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观察与解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生体腔。这些特征说明脊索动物起源于非脊索动物。
2. 分类:已知7万余种,主要分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海鞘。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常出芽生殖成一群体,有的有世代交替现象。 (2)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
以上两门是脊索动物的低等类群。 (3)脊椎动物亚门:
三、仪器材料:
材料:克拉氏螯虾、文昌鱼浸制标本 用具:显微镜及显微用品、体视镜、放大镜、
6. 腹神经索:
II、脊索动物的观察与解剖
(一)文昌鱼的外形观察: 1. 分头尾:有触须的一端为前端 2. 口:周围有触须; 3. 腹褶:其腹面左侧,离身体末端不远处有肛门; 4. 腹鳍:两腹褶汇合处; 5. 腹孔:两腹褶汇合处前方中间一小孔,肛门前; 6. 尾鳍: 7. 背鳍:
水流过程:口 鳃裂 围鳃腔 腹孔 体外
4. 消化系统:
A. 口:位于两大颚之间; B. 食道:拨开背部生殖腺可见,为一短管; C. 胃:大的薄囊,内有钙质的“胃磨”及刚毛; D. 肠:主要在背部 ,开口于尾部的肛门; F. 肝胰脏:胃及中肠两侧,大形暗红色。 螯虾头部有两块白色钙质物,为增加重量,利于 水中下沉。
5. 排泄系统: 触角腺(绿腺)
本门动物可分为3个亚门7个纲。其中甲壳纲、蛛 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的种类多,分布广,某些种类 可供药用。其余的三叶虫纲、肢口纲和原气管纲多为 海产。
(1)有鳃亚门: 多数水生,少数陆生,用鳃呼吸,有触角1对或2对。
A. 甲壳纲 (Crustacea)
是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的一类动物,由于它们体 表都被有一层比较坚硬的外壳,故称甲壳动物。 身体 由头胸部、腹部两部分组成。
(二)文昌鱼横切片观察: 1. 鳍条:背鳍内的卵圆形结构,支持背鳍; 2. 肌带: 3. 肌隔:肌节之间的结缔组织膜; 4. 背神经管:鳍条下方,其内wenku.baidu.com空腔为神经腔; 5. 脊索:神经管下方,为支持身体的结构; 6. 咽: 7. 鳃裂: 8. 内柱: 9. 生殖腺:雌雄异体;
10. 肝盲囊:位于咽右侧。
五、作业: 横切片图绘文昌鱼
六、思考体: 1. 克拉氏螯虾的附肢分别有哪些生理功能? 2. 克拉氏螯虾与人类的关系。 3. 文昌鱼在生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4.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
足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异律分节: 身体分部明显,通常可以把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如昆虫);少数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如蜈蚣); 或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如虾)。
附肢为适应各种不同功能的需要,产生了各种变化,形 成多种不同的形状。节肢动物的感觉、运动、捕食、咀嚼、 呼吸甚至生殖都与附肢有密切的关系。
具分节的附肢,是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节肢动物 也因此而得名。
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 壁,有保护身体,抵抗化学的或机 械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 受刺激的功能,并能与附着的肌肉 一起产生强有力的活动,因此称坚 硬的体壁为外骨骼。
A. 卵巢:一对,位于围心腔腹面,纵贯全身,成熟 时暗绿色。
B. 输卵管:一对,细小,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的雌 性生殖孔。
C. 纳精器:第四、五步足基部中间的腹甲上,有一 椭圆形小孔。
(2) 雄性: A. 精巢:一对,白色,位置与卵巢相当; B. 输精管:一对,于第五步足基部膨大成贮精囊, 开口于雄性生殖孔。
(二)解剖: 1. 小心剪去头胸甲左侧下半部; 2. 剥去全部头胸甲; 3. 由后向前沿背中线剪开甲壳,除去腹部左侧甲壳。 (先看心脏)
(三)内部结构的观察: 1. 肌肉:为横纹肌 2. 循环系统:
(1) 心脏:打开头胸甲后,有时可见头胸部背方有 一透明稍扁的肌肉质囊在跳动。
(2) 动脉:
3.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有第二性征。 (1) 雌性:
B. 蛛形纲:
3 . 有气管亚门: A. 多足纲:
B. 昆虫纲: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 100万种以上,占节肢动物门总数的94%以上,也占 整个动物界总数的80%以上。
昆虫的蜕皮现象
(二)、脊索动物:动物界最高等的动物门
1. 特征: (1)有脊索:支持性结构,位于消化道背面,神
(15)第二腹足:游泳。特化为“生殖肢”。 (16)第三腹足:游泳。 (17)第四腹足:游泳。 (18)第五腹足:游泳。 (19)尾节:与尾肢共同构成尾扇。
辨雌雄: (1)雌性:
雌性生殖孔:第三步足基部,有两个小孔 纳精囊孔:第四、五步足基部中间的腹甲上,有一
椭圆形小孔。 (2)雄性:
交接器:第一腹足特化而成,中间有槽 雄性生殖孔:第五步足基部
实验五、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 观察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节肢动物进化及广泛适应的主要特征。 2. 认识常见的节肢动物。 3. 了解脊索动物门头索亚门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一)节肢动物
1. 特征: (1)异律分节: (2)有成对的具关节的附肢: (3)具外骨骼: (4)体腔和血液循环:开放式循环 (5)消化系统:较完善 (6)呼吸与排泄: (7)肌肉:横纹肌
培养皿、镊子、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 搪瓷盘、滴管、纱布、标本盒
四、实验步骤: I .节肢动物的观察与解剖: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部分,外被几丁质外
骨骼。 1. 头胸部:外被头胸甲。
额剑: (克氏螯虾不明显) 复眼:一对,着生于眼柄上。 附肢:13对。
头部附肢5对。
(1)第一触角:小触角。在内,司嗅觉、平衡觉、体
外骨骼的最外一层是很薄的蜡 质,水不能渗透,可防止外界水分 的渗入或内部水分的蒸发;其下是 较厚的几丁质层。再其下是分泌外 骨骼的表皮细胞。
节肢动物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 ,特别是对陆上生活环境的高度适 应能力,具有外骨骼是主要原因之
刚毛
棘
蜡质膜 几丁质层
表皮
蜡质膜
几丁质层 表皮 基膜
外骨骼在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作用。 节肢动物的附肢有若干分节,节与节之间有外骨骼以很薄的 膜相连,构成了活动关节。肌肉附着点跨过关节附着在相邻两节 的外骨骼上。当肌肉收缩的时候,外骨骼便起了杠杆的作用,因而产生相 应的运动。 因此外骨骼与脊椎动物的内骨骼虽然在构造上和胚胎起源上是完全不 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有相似之处。 有一些节肢动物的外层几丁质中,沉积着大量的蛋白质或磷酸钙,使 它的硬度增加,相邻各节之间的分节现象也不存在了,这样的外骨骼只起 保护作用了,如蟹的背甲。 外骨骼一旦分泌完成后,便不能继续扩大,限制了体内组织器官的生 长。节肢动物为了摆脱外骨骼的限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蜕皮现象。蜕 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使角质层破裂,个体钻了出 来,并重新形成外骨骼。在新外骨骼未完全硬化之前,个体得以生长,增 大体积。所以正在迅速成长的节肢动物,其蜕皮次数较多。不再继续长大 时,蜕皮现象也就停止了。昆虫在变为成虫后,通常不再蜕皮了。节肢动 物正在蜕皮时,是它生活中最脆弱的时期,易受伤害,因此在杀灭虫害时, 也可利用这一良好的时机。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链状结构。 (9)生殖和发育:一般为雌雄异体,且往往雌雄
异形。通常是体内受精。有些节肢动物能进 行孤雌生殖,即没有受精的卵就能发育为成 虫。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2. 分类: 11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其个体数目
很多,往往不可胜数。它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广泛,从 海底到高山,从陆地到空中,从淡水、海水至土中、 沙漠,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也很密切和复杂,有害和有益的种类不胜枚举。
甲壳纲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已发现2万6千多种
B. 三叶虫纲: 本纲动物只有1对触角,体背面
中央耸起,两侧斜落,形成三叶状。 无现存种类,只见于化石。
(2)有螯亚门 (Chelicerata) 大部分陆生,少数水生。陆生种类用书肺或气管
呼吸;水生种类用书鳃呼吸。无触角,第1对附肢是 螯肢,第2对是脚须。 A. 肢口纲:
(9)第一步足:螯足,末端钳状; 捕食、爬行。
(10)第二步足:末端钳状;捕食、爬行。 (11)第三步足:末端钳状;捕食、爬行。
雌雄基部不同, 有雌性生殖孔。 (12)第四步足:末端爪状;爬行。 (13)第五步足:末端爪状;爬行。基部有雄性生殖孔。
2. 腹部: 附肢6对。
(14)第一腹足:游泳。特化为“生殖肢”, 雄性成交接器。
前方触觉;
(2)第二触角:大触角。在外,司身体两侧及后部触
觉。基部有绿腺;
(3)大颚:坚硬,切碎、咀嚼食物;
(4)第一小颚:抱握食物,很小;
形成口器
(5)第二小颚:煽动水流,以利呼吸,小;
胸部附肢8对。 (6)第一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7)第二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8)第三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节肢动物的循环方式为开放式循环。其循环系统 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是密切相关的,若呼吸器官只 局限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虾的鳃),那它的循环系统 就比较复杂;若呼吸系统分散在身体各部分(如昆虫 的气管),那它的循环系统就比较简单。
小节肢动物靠全身体表进行呼吸,它的循环系统 也可能完全退化了。如剑水蚤。恙螨和蚜虫等是没有 循环系统的。
这样把身体明显地分成若干部分,使身体各部分有 了进一步分工。如头部司感觉、摄食,胸部司运动,腹 部司营养、生殖。这样身体构造更为复杂化,大大地加 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足不同:
疣足是体壁的突起,呈叶状构造,没有分节,疣足与身 体相连的地方也没有关节。
而节肢动物的附肢一般与身体相连的地方有关节,附肢 本身也具若干关节。因此节肢动物的附肢能适应多种功能。
经管腹面。有弹性,不分节。 (2)有背神经管: (3)有咽鳃裂:位于消化道前部两侧,直接或
间接与外界相通。
脊索动物除具有以上三大特征外,还有其他特征,如:
A. 如果存在心脏,则都在消化管的腹面(无脊椎相反);
B. 闭管式循环(除尾索),血液中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存于红细 胞中,运送O2;
C. 若有尾,则尾都在肛门的后方,称为“肛后尾”; D. 骨骼都是由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而不是外胚层形成的外骨骼。 此外,脊索动物都是两侧对称身体分节的后口动物,有三个胚层,
2. 分类:已知7万余种,主要分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海鞘。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常出芽生殖成一群体,有的有世代交替现象。 (2)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
以上两门是脊索动物的低等类群。 (3)脊椎动物亚门:
三、仪器材料:
材料:克拉氏螯虾、文昌鱼浸制标本 用具:显微镜及显微用品、体视镜、放大镜、
6. 腹神经索:
II、脊索动物的观察与解剖
(一)文昌鱼的外形观察: 1. 分头尾:有触须的一端为前端 2. 口:周围有触须; 3. 腹褶:其腹面左侧,离身体末端不远处有肛门; 4. 腹鳍:两腹褶汇合处; 5. 腹孔:两腹褶汇合处前方中间一小孔,肛门前; 6. 尾鳍: 7. 背鳍:
水流过程:口 鳃裂 围鳃腔 腹孔 体外
4. 消化系统:
A. 口:位于两大颚之间; B. 食道:拨开背部生殖腺可见,为一短管; C. 胃:大的薄囊,内有钙质的“胃磨”及刚毛; D. 肠:主要在背部 ,开口于尾部的肛门; F. 肝胰脏:胃及中肠两侧,大形暗红色。 螯虾头部有两块白色钙质物,为增加重量,利于 水中下沉。
5. 排泄系统: 触角腺(绿腺)
本门动物可分为3个亚门7个纲。其中甲壳纲、蛛 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的种类多,分布广,某些种类 可供药用。其余的三叶虫纲、肢口纲和原气管纲多为 海产。
(1)有鳃亚门: 多数水生,少数陆生,用鳃呼吸,有触角1对或2对。
A. 甲壳纲 (Crustacea)
是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的一类动物,由于它们体 表都被有一层比较坚硬的外壳,故称甲壳动物。 身体 由头胸部、腹部两部分组成。
(二)文昌鱼横切片观察: 1. 鳍条:背鳍内的卵圆形结构,支持背鳍; 2. 肌带: 3. 肌隔:肌节之间的结缔组织膜; 4. 背神经管:鳍条下方,其内wenku.baidu.com空腔为神经腔; 5. 脊索:神经管下方,为支持身体的结构; 6. 咽: 7. 鳃裂: 8. 内柱: 9. 生殖腺:雌雄异体;
10. 肝盲囊:位于咽右侧。
五、作业: 横切片图绘文昌鱼
六、思考体: 1. 克拉氏螯虾的附肢分别有哪些生理功能? 2. 克拉氏螯虾与人类的关系。 3. 文昌鱼在生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4.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
足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异律分节: 身体分部明显,通常可以把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如昆虫);少数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如蜈蚣); 或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如虾)。
附肢为适应各种不同功能的需要,产生了各种变化,形 成多种不同的形状。节肢动物的感觉、运动、捕食、咀嚼、 呼吸甚至生殖都与附肢有密切的关系。
具分节的附肢,是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节肢动物 也因此而得名。
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 壁,有保护身体,抵抗化学的或机 械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 受刺激的功能,并能与附着的肌肉 一起产生强有力的活动,因此称坚 硬的体壁为外骨骼。
A. 卵巢:一对,位于围心腔腹面,纵贯全身,成熟 时暗绿色。
B. 输卵管:一对,细小,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的雌 性生殖孔。
C. 纳精器:第四、五步足基部中间的腹甲上,有一 椭圆形小孔。
(2) 雄性: A. 精巢:一对,白色,位置与卵巢相当; B. 输精管:一对,于第五步足基部膨大成贮精囊, 开口于雄性生殖孔。
(二)解剖: 1. 小心剪去头胸甲左侧下半部; 2. 剥去全部头胸甲; 3. 由后向前沿背中线剪开甲壳,除去腹部左侧甲壳。 (先看心脏)
(三)内部结构的观察: 1. 肌肉:为横纹肌 2. 循环系统:
(1) 心脏:打开头胸甲后,有时可见头胸部背方有 一透明稍扁的肌肉质囊在跳动。
(2) 动脉:
3.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有第二性征。 (1) 雌性:
B. 蛛形纲:
3 . 有气管亚门: A. 多足纲:
B. 昆虫纲: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 100万种以上,占节肢动物门总数的94%以上,也占 整个动物界总数的80%以上。
昆虫的蜕皮现象
(二)、脊索动物:动物界最高等的动物门
1. 特征: (1)有脊索:支持性结构,位于消化道背面,神
(15)第二腹足:游泳。特化为“生殖肢”。 (16)第三腹足:游泳。 (17)第四腹足:游泳。 (18)第五腹足:游泳。 (19)尾节:与尾肢共同构成尾扇。
辨雌雄: (1)雌性:
雌性生殖孔:第三步足基部,有两个小孔 纳精囊孔:第四、五步足基部中间的腹甲上,有一
椭圆形小孔。 (2)雄性:
交接器:第一腹足特化而成,中间有槽 雄性生殖孔:第五步足基部
实验五、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 观察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节肢动物进化及广泛适应的主要特征。 2. 认识常见的节肢动物。 3. 了解脊索动物门头索亚门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一)节肢动物
1. 特征: (1)异律分节: (2)有成对的具关节的附肢: (3)具外骨骼: (4)体腔和血液循环:开放式循环 (5)消化系统:较完善 (6)呼吸与排泄: (7)肌肉:横纹肌
培养皿、镊子、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 搪瓷盘、滴管、纱布、标本盒
四、实验步骤: I .节肢动物的观察与解剖: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部分,外被几丁质外
骨骼。 1. 头胸部:外被头胸甲。
额剑: (克氏螯虾不明显) 复眼:一对,着生于眼柄上。 附肢:13对。
头部附肢5对。
(1)第一触角:小触角。在内,司嗅觉、平衡觉、体
外骨骼的最外一层是很薄的蜡 质,水不能渗透,可防止外界水分 的渗入或内部水分的蒸发;其下是 较厚的几丁质层。再其下是分泌外 骨骼的表皮细胞。
节肢动物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 ,特别是对陆上生活环境的高度适 应能力,具有外骨骼是主要原因之
刚毛
棘
蜡质膜 几丁质层
表皮
蜡质膜
几丁质层 表皮 基膜
外骨骼在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作用。 节肢动物的附肢有若干分节,节与节之间有外骨骼以很薄的 膜相连,构成了活动关节。肌肉附着点跨过关节附着在相邻两节 的外骨骼上。当肌肉收缩的时候,外骨骼便起了杠杆的作用,因而产生相 应的运动。 因此外骨骼与脊椎动物的内骨骼虽然在构造上和胚胎起源上是完全不 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有相似之处。 有一些节肢动物的外层几丁质中,沉积着大量的蛋白质或磷酸钙,使 它的硬度增加,相邻各节之间的分节现象也不存在了,这样的外骨骼只起 保护作用了,如蟹的背甲。 外骨骼一旦分泌完成后,便不能继续扩大,限制了体内组织器官的生 长。节肢动物为了摆脱外骨骼的限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蜕皮现象。蜕 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使角质层破裂,个体钻了出 来,并重新形成外骨骼。在新外骨骼未完全硬化之前,个体得以生长,增 大体积。所以正在迅速成长的节肢动物,其蜕皮次数较多。不再继续长大 时,蜕皮现象也就停止了。昆虫在变为成虫后,通常不再蜕皮了。节肢动 物正在蜕皮时,是它生活中最脆弱的时期,易受伤害,因此在杀灭虫害时, 也可利用这一良好的时机。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链状结构。 (9)生殖和发育:一般为雌雄异体,且往往雌雄
异形。通常是体内受精。有些节肢动物能进 行孤雌生殖,即没有受精的卵就能发育为成 虫。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2. 分类: 11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其个体数目
很多,往往不可胜数。它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广泛,从 海底到高山,从陆地到空中,从淡水、海水至土中、 沙漠,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也很密切和复杂,有害和有益的种类不胜枚举。
甲壳纲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已发现2万6千多种
B. 三叶虫纲: 本纲动物只有1对触角,体背面
中央耸起,两侧斜落,形成三叶状。 无现存种类,只见于化石。
(2)有螯亚门 (Chelicerata) 大部分陆生,少数水生。陆生种类用书肺或气管
呼吸;水生种类用书鳃呼吸。无触角,第1对附肢是 螯肢,第2对是脚须。 A. 肢口纲:
(9)第一步足:螯足,末端钳状; 捕食、爬行。
(10)第二步足:末端钳状;捕食、爬行。 (11)第三步足:末端钳状;捕食、爬行。
雌雄基部不同, 有雌性生殖孔。 (12)第四步足:末端爪状;爬行。 (13)第五步足:末端爪状;爬行。基部有雄性生殖孔。
2. 腹部: 附肢6对。
(14)第一腹足:游泳。特化为“生殖肢”, 雄性成交接器。
前方触觉;
(2)第二触角:大触角。在外,司身体两侧及后部触
觉。基部有绿腺;
(3)大颚:坚硬,切碎、咀嚼食物;
(4)第一小颚:抱握食物,很小;
形成口器
(5)第二小颚:煽动水流,以利呼吸,小;
胸部附肢8对。 (6)第一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7)第二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8)第三颚足:协助取食及呼吸;
节肢动物的循环方式为开放式循环。其循环系统 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是密切相关的,若呼吸器官只 局限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虾的鳃),那它的循环系统 就比较复杂;若呼吸系统分散在身体各部分(如昆虫 的气管),那它的循环系统就比较简单。
小节肢动物靠全身体表进行呼吸,它的循环系统 也可能完全退化了。如剑水蚤。恙螨和蚜虫等是没有 循环系统的。
这样把身体明显地分成若干部分,使身体各部分有 了进一步分工。如头部司感觉、摄食,胸部司运动,腹 部司营养、生殖。这样身体构造更为复杂化,大大地加 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足不同:
疣足是体壁的突起,呈叶状构造,没有分节,疣足与身 体相连的地方也没有关节。
而节肢动物的附肢一般与身体相连的地方有关节,附肢 本身也具若干关节。因此节肢动物的附肢能适应多种功能。
经管腹面。有弹性,不分节。 (2)有背神经管: (3)有咽鳃裂:位于消化道前部两侧,直接或
间接与外界相通。
脊索动物除具有以上三大特征外,还有其他特征,如:
A. 如果存在心脏,则都在消化管的腹面(无脊椎相反);
B. 闭管式循环(除尾索),血液中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存于红细 胞中,运送O2;
C. 若有尾,则尾都在肛门的后方,称为“肛后尾”; D. 骨骼都是由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而不是外胚层形成的外骨骼。 此外,脊索动物都是两侧对称身体分节的后口动物,有三个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