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防霉助剂,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防霉剂.
en 防霉标准
en 防霉标准
EN防霉标准是欧洲的防霉标准,全称是EN 14184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防霉剂使用的有害物质限制,如镉、铬、铅等元素的限制值。
它主要用于评估纤维、织物和制成品的防霉性能。
这个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防霉剂使用的有害物质限制,如镉、铬、铅等元素的限制值。
2. 评估纤维、织物和制成品的防霉性能。
请注意,此标准是欧洲标准,在选购防霉纺织品时,建议选择符合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产品,并注意纺织品的材质、适用场景、防霉剂种类等因素,从而选购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布料除霉防霉解决方案
布料除霉防霉解决方案一、保持清洁和干燥保持布料的清洁和干燥是防止霉菌生长的关键。
在储存期间,应定期清理布料,以去除污垢和灰尘。
同时,确保储存环境干燥,以避免布料受潮,因为湿度是霉菌生长的重要因素。
二、定期检查和清洁定期检查布料是否有霉斑或异味。
一旦发现有霉变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清洁。
使用软刷或吸尘器清除表面污垢,然后使用适量的清洁剂清洗。
清洗后,彻底冲洗并晾干布料。
三、防霉剂的使用在储存布料时,可以使用防霉剂来预防霉菌生长。
选择适用于纺织品的防霉剂,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注意不要过度使用防霉剂,以免对布料造成损害。
四、通风和干燥确保储存环境通风良好,以避免湿气积聚。
在潮湿的季节,可以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以防止布料受潮。
同时,定期晾晒布料,以使其保持干燥状态。
五、分类存放将不同种类的布料分开存放,以避免相互污染。
例如,将棉质、丝绸和合成纤维材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此外,将新旧布料分开存放,以避免旧布料上的霉菌感染新布料。
六、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于布料的消毒处理。
在储存期间,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布料,以杀死潜在的霉菌和细菌。
但需注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对某些布料造成损害,因此在使用前应进行测试。
七、真空储存真空储存是通过降低氧气含量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霉菌生长的方法。
在储存布料时,可以将布料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气并减少氧气供应。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布料的保存期限。
八、水蒸气处理水蒸气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霉方法。
将布料暴露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中,可以杀死附着在布料上的霉菌和细菌。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去除霉菌,还可以改善布料的抗皱性能。
在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水蒸气温度和压力适宜,以避免对布料造成损害。
总结:通过保持清洁和干燥、定期检查和清洁、使用防霉剂、通风和干燥、分类存放、紫外线消毒、真空储存和水蒸气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布料发霉。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
其实不止春夏时节需要防霉哦,平时我们的住宅密封性很高,而且冬天会使用暖气和加湿器,都会造成窗户上的湿气结成水珠滴到窗帘上,造成窗帘湿漉漉,进而霉菌也很容易滋生,所以防霉不分时节哦。
市面上许多防霉产品成分巨多且杂,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云里雾里,其实这种产品并不是成分越多越好,有效才是硬道理。
防霉剂主要成分:季铵盐衍生物、卡松、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
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
有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
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
在原材料、成品衣料、成品衣物的储存等过程中,所用的防腐剂、防虫剂、防霉剂等化学物质的残留,也可能会刺激皮肤,特别是儿童和皮肤过敏者,对这类物质成分都是可以和空气里的水反应的碱性物质,是有毒的。
判断一个防霉剂批发公司的好坏,不只是看价格,还要考虑很多因素。
家里霉菌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长期接触和吸入霉菌, 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等,例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热、哮喘病等;
2、免疫力低的人可能因此引起头疼、发烧、皮肤或黏膜发炎、中毒,或产生致癌物质;
3、引起霉菌性肺炎等疾病;
4、引起其他过敏性疾病。
纺织助剂的成分
纺织助剂的成分纺织助剂是指在纺织过程中添加的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善纺织品的某些性能或加工性能。
纺织助剂的成分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染料:染料是纺织助剂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它用于给纺织品染色。
染料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如蓝莓、茶叶、蚕蛹等。
合成染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的,它具有丰富的色彩、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涤性。
2. 助剂:助剂是纺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成分,它能够提高纺织品的加工性能。
常见的助剂包括:增稠剂、分散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增稠剂主要用于增加纺织液的粘度,提高纺织品的牢度和染色效果;分散剂则可以使染料均匀分散在纺织液中,避免出现染色不均匀的情况;抗氧剂和防腐剂则能够延长纺织品的寿命,防止发霉和变色。
3. 功能性助剂:功能性助剂是一类能够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的成分。
常见的功能性助剂有:防水剂、阻燃剂、抗菌剂、防紫外线剂等。
防水剂可以使纺织品具有防水性能,防止水分渗透;阻燃剂则可以提高纺织品的耐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抗菌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持纺织品的清洁卫生;防紫外线剂则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侵害,保护人们的皮肤免受伤害。
4. 助胶剂:助胶剂主要用于纺织品的粘合加工过程中,能够提高纺织品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助胶剂包括:胶粉、胶乳、胶液等。
助胶剂的选择要根据纺织品的材质和用途来确定,以确保粘合效果的同时不破坏纺织品的性能。
纺织助剂的成分种类繁多,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纺织品的性能,使得纺织品更加美观、实用和耐用。
纺织助剂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纺织品的品质,也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织物的功能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织物抗菌和防霉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菌和防霉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物品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2. 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常见的面料抗菌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杀菌、光照杀菌和高温杀菌等。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剂有银离子、锌离子、氯酚等。
这些抗菌剂会与细菌的细胞膜或酶发生反应,进而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乳酸菌、益生菌等。
3. 面料的防霉性能防霉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抑制霉菌滋生的能力。
常见的防霉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热风处理和高温处理等。
3.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防霉剂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防霉剂有氯酚、浸渍剂等。
这些防霉剂会破坏霉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3.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真菌菌种等。
4. 面料抗菌和防霉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细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和微生物测定等。
4.1 细菌抑制率测试细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抗菌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细菌的抑制率。
4.2 霉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防霉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霉菌,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霉菌的抑制率。
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韩笑纺织品卫生整理实际应用探讨山东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学提要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开发的、有机硅季胺盐类整理剂STU-AMlO1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对其整理工艺和抗菌效果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其他类型卫生整理剂并不具有的加工质量简易检测方法,并对卫生整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近年来,纺织品卫生整理(又称抗菌防臭整理或抗微生物整理)在国内引起重视,并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截止八六年底,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及北京等地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防臭(或抗微生物)性能的化学制剂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重金属化合物,如β-羟基喹啉酮、二甲基苯基锡乙酸酯、苯基二辛汞、三丁基醋酸铅和烷酸锌等2、一些染料及助剂,如;三苯甲烷类染料、TMM-THPC等3、一些有机钛、有机铝、有机锆化合物与四环素等抗生素合用4、芳香族卤素化合物类,如;α-溴代肉桂醛、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等5、有机硅季胺盐类化合物,如;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Polon MF5O,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等[1][2][3][4][5][6]。
但是,虽然一些化学制剂可使纺织品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
面料三防助剂成分
面料三防助剂成分
一、引言
面料三防助剂是指用于提高面料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的化学助剂。
这些助剂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吸附作用,使面料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料三防助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二、防水剂
防水剂是面料三防助剂的重要成分之一,主要成分为聚合物材料。
这种聚合物材料具有极低的表面能,能够在面料表面形成防水屏障,使水滴难以附着在面料上。
当水滴接触到经过防水处理的面料时,会形成水珠状自动滑落,从而达到防水效果。
常见的防水剂有有机硅防水剂、氟系防水剂等。
三、防油剂
防油剂的作用是使面料具有抗油污性能,能够抵御各种油性污渍的渗透和附着。
防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含氟化合物、硅酮树脂等,这些成分能够在面料表面形成一层疏水疏油的涂层,使油性污渍无法渗透或附着,从而易于清除。
防油剂对于维护面料的清洁度和美观度具有重要作用。
四、防污剂
防污剂是一种具有广谱防护性能的面料助剂,能够有效防止各种污渍对面料的渗透和附着。
防污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等,这些成分能够在面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护层,阻挡污渍
的侵入。
此外,防污剂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和防静电性能,可以提高面料的易护理性和穿着舒适度。
五、总结
面料三防助剂的主要成分包括防水剂、防油剂和防污剂。
这些助剂通过各自的化学作用,使面料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提高了面料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
了解和掌握这些成分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面料三防助剂,为生产高品质的面料提供有力支持。
布料除霉防霉解决方案
布料除霉防霉解决方案随着天气变化,潮湿的环境往往容易滋生霉菌,而衣物、家居用品等布料制品往往是霉菌滋生的温床。
霉菌不仅影响衣物的美观,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采取一些有效的布料除霉防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布料除霉防霉解决方案,帮助您有效预防和处理布料霉菌问题。
1. 定期清洗和晾晒定期清洗衣物和其他布料制品是预防和处理布料霉菌的基本措施之一。
霉菌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衣物干燥是关键。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对衣物进行清洗,特别是存放时间较长的衣物。
清洗时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最好含有杀菌抗菌成分,并确保充分漂洗干净。
清洗后,将衣物晾晒在阳光下,阳光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霉菌的滋生。
2. 使用防霉剂防霉剂是一种常见的布料除霉防霉的解决方案。
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防霉剂可供选择,包括喷雾型、球状型、片状型等。
使用防霉剂时,应根据布料的材质选择适当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使用。
防霉剂可以在衣物存放之前喷洒或置于存放的衣柜中,起到抑制霉菌滋生的作用。
3. 保持衣物存放环境干燥除了定期清洗和使用防霉剂,保持衣物存放环境干燥也是预防和处理布料霉菌的重要措施。
湿度过高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因此在存放衣物的衣柜或储物箱中可以放置一些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保持衣物的干燥。
同时,要确保衣柜通风良好,避免衣物长时间存放在密闭空间中。
4. 注意布料材质选择不同的布料材质对于霉菌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天然纤维材质,如棉布、麻布等,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不易滋生霉菌;而一些合成纤维材质,如涤纶、尼龙等,透气性较差,容易滋生霉菌。
因此,在购买布料制品时,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天然纤维材质,以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性。
5. 注意清洁衣柜和储物箱除了衣物本身,衣柜和储物箱也是霉菌滋生的重要场所。
因此,定期清洁衣柜和储物箱也是预防和处理布料霉菌的重要步骤。
可以使用消毒液或漂白粉稀释后的水擦拭衣柜和储物箱的内部,确保内部环境干燥和清洁。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是防霉剂?市场上有许多防霉剂,它们相差很大。
根据用途,它们是:木材防霉剂,竹纤维防霉剂,皮革防霉剂,纺织品防霉剂,油漆防霉剂,油漆防霉剂和胶粘防霉剂。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化妆品防霉剂等;按成分类别分类:硅酮季铵盐,苯酚(例如苯酚),氯酚(例如五氯苯酚),有机汞盐(例如苯甲酸汞),有机铜盐(例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例如三乙基氯或三丁基锡等)。
1、苯酚(例如苯酚)防霉剂有哪些危害?苯酚(C6H5OH)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它有毒,被用作生产某些树脂,杀真菌剂,防腐剂和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的原料。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和粘膜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汽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视力模糊,肺水肿等。
错误会引起胃肠道灼伤,灼热的疼痛,呼出的酚类气味,呕吐物或大量血液可能会携带,可能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眼睛接触可能导致灼伤。
在一定的潜伏期后,它可以被灼伤的皮肤吸收并引起急性肾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蛋白尿。
会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严重危害环境,可能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该产品易燃,剧毒,剧毒,可引起灼伤2、氯酚有哪些危害?五氯苯酚中毒是由于过度接触五氯苯酚引起的疾病。
五氯苯酚主要导致体内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急性中毒包括极度疲劳,胸闷,头痛,高烧,出汗,心和呼吸困难。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昏迷,强直性痉挛和肺水肿。
死亡原因主要是高烧,脱水和心脏功能不全。
慢性中毒可能包括神经衰弱综合症,多汗症,疲劳,关节痛,手指麻木等。
尿中五氯苯酚增加,并且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性治疗。
3、油酸苯汞防霉剂有哪些危害?金属汞不稳定和易挥发。
长期接触金属汞会导致人体中慢性汞中毒。
除了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外,它还表现为口腔炎,牙龈发红和肿胀,刷牙时流血,并且牙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脱落。
抗菌防霉整理剂,涂料防霉剂,塑料抗菌防霉剂,皮革防霉剂,防霉抗菌剂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高春朋,高铭,刘雁雁(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和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董瑛(华润纺织集团公司,上海200086)作者简介:高春朋(1980-),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抗菌整理剂及纺织品上应用【摘要】综述了目前应用于纺织品抗菌测试的菌种种类及其性质,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抗菌测试标准的要点、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90·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2-0038-05抗菌纺织品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抗菌性。
测试抗菌性时,要求培养基浓度、温湿度、pH 值及试验时间与穿衣条件相一致,实验仪器应为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且对任何形状的纺织材料都能测试[1]。
抗菌性的测试方法中,发展较早的是日本和美国,最有代表性且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的AATCC试验法100和日本的工业标准。
国内使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一般都是参照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标准[2]和日本JAFET(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协议会)批准的"SEK"标志认证标准的方法[3]。
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4],1996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5]。
但是抗菌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还远末作到系统、统一、规范,尤其是抗菌纺织品的性能评价和产品规范在我国还有许多问题不明确,只能做到简单的定性检测。
鉴于当前我国对抗菌纺织品的全面评价还不能适应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抗菌测试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对比,1 测试菌种的选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
1、首先,它取决于防霉剂的类型。
防霉剂的类型有:天然防霉剂,无机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有机防霉剂等。
大多数防霉剂对我们的身体有害,不经常使用
2、其次,孕妇,儿童,老年人和其他特殊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
毕竟,防霉剂属于化学工业。
许多化学工业有一些小问题,许多化学工业是有害物质。
手套
3、防霉剂在国内有严格的规定并有一定的证书。
因此,它们对人体非常有害,不应经常使用。
请勿用手触摸它们。
4、不可食用的防霉剂,例如衣物,涂料,皮革防霉剂,纺织品防霉剂,胶粘防霉剂,涂料防霉剂,涂料防霉剂,竹木防霉剂等。
为了尽量减少接触,或多或少有害对人体
既然防霉剂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使用它们?如何使用防霉剂不会伤害身体。
1、制造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添加防霉剂。
对于不合规使用防霉剂,我们将受到严惩,甚至向有关部门报告。
2、日常使用的防霉剂,例如衣服的防霉剂,鞋子的防霉剂,衣橱的防霉剂和墙壁上的防霉剂,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意外进食。
您也可以将其放在衣服的背面,该位置不易取用。
3、应严格控制防霉剂的用量,个人购买后应多加注意。
切记不要使用过多的防霉剂。
4、防霉剂不应长时间使用。
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开始通风治疗一段时间。
皮肤应及时清洗。
切记不要用手接触。
简而言之,只要我们合理地少量使用它,它就不会有害,并且无论使用什么,最好控制它的用量。
纺织品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
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
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
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
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
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
(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
防霉抗菌整理剂,防霉防腐剂,纺织防霉助剂,长效防霉驱螨剂,杀菌防霉剂
壳聚糖与纤维素的结合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东华大学(200051)许莹浙江工程学院(310033) 陈建勇摘要针对壳聚糖在天然纤维织物抗菌后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PS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技术对壳聚糖在织物上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抗微生物整理壳聚糖棉织物壳聚糖(Chitosan)由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制得。
由于其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开发应用研究进展很快[1]。
早在1979年,Allan 等[2]就提出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此后有许多学者对壳聚糖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3]。
本文针对壳聚糖在天然纤维织物抗菌后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对抗菌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PS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技术对壳聚糖在织物上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分析。
1 实验1·1主要实验材料纯棉漂白布(杭州印染厂)、壳聚糖(自制,淡黄色颗粒)、醋酸(分析纯)。
1·2实验方法1·2·1棉织物的壳聚糖整理按所需加工织物的重量,以1:40的浴比计算壳聚糖的用量。
精确称取一定量的壳聚糖,并溶解在1%的醋酸溶液中,制成0.25%的壳聚糖溶液,在生化培养箱中保持溶解温度20-25℃,成熟一天后,即为抗菌整理剂。
用预先配制好的相同浓度,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溶液整理织物,整理工艺为:浸泡3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100%)→预烘(10O℃×5min) →焙烘(140℃×3min) →清水冲洗→80℃烘干。
1·2·2 壳聚糖与棉织物交联情况的测试分析在壳聚糖整理棉织物的过程中,壳聚糖和棉织物交联与否及其交联程度,直接影响其抗菌性能。
本文用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壳聚糖与棉织物的物理吸附和化学交联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
纺织助剂的分类
纺织染整助剂的分类及作用1. 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前处理工序包括纤维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需要加入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以有机硫酸酯、磺酸盐和聚氧乙烯醚为主。
渗透剂润湿剂,纺织工业常用的渗透剂有蓖麻油酸丁酯的硫酸酯、丁基萘磺酸钠盐等。
在中性溶液中,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渗透能力特别强;在酸性溶液中除了上述品种外,常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而在强碱性溶液中,如丝光过程则要用较短碳链的硫酸酯如辛醇硫酸酯。
乳化剂在纺织过程中由于要改进丝、纱的润滑性能,往往要上油。
但在印染加工前要去掉油,以免影响染色,所以在这些纺织油剂中就要事前加入乳化剂,或者在清洗浴中添加乳化剂来保证清除油斑,一般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清洗剂即洗涤剂、净洗剂,去除纺织物品上的油污,过去以肥皂为主,现在则用各种合成洗涤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包括价格略高的油酸酰胺衍生物。
此外,还有在退浆时用来促使淀粉水解的酶;在漂白时加入的活化剂及防腐蚀剂,使漂白过程加快、白度增高,而不腐蚀设备。
目前,已发展到退浆、煮炼、漂白一浴完成,而采用新的复配的强力清洗助剂。
2. 印染助剂:染料品种多,染色的工艺不同,需要相应的配套助剂,因此这类助剂的品种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软水剂即金属离子螯合剂。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往往影响染料色泽或其溶解性能,可用这类助剂来补救,常用品种有六偏磷酸钠、氨三乙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钠等。
溶剂和助溶剂某些染料在使用或配制液体染料时需加溶剂帮助溶解,如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醚类、甲酰胺、硫代双乙醇等均可作为染料溶剂;用酞青蓝染色时,要用配套的助溶剂和铜盐,还原染料则用助溶剂苄氨基苯磺酸钠。
还原剂和氧化剂还原染料在使用时须先用还原剂使之溶解,常用的有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脲。
还原染料防染时可用轻度氧化剂间硝基苯磺酸钠,此品还可用于印花浆料,以保护染料不受浆料中可能带有的还原组分的影响。
防霉剂检测
防霉剂检测——防霉剂检测一:防霉剂(003)防腐防霉剂也就是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
主要包括化妆品防霉剂、洗涤用品防霉剂、纸张防霉剂、涂料防腐剂、木材防腐剂、饲料防腐剂、防腐防霉剂等。
一般主要由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制成。
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
而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藻类具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
主要适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啫喱水、膏霜、液体肥皂及湿纸巾等日用的防腐防霉。
每种防腐防霉剂本身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不足。
实际选用时,可发挥两种或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协通过效果,配制成复方使用。
防腐防霉剂的使用方法有添加法、浸渍法、涂布法和熏蒸法五种。
微生物的危害面广,加之不同的材料品种和应用环境等因素,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杀菌、防腐防霉剂及使用剂达到高效消毒效力水平的相适用性。
因此怎样正确的使用防腐防霉剂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不同类型的防腐防霉剂适用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如无机化合物类防腐防霉剂产品主要用于造纸业及水处理工程杀菌防藻用,有机锡化合物主要取代氯化亚铜,用于船底防污涂料,有机锌化合物主要用于切削油等水乳制剂及部分化妆品等等。
防腐防霉剂产品剖析一般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质谱(MS)、X衍射分析(XRD)、ICP-MS、X荧光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等手段。
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很好的解析防腐防霉剂的配方,对防腐防霉剂中的成分作用有详细的了解,更方便各个企业进行研发,把握市场动态。
(11.26)。
布料防霉抗菌的原理
布料防霉抗菌的原理布料防霉抗菌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防霉抗菌剂或使用含有防霉抗菌剂的纺织材料,在布料中形成一种抗菌抑制霉菌生长的环境。
以下我将详细说明布料防霉抗菌的原理。
防霉原理:布料防霉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抑制霉菌的生长,二是防止霉菌扩散繁殖。
首先,通过在布料中添加具有抗霉菌活性的防霉剂,可以直接抑制霉菌的生长。
防霉剂是一种能够破坏霉菌细胞结构或代谢功能的化学物质,如有机胺类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磷酸锌等。
这些防霉剂可影响霉菌的细胞膜、细胞壁、核酸或酶活性等,从而阻断霉菌的生长周期。
同时,防霉剂也可以增加霉菌细胞内的氨基酸浓度,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对霉菌产生抗菌作用。
其次,布料的结构和面料纤维的特性也会影响防霉效果。
布料的纤维结构可以影响湿度和通风情况,而霉菌适应生长的湿度通常在80%以上。
如果布料纤维结构呈现较大的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那么布料上的水分会更容易散发,减少霉菌的滋生。
纤维的特性也会影响防霉效果。
纤维的尺寸和形状决定了纤维上的细菌附着面积,同时它们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也会影响水分在纤维表面的分布。
通常来说,亲水性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疏水性纤维会减少水珠与纤维表面的接触,从而减少霉菌的滋生。
抗菌原理:布料抗菌的原理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或使用抗菌纤维,来抑制布料上细菌的增殖。
抗菌剂的添加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抗菌剂是一种能够破坏细菌细胞结构或代谢功能的物质,如银离子、二氯苯酚等。
这些抗菌剂可以与细菌的细胞壁、膜或细胞内的酶和代谢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使用抗菌纤维也是一种常见的抗菌方法。
抗菌纤维是指通过添加抗菌剂或利用纤维本身的抗菌性能,使得纤维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目前常用的抗菌纤维材料主要有抗菌塑料纤维、抗菌涤纶纤维、抗菌棉纤维等。
这些材料的抗菌机制主要通过释放抗菌剂或利用纤维本身的抗菌性能来抑制细菌的增殖。
抗菌剂或抗菌纤维在靠近细菌的位置释放抗菌物质,通过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或代谢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导言】防霉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它可以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防霉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防霉剂。
【正文】一、防霉剂的成分防霉剂的种类繁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霉剂成分:1. 有机防霉剂有机防霉剂是由有机化合物制成,包括一些碳氢化合物、有机酸、醇类、酚类、醛类、胺类等。
这些有机防霉剂对霉菌具有显著的杀菌和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食品、纺织品等发霉。
常见的有机防霉剂有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己内酰胺等。
2. 无机防霉剂无机防霉剂是由无机物质制成,包括铜、锌、汞等金属离子、含氮化合物等。
与有机防霉剂相比,无机防霉剂具有更广泛的抑菌谱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无机防霉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等。
3. 合成防霉剂合成防霉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一种抗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性好等优点。
常见的合成防霉剂有异噻唑啉酮类、杂环酮类等。
二、防霉剂的作用防霉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霉菌的生长防霉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破坏霉菌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些成分通过与霉菌细胞壁、膜、酶等发生反应,破坏其生理代谢过程,达到杀菌的效果。
2. 预防食品变质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防霉剂还可以阻止霉菌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等,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 保护纺织品和建筑材料防霉剂可以应用于纺织品和建筑材料中,起到抗菌和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和舒适性;在建筑材料中使用防霉剂,可以防止湿度导致的霉菌滋生,从而保持建筑物的结构完整和室内环境的健康。
【总结】防霉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现象,保护食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不受霉菌侵害。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1.防虫整理
可分为织物的防蛀整理及防蚊整理两大类。
根据日本中岛照夫在
19851987年间对消费者在保管衣服中受蛀虫侵食的统计,其事故率约为7.7%,仅次于变色、褪色、沾污、缩水列第五位,因此不能不引起重视。
防蚊整理则是野外作业人员、军人、露营者等欢迎的功能整理。
1.1防蛀整理
毛织物易受虫蛀,蛀虫的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以毛纤维为食料的。
食
毛的蛀虫很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鳞翅目蛾蝶类的衣蛾;另一类是鞘翅目甲虫类的皮蠢虫。
它们以角蛋白质为食料,每年410 月是最活跃时期,但其在干燥低温或阳光照射下则很难生存。
染整生产中最常用的防蛀整理是对毛织物进行化学处理,毒死蛀虫,或使羊毛纤维结构产生变化,不再是蛀虫的食粮,从而达到防蛀目的。
但防蛀剂必须无色无臭,对毛织物有针对性,比较耐洗又无损于毛织物的风格和服用性能,使用方便,对人体安全性高。
防蛀整理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羽绒、毛皮等的蛋白质纤维加工。
防蛀
方法有物理法及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常用的有紫外线照射及冷藏法两种。
后者是以一8℃一1O℃交
替冷却,杀死幼虫,再在一3℃到45℃温度下贮存衣服。
效果虽好,但只是临时的措施。
化学法整理使羊毛纤维直接带上对蛀虫有杀害作用的化学药品,这些药
品直接浸入蛀虫皮层,或通过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给毒而死。
目前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防霉助剂,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防霉剂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结构或组分:天然甲壳质改性高分子化合物;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处理;1、浸轧工艺:〈1〉用量:10~40g/L〈2〉工艺流程:织物→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量要小) →烘干(100~120℃) →高温拉幅(140~150℃×20~30s)2、浸渍工艺:〈1〉用量:2~5%(o.w.f)〈2〉浴比:1:10〈3〉处理温度:40~60℃〈4〉处理时间:30~40min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摘要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词抗微生物剂机理种类纤维1 前言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
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
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
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结构或组分:天然甲壳质改性高分子化合物;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处理;1、浸轧工艺:〈1〉用量:10~40g/L〈2〉工艺流程:织物→ 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量要小) → 烘干(100~120℃) → 高温拉幅(140~150℃×20~30s)2、浸渍工艺:〈1〉用量:2~5%(o.w.f)〈2〉浴比:1:10〈3〉处理温度:40~60℃〈4〉处理时间:30~40min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摘要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词抗微生物剂机理种类纤维1 前言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
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
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
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
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
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
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质[2、3],故早己禁用。
此外,如2-溴化肉桂醛,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嘧啶和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人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审查项目内容。
注: ⊙全部试验;○一次性试验结果;-洗餐具布和拭食品布,需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有关试验。
目前,符合上述安全性要求的市售抗菌防臭剂主要品种如表2所示。
表2 市首抗菌防臭剂的主要品种[5]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并非所有具有安全性、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抗菌防臭剂都可用于纺织品,它需对染料色光、牢度以及纺织品的风格无负面影响,同时应与常用的纺织助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兹将几种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简述如下。
3.1 无机化合物以无机化合物作抗菌防臭剂是近年开发较为成功的品种,它适宜添加于合成纤维熔融纺丝原液中,在应用中的变色问题已得到改进。
银、铜和锌有抗菌作用,而其载体主要是硅、磷灰石、泡沸石、磷酸锆、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其最大优点是耐热性可达500℃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和安全。
但加入合成纤维纺丝原液最大的困难是粉末或颗粒的粒径。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目前众说纷纭,尚无最终的说法。
一般认为是银离子溶出机理,与光作用产生活性氧机理。
无机化合物类抗菌防臭剂以泡沸石为代表,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以及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与银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泡沸石(金属置换量约1%-2%)。
这类抗菌防臭剂大多混人熔融纺丝原液中,添加量为1%左右,如聚酯或聚酰胺等合成纤维。
代表性产品如日本钟纺的Bactekiller,泡沸石的示意式如下:xM2/nO·Al203·ySiO2·zH2O式中: x;金属氧化物;y:氧化硅;z;结晶冰的系数;n;金属的原子价;M;1~3价的金属,作为抗菌泡沸石,以Ag、Cu和Zn为多。
这类抗菌防臭剂的急性毒性LD50在5000mg/kg以上,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刺激呈准阴性。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即Environmem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毒性试验及环境影响均认为是安全的。
此外,最新资料表明[6],纳米级的超微粒子的锌氧粉(粒径为0.005-0.20μ)除可作熔融纺丝原液的添加剂外,也可加入涂层浆中,使涂层织物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和抗菌防臭功能。
超微细锌氧粉的安全性极高,其急性毒性LD50>2000mg/kg(经口与皮肤,小鼠),Ames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
3·2 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与纤维能形成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产品是阳离子可染聚酯与银离子结合的银磺酸酯,如下式所示:其制备方法是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织物,在浴比为1:5条件下,在0.00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处理,于沸腾时搅拌处理2Omin;待冷却后,用水洗净烘干,使聚酯的可染性基团(SO3-)与银离子(Ag+)结合而固着,即具有抗菌性。
这种金属配位形成抗菌性机理,是利用银离子阻碍电子传导系统,以及与DNA 反应,破坏细胞内蛋白质构造而产生代谢阻碍。
3.3 铜化合物以铜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开发,当推由日本蚕毛染色株式会社的商品"Samdaron-SSN",它具有导电和抗菌两种性能;以及由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导电抗菌性粘胶纤维,其商品名为"Asahi BCY"。
前者将聚丙烯腈织物或纤维浸渍于含有铵及羟胺硫酸盐的硫酸铜溶液中(浓度为2%-3%),进行还原处理。
聚丙烯腈上的氰基与硫化亚铜产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铜配位高分子化合物。
经上述处理后,除抗菌性外,还具有导电性。
该产品耐洗性能卓越,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强大的杀灭效果。
产品的安全性良好,急性毒性 LD50=1320mg/kg(经口、小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Sallmonellatyphimusium)的变异原试验呈阴性,河合法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
后者是在铜氨再生纤维素制造过程中控制硫化铜量,使铜化合物均匀分散于纤维中,之后经硫化处理(如硫化钾等),使纤维中硫化铜(CuS和Cu2S)含量为15%-20%。
这种改性粘胶除具有抗菌性外,同时有除臭、导电和阻燃性能。
以上两种导人铜化合物的纤维,其抗菌机理是藉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内酶的硫基结合,使酶活性降低,阻碍代谢机能抑制其成长,从而杀灭之。
此外,棉和羊毛等天然纤维,也可藉化学方法改性后,导人铜、锌等金属,同样可产生抗菌防臭性能。
3.4季铵盐季铵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抗菌剂,由于其与纤维的结合力很差,故与反应性树脂并用,以提高其耐久性。
例如,日本可乐丽的Saniter与日清纺的Peachfresh,就是季铵盐与反应性树脂同浴整理而成的商品。
季铵盐抗菌剂系脂肪族季铵盐或聚烷氧基三烷基氯化铵(polyoxyalkytrialkylAmoniumChlorid),化学结构通式如下:R~脂肪烷基;X-~阴离子;R’~CH2CH2;R~CH3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纯聚酯织物上。
急性毒性LD50= 6510mg/kg(经口、小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Ames变异试验及大肠杆菌变异试验呈阴性;鱼毒性Tl50=4lmL/L;对人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故安全性很高。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是利用表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细胞的组织发生变化(酶阻碍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使酶蛋白质与核酸变性。
3·5 有机硅季铵盐类这类抗菌剂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其活性成分的学名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物[3-(Trimethoxyriyl)propylocta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其结构式如下:结构上的三个甲氧基能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脱甲醇反应,生成共价键而使抗菌剂牢固地附着在纤维表面;同时,三个甲氧基能水解聚合,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而坚牢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其阳离子(N+)部分与纤维表面上的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形成离子结合(静电结合),使由它自身脱水缩合形成的薄膜与纤维具有坚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的耐久性。
该产品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许可证,编号为34292-1,产品典型特性为:有效成分(%) 42(甲醇溶液)PH值 7.5比重(25℃) 0.87闪点(℃) llDC-5700经美国环境保护局检验,其急性毒性LD50= 12.27g/kg(经口、老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没有反应;对虹鳟鱼的毒性TL50=56mg/L,此外还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变异原试验、催畸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等18项试验,以及袜子穿着试验,均证实安全性很好。
DC-5700抗菌剂另一个特点是其广谱抗菌,效力涉及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藻类等,如表3所示。
表3对与DC-5700结构类似的商品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盐,其性能也相类似。
这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藉季铵盐分子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阴离子部位,以疏水性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物质漏泄出来,使微生物呼吸机能停止而将其杀灭。
3·6胍类在医药的双胍类消毒剂中,选择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对纤维吸附能力高的品种,就可用于开发纤维的抗菌防臭整理的抗菌剂。
例如,医疗方面应用很广泛的GluconicChlorohexideice,即1,l’-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胍]葡萄糖酸盐(1,l’-Hexamethylenebio[5-(-4-chlorophenyl)ligxanide]digluconate),其杀菌的效力很高,但对真菌的杀伤作用不强,其耐热稳定性好,而耐光性较差。
抗菌机理是破坏细胞膜,经口服毒性LD50=1260mg/kg(老鼠),故其毒性很低。
葡萄糖盐改成盐酸盐后,溶解度可降低,从而可改善其抗菌效果的耐洗持续性。
在此基础上,Zeneca公司成功开发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简称PHMB),其化学结构式如下[7-9]:(n=12或16);工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