习中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学习重点: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自主学习(一)、文学方面1.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__了解并掌_______,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2.法国作家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
3.法国荒诞派剧作家_______的剧本《等待戈多》。
4.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
(二)、美术方面5.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创作的大型壁画____________,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6.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达利的__________ 。
(三)、音乐方面7.20世纪,人们在时代的变革中,不断的创造新的音乐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就是现代音乐演变的一个代表。
8.爵士乐起源于_________,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___________发展起来,以后很快风行美国,并且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
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_____,也影响了_________的创作。
(四)、电影方面9.19世纪末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_______ 已发展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是________,在这里汇集了著名的__________、名导演、________,拥有世界一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摄制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 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2)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 谐。
画家及作品:
(1)法国 大卫
《马拉之死》《拿仑加冕》——反映法国 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法国 安格尔 描写人体美和肖像画著 称。
《泉》——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结合。
2019/12/12
62
浪漫主义文学:
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 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 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 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 学类型。
2019/12/12
63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西方文论史上,与浪漫主义相关的 文艺思想可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描绘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英雄 主义色彩)
(2)西班牙 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的事 件作题材。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 完美结合的名作
《奥维松里伯爵夫人》 安格尔(法)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二、浪漫主义美术
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 的理性主义失望,寻求新的寄托。
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辉煌瑰丽。
艾布拉姆斯指出: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 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 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目录及各科小标题

中国古代史(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 P1 )二.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居民( P1 )三. 黄帝( P2 )第二单元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一.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P3 )二.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P3 )三.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形成)的纷争( P4 )四.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性质: 封建制改革)( P4 )五.文字的演变( P5 )六.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P5 )七.百家争鸣(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P6)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统一六国(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P7)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P7)三.汉武帝“大统一”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史实(P8)四.张赛通西域(P9)五.丝绸之路(P9)六.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P10)七.《史记》(P10)八.雕塑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主融洽一.江南经济的开发(P11)北魏孝文帝改革(性质: 封建制改革)(P11)中国古代史(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贞观之治(P12)隋唐科举制(创于隋朝, 完善唐朝, 废除于明清末年, 历时1300多年)(P12)三.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P13)四. 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P1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经济中心的南移(P14)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P14)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15)二.明朝君主集权的强化(P15)三.了解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 感受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P16)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17)五.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P17)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一.都江堰工程(P18)二.长城(P18)三.隋朝大运河(P18)四.赵州桥(P19)五.北京故宫(P19)六.医学(P19)七.宋应星的《天工开物》(P19)八.四大发明(P19)第五单元古代思想文化一.唐诗、宋词、明清小说(P20)二.《史记》《资治通鉴》(P20)三.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P21)中国近代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P23)二.第二次鸦片战争(P23)三.收复新疆(P23)四.甲午中日战争(P24)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习西方技术)(P25)二.戊戌变法(1898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P25)三.辛亥革命(学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P26)四.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P26)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五四运动(P28)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28)三.第一次国共合作(P29)四.黄埔军校的创建(P29)五.北伐胜利进军(P29)六.南昌起义(P29)七.井冈山会师(P29)八.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P30)九.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P30)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P31)二.西安事变(P31)三.七七事变(P31)四.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P32)五.南京大屠杀(P32)六.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P32)七.中共七大(P32)八.抗日战争的胜利(P33)九.抗战精神(P33)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重庆谈判(P34)二.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P34)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P35)四.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P35)五.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P35)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张謇办实业(P36)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P36)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P36)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P37)二.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P37)三.科举制度的废除(P37)中国现代史(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开国大典(P38)二.西藏和平解放(P39)三.土地改革(P39)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第一个五年计划(P40)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P40)三.三大改造(P40)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40)五.十年建设中的模范人物(P41)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P41)二.改革开放(P42)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4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44)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P44)三.海峡两岸的交流(P45)第五单元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47)二.万隆会议(P47)三.外交事业的发展(P47)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一.两弹一星(P48)二.袁隆平(P48)三.863计划(P48)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九上)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人类的出现(P50)二.埃及金字塔(P50)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P50)四.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P5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大化改新(P51)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P51)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P52)二.古老的文字(P52)三.世界三大宗教(P53)四.《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P54)五.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P54)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一.文艺复兴-“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P54)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的开端(P55)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P56)四.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P56)五.法国大革命(1789-1794)和拿破仑(P57)六.“蒸汽时代”的到来(P5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血腥的资本积累(P5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共产党宣言》(P60)二.巴黎公社(P60)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P60)四.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P61)五.日本明治维新(P62)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P62)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63)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一.启蒙运动(P65)二.主要科学家及其成就(P65)三.世界的文化杰作(P65)世界现代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搜索一.俄国十月革命(P67)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68)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P68)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P69)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P70)三.罗斯福新政(P70)四.法西斯势力的猖獗(P71)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阴谋(P71)二. 绥靖政策(P72)三. 二战的全面爆发、扩大和进一步扩大(P72)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P72)五. 二战结束(P72)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P73)二.欧洲联盟(P74)三.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P74)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赫鲁晓夫的改革(P75)二.苏联解体(P75)三.匈牙利改革(P75)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一.印巴分治(P76)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的回归(P76)三.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P76)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冷战政策(P77)二.美苏争霸(P77)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78)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P79)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P79)二.现代文学和美术(P80)。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考研)1. 太阳社: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洪灵非、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
"这些《太阳》下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
"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
2. 左翼文学运动:在第二个十年(1927-1937)里,中国现代文学存在着两种文学艺术思潮,一是革命文学运动及其创作,一是人文主义美学思潮及其文学创作,包括民主主义作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创作。
革命文学运动即左翼文学运动,是新兴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本期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发生在1928年初,主要由政治突变所推动。
早在20年代文学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等就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1925年郭沫若和后期创造社再次倡导革命文学。
1927年底到1928年底文艺界对“革命文学”进行了论争,传播介绍马克思文艺理论,有一次建立“革命文学”口号,明确提出了创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任务。
要求创造“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号召到“革命的漩涡中去”。
3. 左翼小说:4. 无产阶级文化派:十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中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一些领导人所形成的思想派别。
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1917年 9月,是进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群众性团体。
1918年春,波格丹诺夫等人控制了协会的领导机构和刊物,开始散布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要求文化自治,拒绝苏维埃政府和教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宣扬摒弃文化遗产,主张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建立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5. “拉普”: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拉普”提倡“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其历史意义在于企图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寻找一个最好的创作方法(虽说要以一种方法代替其他各式各样的有声有色的方法,本身已不足取,但总还有积极的一面),其错误的要害却是混淆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区别,进而以世界观代替创作方法。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美术互文性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美术互文性汉语言文学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而美术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文学与美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文关系,相互借鉴,互相映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文学与美术互文性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词、散文为主,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之一。
受到美的影响,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喜欢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通过绘画来表现其中的意境。
同时,古代绘画作品中也常常记载有文字,以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作。
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动促使两者在形式和意境上融合,共同表达美的追求。
以诗为例,《红楼梦》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配合作品中的插图,营造出了层次丰富、富有情感的艺术效果。
另外,《西游记》以其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情节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在文字中描绘了精彩的画面,还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与美术的交融,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享受到了文学和美术带来的双重魅力。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在现代文学中,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依然存在,并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与应用。
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使得文学与美术之间的互文关系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常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而美术作品往往可以提供更直观、具象的图像,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
因此,一些文学作品在出版时常常配以插图,以增加艺术感染力。
同时,有些小说和诗歌也成为了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被艺术家们赋予了新的生命。
文学与美术互文性的启示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不仅仅在中国文化中存在,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通过对中国汉语言文学和美术的互文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文学和美术共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人们思考世界和生活,共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其次,文学与美术的互动推动了两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美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蚊子还没出现的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岩画的方式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有个共同的主题,即维纳斯的形象。
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英国诗人斯宾塞笔下的《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都通过维纳斯这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的象征表达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
可见二者具有相通性。
即使美术与文学已经发展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绘画文学”等说法。
一、含义(一)美术的含义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它还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
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它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的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
现在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归纳入这个门类。
其理念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美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二)文学的含义文学是承载语言的图形或符号,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创意教案: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融合

创意教案: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融合在当今社会,文学和美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让我们能够理解人性,感受人间真情,而美术则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本质和审美价值。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相融合,从而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展现出创意、美感、思想和艺术上的丰富多彩。
一、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在开展具体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各自的特点。
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初期到现在的文学。
这个阶段是文学史上一个显著的转折点,前期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后期则以新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为主;而美术则是指大约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艺术。
这个阶段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包括抽象艺术、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
二、创作想法在前期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如《1984》、《麦田里的守望者》、《地下铁》等,了解现代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和哲学思想。
还可以了解现代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抽象艺术、现代主义等。
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文学和美术,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
例如,可以将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元素和意识流,融入美术作品当中,通过线条、颜色和画面的表现,呈现出现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和主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裁剪、分层等手法,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构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三、教学步骤1. 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结合美术创作思路,构思创作项目;2. 学生进行手绘、水彩等美术创作,创作出具有现代文学元素的美术作品;3. 学生进行文学表达的裁剪、分层等工作,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美术形式;4. 学生将文学元素和美术作品作为素材,进行电脑二次创作,生成完整的艺术品。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评估:评估学生个人或团队的创意质量、以及文学和美术元素的融合度;2. 美感评估:评估美术作品的审美效果、绘画技巧、画面效果等;3. 思想评估:评估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深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
《等待戈多》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罗曼罗兰和

1937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 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镇上的1600多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而全镇居民只有7000多人 。 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以此事件为 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灰三色来画 成。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 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 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当《格尔尼卡》公展以后,世界爱好 和平的人民奔走相告,人们首先感到画家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 前所表现的觉醒。 《格尔尼卡》后来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巡回展出,反 响十分强烈。至本世纪40年代,经毕加索同意,借给了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他向公众表示:一个重获民主和自由的西 班牙,当是这幅画的当然故乡。1981年初,此画按照毕加索生 前的遗愿,终于回到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毕加索作品欣赏
练一练
请用线把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作品特点之间连接起 来。
《约翰· 克利斯朵夫》 德莱塞 荒诞派戏剧
《美国的悲剧》
贝克特
描述一个音乐家的 成长过程和与命运 抗争的一生 揭露批判美国的生 活方式
《等待戈多》
罗曼· 罗兰
谢谢
再见
作品
主要内容
现代文学和美术
国别 美国 法国 法国 西班牙 作者 德莱塞 罗曼· 罗 兰 贝克特 毕加索 作品 《美国的悲剧》 《约翰· 克里斯 朵夫》 《等待戈多》 《格尔尼卡》 主要内容
罗 曼 罗 兰 和 《 约 翰 克 利 斯 朵 夫 》
• •
毕加索(1881—1973)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
现代美术总结(优秀5篇)

现代美术总结(优秀5篇)现代美术总结篇1现代美术是一门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它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手法,展示了对现实和抽象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现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的象征。
现代美术的形式和风格多样,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例如,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会将绘画、雕塑、影像、声音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现代美术的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而是运用各种新兴的技术和媒介进行创作。
例如,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环保艺术等都是现代美术中的新兴分支。
现代美术的社会功能和批判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艺术家们通过现代美术作品表达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和反思。
例如,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经常通过作品探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现代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融合,新兴技术和媒介的运用,以及加强的社会功能和批判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并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现实和抽象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现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的象征。
现代美术总结篇2现代美术是一个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正值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艺术形式感到厌倦,开始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现代美术的特点是创新和实验。
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技术和媒介,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
他们关注社会和人类的问题,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现代美术强调个性和主观性,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体验,同时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包括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现代文学和美术(课件1)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2、达利和《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毕加索(1881—1973)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
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 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 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 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 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 92岁。他一生共创作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 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 总计近 37000 件。 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 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 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现代文学
1、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
他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 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
2、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以不明确主题,令人回味
西奥多· 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罗曼· 代表作《约翰· 罗兰 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
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 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 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 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 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 章。由《约翰· 克利斯朵夫》始,罗曼· 罗兰开创了 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 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