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之通假字22页PPT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通假字ppt
通“毋”; 不 要
5、其余则熙熙而乐。
同“嬉”, 欢乐,快
乐
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隙”; 隔阂,嫌
怨
7、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同“悬”;
挂
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同“向” 对着、朝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着
同“向”; 对着,朝
着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通“餍”; 满足
2、皆阳应曰:“诺”。
同“措”;放置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挡”;抵挡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盖亦反其本矣。
同“捧“两手托着 通“盍”;何不
同“何”;什么
6、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环”;绕
7、秦王还柱而走。 8、麾众拥豪民马前
同“挥”;指挥
9、是以同先“帝拒简”拔;以把遗守陛下。
距关,毋内诸候
酒酤于市
輮以为轮
沽
煣
3、
。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
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
同“按” 审察,察
练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词义看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猝” 突然 通“班” “斑” 头发花白
(四)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字形相近
1、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2、道中手自钞录 ( “钞”通“抄”)
3、死者太半
(“太”通“大”)
4、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5、其余则熙熙而乐。
同“嬉”, 欢乐,快
乐
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隙”; 隔阂,嫌
怨
7、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同“悬”;
挂
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同“向” 对着、朝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着
同“向”; 对着,朝
着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通“餍”; 满足
2、皆阳应曰:“诺”。
同“措”;放置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挡”;抵挡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盖亦反其本矣。
同“捧“两手托着 通“盍”;何不
同“何”;什么
6、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环”;绕
7、秦王还柱而走。 8、麾众拥豪民马前
同“挥”;指挥
9、是以同先“帝拒简”拔;以把遗守陛下。
距关,毋内诸候
酒酤于市
輮以为轮
沽
煣
3、
。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
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
同“按” 审察,察
练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词义看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猝” 突然 通“班” “斑” 头发花白
(四)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字形相近
1、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2、道中手自钞录 ( “钞”通“抄”)
3、死者太半
(“太”通“大”)
4、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通假字ppt课件
文言文之通假字
.
1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 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 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
<战国策>
腰凭 轼
这就是通假字现象
.
2
通假字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 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
6
练一练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张良出,要项伯
邀
2、君子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性
3、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叛
4、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悯
5、拜送书于庭
廷
6、唯大王与群臣 孰计议之
熟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
7
.
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3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
暮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嘱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
4
怎样辨别通假字
方法—— “形声辨义法”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 樽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才
.
5
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
例如:①距关,毋内诸侯
.
1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 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 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
<战国策>
腰凭 轼
这就是通假字现象
.
2
通假字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 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
6
练一练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张良出,要项伯
邀
2、君子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性
3、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叛
4、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悯
5、拜送书于庭
廷
6、唯大王与群臣 孰计议之
熟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
7
.
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3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
暮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嘱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
4
怎样辨别通假字
方法—— “形声辨义法”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 樽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才
.
5
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
例如:①距关,毋内诸侯
文言通假字复习 课件26张-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字通
选
假
择
性
必
修
中
册
生点读假传 并上音字达 可与相尽字 以本同管义 在字或在的 相的相意主 当功近义要 长能,上工 的是在与具 时相通本是 间同过字字 内的字不音 存,音同而 在所传,不 。以达但是
才字与字 能义本形 够这字, 产一的通
文 文言通假字
•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同“罹”,遭受 •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 同“旨” • 皭jiào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原列传》) 同“涅”,染黑 •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同“黜”chù,指被罢免官职;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同“佯”,假装;同“贽”zhì,见面礼 •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苏武传》) 同“搯”tāo,叩击,拍打 •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苏武传》) 畔,同“叛” •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早
读音相同,但是意义没有关联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可能是古人在用字时仓促之间想不起来本字,而用了替代字。
文 文言通假字
在中学阶段,教材出于简化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考虑,将文言 文中常见的“古今字”也归并到通假字中,统一用“×,同×” 来注释。
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字现象。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 的字表示,在前的是古字,在后的是今字,合称古今字。
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 同“向”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同“哪”
字通
选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整合(PPT)
公店(其五)》
●1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三峡》
●1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与朱元思书》
●13.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与朱元思书》 ●14.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15.往之女家(“女"同“汝”,你)《富贵不能淫》
●16.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8.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9,寒暑易节,使一反焉(“反"同“返”,往返)《愚公移山》 ●20.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愚公移山》
●26.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核舟记》 ●27.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北冥有鱼》 ●28.学学半(“学”同“敦”,教导)《虽有佳肴》 ●29.选贤与能(“与”同“举”)《大道之行也》 ●30.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大道之行也》
●3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祗(只)”,只、仅】 《马说》
“值”,价值)《行路难(其一)》
●38.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3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鱼我所欲
也》
●4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 “欤(yu)",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4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鱼 我所欲也》
整合归类——全六册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53个)
●1、尊君在不(“不”同“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论语>
●1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三峡》
●1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与朱元思书》
●13.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与朱元思书》 ●14.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15.往之女家(“女"同“汝”,你)《富贵不能淫》
●16.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8.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9,寒暑易节,使一反焉(“反"同“返”,往返)《愚公移山》 ●20.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愚公移山》
●26.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核舟记》 ●27.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北冥有鱼》 ●28.学学半(“学”同“敦”,教导)《虽有佳肴》 ●29.选贤与能(“与”同“举”)《大道之行也》 ●30.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大道之行也》
●3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祗(只)”,只、仅】 《马说》
“值”,价值)《行路难(其一)》
●38.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3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鱼我所欲
也》
●4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 “欤(yu)",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4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鱼 我所欲也》
整合归类——全六册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53个)
●1、尊君在不(“不”同“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论语>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课件(共75张PPT)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 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 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 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 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 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 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 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 藏马悲哀。”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 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润物细无声”这是一
种境界。知识对于一个 人也是这样。
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吾党菁 华,付之一炬。”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辣转。动词。“迥忆后街之屋。” 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 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 瑞,执政阴沮之。 句:同“勾”;勾取。动词。“虽小数,然必句 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古Fra bibliotek道古栈道
古栈道
资料: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
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 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 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文言文之通假字 课件(共24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初中课内文言文 通假字梳理
部编版
目录
DIRECTORY
通假字概念
课内文言文 通假字梳理
练习
概念 壹
通假字
通假字,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即“通用、借代”,就是用读音或字形相同 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字叫做“本 字”。
狭义的通假字常表现为“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成因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
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 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通假字·成因
3.由于古代印刷相对落后,再加之战火焚毁,相当部分 书籍原版遗失,再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 来的,“著之竹帛”。
即背诵者口诵,记录者依据声音来记录,疏于校对, 以致字形常出现讹误,不同的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 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 同的形体。
八年级下册
1. 《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 《核舟记》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的) 3.《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4.《虽有嘉肴》 学学半(第一个“学”同“敩”,教导)
八年级下册
5.《大道之行》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 ”,选拔) ②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矝”同“鳏”,老而 无妻的人) 6.《马说》 ①才美不外见。《马说》(“见”同“现”,表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只”,仅) 7.《卖炭翁》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 价钱”)
17.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同“肢”,肢体。
部编版
目录
DIRECTORY
通假字概念
课内文言文 通假字梳理
练习
概念 壹
通假字
通假字,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即“通用、借代”,就是用读音或字形相同 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字叫做“本 字”。
狭义的通假字常表现为“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成因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
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 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通假字·成因
3.由于古代印刷相对落后,再加之战火焚毁,相当部分 书籍原版遗失,再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 来的,“著之竹帛”。
即背诵者口诵,记录者依据声音来记录,疏于校对, 以致字形常出现讹误,不同的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 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 同的形体。
八年级下册
1. 《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 《核舟记》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的) 3.《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4.《虽有嘉肴》 学学半(第一个“学”同“敩”,教导)
八年级下册
5.《大道之行》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 ”,选拔) ②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矝”同“鳏”,老而 无妻的人) 6.《马说》 ①才美不外见。《马说》(“见”同“现”,表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只”,仅) 7.《卖炭翁》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 价钱”)
17.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同“肢”,肢体。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课件
课堂小结
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 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 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 b.字形相似; 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 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今
字(今字)来表示其 记》
字也视为
字
中的一个或几个 2、师者,所以传道
意义
受业解惑也。(“受”
通“ 授 ”)《师说》
解说
举例
注意点
小惠未徧,民弗从 教材亦按
异
也。(“徧”通
通假字方
体 音同义同,形不同
“ 遍 ”)《曹刿论 式注释异
字
战》
体字
[即时小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假 或音近的字
与本字读音 相差甚远。
字 来代替,这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如:生之有时
个借用的字 叫通假字
(“倍”通“ 背 ”)《鸿门宴》 而用之亡度。 (“亡”通 “无 ”)
解说
举例
注意点
1、至莫夜月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独
一个汉字(古字)原 与迈乘小舟,至绝壁
有几个意义,后为 下。(“莫”通
中学教材
古
区别,另造一个新 “ 暮 ”)《石钟山 中,把古今
A.迷涂.知返,往哲是也 涂:通“途”,道路
B.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 解:通“懈”,松懈
C.秦舞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震惊
D.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解析:选 B。解:解除包围。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沈周)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 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
(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
箕踞以骂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0)秦王还柱而走 11)成五采 12)具告以事 13)距关,毋内诸侯 14)张良出,要项伯 1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令将军与臣有郤 18)因击沛公于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
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
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侯)许君焦、瑕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皆白衣冠以送之 樊於期乃前曰 士皆垂泪涕泣 乃朝服,设九宾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 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 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
箕踞以骂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0)秦王还柱而走 11)成五采 12)具告以事 13)距关,毋内诸侯 14)张良出,要项伯 1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令将军与臣有郤 18)因击沛公于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
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
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侯)许君焦、瑕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皆白衣冠以送之 樊於期乃前曰 士皆垂泪涕泣 乃朝服,设九宾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 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 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通假字(定)ppt课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⑦
C.④⑥⑦⑧
D.①③⑧⑨
解析: ①要—邀;②内—纳;④倍—背; ⑤蚤—早;⑦坐—座;⑧郤—隙。
答案: A
17
练习:写出下面通假字的本字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通“缺”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尔”通“耳”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无”通“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通“嘱”
31
(4)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 记》)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浅深 偏义在“深”,“浅”是衬 字。
32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国家 偏义在“国”, “家”是衬 字。
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D.“弟兄”偏在“兄”上,“兄长”的意思;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
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25
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 用以下方法确定句中的这类词: 1、偏义复词既然是复词,必然是要由两个 单音词构成。这就有别于两个音节构成的 单纯词。 例如:
答案: D
11
典型例题二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善刀而藏之 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莫春者,春服既成 解析: A项,“善” 通“缮”, 修治,拭 擦。B项,“伏”通“服”,佩服。D项, “莫”通“暮”, 晚,将尽。 答案: C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 PPT课件
曾经。85.佚通逸,安逸。86.阳通佯,假装。87.见 通现,显现,表彰。88.材通才,才学。89.畜通蓄, 积蓄,富于。
选修2
<13>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90.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通 ,含义: <14>原毁 91.不若是,强者说于言 通 ,含义: <18>心术 92.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 通 ,含义: <19>鞭贾 93.则遫然枯,苍然白 通 ,含义: <20>兴贤 94.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通 ,含义: 。 。 。 。 。
晒。42.知通智,理智。43.生通性,本性,这里指 天生的资质。44.衡通横。45.从通纵;举通与,交 好。46.弊通敝,困顿。47.景通影,影子。48.棘通 戟,一种兵器。
必修4
<17>师说 4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含义: 50.句读之不知,或之不解 通 ,含义: 。 <18>晏子治东阿 51.属托行,货贿至 通 ,含义: 。 52.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通 ,含义: ; 通 ,含义: 。 53.(晏子)再拜便辟 通 ,含义: 。 <19>谏太宗十思疏 54.虽董之以严武刑,振之以威怒 通 ,含义: 。 49.受通授,传授。50.读通逗,停顿。 51.属通嘱,
3、韵母相同。
举酒属客 “属”通“嘱”
“乡”通“向”,先 前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通 “影”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从”通“纵”4、声韵均不相同。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生”通“性”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廉颇蔺相如列 传》) “不(fǒu)”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