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分析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此外,长期以来资源能源的高强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l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等单位在2007年底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1 112徐慧娟刘娜 何云 王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在剖析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2008年和2009年又分两批公布了44个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区)。
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走进公众的视线,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资源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一般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孝义一.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四.孝义的成功转型㈠.孝义城市简介①.“孝义”名字的来历: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

(oeeo eo r sa dE v o m n, n gi l rlU i ri,C agh n n 4 0 2 ,hn) C l g fR suc n n i n e t l e r Hua A r ut a n esy h s aHu a 1 18 C ia n c u v t n
的问题 ,以期 为郴州市矿产 资源 的合理开发 和可持 续发展提 供指导 和借鉴 。
1 研 究 区概 况
郴 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 部 ,地处东经 12 1 一 14 1 。3 1 1。4
第3 8卷 第 3期
段 彦 玮, 矿 产资 源型 城市 的生态 承载 力 与可持 续发 展研 究 等:
十分 注意经济 发展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
用早有 系统研究 :但 国外对矿产资源 的研究 多集 中在矿产资
生态足迹模型对海 南省 、湖 南省 和甘肃河 西区的生 态承载力 情况进行 了测定 。 本文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研究 区域 , 运用区域
通过建立郴州市评价 指标 体系 , 综合分析 了 源可 持续 发展 的因素、 资源 型城市 的产业转型等方 面 , 对矿产 生态承载力理论 。 资源产业发展 的内部 性 的研究 较少 。2 0世纪 9 代 中国学 郴州 市“ 0年 十一五” 间生态 的承载力状况及可持 续发 展中存在 期 者从 系统学 研究 出发 , 坚持 系统 内相互 协调 的观点 , 把发展 、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
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
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
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
三是建立技术园区。
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
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
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
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
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
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
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与启示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
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转型压力巨大。
本文选取国外、国内6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范例,总结归纳经验、启示。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实践(一)国外城市转型实践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所有研究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退典型。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其煤炭、钢铁产业逐步衰落,至八十年代,失业严重、社会问题日趋凸显。
此时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对鲁尔区进行土地规划,以优惠价格向投资企业提供,并斥资设立技术园区,鼓励发展中小企业与生产性企业。
同时,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启动“煤炭补贴税”,共同对环境进行整治。
2.美国匹兹堡。
美国匹兹堡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曾是美国重要的钢铁基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资源枯竭、产业倒退、企业倒闭、居民失业。
此后,市政和工商界开展“第二次复兴运动”,实施城市改建和内城建房,为贫民提供廉价住房,鼓励中产阶级定居,吸引富裕的年轻人才入住。
3.法国洛林区。
法国洛林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类似于我国辽宁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洛林区面对外部市场条件变化与竞争压力,虽资源未衰竭,仍选择工业转型战略。
首先,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新选择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其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再次,矿区整治,建设新的工厂、绿化、住宅区等。
最后,扶植中小企业,对失业工人进行再就业培训。
(二)国内城市转型实践1.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因煤而兴,煤枯则衰。
过度开采矿产临近枯竭,大量矿井关闭,工人下岗,亟待政府救济,同时环境破坏殆尽,工业污染严重。
此时,焦作市修武县痛下决心搞旅游,全县上下党政干部、企业职工、自愿以个人工资入股,集资开发云台山旅游项目。
此后,焦作市深度挖掘当地自然、人文景观。
开发了延太行山“云台山、青龙峡、群英湖、青天河、神农坛”旅游带和甚是太极拳发源地、“北方小故宫”嘉应观、韩愈陵、“竹林七贤”隐居地等众多历史古迹。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城市转型不仅是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的系统转变。
焦作市曾经是一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老工业基地,从过去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成为现在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焦作市的成功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期就焦作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予以编发,供参阅。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轨迹焦作市因煤而兴,从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炭开始,其煤炭开采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建国后,焦作成为全国著名的“煤城”,煤炭产业一度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曾经达到90%以上。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开始枯竭,资源型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失业、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焦作市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1999年,焦作市委明确提出城市转型,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努力探索具有焦作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之路。
采取了科学规划、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开放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优势特色经济,着力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
特别是凭借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焦作山水”从默默无闻到唱响中国旅游舞台只用了短短的四五年时间这一奇迹,“焦作现象”广泛被全国关注。
2008年5月,焦作市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
利用这一重大机遇,焦作市进一步确立了“强力实施‘164’工程,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立1个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发展壮大6大战略支撑产业――生物产业、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4大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加快了焦作市产业转型的步伐,推进焦作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新 展 的影 响 及 所 占 的 地 位 ;量 的 方 面 看 矿 业 和 市 i级 政 府 共 同参 与 对 老 工 业 基 地 的 改 “ 经 济 ”工 业 在 鲁 尔 区 的 发 展极 为迅 速 , 产业 产 值 占 当地 T业 总产 值 的 比重 。
近年来 . 由于 可 采 资源 E益 减 少 , 源 展 规 划 委员 会 和 执 行 委员 会 .州政 府 设 立 北 威 州从 事 数 据 处 理 、软 件 及 信 息 服 务 的 l 资 开采 难 度 越 来 越 大 .但 由 于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地区发展委 员会及实行 地区会议 制度 . 市 企 业 超 过 1 万 家 .电 信公 司 30多 家 , 1 8 其 压 力 义 不 得 不 加 大 对 自然 资 源 的 开 采 强 政 府 成 立 劳 动 局 和 经 济 促 进 会 等 职 能 部 中 绝大 多数 位 于鲁 尔 区 内 。为 确 保 鲁 尔 区 专 度 . 以 , 源 型 城 市 的 产 业 结 构 E益 显示 门 . 门负 责 老 工 业 基 地 振 兴 的 综 合 协 调 . 在 未来 竞 争 中始 终 处 于领 先 地 位 ,州政 府 所 资 l
议 决 行 的 确 其不 合 理 。 同时 引 发 了经 济 危 机 和生 态 危 以 克 服 “ 而 不 决 、 而 不 行 、 而 低 效 ” 采 取 了大 量 措 施 促 进 高 新 技 术 的 发 展 . 其 分 以 2个优 先 发 展 领 域 。其 巾 有 生 物 、 医 机 2 0世 纪 9 0年 代 后 期 以来 严 重 地 困 扰 弊 端 ; 次 , 期 制 定 振 兴 规 划 , 规 划 的 立 了 1
维普资讯
产 经透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作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胡晓明一、解读焦作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旅游带动城市转型近年来,中国旅游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焦作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并被誉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与此同时,焦作也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成为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思考。
“焦作模式”的实质就是焦作依靠山水型旅游产品的成功打造,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迅速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焦作的成功转型——从资源型城市转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城市。
焦作在其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景区的建设和大手笔的营销创造了必然的奇迹。
(一)科学决策确立龙头,焦作创造了一个神话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
辖11个县市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2.5万人。
历史上的焦作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矿产资源萎缩的现实,焦作把发展的着眼点从地下转到地上,从开采矿产资源转到开发旅游资源上来。
1999年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制定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1999年,焦作市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旅游品牌;2002年,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2003年,“焦作山水”和“云台山”双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以云台山为首的五大景区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2006年2月17日,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矿区转型案例

矿区转型案例矿区转型是指将原本以矿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治理等手段,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列举10个矿区转型的案例。
1. 乌兰察布矿区转型: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曾是著名的煤炭开采区。
为实现矿区转型,乌兰察布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发展农业、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农旅一体”农业观光园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推动了矿区转型。
2. 安徽池州矿区转型:池州矿区曾以煤炭为主要产业,随着煤炭行业的衰退,为实现矿区转型,池州采取了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措施。
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园区、生态旅游景点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池州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3. 辽宁抚顺矿区转型:抚顺矿区曾以煤炭和重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为实现矿区转型,抚顺采取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措施。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培育创新创业园区,抚顺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4. 河南焦作矿区转型:焦作矿区曾以煤炭和焦化工业为主要产业,为实现矿区转型,焦作采取了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等措施。
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和培育新材料产业,焦作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5. 陕西榆林矿区转型:榆林矿区曾以煤炭和石化为主要产业,为实现矿区转型,榆林采取了发展旅游业、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等措施。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引进电子信息企业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榆林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6. 广西贵港矿区转型:贵港矿区曾以煤炭和石化为主要产业,为实现矿区转型,贵港采取了发展港口经济、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措施。
通过建设港口经济区、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和发展现代农业,贵港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7. 湖南株洲矿区转型:株洲矿区曾以煤炭和有色金属为主要产业,为实现矿区转型,株洲采取了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等措施。
通过引进新材料企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打造文化旅游景点,株洲成功实现了矿区的转型。
资源型城市如何成功转型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成功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指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的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一批资源型城市也相继兴起。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能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但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
资源型经济在我省也占主导位臵,有些城市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要依赖资源开发,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一弊端在当前经济危机中影响突显,出现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陶瓷、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链条经济,是我省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十分重要的课题。
因此,当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起步阶段的发展优势时,要摆脱困扰,转变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我国资源型城市遍布全国,涉及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众多领域。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因矿而建。
城市经济发展表现为如下特点: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自然资源。
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缺少自我发展能力。
资源型城市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城市发展高度依靠企业,企业功能与城市功能高度同构和混合。
在资源面临萎缩时,如替代产业没有跟上,地区经济就会随之衰退。
仅仅在煤炭资源型城市中,全国93个煤炭矿务局,煤炭资源条件趋向衰竭,接近报废的矿务局就有36个,比重高达38。
7%,其中只有极少数城市如抚顺、唐山、焦作等在产业结构转换中起步较早,而其他仍未摆脱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主导产业断档的危机。
2、城镇布局分散,城市基础设施滞后。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结构使其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落后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和改造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焦作市为例

“ AAA AA” 级 旅 游 景 区 为 奋 进 目标 , 以保 护 环 境 、 加 快 景 区建 设 为 重 点 , 焦 作 市先 后 投 入 大 量 资 金进 行 景 区开发 , 逐 步 形 成 了 自然 山 水 游 、 历史 文 化 游 、 休 闲娱 乐 游 等 一 系 列 旅 游 产 品 。 同 时 , 加 大 基 础设 施 的投入 , 完善 旅游 服务 产业 , 提 高 旅 游 服 务 水 平 。 积 极 为旅行 社 、 酒店 、 交 通 运 输 业 等 旅 游 服 务 产 业 的 跟 进 发展 提供 支 持 和 引 导 , 避免旅游产业 发展失衡 。 加 快各 县 区的旅 游道 路 建 设 , 加 大 各 个 旅 游 景 区 的 整合 力 度 , 焦 作 市 先 后 修 建 了焦 郑 大 桥 、 焦 作 黄 河 公 路 大桥 、 焦晋 高 速公 路 大 桥 , 建成 了 1 4条 旅 游 景 观 大道 , 把 各 个 景 区 很 好 的连 接 起 来 , 游 客 可 以很 方 便 快 捷 的到达 各景 点游 玩 , 大 大 增 强 了 周 边 各 城 市 和 各旅 游 景 区的连 通性 、 可进 入性 , 吸 引 了 大 量 的 外 地 游 客 来 游 览 观 光 。2 0 0 1年 , 焦 作 市 迅 速 形 成 了 “五 大景区 ( 云 台 山景 区 、 青天河景区、 青龙峡景 区、 神 农 山景 区 、 峰林峡 景 区) 、 十 大景点 ( 陈家 沟、 嘉 应 观 、 焦作 影视 城 、 龙源 湖公 园 、 森 林公 园 、 朱 载 垮 纪 念 馆、 韩 愈 陵园 、 丹河峡谷 、 顺 涧湖 、 古周城 ) ”为 主 体 的旅游 新 画 面 , 以 及 焦 作 山 水 “春 赏 山 花 、 夏 看 山 水 、 秋观红 叶、 冬 览 冰 雪 ”的 季 节 特 色 鲜 明 、 主 题 各 异 的 整 体 旅 游 优 势 。2 0 0 2年 , 焦 作 市 入 选 中 国 优 秀 旅 游城 市 , 焦 作 产 业 转 型 初 见 效 果 。2 0 0 4年 , 焦 作 市 云 台 山地 质 公 园 入 选 为 全 球 首 批 世 界 地 质 公 园 。 2 0 0 7年 , 焦 作 市 云 台 山地 质 公 园 成 为 我 国第 2个 通 过 国 家 政 府 建 立 的 中外 姐 妹 公 园 ( 另 一 家 公 园 是 美 国大 峡谷 国家公 园 ) 。 焦 作 山 水 旅 游 品 牌 开 始 步 人 国际舞 台。随着 旅游 产业 的快 速发 展 , 家乐福 、 上 海 老 庙银 楼 、 丹尼斯 、 肯德基 、 麦 当 劳 等 著 名 企 业 也 慢 慢 进驻 焦作 , 进 一 步 完 善 了焦 作 的旅 游 服 务 业 市 场 。
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以大冶铁矿城市为例

资 源 是 非再 生 资 源 ,资 源 的有 限 性 决 定 了任 何 一 个特 定 的矿 业 城 市 都 是暂 时 的_ 1 ] ,任何 ~种 矿 业都 有 开 发一 ~ 兴 盛 一一 萎 缩一 一 报 废 ” 的 历 史过 程 , 因此 资 源性 城 市 也 会 遵 循 这种 产 生 、发 展 以 至 消亡 的一 般
在 资源 开采 过程 中 . 会排 出大 量 的废气 废 水 废渣 . 染河流 空 污 气 和 地 面 ;同 时会 对 地 表 植 被造 成 破 坏 .导 致 水 土流 失 .影 响 生 态平 衡 :地 下 开 采 也 会 因 为地 质 构 造等 原 因给 人 民的 生命 财 产 安全 造 成 一 定 影响 。 而在过 去 一段 时间 内 . 由于 体 制和 政 策 上 的 不合 理 .忽 视 了环
境的重要性 . 只污染不治理 . 或者先
污 染 后治 理 .治 理 速 度跟 不 上 污 染 速 度【 4 】 致生 态环 境破 坏严 重 .虽 .导
耗费 了大量物力财力却达不到预定
效果。
1 4 城市布局分散 。 . 基础设施老化 落 后
资 源性 城 市 由于 矿 藏 分 布 的不
续发展
Cii s R f r n te ’ e o mig
前 言
资源性城市是 指那些依赖于 国 家 的矿 产 资 源 并 在 相 当长 一 段 时 期
内 以资 源 开 采 为 主导 产 业 的 城 市 , 它是经 济发 展 的 产 物 。但 由于 矿 产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孝义一.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四.孝义的成功转型㈠.孝义城市简介①.“孝义”名字的来历: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论文2稿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晋城市为例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晋城市为例摘要:为了避免因煤炭资源枯竭造成的各种难题,本文结合晋城市的实际情况,借助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进一步分析借鉴国内外产业转型比较成功地区的一些做法,根据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实情,结合晋城市自身的产业优势,通过分析指出了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对象。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主导产业选择;资源禀赋优势Study on Choosing Industry for Coal Resource-based city in Shanxi——take the example of Jincheng city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all kinds of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epletion of coal resources,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ncheng,with the help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theory,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re successful areas of some practices,According to the fact of leading industry of Jincheng City,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ial advantages of Jincheng City,Through the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object.Keywords:Coal Resource-based cit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Choosing leading industry;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resources1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煤炭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建起来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
嘿,你知道吗?有一些资源型城市那可是成功转型啦!就拿德国的鲁尔区来说吧,以前那可是出了名的重工业基地啊!到处都是烟囱、工厂,污染严重得很呢。
但是,嘿,人家竟然就华丽转身了!你能想象吗?就好比一只丑小鸭突然就变成了白天鹅呀!
在那里,人们可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行动起来。
政府带头,工人、市民都齐心协力,一起为转型努力。
这不就像是一场大家齐心协力的战斗嘛!他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
那些废弃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充满创意的艺术空间!哇塞,这也太神奇了吧!好比一个满脸灰尘的灰姑娘,一下子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
再看看咱们国内的唐山,以前也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
可是现在呢,人家的旅游业发展得多红火呀!南湖公园多美啊,那简直是城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游客们在那里尽情享受,不就像是在一个梦幻世界里游玩吗?唐山人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把城市打造得越来越好。
这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难道不让人惊叹吗?这可是活生生的奇迹呀!它们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行动,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困境是闯不过去的!这些城市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它们给其他资源型城市树
立了榜样,让大家相信,转型不仅是可行的,并且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为这些成功转型的城市点赞!。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孝义一.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四.孝义的成功转型㈠.孝义城市简介①.“孝义”名字的来历: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

2 Z № aerE osca 司 土 污 希3 O 2 scc m h 寸 司 货 谨 9 1 。eo _f【 u nc n 0
I 特别策划
c al s g D pe i e i n
境消耗 的冲 突, 过 定量测度一定 足 迹表 示在 现有技 术条件 下, 通 经济 算如表3 所示 。 区域 内人类经济系统 对 自然生态 系 社会发展所 消耗 的资源以及吸收其 综合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账户,
一, 源 ( 三 主要包 括矿产资源 、 林 些 思考 和建 议 , 森 OL 2 1年生产原煤26万吨, [ 10 可为今后 我 国资 源 2 , 吨。 00
资源 ) 的开 采而兴起 或 发展壮 大 ,
并且资 源型 产业 在工 业中占较 大份
型城市转型发展 提供借鉴。
矿业产值 达10 6 多亿元 。 矿产资源开 发在永城市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24 亿 另有 约6 0 0 资源无序利用乃至枯 竭的窘境, 并且 炭 资源储 量3 .3 吨 ,
▲ 作者 简 介 :周璞 (9 7 ) ,女 ,湖 南省 衡 阳市人 ,中 国国土 资源 经 济研 究 院研 究实 习 员 理 学硕 士 ,主要从 事资 源环 境 承 载 力 18 一
,
评价 、国土 规 划等研 究。
07 m 00 2 万, 的角色。 国目前有 以煤 炭、 我 有色金 2 1k , 2 1年常住人 口14 总量2 87 亿元 , 8 .1 三次产业结 属、 工、 森 石油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 GDP l8 占全 国城市总数 的1%, 中 1个, 8 其 构 比为1 . 6 . 1 . , 中工业 57: 6 7:76 其
.l 其中采矿业 从业人员 占城镇 城市 [ 。 全 国加快科学 发展 与经 77万, 1 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分析学院:专业:xx级xxxx专业成员:xx、xxx、xxx、xx、xxx调查时间:2013年4月27日-2013年5月3日调查方式:网上查资料、查阅文献报告正文一.冷水江市城市基本概况冷水江地处湖南省的几何中心,市境面积439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办、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7万。
冷水江是中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锑、铅、铁、锌、镁等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还有石墨、硅石、耐火粘土等非金属矿。
享有“世界锑都”、“江南煤海”、“湖南鲁尔”、“硅石宝库”、“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
其中锑产量占全球的60%,煤炭资源丰富,境内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50%以上,近年来在地层中还发现了储存量近360余亿立方米、开采前景较好的煤层气和石油天然气,将改写湖南无石油天然气的历史。
冷水江也是湖南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之一。
现有工业企业11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形成了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五大产业体系,拥有一个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闪星锑业在全球锑品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锑产品冶炼和研发技术居世界绝对领先地位,冷钢集团是全国制造业500强,天宝30万吨紧固件厂生产设计规模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湖南宜化集团是湖南省最大的尿素生产基地。
这些企业和产业,是冷水江的经济支柱,同时也彰显了我市作为资源消耗型城市的特点。
二.冷水江市面临的问题2.1冷水江市产业现状2.1.1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萎缩前行,三大产业比重严重失调。
冷水江市国有经济占绝对体,具有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
一、二、三产业比例严重不合理是冷水江产业现状,严重制约着冷水江市的发展。
2009年,冷水江三大产业比为4.3:70.6:25.1,在超过七成的第二产业中,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冷水江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十分明显。
2.1.1.1企业生存难,矿山企业因有矿才有企业。
没有了矿产资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冷水江市境内大多数煤炭企业,由于浅表煤层已全面开采,只有纵深试探,建设接替矿井,才能延续煤矿服务年限;锡矿山闪星锑业也由于锑矿石开采量越来越少,有时不得不外购原材料维持锑品冶炼和生产。
企业在延续生产的同时,还面临着成本加大、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困境。
<1>冷水江市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由于境内钢产品、锑品、铅锌冶炼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有毒气体,对植物生存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市民健康水平急剧下降。
<2>矿区地质灾害频发。
<3>水体污染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一方面,由于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毒酸性水,无法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加之管理不善,甚至污染生活水源;另一方面,由于矿山企业巷道式开采,破坏了地质构造,使浅表含水层无法蓄水,局部区域甚至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造成山泉枯竭、溪河断流。
2.1.1.3社会维稳难冷水江市失业问题的突出,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
由于部分采掘、加工企业关闭或生产大规模缩水,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无就业机会。
随着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以及部分矿井破产关闭,下岗失业人员仍在以一定的比例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
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的压力越来越大。
2.1.2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冷水江市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
由于冷水江市以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锑矿、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产业链比较短,主要对外输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导致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
同时,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企业为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受限。
它们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型产业的发展,难以适应灵活的市场机制,影响城市的全面发展。
2.1.2.1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冷水江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上百年的开采,市境内资源,如锑、煤、铁等矿产资源保有量急剧减少,甚至枯竭。
据调查了解,锑探明储量108.84万吨,已累计采损90.35万吨,保有储量仅18.49万吨,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重为16.99%;煤探明储量3.787亿吨,已累计采损3.1亿吨,保有储量0.687亿吨,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重为18.14%;铁矿石探明储量819.5万吨,已经开采殆尽。
冷水江市以前急功近利无计划性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利用,冷水江市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不能很好地吸引其他行业在当地的投资,造成了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的严峻局势的出现。
2.1.2.2开采成本递增,初级产品竞争力弱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燃料等价格上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电力、压气及汽油、柴油费用上升。
市场上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对产品功能要求增加,初级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技术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产品相比,初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2.2冷水江市资源环境现状造成冷水江市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冷水江现在的资源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矿产企业过度开发资源,在利益面前不顾环境影响,大肆开采与炼制,而环保事业成本高,企业并不愿意增加对环保方面的投入,致使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得不到有效抑制。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环境污染治理惰性增加。
现在,仍有部分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经济必然损害环境,保护环境必定减缓发展速度。
冷水江“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总量占娄底五县市的70%以上;炼锑产生的砷碱渣不但破坏了地表,而且使城乡安全饮水存在极大隐患;土地大面积沉陷,采空区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受损受灾群众接近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2.3冷水江市城市化现状冷水江市基础设施滞后,增加了环境污染治理难度。
冷水江市城区地理位置三面环山,外围如同设置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空气流通,城内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影响了城区的空气质量。
城市垃圾填埋场处于初建之中,短期内城市生活垃圾仍得不到有效处理;没有建立集中的医疗垃圾处理站,医疗垃圾处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城市垃圾临时收集站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等等,使得城区环境难以从根本上改善。
交通运输“瓶颈”日益突显。
近几年来,冷水江市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冷钢、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今年4月份一度出现了铁道部通令停发全国各地至冷水江东站东货场货运车辆的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境内企业的正常生产。
随着冷钢600万吨钢工程、金电二期扩建工程及湖南宜化大规模扩容改造,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冷水江市工业发展的情况将更为突出。
三、冷水江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冷水江资源日益枯竭,以“拼资源、拼能耗、拼环境”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冷水江终于走向了历史的关口。
继续按传统的能源消耗型模式发展,“世界锑都”、“江南煤海”很快将无锑可采、无煤可挖。
资源一旦采掘殆尽,经济发展就成无源之水。
3.1冷水江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冷水江市成为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选择能力极弱,很难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调整。
因而形成了冷水江市经济结构长期超重型、单一化、低效益的局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市场经济要求按市场导向配置资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
3.2冷水江市产业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冷水江市现有发展模式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结构转型是冷水江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产业之问的生产联系、制约关系和数量比例,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趋动资源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低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3冷水江市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冷水江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富余下岗人员大幅增加,主导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何在资源逐步枯竭的情况下实现冷水江市的产业转型,是冷水江市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冷水江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建立替代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逐步衰退甚至消亡,在国内外均不乏这样的事例。
反之,如果能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城市就能继续保持繁荣和发展,并逐步发展为综性城市。
四、冷水江市转型的过程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引导工业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集约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一是壮大支柱产业规模。
二是纵深延伸产业链条。
三是加快产业升级改造。
以城市东扩为重点,引导城市向精细化、现代化、文明化发展,促进城市转型。
一是扩容,加快城东生态城建设,拓展城市空间。
按照“一中心四组团”的基本框架(即新行政中心、老城区组团、布溪商贸物流组团、禾青工业组团、沙塘湾经济开发区组团),建设好内环、中环、外环三条环线,加快城市东扩,举全市之力将城东新城建设成行政新区、文化新区、生态新区。
二是提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不断扩大城建投资规模。
三是升级,加快交通路网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一方面构筑东至长株潭、南至邵阳、西至怀化、北至益阳的“一个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另一方面以市内交通网络为重点,以乡村公路为基础,全面提升路网等级,完善市内“半小时快速通勤圈”。
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引导城市向宜居化、园林化、生态化发展,促进生态转型。
一是建立城市生态圈。
立足城市依山傍水的特点,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按照生态功能的要求,加快建设资江两岸风光带,构建城市生态绿心,形成以“一廊二圈” (资江生态走廊,城市核心防护圈和城郊生态防护圈)为主体的城市生态新布局。
同时大力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力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二是严格环保准入。
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强化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坚决关闭“五小”企业。
三是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共伴生资源、尾矿、工业废水、废气和冶炼废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加快退城进郊进度。