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买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沛,消费者处在了交易的有利趋势上,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角度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谋求发展,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以此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赢得市场。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都着眼于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达到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质量管理这门科学应运而生,在各个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对全体职工分层次地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创造了一些通俗易懂、便于群众参与的管理方法,包括由他们归纳、整理的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使全面质量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关键字:质量管理;工具;供应链;提高;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产品得到了极大丰富,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其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质量已成为竞争的焦点,要提高质量,我们就不得不运用管理管理中的新老十四种工具。这十四种工具既能单独使用,又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的不同要求混合使用,特别是新的七种工具的使用更能帮助企业进行群体作业和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供其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竞争力,赢得了市场。了解它们发展的历史,学习对它们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其运用到质量管理中,进一步改进质量。

二、新老七种工具诞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

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在上述背景条件下,显然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社会进步要求。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引进学习美国质量管理理论,开发、应用了新老7种工具,为开展质量改进,普及统计技术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老7种工具起源于1962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上个世纪70年代备受日本工业界推崇,并很快在日本的工厂企业现场质量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老7种工具有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排列图、因果图、控制图,适用于生产现场、施工现场、服务现场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从1972年4月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QC手法开发部会”开始探索、研究和实践,连续坚持了数年,不断地从运筹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管理科学中吸取有益的方法,终于在1977年提出了质量管理新7种工具。新7种工具包括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PDPC法及网络图,适用于管理人员决策之用,如怎样收集数据、明确问题、抓住关键、确定目标和手段、评价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计划等。

三、老七种工具

1、调查表

调查表也叫检查表或核对表,它是一种为了便于搜集数据而使用简单记号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事先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QCC 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石川馨 ( Kaoru Ishikawa ),在其著作《班组长质量管理教材》中说道:“如果不严格的进行检查,想要很好的进行质量管理是很困难的。”石川馨认为,所谓检查就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是否可将原材料、产品送往下一道工序或者用户的活动。为了对质量负责,应该进行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出厂前的检验。对于剔除的不良品,或者作废品,或者设法修整,或者降低其等级,并因此设立检查科。石川馨 ( Kaoru Ishikawa )在其著作《班组长质量管理教材》提出:“怎样才能简单地按不同层次取得数据呢?”他解决的方法便是使用检查表,即使用专门的记录纸(检查的项目、检查的频率、检查的人员及方法、相关条件的记录方式等),不把数据和不合格一一地取值,

只是通过这种用纸简单而又尽可能分层次取数据进行检查。如能这样取得每天的数据,那么即可简单的画成行列图,又能发现问题的所在。这看是简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谢讯在其书中《项目质量管理与ISO 9001标准》将检查表分为点检用查检表与记录用点检表,检用查检表在设计时即已定义使用时,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其主要功用在于确认作业执行、设备仪器保养维护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事故发生,以确保使用时安全用,此类查验表主要是确认检核作业过程中的状况,以防止作业疏忽或遗漏,例如教育训练查检表、设备保养查检表,行车前车况检表……等等均属之。而记录用点检是用来搜集计划资料,应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作法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别,以符号、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由于常用于作业缺失,品质良莠等记录,故亦称为改善用查检表。通过石川馨和谢讯,我们可以了解检查表对于质量管理的改进是相当重要的,虽然检查表的制作比较简单易懂,但是真真掌握其精髓还需要细心的检查与分类,防止在出现在检查表中的数字误差,所谓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越要用心去掌握。

调查表——调查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规范化表格,即把产品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类预先列成表,则检查产品时只需在相应分类中进行统计,并可从调查表中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的原因分析,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与判断质量状况创造良好条件。

在检查表的使用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几点问题: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应立即与措施结合。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的数据发出警告,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检查项目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的,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通常情况下归类中不能出现“其他问题类”。

2、分层法

分层就是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把划分的组叫做“层”,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因素分析清楚。分层的目的是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性质、来源等加以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所代表的客观事实,便于查明产品质量波动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以便抓住主要矛盾,找到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层的原则是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