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图画文学
幼儿图画书ppt课件
• 有的文字不仅仅是一行行字符,也是图画,“文字 图形化” ,产生一种强烈的形式美感。
精选编辑ppt
• 一条直线也好、一条动作线也好,还都是看得见的线, 但多数图画书里并没有这样一条看得见的线,是靠故事 情节的推进把一幅幅画面连接起来的——我们称它为 “情节线” 。
• 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 。
• 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 面。
• 然而也有这么一类图画书,并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故事, 好似一盘散沙。
精选编辑ppt
13
4、潜在的节奏
• 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 相扣,不重复 。
• 然而,还有一类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 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 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般的节 奏了。
• 还有一些图画书,不是这样两拍子一贯到底,而 是在中间穿插上这样一段两拍子的节奏 。
• 要使图画书的插图发挥讲故事的作用,画与画之 间的衔接、连续是很重要的。这种衔接起着推进 故事,将读者带入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这种衔接 同时与动相关连,但有时也靠不动来行接。
精选编辑ppt
10
2、文字的排列
• 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 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 在排列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精选编辑ppt
9
• 图画书插图最重要的条件是“插图必须具有讲述 性”。
• 是不是有了文字和插图就算图画书了呢?不能这 么说。作为图画书,关键在于怎样使文与图相互 配合,采取什么形式。换句话说就是:用再创造 的方法,把语言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不失特性地 综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为书这种独特的物质状 态。图画书是“书”。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第一章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概述1、17世纪以前的儿童读物17世纪以前属世界儿童文学的史前时期,没有儿童文学,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儿童读物。
一种是非文学的训诫书、知识书;一种是受儿童喜爱的、浅显的民间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
如: 2~6世纪在印度成书的《五卷书》,是一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结构的作品。
6~7世纪在希腊问世的《伊索寓言》,是以动物故事为题材,用形象的小故事比喻、说明生活道理,形式短小精悍。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部被高尔基誉为人民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式的名著。
12~13世纪法国出版的《列那狐传奇》,是儿童最喜爱的、最早的一部长篇动物故事诗。
2、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了对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特世界的认识后,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读物和文学作品,才逐渐出现。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让·德·拉封丹的《寓言诗》,由239首寓言诗组成。
3、18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18世纪中叶,法国的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
4、19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举世闻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代表作。
5、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进步思潮猛烈冲击古老中国的趋势。
1921年前后,影响最大的是叶圣陶的童话、冰心的散文。
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她留学美国时寄往国内的文艺通讯,计29篇,1926年结集出版。
第二章赏析幼儿文学经典作品的相关理论1、文学作品的内容(1)题材;(2)主题;(3)情节;(4)人物和环境。
2、文学作品的形式(1)体裁;(2)结构;(3)语言。
3、文学作品按照四分法分类(1)诗歌;(2)小说;(3)散文;(4)戏剧文学。
幼儿图画文学精讲课件
图画书的图是什么图?
1、与影视、连环画书、卡通书、美术 作品的图像不同
2、图画书图画的艺术表现
(1)图画“动作第一” (2)图画的隐喻
笔记
(3)图画的视觉效果
(4)图画的色彩表现
(5)图画的连续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图画的叙述节奏
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 以插图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进入到纯文学 的阅读中,起到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作用;
• 3、体验性:文学是作者生命体验的结晶,它是生 活的反映,又超越于生活。
• 4、人文关怀、表现人类生存的母题:反映和关注 人类普遍或共同的价值。
• 5、 审美性与愉悦性:文学具有审美功能,能使 人愉悦。
图画书中图与文关系的几个重要阐述
• 英国史密斯;一个男孩和弟弟坐在一起看《聪明的彼 尔》,哥哥对弟弟说;‘托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 系,只要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图画书的读者结构
幼儿是图画书阅读读者的主体。
小学儿童也是图画书的重要读者。
在图画书这里,双重读者现象更为 明显—图画书吸引着大量的成人 读者。
年轻的大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 喜欢图画书。
图画书的独特价值 1、培养良好的“图像”读者 2、给儿童以身体阅读的乐趣 3、最能够与读者对话、互动的书
小蝌蚪找妈妈
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 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 图书。 (陈晖)
绘本的语言文字功能与特点
• 1、想象性、创造性与虚拟性:文学是创造性的艺 术,文学用语言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
• 2、情感性:文学是情感的形式,或“情感的象 征”,文学表现人类对生活、事物所产生的情感, 即使表达思想或说理,也以情感烘托出来,情感被 客观化,成为了形式,可被观赏。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五章 幼儿故事
三、幼儿历史故事
幼儿历史故事是以一定的史料为依据而编写的、以传 授历史知识为主的供较大年龄的幼儿阅读的文学样式。它 是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但历史并不全是故事,只有 具备“人物”和“情节”这两个重要因素,才能构成历史 故事。
瓜瓜出了门看见外婆坐在地上,连忙跑去把她搀起来,一 边气呼呼地抬起脚,往西瓜皮上踩:“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 蛋扔的。”
二、幼儿故事赏析的具体作品
3.瓜瓜吃瓜(生活故事) ● 马光复
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坏了,可不就是他自己扔的吗? 瓜瓜偷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 块拾起来,丢到路旁垃圾箱里去。
二、幼儿故事赏析的具体作品
1.谁勇敢(生活故事) ● 杨福庆
枣树上有个马蜂窝。 小松指着马蜂窝说:“谁敢把它捅下来,就算谁勇敢!” 他问小勇:“你敢吗?” 小勇摇摇头:“别捅,马蜂蜇人可疼啦!” 小松指着小勇的鼻子说,“得啦,胆小鬼!瞧我的。” 小松找来一根长竹竿,使劲一捅。“啪!”马蜂窝掉下来, 马蜂一下子炸了窝! 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瓜就逃。大家也吓得跑开了。钢钢 年纪小,跑得最慢,眼看马蜂扑过来,他“哇”的一声吓哭了 。小勇回头一看,急忙跑回去,把钢钢拉到身后,抡起手中的 小褂,拼命抽马蜂。
瓜瓜再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瓤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 惜全碎了,粘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 里扔。
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是瓜瓜扔的,只看见瓜瓜把西瓜皮扔到 垃圾箱里去,就说:“真乖,真乖,都像咱瓜瓜这样懂事就好 了。”
小朋友,你们猜猜,瓜瓜听了外婆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 呀?
二、幼儿故事赏析的具体作品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done
形象:注意人物的面部表情,喜欢用夸张的手 法。 画面:需把主要内容放在中间,画面的背景 要简单 色彩:考虑到幼儿年龄,多用他们喜欢的鲜 艳色彩,精细把握画面上的各种事物。 一、对图画的要求 (一)富于儿童情趣 富于幼儿情趣的图画能触动幼儿感情,引起 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有幼儿生活 气息,或是他们凭借生活经验就能想象、理 解的情景。这样的画,很容易唤起幼儿的记 忆,激发幼儿的感情。
以幼儿为主要读者的图画故事,必须具有浓 郁的趣味性,就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 现。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创作
文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有文图画故事的中的文字, 一是无文图画故事中的构思。二者要求要符合幼儿的 兴趣、爱好和接受水平,符合幼儿文学语言的要求。 图画故事书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与图画故事书沟通、 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 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 。” ([日]松居直著) 图画故事的文字首先要有“可视感”,文字在图画中 易于表现。同时,文字还要富于动感
(六)有节奏感 图画书中图画结构线索的展开,同文字
的要求一样,要有开头、高潮、结尾的 连接与变化。表现这种连接与变化可以 有很多手法。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完整 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
这是一只蓝色贪吃的小小鹅。
早上,他吃米饭碗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说好
吃。
波波来看山羊,顺便把尖嘴戳进他的食槽里。
第三节 幼儿图画书的分类和特征
一、图画书的分类 幼儿图画书最早包括文学性图画故事,也包括非文 学性的知识型的图画故事,如幼儿识物画书、百科 知识画册等。根据文字的有无,可分为无文图画故 事和有文图画故事。
(一)无文图画书
第五讲 图画文学
• 我只讲了《太阳的衣服》的开头,我打了个比方说:"太 阳想有漂亮的衣服穿,就像小欧和美季也喜欢穿漂亮的 衣服一样。"美季很高兴地站起来向我展示她的粉裙子。 小欧则对我说:"老师,我今天穿的是露脐装。"说完,她 用力把裙子往下拽,露出她的小肚脐。我说:"这样肚子 容易着凉。"小壮壮也在一旁说:"老师,这样就会着 凉……"小欧理直气壮地说:"我妈让我这样穿的。"
“你可不可以小心一点,不要把新鞋子弄脏。” 莎莉,不要打那只狗,它可能是一只野狗。
《小鱼散步》
• 陈致元的《小鱼散步》说的是少女小鱼被爸爸 派去买鸡蛋的故事。第2个画面上最后的一行 文字是然后,跟着影子猫,走在屋顶上。
总结:
•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 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 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 图画也可以讲故事 。
图画与文字的微妙关系
• 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 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 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 的故事。” 1、文字中没有表现的故事。
例《母鸡萝丝去散步》: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 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穿过院 子)/around the pond(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经过磨面房) /though the fence(钻过栅栏)/under the beehives (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 ,正好赶上吃晚饭)
幼儿图画书PPT课件
13
阿罗的头从云彩里钻出来。 14
只走了几步,他就来到陆地的尽1头5
任何陆地的尽头都会有水的呀。 16
“这就是大海了,”阿罗说,
“还有海鸥。”
17
阿罗像个巨人,可以走过大海的 18
这时,有一艘大船驶过他 的身过,这是一艘游轮。 19
又有一只大鲸鱼浮上水面喷出水花 20
在阿罗的正前方,正驶着一旧帆2船1
39
他一边画着轨道、花草和小鸟,一
边继续前进。
40
同时他也 没忘记当 心火车。
41
他只有一株 雏菊的一半 高。
42
他比小鸟还小! 他该怎么回家 呢?
43
他不能够涉 水横渡大洋 了。
44
他也不能够 爬上那些高 山了。
45
就在这时候, 他掉进了一只 老鼠的嘴里。
46
“对不起!” 他对老鼠说。
47
然后他就坐 在一颗鹅卵 石上考虑这 个问题。
48
一两分钟之 后,他又重 新站起来了。
49
“这不过是我 画的一幅画而 已!”他说。
50
于是,他又 拿起彩色笔 删掉了这幅 画。
51
“我既不高大也不 矮小,我跟平时一 样!”
52
但是他怎么才能确信这件事呢? 53
在家里他总 能保持正常 的尺寸。
54
于是他 画出他 房间的 门。
55
门的后 面有一 面大镜 子
56
“没错,” 阿罗说, “我很正 常。”
57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58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幼儿文学——第五章 幼儿故事 ppt课件
ppt课件
15
艺术手法:反复法、比较法源自分类:民间生活故事,《火龙单》 《狗耕田》 《巧媳妇》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 民间笑话故事, 《两个媳妇》
ppt课件
16
五、幼儿谜语故事
含义:指以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谜面,并于其中 隐藏谜底的故事。
特点:故事性强、谜底设置巧妙
谜语故事的题材范围很广,与一般的幼儿故事 相比显得更为有趣,对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 儿的推理判断能力起着积极的 作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10
二、幼儿动物故事
含义:指取材于动物世界,以动物为主人公, 描写它们的生态、习性,或借动物形象象征 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
特点:结构单纯,篇幅短小,有一定的幻想 性和趣味性。
ppt课件
11
动物故事分类:
其一为“解释型”,即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或主观或客
观地解释动物的习性。如朱望新的《小狐狸花背》,写
把我的生日礼物给您,所以今天是您的生日,这大布熊和巧克力是我给
您 的生日礼物,我祝您生日快乐!”琪琪说。 妈妈抱起琪琪,问:
“你把生日借给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还你?” “把您的生日还给我,
这样您就不会忘记您的生日了,到那一天,我再穿新衣服。” 妈妈亲
亲琪琪,笑了,琪琪也笑了。
ppt课件
幼儿文学第五章
愉悦的一天。叠被、遛弯、全家包饺子、 砸核桃、铺床,平淡的环节中充满着儿童 喜悦、甜蜜、顽皮,最后的结尾自豪之情 溢于言表。
(二)抓住“一点”,引起想象、联想, 演绎故事
这“一点”就是一个生活细节、生活片 段,也可以是孩子的一个变化,或一个特 殊举动。如《选读》256页的《我是哥 哥》,以小模仿大,充分展示大孩子要给 小弟弟和小妹妹的起到榜样的作用,
(三)结合日常感受与体会,调动生活积 累,逐渐形成故事
(四)灵活安排故事结构
一是纵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 然进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故事内容。 如课本214页《瓜瓜吃瓜》按照故事发展 的顺序进行,从瓜瓜嫌家中的瓜小—瓜皮 乱扔—盼外婆来—外婆带来大西瓜—外婆 踩着瓜皮—瓜碎—捡瓜皮与婆婆的表扬
老海龟来神了,它伸长脖子,昂起头, 微微晃动着,夸耀说:这个吗,太平洋我 是游遍了,荒凉的小岛我也曾经溜哒过, 最深的海底我也曾经光顾过,至于我的本 领吗,说出来,还真把你羡慕地直流口水。
我的背壳比铁甲还牢,鲸鱼压在我身上,我毫不 在乎,最大的章鱼缠住了,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即使是狂风暴雨之际,哪怕是大海波涛宣天,我 照样平安无事,小家伙,那时侯,你恐怕躲在海 边的岩缝中,吓的直发抖吧!
一、幼儿生活故事的作用
(一)生活故事是幼儿生活的一面镜子, 能让幼儿关注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欣赏课后209页《珍珍唱歌》 作品选读236页《红屋顶》 《佳佳迟到了》
(二)生活故事是幼儿认识社会、 适应社会的最直接的“生活教科 书”
幼儿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幼儿实习和 了解社会,促进他们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 人过渡。欣赏选读280页《苹果和早霞》
幼儿生活故事现实针对性强,寓含一定的 思想、事理或教训。谐趣来源于幼儿生活, 来自于幼儿天真妙语,稚拙动作。
幼儿文学幼儿图画故事fPPT课件
• 威廉·史塔克几乎画了一辈子的漫画,所以他的画非常简洁,看 似简简单单的线条、简简单单的着色,其实,已经达到了一种 难以模仿的境界。难怪有人说他的画深受毕加索的影响,因为 毕加索曾经说过:“人花一段时间学做艺术家,却要花一辈子 把所学的抛弃,学做小孩。”
第21页/共54页
• 《驴小弟变石头》的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 折和波澜,堆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故事引向 高潮,然后等待一种叫作“爱”的力量来解决。 爱是巨大的潜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小蓝和小黄先回到小蓝的家,小蓝的爸爸妈 妈高兴地拥抱小蓝,又拥抱了小黄,结果变成了绿色。 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 他们一起去小黄家报告这个好消息,两家的父母高兴地 拥抱在一起,也变成了“绿”。而小黄和小蓝,则在外 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饭。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59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会最佳图画书奖
• 近年来,幼儿图画书的概念,逐渐缩小为:故事性 图画书(包含情节、主题、角色、环境等文学要素)
• 种类:(之间有交叉): • 根据画面多少:可分为单幅图画书、多幅图画书、
连续图画书 • 根据色彩:彩色图画书、单色图画书 • 根据文字的有无:可分为无文图画故事和有文图画
故事。
第27页/共54页
一、无文图画故事
• Booboo是一只小鹅,一只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想吃的,蓝色的,贪吃的小小鹅。 第51页/共54页
• 4.有细节 • 幼儿的形象性思维使得幼儿善于发现画
面中的细节。——丰富的细节能够增加 图画书的趣味性,帮助表达故事。
• 5.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欣赏方式 • 情节的推进、惊喜的创造、转折的完成
• 6.有节奏感 • 要有开头、高潮、结尾等的链接与变化。
图画文学
图画文学的特点
一、形象可视 二、构图连续 三、画面有趣 四、色彩明朗:色彩鲜明、协调 五、整体传达
图画文学的作用
一、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四、增进儿童与父母的感情
在一个好大好大的森林里,住着两只小兔子,一只是黑兔,一只是白兔。
不久他们拆掉小房子周围的住宅楼和公寓楼,开始挖大坑……一边一个。 蒸汽铲车在这一边挖下去三层楼深,又在那一边挖下去四层楼深。不久人们开 始建新大楼……他们在这一边建起二十五层楼,在那一边建起三十五层楼。
现在小房子只能在中午见一会儿太阳,到了夜晚根本见不到星星和月亮, 因为城市的灯光实在太亮了。她不喜欢住在城里。夜里她经常梦见乡下,那 开满雏菊的田野,还有苹果树,在月亮下跳着舞。小房子很孤独、很难过。 她的彩色涂漆裂了、脏了……她的窗户打破了,百叶窗板歪歪的挂着。她看 上去很破旧……虽然她的里面还是从前那样的好房子。
《老鼠嫁女》
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 ∕老鼠家里办喜事, ∕有个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妈妈问爸爸,∕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他。” 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爬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
⑴今天吃大红虾,元元可高兴了。
⑵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爸爸嘴里了。
(画着元元夹起一只大红虾朝爸爸嘴里送)。 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妈妈嘴里了 (画着元元夹起一只大红虾朝妈妈嘴里送)。 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元元嘴里了
00386幼儿文学
00386幼儿文学上编幼儿文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第二章幼儿文学的功能第三章幼儿文学的创作中编幼儿文学文体论第四章儿歌第五章幼儿诗第六章幼儿童话第七章幼儿生活故事第八章幼儿图画书和卡通读物第九章幼儿散文第十章幼儿戏剧第十一章幼儿科学文艺下编作家作品评介第十二章中国作家作品评介第十三章外国作家作品评介单项选择题1.1.幼儿文学的服务对象是【B】A.0~3岁的幼儿B.3~6岁的学前儿童C.6、7岁~11、12岁的儿童D.11、12岁~15岁的少年1.2.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D】A.简单性B.故事性和新奇性C.教育性D.趣味性和娱乐性1.3.儿童文学(狭义)应特别注重【D】A.美育和引导B.趣味和娱乐C.幻想和想象D.想象和认知1.4.提出儿童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A】A.皮亚杰B.桑代克C.弗洛伊德D.斯腾伯格1.5.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C】A.读B.看C.听D.触摸1.6.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的文学体裁是【B】A.儿歌和寓言B.儿歌和童话C.童话和寓言D.童话和故事1.7.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C】A.神话、儿歌B.神话、故事C.儿歌、童话D.儿歌、寓言1.8.儿歌中最具增强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功能的是【A】A.游戏歌B.绕口令C.谜语歌D.连锁调1.9.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B】A.安徒生B.阿·托尔斯泰C.列夫·托尔斯泰D.马雅可夫斯基1.10.“夜里老鼠吱吱叫,/我学猫儿‘妙唔妙——’/老鼠吓得不敢动,/我在床上偷偷笑。
”赵家瑶的这首《我学猫儿》着重体现了幼儿文学的哪一美学特征【A】A.稚拙美B.纯真美C.朴素美D.荒诞美2.1.幼儿文学首先是【D】A.儿歌B.童话C.故事D.文学2.2.下列作品中哪一篇(首)出自柯岩之手【C】A.《春天的雪花》B.《野葡萄》C.《小熊拔牙》D.《小猴吃瓜果》2.3.童话《圆圆和方方》的作者是著名作家【B】A.刘武B.叶永烈C.叶圣陶D.叶君健2.4.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A】A.郑渊洁B.樊发稼C.陈万鹏D.葛翠琳2.5.童话《古里和古拉》的作者是著名的日本儿童文学作家【A】A.中川李枝子B.马蒂生C.小林多喜儿D.马尔夏克3.1.认为儿童文学家的“基本品格应该首先是热爱儿童”的是著名文学家【C】A.列夫·托尔斯泰B.阿·托尔斯泰C.高尔基D.肖霍洛夫3.2.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主要是【C】A.有意想象B.不随意想象C.无意想象D.艺术想象3.3.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D】A.新鲜性B.独特性C.新奇性D.创造性3.4.长篇童话《大林与小林》的作者是【A】A.张天翼B.严文井C.金近D.包蕾3.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D】A.采用顺叙方法B.按时间安排事件C.避免平铺直叙D.条理清楚3.6.幼儿文学创作中的核心问题是【B】A.合理安排结构B.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C.设置起伏跌宕的情节D.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3.7.幼儿口语最主要的特征是【B】A.音乐性B.浅显C.形象性D.动作性3.8.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主要是【A】A.实词B.虚词C.名词D.动词3.9.童话《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是【B】A.张继楼B.金近C.刘饶民D.季华3.10.幼儿极富想象性的思维特征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哪种修辞手法使用的前提【C】A.摹状B.拟人C.夸张D.比喻4.1.儿歌在我国古代一般被称作【B】A.“童儿歌”B.“童谣”C.“儿童歌”D.“孺歌”4.2.在下列文献中,不能读到最早记载的儿歌的是【A】A.《孟子》B.《春秋左传》C.《国语》D.《战国策》4.3.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C】A.《天籁集》B.《天籁续集》C.《演小儿语》D.《歌谣》4.4.真正从儿童文学的意义上去看待、解释儿歌是在【C】A.16世纪末B.19世纪中叶C.20世纪初期D.20世纪50年代4.5.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的学者是【D】A.吕坤B.沈尹默C.刘半农D.郑旭旦4.6.“儿歌”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B】A.19世纪中叶B.“五四”之后C.20世纪中期D.“五四”之前4.7.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B】A.内容浅近,单纯活泼B.节奏明朗,音韵和谐C.构思精巧,简洁工整D.篇幅短小,易记易诵4.8.总而言之,儿歌的功能是【A】A.让孩子快乐B.陶冶孩子情性C.启迪孩子心智D.训练幼儿语言4.9.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C】A.游戏歌B.数数歌C.摇篮歌D.绕口令4.10.“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儿童文学研究者利利安· H· 史密斯在《儿童文学论》“图 画书”一章,列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子和弟弟坐在一起看维廉〃尼克松的《聪明的彼 尔》。哥哥对弟弟说:托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 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也常用下列公式来说明图画故事书 与有插图的书的差别: 文+画=带插图的书 文×画=图画书
星期五,他啃穿了五个桔子,可他还是饿呀。
星期六,他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 ,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萨拉米香肠,一根棒 棒糖,一角樱桃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形蛋糕,还有一 块甜西瓜。到了晚上,他就胃痛起来!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 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 一回他感觉好多了。
后来,他试着想找一条路直接穿过菜园回家去,可他在菜园里转悠的时间越长, 就越是感到晕头转向。 不久,他来到了一个小池塘边上, 蛮哥古里古先生常常在这里给他的铁壶灌水。 此时,一只小白猫正在水边注视着几条金鱼, 她一直静静地、静静地坐着, 只有尾巴尖不时地抽动一下, 好像尾巴本身才是个活生生的动物。 彼得决定最好还是立刻走开, 他可不想和这只猫儿打什么交道,
“好了,你们去撒欢吧, 别伤着自己。这会儿我还要出一趟门。” 于是,兔子妈妈就提着一个小篮子, 夹着一把伞,穿过树林到面包师傅那儿去了。 她买了一长条黑面包,还有五个夹葡萄干的小圆面包。
跳跳,蹬蹬和短尾巴,都是很乖的小兔子, 他们就沿着小路走到田野上,去采摘黑莓浆果了。
可是,彼得这个淘气包, 却立刻就朝着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跑去,他从关着的大门下面挤了过去!
欣赏以下几则图画故事,思考
1、图画书的作用 2、图画书的特点
•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 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 一天,他对妈妈说: “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 妈说,“我就去追你, 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 呀!”
•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 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图画故事与连环画、卡通故事
连环画通常排版固定,文图分离,图画写实成分较多,文字 是图画的补充说明,内容包括文学名著、成人影视,读者对 象为成人和学龄中、后期儿童;图画故事则排版灵活文图交 融,画法多样,内容为各种幼儿故事,阅读对象为学前儿童。 卡通故事,又称为“连环漫画”故事。与图画故事相比,它 画幅多,篇幅长,动动感更强,文字极少,常用夸张、变形 手法,内容深浅不一读者对象也广泛得多。卡通通故事现在 十分流行,并对图画故事有相当影响,不少图画故事借鉴了 卡通故事的夸张、变形的手法。
彼得飞快地窜下了手推车, 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他笔直不打弯地穿过了那些黑醋栗的灌木丛。
可是彼得已经不在乎了,他哧溜一下就从大门底下窜了出去, 终于平安无事地回到了菜园外面的树林里。 权且充当一个稻草人,用来吓唬那些过路的山雀。
彼得这时却在不停地奔跑, 一边跑,一边惊魂未定地往后瞧, 直到他跑回了无花果大树底下的家里。 一回到兔子洞,就一头栽倒在柔软的沙土地板上, 闭上了双眼。他的妈妈正忙着做饭, 看到彼得又没穿衣服跑回家来,她感到很奇怪。 这已经是两个星期来, 他丢掉的第二件夹克衫和第二双小鞋子了!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 言 ㈡ 阅读与 书写准备
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 彼得那天晚上还是病了。
4、二次大战期间,大量人才流向美国。美国图画书领先于 其他各国。 列欧·列奥尼《小蓝和小黄》,打破以往追求“形似”的绘 画方式,是抽象的绘画方式取得成功。 5、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形成图画书热。 6、20世纪80-90年代,台湾的图画书创作也开始崛起。 7、凯迪克奖、格林威奖和国际安徒生图书奖是全球儿童图 画书最重要的三大奖项。
☻图画故事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的儿童
文学样式,它是绘画和语言相结辅,或全部用图 画表现故事内容。
二、幼儿图画故事的发展概况
1、第一本真正为儿童编绘童话故事并出版发行的是捷克斯 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这是一 本儿童百科全书,为世界最早的儿童图画故事而载入史册。 2、18世纪,英国伦敦出版商约翰、纽伯瑞创建世界上最早 的儿童图书出版社“圣经与太阳社”,把儿童的快乐与图画 故事联系起来。 3、19世纪,英国出现了散味接触的图画故事作家,及一位 英美儿童熟知的女画家比特克斯.波特(1902年出版《兔子 彼得》——图画故事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上最畅销的儿童图 书之一。)
他先是尝了尝那儿的莴苣和四季豆,接着又啃起了小红萝卜。
不过,吃了太多的萝卜让他觉得有点不舒服,他又想找一些芹菜来换换胃口。
手脚并用地种着卷心菜,可他一看见彼得就跳了起来, 一边追赶他,一边还挥舞着一只钉耙大叫:“站住,小偷!”
彼得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惊吓,他一路飞奔着逃跑, 跑遍了整个菜园,因为他已经忘记了大门是开在哪边。
从前,有这么四只小兔子,他们的大名是: 跳跳, 蹬蹬, 短尾巴, 还有彼得。 他们和兔子妈妈一起,住在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脚下的一个小土包后面。
“好了,亲爱的孩子们,” 一天早上,兔子妈妈说道, “现在你们可以到田野上去玩了,不过要记得走 小路,千万别跑到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里去了, 你们的爸爸就是在那儿出的事——他被蛮哥古里古 先生捉住,放进一个大馅饼里面去了。”
第四节 图画书的阅读和欣赏
让绘本陪伴孩子
快乐成长
为什么要讲绘本? 幼儿文学是一种重视图画的文学。这 种意识正在被我们越来越多地强调着, 发展着。卡洛尔曾指出了儿童文学中的 经典道理——图画与对话是儿童文学最 重要的表现形式。
要将真理告诉孩子们,用图形来叙述 的效果,要比你单纯地讲道理好上一万 倍。 ——史代纳
他冒冒失失地跑进了工具房, 还跳进了一个铁罐里,要不是那里面装满了水,倒也是个不错的藏身处呢。
蛮哥古里古先生确定小兔子就藏在工具房的某个角落, 说不定就在哪个花盆底下。他开始把那些花盆一个个地翻过个来,仔细地朝底下张望。 ——“啊啾!”蛮哥古里古先生立刻发现了他。 掀翻了三盆花草。 不过,这窗口对蛮哥古里古先生来说还是太小, 而他也实在累得不想再追着兔子跑了。于是,他就又回去干自己的活了。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 啪!——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
他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星期一,他啃穿 了一个苹果。可他还是觉得饿。
星期二,他 啃穿了两个梨子 ,可他还是觉得 饿。
星期三,他啃穿了三个李子,可他还是饿。
星期四,他啃穿了四个草莓,可他还是饿 得受不了。
3——8岁是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的 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需要养 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 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能够独 立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第五章 幼儿图画文学
第一节 幼儿图画文学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图画书的特点 第三节 幼儿图画文学的分类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阅读和欣赏 第五节 幼儿图画故事的创儿图画故事的概念
♣图画故事书是儿童最易阅读的一种图书,我国称之 为“图画书”,在英国称为“picture book”,日本 称为“绘本”。 ♣它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 样式,它是以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包括 文学和美术的综合艺术。
“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 方。”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 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 你。”
现在他一点儿也不饿了——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 。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 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 他在那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 然后,他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
他已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三、幼儿故事的作用
• 幼儿图画故事是现代印刷技术和现代艺术的结合产物,它 的特殊表现形式和接受方式,对初入人世的幼儿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最早进入儿童阅读世界的文学样式。 • 直观体验、最初的审美教育、早期的个性意识的形成、阅 读习惯的培养 • 图画故事还是亲子共读的最佳文学样式,亲子共读是国际 阅读界一直提倡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 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 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 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 家。”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 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 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好饿的毛毛虫
他又返回了工具房,忽然,他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嘿—夸叽—夸叽—夸叽叽”的声音。 彼得吓得一头钻进了灌木丛, 可不一会儿,因为什么可怕的东西也没出现, 所以他又大着胆子从藏身处爬了出来, 爬上了一辆独轮手推车,从那上面向下窥望。 他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挖洋葱的蛮哥古里古先生, 他背对着彼得,而离开他身边不远的地方,就是那扇菜园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