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工程介绍
集中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41b76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e.png)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势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系统 是一种将热源 产生的热量通 过热力管网输 送到用户端的
供热方式。
集中供热系统 包括热源、热 力管网和用户
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提供稳定 的热源保证用户随时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P等智能 设备远程控制供热系统方便
快捷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故障及时 通知用户进行维修保证供热
系统的正常运行
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设备维护和维修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成本
商业用热系统
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 工业园区:如工厂、仓库等 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等 住宅小区:如公寓、别墅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 化控制技术提供了支持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实时监控、自动调节、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城市供暖系统
应用范围:城市居民区、商业区、 工业区等
供暖效果:提高室内温度改善居住 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供暖方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 地源热泵等
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 污染
工业用热系统
化工行业:用于加热反应器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理解
![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0f9e37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8.png)
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理解集中供热工程项目,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其实也不难理解。
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家一起用的“暖气管道”。
你想,冬天一来,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围巾,手脚冰凉,那时候供暖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如果家里没有暖气,那简直能冻成冰块。
就好比你有了个“万能遥控器”,一按开关,整个家就暖和了,不再是北风呼啸,窗外雪花飞舞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哪怕穿个大棉袄在家也没啥问题。
不过,说到集中供热,大家可能就想,“这不是水暖、热气那一类的吗?”没错!集中供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暖气“管道网”,它的运作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确保整个区域的人都能享受到暖和的感觉。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锅炉,咕嘟咕嘟地烧水,把热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一个家庭,这一过程就像是给每个人都送上一杯热腾腾的开水,暖手又暖心。
你可能会觉得,“哎呀,这样的工程是不是太复杂了?”是的,确实不简单。
这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可不是随便的事儿。
你看,一个小区的供暖系统,想要做到每家每户都温暖如春,得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计算,考虑到每个家庭的大小、楼层、位置等因素。
然后,要铺设管道、安装设备、测试系统,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光是施工就能让你头大。
不过,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集中供热系统的高效,尤其是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家里温度不够。
简直是给老百姓的福音,大家都可以安心过冬。
再说了,集中供热其实不光是“暖气”的事儿,它还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
你想,大家都集中供热,不是每家每户都烧煤、烧木头,这样一来,空气质量能好很多。
冬天如果每家都烧着炉子,那空气中的污染物就更严重了,咳嗽的人都得排队了。
而集中供热就好像是一个大清洁工,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污染物都清理掉了,大家的呼吸环境自然就更好了。
不过,说实话,集中供热的确也不是没有问题。
你要是遇到管道出问题,维修起来就像是找针掉进了大海一样,费时费力。
一旦供热公司出点差错,可能家里暖气就不给力了,嘿,那可真得挨冻了。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b22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是指将多个建筑物、设施等连接起来,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向各个用户提供温暖的供热服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方案,涵盖供热系统的构建、热源选择、管网布局等关键问题。
二、供热系统构建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力站组成的。
热源是提供供热能源的设备,可以选择的热源包括锅炉、燃气轮机、地源热泵等。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热源的可靠性、供热能力以及燃料的成本等因素。
热网是将热源产生的热能输送到用户处的管道系统,应根据用户分布、供热负荷等参数进行管道的设计和布局。
热力站则负责将热网上输送的热能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供热形式,例如蒸汽、热水等。
三、热源选择热源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影响。
在传统的供热系统中,常用的热源是锅炉。
锅炉使用燃煤、燃气等能源进行热能转化,但会产生废气和灰尘等污染物。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逐渐增多,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源热能等成为热源的新选择。
这些可再生能源具有环境友好、能源可持续利用等特点,但需要考虑其供热能力和建设成本。
四、管网布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布局是保证热能传输顺畅的关键。
在进行管网布局时,应考虑用户分布和供热负荷等因素。
一般来说,管道的布局应尽量短、路径直线,以降低输送热能的损失。
同时,还应合理设置阀门、泵站等设备,以保证管网的稳定运行和维护。
五、节能措施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可以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加装隔热层、改进管道绝热、减少热损失等方式来降低热能的损耗。
其次,可采用变频技术、蓄热技术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热能利用率。
此外,也可以考虑与其他能源系统(如电力系统)进行联网,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六、安全与环保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中,安全与环保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热源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
对于锅炉等传统热源,应配备合格的烟气处理设备,以降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集中供暖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集中供暖管道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29e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c.png)
集中供暖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集中供暖管道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供暖系统的需要,通过设计、施工和安装集中供热设备、供热管道和相关设备的工程。
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包括商业综合楼、办公楼和住宅楼。
为了满足不同建筑物内部供暖系统的需要,需要设计和施工一套完善的集中供暖管道系统。
二、施工组织1.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和管理、现场安全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2.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施工人员组成,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焊工、管道安装工等。
3. 安全保障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和安全分析,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由专业的安全员负责。
4. 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管道安装质量,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准备工作1. 布置施工现场在施工前,需要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定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施工用材料的存放点。
2. 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工作,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信息,为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3.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施工用具,包括管道、管件、焊接材料等。
四、施工技术要点1. 管道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集中供暖管道的安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管道的安装质量。
2. 焊接工艺采用专业的焊接工艺,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提高焊接质量。
3.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供热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供暖效果。
4. 施工进度控制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
五、施工检验与验收1. 施工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安装、焊接工艺、设备安装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2. 安全验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验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08《供热工程》第八课 集中供热系统
![08《供热工程》第八课 集中供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f58c4450066f5335a8121ef.png)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四)闭式双级串联和混联连接的热水系统
作用原理: 热水供应系统的用水首先由串联在网路回水
管上的水加热器(Ⅰ级加热器)1加热。如经过 第Ⅰ级加热后,热水供应水温仍低于所要求的温 度,则通过水温调节器3将阀门打开,进一步利 用网路中的高温水通过第Ⅱ加热器皿,将水加热 到所需温度。经过第Ⅱ级加热器放热后的网路供 水,再进入供暖系统中去。为了稳定供暖系统的 水力工况,在供水管上安装流量调节器械,控制 用户系统的流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在热力站处设置混合水泵的连接方式可以适 当地集中管理。
混合设备连接方式的造价比采用水喷射器的 方式高,运行中需要经常维护并消耗电能。
装混合水泵的连接方式是我国目前尝试高温 水供暖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直接连接方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4.间接连接
供热工程
第八章 集中供热系统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成剑林
本章重点及难点
重点: • 闭式与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型式。 •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型式与热媒的选择。 • 热网系统的形式。 难点: • 不同形式的热水供热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 热网型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
•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 成的。
• 下部储水箱与换热器用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 循环环路。当热水供热系统用水量较小时,从换热 器出来的一部分热水,流进储水箱蓄热,而当系统 的用水量较大时,从换热器出来的热水量不足,储 水箱内的热水就会被城市上水自下而上挤出,补充 一部分热水量。为了使储水箱能自动地充水和放水, 应将储水箱上部的连接管尽可能选粗一些。
供热工程-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工程-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3357ca8172ded630a1cb633.png)
应用: 常用于一般的住宅或公用 建筑中。
2.1.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采用间接连接,需要在建筑物用户入口处或热力 站内设置表面式水-水换热器和循环水泵等设备,造 价高。但热源的补水率大大减少,同时热网的压力工 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2.1.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 由于通风系统中加热空气的设备能承受较高
1 概述
(3)其它热源供热系统 除了上述介绍的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外,
还可以利用工业余热、核能和地热等能源形式作为系统的 热源,以节约在供热系统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1)工业余热
工业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排放物料所含的 热或设备的散热。
2)核能供热系统
核能是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以这种能量为热源的城 市集中供热称为核能供热。
(供暖用户要求的压力一般为1~2mH2O)。
2.1.1供暖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直接连接 直接连接是用户系统直接连接于热水网路上。
2)装有水喷射泵的直连(图3b)
a. 喷射泵的工作原理: 热网的高温高压水在喷射泵 的喷嘴处造成负压,在引水室中抽引系统回水,使外网 的高温供水与系统的低温回水在喷射泵的混合室中混 合成中间温度的用户供水。
按热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种类: (1)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1所示。
集中供暖工程方案
![集中供暖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05c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5.png)
集中供暖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用热需求不断增长,在冬季保障供暖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集中供暖是一种有效的供暖方式,通过集中供热设备对城市区域内的建筑进行集中供热,在提高供热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供热成本。
因此,对于城市供暖系统的改造和建设,集中供暖工程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次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范围较大,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多个住宅小区、商业办公楼和政府单位等,总面积约为500万平方米。
为了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供暖系统,以确保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冬季供暖需求得到满足。
二、项目需求1.供暖范围广泛:本次工程项目的供暖范围包括多个住宅小区、商业办公楼和政府单位,总面积约为500万平方米。
2.供暖需求大:城市的冬季气温较低,需要大量的供热能力来满足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供暖需求。
3.供暖稳定可靠:供暖系统需要稳定可靠,能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障供暖正常运行。
4.供暖成本低:为了降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供暖费用,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供暖系统,降低供热成本。
5.环保节能:为了保护环境,供暖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基于以上需求,我们提出以下的集中供暖工程方案:三、供暖系统设计1.热源选择对于5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作为热源。
考虑到供热设备的供热能力和稳定性,我们建议采用燃煤锅炉作为热源,同时配套生物质锅炉和天然气锅炉,以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能源供给状况。
2.供热管网设计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我们将设计城市区域内的供热管网,安装合适的管道和阀门,确保热能的传输和分配。
同时,根据供热管网的长度和管径等参数,计算管道的传热性能和安全性能,以满足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
3.换热站设计为了实现热能的分配和供热面积的覆盖,我们将设计合适数量的换热站,安装换热设备和控制设备,实现对供热管网的分支控制和调节,以保障500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
集中供热背景及新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背景及新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e7c22c4a7302768e993934.png)
吸收式循环供热系统
吸收式热泵在北方集中供热领域的多 个方面有重要应用,是实现供热系统形式 产生革命性变化的关键设备,应得到更大 的发展。 共同迎接吸收机的春天。 关于吸收式循环供热系统的更多介绍, 可以参见2011全国制冷年会的视频,江亿 院士有关于这方面的报告。
吸收式循环供热系统
(1) 基于吸收式循环的超大温差供热技术*
(发明专利号:ZL 200810101064.5 / ZL 200820079021.7 / 200810117040.9 / 200910091337.7) 充分利用了一次网高温热水中蕴藏的高位热能的做功 能力,借助核心设备——设置在用户热力站处的吸收式换 热机组(专利号:ZL 200810101064.5)显著降低一次网回 水温度。如图所示,在保持二次网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由传统的130℃/~70℃变为130℃/~20℃, 供回水温差由~60℃提高至~110℃。
在热力站实现超大温差换热的基础上,设置在热电厂 首站内的核心设备——电厂余热回收专用热泵机组(发明 专利号:ZL 200810117049.X 200910091944.3),通过独 创的热泵内部循环设计,在保证体积紧凑的前提下将多台 机组逐级升温的功能高度集成,大幅提升电厂内余热回收 系统的经济性。在不考虑调峰热源加入的情况下,升温幅 度高达70~80℃。考虑调峰的情况下,能够实现~110℃的升 温能力,对传统热泵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回收大量低温 循环水余热后使得系统供热能耗降低40%。另外夏季利用汽 轮机抽汽驱动回收循环水热量加热一次网实现集中供冷, 提高系统整体能效和经济性,并可减少电厂夏季循环冷却 水的冷却压力。
集中供热背景
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临的突出矛盾
(3)热电联产热源和城市热网夏季利用率较低
集中供热工程方案
![集中供热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aae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3.png)
集中供热工程方案一、集中供热工程的定义集中供热工程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一定的热源设备,将热能中心化后进行供热的一种系统。
这种系统一般采用集中热源、管道输送、末端用户利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在需要时直接使用供热系统提供的热能,无需像传统方式一样自行准备燃料或者设备。
集中供热工程的优势在于:1.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对热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实现热网传输损失的最小化,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2. 降低环境污染: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通过高效的燃烧设备进行热能生产,减少了大量用户自行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3. 优化城市能源结构:通过集中供热工程,可以改变传统城市的能源结构,减少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因此,集中供热工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和需求的工程方案。
二、集中供热工程的原理集中供热工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中心化的热源设备,将热能集中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处,使用户可以在需要时直接使用供热系统提供的热能。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源设备:依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地热能、太阳能等多种热源设备,用于供给集中供热系统。
2. 热网输送:通过设置热网管道,将热源产生的热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户处,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供热网络。
3. 用户终端利用:在用户终端的供热设备中,通过换热器等设备将热网输送来的热能转化为供暖、生活热水等实际应用的热能。
通过以上原理,集中供热工程可以实现高效地利用各种能源,满足城市居民的供热需求,从而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三、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是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基础工作,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集中供热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 热负荷计算:首先需要对城市或者具体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得到准确的热负荷数据,为后续热源设备的选择和热网管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简介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d4633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c.png)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项目内容临江市是吉林省东南部的一座边境城市,这里风景优美,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展成为以矿产、林业、医药和旅游业为四大支住,以冶金、机械、塑料、造纸和纺织工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城市。
临江市区现有采暖及生产锅炉总容量260T/H,有除尘设备的仅占总数的39%,烟囱121座,锅炉房及煤渣场占地面积积累数惊人,每年用于生产及生活用煤浪费极为严重。
由于小锅炉效益低,大量的热能没有充分利用,同时产生大量煤渣和烟尘,污染了环境,尤其进入寒冷的冬季,处在四面环山的临江市中心区没有风,空气对流缓慢,121座烟囱排出的烟形成一条黑龙在上空盘旋,不易扩散形成一个庞大的“烟罩”,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999年末据临江市环保局测试,与国家二级标准相比:o2超标率达87%,悬浮颗粒超标98%以上。
由于分散锅炉房浪费能源,污染大气严重,人力、物力消耗多,占地面积大,管理水平低,每年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锅炉房,供热管网改造和维修频繁,使供热成本增高,在经济上给单位和个人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考虑到临江市夏秋两季山青水秀、气候怡人,但就是由于冬季污染,临江市人文风景得不到很好开发,严重制约了旅游事业的开拓发展。
临江市实现了集中供热,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同时也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并且改善了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后将砍掉市区烟囱113座,彻底改变临江市烟囱林立的状况,对市区绿化面积扩展,建设生态城市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都相当可观,因此,临江市集中供热十分必要。
本工程根据临江市的现状和长远规划分四个供热区,由四个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为城市供热热源。
四个锅炉房提供的采暖热量537GT,供回水95。
/70。
,综合热指标69w/m2,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
1、热源四个锅炉房分别设在四个供热区域,具体分配如下:船营供热锅炉房:设5台14MW热水锅炉大榆树供热锅炉房:设2台7MW热水锅炉新市供热锅炉房:设1台14MW,1台7MW,2台热水锅炉三公里供热锅炉房:设3台14MW热水锅炉2、供热管网(一)船营锅炉房,供热主干线29公里,供临江市中心临江大街以南的楼房取暖,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力网工程主要工艺及流程简述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力网工程主要工艺及流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0d5a2a69dc5022abea0094.png)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力网工程主要工艺及流程简述
一主要工艺流程
1、供热系统
1.1一级管网系统
热电厂(电厂换热首站)生产出 130℃的高温热水,高温热水经一级管网供水管输送,进入本工程的热力站经过换热器换热,水温降到70℃,然后经一级管网回水管输送,70℃热水回到热电厂(电厂换热首站)加热至130℃供出。
1.2、二级管网系统
热力站热交换器通过与一级管网的高温水换热后,生产出 90℃的低温热水,通过二级管网的输送,进入热用户水温降到65℃,然后经二级管网回水管输送,进入热力站经循环水泵升压后进入热交换器。
一级供热管网和二级供热管网通过热力站以间接的形式连接。
一、二级供热管网均为闭式循环系统。
2、应急补水系统
本工程供热范围大,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影响力广。
为
保证供热的安全性和事故状态下的补水应急能力,选取补水能力较大的热力站作为应急补水点。
同时考虑如果事故发生在不同的干管处,可关断该干管阀门,利用就近的应急补水点进行补水。
二 供热工艺流程图 电厂首站热力站热用户
一级网供水管
130℃一级网回水管
70℃二级网供水管65℃
90℃
二级网回水管。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课件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3466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9.png)
闭式水箱上安全水封作用
1、防止水箱压力过高; 2、防止空气进入箱内; 3、兼作溢流管用。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热水换热器
例如: 用在热电厂及锅炉房中加热热网水和锅炉给水;
在热力站和用户热力点处,加热供暖和热水供 应用户系统的循环水和上水。
(管套管)的型式。套管之间用焊接连 接。套管式换热器的组合换热面积小。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U形管壳管式汽-水换热器图 优点是结构简单。 缺点是管内无法用机械方法清洗;单位容
量及单位重量的传热量低。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1、壳管式汽-水换热器
浮头式壳管汽-水换热器图 清洗便利,且可将其管束从壳体中拔出。 1、壳管式汽-水换热器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热 水 换 热 器的分类
按参与热交换的介质分类,分为汽-水(式) 换热器和水-水(式)换热器;
按换热器热交换(传热)的方式分类,分为 表面式换热器供和热工混程集合中供热式系统换的热热力站及器。
其主要设备课件
表面式换热器是冷热两种流体被金属壁隔开, 而通过金属壁而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混合式换热器是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 行混合而实现热交换的换热器。如淋水 式、喷管式换热器等。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一)壳管式换热器
1、壳管式汽-水换热器 2、壳管式水-水换热器。
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 其主要设备课件
(一)壳管式换热器
1、壳管式汽-水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汽-水换热器图 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方便
供热工程(精)
![供热工程(精)](https://img.taocdn.com/s3/m/8c4a0d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a.png)
供热工程(精)概述供热工程是指利用各种能源对城市、工矿企业、农村等用能单位进行供热的一种工程技术。
通过供热工程,可将热水或蒸汽等热能传递至用户,满足生产、生活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求。
供热工程包括供热系统、建筑采暖系统、热力设备和管道等方面。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由热源、换热器、热媒泵、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组成。
典型的供热系统有集中供热系统和分户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利用集中的热源,通过输配热网将热能供应给用户。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自来水-蒸汽供热系统、热水供热系统和地热供热系统等。
自来水-蒸汽供热系统采用蒸汽为热媒,通过输配管道将蒸汽供应给用户建筑的热交换器。
热水供热系统采用热水为热媒,通过输配管道将热水供应给用户建筑的热交换器。
地热供热系统则是指将地下的热能通过地热泵提取并加以利用,为用户提供供热。
分户供热系统分户供热系统是指利用用户建筑内的热源,为用户提供供热。
常见的分户供热系统有壁挂炉、中央空调-地暖供热系统和电锅炉供热系统等。
壁挂炉是指将燃气或液体燃料作为热源,通过壁挂式锅炉将燃料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再通过输配管道将热水或蒸汽供应给用户建筑的热交换器。
中央空调-地暖供热系统是指通过中央空调系统将冬季室外环境中的热能吸收,通过输配管道将热水供应给地暖系统,为用户提供供热。
电锅炉供热系统则是指利用电能作为热源,在电锅炉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输配管道将热水或蒸汽供应给用户建筑的热交换器。
建筑采暖系统建筑采暖系统是指为用户提供冬季采暖的一种设备系统,包括供热设备、输配管道、热交换器、温控器和辅助设备等。
供热设备供热设备包括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壁挂炉和电锅炉等。
这些设备通过从外部提取热源,通过内部的换热器将热源转化为热水或蒸汽,并将其输配到建筑采暖系统中。
输配管道输配管道是将热源从供热设备输送到建筑采暖系统的管道。
根据热媒不同,输配管道可分为蒸汽管道和热水管道。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由于孔板、管壳、板式等形式,用于传递热量。
内蒙集中供热工程施工
![内蒙集中供热工程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e28132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5.png)
内蒙集中供热工程施工一、供热工程的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冬季气温极低,严寒冰冻的天气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传统的取暖方式主要依靠家庭燃煤取暖或使用电采暖,不仅浪费了能源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为了改善居民取暖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实施集中供热工程,通过建设供热站和散热片,将热能输送到各个居民区,实现供热的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
二、供热工程的特点1. 全面覆盖:内蒙古自治区的供热工程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城市居民区,也包括农村地区和工矿企业。
通过建设供热站和散热片,将热能输送到各个需要供热的地方,保障了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供热服务。
2. 热源可靠:供热工程采用了多种热源,包括燃煤、天然气、生物质等,确保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采用了先进的供热技术和设备,保障了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3. 节能环保:供热工程采用了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供热成本。
同时,供热工程也注重了环保标准的执行,保障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三、供热工程的施工过程1. 方案设计:内蒙古自治区的供热工程从规划设计开始,确定供热站的选址和散热片的布局,制定供热管网的敷设方案,确定热源的选择和供热设备的配置,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施工准备: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地质勘探,确定供热管网的敷设路径和深度,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演练,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实施:供热工程的施工包括供热站和散热片的建设,供热管网的敷设,热源和供热设备的安装,供热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等环节。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工作,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 竣工验收:供热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和安全环保验收。
验收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供热系统的正式运行,实现供热工程的目标和效果。
四、供热工程的效果和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的供热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影响:一是解决了居民取暖问题,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二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创造了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了环境质量,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合水县城南区集中供热工程说明
![合水县城南区集中供热工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24e58e7b8f67c1cfad6b8b1.png)
合水县城南区集中供热工程说明:
合水县城南区集中供热项目位于合水县西华南街东侧,占地20854.38平方米,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供热总负荷49.6MW。
整个工程包括:热源厂内安装29兆瓦40t热水锅炉2台,敷设一级保温供热主管网2×2.288km,最大管径D529×8,最小管径D273×6,支管网2×1.169km,最大管径D273×6,最小管径D159×4.5,建设换热站8座(改建7座,新建1座)。
合水县城南区集中供热项目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图纸设计,由甘肃红日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电气及自控仪表工程的安装调试工程;由甘肃陇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完成监理工作。
建设单位合水县西华供热公司
施工单位甘肃红日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甘肃陇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工程方案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8764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b.png)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工程方案一、前言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供暖是一项重要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为了满足人民对暖冬温馨的生活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区集中供热系统的工程方案,从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几个方面展开,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概述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将小区内的所有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一套公用的供热设施来进行供热,包括锅炉、管道、分热站等设备。
这种方式相对于分户供热,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并提高供热效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供热效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小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1. 热负荷计算首先,需要对小区内的建筑面积、使用性质、保温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小区的热负荷,以确定供热系统的容量和规模。
2. 设备选择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选用适当的锅炉、热水泵、管道和分热站等供热设备,确保其能够稳定、高效地供给整个小区的热水和暖气。
3. 管道布局合理规划供热管道的布局,尽可能减少管道的长度和热损失,保障供热效率并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供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水质控制等,以保证整个供热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四、小区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1. 设备采购按照设计要求,选购适当规格和品质的供热设备,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施工过程对供热管道、分热站、锅炉房等设施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3. 设备调试在建设完成后,对供热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小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和维护1. 供热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供热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各种运行故障和问题。
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供热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方案
![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a24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1.png)
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热系统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热系统中。
本文将围绕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方案展开探讨,包括工程方案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内容。
二、工程方案设计1.供热范围规划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供热范围。
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人口密度、建筑结构等因素,合理划分供热范围,确保供热系统高效运行。
2.管网设计天然气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涉及到系统的输送能力、稳定性等关键问题。
在管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管道材质、管径、布局等因素,使得天然气能够稳定、高效地输送到每个用户。
3.锅炉房设计锅炉房作为供热系统的核心设施,其设计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锅炉房设计中,需要考虑锅炉选型、排放标准、设备布局等问题,确保供热系统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4.热力站设计热力站是天然气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关键设施,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热效果。
在热力站设计中,需要考虑热力站规模、设备配置、运行管理等问题,确保热力站能够满足用户热水需求,并确保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5.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在天然气集中供热系统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设计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气体泄漏监测、排放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内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供热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6.节能环保设计节能环保是现代供热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工程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采用高效设备,优化系统布局,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三、设备选型1.锅炉选型天然气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是能源转化设备,直接影响到供热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锅炉选型中,需要考虑锅炉类型、燃料适应性、热效率等因素,选择符合系统需求的高效锅炉设备。
2.热力站设备选型热力站作为供热系统中的关键设施,需要选择适用的设备,如换热器、泵、阀门等。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宣传方案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宣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f10f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宣传方案一、宣传背景城市的集中供热工程是指通过中心供热站,将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如天然气、生物质能等,转化为供暖、生活热水等民生热能,并通过输热管网向城市各地区、各行业供热的一种供热方式,具有供热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集中供热工程的推广和宣传对提高城市供热供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宣传目标1、提高城市居民对集中供热工程的了解和认可度,引导市民积极参与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和利用。
2、推动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城市供热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三、宣传对象1、广大城市居民2、政府相关部门3、供热企业和机构4、相关行业单位5、媒体和公众四、宣传内容1、城市集中供热的意义和作用1.1、集中供热对城市环境的改善1.2、集中供热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3、集中供热对城市能源的节约和利用2、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技术及发展2.1、集中供热的工程原理和技术2.2、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2.3、集中供热的优势和劣势3、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及运营3.1、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规划和流程3.2、集中供热工程的运营管理3.3、集中供热工程的运营成本和效益4、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政策及规划4.1、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保障4.2、集中供热的城市规划和布局4.3、集中供热的政府扶持和补贴政策五、宣传方式1、举办集中供热工程宣传周1.1、通过举办集中供热工程宣传周,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如集中供热科技展览、供热体验活动、供热知识讲座等,吸引政府、企业、公众及媒体关注,增加宣传效果。
1.2、宣传周期间进行集中供热知识科普宣传,并加强对集中供热工程的政策、技术、案例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市民对集中供热工程的理解和参与。
2、发放集中供热宣传资料2.1、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供热企业及物业管理单位,向居民发放集中供热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宣传单、宣传海报等,以便市民了解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工程介绍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地点: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
主管单位:内蒙古太仆寺旗城建局
建设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东驿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1.2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
1.2.1 工程概况
按照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20##~2020 年总体规划》,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划分为二个区域,分别为北区、新区。
北区是在北城中心区向东西方向扩展逐步形成的,已形成商贸、办公、居住为主的城区。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现状城平方米,居住用地为143 公顷,人均用地715.8 市建设用地.260 公顷,人均居住用地54 平方米,现状人口3.38万人。
远期为420 公顷,近期人口规模为4.5万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6 万人。
1.2.2 工程规模
1、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
镇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内蒙古太仆
寺旗宝昌镇城区规划划分为二个区域,分别为北区、新城区。
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县城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研报告拟将本次供热北区分为11 个热力区。
2、其中保留六个集中供热小区的换热站(在原小区锅炉房)和供热管网(分别称为供热一、二、三、四、五区、昌盛园小区及管网),在供热范围内增设五座换热站,本项目只考虑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换热站的供热主管网及街区的供
热管网。
供热范围内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
为4×29MW 热水锅炉;项目实施后,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140 万平方米;
3、本项目将敷设宝昌镇北区一次供热管网:6.5 km;二次供热管网改造:1.8 km。
1.4 项目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
(1)《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2)《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市基础资料汇编》;
(3)《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总体规划》(20##-2020);(4)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现状图;
(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7)《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备案号:1225272010004);
]2010)《太仆寺旗人民政府旗长办公会议纪要》[8(.12 号《研究集中供热北区建设工作会议纪要》;
(9)主要依据的规范:
采用的规范、标准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 号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5)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
《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114-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9-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 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5 项目研究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
(1)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
本工程将设置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六座,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
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楼,变配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
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
(2)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
考虑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供热现状,本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
1.6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
(1)根据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
(2)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
(3)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1)合理性:
对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周密、重点是考虑现有负荷在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有无增减的可能性。
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业单位的负荷比例。
以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
(2)全局性:
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宝昌镇热网的联网运行,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
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热网负荷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各供热分片区域内的热负荷需求,同时要兼顾其他区域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
(3)前瞻性:
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20—25 年,因此
本可研报告要以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太仆寺旗宝昌镇总体规划和太仆寺旗宝昌镇
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更要结合太仆寺旗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
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以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
(4)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也要灵活可行
(5)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锅炉房结合总图布局的
规划,考虑建设的可能性,集中供热连片,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
(6)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
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大于1.4 米。
(7)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锅炉房及小区换热站采
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
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
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
.1.7、工程投资:
工程投资:9162.51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