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物探--1绪论

物探--1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水文方面、农业发展和 城市工业、居民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寻找新水源地已成为 迫切之任务,为此物探能够快速地提供地质资料。应用非常 广泛,如水源地,堤坝,桥梁,港口,厂房,地基都需要提 供快速的地质资料。资源短缺需要快速勘探。
在山东的沂蒙山区、河西走廊、黄河平原、罗布 泊等地区找水;石油物探;工程上的下管线探测、 桩基、地灾等都有了长足进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仪器的智能化发展,探测技术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6、陈宏林 工程地震勘察方法
地震社
7、王兴泰 工程与环境物探方法新技术 地质社
8、张胜业 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
地质大学版
四、概念 1 地球物理场:具有一定地球物理效应的区域空间。 如电场磁场等。 2 异常场:所需寻找的地质体产生的各种物理场
正常场:能衬托出异常场的背景场,与异常场是 相对的
从应用的目标来说,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 主要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其变化的趋势从常规的 地层界面探测或目标物定位等逐渐向确定地层和 目 标 物 的 属 性 方 向 发 展 , 例 如 S. E. Pullan et. al.(2004) 介绍了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方法配合井 中地球物理资料,不仅应用于沉积物的界面划分, 还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沉积物的属性,提供地 层的水文地质学信息,解决含水量、孔隙度等参 数,极大提高了地球物理方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 的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
“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是地质学与物理学相结 合的一种边缘科学。
物探主要是用物理方法来勘测地壳上部岩石,构造等。 来寻找有用矿产的新兴科学,是根据地质体的物理性 质差异,借助一定装置和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其物理分 布规律(水平,垂直)为钻探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决不能把物探与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割 开来,如电法中测到某深度有低阻体,可能有多种解 释:水、铁矿体、岩矿体等。

物探方法技术

物探方法技术
精品课件
3、物探技术
• (1)、测区范围 • (2)、比例尺(网度) • (3)、物 (5)、质量要求
精品课件
3、物探技术
• (1)、测区范围:

要有正常场
• (2)、比例尺(网度):

线距:1-3线有异常

点距:3-5个点有异常
• (3)、物探精度:
1、物探的应用条件
• 物探的应用前提条件(重点) :
• (一)、必要条件:

1、要有物性差异;
• (二)、充分条件:

2、目前仪器技术条件下,能测出异
常:

(1)场源体要有一定的规模,

(2)场源体要有一定的埋深比,

(3)仪器要有一定灵敏度;

3、干拢要小或能压制或能分辨异常;

4、环境条件允许。
大定源回线法 电磁偶极剖面法 EH-4-高频大地电磁法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精品课件
4、地震勘探
• --以岩石、矿石、土(介质)之间的弹性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地震波的时空
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 --用途:地层分层;

地质构造;

寻找油气田、煤田;

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等。
精品课件
2、工程中的应用
• (1)、地基勘察中的应用 • (2)、施工工程中的应用 • (3)、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精品课件
(1)地基勘察中的应用
• 1)土、石界面划分
• 2)土的空间分布及性质

土的土的空间分布:垂向;横向

土的性质:粘土、软土、砂土等

物探复习材料

物探复习材料

物探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指用物理的方法对地球进行勘探的工作或与之相应的学科,包括找矿(各种矿,如煤、石油、金属等)、预报地震等。

2磁力勘探:测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3电法勘探:根据不同岩土体之间电磁性质的差异,利用仪器探测人工产生的或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电场与电磁场,并对其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4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5磁化率:表征磁介质属性的物理量。

常用符号cm表示,等于磁化强度M与磁场强度H之比6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7极化率:表征岩石、矿石激发极化效应的相对强弱的指标8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是以地下岩、矿石在人工电场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电化学效应(激发极化效应)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9正常场:正常场一般指可以衬托出异常场的背景场,如正常重力场、正常磁场、正常电场、正常电磁场等。

正常场和异常场的概念因地区或勘探目标而异,不是绝对的。

10异常场:异常场是相对于正常场而言,通常指由寻找的地质体产生的各种物理场。

是探测矿床和地质构造的依据。

11干扰场:12矿异常:指由旷床、矿体和含矿地质体引起的异常。

如寻找磁铁矿时,由磁性矿体引起的磁异常,就是矿异常。

13非矿异常:通常指非矿因素引起的物探异常,在电阻率法中,由地形影响引起的异常(地形起伏引起的联合剖面法的正、反交点)有时也称为非矿异常。

14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藏)的一种物探方法。

物探问题解答

物探问题解答

物探问题解答概述1、什么叫物探?根据探测目的体与赋存空间的物理性质(即物性)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其物理场的变化规律,从而推测和研究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等特征的物理探测方法,通称为地球物理探矿法,简称物探。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探测目的体与赋存空间的物理性质(即物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现有技术可识别的,并且是可解释的。

2、物探可分为哪几类?根据物理场的不同可分为:磁法、电法、重力、放射性、地震勘探等。

由此又延伸出电磁、综合物探等。

根据行业不同可分为:矿产、水文、煤田、石油、工程、环境物探等。

根据工作空间可分为:航空、地面、海洋、地下、井中物探等。

此外在航天方面也在进行物理探测。

3、什么是物探异常?地壳内岩、矿石与围岩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物性差异,由于这种物性差异,在岩矿体周围空间就会引起某种天然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这个和地下岩矿体相关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就称为地球物理异常,简称物探异常。

或者简单地理解为:物探异常就是区别于正常(背景)物理场的一些物理特征,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单纯以量的大小谈异常是没有意义的。

4、物探是如何解决地质问题的?物探是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方法,观测天然存在的(磁场、电场、重力场等)或人工建立的(激发极化场、电磁场等)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对仪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推演地质体赋存概况,从而为地质工作服务。

它只是一种间接的地质手段。

目前,也有把磁法寻找铁磁性矿体,电法寻找硫化物或低阻矿体,重力寻找大(小)密度矿体,称为物探直接找矿;而把一些通过寻找构造、岩体以及接触界面的物探称之为物探间接找矿。

但无论是直接和间接找矿,绝不会是能够简单区分的,综合分析、综合评价才是物探的根本。

5、如何正确评价和理解物探成果?物探所能解决的问题说白了只能解决一些物理场的差异问题,而具有相同(相似)物理特征的地质体却很多,这就务必借助地质、化探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判断,从而间接达到为地质、工程、探测等服务的目的。

物探的工作内容

物探的工作内容

物探的工作内容
物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科学方法,探测地下的物质分布、构造特征、物理性质等信息,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技术支持的一项专业技术。

物探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如地震波、电磁场、地热场、重力场等,来探测地下的物质分布和构造特征,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技术支持。

2.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下水、土壤、岩石等样品,对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等进行分析,以获得地下矿产资源的信息,为矿产资源勘查、环境污染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3.钻探勘探:通过钻探井口,获取地下的岩石、土壤等样本,进行地质分析,
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技术支持。

4.数据处理和解释:对采集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等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形成地下物质分布、构造特征、物理性质等图像和模型,为矿产资源勘查、
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物探工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化,需要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以获取地下物质的信息,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有力支持。

物探名词解释

物探名词解释

1、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时,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它是用各分层的层速度加权再取均方根值得到的。

VR2、射线速度:波沿射线传播的速度,Vr3、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单程传播所需的总时间之比4、自激自收时间:时距曲线在t轴上的截距,在地震勘探中称为t0时间,表示波沿界面法线传播的双程旅行时间,t0=2h0/v5、真速度:波沿射线方向传播的速度,也称射线速度。

6、视速度:地震勘探中,一般是在地面或海面观测波的传播,观测方向往往和波射线方向不一致,这时沿观测方向测得的波速度称为视速度。

7、倾角时差:这种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由界面倾角引起的,称为倾角时差。

正常时差:任一接收点的反射旅行时间tx和同一反射界面的双程垂直时间t0的差,用△tn 表示8、波的对比:在时间剖面上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就叫做波的对比。

波的对比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比工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质成果的可靠程度。

9、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概念:---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波的振幅、频率、极性等;----地震剖面上反射波总的特征如同相轴的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和外部几何形态等信息;----地层岩性解释可分为地层解释和岩性解释两方面(即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岩性学);10、构造发育史图:又称为古地理-古构造恢复剖面,就是将某些有地质意义的层位认为是古时期的沉积平面,然后将这一层位向上时移拉平,就可得到古构造剖面,其目的是研究这一层在其沉积时期与其它各层之间的关系。

11、振动图:在某一确定距离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12、波剖图:在某一固定时刻t,介质中不同位置处的质点的位移状态变化曲线13、多次覆盖技术:多次覆盖技术也称共中心点叠加,共深度点叠加,共反射点叠加,其基本思想是在地面上不同的观测点或以不同的方式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重复观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个别观测点受到干扰也能得到地下每一点的信息。

工程物探基本概念总结

工程物探基本概念总结

数及波的类型,据弹性力学理论可知,纵波和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分别表示为: Vp=
������+������������ = ������ ������(������−������) ������ ������+������ (������−������������)
VS Vp Vs
6. 7.
21.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种电性差异有 关的电场和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地 球物理勘探方法。 22.电阻率: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能的一个电性参数。导体的电阻 R 与其长 度 L 成正比,与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导体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即 R=ρl/s 比例系数 ρ 为该导体的电阻率。
s K
U MN I
s
jMN jMN MN ( j 电流密度、 ρ mn mn 真电阻率) j0 ( 比例系数) j0
24、积累电荷:
因为地下是非均匀介质,因此向地下通电并要形成稳定电场,势
必要有一个电荷积累的过程。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电阻率不同的介质分界面上.
25.电阻率法物理实质:在稳定电流场中当有电性不同的地质界面存在时,在界面上便 会形成一定符号的积累电荷,从而使电场趋于稳定。积累电荷的大小除了和该点电流 密度有关外,还和界面两侧电阻率的差异有关。

E 2 (1 ) 2(1 ) (1 2 )

2
振动图:介质中一点振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之为振动图。 波剖面图:这种描述某一时刻 t 质点振动位移 u 随距离 x 变化的图形称之为波
剖面图。 8. 9. 等时面:时间场中波从震源传播时间相等的空间各点构成的面 地震子波: 由震源激发,井底下传播并被接收的一个段脉冲波振动,成为该振 具有非周期性,可由许多不同频率振幅、起始相位的谐振动合成,衰

物探

物探

地球物理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

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是地球物理学应用于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资源的一个分支。

以不同岩石间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实现地质勘探和找矿目标的一门应用科学。

杨氏模量:当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单向拉伸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泊松比:介质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应力: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内力,用T 表示:T=F/S。

振动图:描述质点振动位移u随时间t变化的图形。

波剖面:描述某一时刻t质点振动位移u随距离x变化的图形。

电法勘探:是以不同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电磁场和人工电磁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地质勘查和找矿的一种物探方法。

视电阻率: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综合影响的结果。

电阻率:是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实际上就是当电流垂直通过由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而存在的电阻。

联合剖面法:是用两个三极装置AMN∞和∞MNB联合进行探测的一种电剖面方法。

对称剖面法:对称四极排列是电剖面法中又一种电极装置形式。

其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均对称于测点布设且保持极距固定,沿剖面逐点观测 U和I,然后计算电阻率。

对称四极:一般总是把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置于一条直线的排列方式成为对称四极排列。

三电位电极系:是将等间距的对称四极、偶极及微分装置按一定方式组合后所构成的一种测量系统。

试述声波探测和地震勘探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都是弹性波②都以弹性波理论作为方法基础。

不同点①声波频率高,地震波频率低②声波分辨率高,地震波分辨率低③声波探测深度比地震波线。

折射波常用观测系统是什么?答:(1)测线类型:当激发点和接收点在一条直线上时,称之为纵测线,当激发点相接收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称为非纵测线。

(2) 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在同一观测地段分别在其两端O1和O2激发,可得到两支相遇时距曲线S1和S2。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1. 定义。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这些地球物理场包括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等。

2. 目的。

- 寻找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如建筑、桥梁、隧道等)提供地质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3. 方法分类。

-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

-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具有磁性差异的地质体,如磁铁矿等磁性矿体。

- 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等多种方法,依据地下地质体电学性质(如电阻率、极化率等)的差异进行勘探。

- 地震勘探: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

- 放射性勘探:测量地质体的放射性强度,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如铀矿)和研究地质构造。

二、重力勘探。

1. 重力场基本概念。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其值略有不同,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2. 重力异常。

- 理论上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根据地球的理想模型计算出来,但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 正重力异常:当测量点下方存在高密度地质体时,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

- 负重力异常:如果测量点下方是低密度地质体,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

3. 重力勘探仪器。

- 重力仪是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

现代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出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

4. 重力勘探的应用。

- 寻找金属矿,如铜、铅、锌等金属矿往往与高密度的岩石有关,会引起正重力异常。

- 研究地质构造,如盆地、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密度结构,会在重力场上有明显反映。

- 探测地下洞穴,地下洞穴相对于周围岩石密度较低,会产生负重力异常。

物探名词解释

物探名词解释

物探名词解释1.物探:物探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察方法。

反演:由地球物理异常的分布确定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和物性参数的过程。

3.电法勘探:根据地壳中各类岩石或矿体的电磁学性质(如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的观测和研究,寻找不同类型有用矿床和查明地质构造及解决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4.电阻率:是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当电流垂直通过由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而呈现的电阻。

横向电阻:当电流垂直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阻纵向电导:当电流平行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值柯希霍夫定律物理意义:外源头任何处不会有电荷堆积,电流线总是连续的,不会在场中无源处消失,也不会无源而生5.影响电阻率因素(简答):岩石的成分结构:致密的岩石,电阻率高孔隙度及含水情况:岩石中所含水溶液的矿化度越高,其电阻率就越低温度:一般表现为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6.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求得的电阻率7.当电流垂直层理方向流过时所测得的电阻率称为横向电阻率当电流平行层理方向流过时所测得的电阻率称为纵向电阻率8.地电断面:9.电测深法与电剖面法:电剖面法是供电极距不变,测量视电阻率的横向变化,而电测深法是在电剖面的基础上令地表测量电极不变,加大供电极距,研究地表某点下方电性的垂向变化10.电测深曲线:11.低/高阻脉状体曲线特征(简答):低:在联合剖面曲线上,有低阻正交点,在对称四极剖面曲线上有极值点,正交点左右图像不对称。

高:在联合剖面曲线上,有高阻反交点,在对称四极剖面曲线上有极值点,反交点左右图像不对称12.正交点:是指有一定埋深的良导体上联合剖面曲线的特征点13.反交点:指有—定埋深的高阻体上联合剖面曲线的特征点。

14.等价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于是出现某些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所对应的电测深曲线之间,其差别在观测误差范围以内,可将它们看成为“同一条”电测深曲线,这种情况称为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15.充电法应用:金属的详查及勘探阶段,测定地下水的流速、流向,追索岩溶发育区的地下暗河等16.自然电场成因:氧化还原自然电场,过滤电场,扩撒电场17.瞬变地磁法原理优点:分辨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受地形影响小,能穿透高阻覆盖层缺点:18.时距曲线:观测点到爆炸点之间的距离x与地震波到地面各观测点时间t的关系曲线。

物探

物探
14.提高分辨率方法:1)选择合适的采集系数2)进行反演、反褶积3)进行子波处理4)做好地震偏移归位处理4)提高速度分析精度 6)采用井间地震等新方法
15.分辨率:分辨能力是区分两个靠近地质体的能力.
16)度量分辨率能力强弱两
种表示:1 距离表示:分辨垂向距离或横向距离范围越小,则分辨率越强;2 时间表示,在地震刨面上,相邻地层时间间隔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a)垂向分辨率是沿着地层垂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 b)横向分辨率是指横向上所能分辨的地质体的宽度。 c)地质体范围小于菲尼尔带半径时,在地震剖面上不能准确分辨。d)提高横向分辨率:1)提高频率2)进行偏移归位
地震子波: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毫秒的稳定波形。
地震波参数:1.视振幅2.视波长3.主波长4.主频 频宽5.视周期6.视速度7.速度
时距曲线: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曲线。
时距曲线作用:1在地震记录上观测各种类型的地震波2动校正3(直达波折射波)速度计算。
处理目标:把延续几十毫秒的地震子波压缩成一个反映反射系数的尖脉冲。
4、静校正:将因观测面起伏不平、低降速带纵向、横向速度不均匀引起的时距曲线畸变加以校正的方法。
常规静校正内容:①井深的校正 ②地形的校正 ③低速带校正
剩余静校正:由于低降速带速度往往测量不准等因素,使常规静校正往往不能完全消除表面因素的影响,仍旧残余着剩余静校正量,提取表面影响的剩余静校正量并加以校正;
低速带测定的基本方法:时距曲线法,微地震测井法,层析成像法,地质雷达法。
7.震源组合:几个震源同时激发形成一个地震子波。
目的:增强激发能量,增强有效波能量,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提高分辨率。

物探

物探

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

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

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常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有: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热导率、放射性。

与此相应的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温法勘探、核法勘探。

从测量所在的空间位置和区域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地面地球物理勘探、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划分为:金属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和深部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l简称“物探”,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

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物探等。

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钻井物探等。

在覆盖地区,它可以弥补普查勘探工程手段的不足,利于综合普查找矿和地质填图。

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为地球物理勘探开辟了新的途径。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marin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简称“海洋物探”,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海洋、海底地质的新方法之一。

物探的名词解释

物探的名词解释

物探的名词解释物探(物理探测技术)是一种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下或地表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来获得地质信息、勘探资源以及环境工程等领域的数据的技术。

物探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探测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和水文地质等领域。

物探技术能够利用地质勘探仪器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并通过记录、量化和解释地下物理参数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特征。

物探涉及的物理参数包括电磁场、重力场、磁场、声波、地球物理反射地震波、地球物理折射地震波等。

这些物理参数在各种地质结构中的传播规律和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而使我们能够了解地下构造、地壳变形、矿产资源分布和地下水动态等信息。

在地质勘探方面,物探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地下的油气藏、矿产资源和地下水。

通过对物理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地下层的纵向和横向的变化情况,从而推断出有无矿藏或地下水的存在。

举个例子,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物探技术,通过对人工或自然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的观测,可以对地下构造进行成像,进而获得地下资源的信号。

在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方面,物探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地质灾害和环境工程影响,提供可靠的地质工程数据。

通过使用物探技术对地下结构、土壤性质、地下水的特征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工程背景,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例如,在隧道建设中,物探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隧道的良好施工区域,评估地下水和地质构造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避免出现地下水涌入或地质灾害的情况。

物探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为勘探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优化资源管理和利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物探技术也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例如,地震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预警和处理地震风险,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

然而,物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不同的地质结构和地下介质对物探技术的响应是复杂多变的,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手段和参数。

地球物理勘探名词解释

地球物理勘探名词解释

1.背景(background)通常是指衬托出异常的正常场值或平均干扰水平。

背景可以是系统的(区域性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局部的)。

如一个地区的磁场的平均强度为十几伽马,而在某些测点上的强度达到几百或几千伽马,则这些高强度的测点称为异常点,而几十伽马的平均磁场强度,相对的称为这些异常的背景。

2.测点(station)指按一定比例尺布置的供物探仪器(如磁力仪,重力仪)或通过仪器的附属设备(如地震检波器、电极)等进行观测的点位。

有时测点和记录点不完全一致。

如重力、磁法的测点就是记录点。

当进行电剖面法梯度测量时,测点(跑极点)不是记录点,进行梯度测量的两个测点的中点(O点)是记录点。

当进行对称四极电测深工作时,其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的移动点位都属于跑极点,但其记录点或测点则为MN电极的中点(O点)。

3.测量电极(potential electrode)在地面、井中、坑道中进行电法工作时,为了测量电位差而选用的接地物,称“测量电极”。

一般的测量电极用紫铜棒,其长度依据需要选定。

在特殊条件下,测量电极还有用特殊物质的和不同形状的。

如不极化电极多为陶瓷的,有的还用帆布或塑料外装。

实验室则有更特殊的不极化电极。

4.测线(line)指按一定比例尺沿一条直线布置的观测点组成的观测线。

如地震勘探中所指的地震剖面(由检波器组成的线状排列);重力、磁法、电法,反射性勘探中所指均匀分布在一条条直线上的测点组成的线。

布置测线一般应当垂直矿体走向。

5.场(field)是物理场的简称,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存在于整个空间。

物质之间的互相作用,除了直接接触之外,就是依靠场来传递的。

如传递电磁力的为电磁场,传递万有引力的为引力场等。

6.地球物理场(geophysical field)是指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效应的区域或空间,如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放射线场等。

7.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简称物探,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物探

物探

1 基本概念1)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especting,物探)定义: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查方法。

一般方法: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断地下岩土介质的性质及环境资源等状况,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地球物理场分类:重力场、磁场、电场、波动场、地热场、辐射场正常场与异常场2)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基础研究狭义:利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科学;广义:利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从地核到大气层最外边缘范围内各部分性质的物理学(包括地球内部物理学、气象学、部分天文学)研究对象(狭义):重力场、磁场、电场、波动场、地热场、辐射场等等3)工程物探、环境物探——应用地球物理勘探与工程或环境问题相结合而产生的分支2 开展物探方法的必要性效率高成本低解决问题多,应用面广3 分类1)按物理实质分类重力勘探:以地下介质的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重力勘探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

只要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主要为重力仪和扭秤)找出重力异常。

然后,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伏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磁法勘探:以地下介质的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物探工作简介

物探工作简介

1.2、物探分类
1.2.4 放射性勘探
以岩、矿石的放射性为基础,通过观测放射性强度的变化,研究地 质环境和矿产资源。
放射性勘探方法有: 测量、射气测量、累积法测氡(Po-210法、 a卡法、活性 炭测量)、- 法及x荧光法等。
1.2、物探分类
1.2.5 地温勘探
以岩、矿石的热导率、生热率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热场的变 化,探查地球的热状态、热演化、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灌浆效果 检测
堆石(土) 体密度检

堆石坝面 板质量检

混凝土 质量检测
洞室混凝 土衬砌质
量检测
防渗墙 质量检测
钢衬与混 凝土接触 状况检测
锚杆质量 检测
水下建筑 物
缺陷观察
环境
放射性检 测
岩土 参数测试
高密度电法

激发极化法
可控源音频大 地电磁测深法

探地雷达 探地雷达





浅层折射波法 ○

如客户只提出要完成的任务,未对具体物探方法做要求。这就需要 我们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以“客观、高效、经济、合理”的科学态度, 设计最优的物探方法组合,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让客户满意。
3.2、物探工作程序中重要环节
3.2.2 编写投标文件
1)必须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全部内容。任何疑点都必须及时与招标人或 招标代理公司咨询。 2)应对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逐项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努力设计出最 优的技术方案和最佳的施工方案,充分展现本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组织管 理能力。 3)充分了解评标方法,理解各评分项目、评分标准及分值,争取获得 每项高分。 4)选择科学、合理的报价方案。既要争取项目,又要争取最好的经济 利益。

地理科学和物探

地理科学和物探

地理科学和物探
地理科学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由于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层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导电性、磁性、放射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

通过量测这些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达到推断地质性状的目的。

该方法兼有勘探与试验两种功能,和钻探相比,具有设备轻便、成本低、效率高、工作空间广等优点。

但由于不能取样,不能直接观察,故多与钻探配合使用。

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岩石、矿石(或地层)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密度、磁化性质、导电性、放射性差异为基础。

地质学专业术语,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

地球物理勘探探索地球本体及近地空间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能源、资源和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灾害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XX先生是这样形容地球物理学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时,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它是用各分层的层速度加权再取均方根值得到的。

VR
2、射线速度:波沿射线传播的速度,Vr
3、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单程传播所需的总时间之比
4、自激自收时间:时距曲线在t轴上的截距,在地震勘探中称为t0时间,表示波沿界面法线传播的双程旅行时间,t0=2h0/v
5、真速度:波沿射线方向传播的速度,也称射线速度。

6、视速度:地震勘探中,一般是在地面或海面观测波的传播,观测方向往往和波射线方向不一致,这时沿观测方向测得的波速度称为视速度。

7、倾角时差:这种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由界面倾角引起的,称为倾角时差。

正常时差:任一接收点的反射旅行时间tx和同一反射界面的双程垂直时间t0的差,用△tn 表示
8、波的对比:在时间剖面上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就叫做波的对比。

波的对比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比工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质成果的可靠程度。

9、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概念:---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波的振幅、频率、极性等;
----地震剖面上反射波总的特征如同相轴的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和外部几何形态等信息;
----地层岩性解释可分为地层解释和岩性解释两方面(即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岩性学);10、构造发育史图:又称为古地理-古构造恢复剖面,就是将某些有地质意义的层位认为是古时期的沉积平面,然后将这一层位向上时移拉平,就可得到古构造剖面,其目的是研究这一层在其沉积时期与其它各层之间的关系。

11、振动图:在某一确定距离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12、波剖图:在某一固定时刻t,介质中不同位置处的质点的位移状态变化曲线
13、多次覆盖技术:多次覆盖技术也称共中心点叠加,共深度点叠加,共反射点叠加,其基本思想是在地面上不同的观测点或以不同的方式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重复观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个别观测点受到干扰也能得到地下每一点的信息。

14、时距图(时距曲面):如果在一点激发,而同时在一个面上的许多点进行接收,就可以记录下某一个波到达观测面上的各点的时间,若观测面是平面,在直角坐标系中此面上每一点的位置可用它的坐标(x,y)表示,这样,波的到达时间t就是观测点坐标(x,y)的二元函数t = f(x,y),显然,函数t = f(x,y)的图形是一个曲面,称为时距曲面,函数t = f(x,y)称为时距曲面方程。

15、介质吸收
概念:实际地层介质并非完全弹性介质,弹性波在非完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质点振动的能量因质点之间相互摩擦,有一部分能量要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掉,这种现象称为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

这种具有吸收性能的非理想弹性介质就是前面所讲的“粘弹性介质”。

表明:①吸收作用使振幅按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α的大小
②介质吸收对频率具有选择性,高频吸收强,振幅衰减快。

所以波在传播距离较远时,高频损失多,相对低频较丰富。

③频谱频带变窄,分辨率降低。

大地(低通)滤波作用
概念: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高频损失快,低频损失慢,波形拉长,频带变窄
16、波前扩散(球面扩散、几何扩散)
概念:在均匀介质中,点源的波前为球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逐渐扩展,但总能量仍保持不变,使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减小,振动的振幅将随之减小,这种现象称为球面扩散(波前扩散或几何扩散)。

表明:球面波的强度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振幅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17、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把激发点和接收排列的相对位置关系叫做观测系统
道间距:相邻两道检波器的间距叫做道间距,一般用x ∆表示。

排列长度: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检波器的距离叫做排列长度,用L 表示。

如果工作中确定了某种型号地震仪的接收道数N 以后,那么排列长度L 为:x N L ∆∙-=)1(
偏移距:炮点离最近一个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叫做偏移距,一般用X1表示。

炮检距: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最大炮检距:离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叫做最大炮检距,一般用Xmax 表示。

如果某一段界面上的反射波能被排列接收,称这段界面受到覆盖或受到追踪。

18、常规处理剖面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为:三高一准,即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和准确的偏移归位。

19、分辨率:分辨各种地质体和地层细节的能力,它包括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两个方面 纵向分辨率:又称垂向或时间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能够分辨的最薄地层的厚度,它与薄层顶、底面反射波的时差和振幅变化大小有关。

横向分辨率:又称水平或空间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宽度。

20、保真度:表征电子设备输出再现输入信号的相似程度。

保真度越高,无线电接收机输出的声音或电视机输出的影像越逼真。

它是指反射波同相轴所在位置及其振幅的强弱关系与地下反射界面的位置及波阻抗差强弱的吻合程度。

信噪比:指有效波与干扰波强度之比,如果S 表示有效波(有效信号)的强度,用n 表示干扰波(噪声)的强度,则信噪比为S/n ,用SNR 表示。

21、动校正拉伸:数字动校正造成的波形拉伸
切除:对拉伸率大于某个百分比的地震数据进行切除
22、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在O2点激发,在O1O2地段接收反射波,对反射界面R2R3进行了一次观测。

如果又在O1点激发,在O2O3段接收,可用斜线段AB 表示该接收地段,这时对反射界面R2R3又进行了一次观测,即重复观测了两次,同理,可对R2R3段进行更多次的覆盖,这样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系统叫做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23、动校正(NMO ): 动校正处理是将共反射点道集中炮检距不同的各道上来自同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经正常时差校正后,校正为共中心点处的回声时间,以保证在叠加时它们能实现同相叠加,形成反射波能量突出的叠加道(相当于自激自收的记录道)的过程。

对于任一道来说(炮检距固定),深、浅层反射波的动校正量不同,即动校正量随时间而变;这就是动校正中所谓“动”的含义。

炮检距改变也会引起动校正量的改变,即动校正量还随空间位置而变。

24、速度分析:地震资料处理中,速度分析的目的之一是为动校正、静校正和叠加以及偏移提供速度参数。

准确可靠地进行速度分析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

对于常规处理,进行速度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计算速度谱。


25、层位标定:识别和确定反射层地质层位
——标定工作要借助于已知的钻探、测井、垂直地震剖面等资料
——在常规的地震资料解释中,通常用井的资料来标定过井地震剖面上的反射层位:即根据声波测井资料,制作过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把它置于过井的地震剖面上来标定地震层位——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对测线上每口井的挂件地质层位的反射进行对比。

理想情况是,对每一过测线井的同相轴都可以关联起来。

26、覆盖:如果某一段界面上的反射波能被排列接收,则称这段受到覆盖或追踪
27、波阻抗:p·v=z叫做波阻抗
28、时距曲线:地震波旅行时间与接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即t 与x之间的关系曲线(强调的是接收点的坐标)称为时距曲线。

函数t = f(x)称为时距曲线方程。

29、正常时差校正:把各接收点的时间减去相应的正常时差,这种时间上的校正为正常时差校正。

30\CDP道集:假设地下任一水平界面上的任一点A,其在地面上的投影为M。

以M点为中心分别在地面O1、O2、O3、…On点激发,在对应的G1、G2、G3…Gn点接收来自界面上同一A 点的反射波,A点称为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CDP),G1、G2、G3、…Gn各接收道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或共深度点叠加道,其集合称为共深度点叠加道集,简称CDP道集。

覆盖次数:共反射点叠加道的道数称为覆盖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